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院校“翻转课堂”教学改革认识初探 被引量:13
1
作者 常佩芬 刘丽杰 +5 位作者 郭楠 肖珉 杨承芝 曹淼 李雁 王玫 《光明中医》 2018年第19期2933-2935,共3页
针对目前中医院校课堂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学习能力弱,综合分析能力不足的弊端,探寻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以往课堂上"教师在讲台讲,学生在座位听"的局面,实现由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向"启发式"创新教学模... 针对目前中医院校课堂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学习能力弱,综合分析能力不足的弊端,探寻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以往课堂上"教师在讲台讲,学生在座位听"的局面,实现由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向"启发式"创新教学模式转变,为培养21世纪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奠定基础。现从《西医内科学》课堂教学入手,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中医院校 课堂教学改革 《西医内科学》
下载PDF
糖尿病足部溃疡循证实践指南的质量评价及内容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高宁 郭海玲 +5 位作者 寇嘉靓 张佳诺 陈艺芸 宋骄阳 张西 郝玉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9-32,35,共5页
目的全面检索糖尿病足预防与管理相关的循证实践指南,并对循证指南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推荐意见的内容进行分析,为糖尿病足部溃疡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指南网站、专业学术组织、中英文电子数据库、其他网络搜索引擎等,筛选... 目的全面检索糖尿病足预防与管理相关的循证实践指南,并对循证指南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推荐意见的内容进行分析,为糖尿病足部溃疡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指南网站、专业学术组织、中英文电子数据库、其他网络搜索引擎等,筛选公开发表的有关糖尿病足部溃疡预防相关的临床实践指南,并用AGREEⅡ进行质量评价。对纳入指南进行内容分析,提取预防糖尿病足部溃疡的推荐意见,对推荐意见进行整理综合。结果共纳入6部临床实践指南,指南总体质量评价为4个A级,2个B级,6部指南共提取预防糖尿病足部溃疡意见40条,最终综合成15条,包括足部评估、干预措施、健康教育3个方面。结论纳入的糖尿病足部溃疡预防相关临床实践指南总体质量较高,推荐意见内容全面丰富具体,对临床实践应用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足部溃疡 循证实践指南 质量评价
下载PDF
高血压早期中医辨证调治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闫卫红 苏惠萍 +3 位作者 练毅刚 林欣潮 张文征 赵晓东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2-573,共2页
高血压早期中医证型特点以肝阳上亢、痰湿壅盛为主。结合高血压早期中医证型特点,并遵循自然规律的四时、十二时辰、七养(心养、动养、气养、居养、食养、药养、术养),探讨高血压早期调养及治疗方案,标本兼治,临床效果满意。
关键词 高血压早期 中医证型特点 四时 十二时辰 七养 调养 治疗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在中医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耿庆文 宋雅丽 +7 位作者 董兴鲁 付超 付景娜 王芳 马欣 张西 马晓旭 果海姣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10期349-351,共3页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中医护理专业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实习的1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人。研究组在实习的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2组出科成绩,...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中医护理专业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实习的1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人。研究组在实习的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2组出科成绩,匿名调查学生对中医护理技术掌握能力及学习主动性的情况。结果研究组出科成绩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学生对中医护理技术掌握能力及学习主动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在中医护理教学方面有较明显的优势,能更好地满足临床护理教学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中医护理教学 中医护理技术 学习主动性
下载PDF
中医特色护理门诊的构建方案及思考
5
作者 苏小南 寇嘉靓 +7 位作者 李艳丽 陈艺芸 杨梅洁 贾雪 常燕 马泽云 赵培 高宁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第8期191-195,共5页
