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用菌单糖和海藻糖的提取及高效阴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海燕 白冰 +4 位作者 邢增涛 赵晓燕 饶钦雄 董茂锋 邵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62-1567,共6页
优化了同时检测岩藻糖等7种单糖和海藻糖标准品的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一脉冲安培检测条件;研究了提取方式、温度和时间对食用茵中单糖和海藻糖提取效率的影响;最后检验方法性能,确立了适于食用菌单糖分离和检测的方法。结果表明,高... 优化了同时检测岩藻糖等7种单糖和海藻糖标准品的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一脉冲安培检测条件;研究了提取方式、温度和时间对食用茵中单糖和海藻糖提取效率的影响;最后检验方法性能,确立了适于食用菌单糖分离和检测的方法。结果表明,高速均质2min提取食用茵鲜样或60℃超声60min提取食用菌干样时,单糖提取效率最高。离子色谱检测条件为:CarboPacMAl色谱柱,流动相为去离子水:600mMNaOH溶液=20:80(体积比)。8种糖的最低检出限为5.5—63.6μg/L,食用菌鲜样和干样中的定量限分别为0.37—4.24mg/Kg和3.68—42.39mg/Kg。方法加标回收率为76.1%~127.1%,相对标准偏差1.44%~8.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单糖 海藻糖 提取 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 脉冲安培检测
下载PDF
我国食用菌标准体系现状解析及对策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晓燕 周昌艳 +3 位作者 白冰 赵志勇 李晓贝 雷萍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7年第2期168-172,共5页
按照栽培基质(环境)、菌种、生产技术规程、收贮运、产品等环节,对我国目前现行有效的食用菌标准体系进行了整理分析,理清了现有食用菌标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为总数量不少,但少规划、不系统、有交叉、有缺失。建议按照"通用... 按照栽培基质(环境)、菌种、生产技术规程、收贮运、产品等环节,对我国目前现行有效的食用菌标准体系进行了整理分析,理清了现有食用菌标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为总数量不少,但少规划、不系统、有交叉、有缺失。建议按照"通用为主,品种补充"原则,加强食用菌标准体系规划,并对现有标准进行清理整合,同时尽快制修订一批急需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产品标准 技术标准 标准化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用菌中福美双残留量 被引量:4
3
作者 饶钦雄 宣岩芳 +3 位作者 白冰 董茂锋 周苏 邢增涛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2-84,共3页
建立食用菌中福美双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新鲜食用菌子实体样品粉碎后经二氯甲烷超声(53Hz)提取20min,离心(3320 g、5min),二氯甲烷经氮气吹干,甲醇定容后用HPLC测定。以等体积甲醇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1mL/min等... 建立食用菌中福美双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新鲜食用菌子实体样品粉碎后经二氯甲烷超声(53Hz)提取20min,离心(3320 g、5min),二氯甲烷经氮气吹干,甲醇定容后用HPLC测定。以等体积甲醇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1mL/min等度洗脱,在0.05~10μg/mL范围内,福美双的峰面积与其浓度呈线性相关,R≥0.999,方法检出限为0.02mg/kg,添加回收率为79.4%~90.2%,变异系数为1.15%~7.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美双 食用菌 子实体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用菌中咪鲜胺残留量 被引量:3
4
作者 饶钦雄 宣岩芳 +3 位作者 白冰 董茂锋 邵毅 邢增涛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7-89,共3页
建立了食用菌中咪鲜胺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残留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PCX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UPLC测定。以甲醇和0.05%氨水水溶液(60/40,v/v)为流动相,0.4mL/min等度洗脱,在0.1~10μg/mL范围内,咪鲜胺的峰面积与其浓度呈线性相... 建立了食用菌中咪鲜胺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残留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PCX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UPLC测定。以甲醇和0.05%氨水水溶液(60/40,v/v)为流动相,0.4mL/min等度洗脱,在0.1~10μg/mL范围内,咪鲜胺的峰面积与其浓度呈线性相关,R≥0.999,方法检出限为0.05mg/kg,添加回收率为92.1%~98.9%,变异系数为0.79%~6.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鲜胺 食用菌 超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欧美地区有机食用菌生产技术标准规程解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晓燕 崔野韩 +2 位作者 邢增涛 赵志辉 门殿英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8-120,共3页
