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保护神经血管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周莹 孟繁兴 +3 位作者 傅晨 巩颖 张允岭 王凤丽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1112-1118,共7页
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NVU)的提出使人们意识到缺血性脑卒中诱导的脑损伤或疾病后功能缺陷是复杂的病理过程,仅依靠传统的静脉溶栓或机械取栓等方式使血管再通改善脑循环的治疗手段是不够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药能从... 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NVU)的提出使人们意识到缺血性脑卒中诱导的脑损伤或疾病后功能缺陷是复杂的病理过程,仅依靠传统的静脉溶栓或机械取栓等方式使血管再通改善脑循环的治疗手段是不够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药能从抑制细胞凋亡、抑制炎性因子表达、抗氧化、扩张脑微血管、促进神经和血管再生等方面符合NVU治疗和保护策略的要求。本文基于神经血管单元,对中医药的不同途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有望为中医药对NVU的保护作用的研究及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策略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血管单元 细胞凋亡 氧化应激 神经血管再生 一级预防
下载PDF
柴贝止痫汤对癫痫—抑郁共病模型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中5-HTT、5-HT_(1A)R、5-HT_(2A)R和DA_(2)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越 刘金民 +1 位作者 王凯悦 徐薇薇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96-202,共7页
目的 观察柴贝止痫汤对氯化锂—匹罗卡品慢性颞叶癫痫—抑郁共病模型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中5-羟色胺转运体(5-hydroxytryptamine transporter, 5-HTT)、5-羟色胺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repreceptor, 5-HTR)(5-HT_(1A)R、5-HT_(2A)R)... 目的 观察柴贝止痫汤对氯化锂—匹罗卡品慢性颞叶癫痫—抑郁共病模型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中5-羟色胺转运体(5-hydroxytryptamine transporter, 5-HTT)、5-羟色胺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repreceptor, 5-HTR)(5-HT_(1A)R、5-HT_(2A)R)和多巴胺(dopamine, DA)受体(DA_(2)R)表达的影响,探讨柴贝止痫汤对癫痫—抑郁共病的干预机制。方法 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慢性颞叶癫痫—抑郁共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西酞普兰给药)和柴贝止痫汤低、中、高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14天,每天2次。干预后,通过糖水偏好及强迫游泳实验进行抑郁行为学监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中5-HT、DA含量;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中5-HTT、5-HT_(1A)R、5-HT_(2A)R和DA_(2)R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中5-HTT、5-HT_(1A)R、5-HT_(2A)R和DA_(2)R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柴贝止痫汤中、高剂量组大鼠糖水消耗量显著增加(P<0.01),不动时间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柴贝止痫汤中(P<0.05)、高剂量组(P<0.01)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中5-HT含量、皮层中DA含量升高,高剂量组(P<0.05)大鼠大脑海马中DA含量升高;与模型组相比,柴贝止痫汤高剂量组大鼠大脑皮层5-HTT mRNA表达降低(P<0.01),而海马中5-HTT mRNA表达升高(P<0.05);同时,柴贝止痫汤高剂量组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中5-HT_(1A)R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蛋白表达水平与mRNA水平表达一致。5-HT_(2A)R和DA_(2)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处理前后均无变化。结论 柴贝止痫汤能够通过下调慢性颞叶癫痫—抑郁共病模型大鼠大脑皮层5-HTT,上调海马5-HTT,以及上调大脑皮层和海马中5-HT_(1A)R的表达水平,改善抑郁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贝止痫汤 癫痫—抑郁共病 5-羟色胺转运体 5-羟色胺受体 多巴胺受体
下载PDF
多系统萎缩证候分析及中医药治疗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粟实 陈路 +2 位作者 江墨 韦一佛 陈志刚 《北京中医药》 2016年第12期1180-1184,共5页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帕金森样症状、小脑共济失调等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系统变性或退行性疾病[1]。近年来研究证实,MSA是第2位常见的α-突触核蛋白病;平均生存期8-9年,预后较帕金森...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帕金森样症状、小脑共济失调等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系统变性或退行性疾病[1]。近年来研究证实,MSA是第2位常见的α-突触核蛋白病;平均生存期8-9年,预后较帕金森病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中医药治疗 证候分析 非运动症状 文献综述
