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分泌临床实习中 MDT 联合 PBL 模式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剑 郭小勇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5期63-65,69,共4页
目的:探讨MDT联合PBL模式在内分泌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的78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实习生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 目的:探讨MDT联合PBL模式在内分泌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的78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实习生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临床实习,而实验组则采用MDT(多学科团队协作)联合PBL(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进行授课。实习结束后,通过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实习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在理论测试成绩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显示出MDT联合PBL教学模式在知识掌握方面的优势。同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学生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这种教学模式更受学生欢迎。两组数据差异明显,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T联合PBL的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相较于传统教学方式,它更能提高实习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通过这种模式,实习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内分泌科的临床知识和技能,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和提高学习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T PBL 临床思维 内分泌学 临床教学 教学效果
下载PDF
内分泌临床带教中CBL结合PBL的双轨教学法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孙剑 王国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23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CBL联合PBL的双轨教学法在内分泌科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我院内分泌科84名实习生。以随机数字法方式进行分组。常规组采取传统教育方式。试验组采取CBL联合PBL的双轨教学方式。通过课堂专业知识... 目的探讨CBL联合PBL的双轨教学法在内分泌科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我院内分泌科84名实习生。以随机数字法方式进行分组。常规组采取传统教育方式。试验组采取CBL联合PBL的双轨教学方式。通过课堂专业知识测试和课下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学生在内分泌临床实习的最终效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同既往的传统方法教学组比较,PBL联合CBL教学组专业知识考试和学生认可度与满意度均明显升高,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CBL联合PBL的双轨教学法能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对内分泌专业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临床分析能力,提高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分泌科临床教学中应用CBL联合PBL的双轨教学法教学效果更显著,更适用于临床实习生的教育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能提高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 PBL 双轨教学法 内分泌学 临床教学 教学效果 教育
下载PDF
导师制结合PBL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国君 李华 王国萍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106-107,共2页
为进一步探索临床医学教学改革,提高医学本科生的临床实践技能,实现临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近几年推行的导师制结合PBL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因人而异设计课题,调动学生对科研能力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把医... 为进一步探索临床医学教学改革,提高医学本科生的临床实践技能,实现临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近几年推行的导师制结合PBL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因人而异设计课题,调动学生对科研能力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把医学课程学习与临床和科研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临床及科研能力,得到学生的好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本科教学 导师制 PBL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 创新能力
下载PDF
模拟医学教学在临床实践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国君 王国萍 +1 位作者 武海霞 李华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107-109,共3页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社会性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注重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始终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民众医学知识的极大丰富,人们对医疗及医疗保健需求水平不断提高,患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2...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社会性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注重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始终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民众医学知识的极大丰富,人们对医疗及医疗保健需求水平不断提高,患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2002年我国正式发布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实践教学改革 医学教学 应用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医疗保健需求 模拟 医学教育改革