以有机食用菌产业相对发达和完善的欧盟和北美地区为例,分析了欧美地区有机食用菌的生产技术标准规程,并重点介绍了加拿大的有机食用菌生产规程。
关键词 有机食用菌 标准 比对
下载PDF
我国食用菌出口遭遇贸易壁垒的原因、类型及对策 被引量:26
6
作者 门殿英 谭琦 王南 《食用菌学报》 2004年第4期51-56,共6页
贸易壁垒正在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瓶颈。本文分析了我国食用菌产品出口遭遇的贸易壁垒类型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中国 食用菌贸易 出口贸易 贸易壁垒 类型 反倾销 技术性贸易壁垒 政府 企业 生产者
下载PDF
真姬菇营养成分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52
7
作者 王耀松 邢增涛 +2 位作者 冯志勇 John Buswell 刘兴华 《菌物研究》 CAS 2006年第4期33-37,共5页
测定了真姬菇子实体中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水分、灰分、多糖、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元素。结果表明,其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水分、灰分、多糖含量分别为22.3%、3.2%、3.4%、91.7%、7.8%和5.5%;维生素B2、B6,VA、VE、... 测定了真姬菇子实体中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水分、灰分、多糖、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元素。结果表明,其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水分、灰分、多糖含量分别为22.3%、3.2%、3.4%、91.7%、7.8%和5.5%;维生素B2、B6,VA、VE、叶酸、烟酸、生物素含量分别为15.8 mg/kg、92.0 mg/kg、1140.0 IU/kg、7.3 IU/kg、188 mg/kg、1640.0 mg/kg、<3.1 mg/kg;测定了18种氨基酸,8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7.86%;矿物质元素Mn、K、Ca、Na、Mg、Se、P、Cu、Fe和Zn分别为45.3,25723.8,466.6,169.7,1308.0,65.7,571.0,11.8, 237.9,98.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姬菇 子实体 营养成分 测定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常见蔬菜水果中多菌灵、噻菌灵和苯菌灵残留量 被引量:18
8
作者 饶钦雄 曲明清 +1 位作者 赵晓燕 邢增涛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5-88,共4页
建立了植物源性食品中多菌灵、噻菌灵和苯菌灵的高效液相色谱多残留简捷并可靠的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MCX固相萃取柱净化后,采用HPLC法测定,以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1.0 mL/min等度洗脱,在0.1~20μg/mL范围内,多菌灵和噻... 建立了植物源性食品中多菌灵、噻菌灵和苯菌灵的高效液相色谱多残留简捷并可靠的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MCX固相萃取柱净化后,采用HPLC法测定,以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1.0 mL/min等度洗脱,在0.1~20μg/mL范围内,多菌灵和噻菌灵的峰面积与其浓度呈线性相关,R≥0.9998,检出限均为25μg/kg,添加回收率91.0%~103.5%,变异系数0.44%~8.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HPLC 多菌灵 噻菌灵 苯菌灵 蔬菜 水果
下载PDF
松茸与姬松茸营养成分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顾可飞 邵毅 +5 位作者 李晓贝 范婷婷 刘志敏 黄柳娟 王红梅 周昌艳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7年第1期73-78,共6页
分析了松茸与姬松茸烘干前后矿质元素和氨基酸组成,采用国际通用的评价方法对其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评价比较。结果显示,松茸与姬松茸富含钾、钙、铁等矿质元素及优质蛋白,新鲜松茸中硒含量高达8.577 mg/kg,新鲜姬松茸粗蛋白含量高达54.3... 分析了松茸与姬松茸烘干前后矿质元素和氨基酸组成,采用国际通用的评价方法对其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评价比较。结果显示,松茸与姬松茸富含钾、钙、铁等矿质元素及优质蛋白,新鲜松茸中硒含量高达8.577 mg/kg,新鲜姬松茸粗蛋白含量高达54.32%(以干重计)。松茸与姬松茸均含有17种常见的氨基酸,且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为42.5%~48.0%。姬松茸中各氨基酸含量均高于松茸,但是干制前后其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必需氨基酸指数、生物价均与松茸无显著差异,整体上高于FAO标准模式蛋白接近鸡蛋蛋白。烘干过程主要影响二者磷、钠、钙及粗蛋白、蛋氨酸、谷氨酸等含量,以及营养指数与氨基酸比值系数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茸 姬松茸 食用菌 蛋白质 氨基酸 矿质元素
下载PDF
破壁灵芝孢子粉破壁率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倪伟锋 邢增涛 +3 位作者 赵晓燕 李明容 尚晓东 谢宝贵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45-49,共5页
