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院消化科鼓胀病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权晓玲 雷志蕊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1期312-314,共3页
目的尝试建立中医院消化科鼓胀病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方法采用专家会议和专家咨询法对初步拟定的评价指标进行咨询和论证,并对专家咨询所得数据资料采用离散趋势法、因子分析法进行筛选。结果确立了环节质量、终末质量和整体护理质量3个... 目的尝试建立中医院消化科鼓胀病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方法采用专家会议和专家咨询法对初步拟定的评价指标进行咨询和论证,并对专家咨询所得数据资料采用离散趋势法、因子分析法进行筛选。结果确立了环节质量、终末质量和整体护理质量3个一级指标和23个二级指标;3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3、0.33、0.33,23个二级指标在相应一级指标中的权重为0.099~0.1191;88.5%指标权重的变异系数<10%。结论中医鼓胀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很好地用于中医鼓胀病病种护理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胀病 护理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预防方案用药规律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王雪迪 江锋 +3 位作者 于艳卉 代倩兰 鹿振辉 杨先照 《天津中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426-432,共7页
[目的]比较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中医药预防方案不同用药途径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20年8月1日(含)前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国家及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管理局官方... [目的]比较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中医药预防方案不同用药途径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20年8月1日(含)前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国家及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发布的新冠肺炎相关诊疗方案及国医大师、院士、知名中医专家等通过公开渠道发表的预防方案作为数据源,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等方法,对核心药物及其归经、性味、组方规律、核心组合等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33个内服方剂,含中药141味,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是甘草,其次为黄芪、金银花、白术、藿香、防风、连翘、桔梗、苍术等;出现频次30次以上的药对分别为黄芪-防风、白术-防风、黄芪-白术、金银花-甘草、黄芪-甘草、黄芪-白术-防风、甘草-防风、白术-甘草、金银花-黄芪。纳入36个外用方剂,含中药51味,使用频次最高的是苍术,其次为艾叶、藿香、白芷、石菖蒲、佩兰等;出现频次最高的药对为艾叶-苍术,其次为艾叶-藿香、藿香-苍术等。从药性归经来看,内服和外用方剂均以温性药物使用最多,主要归肺、脾、胃经。[结论]新冠肺炎中医药预防方案以健脾益气、解毒化湿为主,内服与外用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预防 中医药疗法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脾为之卫”理论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药免疫调控治疗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硕 李小科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126-1129,共4页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1]。病毒本身和机体免疫应答是影响HBV感染病情进展和临床转归的重要因素[2]。虽然现有抗病毒药物提供了相对稳定的低病毒环境,但仍存在诸多尚未解决的临床难...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1]。病毒本身和机体免疫应答是影响HBV感染病情进展和临床转归的重要因素[2]。虽然现有抗病毒药物提供了相对稳定的低病毒环境,但仍存在诸多尚未解决的临床难点,如病毒血清学应答率低、耐药变异、停药复发率高、难以获得临床治愈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脾为之卫 免疫调控
下载PDF
多元思路“师承+”在现代中医药学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改革创新 被引量:8
4
作者 庄园 晏军 +3 位作者 陈艳 薄荣强 安荣仙 丁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5期189-192,共4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欣欣向荣的发展,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成为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导教育模式,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历经数十年的实践,两者都呈现出各自的局限性。本研究通过综合分析两种人才培养...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欣欣向荣的发展,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成为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导教育模式,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历经数十年的实践,两者都呈现出各自的局限性。本研究通过综合分析两种人才培养模式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在充分考虑中医学科特殊性的基础上,明确了师承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如今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扶持下,各中医药高校积极开展了多元思路、多重途径“师承+”探索,包括教学模式改革、侍诊途径创新及传承观念创新等,以促使师承教育高质量融入院校教育,以期为健康中国战略培养更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师承教育 改革创新 师承+ 道术结合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9
5
作者 吴佳栩 江锋 薛婧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119-1122,共4页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传统中药、天然药、生物制剂、保健品、替代补充剂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引起的肝损伤[1]。西方国家DILI的发病率在一般人群中为1/10万~20/10万。2019年中国大陆的DILI临床回顾...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传统中药、天然药、生物制剂、保健品、替代补充剂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引起的肝损伤[1]。西方国家DILI的发病率在一般人群中为1/10万~20/10万。2019年中国大陆的DILI临床回顾性研究显示,普通人群的年发病率估计为23.80/10万,由于分析仅纳入住院患者,因此实际发病率可能更高[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中医药 现状分析
