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酵母单杂交技术验证叶用莴苣LsHPB互作启动子
1
作者 曹佳琰 王惠玉 韩莹琰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37-43,共7页
【目的】AG和SOC1都属于MADS-box家族基因,AG参与调控多种植物花器官中雄蕊和雌蕊的发育和成熟;SOC1在多种植物中参与整合许多开花途径。以叶用莴苣SOC1-like基因LsHPB基因为研究对象,挖掘出LsHPB基因下游互作蛋白之一LsAG,解析LsHPB参... 【目的】AG和SOC1都属于MADS-box家族基因,AG参与调控多种植物花器官中雄蕊和雌蕊的发育和成熟;SOC1在多种植物中参与整合许多开花途径。以叶用莴苣SOC1-like基因LsHPB基因为研究对象,挖掘出LsHPB基因下游互作蛋白之一LsAG,解析LsHPB参与叶用莴苣抽薹的分子机理,进一步完善MADS-box家族基因调控植物响应高温诱导后抽薹的模型。【方法】通过酵母单杂试验验证转录因子LsHPB与候选基因启动子proLsAG之间的关系,构建双荧光素酶载体,注射烟草并比较检测荧光信号强度和LUC和REN两种酶活性的比值,验证转录因子LsHPB能否激活LsAG启动子。【结果】酵母单杂交试验显示酵母菌在0 ng/mL AbA的SD/-Leu培养基上正常生长,但在含有200 ng/mL AbA抑制浓度的SD/-Leu固体培养基上只有同时含有Prey和Bait的酵母菌株才能生长。随着酵母菌液稀释程度加倍,酵母菌斑的个数明显减少。双荧光素酶试验显示了烟草叶片荧光表达情况,pGreenII62-SK-LsHPB+pGreenII0800-LUC-ProLsAG的组合菌液注射部分荧光信号强度最高,此外此组合LUC和REN两种酶活性的比值高于其他组合。由此可验证LsAG为LsHPB基因下游调控因子,最终确定LsHPB蛋白结合LsAG启动子的互作关系。【结论】初步解析了LsHPB参与叶用莴苣抽薹的分子机理,为完善MADS-box家族基因调控植物响应高温诱导后抽薹的模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莴苣 酵母单杂 LsAG LsHPB MADS-box家族基因
下载PDF
北京秋季小型西瓜化肥施用基追比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蔡梦梦 王洪旭 +2 位作者 曲明山 郝敬虹 李婷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7-61,共5页
【目的】为研究北京地区秋季化肥施用方式对小型西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小型西瓜秋季化肥施用的方式。【方法】设置3种不同的化肥施用处理:以不施用化肥作为对照(CK)、追肥比例55%(T1)、追施比例100%(T2),T1和T2处理化肥施... 【目的】为研究北京地区秋季化肥施用方式对小型西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小型西瓜秋季化肥施用的方式。【方法】设置3种不同的化肥施用处理:以不施用化肥作为对照(CK)、追肥比例55%(T1)、追施比例100%(T2),T1和T2处理化肥施用总量相同,通过测量小型西瓜植株生长、果实生长以及产量和品质等指标,探究化肥施肥方式对小型西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在化肥施用总量相同的情况下,“基施化肥+追施化肥”对小型西瓜的植株生长具有较好的提升效果,株高、叶面积、茎粗生长均表现较好;“不基施化肥+追施化肥”对小型西瓜的果实品质及产量方面具有较好的提升效果,到果实生长后期,虽然两个处理的用量总量是一致的,但T2处理化肥用量比T1处理要多。【结论】通过合理的化肥施用即“不基施化肥+追施化肥”,有利于提高北京地区秋季小型西瓜品质,适合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西瓜 基施化肥 追施化肥 生长 品质
下载PDF
LsABF4基因在叶用莴苣抽薹中的作用分析
3
作者 朱俊萱 邹小丽 +4 位作者 朱嘉齐 王惠玉 刘超杰 韩莹琰 郝敬虹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9-55,共7页
【目的】探明LsABF4基因在叶用莴苣高温诱导抽薹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将来培育抗抽薹叶用莴苣品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易抽薹叶用莴苣品种‘GB-30’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克隆出LsABF4基因,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和网站在线对基因... 【目的】探明LsABF4基因在叶用莴苣高温诱导抽薹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将来培育抗抽薹叶用莴苣品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易抽薹叶用莴苣品种‘GB-30’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克隆出LsABF4基因,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和网站在线对基因进行比对、分析和预测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构成、蛋白质结构等,通过病毒诱导基因沉默技术分析LsABF4基因在叶用莴苣抽薹中的作用。【结果】LsABF4基因的CDS序列全长为978 bp,共编码325个氨基酸,蛋白相对分子量为35885.21 Da,理论等电点值为9.47,不稳定指数为48.96,该蛋白为不稳定蛋白,蛋白平均疏水指数为-0.939,是亲水蛋白;该转录因子含有bZIP_plant_BZIP46保守结构域,并且其高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两种结构组成;对基因LsABF4瞬时沉默后,分析茎长测量数据发现,沉默组植株茎长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空载组。通过石蜡切片技术对茎尖花芽分化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呈现出对照组和空载组的植株茎尖生长点呈锥形,花芽尚未分化,而沉默组植株茎尖生长点呈扁平状,已进入花芽分化期。表明通过病毒诱导技术对LsABF4沉默可以促进叶用莴苣抽薹。【结论】LsABF4基因是典型的ABF转录因子,具有ABF蛋白家族的功能,对叶用莴苣抽薹过程起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莴苣 LsABF4 抽薹 瞬时沉默