通过筛选,得到7%的硫酸锌溶液与无水乙醇以10:1(体积比)的混合溶液能使灵芝孢子更好的悬浮。利用该悬浮体系,辅以超声60 min和涡旋处理30 s,通过血球计数板对不同质量的孢子粉进行计数,建立未破壁灵芝孢子粉质量和孢子数之间的标准曲线... 通过筛选,得到7%的硫酸锌溶液与无水乙醇以10:1(体积比)的混合溶液能使灵芝孢子更好的悬浮。利用该悬浮体系,辅以超声60 min和涡旋处理30 s,通过血球计数板对不同质量的孢子粉进行计数,建立未破壁灵芝孢子粉质量和孢子数之间的标准曲线,对同批未知破壁率的破壁孢子粉的破壁率进行检测,并人为混合7个标准破壁率的破壁孢子粉对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该悬浮体系下,灵芝孢子粉在0.01~0.05 g/25 mL与孢子数线性关系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破壁孢子粉 破壁率 血球计数法
下载PDF
2012年食用菌“平菇甲醛”事件浅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邢增涛 赵晓燕 +1 位作者 谭琦 刘海燕 《菌物研究》 CAS 2012年第3期210-212,共3页
对2012年4月媒体报道的青岛平菇中检测发现甲醛所引发的争论进行了剖析。综合分析国内外对食用菌和其他天然食品中甲醛含量的研究结果,以及甲醛自身的理化特性,作者认为食用菌中含有微量甲醛是食用菌自身新陈代谢的产物,从食品安全的角... 对2012年4月媒体报道的青岛平菇中检测发现甲醛所引发的争论进行了剖析。综合分析国内外对食用菌和其他天然食品中甲醛含量的研究结果,以及甲醛自身的理化特性,作者认为食用菌中含有微量甲醛是食用菌自身新陈代谢的产物,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考虑是安全的。文中介绍了国内外对部分食用菌中甲醛含量的测定、代谢机理和风险评估情况,其中食用菌甲醛的代谢机理值得进一步关注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甲醛 食品安全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凯氏定氮法测定灵芝破壁孢子粉中粗蛋白质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红梅 雷萍 +1 位作者 王少鸥 刘海燕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3-76,共4页
对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灵芝(Ganoderma lucidum)破壁孢子粉中粗蛋白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0.02%,扩展不确定度为0.04%。在本次孢子粉粗蛋白质测定中,引入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有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及样品... 对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灵芝(Ganoderma lucidum)破壁孢子粉中粗蛋白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0.02%,扩展不确定度为0.04%。在本次孢子粉粗蛋白质测定中,引入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有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及样品测定中实际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氏定氮法 灵芝破壁孢子粉 粗蛋白质含量 不确定度评定
下载PDF
草菇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在贮藏期表达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逯连静 陈明杰 +1 位作者 邢增涛 陈国荣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第8期31-34,共4页
采用不覆膜(control)与覆盖厚度为12μm、打6孔聚氯乙烯膜(PVC12-6)的方式分别对草菇进行保鲜贮藏,观察比较其蛋白酶活性,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草菇在贮藏期丝氨酸蛋白酶(SER)基因表达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control的草菇蛋... 采用不覆膜(control)与覆盖厚度为12μm、打6孔聚氯乙烯膜(PVC12-6)的方式分别对草菇进行保鲜贮藏,观察比较其蛋白酶活性,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草菇在贮藏期丝氨酸蛋白酶(SER)基因表达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control的草菇蛋白酶活性在储藏前期快速增加,在48h酶活性为3.81U/g·min,72h有所下降,但96h达到高峰,为5.80U/g·min;而PVC12-6的草菇蛋白酶活性在贮藏前期缓慢增加,在96h达到高峰,为2.76U/g·min,随后快速下降;在贮藏期间,control的草菇蛋白酶活性一直比PVC12-6高。(2)con-trol的丝氨酸蛋白酶基因表达量在48h达到最大,随后表达量下降较慢,且48h之后的表达量远高于24h的表达量;而PVC12-6的丝氨酸蛋白酶基因表达量在48h达到最高点后迅速下降,48h后的表达量远远低于24h的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菇 实时荧光PCR 丝氨酸蛋白酶 贮藏期
下载PDF
尖顶羊肚菌液体培养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邢增涛 孙芳芳 刘景圣 《食用菌学报》 2004年第4期38-43,共6页
尖顶羊肚菌液体静止培养的优化培养基为:蔗糖4%,胰蛋白胨0.4%,酵母粉0.15%,天门冬酰胺0.08%,MgSO4·7H2O0.5g/L,KH2PO41.45g/L,Na2HPO4·2H2O0.48g/L,VB125mg/L,CaCl20.013g/L,微量元素溶液1.0mL/L。培养基初始pH7.0,装量50mL/2... 尖顶羊肚菌液体静止培养的优化培养基为:蔗糖4%,胰蛋白胨0.4%,酵母粉0.15%,天门冬酰胺0.08%,MgSO4·7H2O0.5g/L,KH2PO41.45g/L,Na2HPO4·2H2O0.48g/L,VB125mg/L,CaCl20.013g/L,微量元素溶液1.0mL/L。培养基初始pH7.0,装量50mL/250mL,接种量2%,培养温度26℃。培养10d菌丝体生物量可达12.64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顶羊肚菌 液体培养 培养条件 培养基 生物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