下载PDF
包头市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情况现状调查
5
作者 柴学峰 王国君 李华 《中外医疗》 2015年第2期30-31,共2页
目的分析包头市青山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达标情况。方法于2013年7—10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包头市青山区所辖15个社区668例已确诊2型糖尿患者为调查对象,依据2010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的控制目标,分析糖尿病治疗达... 目的分析包头市青山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达标情况。方法于2013年7—10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包头市青山区所辖15个社区668例已确诊2型糖尿患者为调查对象,依据2010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的控制目标,分析糖尿病治疗达标情况。结果空腹血糖(FBG)<7.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 Alc)<7.0%,血总胆固醇(TC)<4.5mmol/L,甘油三酯(TG)<1.7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5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1 mmol/L(男性)、>1.3 mmol/L(女性)及血压<130/80 mm Hg的比例依次为36.4%,33.4%,43.3%,51.6%,38.6%,48.2%,45.2%,全面达标率7.8%。结论包头市青山区所辖15个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达标率较低,应加强2型糖尿病的综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社区 全面达标率 综合防治
下载PDF
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水平与性腺激素相关性的分析
6
作者 李敏 孙剑 +5 位作者 张立飞 朱宏伟 赵媛媛 曹庆 田艳霜 郭小勇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55-59,共5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水平对性腺激素、体重指数、血脂、内脏脂肪面积的影响,并对影响睾酮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90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收集30例糖化血红蛋白<7%、30例糖化血红蛋白7%~9%...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水平对性腺激素、体重指数、血脂、内脏脂肪面积的影响,并对影响睾酮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90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收集30例糖化血红蛋白<7%、30例糖化血红蛋白7%~9%、30例糖化血红蛋白>9%,分别收集患者年龄、体重指数、血脂、内脏脂肪面积、性腺激素,对三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再根据睾酮大于中位数(>4.08 ng/mL)及小于等于中位数(≤4.08 ng/mL)分为两组,对两组之间体重指数、内脏脂肪面积、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睾酮呈负相关(P<0.05),而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内脏脂肪面积、雌二醇呈正相关(P<0.05),与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泌乳素水平无关(P>0.05)。睾酮与体重指数、内脏脂肪面积、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内脏脂肪面积、体重指数、血脂异常是睾酮减少的危险因素。结论: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有效减少男性睾酮下降,促进机体脂质代谢;较高的睾酮水平对血糖、血脂代谢亦起到积极作用;糖化血红蛋白、内脏脂肪面积、体重指数、血脂异常是睾酮减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男性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性腺激素 体重指数 内脏脂肪面积 血脂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铁蛋白、胆红素水平与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石丽敏 孙剑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4期159-162,170,共5页
目的通过测定患者血清铁蛋白、胆红素水平,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代谢指标的关系,从而指导脂肪肝发病的预测及治疗。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306... 目的通过测定患者血清铁蛋白、胆红素水平,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代谢指标的关系,从而指导脂肪肝发病的预测及治疗。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306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NAFLD分成NAFLD组(n=158)和非NAFLD组(n=148),并测定血清铁蛋白、血胆红素水平及相关代谢指标。比较两组胆红素、血清铁蛋白水平及其与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NAFLD组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高于非NAFLD组,胆红素水平低于非NAF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AFLD组患者甘油三酯(r=-0.191)、体重指数(r=-0.148)与总胆红素呈负相关(P<0.05);甘油三酯与血清铁蛋白呈正相关(r=0.209,P<0.05)。结论胆红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抑制免疫反应等作用,可降低T2DM患者NAFLD的发病率。血清铁蛋白与NAFLD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是肝损伤的预测因子,可能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 血清铁蛋白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下载PDF
