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籽粒中镉的来源 被引量:23
1
作者 喻华 上官宇先 +4 位作者 涂仕华 秦鱼生 陈琨 陈道全 刘前聪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40-1947,共8页
【目的】深入探讨水稻籽粒中镉(Cd)的来源及其与生长环境中Cd供应强度的关系,为稻米Cd污染防控选用恰当的农艺措施和实施时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水稻齐穗期,从Cd污染稻田选取长势一致的水稻植株,分别移入含不同Cd浓度(0、0.2、0.5... 【目的】深入探讨水稻籽粒中镉(Cd)的来源及其与生长环境中Cd供应强度的关系,为稻米Cd污染防控选用恰当的农艺措施和实施时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水稻齐穗期,从Cd污染稻田选取长势一致的水稻植株,分别移入含不同Cd浓度(0、0.2、0.5 mg·L-1)的营养液盆钵中培养,成熟期分别收获各器官测定生物产量和Cd含量;在大田自然条件下生长的水稻分别在齐穗期、灌浆期、腊熟期和成熟期采集长势均匀一致的植株样本测定生物产量和Cd含量。【结果】在营养液中不含Cd(Cd 0处理)的条件下,籽粒中累积的Cd主要来自于根系和茎秆在齐穗前累积的Cd。在齐穗后的生长环境中存在较低有效镉的情况下(即Cd污染稻田自然生长的植株),籽粒中的Cd则同时来自水稻齐穗前各器官累积的Cd和根系从土壤吸收与直接运输的Cd;水稻叶片和谷壳是水稻齐穗后向籽粒净转移Cd的器官,茎秆和根系既是籽粒Cd的源,也是Cd的净累积器官。而在生长介质有效镉含量丰富的情况下(即Cd培养试验处理中的Cd 0.2和Cd 0.5处理),籽粒中的Cd则主要来自生长介质,少部分来自水稻各器官的转移。【结论】籽粒中的Cd来自齐穗前各器官储存Cd的转移和土壤/介质中Cd的吸收和直接运输,土壤/介质中的可利用Cd含量越高,籽粒含Cd量也越高;只有当土壤/介质中不存在可利用Cd时,水稻各器官中储存的Cd才是籽粒中Cd的唯一来源;水稻各器官中,茎秆和根系是体内Cd的主要储存和输出场所。结合水稻生长早期降Cd措施的基础上,在水稻抽穗-成熟期采取恰当的农艺措施降低土壤中Cd的有效性以及根系吸收和向籽粒的直接运输量,就能有效降低稻米中的Cd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籽粒 来源 污染
下载PDF
不同铁肥及其施用方法对水稻籽粒镉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上官宇先 陈琨 +5 位作者 喻华 秦鱼生 曾祥忠 周子军 郭松 张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40-1449,共10页
针对四川省稻田生态系统中镉(Cd)污染突出的问题,以轻度Cd超标稻田治理为目标,开展阻控稻米积累Cd的施肥技术研究。通过大田试验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铁肥种类及施用方法对水稻籽粒Cd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铁肥处理均增加了四个不... 针对四川省稻田生态系统中镉(Cd)污染突出的问题,以轻度Cd超标稻田治理为目标,开展阻控稻米积累Cd的施肥技术研究。通过大田试验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铁肥种类及施用方法对水稻籽粒Cd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铁肥处理均增加了四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其中硫酸亚铁追肥喷施显著增加了Y两优的产量(6.67%,P<0.05),EDDHA-Fe底肥土施及追肥喷施显著增加了德粳1号的产量(13.33%~14.32%,P<0.05)。不同铁肥施用方式中,EDDHA-Fe喷施处理对四个水稻品种的稻米Cd含量降低幅度最大(20.87%,P>0.05)。不同时期喷施铁肥结果来看,以孕穗期、扬花期和灌浆期各喷施一次EDDHA-Fe处理的稻米Cd含量最低。四个水稻品种的秸秆Fe含量与稻米Cd含量呈直线性负相关。扬花期喷施铁肥稻米中Fe含量增加最多,稻米/秸秆Fe含量比值远高于稻米/秸秆Cd含量比值,这表明水稻中Fe由植株向稻米转移的速率远高于Cd。水稻稻米Fe含量与稻米Cd含量呈二元函数关系(P<0.05),在较低含量时,水稻籽粒中Cd的含量随着Fe含量的上升而上升,当到达一定程度时,水稻籽粒中Cd的含量随着Fe含量的上升而下降。研究表明,水稻籽粒中的Cd受秸秆中Cd和铁肥施用方式和类型的影响,通过合理施用铁肥可以降低镉轻度污染土壤中稻米Cd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喷施 铁肥 水稻镉 竞争 阻控
