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圆环病毒病诊断与防控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振兴 李卓然 +3 位作者 周卓 何于雯 杨秋艳 宋建领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1期97-100,共4页
猪圆环病毒病(Porcine circovirus disease,PCVD)作为一种全球性猪类传染病,对养猪业构成了严重威胁。该文旨在全面阐述猪圆环病毒的特性、病害影响及防控策略,并总结现有的治疗手段优缺点,以期为猪圆环病毒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该文... 猪圆环病毒病(Porcine circovirus disease,PCVD)作为一种全球性猪类传染病,对养猪业构成了严重威胁。该文旨在全面阐述猪圆环病毒的特性、病害影响及防控策略,并总结现有的治疗手段优缺点,以期为猪圆环病毒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该文通过深入解析猪圆环病毒病的各个方面,为养猪业提供一套全面的防控体系,旨在提升养猪业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效益,也为将来更多针对病毒的特异性治疗和预防手段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 诊断 防控 治疗
下载PDF
鸡新城疫病毒和鼻气管鸟杆菌混合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和序列分析
2
作者 张振兴 赵孝慈 +3 位作者 胡骑 薛晓岩 杨钦鸿 宋建领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1期22-28,共7页
2022年10月云南省某鸡场鸡群发生呼吸系统疾病。为探究病因,对发病鸡采集组织样品进行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病原PCR检测,并对部分阳性样品进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采集的5份病鸡样品新城疫病毒、鼻气管鸟杆菌核酸均为阳性,其他病原均为... 2022年10月云南省某鸡场鸡群发生呼吸系统疾病。为探究病因,对发病鸡采集组织样品进行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病原PCR检测,并对部分阳性样品进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采集的5份病鸡样品新城疫病毒、鼻气管鸟杆菌核酸均为阳性,其他病原均为阴性。阳性样品新城疫病毒F基因与2013年国内发现的KC844235、2005年美国发现的Y18898等毒株高度同源,同源性均达100%,属于GroupⅡ分支,为弱毒株;阳性样品鼻气管鸟杆菌16S rDNA序列与2019年国内大陆地区发现的MN023015、2007年台湾地区发现的DQ195253以及2020年波兰发现的MW298723等菌株均在同一个分支上,同源性为100%,属于GroupⅠ分支。结果表明:该鸡场存在新城疫病毒和鼻气管鸟杆菌的混合感染,且病原基因变异较小,混合感染可能加重了被感染鸡群病情。本研究为新城疫病毒、鼻气管鸟杆菌混合感染的防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新城疫病毒 鼻气管鸟杆菌 混合感染 PCR 基因序列分析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概述及净化技术探讨
3
作者 张振兴 李卓然 +3 位作者 杨秋艳 何于雯 周卓 宋建领 《中国畜禽种业》 2025年第2期118-124,共7页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也是猪场生产管理需要防护的重要疾病之一,该文对猪伪狂犬病进行了系统性阐述,通过对猪伪狂犬病病原学、流行特征、临床症状进行全面介绍,并对猪伪狂犬病的检测方法和净化手段进行探究,以期为生猪养...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也是猪场生产管理需要防护的重要疾病之一,该文对猪伪狂犬病进行了系统性阐述,通过对猪伪狂犬病病原学、流行特征、临床症状进行全面介绍,并对猪伪狂犬病的检测方法和净化手段进行探究,以期为生猪养殖提供科学的防治策略和理论基础,促进生猪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 病原学 流行特征 临床症状 检测方法 净化手段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毒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振兴 李卓然 +3 位作者 周卓 何于雯 杨秋艳 宋建领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4年第6期75-79,共5页
猪伪狂犬病毒(porcine pseudorabies virus,PRV)作为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毒,对全球养猪业构成严重威胁。本文深入剖析了PRV病原学特征及流行特点,为理解该病毒的致病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对现有的PRV疫苗进行了分类介绍,对比免疫效果... 猪伪狂犬病毒(porcine pseudorabies virus,PRV)作为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毒,对全球养猪业构成严重威胁。本文深入剖析了PRV病原学特征及流行特点,为理解该病毒的致病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对现有的PRV疫苗进行了分类介绍,对比免疫效果、应用现状以及分析4种疫苗的优缺点,以期为新型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毒 病原学特征 流行特点 疫苗研究 疫病防控
下载PDF
牛源新型环状病毒RT-qPCR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5
作者 杨振兴 何于雯 +1 位作者 谢佳芮 朱建波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14,共7页
目前世界范围内仅分别从日本西南的与那国岛(2015年)及中国云南省景洪市勐罕镇(2019年)的哨兵动物牛上分离到过新型环状病毒Yonaguni orbivirus(YONOV),但尚缺乏该病毒核酸的特异性检测方法。该研究对比我国分离的YONOV毒株JH2019C603... 目前世界范围内仅分别从日本西南的与那国岛(2015年)及中国云南省景洪市勐罕镇(2019年)的哨兵动物牛上分离到过新型环状病毒Yonaguni orbivirus(YONOV),但尚缺乏该病毒核酸的特异性检测方法。该研究对比我国分离的YONOV毒株JH2019C603和日本毒株(ON-7/E/15)的基因序列,选择编码非结构蛋白3(Non-structural protein 3,NS3)的Segment-10(Seg-10)节段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和探针,并分别进行了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和临床血液样品的测试,建立了牛YONOV的RT-qPCR和RT-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两种方法能特异性扩增YONOV核酸片段,对其他环状病毒无有效扩增;RT-qPCR和RT-PCR检出YONOV核酸浓度的下限分别为11.5 copies/μL和115.0 copies/μL;两种方法均能检测出毒株或动物临床血样中的YONOV核酸,并且能在动物感染并产生中和抗体前1周检测出病毒核酸,因此更适用于病毒感染动物的早期诊断。RT-qPCR因其更高的灵敏度和实效性,能用于大量临床样品的快速检测,而RT-PCR的扩增产物可以进行测序,获取待测毒株的基因信息,两种检测方法相互辅助,可以为YONOV的核酸检测及动物感染该病毒的诊断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常规RT-PCR 病毒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