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操作模式和光生物反应器类型对湛江等鞭金藻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董学卫 何庆芳 +4 位作者 彭振英 于金慧 边菲 毕玉平 李有志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4-117,共4页
对分批和半连续模式下柱式和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中湛江等鞭金藻的生长和油脂积累特征进行了评估。分批培养时平板式反应器可获得更高生物质质量浓度(2.06 g/L)、生物质产率[228.89 mg/(L·d)]和油脂产率[83.34 mg/(L·d)],且操... 对分批和半连续模式下柱式和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中湛江等鞭金藻的生长和油脂积累特征进行了评估。分批培养时平板式反应器可获得更高生物质质量浓度(2.06 g/L)、生物质产率[228.89 mg/(L·d)]和油脂产率[83.34 mg/(L·d)],且操作简单,易于放大,适于工业化培养。平板式反应器半连续培养虽然稳定期生物质质量浓度低于批次培养,但可获得更高生物质产率[342.83 mg/(L·d)]。气相分析结果表明,湛江等鞭金藻含有大量多不饱和脂肪酸。结果表明,平板式反应器中批次培养有利于湛江等鞭金藻油脂积累,半连续培养有利于生物质积累,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湛江等鞭金藻 半连续培养 柱式光生物反应器 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 产率
原文传递
花生AhFAD2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籽粒油酸/亚油酸比值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18
2
作者 周丽侠 唐桂英 +2 位作者 陈高 毕玉平 单雷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5-423,共9页
高油酸低亚油酸的花生油稳定性好、营养价值高,培育高油酸/亚油酸比值(O/L)的花生品种一直是花生育种的重要目标。为深入了解控制花生O/L比值的遗传基础,提高花生品质育种效率,对鲁花14等13个花生品种Δ12脂肪酸脱氢酶AhFAD2基因的编码... 高油酸低亚油酸的花生油稳定性好、营养价值高,培育高油酸/亚油酸比值(O/L)的花生品种一直是花生育种的重要目标。为深入了解控制花生O/L比值的遗传基础,提高花生品质育种效率,对鲁花14等13个花生品种Δ12脂肪酸脱氢酶AhFAD2基因的编码区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在13个花生品种中皆存在3类转录本,即AhFAD2A、AhFAD2B和假基因。台山珍珠、台山三粒肉、江田种、Chico、05-21063、白沙1016的基因型是OL1OL1OL2OL2;临桂麻壳、飞龙乡、勾了种、鲁花14、花育19、花育23的基因型是ol1ol1OL2OL2;鲁花11的基因型可能存在OL1ol1杂合等位位点。在个别品种中AhFAD2A基因的若干位置存在多态性;AhFAD2B基因相对保守,所测13个花生品种的核苷酸序列基本相同。结合13个花生栽培品种籽粒中O/L比值测定的结果,初步探讨了基因多态性与O/L比值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假基因可能存在的功能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Δ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 基因多态性 O/L比值 假基因
下载PDF
光敏色素在水稻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顾建伟 刘婧 +2 位作者 薛彦久 臧新 谢先芝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0-135,共6页
光敏色素是植物体内的重要光受体,主要感受红光和远红光,调节着植物生命循环中许多重要发育过程。水稻光敏色素基因家族包括3个成员,即PHYA、PHYB和PHYC。对水稻光敏色素突变体的研究表明,3个水稻光敏色素基因在水稻光形态建成中既有独... 光敏色素是植物体内的重要光受体,主要感受红光和远红光,调节着植物生命循环中许多重要发育过程。水稻光敏色素基因家族包括3个成员,即PHYA、PHYB和PHYC。对水稻光敏色素突变体的研究表明,3个水稻光敏色素基因在水稻光形态建成中既有独特作用又有交叉作用。根据已有报道和作者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总结了光敏色素在水稻幼苗去黄化、根的向地性和延伸、株型、花期和育性等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水稻光敏色素研究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敏色素基因 光形态建成 功能
下载PDF
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积累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兰 彭振英 +3 位作者 陈高 王莹莹 张斌 毕玉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3-177,共5页