中医护理门诊是一种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高级护理实践模式,以中医整体观和辨证施护为原则,运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满足患者多元化的健康需求,在疾病预防保健中发挥了独特的优势。中医特色护理门诊的开展是优质护理内涵的延续,体现了以... 中医护理门诊是一种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高级护理实践模式,以中医整体观和辨证施护为原则,运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满足患者多元化的健康需求,在疾病预防保健中发挥了独特的优势。中医特色护理门诊的开展是优质护理内涵的延续,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有利于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有利于促使护理学科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能够更加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本文归纳总结了科室中医护理门诊构建方案及实施经验,为今后更佳完善中医护理门诊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特色护理门诊 多部门联动 护理门诊管理
下载PDF
醒脑静调节CREB/PGC-1α信号通路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
6
作者 李明 李琦 +1 位作者 罗佳晶 张佳诺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350-354,共5页
目的分析醒脑静调节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通路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将75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醒脑静低剂量组(0.52mL/100g)、醒脑静高剂量... 目的分析醒脑静调节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通路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将75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醒脑静低剂量组(0.52mL/100g)、醒脑静高剂量组(1.04mL/100g)、醒脑静高剂量组+666-15(CREB抑制剂)组(10mg/kg),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均构建创伤性脑损伤模型,计算大鼠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SS),干湿比重法测定大鼠脑含水量,TUNEL法测定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情况,ELISA法测定大鼠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CREB/PGC-1α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NSS评分、脑含水量、神经细胞凋亡率、脑组织TNF-α、IL-1β、IL-6水平、p-CREB/CREB、PGC-1α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醒脑静低剂量组、醒脑静高剂量组大鼠NSS评分、脑含水量、神经细胞凋亡率、脑组织TNF-α、IL-1β、IL-6水平降低,脑组织p-CREB/CREB、PGC-1α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醒脑静高剂量组相比,醒脑静高剂量+666-15组大鼠NSS评分、脑含水量、神经细胞凋亡率、脑组织TNF-α、IL-1β、IL-6水平升高,脑组织p-CREB/CREB、PGC-1α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醒脑静可能通过激活CREB/PGC-1α通路抑制TBI大鼠神经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 创伤性脑损伤 神经炎症 CREB/PGC-1α信号通路
下载PDF
从正虚、湿痰浊瘀痹阻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继发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诊疗 被引量:1
7
作者 谭新蕾 张晓梅 +4 位作者 赖宇鑫 李梦乾 许秋雯 金颖 姜良铎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90-193,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继发肺间质纤维化,以气短、活动后气喘、血氧下降为主要表现,肺CT检查可见实变、索条影、网格影、牵张性支气管扩张、蜂窝等,肺功能以弥散功能下降为特征。其病机为正气亏虚、湿痰浊瘀痹阻肺络;肺纤维化早期... 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继发肺间质纤维化,以气短、活动后气喘、血氧下降为主要表现,肺CT检查可见实变、索条影、网格影、牵张性支气管扩张、蜂窝等,肺功能以弥散功能下降为特征。其病机为正气亏虚、湿痰浊瘀痹阻肺络;肺纤维化早期疫毒暴戾伤肺急性气阴亏虚与湿浊痰瘀蕴结;后期肺脾气损伤严重者伤及肾阳,瘀血与湿痰浊痹阻于肺深伏肺络,促进肺间质纤维化进展。治疗以补益正气、祛湿化痰浊、活血通络宣痹为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感染 肺间质纤维化 正气亏虚 湿痰浊瘀痹阻 祛湿化痰 活血通络
原文传递
