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循证医学时代下,依托规范的技术方法和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发掘中医药独特优势,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并惠泽人类的必由之路。中医理论、人用经验和研究证据三结合证据体系的提出标志着中医药特色评价体系思维方法取得了重要进...在循证医学时代下,依托规范的技术方法和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发掘中医药独特优势,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并惠泽人类的必由之路。中医理论、人用经验和研究证据三结合证据体系的提出标志着中医药特色评价体系思维方法取得了重要进步,经过恰当方法整合后的多元证据体是中医药临床指南推荐意见和循证卫生决策的有力支撑。本文基于当前国际证据合成与分级方法学前沿进展,初步提出中医药多元证据整合的方法学框架——MERGE(Merge Evidence-based Research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support smart dEcision)框架,以期为中医药循证医学方法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展开更多
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是提供无偏倚证据的来源。由于目前国内外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实施过程及结果报告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临床研究价值,造成经费浪费。因此,一些研究者意识到针对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开展高质量的方...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是提供无偏倚证据的来源。由于目前国内外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实施过程及结果报告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临床研究价值,造成经费浪费。因此,一些研究者意识到针对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开展高质量的方法学研究,对提高临床研究水平有重要意义。在开展方法学研究方面,国外有嵌入式研究(Study Within A Trial,SWAT)和基于研究的研究(Research On Research,ROR),并形成了相应的组织。在该项研究中,研究者首先介绍了有一定影响力的SWAT计划和探索ROR研究方法的MIROR(Methods in Research on Research)项目进行介绍,并探讨其对循证中医药学发展的启示,以期引起相关研究者的重视。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与心脑血管梗死事件及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26例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的血清IL-6浓度,分析IL-6与心脑血管梗死事件及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结果相关分析显示,...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与心脑血管梗死事件及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26例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的血清IL-6浓度,分析IL-6与心脑血管梗死事件及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结果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清IL-6浓度与并发心脑血管梗死事件呈显著正相关(P<0.01)。痰证患者的血清IL-6浓度[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显著高于非痰证患者[30.56(99.40)pg/mL vs 3.03(99.87)pg/mL,(P<0.01)],并且IL-6与痰证的出现呈正相关关系(r=0.371,P<0.01)。结论 IL-6对评估高血压病患者并发心脑血管梗死事件的风险和辅助中医痰证的辨证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高血压病患者并发脑梗死的辅助诊断和中医辨证的参考价值。方法收集17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的血清NSE浓度。运用ROC曲线法判断NSE对高血压病人群并发脑梗死的...目的研究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高血压病患者并发脑梗死的辅助诊断和中医辨证的参考价值。方法收集17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的血清NSE浓度。运用ROC曲线法判断NSE对高血压病人群并发脑梗死的辅助诊断价值、最佳临界值和诊断性能。并通过相关分析,探讨NSE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并发脑梗死组的血清NSE浓度显著高于无脑梗死组(4.49μg/L±1.23μg/L vs 3.20μg/L±2.01μg/L,P<0.01)。在高血压病人群中NSE诊断脑梗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5,具有一定准确性(P<0.01)。NSE的最佳临界值为4.27μg/L,对应的敏感度为67.6%,特异度为81.8%。中医证候方面,痰证患者的血清NSE浓度显著高于非痰证患者(4.48μg/L±1.31μg/L vs 3.23μg/L±2.00μg/L,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NSE浓度与痰证之间存在一定正相关关系(r=0.385,P<0.01)。结论在高血压病人群中NSE对脑梗死的辅助诊断和痰证的辨证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展开更多
