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1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合脑功能网络评价中医药治疗克-雅病1例
1
作者 侯晓莹 钟利群 +5 位作者 张倩 陈程 张华 马大勇 赵子珺 卫景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7期182-185,共4页
克-雅病是一种罕见的由朊病毒蛋白诱导的神经退行性脑病,此病平均生存期为6个月,病死率高,预后极差。本报告回顾性分析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克-雅病患者1例,该患者表现为快速进展的痴呆、视觉障碍、明显的锥体外系受损,并... 克-雅病是一种罕见的由朊病毒蛋白诱导的神经退行性脑病,此病平均生存期为6个月,病死率高,预后极差。本报告回顾性分析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克-雅病患者1例,该患者表现为快速进展的痴呆、视觉障碍、明显的锥体外系受损,并迅速进展至昏迷,最终死于重症肺炎,总病程1年4个月。西医缺乏针对该病有效的治疗手段,基于个体的同源脑功能网络分析显示,中医辨治可对延缓疾病进展起到一定作用。本文分析1例克-雅病患者的中医诊治过程,并进行文献回顾,以期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探索中医药治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雅病 朊病毒 脑功能网络评价 中医药
下载PDF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脑卒中护理质量——“中西医结合脑病护理”专栏导读 被引量:3
2
作者 耿庆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1年第10期1-1,共1页
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老龄化进程加速,脑卒中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相关数据显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的脑卒中人口标化患病率由2012年的1.89%上升至2019年的2.58%,我国40岁以上人群现患和曾患脑卒中人数约为1704万。脑卒中... 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老龄化进程加速,脑卒中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相关数据显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的脑卒中人口标化患病率由2012年的1.89%上升至2019年的2.58%,我国40岁以上人群现患和曾患脑卒中人数约为1704万。脑卒中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已成为当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护理 中医药 脑卒中 疾病负担 护理管理
下载PDF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的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维 王兰 +5 位作者 姜尚上 丁霞 魏慧军 梁腾霄 赵晓东 姜良铎(指导) 《北京中医药》 2020年第8期800-805,901,共7页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分析我国各地区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方案及相关临床病案中药处方数据,探讨防治新冠肺炎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全国各地区防治新冠肺炎方案及相关临床病案的中药处方,分别录入...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分析我国各地区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方案及相关临床病案中药处方数据,探讨防治新冠肺炎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全国各地区防治新冠肺炎方案及相关临床病案的中药处方,分别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以分析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用药规律。结果各地区防治方案中药处方共219首,用药频次在30次及以上的药物共20味,关联分析显示处方中使用频次较高的有效强关联药物组合包括"石膏-苦杏仁""防风-黄芪""麻黄-苦杏仁""葶苈子-苦杏仁"等。51例病案包含中药处方74首,用药频次在20次及以上的药物共12味。防治方案和临床病案的药物属性、功效统计均显示药性以温、寒、平性为主,药味以辛、苦、甘味为主,归经以归肺、胃、脾、心经为主,药物功效以攻邪为主。对防治方案中药处方聚类分析显示,高频药物可分为5种不同功用组合。结论通过对各地区防治新冠肺炎方案及相关临床病案的中药处方进行数据分析,以期进一步指导临床运用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古今医案云平台
原文传递
脑病科护理工作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芦红梅 边清 +7 位作者 李可心 朱林 赵玲 杨淑慧 张楠楠 刘晓 田爽 韩飞飞 《检验医学》 CAS 2016年第B11期239-240,共2页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脑病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脑病科病房中选取116例患者进行研究,并根据其人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5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58例则在此基础七行精细化管理,比较两...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脑病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脑病科病房中选取116例患者进行研究,并根据其人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5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58例则在此基础七行精细化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79%,其护理优良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8.26%和93.10%,均高于对照组的81.03%和72.41%,组间差异均有意义(P〈0.05)。经比较,观察组的理论成绩、病情评估和护患沟通等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操作成绩无提著差异(P〉0.05)。结论在脑病科的护理工作中应用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并发症以及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的优良率和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还能促进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病科 护理工作 精细化管理