下载PDF
不同钝化剂对水稻小麦籽粒镉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上官宇先 尹宏亮 +5 位作者 徐懿 钟红梅 何明江 秦鱼生 郭松 喻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70-379,共10页
在土壤镉污染日趋加重的背景下,镉污染农田生产安全性备受关注,进行土壤镉污染修复和降低农产品镉污染风险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重点。该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揭示不同钝化剂处理(海泡石、秸秆生物炭、石灰、石灰+腐殖酸、石灰+海泡石、石灰+... 在土壤镉污染日趋加重的背景下,镉污染农田生产安全性备受关注,进行土壤镉污染修复和降低农产品镉污染风险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重点。该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揭示不同钝化剂处理(海泡石、秸秆生物炭、石灰、石灰+腐殖酸、石灰+海泡石、石灰+偏硅酸钠+硫酸镁)对土壤镉及小麦和水稻吸收镉的影响,并比较钝化剂对降低小麦和水稻镉污染风险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石灰+腐殖酸(施用质量比为2:1)能使小麦田土壤p H提升16.8%,单施石灰使水稻田土壤p H提升3.7%;石灰+偏硅酸钠+硫酸镁(施用质量比为20:4:1)使小麦籽粒镉含量降低25.8%;单施秸秆生物炭能够使小麦秸秆镉含量降低18.3%;石灰+海泡石(施用质量比为2:15)能使水稻籽粒镉含量降低72.8%,水稻秸秆镉含量降低28.0%。从不同钝化材料对小麦和水稻镉转移系数的影响来看,石灰+腐殖酸(施用质量比为2:1)能够同时降低小麦和水稻对镉的转移系数,降幅分别为39.7%和28.0%,对两种作物而言是降低镉转移系数的最佳钝化材料。经过对小麦、水稻籽粒和秸秆镉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可知,小麦籽粒镉含量与秸秆镉含量呈幂函数关系,籽粒镉含量随秸秆镉含量的升高而缓慢增加;水稻籽粒镉含量与秸秆镉含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选用适当的钝化材料并进行适当处理能够有效降低小麦与水稻籽粒中的镉含量,降低污染风险,同时还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起到修复受污染土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镉污染 小麦 水稻 钝化剂 污染修复
下载PDF
不同还原物料及土壤改良剂对冬水田水稻生长、养分吸收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陈琨 康思文 +4 位作者 武法池 秦鱼生 喻华 钟习兵 涂仕华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76,共10页
为探究水稻在土壤淹水还原性条件下坐蔸成因以及防治措施,通过盆栽试验添加不同还原物料,对比分析两个抗性不同的水稻品种在土壤还原性条件下生长反应。采用盆栽试验,模拟冬水田长期渍水状况,研究了3种还原物料(稻草粉、硫酸亚铁和白糖... 为探究水稻在土壤淹水还原性条件下坐蔸成因以及防治措施,通过盆栽试验添加不同还原物料,对比分析两个抗性不同的水稻品种在土壤还原性条件下生长反应。采用盆栽试验,模拟冬水田长期渍水状况,研究了3种还原物料(稻草粉、硫酸亚铁和白糖)不同用量和4种潜在改良剂对两个水稻品种(川香优9838和川谷优7329)生长的影响。试验设12个处理,每个处理5次重复。结果表明,稻草粉20 g·kg-1和白糖5 g·kg-1处理对两个水稻品种的分蘖动态影响最大,这两个处理对川香优9838有效穗分别比对照下降40%和25%,对川谷优7329均下降45. 8%。低量的稻草对水稻生长有一定促进和增产作用,随着稻草用量增加,水稻生长受到抑制,产量降低; 20 g·kg-1稻草粉处理降低了川香优9838和川谷优7329产量,降幅分别达19. 7%和46. 1%。与对照相比,硫酸亚铁比过量施用稻草处理显著增加了川香优9838的产量;所有其他处理均较稻草粉20 g·kg-1处理增加或显著增加了水稻产量。稻草粉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Fe2+和Mn2+含量,降低了Eh值,并与稻草粉用量呈正相关;而白糖、硫酸亚铁处理对土壤Fe2+、Mn2+和Eh影响不显著。在稻草粉20 g·kg-1处理基础上施用不同土壤改良剂,石灰和硼砂对水稻苗期毒害有缓解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四川省冬水田前季水稻收获时局部残留稻草堆积是翌年水稻坐蔸发生的主要原因,稻草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还原性有毒物质抑制了水稻生长,从而造成水稻减产;在冬水田稻区,少量稻草还田能促进水稻生长,比其他大多数处理显著增加水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物料 土壤改良剂 水稻生长
