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口蹄疫病毒O型东南亚拓扑型抗原变异研究
1
作者
王莉
李坤
+4 位作者
黄书伦
李凤娟
王省
卢曾军
刘在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3093-3104,共12页
【目的】O型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不断变异,易导致现用疫苗与流行毒株的抗原匹配性下降引起免疫效果不佳,疫情零星散发。近年来,O型FMDV中SEA(东南亚)拓扑型流行活跃且不断变异,持续对口蹄疫防疫产生压力。系...
【目的】O型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不断变异,易导致现用疫苗与流行毒株的抗原匹配性下降引起免疫效果不佳,疫情零星散发。近年来,O型FMDV中SEA(东南亚)拓扑型流行活跃且不断变异,持续对口蹄疫防疫产生压力。系统解析O型FMDV毒株特异性抗原位点以及不同拓扑型毒株的序列差异,明确抗原变异的关键氨基酸,可为FMD抗原分子设计提供依据,为FMD防控提供指导。【方法】利用10株(SEA拓扑型)毒株特异性牛源单克隆中和抗体,对毒株O/GSLX/2010(O/Mya/98谱系)进行抗体压力筛选逃逸突变株,鉴定这10株抗体所识别表位的关键氨基酸。利用牛源多抗血清样本(32份)与逃逸突变毒株进行病毒交叉中和试验,分析SEA拓扑型毒株的免疫优势表位;通过序列比对分析不同拓扑型毒株在该抗原表位上的差异。利用反向遗传技术将差异性抗原表位引入O型FMDV经典疫苗株O/HN/CHA/93(Cathay拓扑型),对拯救的点突变毒株测序分析后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鉴定,并通过病毒蚀斑测定与一步生长曲线检测病毒的复制动力学。利用SEA拓扑型毒株特异性单克隆中和抗体,通过中和试验分析拯救突变株的抗原性,确定影响病毒抗原性的关键氨基酸,评估毒株特异性位点氨基酸的改变对抗原谱的影响。【结果】SEA拓扑型特异性抗原表位主要集中于结构蛋白VP1的B-C/C-D环,属于抗原位点3。10株抗体中多数抗体(8/10)识别的抗原表位在VP1上,其中有6株单抗(A19、B55、B74、C5、F53和F166)识别的关键氨基酸位于VP1 B-C环(T43、K45)及C-D环(P58),另外2株单抗(B66和F41)识别的关键氨基酸位于VP1 C末端。病毒交叉中和试验结果表明,VP1上43位和VP3上131位氨基酸的改变显著降低了牛源多抗血清的抗体效价。对O型FMDV不同谱系毒株(26株)序列进行分析,发现三种拓扑型毒株VP1 B-C/C-D环的28、47、56和58位氨基酸不同。利用反向遗传技术成功将毒株特异性抗原表位引入Cathay拓扑型毒株(O/HN/CHA/93),拯救出6株FMDV的点突变株:POZ-GSLX-M58、POZ-GSLX-M56/58、POZ-GSLX-M28/58、POZ-GSLX-M47/58、POZ-GSLX-M28/58/47和POZ-GSLX-M47/56/58。微量中和试验结果表明,VP1上56/58位对毒株抗原性起到关键作用;然而,进一步增加28位和47位突变会降低抗体B83的中和作用,影响毒株自身的抗原性。因此,VP1上56和58位氨基酸的改变可以扩展SEA拓扑型特异性中和mAbs对O/HN/CHA/93毒株的中和效力与广度。【结论】O型FMDV结构蛋白VP1上56和58位氨基酸是引起SEA拓扑型毒株抗原变异的关键位点,引入这些抗原决定簇可以拓展FMDV O/HN/CHA/93的抗原谱。研究为FMD防控及疫苗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毒株特异性中和抗体
抗原变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疆和静县羊腐蹄病细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2
作者
肖开提
丁剑
+7 位作者
古丽娜尔
李爽
范冰洁
张思岚
付强
许健
史慧君
刘亚涛
《草食家畜》
2023年第4期34-40,共7页
【目的】为了解新疆和静县草原放牧羊腐蹄病致病原因,【方法】2020-2022年采集和静县额勒乌鲁乡夏季草场放牧患腐烂蹄病羊蹄部组织病料和棉拭子样品60份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采用细菌分离、细菌学生化反应、动物实验、药敏试验,细菌鉴...
