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对于中成药等中医药疗法接受度的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1
作者 卜志军 刘芳 +13 位作者 侯文斌 苏娟萍 刘艳迪 苏晓兰 王建云 李军祥 孙屿昕 陈韵如 郑酉友 王雪惠 刘冯双 田园春 刘建平 刘兆兰 《中国药物警戒》 2025年第2期183-187,I0020,I0021,共7页
目的调研溃疡性结肠炎(UC)门诊患者对于中医药治疗的接受度,分析患者接受或不接受中医药治疗的主要原因。方法调研北京地区部分医院门诊就诊的UC患者,使用SPSS 26.0进行统计描述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收集问卷236份,有效问卷208份... 目的调研溃疡性结肠炎(UC)门诊患者对于中医药治疗的接受度,分析患者接受或不接受中医药治疗的主要原因。方法调研北京地区部分医院门诊就诊的UC患者,使用SPSS 26.0进行统计描述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收集问卷236份,有效问卷208份。中位年龄40(32,50)岁,男性123人(59.13%),女性85人(40.87%)。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2.53,95%CI:1.07~6.01)、既往使用过五味苦参肠溶胶囊(OR=5.08,95%CI:1.05~24.67)以及在过去的2周内,UC患者有1 d或某几天忘记服用药物(OR=0.27,95%CI:0.09~0.82)与是否选择中医药治疗UC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5)。针对患者是否愿意接受中医药治疗的原因进行了问卷分析,结果显示,在175例愿意接受中医药治疗的患者中,绝大多数选择接受的主要原因是中医药的不良反应较小;而在33例拒绝中医药治疗的患者中,主要原因是认为中医药无法预防或治疗UC。结论性别、既往用药经历是影响UC患者对中医药治疗接受度的关键因素。此外,药物依从性和中医药价格的合理性也是UC临床实践中需关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五味苦参肠溶胶囊 中医药价格 服药依从性 中医药治疗接受度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酒精性肝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赵兴杰 李晓红 +2 位作者 常青 姚玉璞 王志斌 《河北中医》 2016年第10期1591-1596,共6页
酒精性肝病是临床最常见的由于饮酒过量导致的疾病。酒精性肝病初期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现代医学并无特效治疗药物,而中医药对酒精性肝病的治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本研究根据酒... 酒精性肝病是临床最常见的由于饮酒过量导致的疾病。酒精性肝病初期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现代医学并无特效治疗药物,而中医药对酒精性肝病的治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本研究根据酒精性肝病疾病进展的过程,分别对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或中成药研究等进行综述。中医药治疗对于延缓酒精性肝病的进展,改善肝组织的病理改变有重要作用,更高质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对于临床上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肝病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酒精性 中药疗法 医学 中国传统 综述
下载PDF
2010-2020年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施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坤 孟捷 +3 位作者 高霞 王婷玉 韩自荣 梁宇花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12期1533-1538,共6页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中医施药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辨证论治。方法 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为数据来源,以(“中药”or“方剂”or“验方”or...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中医施药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辨证论治。方法 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为数据来源,以(“中药”or“方剂”or“验方”or“复方”or“经方”or“中医”)and(“腹泻型肠易激”or“IBS-D”)为检索式对所选取的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10年10月~2020年10月,逐一阅读文献,并依据纳排标准筛选治疗IBS-D的中药复方,建立中药复方治疗IBS-D的数据库。运用Excel 2013、IBM SPSS modeler 18.0、IBM 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进行使用药物频率频次、药物归经、药物类别、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3798篇相关文献,筛选得到451首中药复方,经数据挖掘分析后得出中药复方治疗IBS-D的高频药物有为白术、甘草、白芍、茯苓、红皮;药物类别以补虚药、理气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为主;主要归脾、胃、肺、大肠经。结论 中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用药较为灵活,以健脾止泻为原则,并根据兼证随证加减,辅以疏肝、温中、利水、燥湿、益气等法。注重肝脾同治,病久兼以治肾,攻补兼施,重视以痛泻要方为基础方的化裁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下载PDF
揿针联合中药膏摩治疗1例脾胃湿热证胃痞病腹胀患者的护理体会
4
作者 王倩 张程 +1 位作者 祁欢 许冰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5年第1期79-83,共5页