早期糖尿病肾病预测指标及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杜群 杨裕民 +4 位作者 王国萍 郎银枝 李华 王国君 张亚萍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23-725,共3页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低(IGT)患者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预测指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262例受试者中正常糖耐量(NGT)103人、IGT98人、糖尿病(DM)61人,全部进行即刻尿转铁蛋白/肌酐(UTRF/Cr)和尿白蛋白/肌酐(UAlb/Cr)的检测及临床观察指标的...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低(IGT)患者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预测指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262例受试者中正常糖耐量(NGT)103人、IGT98人、糖尿病(DM)61人,全部进行即刻尿转铁蛋白/肌酐(UTRF/Cr)和尿白蛋白/肌酐(UAlb/Cr)的检测及临床观察指标的测定。结果(1)UTRF/Cr与UAlb/Cr呈显著正相关,r=0.618,P<0.001。(2)IGT组的UAlb/Cr(中位数,极差)、UTRF/Cr(中位数,极差)高于NGT组(0.015,0.44mg/mg比0.012,0.58mg/mg,t=-1.981,P=0.049;0.064,4.96mg/mg比0.034,7.30mg/mg,t=-2.249,P=0.026)。(3)各组UTRF/Cr比值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白蛋白尿的阳性率(41.6%比29.7%,P<0.01)。(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尿的主要危险因素是DBP,OR=1.064,2hPGOR=1.109,P<0.01;非糖尿病组的主要危险因素是DBP,OR=1.064,P<0.01。结论在IGT阶段已存在早期糖尿病肾脏损害,高血压是其重要的危险因素。尿转铁蛋白/肌酐比值的检测较白蛋白尿/肌酐比值更灵敏,但仍需进一步综合比较二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铁蛋白 肌酐 比值 尿白蛋白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改善胰岛素抵抗对中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睾酮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国君 杨占君 +1 位作者 杜群 王国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3118-3120,共3页
目的评价中年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性腺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以及改善胰岛素抵抗对血清睾酮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30~65岁男性T2DM患者,测定其性腺激素水平及各项临床指标,分析血清总睾酮(TT)水平与各代谢指标的相... 目的评价中年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性腺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以及改善胰岛素抵抗对血清睾酮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30~65岁男性T2DM患者,测定其性腺激素水平及各项临床指标,分析血清总睾酮(TT)水平与各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其中69例患者给予降糖及改善胰岛素抵抗治疗3个月,用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结果 (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TT水平与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三酰甘油(TG)呈负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正相关(P<0.01)。睾酮分泌指数(TSI)与年龄、促卵泡生成素(FSH)、HOMA-IR、WHR、BMI、FINS呈负相关(P<0.05),与HDL-C呈正相关(P<0.05)。(2)69例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TG、HDL-C、FINS、FCP、HOMA-IR、TT、TSI、促黄体生成素(LH)及WH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是影响中年男性T2DM患者睾酮水平的主要因素;而尽早开始降糖治疗,改善胰岛素抵抗,可提高中年男性T2DM患者的血清睾酮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酮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尿转铁蛋白对糖尿病早期肾病检测的评价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国萍 李华 +4 位作者 王国君 俞兰 郎银枝 张亚萍 杜群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1-562,共2页
目的:评价即刻尿白蛋白浓度(UALB)、尿白蛋白/肌酐比(UALB/Cr)、尿转铁蛋白浓度(UTRF)、尿转铁蛋白/肌酐比(UTRF/Cr)对糖尿病早期肾病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方法:对262例受试者(正常103例,糖耐量减低98例,糖尿病61例)测定尿白蛋白、尿... 目的:评价即刻尿白蛋白浓度(UALB)、尿白蛋白/肌酐比(UALB/Cr)、尿转铁蛋白浓度(UTRF)、尿转铁蛋白/肌酐比(UTRF/Cr)对糖尿病早期肾病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方法:对262例受试者(正常103例,糖耐量减低98例,糖尿病61例)测定尿白蛋白、尿转铁蛋白、尿肌酐;进行相关分析及ROC曲线分析。结果:UALB、UTRF、UTRF/Cr与UALB/Cr比较相关系数分别为:0.792、0.489、0.618。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9、0.788、0.842。当UTRF/Cr=0.112mg.mg-1时,对糖尿病早期肾病诊断的敏感性为96.1%,特异性为73.6%。UTRF/Cr的阳性率(41.6%)高于UALB/Cr的阳性率(29.7%)。结论:UTRF/Cr和UALB/Cr均可用于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筛查,UTRF/Cr的检出率高于UALB/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白蛋白/肌酐 尿转铁蛋白/肌酐 糖尿病早期肾病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进展为严重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国君 杜群 +2 位作者 武海霞 王国萍 郭晓勇 《中国临床医学》 2009年第3期483-485,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进展为严重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14例,按尿白蛋白/肌酐(UAlb/Cr)分为4组,健康对照组77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尿白蛋白/肌酐,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颈动脉内膜—...