【目的】为了解新疆和静县草原放牧羊腐蹄病致病原因,【方法】2020-2022年采集和静县额勒乌鲁乡夏季草场放牧患腐烂蹄病羊蹄部组织病料和棉拭子样品60份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采用细菌分离、细菌学生化反应、动物实验、药敏试验,细菌鉴定和耐药性分析。【结果】对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学分离,共分离到6株细菌混合感染,分别对各菌株进行动物实验,其中3株菌均可引起小鼠死亡,对小鼠的致死率80%。细菌鉴定3株菌分别为坏死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通过荧光PCR鉴定方法确定病料中有节瘤拟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4株菌共同对丁胺卡那、头孢西丁、氧氟沙星、氟苯尼考敏感,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头孢吡肟、头孢噻吩敏感性不同,对链霉素、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卡那霉素、头孢呋辛、阿奇霉素、磺胺甲基嘧啶、头孢他啶耐药。【结论】新疆和静县额勒乌鲁乡羊腐蹄病是多种细菌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明确了主要病原菌及其敏感药物,并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加其他药物开展治疗,病羊痊愈,为该地区羊腐蹄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音布鲁克羊
腐蹄病
细菌鉴定
耐药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口蹄疫病毒O型东南亚拓扑型抗原变异研究
1
作者
王莉
李坤
黄书伦
李凤娟
王省
卢曾军
刘在新
机构
动物疫病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动物医学与生物安全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甘肃省病原
生物
学基础学科
研究
中心
出处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3093-3104,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D18003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373028)。
文摘
【目的】O型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不断变异,易导致现用疫苗与流行毒株的抗原匹配性下降引起免疫效果不佳,疫情零星散发。近年来,O型FMDV中SEA(东南亚)拓扑型流行活跃且不断变异,持续对口蹄疫防疫产生压力。系统解析O型FMDV毒株特异性抗原位点以及不同拓扑型毒株的序列差异,明确抗原变异的关键氨基酸,可为FMD抗原分子设计提供依据,为FMD防控提供指导。【方法】利用10株(SEA拓扑型)毒株特异性牛源单克隆中和抗体,对毒株O/GSLX/2010(O/Mya/98谱系)进行抗体压力筛选逃逸突变株,鉴定这10株抗体所识别表位的关键氨基酸。利用牛源多抗血清样本(32份)与逃逸突变毒株进行病毒交叉中和试验,分析SEA拓扑型毒株的免疫优势表位;通过序列比对分析不同拓扑型毒株在该抗原表位上的差异。利用反向遗传技术将差异性抗原表位引入O型FMDV经典疫苗株O/HN/CHA/93(Cathay拓扑型),对拯救的点突变毒株测序分析后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鉴定,并通过病毒蚀斑测定与一步生长曲线检测病毒的复制动力学。利用SEA拓扑型毒株特异性单克隆中和抗体,通过中和试验分析拯救突变株的抗原性,确定影响病毒抗原性的关键氨基酸,评估毒株特异性位点氨基酸的改变对抗原谱的影响。【结果】SEA拓扑型特异性抗原表位主要集中于结构蛋白VP1的B-C/C-D环,属于抗原位点3。10株抗体中多数抗体(8/10)识别的抗原表位在VP1上,其中有6株单抗(A19、B55、B74、C5、F53和F166)识别的关键氨基酸位于VP1 B-C环(T43、K45)及C-D环(P58),另外2株单抗(B66和F41)识别的关键氨基酸位于VP1 C末端。病毒交叉中和试验结果表明,VP1上43位和VP3上131位氨基酸的改变显著降低了牛源多抗血清的抗体效价。对O型FMDV不同谱系毒株(26株)序列进行分析,发现三种拓扑型毒株VP1 B-C/C-D环的28、47、56和58位氨基酸不同。利用反向遗传技术成功将毒株特异性抗原表位引入Cathay拓扑型毒株(O/HN/CHA/93),拯救出6株FMDV的点突变株:POZ-GSLX-M58、POZ-GSLX-M56/58、POZ-GSLX-M28/58、POZ-GSLX-M47/58、POZ-GSLX-M28/58/47和POZ-GSLX-M47/56/58。微量中和试验结果表明,VP1上56/58位对毒株抗原性起到关键作用;然而,进一步增加28位和47位突变会降低抗体B83的中和作用,影响毒株自身的抗原性。因此,VP1上56和58位氨基酸的改变可以扩展SEA拓扑型特异性中和mAbs对O/HN/CHA/93毒株的中和效力与广度。【结论】O型FMDV结构蛋白VP1上56和58位氨基酸是引起SEA拓扑型毒株抗原变异的关键位点,引入这些抗原决定簇可以拓展FMDV O/HN/CHA/93的抗原谱。研究为FMD防控及疫苗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毒株特异性中和抗体
