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CA循环结合模拟考核在儿科住院医师结业临床实践能力考核的应用
1
作者 闫慧 宋天月 陈强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4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结合模拟考核在儿科专业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结业临床实践能力考核的应用。方法选择该院儿科专业基地参加住培结业实践技能考试的26名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在考前采取模拟考试、模拟考核结果反馈和座谈... 目的探讨PDCA循环结合模拟考核在儿科专业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结业临床实践能力考核的应用。方法选择该院儿科专业基地参加住培结业实践技能考试的26名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在考前采取模拟考试、模拟考核结果反馈和座谈,发现住培管理中两个薄弱环节:平时缺乏病历书写的锻炼,在规定时间内很难完成病历书写;临床病例分析不完善,在接诊患者和临床病例分析方面的能力需要提高。要求儿科专业基地住院医师每月书写大病历2份,必须有指导医师修改痕迹。采取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序持续改进。结果该院儿科专业基地住培结业实践技能考核通过率100.00%。结论运用PDCA循环结合模拟考核利于儿科专业基地住院医师结业实践技能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模拟考核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结业临床实践能力考核 儿科
下载PDF
儿科护理操作中沟通技巧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爽 《中国医疗设备》 2016年第S1期126-127,共2页
目的探究儿科护理操作中应用沟通技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儿科收治的82例患儿,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1例和实验组41例。对照组患儿实施传统护理操作,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沟通技巧护理操作,对比分析两组... 目的探究儿科护理操作中应用沟通技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儿科收治的82例患儿,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1例和实验组41例。对照组患儿实施传统护理操作,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沟通技巧护理操作,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与纠纷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5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5.61%,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纠纷发生率为0%,对照组纠纷发生率为17.07%,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应用沟通操作技巧,可降低纠纷发生,提高满意度,促进患儿疾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沟通技巧 护理操作
下载PDF
儿科护患纠纷的相关因素和应对方法
3
作者 马丽光 刘彦春 杨雯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7年第02Z期69-69,共1页
随着时代进步社会发展,护理学也从原有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阶段,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在护患协调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下面就我科医疗纠纷进... 随着时代进步社会发展,护理学也从原有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阶段,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在护患协调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下面就我科医疗纠纷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患纠纷 儿科 健康意识 医疗纠纷 护理工作 护理学
下载PDF
多模式教学方法的整合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斯琴高娃 马永彦 《医学信息》 2009年第9期1737-1739,共3页
当前,高等医学教育方面临床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疾病谱的改变,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人民大众对医疗的要求,以及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发展,对传统医学的培养目标、质量标准、培养模式和方法均提出了挑战;信息化... 当前,高等医学教育方面临床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疾病谱的改变,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人民大众对医疗的要求,以及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发展,对传统医学的培养目标、质量标准、培养模式和方法均提出了挑战;信息化的发展,使区域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么样与国际接轨,使医学教育质量具有持续性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使医学生能够成为符合当今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的人才,是我们临床教学工作者思考的一重大课题,结合我院儿科教学的实践,作一思考和探索,与同道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教学 儿科教学 教学方法 高等医学教育 医疗卫生体系 多模 卫生服务模式 卫生事业发展
下载PDF
白介素家族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表达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文君 陈强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23年第3期113-116,120,共5页
近年来,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较为高发,需要找到敏感高效的细胞因子给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病程走向和临床干预提供有效依据,也为将来开展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基础。目前,很多学者研究各种白介素在... 近年来,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较为高发,需要找到敏感高效的细胞因子给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病程走向和临床干预提供有效依据,也为将来开展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基础。目前,很多学者研究各种白介素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表达取得了一些进展,现就白介素家族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表达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 肺炎支原体肺炎 儿童
下载PDF
西替利嗪辅助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免疫功能及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张瑛 王凤娇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14期55-57,共3页