本文总结1例揿针联合中药膏摩改善脾胃湿热胃痞病腹胀患者的护理经验。基于护理评估和中医辨证,开展揿针联合中药膏摩中医适宜技术,揿针疏通经络,调理气机;中药膏摩使药物和手法相融合,激发胃肠经络元气,调动体内正气,减轻腹部不适症状... 本文总结1例揿针联合中药膏摩改善脾胃湿热胃痞病腹胀患者的护理经验。基于护理评估和中医辨证,开展揿针联合中药膏摩中医适宜技术,揿针疏通经络,调理气机;中药膏摩使药物和手法相融合,激发胃肠经络元气,调动体内正气,减轻腹部不适症状。同时配合饮食指导、生活起居及心理疏导等常规护理,有效改善患者腹胀症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中医护理 中药膏摩 揿针 腹胀 睡眠质量
下载PDF
“推陈致新”法在溃疡性结肠炎肠道黏液屏障重塑中的中医诊治探讨
5
作者 胡俊聪 李军祥 +7 位作者 王佳丽 陈晓伟 廖玉婷 张阳 刘雷蕾 王凯 傅智浩 石磊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803-1806,共4页
“推陈致新”法源自《内经》,见于《本经》,通过使用辛苦之药,导其杂陈,邪去发新。肠道黏液屏障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发病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近年来研究指出肠道黏液屏障的破坏可能是UC的早期和持续因素。“推陈致新”... “推陈致新”法源自《内经》,见于《本经》,通过使用辛苦之药,导其杂陈,邪去发新。肠道黏液屏障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发病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近年来研究指出肠道黏液屏障的破坏可能是UC的早期和持续因素。“推陈致新”法指导下的中医药治疗自古有之,通过辛苦之品“推除陈腐,助生黏液”是UC中医治疗“痢疾”的核心。通过“推陈致新”法“荡涤肠胃”“健运脾胃”“调气活血”以清除湿热等内蕴诸邪,修复肠道表面的异常“脂膜”使之回归常态,这与清除黏液有害物质、促进黏液再生的生物学内涵相互吻合。以中医“推陈致新”为指导的治法已不拘泥于单纯的大黄、朴硝之“泻下通便”,而是可以通过精细的辨证“泻实补虚、除邪养正”,从而重塑肠道黏液屏障。“推陈致新”法中所去之“陈”、所生之“新”与肠道黏液有害物质积蓄、黏液再生之间密切相关。“推陈致新”法在UC中的认识,有望为“痢疾”的精细中医辨证,以及靶向肠道黏液屏障治疗UC的机制研究提供全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陈致新 溃疡性结肠炎 痢疾 肠道黏液屏障 脂膜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现代诊断的更新:里昂共识2.0》解读
6
作者 王佳丽 李晓红 +1 位作者 裴文婧 李军祥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2,共8页
2023年9月,《胃食管反流病现代诊断的更新:里昂共识2.0》于线上发布。其提出了23条共识声明,更新了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的现代定义、优化了GERD的诊断和管理流程,为GERD诊疗提供了最新依据。该国际性... 2023年9月,《胃食管反流病现代诊断的更新:里昂共识2.0》于线上发布。其提出了23条共识声明,更新了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的现代定义、优化了GERD的诊断和管理流程,为GERD诊疗提供了最新依据。该国际性共识基于评估原版共识发布以来的高质量研究而制订,但由于循证证据的局限性,且不同国家的国情、人群、经济水平等存有差异,有必要对其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解读,以期更好地促进共识内容传播和落地,并为患者提供更符合临床实践的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里昂共识2.0 诊断 共识解读
下载PDF
酒精性肝纤维化中医证型与肝纤4项、影像学及病理分期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陈润花 陈亮 +5 位作者 师宁 刘敏 孙建光 王宪波 金贤国 丁霞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02-1204,共3页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纤维化的理化指标在中医证型辨识中的价值。方法:探讨326例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的中医证型与肝纤4项、影像学(肝大、脾大、门静脉增宽)和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各项理化指标均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纤维化的理化指标在中医证型辨识中的价值。方法:探讨326例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的中医证型与肝纤4项、影像学(肝大、脾大、门静脉增宽)和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各项理化指标均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影像学与气滞血瘀证关系最密切;湿热蕴结证和气滞血瘀证贯穿整个病理分期;肝纤4项与中医证型存在相关性。结论:肝纤4项、影像学、病理分期等理化指标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纤维化 证候 理化指标
下载PDF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及其与HP感染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余妍 张厂 陈润花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5期581-583,共3页
为了明确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及其与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得出以下结论:主要的中医证型包括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脾胃虚寒型,胃阴亏虚型;并认为实证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较高... 为了明确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及其与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得出以下结论:主要的中医证型包括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脾胃虚寒型,胃阴亏虚型;并认为实证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较高,虚证患者HP感染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中医证型 幽门螺杆菌HP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根治率与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志斌 韩海啸 +2 位作者 余轶群 史瑞 李军祥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7期523-526,共4页