以鲁花14为材料,对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荚果和种子的发育情况以及花生种子脂肪酸的累积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果针入土的第39天,小种子(远离果针一端)的平均长度超过大种子(靠近果针一端),在接近成熟时,小种子的平均质量超过大种... 以鲁花14为材料,对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荚果和种子的发育情况以及花生种子脂肪酸的累积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果针入土的第39天,小种子(远离果针一端)的平均长度超过大种子(靠近果针一端),在接近成熟时,小种子的平均质量超过大种子。在花生种子中,可以检测到12种脂肪酸。按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山萮酸、花生酸、二十四烷酸、花生烯酸、异油酸、亚麻酸、棕榈油酸、豆蔻酸。在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酸含量随种子的发育逐渐增加,油酸含量不断增多,而亚油酸则呈缓慢减少的趋势。在接近成熟时,油酸和亚油酸占全部脂肪酸含量的79.4%。油酸亚油酸的比值随着种子的发育呈逐渐增大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种子发育 脂肪酸 相对含量
下载PDF
花生总RNA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陈高 单雷 +2 位作者 周丽侠 唐桂英 毕玉平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4-218,共5页
通过对2种RNA提取方法(改良CTAB法和Trizol法)和2种RNA提取试剂盒(AXYGEN总RNA提取试剂盒和TIANDZ总RNA提取试剂盒)进行比较研究,以期获得质量较好的花生不同器官的总RNA,为后续分子生物学实验奠定基础。实验结果表明,与TRIZOL法及2种RN... 通过对2种RNA提取方法(改良CTAB法和Trizol法)和2种RNA提取试剂盒(AXYGEN总RNA提取试剂盒和TIANDZ总RNA提取试剂盒)进行比较研究,以期获得质量较好的花生不同器官的总RNA,为后续分子生物学实验奠定基础。实验结果表明,与TRIZOL法及2种RNA提取试剂盒相比,改良CTAB法提取的花生总RNA完整性好,得率高,稳定性好,并且无DNA污染,可以进一步满足半定量RT-PCR等实验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总RNA提取 改良CTAB法
下载PDF
植物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基因(DGAT)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龙龙 彭振英 +1 位作者 邵媛媛 毕玉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924-1931,共8页
三酰甘油(TAG)是油料作物最主要的储藏脂类,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EC2.3.1.20)是TAG合成途径的限速酶,其主要作用是催化二酰甘油加上酰基脂肪酸形成三酰甘油。在植物中已发现了3种不同类型的DGAT基因,分别为DGAT1、DGAT2和DGAT3。该... 三酰甘油(TAG)是油料作物最主要的储藏脂类,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EC2.3.1.20)是TAG合成途径的限速酶,其主要作用是催化二酰甘油加上酰基脂肪酸形成三酰甘油。在植物中已发现了3种不同类型的DGAT基因,分别为DGAT1、DGAT2和DGAT3。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植物DGAT相关基因及其蛋白分类、定位、结构及其在脂肪酸合成、种子发育与萌发、幼苗发育、叶片新陈代谢等过程中的作用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提高油料作物种子油含量以及特定脂肪酸积累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酰甘油 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 含油量
下载PDF
拟南芥和烟草幼嫩种子RNA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0
7
作者 谢传胜 宋国琦 +3 位作者 王兴军 夏晗 赵传志 毕玉平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78-81,共4页