原文传递
病例分享结合文献学习在脑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任珊 王文鑫 +3 位作者 东潇博 谭超 陈志刚 高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22期179-181,共3页
目的评价病例分享结合文献学习(CBS-RISE)应用在脑病科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中的临床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8月病房轮转的规培生(共80名),将学生按教育水平进行分类。再采用分类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2组,... 目的评价病例分享结合文献学习(CBS-RISE)应用在脑病科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中的临床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8月病房轮转的规培生(共80名),将学生按教育水平进行分类。再采用分类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2组,试验组规培生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每周三进行CBS-RISE教学,对照组规培生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比较2组的专科知识、中西医临床思维、病历书写、综合情况及对教学的认可度。结果试验组规培生的专科知识、西医临床思维、中医临床思维、病历书写的分数及总分数,对教学的认可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在脑病科轮转的规培住院医师,采用病例分享结合文献学习(CBS-RISE)可使其更好地提高临床水平,增强学习兴趣,同时对教师的教学给予更多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例分享 文献学习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脑病科 临床教学
下载PDF
陈志刚基于“脑髓-脑气-脑络”病机体系论治多发性硬化经验
5
作者 田浩 王垚 +5 位作者 任耕庆 贾承儒 张含 张凯歌 刘晓旭 陈志刚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12期1401-1405,共5页
陈志刚教授提出“脑髓-脑气-脑络”病机体系,认为脑髓属阴,在内为脑物质之源,脑气属阳,在外为脑功能之基,脑络传导气血,为沟通二者的关键通道,三者互相依存与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的体系。陈教授从脑髓、脑气和脑络的角度阐释了MS的... 陈志刚教授提出“脑髓-脑气-脑络”病机体系,认为脑髓属阴,在内为脑物质之源,脑气属阳,在外为脑功能之基,脑络传导气血,为沟通二者的关键通道,三者互相依存与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的体系。陈教授从脑髓、脑气和脑络的角度阐释了MS的病机,指出脑气亏虚是MS的发病基础,脑气不足,虚邪上扰,风痰瘀火诸邪伏于脑络,蓄久不去,蕴毒伤髓,最终演变成伏毒积损为标,肾虚髓减为本的疾病状态;治疗上以补气、解毒、益髓为主,主张分期论治,早期病起于脑气不足,故以补气为重,兼顾祛邪,方用黄芪赤风汤加减,中后期以髓减为本,毒损为标,故以补肾益髓、解毒通络为主,标本兼治,方用地黄饮子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脑髓 脑气 脑络
原文传递
基于“伏邪致病”理论治疗以延髓极后区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相关疾病1例
6
作者 李茜 陈志刚 +2 位作者 薛静 高芳 任珊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2期192-196,共5页
本文分享1例以延髓极后区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相关疾病病例。近年来,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介导的神经免疫性疾病病例被临床所报道,引起广泛关注,其具有免疫性疾病共有的难治... 本文分享1例以延髓极后区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相关疾病病例。近年来,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介导的神经免疫性疾病病例被临床所报道,引起广泛关注,其具有免疫性疾病共有的难治性和易复发等特点。中医药治疗神经免疫性疾病的效果良好。该病例属中医“呃逆”范畴,具有“伏邪致病”特点。其病位深入,不易祛除,蛰伏体内,伺机而发,表现为病情缠绵,反复发作,且发病时常有郁热之象。因正气不足,邪气藏匿蓄积,与体内痰饮、瘀血等实邪互结,形成毒邪,由于情志不舒或饮食劳倦等诱因引触发病,治疗时当重视风、痰、瘀、痹与毒邪的相互关系,该病病位在脾胃、脑络,病性本虚标实,在外表现为以呃逆不止为特点的胃气上逆,实则病机关键在于邪气内伏、瘀滞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髓极后区综合征 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相关疾病 “伏邪致病” 中医药
下载PDF