八段锦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赵培 张西 +8 位作者 曲仁莹 张红 袁晨 李可心 王梦迪 陈旭 刘品 赵明阳 高宁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2期106-111,共6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老年患者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八段锦动作柔和缓慢,属于有氧运动,且不受场地限制,适用于老年患者,可改善其心肺功能,有利于COPD的康复。本研究从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开展八段锦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老年患者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八段锦动作柔和缓慢,属于有氧运动,且不受场地限制,适用于老年患者,可改善其心肺功能,有利于COPD的康复。本研究从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开展八段锦运动锻炼的效果、作用机制及运动方案进行综述,以期为老年COPD患者运动处方的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八段锦 老年患者 有氧运动 康复锻炼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探讨有形无形之气双补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微观机制
9
作者 梁峰源 程淼 +6 位作者 李绪言 郭怡鲲 左琛 刘培培 薛贝 姜良铎 班承钧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2325-2328,共4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影像特征是白肺,临床表现为严重低氧,是危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首都国医名医姜良铎教授提出肺源性ARDS急性期状态病机是邪毒伤肺,肺气暴脱,气不摄血、津,湿痰瘀毒...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影像特征是白肺,临床表现为严重低氧,是危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首都国医名医姜良铎教授提出肺源性ARDS急性期状态病机是邪毒伤肺,肺气暴脱,气不摄血、津,湿痰瘀毒结于体内,致气机失调,“气”损是ARDS的中医核心病机。团队前期临床和基础研究证实从状态辨治出发拟定的开痹补肺汤可调畅气机,补无形之气。西医治疗ARDS的基本手段为正压通气,能保障氧气、二氧化碳等可检测到的“有形”之气在体内交换,据此提出正压通气联合中药汤药如开痹补肺汤可兼补“有形”“无形”之气,改善气损状态,发挥肺保护作用。线粒体是细胞能量产生和代谢的中心,中医理论认为“气”是生命活动的根本,二者的生理功能具有相似性,在病理变化方面具有契合之处,在ARDS的发病过程中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结合现有研究,从微观层面论述了线粒体、“气”与ARDS三者的联系,并提出“有形”“无形”之气双补治疗ARDS的作用靶点可能是线粒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气的功能 有形之气 无形之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基于壮火食气理论论治程序性死亡蛋白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抑制剂相关性肺炎
10
作者 杨怡秋 李忠 沈洋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793-1797,共5页
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related pneumonitis,CIP)是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 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抑制剂免疫治疗中死亡率最高的相关不良反... 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related pneumonitis,CIP)是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 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抑制剂免疫治疗中死亡率最高的相关不良反应,目前激素治疗的效果不理想。本文通过辨析壮火内涵,结合PD-1/PD-L1的中药性能、作用机制及其临床表现等,探讨CIP中医病机及治法。笔者认为PD-1/PD-L1为壮火之邪,能耗气伤血,导致肺宣降失常、气火失调,故CIP发生与PD-1/PD-L1的温热火毒之性相关,从“壮火食气”切入探讨CIP的中医病机。本病全程以气火失衡为轴,疾病过程呈现出鲜明的分期特点,出现“实火—郁火—虚火—伏火”的动态演变。初期多以火热毒盛实象为主,中期为气虚湿阻郁火无制,中后期阴虚血燥虚火内灼,后期为阴阳俱虚伏火易滞。根据各期特点,治疗以清热为基础,初期应清肺解毒以挫壮火,中期予以开玄达府散郁火,中后期贵以养阴补引火下行,后期消散痰瘀杜伏火复生的防治策略,最终达到清壮火、补虚气、生少火的目的。本文从中医角度探讨CIP的发病及治疗,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火食气 气火失衡 程序性死亡蛋白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抑制剂 免疫治疗 免疫相关性肺炎 调火培本
下载PDF
“慢性病管理”专家主题研讨 被引量:19
11
作者 曾学军 王芳 +7 位作者 沙悦 沈蔷 于国泳 李广顺 赵春山 崔殿柱 赵辉 王海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9期3517-3523,共7页
本文组织多位全科医学专家对慢性病管理展开主题研讨,曾学军教授认为全科医生应做真正的"健康守门人",促进以慢性病患者为中心的分级诊疗;王芳主任探讨分级诊疗制度下慢性病防治一体化模式;沙悦提出慢性病管理是从疾病管理到... 本文组织多位全科医学专家对慢性病管理展开主题研讨,曾学军教授认为全科医生应做真正的"健康守门人",促进以慢性病患者为中心的分级诊疗;王芳主任探讨分级诊疗制度下慢性病防治一体化模式;沙悦提出慢性病管理是从疾病管理到人的健康管理;沈蔷分析信息化支撑下的慢性病管理;于国泳分析中西医结合的慢性病管理;李广顺提出慢性病管理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挑战和对策;赵春山提示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健康教育先行;崔殿柱分析如何加强慢性病防治,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赵辉探讨如何依靠慢性病管理来助力分级诊疗;王海龙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防治专科建设思考。旨在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效地开展慢性病管理,探索适应新医改的慢性病管理工作模式,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慢性病管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病例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 分级诊疗 家庭医生签约
