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淋巴系统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捷 王宏宇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1年第7期586-589,共4页
哺乳动物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在淋巴系统中,淋巴液通过一系列淋巴管向心流动,并最终汇入静脉,起着维持内环境稳态,吸收胃肠道脂质,转移抗原呈递细胞和淋巴细胞至淋巴器官和体循环系统的功能。近期的研究表明,淋巴系统... 哺乳动物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在淋巴系统中,淋巴液通过一系列淋巴管向心流动,并最终汇入静脉,起着维持内环境稳态,吸收胃肠道脂质,转移抗原呈递细胞和淋巴细胞至淋巴器官和体循环系统的功能。近期的研究表明,淋巴系统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过程,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系统 功能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心血管相关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文芳 王宏宇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1年第4期302-305,共4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慢性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其间断缺氧的特征能够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内皮功能障碍是引起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早期病理过程。OSA与多种心血管相关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早期有效地筛查OSA及检测血管内皮功能...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慢性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其间断缺氧的特征能够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内皮功能障碍是引起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早期病理过程。OSA与多种心血管相关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早期有效地筛查OSA及检测血管内皮功能可评估未来心血管事件的进展,显著减少OSA对心血管健康的损害。现就OSA与血管结构和功能、心血管相关疾病及心血管健康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心血管相关疾病 心血管健康
下载PDF
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北京血管病变评价研究结果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颖怡 刘金波 +3 位作者 刘欢 赵娜 赵红薇 王宏宇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1年第3期277-284,共8页
目的探讨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411例患者[(66.3±13.5)岁,男性52.9%],均进行全身血管超声检查。使用逻辑回归评估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累及血管床数目、斑块部位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的3~5... 目的探讨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411例患者[(66.3±13.5)岁,男性52.9%],均进行全身血管超声检查。使用逻辑回归评估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累及血管床数目、斑块部位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的3~5个部位斑块检出率和颈动脉合并其他部位斑块检出率高于无脑梗死组,伴随白介素-6和心-踝血管指数的明显升高。在未调整的模型中,3~5个部位粥样硬化斑块组、颈动脉合并其他部位粥样硬化斑块组发生脑梗死风险分别是无斑块组的2.595倍(95%CI 1.338~5.031,P<0.01)和2.551倍(95%CI 1.317~4.942,P<0.01)。调整了性别和年龄后,斑块累及血管床数目和斑块部位与脑梗死的关系不显著。结论在未调整的模型中,与无斑块组相比,3~5个部位血管床粥样硬化斑块组和颈动脉合并其他部位粥样硬化斑块组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炎症
下载PDF
重视睡眠障碍和慢性炎性相关的血管健康非传统危险因素的管理
4
作者 蒋姗彤 王宏宇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2年第11期1021-1023,共3页
血管相关的心脑和外周血管系统疾病对人类的危害持续不减,改变上述现状需改变以往的诊疗模式,多个系统的疾病状态、亚健康乃至健康状态下的睡眠障碍与慢性炎症等非传统危险因素均能影响人体的血管健康。应从仅关注传统常规危险因素的同... 血管相关的心脑和外周血管系统疾病对人类的危害持续不减,改变上述现状需改变以往的诊疗模式,多个系统的疾病状态、亚健康乃至健康状态下的睡眠障碍与慢性炎症等非传统危险因素均能影响人体的血管健康。应从仅关注传统常规危险因素的同时,更加考虑以往未得到足够重视的或未能被识别的危险因素对血管健康的影响。在全面深入了解血管医学学科研究领域的基础上对非传统血管健康危险因素的进一步重视,将为血管相关疾病的防控和血管健康终身维护提供新的思路,开阔新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健康 非传统血管健康危险因素 血管医学
下载PDF
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血浆生物标志物与肺栓塞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鹏 刘金波 王宏宇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2年第4期365-370,共6页
目的探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血浆生物标志物与肺栓塞(PE)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血管医学中心确诊VTE的3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患有PE,分为无PE组和PE组,分别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 目的探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血浆生物标志物与肺栓塞(PE)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血管医学中心确诊VTE的3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患有PE,分为无PE组和PE组,分别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脑钠肽、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I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等血浆生物标志物水平。再根据肺栓塞严重指数评分和简化肺栓塞严重指数评分将PE组分成低危组和中高危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生物标志物水平。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析各生物标志物与PE发生与否以及其疾病危险程度的相关性。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各生物标志物与PE的关系。结果(1)无PE组和PE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浆生物标志物D-二聚体、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I和平均血小板体积有统计学差异(P<0.05)。(2)PE组,低危组、中高危组的血浆生物标志物水平比较,脑钠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尿素氮有统计学差异(P<0.05)。(3)VTE患者的血浆生物标志物与是否发生PE、PE疾病危险分层的相关性分析,D-二聚体、脑钠肽、C反应蛋白、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是否发生PE呈正相关(r=0.444,P<0.001;r=0.219,P=0.001;r=0.313,P<0.001;r=0.129,P=0.047;r=0.185,P=0.004),肌钙蛋白I与是否发生PE呈负相关(r=-0.181,P=0.042);脑钠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尿素氮与PE疾病危险分层呈正相关(r=0.358,P=0.003;r=0.259,P=0.028;r=0.345,P=0.002)。(4)经logistic回归分析,VTE患者的血浆生物标志物中D-二聚体、脑钠肽、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I、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与PE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VTE患者中,部分血浆生物标志物与是否发生PE及病情危险程度有关,可辅助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肺栓塞 血浆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血管健康管理与痴呆和认知障碍预防