慢性脑供血不足中医证候学特点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楠楠 陈志刚 +4 位作者 孟繁兴 任珊 蔡英丽 李学军 刘佳霖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6期135-139,共5页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特征,为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全部76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为2014年1月~2017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临床收集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中医...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特征,为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全部76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为2014年1月~2017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临床收集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中医证候学资料,制订中医证候学观察量表,观察76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将其数据进行录入分析,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中医证候学分布规律。结果①76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合并基础疾病比例最高的为高血压病,其次为血脂异常、糖尿病、冠心病。②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常见的病性类证候要素为髓亏证、痰浊证、血虚证、气虚证和血瘀证;常见的病位类证候要素为脑络、肾和肝。所有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证候要素合并情况中,单纯一证者仅4例(5.3%),二证至四证合并出现者共65例(85.5%)。其中纯虚证者29例(38.2%),纯实证者仅1例(1.3%),虚实夹杂者46例(60.5%)。③将9类病性类证候要素进行聚类分析,聚为两类时,痰浊和髓亏证聚为一类,其他7证聚为一类。④将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病性类证候要素分别与其合并的基础疾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瘀证与血脂紊乱呈正相关(P <0.05),痰浊证与高血压病呈正相关(P <0.05),而其他证候要素与基础病之间则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 0.05)。结论慢性脑供血不足是一类虚实夹杂的疾病,以气虚、血虚、髓亏等证为本,以痰浊、瘀血为标,其中合并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痰浊和髓亏证表现更为明显。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病机复杂,多为虚实夹杂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脑供血不足 中医证候 聚类分析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血流量变化与中医证候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楠楠 陈志刚 +3 位作者 蔡英丽 周新健 唐嫄 张娜 《河北中医》 2014年第4期530-532,共3页
慢性脑供血不足( 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ory insuffi-ciency,CCCI)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缺血性卒中等多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缺血性卒中是在患者长期CCCI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此时脑血流处于轻度减少阶段,在这... 慢性脑供血不足( 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ory insuffi-ciency,CCCI)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缺血性卒中等多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缺血性卒中是在患者长期CCCI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此时脑血流处于轻度减少阶段,在这一时期脑功能的损伤是可逆的。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ed tomo-graphy,SPECT)技术能够敏感地发现脑部的缺血改变,只要脑血流量出现改变,脑血流灌注显像就会出现相应的变化。2012-01-2013-09,我们应用 SPECT 测定30例CCCI患者的脑血流量,分别与10例缺血性卒中组及10例正常对照组脑血流量进行比较,并探讨与CCCI患者相关的颅内外动脉狭窄分布情况及中医证候分析,结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慢性病 证候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误诊为急性脑梗死1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林参 陈志刚 王玲璞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9期813-814,共2页
患者,女,52岁,主因"突发右侧偏瘫两个半小时"于2008年3月12日以"急性脑梗死"收入我院卒中单元。患者两个半小时前散步时突发四肢无力,跌倒在地,伴四肢抽搐,10分钟后被路人扶起感右侧肢体无力,无伴意识障碍、头晕头痛、言语不利、视... 患者,女,52岁,主因"突发右侧偏瘫两个半小时"于2008年3月12日以"急性脑梗死"收入我院卒中单元。患者两个半小时前散步时突发四肢无力,跌倒在地,伴四肢抽搐,10分钟后被路人扶起感右侧肢体无力,无伴意识障碍、头晕头痛、言语不利、视物不清、大小便失禁等不适。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0年,糖尿病史10年,颈椎病史2年。入院后查体:血压170/80 mmHg(1 mmHg=0.133 kPa),心肺无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脑梗塞 肌电描记术 误诊
下载PDF
中医内科学课堂在线教学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峥峥 焦扬 陈路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4期32-34,共3页