目的 探讨西替利嗪辅助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免疫功能及呼气高峰流量(PEFR)、用力肺活量(FVC)、用力呼气中期流速(MMEF)、最大通气量(MVV)的影响。方法 选取包头市中心医院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 目的 探讨西替利嗪辅助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免疫功能及呼气高峰流量(PEFR)、用力肺活量(FVC)、用力呼气中期流速(MMEF)、最大通气量(MVV)的影响。方法 选取包头市中心医院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接受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和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西替利嗪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7 d。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咳嗽、哮鸣音、湿啰音、喘息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E、免疫球蛋白A及PEFR、FVC、MMEF、MVV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咳嗽、哮鸣音、湿啰音、喘息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E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PEFR、FVC、MVV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MMEF均加快,且观察组快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西替利嗪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缓解其临床症状,并能够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及肺通气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 西替利嗪 布地奈德 免疫功能 肺通气
下载PDF
急性中毒53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润英 马丽光 张艳梅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26-,共4页
关键词 包头市中心医院儿科 急性中毒 内蒙古
全文增补中
粪便涂片检查对婴幼儿秋季腹泻肠道微生态失调的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訾慧芬 李佩铂 +1 位作者 广慧芳 张军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8-48,共1页
我们于97年8月至98年11月应用粪便涂片染色法对我院住院的秋季腹泻患儿30例做了革兰阳性球菌与革兰阴性杆菌之比的检查,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病例选择:1997年8月至1998年11月我院收住院的秋季腹泻30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3月~1岁16... 我们于97年8月至98年11月应用粪便涂片染色法对我院住院的秋季腹泻患儿30例做了革兰阳性球菌与革兰阴性杆菌之比的检查,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病例选择:1997年8月至1998年11月我院收住院的秋季腹泻30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3月~1岁16例,~3岁14例,平均年龄1.2岁,病程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肠道微生态失调 婴幼儿 粪便涂片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超声与临床分级对比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陈茀 袁舒 +5 位作者 路竑璋 塔娜 冯亚军 王彩丽 张丽萍 袁亚波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0年第12期808-81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窒息患儿(HIE组)83例和健康新生儿(正常对照组)30例,HIE组又可分为轻度HIE组49例,中度HIE组21例,重度HIE组13例。使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诊...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窒息患儿(HIE组)83例和健康新生儿(正常对照组)30例,HIE组又可分为轻度HIE组49例,中度HIE组21例,重度HIE组13例。使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诊断仪分析各组脑组织形态、结构和超声显像特点,通过测定大脑中动脉的收缩及舒张期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等对HIE组进行超声分级,并与临床分级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83例均有不同程度HIE症状和体征,其超声显像特点和多普勒测定参数均有不同表现,并经头颅CT和其他相关检查证实。结论多普勒超声测定脑血流速度参数情况不仅可以反映脑灌注情况,而且可反映脑血管的收缩功能,对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经颅
下载PDF
婴幼儿与肠道菌群失调 被引量:3
10
作者 訾慧芬 李佩铂 +1 位作者 杨润英 候毅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婴幼儿 肠道菌群失调 微生态平衡
下载PDF
皮肤自主神经锻炼对直立调节障碍的治疗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訾慧芬 李佩铂 +3 位作者 马丽光 陈强 杨润英 马永彦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47-148,共2页
关键词 直立调节障碍 治疗 皮肤自主神经锻炼法
下载PDF
川崎病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强 訾慧芬 +3 位作者 侯毅 杨雯 赵海燕 马莹莹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0年第5期387-391,共5页
川崎病是累及包括小型和中型口径血管的系统性血管炎,亦被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急性儿童血管性疾病,心血管损害是川崎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川崎病的病因仍不明确,很难用一个学说阐述清楚其发病机制。川崎病的诊断目前为止依... 川崎病是累及包括小型和中型口径血管的系统性血管炎,亦被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急性儿童血管性疾病,心血管损害是川崎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川崎病的病因仍不明确,很难用一个学说阐述清楚其发病机制。川崎病的诊断目前为止依然是排除性临床诊断,应用冠状动脉内径Z值对川崎病诊断、管理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对不完全川崎病的早期识别很重要。早期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以有效地抑制免疫炎症反应,但部分患儿表现为IVIG抵抗。随着对川崎病深入研究一些新的治疗方案不断出现,包括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甲氨蝶呤、氯吡格雷、双嘧达莫、利妥昔单抗、血浆置换等以及结合中医中药治疗。本文将儿童川崎病诊治进展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诊治 儿童
下载PDF
培柄酯对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爽 刘万珍 +1 位作者 姚秀玲 郝奋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血液流变学指标 心肌梗死患者 急性冠脉综合征 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 急性心肌缺血 血小板聚集 临床综合征
下载PDF
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崔艳军 刘万珍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S1期141-,共1页
目的观察小儿腹泻经思密达保留灌肠、口服锌制剂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68例腹泻患儿,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8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之上,经思密达保留灌肠、... 目的观察小儿腹泻经思密达保留灌肠、口服锌制剂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68例腹泻患儿,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8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之上,经思密达保留灌肠、口服锌制剂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止泻的时间和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止泻时间(48.6±2.9)h,对照组止泻的时间(100.4±3.3)h,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43%、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泻经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密达保留灌肠 口服锌制剂 小儿腹泻