6
作者 王瑶瑶 于红霞 王宏宇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92-795,共4页
全世界痴呆症的患病率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是21世纪全世界面临的重大疾病负担之一。有证据表明,常见的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痴呆发病相关,代谢相关性血管疾病能加速人类认知衰老。目前痴呆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但科学方面的努力表明痴呆是... 全世界痴呆症的患病率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是21世纪全世界面临的重大疾病负担之一。有证据表明,常见的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痴呆发病相关,代谢相关性血管疾病能加速人类认知衰老。目前痴呆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但科学方面的努力表明痴呆是可以预防的,可以在痴呆发生之前以及在其自然发病过程中认知能力下降的速度方面得到改善。这篇综述的重点是强调危险因素与痴呆症风险之间的关系,识别血管因素在痴呆预防中的重要地位,为今后提供血管健康管理预防痴呆的发生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健康管理 痴呆预防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基于聚类的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模式及人群异质性研究
7
作者 陈捷 周峰 +1 位作者 刘金波 王宏宇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12-1018,共7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606名冠心病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聚类分析,旨在探讨冠心病患者的药物治疗模式及人群异质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首钢医院血管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共60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人口学特征、用药情况、颈动脉超声...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606名冠心病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聚类分析,旨在探讨冠心病患者的药物治疗模式及人群异质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首钢医院血管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共60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人口学特征、用药情况、颈动脉超声、脉搏波传导速度测定、血压及相关生化检查等资料。采用K-means方法对用药情况进行聚类,将冠心病人群分成新的类别,并比较不同类别中患者的人口学特征、血管功能以及血压现况。结果606例冠心病患者被划分为5个类别,各类别分别为136、129、110、171和60人,对各类别的人口学特征及血管功能及血压情况进行了比较发现,各类别间在年龄,并发症方面呈现出明显差异,其中类别3,即联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类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硝酸酯类药物、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年龄最小(66.5岁[SD=10.6]),冠心病患病年限最短(61.0岁[SD=11.7]),高血压患病率最小,其余合并症及并发症最少,心血管功能较好,且当前血压恢复情况较好。类别2和类别4的冠心病患者,年龄及患病年限仅次于类别3,其中类别2的患者,高血压患病率最高。类别5的冠心病患者糖尿病患病率最高。类别1为并未采取任何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有可能是因为患者依从性差,也可能因为收集数据过程中操作不当。结论合并症是选择不同药物治疗模式的重要因素,不同用药模式呈现出的人群异质性在临床中应被广泛关注,本研究为开展个性化治疗和精准医学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人群异质性 用药模式 血管功能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中老年人群中性粒细胞和高密度脂蛋白比值与下肢动脉疾病的相关性
8
作者 陈捷 白易 +4 位作者 刘金波 刘欢 赵娜 赵红薇 王宏宇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2-408,共7页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和高密度脂蛋白比值(NHR)与下肢动脉疾病(LEA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血管医学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的中老年住院患者644人,根据肱踝指数将中老年患者分为非下肢动脉疾病组(非LEAD)578例和下肢动脉...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和高密度脂蛋白比值(NHR)与下肢动脉疾病(LEA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血管医学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的中老年住院患者644人,根据肱踝指数将中老年患者分为非下肢动脉疾病组(非LEAD)578例和下肢动脉疾病组(LEAD)66例。基线收集的数据将包括参与者的人口统计数据,生活方式,疾病史,实验室血常规和生化。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中性粒细胞和高密度脂蛋白比值与下肢动脉疾病的相关性,进一步制作ROC曲线以明确NHR对LEAD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下肢动脉疾病患者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NHR不同水平组的血管功能。结果非LEAD组与LEAD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用药史,MON、TC、TG、AST、ALT、TBIL、DBIL、Cr、hsCRP、HC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AD组WBC、NEU高于非LEAD组,非LEAD组LYM、LDL、HDL高于LEAD组(P<0.05或P<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中老年人群中NHR与ABI呈负相关(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NHR为LEAD独立危险因素(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提示,NHR不同水平组的血管功能,即ABI、CAVI、CF-PWV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NHR高水平组ABI小于NHR低水平组,而CAVI和CF-PWV在NHR高水平组中较高。结论中老年人群NHR增高与LEAD相关,对预测中老年人群患LEAD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和高密度脂蛋白比值 下肢动脉疾病 相关性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