目的探索适合中医内科学课堂的在线教学模式。方法设计在线教学流程,在教学中总结经验,从学生学习状态和教学效果方面进行改进,结合授课形式的学习效果、课堂答疑的时间、随堂测验和课后作业的难易程度及题量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初步制... 目的探索适合中医内科学课堂的在线教学模式。方法设计在线教学流程,在教学中总结经验,从学生学习状态和教学效果方面进行改进,结合授课形式的学习效果、课堂答疑的时间、随堂测验和课后作业的难易程度及题量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初步制定在线教学模式,以在线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学生成绩为对比,探究在线教学的教学效果。结果初步建立了直播授课+微信答疑的在线教学模式,以该模式进行中医内科学课堂教学。统计结果提示在线教学模式的学生期末考试及形成性评价成绩不劣于线下授课模式(P>0.05)。结论直播授课+微信答疑结合原有形成性评价中多点反馈机制的新教学模式,可以在中医内科学在线教学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教学 中医内科学 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从脑髓-脑神-脑气多角度探讨帕金森病 被引量:16
11
作者 郭冰玉 田文杨 +6 位作者 张新宁 赵倩煜 王雨晴 王垚 张昕洋 薛静 陈志刚 《北京中医药》 2021年第8期866-869,共4页
帕金森病,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障碍、姿势不稳及肌肉僵直等,其病位在脑,多因肾虚、血瘀、痰浊所致,究其根源,脑髓损伤是发病的基础,肾虚是源头,但不应完全责之肾、髓。脑髓为阴,脑气为阳,脑神为用,脑髓为病,脑神无以统帅,脑气逆... 帕金森病,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障碍、姿势不稳及肌肉僵直等,其病位在脑,多因肾虚、血瘀、痰浊所致,究其根源,脑髓损伤是发病的基础,肾虚是源头,但不应完全责之肾、髓。脑髓为阴,脑气为阳,脑神为用,脑髓为病,脑神无以统帅,脑气逆乱无章,影响五脏六腑、五官九窍而发病,是故帕金森病非一元一体所能述清,当从脑髓、脑神、脑气多角度论治,相互依存,共为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脑髓 脑神 脑气
原文传递
癫痫共病抑郁中医症状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秋 孙文军(指导) +1 位作者 庞海英 刘金民 《光明中医》 2022年第24期4407-4410,共4页
目的探索癫痫共病抑郁的中医常见症状、症状分布特征。方法对130例癫痫共病抑郁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进行频数分析、关联性分析。结果出现频率排在前20位的症状依次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忧思多虑,烦躁易怒,悲伤无望,神思不聚,神疲乏力,... 目的探索癫痫共病抑郁的中医常见症状、症状分布特征。方法对130例癫痫共病抑郁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进行频数分析、关联性分析。结果出现频率排在前20位的症状依次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忧思多虑,烦躁易怒,悲伤无望,神思不聚,神疲乏力,入睡困难,头昏沉,健忘,纳差,胆怯易惊,自罪自责,嗜卧,早醒,思维迟缓,口干,沉默少言,多梦,头晕。癫痫共病抑郁的中医症状分布呈现出与性别、年龄、癫痫病程、癫痫的难治性、服用抗癫痫西药种类数的相关性。结论癫痫共病抑郁的中医症状具有以气郁为基础的五脏虚损性特征;癫痫共病抑郁的中医症状与癫痫病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抑郁 共病 中医症状
下载PDF
基于“一气周流”探析高血压性脑出血之因机证治
13
作者 蒋莉 王革生 +3 位作者 李文京 王清华 李佳琳 王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3期171-174,共4页
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为“中土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转,共同完成人体一气周流的圆运动”,强调中气为阴阳升降之枢纽,是周身阴阳气机升降运转之关键。基于“一气周流”理论,认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核心病机为中土枢轴不运,四维升降失宜,... 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为“中土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转,共同完成人体一气周流的圆运动”,强调中气为阴阳升降之枢纽,是周身阴阳气机升降运转之关键。基于“一气周流”理论,认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核心病机为中土枢轴不运,四维升降失宜,导致左路不升,心肝之气逆乱,右路不降,肺肾之气沉降不及,所致气血壅滞于脑部,加之剧烈情绪波动等诱因,致使气血冲逆脑络,脑络破损而出血。治疗上,以恢复中土枢轴斡旋为关键,灵活运用温肾水,助木气之调达;敛肺金,降上炎之心火;滋肾水,助心肾之相交诸法,令中气升降复常,四维轮转得灵,气血周流得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一气周流” 黄元御
下载PDF
社会压力与耳鸣发病之间因果关系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14
作者 朱静欣 马锐 +2 位作者 柴泽锟 董雨然 王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9期55-59,67,共6页