目的通过聚类分析法分析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根治率与中医证候分型间的联系。方法以137名慢性胃炎并接受根除H.pylori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Kmeans聚类分析法对这些患者的中医证候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聚类... 目的通过聚类分析法分析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根治率与中医证候分型间的联系。方法以137名慢性胃炎并接受根除H.pylori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Kmeans聚类分析法对这些患者的中医证候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可以将患者分为4类: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弱型,肝郁气滞兼有脾虚型,脾胃湿热兼有阴伤型。其中脾胃湿热兼有阴伤型中H.pylori根治率最低,为50%,肝郁气滞兼有脾虚型根治率最高,为90.9%。结论慢性胃炎不同证型患者中的H.pylori根治率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根治率 慢性胃炎 中医证候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59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晓红 胡立明 +3 位作者 裴文婧 史瑞 李静 李军祥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2期1541-1544,共4页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医辨证治疗组59例,叶酸对照组28例,中医辨证治疗组采用协定处方加减治疗,叶酸对照组采用叶酸口服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医辨证治疗组59例,叶酸对照组28例,中医辨证治疗组采用协定处方加减治疗,叶酸对照组采用叶酸口服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胃镜表现。结果 (1)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但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治疗后胃镜表现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对血管透见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可改善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临床症状,对血管透见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 辨证论治 叶酸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证治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润花 谢春娥 +3 位作者 裴桂芳 张厂 胡立明 李军祥 《北京中医药》 2017年第1期54-57,共4页
脂肪堆积于肝脏导致"肝气郁滞";"肝虚"失于疏泄,脾之运化失权,致使脂肪不能正常输布代谢,堆积于肝脏。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不应局限于"脾虚",应责之于"肝脾两虚"。"痰"&qu... 脂肪堆积于肝脏导致"肝气郁滞";"肝虚"失于疏泄,脾之运化失权,致使脂肪不能正常输布代谢,堆积于肝脏。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不应局限于"脾虚",应责之于"肝脾两虚"。"痰""痰瘀""湿热",3种病因在理论上存在缺陷,难以解释NAFLD的发病。NAFLD发病中,异常堆积在肝脏的脂肪属于"脂浊",NAFLD属"脂浊"为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病机 肝脾两虚 脂浊
原文传递
肠道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生理病理功能研究进展
12
作者 曲英迪 谢春娥 +2 位作者 章妍 姚君怡 王允亮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25年第3期433-437,共5页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是由一系列肽类、激素、酶组成的重要体液调节系统,存在于胃肠道、肝脏、胰腺、脂肪、肌肉、骨组织、神经组织以及免疫和循环系统中,可以调节和维持人体血压、水-电解质平衡等,维持...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是由一系列肽类、激素、酶组成的重要体液调节系统,存在于胃肠道、肝脏、胰腺、脂肪、肌肉、骨组织、神经组织以及免疫和循环系统中,可以调节和维持人体血压、水-电解质平衡等,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肠道RAS参与体液和电解质平衡、葡萄糖稳态、氨基酸代谢、肠道运动管理、炎症调节、纤维化和恶性肿瘤的发展等多个过程,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对RAS、特别是肠道RAS的生理病理功能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广大学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肠道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生理病理功能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候学研究探索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文婷 张厂 +9 位作者 王林恒 李军祥 胡立明 孟捷 韩海啸 王志斌 陈润花 余轶群 赵薇巍 彭丹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8期931-936,共6页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和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253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采用因子分析联合聚类分析的方法,得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常见的中医证素、病性和证型分布规律。