拟南芥和烟草在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后续试验的顺利进行,欲探索适合提取拟南芥及烟草幼嫩种子总RNA的经济快捷的方法。采用4种方法分别对拟南芥和烟草幼嫩种子的总RNA进行了提取和分析,3种方法所提取的总... 拟南芥和烟草在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后续试验的顺利进行,欲探索适合提取拟南芥及烟草幼嫩种子总RNA的经济快捷的方法。采用4种方法分别对拟南芥和烟草幼嫩种子的总RNA进行了提取和分析,3种方法所提取的总RNA均能满足一般的下游操作。Trizol法提取的RNA质量低。CTAB-异丙醇法提取的总RNA产量最高,并具有提取步骤少,操作时间短,价格便宜等优点,可用于大量样品提取;百泰克试剂盒提取时间短,可在常温下操作;CTAB—LiCl法提取的总RNA基本无基因组DNA的污染,但是不利于小分子RNA的沉淀。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3种方法提取的总RNAOD260/OD230。均在1.80~1.97,表明蛋白质及其他有机溶剂的污染很少,OD260/OD230在2.03~2.37,表明盐类小分子的污染也较少;电泳检测28SrRNA和18SrRNA条带清晰,28SrRNA的亮度基本为18SrRNA的2倍。所提取的总RNA质量较高。将CTAB.异丙醇法提取的拟南芥总RNA用于反转录,可获得高质量的cDNA,dscDNA清晰的分布在100~3000bp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烟草 幼嫩种子 RNA提取
下载PDF
花生Clp蛋白酶基因(AhClpP)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纪鸿飞 彭振英 +1 位作者 马敬 毕玉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12期5-8,共4页
Clp蛋白酶通过蛋白质水解作用来清除细胞内由逆境引起的异常和具有潜在毒性的蛋白或多肽,从而保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从优质大花生鲁花14种子不同发育时期混合cDNA文库中发现一条序列,全长为1 212 bp,3′端含有polyA尾,通过blastx搜... Clp蛋白酶通过蛋白质水解作用来清除细胞内由逆境引起的异常和具有潜在毒性的蛋白或多肽,从而保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从优质大花生鲁花14种子不同发育时期混合cDNA文库中发现一条序列,全长为1 212 bp,3′端含有polyA尾,通过blastx搜索得知其为Clp蛋白酶基因。该序列与GenBank中EZ736390.1的序列相似性达到99%。以该花生cDNA序列为模板设计引物,以花生幼嫩种子cDNA为模板克隆得到花生Clp蛋白酶基因。序列分析表明,AhClpP基因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843 bp,编码280个氨基酸,预测其分子量为30.9 kDa,等电点为9.07,编码的蛋白包含S14-ClpP-2保守结构域,无信号肽,定位于线粒体。通过与其他植物Clp蛋白酶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与拟南芥、蓖麻的Clp蛋白酶同源性较高。花生AhClpP基因的克隆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Clp蛋白酶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植物阶段性抗性的表现形式及分子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薛彦久 钱凤芹 +1 位作者 常泓 谢先芝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10年第4期771-775,共5页
为了更好地适应多变的环境,植物自身形成了许多复杂的防御机制。其中,阶段性抗性是受植物发育调控产生抗性的一种防御机制,它可能是特异性的,也可能是广谱性的。不论是何种形式,抗性一旦被获得,它就能在植物发育的整个过程中保持,因此... 为了更好地适应多变的环境,植物自身形成了许多复杂的防御机制。其中,阶段性抗性是受植物发育调控产生抗性的一种防御机制,它可能是特异性的,也可能是广谱性的。不论是何种形式,抗性一旦被获得,它就能在植物发育的整个过程中保持,因此这种抗性机制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植物病原菌诱导的植物防御反应可人为地划分为三个连续步骤:识别-信号转导-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植物发育对阶段性抗性的影响可能发生在这三个步骤的任何一个。在本文中,我们总结了植物阶段性抗性的表现形式、分子机制以及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性抗性 植物发育 防御反应 分子机制
下载PDF
聚球藻7002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学卫 李有志 +3 位作者 何庆芳 于秀敏 彭振英 毕玉平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95-97,共3页
以聚球藻7002(Synechococcus sp.PCC 7002)为试材,采用高盐法、CTAB法、PVP法和石英砂法4种方法对其基因组DNA进行提取,并使用核酸测定仪检测提取到的基因组DNA的纯度和浓度,对基因组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及PCR扩增检测。结果表明:... 以聚球藻7002(Synechococcus sp.PCC 7002)为试材,采用高盐法、CTAB法、PVP法和石英砂法4种方法对其基因组DNA进行提取,并使用核酸测定仪检测提取到的基因组DNA的纯度和浓度,对基因组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及PCR扩增检测。结果表明:4种方法均能提取到符合分子生物学要求的聚球藻7002基因组DNA,其中PVP法纯度最高,高盐法、石英砂法次之,CTAB法纯度最低;石英砂法浓度最高,PVP法、高盐法稍低,CTAB法浓度最低。4种方法提取到的基因组DNA均能扩增出理想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球藻7002 基因组DNA 提取方法