下载PDF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及冠状动脉Z值在川崎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强 赵海燕 +3 位作者 訾慧芬 候毅 杨雯 宋天月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1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观察川崎病患儿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冠状动脉Z值的变化情况对小儿川崎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8月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中心医院收治并确诊为川崎病患儿50例为观察组,同期收治并确诊为上呼吸道... 目的观察川崎病患儿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冠状动脉Z值的变化情况对小儿川崎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8月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中心医院收治并确诊为川崎病患儿50例为观察组,同期收治并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患儿55例为对照组,收集入选川崎病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入院时的h-FABP及冠状动脉Z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急性期h-FAB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期h-FAB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期h-FABP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期左冠状动脉(LCA)Z值与左前降支(LAD)Z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期右冠状动脉(RCA)Z值、恢复期RCA-Z值、LCA-Z值与LAD-Z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ABP水平与RCA、LCA及LAD均无相关性(P>0.05)。线性回归分析表明RCA、LCA及LAD线性均不能影响h-FABP的水平(P>0.05)。结论(1)川崎病患儿会出现h-FABP升高,对于早期诊断川崎病或不典型川崎病提供一定依据。(2)川崎病恢复期患儿h-FABP明显低于川崎病急性期,能尽早评估川崎病患儿心肌有无受损。(3)川崎病患儿早期可出现冠状动脉扩张,且极易引起LCA及LAD的扩张,对于早期诊断川崎病或不典型川崎病提供一定临床依据。(4)如果能在川崎病诊断标准中加入h-FABP水平且结合冠状动脉Z值,可能会更早发现及确诊川崎病,尤其对不典型川崎病的诊断会有很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冠状动脉 Z值 儿童
下载PDF
异丙嗪片中毒致高血糖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永彦 訾慧芬 慕桂娟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1498-1498,共1页
关键词 异丙嗪 高血糖症 中毒
下载PDF
高热惊厥患儿血清钠、钾、氯、钙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润英 訾慧芬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高热惊厥(FC)患儿血清钠、钾、氯、钙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测定仪测定50例FC患儿,其中惊厥1次30例(FCⅠ组)、惊厥2次20例(FCⅡ组),对30例发热患儿(发热组)和30例正常儿(对照组)的血清钠、钾、氯、钙水平进... 目的:探讨高热惊厥(FC)患儿血清钠、钾、氯、钙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测定仪测定50例FC患儿,其中惊厥1次30例(FCⅠ组)、惊厥2次20例(FCⅡ组),对30例发热患儿(发热组)和30例正常儿(对照组)的血清钠、钾、氯、钙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FCⅠ组、FCⅡ组、发热组及对照组4组间血钾、血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C组血钠、血钙明显低于发热组和对照组(P<0.05);FCⅡ组血钠明显低于FCⅠ组(P<0.05)。结论:小儿FC存在低血钠、低血钙,惊厥次数越多,血钠越低;在常规治疗时应注意纠正电解质,以减少FC的复发,减轻脑组织和其它重要脏器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热 惊厥
下载PDF
小儿支气管炎细节护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爽 刘万珍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S1期217-,共1页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支气管炎应用细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支气管炎患儿70例,按照入院时间的单双号将患儿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35例。研究组患者予以细节护理方法,参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支气管炎应用细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支气管炎患儿70例,按照入院时间的单双号将患儿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35例。研究组患者予以细节护理方法,参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儿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和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炎患儿予以细节护理能够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达到预期的临床效果,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支气管炎 细节护理 效果观察
下载PDF
Th17细胞亚群在小鼠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宿主免疫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燕 薛建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5271-5273,共3页
目的探讨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7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小鼠肺部炎症中的变化及其在RSV感染后宿主免疫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30只5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只。对照组小鼠鼻腔滴入0.1 ml DMEM维持液(含有2.5%灭... 目的探讨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7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小鼠肺部炎症中的变化及其在RSV感染后宿主免疫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30只5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只。对照组小鼠鼻腔滴入0.1 ml DMEM维持液(含有2.5%灭活的鸡血清),实验组小鼠鼻腔滴入0.1 ml病毒液(TCID50为107.5/ml)。在处理后的第1、3、7天分别处死小鼠,取其外周血并留取小鼠脾脏和肺脏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IL)-17A和IL-23p19的浓度。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RSV感染后肺组织病理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中Th17细胞亚群的含量变化。结果实验组小鼠在RSV病毒感染后1、3、7 d,血清IL-17A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在RSV病毒感染的第3天和第7天,实验组小鼠血清中IL-23p19的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在RSV病毒感染后第1、3、7天,实验组小鼠脾淋巴细胞Th17亚群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RSV病毒感染后第7天明显高于第1、3天(P<0.05);在RSV感染后第3天小鼠肺组织出现典型间质性肺炎表现,第7天炎性细胞明显减少。实验组第3、7天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RSV感染小鼠导致的肺部炎症反应过程中,脾淋巴细胞Th17细胞亚群水平升高并且外周血血清中IL-17A的表达增加,推测Th17细胞可能参与宿主的抗病毒免疫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辅助性T淋巴细胞 白细胞介素-17A
下载PDF
56例过敏性紫癜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润英 张艳梅 +1 位作者 闫慧 张晓红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3年第1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腹痛 血尿 变态反应 HSP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