下载PDF
膏方滋补,还可治疗疾病;辨病辨证,更应针对体质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进喜 苏惠萍 +4 位作者 林燕 肖永华 赵勇 刘宁 原文静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414-416,共3页
膏方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剂型,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其独特的优势。膏剂不仅可以滋补保健,也有治疗疾病的功效。临床应用膏方时,要严格把握其适应证,重视制膏工艺,严格遵守注意事项,掌握其组方思路,坚持辨体质... 膏方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剂型,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其独特的优势。膏剂不仅可以滋补保健,也有治疗疾病的功效。临床应用膏方时,要严格把握其适应证,重视制膏工艺,严格遵守注意事项,掌握其组方思路,坚持辨体质选方、辨病选方、辨证选方,传承创新,举一反三,真正发挥膏方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方 膏剂 源流 配伍 疗效 剂型
下载PDF
《古今图书集成》医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威 阎卫红 +1 位作者 余丞浩 于峥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6年第6期49-52,55,共5页
《古今图书集成》系清代大型类书,被誉为古代"中国百科全书",书中医学内容丰富。其中,《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征引历代重要医籍120余种,涵盖医理、四诊、临床各科、医药纪事等;其他汇编、典部也有大量与医学相关的内... 《古今图书集成》系清代大型类书,被誉为古代"中国百科全书",书中医学内容丰富。其中,《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征引历代重要医籍120余种,涵盖医理、四诊、临床各科、医药纪事等;其他汇编、典部也有大量与医学相关的内容,征引广泛,弥足珍贵。书中对收录医学内容挑选精细,兼收并蓄,经典赅备,分门别类,便于检索阅读;重视临床实用,四诊并重,证治相参,方论俱备,观点独到,条理清晰,便于读者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图书集成》 陈梦雷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医学思想
下载PDF
《古今图书集成》版本及其学术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威 余丞浩 +1 位作者 阎卫红 于峥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6年第4期51-55,共5页
《古今图书集成》系清代陈梦雷等编撰的大型类书,博大精深,兼收并蓄,贯通古今。该书分为6编32典,1.6亿字,附有大量精美插图,引用经、史、子、集文献达3523种,内容广博,版本经典,为后世珍藏。其以广博精详享誉海内外,学术影响深远,后世... 《古今图书集成》系清代陈梦雷等编撰的大型类书,博大精深,兼收并蓄,贯通古今。该书分为6编32典,1.6亿字,附有大量精美插图,引用经、史、子、集文献达3523种,内容广博,版本经典,为后世珍藏。其以广博精详享誉海内外,学术影响深远,后世学者以此书为寻检资料的线索而多有获益,占据中国科学技术史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图书集成》 陈梦雷 版本 学术影响
下载PDF
红外热成像在代谢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姜碧瑶 张文征 +5 位作者 罗文轩 陈宗俊 李艳丽 叶晨 杨睿博 肖永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35-240,共6页
代谢性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及早发现并干预是面对它们的共同策略。红外热成像作为一种特殊的医学影像技术,可以尽早发现机体代谢功能的改变,是适应代谢性疾病防治策略的影像技术手段。本文综述了... 代谢性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及早发现并干预是面对它们的共同策略。红外热成像作为一种特殊的医学影像技术,可以尽早发现机体代谢功能的改变,是适应代谢性疾病防治策略的影像技术手段。本文综述了红外热成像在单一代谢异常如肥胖、高血糖、血压异常,多组分代谢异常以及代谢性疾病最终阶段等情况下的应用情况,分析代谢性疾病在红外热成像下的特征表达及疾病发展过程中热图变化的规律,讨论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红外热成像在代谢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探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 代谢性疾病 代谢综合征 肥胖 糖尿病
下载PDF
糖尿病前期患者中西医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苏小南 郭海玲 +3 位作者 高宁 张西 张佳诺 陈艺芸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7期66-69,共4页