目的基于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探讨社会压力与耳鸣发病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数据库中分别获取社会压力、耳鸣相关遗传数据,筛选出相互独立且与社会压力高度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作为工具变量,以耳鸣作... 目的基于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探讨社会压力与耳鸣发病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数据库中分别获取社会压力、耳鸣相关遗传数据,筛选出相互独立且与社会压力高度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作为工具变量,以耳鸣作为结局变量。分别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加权中位数法和MR-Egger回归法进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采用MR-Egger回归法的截距项评估水平多效性,采用Cochran′s Q统计量评估异质性,并采用留一法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社会压力数据包含459742例样本,耳鸣数据包含117882例样本,共筛选出10个与社会压力密切相关的SNP作为工具变量。随机效应IVW分析结果显示,社会压力与耳鸣发病存在因果效应(OR=1.251,P=0.036)。随机效应IVW、加权中位数法、MR-Egger回归法的分析结果相似(OR=1.251、1.274、1.438),表明社会压力为耳鸣的危险因素,两者之间存在正向因果效应,且结果不存在异质性及多效性。结论社会压力与耳鸣发病存在因果关系,或可为未来耳鸣的临床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压力 耳鸣 孟德尔随机化 因果关系 谷氨酸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下载PDF
地黄饮子对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15
作者 张娜 王乐 +2 位作者 马涛 陈志刚 李楠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5期69-72,共4页
目的 观察地黄饮子对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门诊及住院的50例轻度AD患者,随机化(采用抽签法)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教育,中药... 目的 观察地黄饮子对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门诊及住院的50例轻度AD患者,随机化(采用抽签法)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教育,中药治疗组口服地黄饮子加减,西药对照组口服安理申,比较入组当天和治疗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测量表(MoCA)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后,与西药对照组比较,中药治疗组MMSE量表中的计算力、回忆、语言分值以及总分显著提高(P <0.01);与西药对照组比较,中药治疗组MoCA量表中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延迟回忆分值以及总分显著提高(P <0.01),抽象思维分值也提高(P <0.05);治疗后,与西药对照组比较,中药治疗组ADL量表分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地黄饮子可明显改善轻度AD患者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地黄饮子 认知功能 安理申 疗效
下载PDF
注射用血塞通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滞证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楠楠 孟繁兴 +3 位作者 高芳 高燕洁 李迎春 陈志刚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395-398,共4页
目的:评价注射用血塞通(冻干)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滞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区组随机、盲法、阳性药/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282例,... 目的:评价注射用血塞通(冻干)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滞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区组随机、盲法、阳性药/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2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高剂量) 105例、阳性药对照组35例、低剂量组71例及安慰剂组71例。疗程均为15d。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Barthel指数、中医证候积分、各项生命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改善NIHSS评分、mRS评分、Barthel指数及中医证候方面疗效皆优于阳性药物组、低剂量组、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与其他各组比较,能明显改善中医单项症状中下肢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痛、头晕、唇色紫暗(P <0. 05)。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注射用血塞通(冻干)用于脑梗死恢复期疗效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血塞通 脑梗死 恢复期 随机对照研究 瘀血阻滞证 卒中量表 盲法
下载PDF