下载PDF
有机肥施用量对冬水稻田水稻生长和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陈琨 曾祥忠 +4 位作者 喻华 刘灏 李光萍 徐麟 秦鱼生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9年第4期223-228,共6页
[目的]明确增施有机肥对冬水稻田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探究冬水稻田耕层土壤培肥的有机肥科学用量。[方法]采用大田试验,在施用等量常规化肥基础上,分别设置有机肥施用量为1 500、3 000、4 500、6 000、7 500 kg·hm-2(A1~A5)... [目的]明确增施有机肥对冬水稻田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探究冬水稻田耕层土壤培肥的有机肥科学用量。[方法]采用大田试验,在施用等量常规化肥基础上,分别设置有机肥施用量为1 500、3 000、4 500、6 000、7 500 kg·hm-2(A1~A5)5个水平,以不施用任何肥料(CK1)和仅施用常规化肥(CK2)为对照,研究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水稻生长、产量及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适当增施有机肥料可提高水稻产量,以A2处理增产率最大,较CK2增产6.44%;A3处理水稻有效穗数和实粒数显著减少,产量降低。施用有机肥可提高水稻籽粒和秸秆养分含量,其中籽粒的氮、磷含量较大,秸秆的钾含量较大;A2处理水稻养分含量及吸收量均最大。施用有机肥可提高冬水稻田土壤总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含量,但A2~A5处理间土壤总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含量变化不显著。[结论]在常规化肥用量基础上配施1 500~4 500 kg·hm-2有机肥料(A1~A3处理),可提升水稻产量及稻田土壤肥力,是冬水稻田有机肥的适宜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有机无机肥配施 产量 土壤性状
下载PDF
钛石膏对镉污染土壤水稻生长及镉有效性的影响
6
作者 陈琨 上官宇先 +3 位作者 杨乾龙 尹宏亮 黑儿平 秦鱼生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0年第4期217-223,共7页
[目的]以土壤可持续发展、农产品安全和环境友好为目标,在镉污染土壤上研究添加钛石膏后对土壤中镉的钝化效果和水稻镉吸收的控制效应。[方法]采用盆栽模拟试验。选择轻度、中度镉污染土壤(全镉含量分别为0.537、0.906 mg·kg^-1),... [目的]以土壤可持续发展、农产品安全和环境友好为目标,在镉污染土壤上研究添加钛石膏后对土壤中镉的钝化效果和水稻镉吸收的控制效应。[方法]采用盆栽模拟试验。选择轻度、中度镉污染土壤(全镉含量分别为0.537、0.906 mg·kg^-1),在施用等量化肥的基础上设9个处理,各处理每千克土分别添加钛石膏0(CK)、0.5、1.0、2.0、4.0、8.0、16.0、32.0、64.0 g,研究钛石膏用量对水稻生长、产量及稻米镉含量的影响。[结果]土壤中过高的镉含量会抑制水稻生长发育,导致减产。添加钛石膏后,能够有效提高水稻经济系数,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添加钛石膏可显著降低轻度镉污染土壤的稻米镉含量,从0.014 mg·kg^-1降低到0.004 mg·kg^-1,而中度镉污染土壤稻米镉含量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轻度镉污染土壤上添加钛石膏比CK显著降低土壤有效镉含量,从0.045 mg·kg^-1降低到0.017 mg·kg^-1;中度镉污染土壤有效镉含量的变化不太稳定。[结论]添加钛石膏对土壤有效镉的钝化效果受施肥和种植模式等多种因素影响,对轻度镉污染土壤的改良效果更加稳定和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土壤 有效性 钛石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