下载PDF
瞬时沉默LsABF2对叶用莴苣抽薹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王佳璇 邹小丽 +5 位作者 王月英 刘婷婷 韩莹琰 刘超杰 王慧玉 郝敬虹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2-37,共6页
【目的】为进一步探明LsABF2参与叶用莴苣抽薹过程中的分子机制,进一步了解ABA通路对叶用莴苣抽薹的影响,为未来抗抽薹叶用莴苣的育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使用易抽薹叶用莴苣品种‘GB-30’为试验材料,利用VIGS技术和qRT-PCR技术分析... 【目的】为进一步探明LsABF2参与叶用莴苣抽薹过程中的分子机制,进一步了解ABA通路对叶用莴苣抽薹的影响,为未来抗抽薹叶用莴苣的育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使用易抽薹叶用莴苣品种‘GB-30’为试验材料,利用VIGS技术和qRT-PCR技术分析了LsABF2基因在叶用莴苣抽薹中的作用,以及LsABF2与LsARF3、LsARF3L之间的联系。【结果】瞬时沉默LsABF2后,对植株进行株高和茎长的观察测量,经过3次技术重复、3次生物重复,发现沉默LsABF2基因24 d后的植株茎长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制作植物茎尖的石蜡切片观察茎尖生长点形态,结果显示空白和阴性对照组植株尚未进入进入生殖生长时期,茎尖生长点位置呈现凸起状态;而试验组植株中茎尖生长点呈扁平状,表明已经开始花芽分化,进入生殖生长时期。因此,使用VIGS技术瞬时沉默LsABF2基因促进了叶用莴苣抽薹。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表明LsABF2与LsARF3、LsARF3L有相互作用,LsABF2沉默后二者的表达量升高。【结论】LsABF2基因与叶用莴苣先期抽薹相关,在叶用莴苣抽薹中起抑制作用。并且验证了在叶用莴苣中生长素调节因子LsARF3、LsARF3L与脱落酸调节因子LsABF2之间有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叶用莴苣的抽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莴苣 LsABF2 抽薹 瞬时沉默
下载PDF
LsABF5基因在叶用莴苣抽薹中的作用分析
5
作者 邹小丽 蔡梦梦 +6 位作者 杨浠艺 朱嘉齐 任政 韩莹琰 刘超杰 王惠玉 郝敬虹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2-48,共7页
【目的】为进一步探明LsABF5参与叶用莴苣高温诱导抽薹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方法】以易抽薹叶用莴苣品种‘GB-30’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克隆出LsABF5基因,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cDNA序列进行分析,并通过病毒诱导基因沉默技术分析L... 【目的】为进一步探明LsABF5参与叶用莴苣高温诱导抽薹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方法】以易抽薹叶用莴苣品种‘GB-30’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克隆出LsABF5基因,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cDNA序列进行分析,并通过病毒诱导基因沉默技术分析LsABF5基因在叶用莴苣抽薹中的作用。【结果】LsABF5基因的全长CDS序列为1035 bp,共编码着344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值为7.59,蛋白相对分子量为38.8 kDa;该转录因子含有bZIP保守结构域,并且其高级结构大多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通过与其他植物的ABF家族成员进行同源比对和进化分析,叶用莴苣LsABF5与刺苞菜蓟亲缘关系最接近;瞬时沉默LsABF5后,在茎长测量观察中发现,沉默LsABF5后的植株茎长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对其茎尖花芽分化情况观察分析,发现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植株茎尖生长点呈锥形,花芽尚未分化,沉默组植株茎尖生长点呈扁平状,已进入花芽分化期。病毒诱导LsABF5沉默可以促进叶用莴苣抽薹。【结论】LsABF5基因是典型的ABF转录因子,具有ABF蛋白家族的功能,在叶用莴苣抽薹中起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莴苣 LsABF5 抽薹 瞬时沉默
下载PDF
冠菌素对生菜抽薹及相关生理的影响
6
作者 刘珊 孔多雄 +1 位作者 孔小平 韩莹琰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2-56,共5页
【目的】筛选出冠菌素的最佳处理浓度抑制高温状态下生菜抽薹。【方法】采用北散生2号生菜与不同浓度冠菌素进行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以常温(清水)和高温(清水)作为对照处理,探明五种不同浓度冠菌素对北散生2号生菜的生长形态、营养品质、... 【目的】筛选出冠菌素的最佳处理浓度抑制高温状态下生菜抽薹。【方法】采用北散生2号生菜与不同浓度冠菌素进行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以常温(清水)和高温(清水)作为对照处理,探明五种不同浓度冠菌素对北散生2号生菜的生长形态、营养品质、抗性品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常温(清水)、高温(清水)处理相比,在高温状态下喷施不同浓度冠菌素的处理组北散生2号生菜的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H2500组处理显著降低了植株茎长等生长指标,并且丙二醛、维生素E等含量等含量变化在H2500组最为明显。【结论】在高温状态下,喷施冠菌素可以抑制北散生2号生菜抽薹,其中以叶面喷施稀释2500倍冠菌素对生菜高温抽薹抑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莴苣 高温胁迫 冠菌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