下载PDF
低FODMAP饮食和消化病的中医食疗 被引量:5
6
作者 韩博宇 金虹 +3 位作者 潘雨烟 罗梦雪 方霜霜 魏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1期32-34,共3页
FODMAP饮食是指可酵解的寡糖、单糖、双糖和多元醇饮食,它们的共同之处是快速的可发酵性和很差的吸收性,导致肠道气体产生增加和肠管扩张。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减少FODMAP饮食可明显改善腹痛、腹胀等消化道症状。本文着重探讨低FODMAP饮食... FODMAP饮食是指可酵解的寡糖、单糖、双糖和多元醇饮食,它们的共同之处是快速的可发酵性和很差的吸收性,导致肠道气体产生增加和肠管扩张。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减少FODMAP饮食可明显改善腹痛、腹胀等消化道症状。本文着重探讨低FODMAP饮食和中医食疗的联系,中医体质在FODMAP饮食引起消化道症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可通过中医饮食的预防和调理,最终使个体逐步摆脱对低FODMAP饮食的禁忌,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FODMAP饮食 消化系统疾病 中医 食疗
下载PDF
增加门诊实习对中医本科毕业生职业认同感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温豆 窦海伟 +2 位作者 王维 赵晓东 朱海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3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讨在中医本科生毕业实习中增加门诊实习对其职业认同感的影响。方法对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三科实习的中医本科生及中医专业八年制本科阶段学生共60名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实验组... 目的探讨在中医本科生毕业实习中增加门诊实习对其职业认同感的影响。方法对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三科实习的中医本科生及中医专业八年制本科阶段学生共60名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实验组在病房实习的基础上增加门诊实习,对照组仅进行病房实习,并做问卷调查。结果经过4周的实习后,实验组学生职业认同感均较实习前有所增强。结论在毕业实习中增加门诊实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生 职业认同感 门诊实习 病房实习
下载PDF
基于湿热虫邪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证治
8
作者 刘扬 江锋 +2 位作者 薛婧 于艳卉 宫朝玲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6期684-688,共5页
基于临床观察,结合取象比类法,幽门螺杆菌(Hp)可被视为具有湿热性质的虫邪,即湿热虫邪。Hp感染以湿热虫邪侵袭胃腑为发病关键,脾胃虚弱或脾胃湿热状态为湿热虫邪的侵袭提供了内在条件。湿热虫邪定植后即会影响胃腑气血运行,产生虫毒损... 基于临床观察,结合取象比类法,幽门螺杆菌(Hp)可被视为具有湿热性质的虫邪,即湿热虫邪。Hp感染以湿热虫邪侵袭胃腑为发病关键,脾胃虚弱或脾胃湿热状态为湿热虫邪的侵袭提供了内在条件。湿热虫邪定植后即会影响胃腑气血运行,产生虫毒损害人体,初期病邪轻浅,机体尚可耐受,侵袭日久病邪深入,变证由生。湿热虫邪由浅入深,由影响无形之气到有形之邪内生,此过程可见有虫邪郁滞、胃气失和,邪郁中焦、酝而化热,气血失和、虫毒相兼,脾胃内伤、气阴亏耗的病机演变过程,分别以和降胃气、清热除湿、活血解毒、平补脾胃为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虫邪 幽门螺杆菌 取象比类 病因学
原文传递
结合八纲调中复衡辨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经验
9
作者 王龙珠 苟思媛 杨先照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2332-2335,共4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病位在中焦脾胃,中焦失衡、气机失调是主要病因。唐旭东教授在传承董建华院士“通降理论”的基础上,以“脾胃病辨证新八纲”为抓手,提出“调中复衡”的理念。该理论以调中为方法,以复衡为目标,是通降理论的进一步...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病位在中焦脾胃,中焦失衡、气机失调是主要病因。唐旭东教授在传承董建华院士“通降理论”的基础上,以“脾胃病辨证新八纲”为抓手,提出“调中复衡”的理念。该理论以调中为方法,以复衡为目标,是通降理论的进一步延伸。本文基于唐旭东教授的“新八纲”“调中复衡”理论,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辨治思路与方法:辨气血,知深浅;辨寒热,可转化;辨虚实,可夹杂;辨脏腑,宜通调。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恢复通降、温清并用、补虚通滞、多脏通调、清心养胃、疏肝和胃、肺脾双补、健脾补肾等多种方式达到“调中复衡”的目的,实现消化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调中复衡 通降论 气血 寒热 虚实 脏腑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29
10
作者 叶永安 江锋 +4 位作者 赵志敏 李志红 张良 刘慧清 黄宁宇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6-258,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揭示其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国内外有关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的522篇文献进行证型分布情况统计和评价。结果出现频次前8位的证型分别为肝郁脾...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揭示其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国内外有关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的522篇文献进行证型分布情况统计和评价。结果出现频次前8位的证型分别为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瘀血阻络、湿热中阻、肝胆湿热、气滞血瘀、肝郁气滞。其中,湿热中阻、肝胆湿热、湿热蕴结、湿热内蕴、湿热蕴脾可以用“湿热内阻”统括。结论肝郁脾虚和湿热内阻是慢性乙型肝炎最主要的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中医证型 证候 分布规律
下载PDF
137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医证型与肠黏膜象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吴健 王新月 +4 位作者 孙慧怡 张雯 王建云 程瑞莹 刘大铭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5-449,共5页