结果 ...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和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253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采用因子分析联合聚类分析的方法,得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常见的中医证素、病性和证型分布规律。结果 (1)253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类寒热错杂证(35.17%),类肝脾胃不和证(24.11%),类肝胃郁热证(40.71%),(2)病性以虚实夹杂证居多,占58.89%,单纯实证较少,占40.71%。结论本研究显示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证型主要归为类寒热错杂证、类肝脾胃不和证、类肝胃郁热证三型;病性以虚实夹杂证居多,单纯实证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中医证候 分布规律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对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候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志愿 张宁怡 +4 位作者 吴珊珊 曲英迪 宫宇澄 韩海啸 王志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0期163-167,共5页
目的探索溃疡性结肠炎中医学证型分类及分布规律。方法病例来源于2016年11月~2019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脾胃肝胆科门诊及住院患者。根据统计学中调查质量控制要求,编制了《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证候问卷》,严格按照临床设计方案收... 目的探索溃疡性结肠炎中医学证型分类及分布规律。方法病例来源于2016年11月~2019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脾胃肝胆科门诊及住院患者。根据统计学中调查质量控制要求,编制了《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证候问卷》,严格按照临床设计方案收集患者四项诊断资料,运用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对120例患者的四诊信息进行研究,以获得溃疡性结肠炎主要中医证型分类的及分布规律。结果通过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证候信息进行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得出3个主要证型:大肠湿热兼脾虚湿蕴证(54例,45%)、寒热错杂兼肝郁脾虚证(34例,28%)、肝郁脾虚兼脾阳虚证(32例,27%)。结论通过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能够较客观地分析出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证型分类及分布规律,发现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候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 因子分析 中医证候
下载PDF
荜铃胃痛颗粒治疗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曲英迪 吴珊珊 +4 位作者 张宁怡 王志愿 王超 许冰 韩海啸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1期131-136,共6页
目的探讨荜铃胃痛颗粒治疗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上腹痛综合征(Epigastric pain syndrome,EP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0月期间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山东省... 目的探讨荜铃胃痛颗粒治疗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上腹痛综合征(Epigastric pain syndrome,EP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0月期间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山东省中医院、河北省中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符合中医气滞血瘀证的EPS大学生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安慰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治疗组给予荜铃胃痛颗粒口服,安慰组给予安慰剂口服。治疗6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情况,上腹痛症状发作频率、缓解率、消失率及临床有效率,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FDDQL)评分、铝碳酸镁片使用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第2、3、4、5、6周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安慰组治疗第6周后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第2、3、4、5、6周后VAS评分均较安慰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第2、3、4、5、6周后上腹痛症状发作频率均较治疗前降低,安慰组治疗第5、6周后上腹痛症状发作频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第3、4、5、6周后上腹痛症状发作频率均较安慰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上腹痛症状缓解率87.18%高于安慰组17.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腹痛症状消失率为79.49%(31/39);安慰组上腹痛症状消失率为17.95%(7/39)。治疗组上腹痛症状消失率明显高于安慰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39/39)明显高于安慰组30.77%(12/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FDDQ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DDQL评分较安慰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铝碳酸镁片使用率、使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荜铃胃痛颗粒不仅可以有效缓解不适症状、改善中医证候,还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在治疗大学生EPS气滞血瘀证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上腹痛综合征 荜铃胃痛颗粒 气滞血瘀证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疗与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许冰 胡海荣 +4 位作者 王梁敏 田亚娟 祁欢 石晓君 唐玲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4期41-44,共4页