糖尿病前期也称糖调节受损,是介于糖代谢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糖代谢异常状态,可大概率发展为糖尿病。本文归纳总结了糖尿病前期患者饮食、运动、心理、监测等方面的中西医健康教育干预内容与形式,以期为建立完善的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健... 糖尿病前期也称糖调节受损,是介于糖代谢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糖代谢异常状态,可大概率发展为糖尿病。本文归纳总结了糖尿病前期患者饮食、运动、心理、监测等方面的中西医健康教育干预内容与形式,以期为建立完善的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健康教育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健康教育 血糖 糖耐量 中西医结合护理 中医辨证
下载PDF
慢性腰痛敷热盐
17
作者 贾子龙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5年第10期46-46,共1页
我老伴患慢性腰痛有二三十年了,现在走路久了就疼得忍不住,贴过各种膏药都没有太大效果。前些天听一位老中医说,用炒盐热敷能起到不错的效果。选粗盐,炒热后放于密致的布袋中,扎紧口,热敷腰部。老中医说,热敷能加速气血流通,消除原有的... 我老伴患慢性腰痛有二三十年了,现在走路久了就疼得忍不住,贴过各种膏药都没有太大效果。前些天听一位老中医说,用炒盐热敷能起到不错的效果。选粗盐,炒热后放于密致的布袋中,扎紧口,热敷腰部。老中医说,热敷能加速气血流通,消除原有的气滞血淤,故能缓解腰痛。盐是入肾的,腰为肾之府,所以用盐热敷效果好。我老伴试了几天,好像是有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 炒盐热敷 气滞血淤 肾之府 慢性胃痛 热刺激 十年 血液循环 健康养生 敷法
下载PDF
基于三焦膜性管道论探讨肺癌复发转移 被引量:3
18
作者 金颖 张晓梅 +1 位作者 许秋雯 姜良铎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826-1828,共3页
肺癌是我国及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以外科手术根治性切除治疗为主,复发转移是肺癌患者治疗失败乃至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医学对其治疗以外科手术、放疗、化疗为主。三焦膜性管道论认为三焦是人体器官的包膜、淋... 肺癌是我国及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以外科手术根治性切除治疗为主,复发转移是肺癌患者治疗失败乃至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医学对其治疗以外科手术、放疗、化疗为主。三焦膜性管道论认为三焦是人体器官的包膜、淋巴、间质组织等组成的膜性四通管状通道,上下流通连接心肺等五脏六腑,内外流通连接卫表肌腠皮肤筋骨,为气与水液运行的通道,具有调控水液和气机运行、气化产生护卫精微的作用。本文基于三焦膜性管道论,认为三焦膜性管道为肺癌复发转移的通道,三焦郁滞促进癌毒停滞,癌毒随痰饮瘀血停滞于三焦膜性管道中运行布散内伏,通过三焦膜性管道流于全身各处,从而形成机体各处的转移灶,并总结其基本病机为三焦郁滞、正虚伏毒,治疗以疏利三焦、扶正抗癌为原则,重在“通、化、调”,“通”即通畅三焦气机,“化”即恢复三焦气化功能,“调”即调理脏腑气血、解毒抑癌,为中医学防治肺癌复发转移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焦膜性管道论 肺癌 复发转移 三焦郁滞 疏利三焦
下载PDF
超声药透自拟活血通络方对腰突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晶 刘运杰 +4 位作者 王暴魁 万涛 武嘉兴 梁文静 张红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7期1014-1016,1020,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超声药物透入自拟活血通络方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候群的治疗效果,为优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使用超声药物透入自拟活血通络方治疗,对照组30例,针灸治... 目的通过分析超声药物透入自拟活血通络方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候群的治疗效果,为优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使用超声药物透入自拟活血通络方治疗,对照组30例,针灸治疗,完成1个疗程(10次)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McGill疼痛量表评分变化情况,对视觉疼痛评分(VAS)、现时疼痛强度评分(PPI)、感觉项疼痛评分(S-PRI)、情感项疼痛评分(A-PRI)、总疼痛评分(T-PRI)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VAS、PPI、S-PRI、A-PRI及T-PRI各项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l)。结论超声药物透入自拟活血通络方能明显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治愈率,为优化中医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药物透入 自拟活血通络方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香椿籽泡茶止关节痛
20
作者 贾子龙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9年第6期46-46,共1页
前些天倒春寒,我母亲的关节炎又犯了,听邻居说了一个偏方——香椿籽泡茶。具体如下:香椿籽15克,每日取3克,开水冲泡,当茶饮用,连续5日见效。北京王先生点评:我国古代就对香椿药理作用有过记载,《唐本草》指出:'香椿味苦、性温、无毒... 前些天倒春寒,我母亲的关节炎又犯了,听邻居说了一个偏方——香椿籽泡茶。具体如下:香椿籽15克,每日取3克,开水冲泡,当茶饮用,连续5日见效。北京王先生点评:我国古代就对香椿药理作用有过记载,《唐本草》指出:'香椿味苦、性温、无毒,具有清热解毒、收敛止血、祛湿止痛、健胃理气、杀虫、固精等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