目的观察137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active ulcerative colitis,AUC)患者的证型分布特点,并分析其肠黏膜表现与证候的关系。方法对137例AUC患者进行辨证分型,行肠镜检查,观察其肠黏膜表现,分析其辨证分型和肠黏膜象的关系。结果主证型分... 目的观察137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active ulcerative colitis,AUC)患者的证型分布特点,并分析其肠黏膜表现与证候的关系。方法对137例AUC患者进行辨证分型,行肠镜检查,观察其肠黏膜表现,分析其辨证分型和肠黏膜象的关系。结果主证型分布中,大肠湿热证>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脾气亏虚证>血瘀肠络证>阴血亏虚证。肠黏膜象频率出现超过50%以上的为黏膜损害、黏膜颜色异常、充血、水肿、糜烂、溃疡、脓苔、血管模糊或消失。水肿、糜烂、溃疡以大肠湿热证、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居多(P<0.05,P<0.01);息肉、肠蠕动异常、颗粒感以大肠湿热证、肝郁脾虚证居多(P=0.010);皱襞变浅或结肠袋消失以脾肾阳虚证、大肠湿热证居多(P=0.002);黏膜桥以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为多(P=0.280);质脆或接触性出血以大肠湿热证、脾气亏虚证、肝郁脾虚证为多(P=0.045);肠出血淡红色血以脾气亏虚证为多,暗红色血以大肠湿热证为多(P=0.017);脓苔集中在大肠湿热证、脾肾阳虚证和肝郁脾虚证,白脓苔以脾肾阳虚证为多,黄脓苔以大肠湿热证为多(P<0.001);黏液以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脾气亏虚证为多(P=0.012);肠腔狭窄或肠管纤维化、铅管样表现以血瘀肠络证为多(P=0.001),黏膜萎缩以血瘀肠络证和阴血亏虚证为多(P<0.001)。结论不同证型的肠黏膜具有不同的表现,从镜下肠黏膜的微观区别在一定程度上能印证中医宏观辨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证型 肠黏膜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流行病学特点与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被引量:54
12
作者 王新月 刘果 盛益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1-482,共2页
通过溃疡性结肠炎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发现,其病因病机并不完全等同于中医"休息痢"、"久痢"。其病因不仅与外感湿热、饮食不节相关,而且与禀赋虚弱关系密切,同时情致不畅又是疾病发作与加重的重要因素,从而导致正虚邪... 通过溃疡性结肠炎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发现,其病因病机并不完全等同于中医"休息痢"、"久痢"。其病因不仅与外感湿热、饮食不节相关,而且与禀赋虚弱关系密切,同时情致不畅又是疾病发作与加重的重要因素,从而导致正虚邪留、气血壅滞、大肠传导失常发为本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病因 病机
下载PDF
关于中医肿瘤临床疗效评价的思考 被引量:18
13
作者 江锋 叶永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3期525-527,共3页
要将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法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就需要借鉴现代的科学研究方法进行临床疗效的研究和评价。从中医肿瘤的临床实践特点出发,在对常规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系统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起包括现代医学疾病疗效评价、中医证候... 要将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法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就需要借鉴现代的科学研究方法进行临床疗效的研究和评价。从中医肿瘤的临床实践特点出发,在对常规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系统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起包括现代医学疾病疗效评价、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生存质量评价、卫生经济学评价等在内的中医肿瘤疗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使其能更科学、更准确地反映中医药防治疾病所具有的真正效能,并有利于中医药防治肿瘤的效果为国际医学界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中医药疗法 疗效评价
下载PDF
酒精性肝纤维化中医证型与肝纤4项、影像学及病理分期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润花 陈亮 +5 位作者 师宁 刘敏 孙建光 王宪波 金贤国 丁霞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02-1204,共3页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纤维化的理化指标在中医证型辨识中的价值。方法:探讨326例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的中医证型与肝纤4项、影像学(肝大、脾大、门静脉增宽)和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各项理化指标均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纤维化的理化指标在中医证型辨识中的价值。方法:探讨326例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的中医证型与肝纤4项、影像学(肝大、脾大、门静脉增宽)和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各项理化指标均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影像学与气滞血瘀证关系最密切;湿热蕴结证和气滞血瘀证贯穿整个病理分期;肝纤4项与中医证型存在相关性。结论:肝纤4项、影像学、病理分期等理化指标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纤维化 证候 理化指标
下载PDF
当代中医教育方法新探索 被引量:5
15
作者 郑昭瀛 苏泽琦 +1 位作者 胡镜清 路志正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6期863-865,共3页
随着民众多样化健康需求进一步扩大、社会对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加,中医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在回顾当代以师承和院校教育为主的中医教育模式基础上,讨论了现行中医教育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在充分了解中医学学科特点... 随着民众多样化健康需求进一步扩大、社会对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加,中医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在回顾当代以师承和院校教育为主的中医教育模式基础上,讨论了现行中医教育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在充分了解中医学学科特点及中医院校学生学习方式的前提下,借鉴西方先进的方法学,并将其进行优化,从而构建真正符合中医院校学生的教育方法,旨在为构建优质、高效、可行的中医教育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教育 方法学
下载PDF
四柱学说对中医学的指导价值初探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德辰 赵莹 +2 位作者 杨良俊 莫钦 丁霞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10期1461-1464,共4页