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进展为严重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14例,按尿白蛋白/肌酐(UAlb/Cr)分为4组,健康对照组77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尿白蛋白/肌酐,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用简化MDRD方程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并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矫正年龄、病程因素后,在微量白蛋白尿期,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为UAlb/Cr的独立危险因素,Exp(B)分别为1.028(95%CI1.009-1.047P=0.004)、1.314(95%CI1.102-1.567P=0.002);在临床蛋白尿期,SBP、餐后2h血糖(PPG)、胆固醇(TC)、GFR、IMT为UAlb/Cr的独立危险因素,Exp(B)分别为:1.057(95%CI1.017-1.099P=0.005)、1.228(95%CI1.027-1.469,P=0.024)、2.666(95%CI1.296-5.485,P=0.008)、0.95(95%CI0.932-0.978,P=0.00)、22.703(95%CI2.199-234.35,P=0.009)。结论:IMT是促进2型糖尿病肾病进展的极强的危险因素,IMT的增厚是微量蛋白尿向临床蛋白尿转化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微量蛋白尿 严重肾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合并代谢综合征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其代谢组分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剑 王国君 +1 位作者 郎银枝 赵媛媛 《当代医学》 2020年第24期21-23,共3页
目的研究合并代谢综合征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其代谢组分相关性。方法收集合并代谢综合征的2型糖尿病患者782例,进行甲状腺功能及相关代谢组分测定,按照促甲状腺激素不同分3组,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随TSH增加,高密... 目的研究合并代谢综合征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其代谢组分相关性。方法收集合并代谢综合征的2型糖尿病患者782例,进行甲状腺功能及相关代谢组分测定,按照促甲状腺激素不同分3组,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随TSH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逐渐升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TSH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甘油三酯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固醇(T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r=0.189),LDL-C(r=0.146)与TSH呈正相关(P<0.01);HOMA-IR(r=0.336)与TSH呈正相关(P<0.05)。结论正常甲状腺功能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TSH增加,甘油三酯、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均升高。TSH和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呈正相关。血清TSH水平的升高可能是代谢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患者促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可用于评估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促甲状腺激素 糖尿病 血脂异常
下载PDF
膳食结构对2型糖尿病各项代谢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郭小勇 包春艳 +2 位作者 李华 王国君 王国萍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61-62,共2页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膳食结构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膳食中三大营养物质摄入量和所占能量供给比例对糖脂等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膳食情况调查将受试者分为高碳水化合物组(碳水化合物≥60%)、高脂高蛋白组...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膳食结构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膳食中三大营养物质摄入量和所占能量供给比例对糖脂等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膳食情况调查将受试者分为高碳水化合物组(碳水化合物≥60%)、高脂高蛋白组(脂肪≥30%和/或蛋白≥20%)和正常比例膳食对照组,检测体重指数、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葡萄糖代谢指标、血脂谱,分析膳食结构对代谢指标的影响。结果:与正常比例膳食对照组相比,高脂高蛋白饮食组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升高(P<0.01);与高碳水化合物饮食组相比,高脂高蛋白饮食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增高(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膳食结构的研究表明不同膳食结构对于患者各项代谢指标的影响是不同的,制定一份具有执行力及依从性的合理的饮食计划表对2型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结构 2型糖尿病 糖脂代谢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糖尿病大动脉弹性PWV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怡 孟宪梅 +2 位作者 党彤 王国君 丁燕程 《中国医刊》 CAS 2011年第5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糖尿病大动脉的相关性。方法所有受试者均检测^(13)C-尿素呼气实验测幽门螺杆菌、血清学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酸。大动脉弹性主要采用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进行监测。结果本研...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糖尿病大动脉的相关性。方法所有受试者均检测^(13)C-尿素呼气实验测幽门螺杆菌、血清学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酸。大动脉弹性主要采用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进行监测。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对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幽门螺杆菌参与了动脉硬化的进程,对糖尿病患者预防或减少心血管疾病提供了一个可能的防治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13C-尿素呼气试验 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 糖尿病
下载PDF
妊娠糖代谢异常的发病危险因素及产后转归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国君 王国萍 +2 位作者 包春燕 郭小勇 孙剑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54-56,共3页