近年来,国内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呈现增高的趋势。本文从中药口服、中药灌肠、针灸、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等角度阐述中医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有效性,从饮食、情志及用药护理等方面强调中医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治疗 中医护理 针灸 穴位贴敷
下载PDF
经穴推拿联合五音疗法治疗1例脾胃不和型失眠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默岩 徐蓉蓉 +1 位作者 唐玲 许冰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2年第1期121-124,共4页
本文总结1例脾胃不和型失眠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经验。在加强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实施经穴推拿联合五音疗法,有效降低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改善失眠症状。
关键词 失眠 脾胃不和 经穴推拿 五音疗法 中医适宜技术
下载PDF
以形意思维再识中医胆腑理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阳 王允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44-46,共3页
中医胆腑理论是藏象学说的重要内容,其实际内涵历来存在争议。临床实践中,趋向于强调其作为“奇恒之腑”的功能,而淡化了其作为“六腑”之一的功能。该文从形意思维角度,对胆腑理论重新进行梳理,认为胆腑具“形”“意”两个层面的意义... 中医胆腑理论是藏象学说的重要内容,其实际内涵历来存在争议。临床实践中,趋向于强调其作为“奇恒之腑”的功能,而淡化了其作为“六腑”之一的功能。该文从形意思维角度,对胆腑理论重新进行梳理,认为胆腑具“形”“意”两个层面的意义。“形”之层面的胆腑是实体的,即是今之胆囊。而“胆主决断”“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则是立足于“形”,具有“意”的特定内涵。“胆主决断”不仅是在“意”层面主精神情志,更体现了胆腑贮存排泄胆汁的作用;而“凡十一脏取决于胆”,是“意象”层面对天人关系认识得出的结论,强调胆应少阳春生之气,以及对人身其他脏腑气机的影响。胆腑病证论治上,古人偏向胆腑“意象”层面的论治,从形意思维分析,“形”之层面应当重视其作为六腑的“通降”特性,“意”之层面当重视其作为奇恒之腑的特点,注重调节少阳枢机,如此形意结合,方不致偏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思维 意象思维 胆腑 理论探讨
原文传递
老年功能性便秘中医特色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苗 胡海荣 +1 位作者 祁欢 许冰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1年第11期16-20,共5页
老年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疾病,长期患病会引发器质性疾病。中医治疗便秘具有独特的优势,基于中医基础理论,辨证论治,可有效改善老年患者功能性便秘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文归纳了功能性便秘的影响因素,对中医特色护理在治疗老年功能... 老年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疾病,长期患病会引发器质性疾病。中医治疗便秘具有独特的优势,基于中医基础理论,辨证论治,可有效改善老年患者功能性便秘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文归纳了功能性便秘的影响因素,对中医特色护理在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其为临床护理实践和护理科研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老年 中医护理 辨证论治 推拿
下载PDF
中药复方逆转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作用机制
20
作者 张鹏 郑世豪 +3 位作者 苟思媛 谢金池 杨先照 叶永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73-1879,共7页
肝纤维化、肝硬化是多种慢性肝病进展后的共同结局。研究表明,肝纤维化及一定程度的肝硬化是可以逆转的。中药复方逆转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疗效确切,但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了中药复方起效涉及的6个... 肝纤维化、肝硬化是多种慢性肝病进展后的共同结局。研究表明,肝纤维化及一定程度的肝硬化是可以逆转的。中药复方逆转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疗效确切,但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了中药复方起效涉及的6个主要机制表型(即抑制肝脏炎症与调控免疫,调控肝星状细胞活化及细胞外基质生成,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逆转肝窦毛细血管化,调控肝脏细胞再生以及调节肠道菌群),并分析了各个表型领域研究的进展与不足。未来中药复方研究可围绕上述表型进行实验探索和验证,对有确切作用的表型上下游信号进一步深入探究。本文旨在帮助厘清中药复方疗效机制研究的方向和思路,为阐明中药复方科学实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硬化 中草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