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现代循环农业园区构建与关键技术研究——以福建省福清星源公司与渔溪农场为例 |
翁伯琦
黄秀声
林代炎
蓝江林
王义祥
王煌平
|
《福建农业学报》
CAS
|
2013 |
12
|
|
2
|
基于IPCC方法的福建省农业活动N_2O排放量估算 |
王成己
李艳春
刘岑薇
王义祥
罗涛
黄毅斌
|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3
|
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治理与循环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
谢凯
罗旭辉
翁伯琦
王义祥
张伟利
|
《福建农业学报》
CAS
|
2013 |
7
|
|
4
|
基于IPCC方法的福建省农业活动甲烷排放量估算 |
王成己
李艳春
刘岑薇
王义祥
黄毅斌
|
《农学学报》
|
2016 |
7
|
|
5
|
长汀县循环农业产业联盟模式能值分析 |
罗旭辉
黄颖
方芸芸
陈恩
杨有泉
翁伯琦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6
|
福建水土流失区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的思考 |
罗旭辉
陈恩
翁伯琦
|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CAS
|
2018 |
2
|
|
7
|
要在治理水土流失中大力发展区域现代循环农业——海峡两岸水土保持与循环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述评 |
翁伯琦
罗旭辉
叶菁
应朝阳
|
《台湾农业探索》
|
2013 |
2
|
|
8
|
农业生态系统长期试验特征分析——基于中国农业生态系统长期试验资料 |
王成己
胡忠良
李艳春
王义祥
黄毅斌
翁伯琦
|
《福建农业学报》
|
2014 |
0 |
|
9
|
山地水土流失防控应与流域循环农业开发联动发展——“水土保持技术集成创新与乡村循环农业转型升级”学术研讨会综述 |
翁伯琦
罗旭辉
应朝阳
|
《福建农业科技》
|
2015 |
0 |
|
10
|
中国农业清洁生产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
刘岑薇
王成己
黄毅斌
|
《中国农学通报》
|
2016 |
7
|
|
11
|
台湾中部新农村与休闲农业发展之探讨 |
张俊斌
梁大庆
罗旭辉
|
《台湾农业探索》
|
2016 |
1
|
|
12
|
茶草互作模式下茶园环境及茶树生长的初步变化 |
詹杰
李振武
邓素芳
应朝阳
|
《草业科学》
CAS
CSCD
|
2018 |
18
|
|
13
|
模拟空间环境对朱砂根愈伤组织岩白菜素合成的影响 |
邓素芳
杨有泉
陈敏
|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4
|
微生物发酵床不同腐熟程度垫料主要理化特性 |
蓝江林
宋泽琼
刘波
史怀
黄素芳
林娟
|
《福建农业学报》
CAS
|
2013 |
25
|
|
15
|
套种食用菌对茶园土壤和茶树生长的效应 |
李振武
韩海东
陈敏健
林忠宁
翁伯琦
刘明香
|
《福建农业学报》
CAS
|
2013 |
12
|
|
16
|
不同菌渣施用量对柑橘园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
王义祥
王峰
叶菁
黄勤楼
翁伯琦
黄毅斌
|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9
|
|
17
|
紫色土侵蚀区柑橘园套种印度豇豆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
钟珍梅
詹杰
李振武
应朝阳
|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4
|
|
18
|
茶园套种圆叶决明对杂草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罗旭辉
刘明香
罗石海
章华武
韩海东
应朝阳
|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1
|
|
19
|
水保措施对油桃园土壤有机碳库及其组分的影响 |
王义祥
黄毅斌
叶菁
王成己
翁伯琦
应朝阳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20
|
菌渣施用对柑橘园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和惰性有机碳的影响 |
王义祥
王峰
叶菁
黄勤楼
翁伯琦
黄毅斌
|
《生态科学》
CSCD
|
2016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