目的:展现注射用益气复脉治疗心力衰竭领域证据分布情况。方法:检索CBM、CNKI、万方、VIP、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及Web of Science等相关数据库,并查询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linicalTrials.gov,收集注射用益气复脉治疗心...目的:展现注射用益气复脉治疗心力衰竭领域证据分布情况。方法:检索CBM、CNKI、万方、VIP、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及Web of Science等相关数据库,并查询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linicalTrials.gov,收集注射用益气复脉治疗心力衰竭疾病相关的临床研究、系统评价和指南共识,通过证据图谱研究方法采用表格展示文献占比、样本量、合并病症及系统评价的质量评价等数据,饼状图展示研究类型比例分布,折线图描述发表趋势,气泡图展现证据分布情况。结果:注射用益气复脉治疗心力衰竭发文量整体处于稳步发展阶段,目前的临床研究以小样本、单中心、短时程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为主要研究对象,样本量多为60~100人,干预时长大多为14 d,基础疾病以冠心病为主。临床研究证据倾向于支持注射用益气复脉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心力衰竭在改善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疗效,但也存在研究整体质量较低,临床试验设计不合理、样本量较小、结局指标选择不完善、某些结局指标国际认可度较低、缺乏对长期结局的报告、随机对照试验和系统评价的方法学整体质量偏低等问题。结论:未来应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获得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充分展示中医治疗优势,推动中医心病学和循证医学的共同发展。展开更多
文摘在循证医学时代下,依托规范的技术方法和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发掘中医药独特优势,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并惠泽人类的必由之路。中医理论、人用经验和研究证据三结合证据体系的提出标志着中医药特色评价体系思维方法取得了重要进步,经过恰当方法整合后的多元证据体是中医药临床指南推荐意见和循证卫生决策的有力支撑。本文基于当前国际证据合成与分级方法学前沿进展,初步提出中医药多元证据整合的方法学框架——MERGE(Merge Evidence-based Research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support smart dEcision)框架,以期为中医药循证医学方法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文摘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是提供无偏倚证据的来源。由于目前国内外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实施过程及结果报告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临床研究价值,造成经费浪费。因此,一些研究者意识到针对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开展高质量的方法学研究,对提高临床研究水平有重要意义。在开展方法学研究方面,国外有嵌入式研究(Study Within A Trial,SWAT)和基于研究的研究(Research On Research,ROR),并形成了相应的组织。在该项研究中,研究者首先介绍了有一定影响力的SWAT计划和探索ROR研究方法的MIROR(Methods in Research on Research)项目进行介绍,并探讨其对循证中医药学发展的启示,以期引起相关研究者的重视。
文摘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与心脑血管梗死事件及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26例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的血清IL-6浓度,分析IL-6与心脑血管梗死事件及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结果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清IL-6浓度与并发心脑血管梗死事件呈显著正相关(P<0.01)。痰证患者的血清IL-6浓度[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显著高于非痰证患者[30.56(99.40)pg/mL vs 3.03(99.87)pg/mL,(P<0.01)],并且IL-6与痰证的出现呈正相关关系(r=0.371,P<0.01)。结论 IL-6对评估高血压病患者并发心脑血管梗死事件的风险和辅助中医痰证的辨证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文摘目的研究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高血压病患者并发脑梗死的辅助诊断和中医辨证的参考价值。方法收集17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的血清NSE浓度。运用ROC曲线法判断NSE对高血压病人群并发脑梗死的辅助诊断价值、最佳临界值和诊断性能。并通过相关分析,探讨NSE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并发脑梗死组的血清NSE浓度显著高于无脑梗死组(4.49μg/L±1.23μg/L vs 3.20μg/L±2.01μg/L,P<0.01)。在高血压病人群中NSE诊断脑梗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5,具有一定准确性(P<0.01)。NSE的最佳临界值为4.27μg/L,对应的敏感度为67.6%,特异度为81.8%。中医证候方面,痰证患者的血清NSE浓度显著高于非痰证患者(4.48μg/L±1.31μg/L vs 3.23μg/L±2.00μg/L,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NSE浓度与痰证之间存在一定正相关关系(r=0.385,P<0.01)。结论在高血压病人群中NSE对脑梗死的辅助诊断和痰证的辨证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文摘目的:展现注射用益气复脉治疗心力衰竭领域证据分布情况。方法:检索CBM、CNKI、万方、VIP、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及Web of Science等相关数据库,并查询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linicalTrials.gov,收集注射用益气复脉治疗心力衰竭疾病相关的临床研究、系统评价和指南共识,通过证据图谱研究方法采用表格展示文献占比、样本量、合并病症及系统评价的质量评价等数据,饼状图展示研究类型比例分布,折线图描述发表趋势,气泡图展现证据分布情况。结果:注射用益气复脉治疗心力衰竭发文量整体处于稳步发展阶段,目前的临床研究以小样本、单中心、短时程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为主要研究对象,样本量多为60~100人,干预时长大多为14 d,基础疾病以冠心病为主。临床研究证据倾向于支持注射用益气复脉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心力衰竭在改善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疗效,但也存在研究整体质量较低,临床试验设计不合理、样本量较小、结局指标选择不完善、某些结局指标国际认可度较低、缺乏对长期结局的报告、随机对照试验和系统评价的方法学整体质量偏低等问题。结论:未来应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获得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充分展示中医治疗优势,推动中医心病学和循证医学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