四柱学说是中国传统易学数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植根于我国古代天文干支历法。中医学所强调的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五行哲学体系、取类比象等哲学思辨的思维方式在四柱学说中均有一定程度的体现与发挥,特别是对五行生克制化关系的论述尤... 四柱学说是中国传统易学数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植根于我国古代天文干支历法。中医学所强调的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五行哲学体系、取类比象等哲学思辨的思维方式在四柱学说中均有一定程度的体现与发挥,特别是对五行生克制化关系的论述尤为深刻,是深入理解中医五行学说的桥梁。笔者在临床上发现,四柱学说对中医的体质判断、疾病预测及辅助治疗思路的确定方面均有一定的指导价值,笔者不揣浅陋,于文中试举几例,以供学者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柱学说 中医 干支 五行
下载PDF
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素研究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霞 王万卷 +5 位作者 金贤国 李晓林 刘敏 高树彪 杭海燕 文智英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45-846,共2页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的病位、病性证素。方法:选择10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一般资料和四诊信息等,运用频数分析和因子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研究证素分布。结果:显示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病性证候要素...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的病位、病性证素。方法:选择10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一般资料和四诊信息等,运用频数分析和因子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研究证素分布。结果:显示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病性证候要素有气滞、气逆、湿、热、阳虚、阴虚、气虚、血瘀等,病位证候要素有肝、胃、脾、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临床研究 证素
下载PDF
酒精性肝纤维化饮酒与中医证候特点分布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志红 田德禄 叶永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纤维化(AF)的致病因子酒精与中医证候特点分布相关性。方法多中心收集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的中医四诊资料和一般资料,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应用统计软件处理和分析AF的临床信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对AF的致病因子酒...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纤维化(AF)的致病因子酒精与中医证候特点分布相关性。方法多中心收集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的中医四诊资料和一般资料,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应用统计软件处理和分析AF的临床信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对AF的致病因子酒精与中医证候特点的相关性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结果对有限AF病例(92例)的研究结果初步表明,饮酒时间因素对AF患者中医证候特点的分布无影响;累计摄酒量是影响AF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分布的重要因素,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饮酒量与AF患者中医证候特点的分布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纤维化 累计摄酒量 证候特点分布
下载PDF
耳穴压豆护理干预措施对胃镜受检患者心理和消化道症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杰 郭海玲 张翠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30期246-247,共2页
目的研究耳穴压豆护理干预对胃镜受检患者心理和消化道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入我院的老年胃镜检查患者420例,随机分为耳穴压豆组216例和对照组20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心理疏导护理,耳穴压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 目的研究耳穴压豆护理干预对胃镜受检患者心理和消化道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入我院的老年胃镜检查患者420例,随机分为耳穴压豆组216例和对照组20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心理疏导护理,耳穴压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干预。结果耳穴压豆组心率、血压术前术后均好于对照组(P<0.01),消化道刺激症状明显少于对照组,耐受性优于对照组(P<0.05)。耳穴压豆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改善明显优于常规心理疏导组(P<0.01)。结论耳穴压豆护理干预可缓解胃镜受检者心理和消化道症状,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减轻消化道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压豆 护理干预 胃镜检查 中医护理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林意珊 江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6期117-120,共4页
目的研究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07年1月~2017年1月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Hp感染的期刊文献,筛选并建立方剂数据库,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进行数据挖掘,对核心药物及其归经、组方规律... 目的研究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07年1月~2017年1月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Hp感染的期刊文献,筛选并建立方剂数据库,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进行数据挖掘,对核心药物及其归经、组方规律、核心组合等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出治疗Hp感染方剂108首,涉及中药159种,使用频次10次以上的药物共30种。归经分析显示,治疗Hp感染的中药主要归脾、胃二经,其次为肺、肝经。结论治疗Hp的中药以清热解毒、健脾益气为主。清热解毒药以黄连、蒲公英使用较多,健脾益气药则多用甘草、党参、白术、茯苓、黄芪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 感染 中医药 用药规律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