目的:了解包头地区妊娠糖代谢异常的发病率、危险因素及产后转归情况。方法:对875例孕妇进行50 g GCT和75 g OGTT筛查,分析妊娠糖耐量异常的危险因素,并对糖代谢异常孕妇进行产后6~8周随访。结果:875例孕妇筛查结果显示,妊娠糖耐量... 目的:了解包头地区妊娠糖代谢异常的发病率、危险因素及产后转归情况。方法:对875例孕妇进行50 g GCT和75 g OGTT筛查,分析妊娠糖耐量异常的危险因素,并对糖代谢异常孕妇进行产后6~8周随访。结果:875例孕妇筛查结果显示,妊娠糖耐量减低(GIGT)5.4%,妊娠糖尿病(GDM)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sCRP是妊娠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糖代谢异常孕妇产后34.3%仍存在糖代谢异常,其中GDM患者产后53.5%仍存在糖代谢异常,GIGT患者产后20.5%仍存在糖代谢异常。产后转归为T2DM的ISSI最低(P〈0.05),T2DM与糖调节受损的ISI-Matsuda均比NGT低(P〈0.01)。结论:孕期糖代谢紊乱越重,产后仍存在糖代谢异常的可能性越大;胰岛素抵抗是产后发生糖代谢异常的主要发病机制,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缺陷可能是GDM孕妇产后早期发生T2DM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代谢异常 发病率 危险因素 产后转归
下载PDF
膳食结构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国萍 许秀举 +3 位作者 郭小勇 孙剑 杜群 王国君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129-130,共2页
近年来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表现为肉类食物增加而植物类食物减少。膳食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发病率也显著增高,其病理基础和中心环节是胰岛素抵抗。能量摄入增多与消耗减少以及由此引发的肥胖和脂质异位沉积是导致胰岛素抵... 近年来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表现为肉类食物增加而植物类食物减少。膳食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发病率也显著增高,其病理基础和中心环节是胰岛素抵抗。能量摄入增多与消耗减少以及由此引发的肥胖和脂质异位沉积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而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又是能量供应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膳食结构 肉类食物 疾病发病率 碳水化合物 病理基础 能量摄入 能量供应
下载PDF
聚甲酚磺醛洗剂联合激光对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吉木斯 郝勇 朱宏伟 《当代医学》 2021年第23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究观察聚甲酚磺醛洗剂联合激光对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CO2激... 目的探究观察聚甲酚磺醛洗剂联合激光对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CO2激光治疗,实验组采用CO2激光联合聚甲酚磺醛洗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免疫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免疫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甲酚磺醛洗剂联合激光治疗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 聚甲酚磺醛洗剂 激光 临床治疗效果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肌酐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凤英 张俊丽 +1 位作者 郎银枝 杜群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1246-1247,1250,共3页
目的分析糖病尿患者尿白蛋白/肌酐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了解糖尿病患者在不同肾病进程中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方法对77例不同年龄健康对照者及108例不同肾病期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尿白蛋白肌酐比(UAlb/UCr)的测定,并用校正后简化MDRD方程... 目的分析糖病尿患者尿白蛋白/肌酐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了解糖尿病患者在不同肾病进程中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方法对77例不同年龄健康对照者及108例不同肾病期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尿白蛋白肌酐比(UAlb/UCr)的测定,并用校正后简化MDRD方程预测肾小球滤过率。结果 1)健康对照者随着年龄的增大UAlb/UCr增加,GRF下降,但以60岁以上人群有显著性差异。相关分析显示,年龄与UAlb/UCr、GFR相关系数分别为r=0.314,P=0.005、r=-0.506,P=0.000;UAlb/UCr与GFR无相关性。糖尿患者年龄与UAlb/UCr、GFR相关系数分别为r=0.363,P=0.000、r=-0.477,P=0.000;UAlb/UCr与GFR呈负相关r=-0.374,P=0.000。经偏相关分析调整年龄后,UAlb/UCr与GFR仍为显著负相关r=-0.232,P=0.014。2)糖尿病不同肾病组UAlb/UCr、GFR的比较,UAlb/UCr随着糖尿病肾病的加重逐渐增高。GFR:B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C组开始下降。结论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小球滤过功能处于高滤过状态,到临床蛋白尿期肾小球滤过功能开始下降。预示着终末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率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糖尿病足临床症状体征与神经血管定性定量检测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郎银枝 武海霞 王国萍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731-3734,共4页
目的分析评价糖尿病足临床症状、体征与各种检查方法的相关性及诊断意义。方法对525例受试者进行早期足部神经及血管的定性、定量检查及相关临床症状、体征的询查。结果 (1)正常人踝肱比(ABI)在0.9-1.5,糖尿病组ABI〈0.9和ABI〉1.5... 目的分析评价糖尿病足临床症状、体征与各种检查方法的相关性及诊断意义。方法对525例受试者进行早期足部神经及血管的定性、定量检查及相关临床症状、体征的询查。结果 (1)正常人踝肱比(ABI)在0.9-1.5,糖尿病组ABI〈0.9和ABI〉1.5比例增高。(2)糖尿病患者随着年龄、病程的增加,ABI〈0.9和ABI〉1.5比例增高。(3)在ABI〈0.9和ABI〉1.5组发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比例增高。(4)肢体麻木、疼痛、发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间歇性跛行为糖尿病足病最有价值的临床表现。(5)糖尿病患者震动阈较正常人明显增高,尤其ABI在〈0.9和ABI〉1.5震动阈增高更显著。结论当出现肢体发凉、麻木、疼痛时ABI已表现异常,震动阈增高,故ABI可作为早期判断糖尿病足病血管阻塞的可靠指标,震动阈可作为神经受损检查的灵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踝肱比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