下载PDF
培养条件对湛江等鞭金藻生长和油脂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董学卫 李有志 +2 位作者 何庆芳 于金慧 毕玉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4-61,共8页
为提高微藻油脂产率和优化培养条件,以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营养方式、光强和NaNO_3浓度对微藻生长和产物积累的影响以及培养过程中氮消耗与微藻生长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湛江等鞭金藻生长越快,对... 为提高微藻油脂产率和优化培养条件,以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营养方式、光强和NaNO_3浓度对微藻生长和产物积累的影响以及培养过程中氮消耗与微藻生长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湛江等鞭金藻生长越快,对氮的吸收越多,兼养较光自养和光异养消耗更多的氮以满足生长需要。充足的氮源和兼养培养条件下,蛋白质积累较多;氮浓度和光强较低条件下,油脂积累较多。光强为100μmol/(m2·s)、NaNO_3质量浓度为75 mg/L、光异养条件下油脂含量最高为46%,生物量质量浓度为0. 46 g/L;光强为100μmol/(m2·s)、NaNO_3质量浓度为750 mg/L、兼养培养时生物量质量浓度最高为2. 20 g/L,油脂含量为32. 77%。综合考虑油脂产率和节约成本等因素,湛江等鞭金藻最高油脂产率80. 06 mg/(L·d),在光强为100μmol/(m2·s)、NaNO_3质量浓度为375 mg/L、兼养培养条件下获得,此时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也较高(30. 82%),因此是生产微藻油脂的合适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湛江等鞭金藻 兼养 生物量浓度 光强 油脂产率
下载PDF
一个光敏色素B调控的水稻NBS-LRR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慧 薛彦久 +2 位作者 王莹莹 马汇泉 谢先芝 《山东农业科学》 2011年第6期1-9,共9页
利用水稻基因芯片比较野生型、phyA和phyB突变体受连续红光照射后的基因表达图谱,从中筛选到一个受光敏色素B(phyB)介导的红光信号特异诱导的、编码NBS-LRR类蛋白的基因,命名为PB-LRR(phyB-regu lated NBS-LRR)。为了揭示PB-LRR基因在... 利用水稻基因芯片比较野生型、phyA和phyB突变体受连续红光照射后的基因表达图谱,从中筛选到一个受光敏色素B(phyB)介导的红光信号特异诱导的、编码NBS-LRR类蛋白的基因,命名为PB-LRR(phyB-regu lated NBS-LRR)。为了揭示PB-LRR基因在水稻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对该基因表达的器官特异性及其对不同激素的应答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B-LRR基因在叶中表达水平最高,在茎中最低。光对PB-LRR基因表达的诱导是由phyB调控的,与phyA无关。此外PB-LRR基因的表达受外源ABA的抑制,并且受环境因子的调控。构建PB-LRR启动区∶GUS植物表达载体,转化至野生型和phyB突变体中,GUS染色结果表明,在phyB突变体转基因植株中的GUS活性明显低于野生型,而且GUS活性主要出现在叶片上部。这表明PB-LRR基因的表达不仅受phyB介导的光信号调控,而且受发育调控。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PB-LRR基因在phyB介导的光反应和水稻抗病反应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敏色素 NBS-LRR 基因表达模式 抗病性
下载PDF
光敏色素影响赤霉素调控的水稻幼苗光形态建成特征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婧 柳艳梅 +2 位作者 TAKANO Makoto 王宝山 谢先芝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384-2390,共7页