脑卒中急性期脑肠肽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学军 高燕洁 +2 位作者 孟繁兴 王乐 陈志刚 《吉林中医药》 2012年第11期1113-1115,共3页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浆脑肠肽(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胆囊收缩素CCK)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收集脑卒中急性期患者50例,于入院后第1天、病程第7天、病程第14天测定血浆脑肠肽(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胆囊收缩素CCK)水平,与阴...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浆脑肠肽(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胆囊收缩素CCK)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收集脑卒中急性期患者50例,于入院后第1天、病程第7天、病程第14天测定血浆脑肠肽(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胆囊收缩素CCK)水平,与阴性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脑卒中急性期脑肠肽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组患者血浆MTL、GAS、CCK水平高于无糖尿病组,但仅病程第14天2组血浆CCK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急性期脑肠肽升高可能是中风急性期合并胃肠道疾病的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脑肠肽 糖尿病 病理 生理
下载PDF
癫痫中医证型及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越 刘金民 +4 位作者 李淑芳 郑香春 江涛 王烁 鄢泽然 《环球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癫痫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2002年1月至2012年7月具有明确关于癫痫证候分型的现代文献,人工进行评价和筛选,对入选文献中的证候名称进行规范,提取相应的证素,录入计算机,建立相应... 目的探讨癫痫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2002年1月至2012年7月具有明确关于癫痫证候分型的现代文献,人工进行评价和筛选,对入选文献中的证候名称进行规范,提取相应的证素,录入计算机,建立相应的数据库,采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描述分析。结果收集到合格文献63篇。癫痫常见证型为血瘀证、风痰证、痰热证、肝肾阴虚证、心脾两虚证。共提取证素20个,其中病性证素12个,排在前5位的为痰、风、血瘀、气虚、火(热),病位证素8个,排在前4位的是肝、肾、脾、脑。结论癫痫的中医证候类型的分布比较分散,而证候要素的分布相对简洁、集中,因此有必要从证候要素入手进行癫痫常见证候的规范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痫病 证候要素 证型
下载PDF
帕金森病左旋多巴治疗引发异动症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9
作者 谭超 陈志刚 陈路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6-260,共5页
左旋多巴是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最主要的药物,但长期用药及药量持续增加会诱发异动症等运动并发症。异动症发病机制复杂,主要由兴奋性神经递质系统的过度激活以及抑制性神经递质系统的损伤及失能导致。兴奋性系统激活直... 左旋多巴是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最主要的药物,但长期用药及药量持续增加会诱发异动症等运动并发症。异动症发病机制复杂,主要由兴奋性神经递质系统的过度激活以及抑制性神经递质系统的损伤及失能导致。兴奋性系统激活直接与外源性的多巴胺前体代谢增强、多巴胺含量相对较高有关,且涉及多巴胺能神经递质系统的激活;抑制性系统的失能则以色胺能神经递质系统为代表,表现为5-羟色胺(5-HT)神经递质含量减少,转运蛋白活性增强导致5-HT再摄取回到突触前膜的量增多,突触后膜5-HT 1A/B受体通路活性下降。现就左旋多巴治疗PD引起的异动症机制学说进行总结,为研发新型辅助治疗PD药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左旋多巴 异动症 神经药理学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痰热腑实证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莹 孟繁兴 +4 位作者 周彦吉 刘雪梅 傅晨 张允岭 王凤丽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1期1635-1642,共8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痰热腑实证的用药规律。方法:全面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PubMed中...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痰热腑实证的用药规律。方法:全面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PubMed中关于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痰热腑实证的临床文献,检索时限为各库建库之日至2020年4月27日,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运用SPSS20.0、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和药物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60篇,提取处方59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痰热腑实证所选中药以苦寒、甘温为主;归经以胃经、肝经、脾经为主;常用药对为“瓜蒌‑大黄”“胆南星‑大黄”等;通过关联规则分析综合支持度最高的药对组合为胆南星‑大黄,聚类分析分2大类。结论:中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痰热腑实证多以化痰通腑药物为主,因该类药物大多苦寒,应当注意在驱邪的同时顾护脾胃,中病即止,做到邪去而正不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痰热腑实证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