抗原变异
Keywords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strain specific neutralizing antibody
antigenic variation
分类号
S852.65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和静县羊腐蹄病细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2
作者
肖开提
丁剑
古丽娜尔
李爽
范冰洁
张思岚
付强
许健
史慧君
刘亚涛
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动物
疾病预
防控
制中心
新疆
农业
大学
动物
医学
学院
动物疫病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动物医学与生物安全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出处
《草食家畜》
2023年第4期34-40,共7页
基金
新疆少数民族科技人才特殊培养计划科研项目“新疆巴音布鲁克羊腐蹄病防治技术的研究”(2020D0301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疆巴音布鲁克羊消化道线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耐药性分析”(2021D01B7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培育类项目“乌鲁木齐市牛羊布病传播风险及经济损失评估”(XJEDU2022P040)。
文摘
【目的】为了解新疆和静县草原放牧羊腐蹄病致病原因,【方法】2020-2022年采集和静县额勒乌鲁乡夏季草场放牧患腐烂蹄病羊蹄部组织病料和棉拭子样品60份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采用细菌分离、细菌学生化反应、动物实验、药敏试验,细菌鉴定和耐药性分析。【结果】对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学分离,共分离到6株细菌混合感染,分别对各菌株进行动物实验,其中3株菌均可引起小鼠死亡,对小鼠的致死率80%。细菌鉴定3株菌分别为坏死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通过荧光PCR鉴定方法确定病料中有节瘤拟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4株菌共同对丁胺卡那、头孢西丁、氧氟沙星、氟苯尼考敏感,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头孢吡肟、头孢噻吩敏感性不同,对链霉素、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卡那霉素、头孢呋辛、阿奇霉素、磺胺甲基嘧啶、头孢他啶耐药。【结论】新疆和静县额勒乌鲁乡羊腐蹄病是多种细菌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明确了主要病原菌及其敏感药物,并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加其他药物开展治疗,病羊痊愈,为该地区羊腐蹄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巴音布鲁克羊
腐蹄病
细菌鉴定
耐药分析
Keywords
Bayinbrook sheep
foot rot disease
bacterial identification
drug resistance analysis
分类号
S858.26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口蹄疫病毒O型东南亚拓扑型抗原变异研究
王莉
李坤
黄书伦
李凤娟
王省
卢曾军
刘在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疆和静县羊腐蹄病细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肖开提
丁剑
古丽娜尔
李爽
范冰洁
张思岚
付强
许健
史慧君
刘亚涛
《草食家畜》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