赤霉素(gibberellin,GA)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它与光敏色素协同调节拟南芥植株的光形态建成特征.但是GA对水稻幼苗光形态建成和暗形态建成的影响,特别是在此过程中光敏色素与GA之间的相互作用仍不清楚.本研究利用野生型和光敏色素突变... 赤霉素(gibberellin,GA)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它与光敏色素协同调节拟南芥植株的光形态建成特征.但是GA对水稻幼苗光形态建成和暗形态建成的影响,特别是在此过程中光敏色素与GA之间的相互作用仍不清楚.本研究利用野生型和光敏色素突变体(phyA和phyB)水稻作为研究材料,分析了GA生物合成抑制剂多效唑(PAC)对黑暗和光照下生长的水稻幼苗胚芽鞘、地上部分和主根延伸以及光调控基因LHCB表达的影响.据此推测,在暗生长条件下,PAC处理能够抑制野生型水稻幼苗胚芽鞘的生长,诱导LHCB基因的表达;phyA突变体对PAC处理的反应不如野生型敏感;phyB突变体和野生型反应基本相同.在光照条件下,PAC处理能够抑制水稻幼苗地上部分的生长,phyB突变体对PAC处理的反应不如野生型和phyA突变体敏感.此外,phyB介导的光信号负调控PAC诱导的主根延伸反应.据此推测,GA是维持水稻幼苗暗形态建成、抑制光形态建成所必需的;另一方面,phyA和phyB或正或负调控PAC所诱导的光形态建成反应.本研究结果揭示了光敏色素和GA在水稻幼苗生长发育中的相互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光和GA协同调控水稻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赤霉素 光敏色素 光形态建成 光调控基因
原文传递
光敏色素B介导光信号影响水稻的脱落酸途径 被引量:4
14
作者 顾建伟 张方 +5 位作者 赵杰 周晋军 钱凤芹 闫丽华 臧新 谢先芝 《科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5期2371-2379,共9页
研究表明,拟南芥中光敏色素介导的光信号与植物激素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途径相互作用.但水稻光敏色素与ABA途径之间是否相互影响仍不清楚.利用野生型和phyB突变体水稻作为研究材料,分析phyB介导的光信号对ABA生物代谢和ABA反应的... 研究表明,拟南芥中光敏色素介导的光信号与植物激素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途径相互作用.但水稻光敏色素与ABA途径之间是否相互影响仍不清楚.利用野生型和phyB突变体水稻作为研究材料,分析phyB介导的光信号对ABA生物代谢和ABA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ABA合成代谢相关基因OsNCED1,OsNCED2,OsNCED3和OsNCED4在phyB突变体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野生型,而ABA降解代谢基因OsABAOX1则相反,这可能解释了phyB突变体积累较多内源ABA的原因.外源ABA处理明显抑制黑暗和光照下生长的水稻种子的萌发,但光照条件下ABA对phyB突变体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更明显.据此推测,phyB感受的光信号消弱了ABA对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通过分析部分已报道的种子萌发相关基因在正常或ABA处理的野生型和phyB突变体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phyB介导的光信号对水稻种子萌发的调控作用可能与这些基因无关.此外,在红光条件下,ABA处理能够抑制水稻幼苗地上部分的生长,野生型和phyB突变体对ABA处理的反应基本相同;但是ABA对phyB突变体主根生长的抑制效果显著高于野生型,这个结果表明phyB介导的光信号不影响ABA对水稻幼苗地上部分生长的抑制效果,但负调控ABA对主根生长的抑制效果.上述研究结果表明,phyB介导的光信号负调控水稻ABA的积累和ABA反应.本研究揭示了水稻光敏色素对ABA途径的影响,为深入研究光信号途径和ABA途径之间协同调控水稻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敏色素 脱落酸 种子萌发
原文传递
被子植物胚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国琦 王兴军 +1 位作者 李爱芹 李长生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8-195,共8页
胚柄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是一个暂时性的结构,但却起着为胚体提供营养和生长调节因子的作用。相对胚体而言,胚柄具有细胞类型单一、结构相对独立及发育时间短等特点,其在胚胎发育的基因调控和细胞命运决定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该文从胚... 胚柄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是一个暂时性的结构,但却起着为胚体提供营养和生长调节因子的作用。相对胚体而言,胚柄具有细胞类型单一、结构相对独立及发育时间短等特点,其在胚胎发育的基因调控和细胞命运决定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该文从胚柄的形成及特点、胚柄在胚胎发育中的作用、信号传递系统对胚柄的影响以及与胚柄相关基因的功能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胚柄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胚柄的命运决定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子植物 胚胎发育 胚体 胚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