下载PDF
加快构建与慢性病防控相结合的痴呆防治体系
5
作者 解恒革 田金洲 +3 位作者 解子怡 倪敬年 孙永安 时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1-244,共4页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惟一一个老年人口过2亿的国家。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报告,截至2020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6亿,占总人口的18.7%,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1.9亿,占总人口的13.5%。“十四五”期间,老年人口年均净增长将超过1...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惟一一个老年人口过2亿的国家。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报告,截至2020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6亿,占总人口的18.7%,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1.9亿,占总人口的13.5%。“十四五”期间,老年人口年均净增长将超过1200万,到“十四五”期末将突破3亿。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有近1000万患者^([1])。根据全球研究,从1990年至2016年,我国AD和其他痴呆症的患病率上升了5.6%,而全球患病率上升了1.7%^([2])。1990年以来我国痴呆症疾病负担总体呈上升趋势,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3])。因此,《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的行动目标。鉴于此,我们迫切需要对AD等痴呆相关疾病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全面防治和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危险因素 慢性病 痴呆风险预测模型 干预 健康中国行动 痴呆防治体系
下载PDF
罕见疾病中医教学培养的重点及难点探析
6
作者 马斌 孙银屏 +3 位作者 贺鹏飞 黄向鸿 杨清波 吴蕙宏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0期54-57,共4页
罕见疾病中医教学培养包括中医临床和中医科研2部分的内容,是医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中医治疗罕见疾病具有诸多优势,在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指导下,能够充分发挥中医诊治疾病的动态特点,运用多种中医手段治疗罕见疾病可以取得较好效果,因... 罕见疾病中医教学培养包括中医临床和中医科研2部分的内容,是医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中医治疗罕见疾病具有诸多优势,在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指导下,能够充分发挥中医诊治疾病的动态特点,运用多种中医手段治疗罕见疾病可以取得较好效果,因此重视对医学生中医临床和科研培养至关重要。首先中医临床培养应当从强化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多学科交叉诊治疾病能力和注重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展开;其次中医科研培养应从科研能力创新、科研临床的结合及科研团队的建立3个方面出发,来增强医学生研究罕见疾病的科研能力。文中并提出罕见疾病临床及科研能力培养中的诸多难点,以期为医学生中医教学培养提供新思路。通过罕见疾病中医教学培养,来提高医学生解决罕见疾病能力,为中医药人才培养,薪火相传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罕见疾病 中医教学 培养重点
下载PDF
结合电子病历指导规培医师中医内科病历书写的体会 被引量:8
7
作者 唐璐 高颖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5期48-51,共4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医学终生教育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病历书写是规培医师的日常工作之一,一份病历质量的高低,不仅体现规培医师的医学基础理论水平,更能反映出其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医学终生教育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病历书写是规培医师的日常工作之一,一份病历质量的高低,不仅体现规培医师的医学基础理论水平,更能反映出其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和应用能力。加强对规培医师的书写指导,既可以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又可以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住院医师范化培训的效果。我们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应及时发现他们在病历书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详细指导,不断提高其书写能力,从而促进其更好的掌握专科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内科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电子病历 病历规范
下载PDF
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1例予中医护理与临床治疗相结合取得疗效的病例报道
8
作者 李萌 熊航 《大医生》 2023年第2期119-121,共3页
通过及时、规范地对1例心肺复苏(CPR)后昏迷患者在西医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经过10 d治疗及护理,患者成功有创呼吸机。及时、正确的中医复苏护理对于CPR后昏迷患者,可起到降低其并发症、致残率,甚至死亡率的关键作用。因此,在西医... 通过及时、规范地对1例心肺复苏(CPR)后昏迷患者在西医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经过10 d治疗及护理,患者成功有创呼吸机。及时、正确的中医复苏护理对于CPR后昏迷患者,可起到降低其并发症、致残率,甚至死亡率的关键作用。因此,在西医治疗手段(早期心肺复苏、预防与控制并发症等)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治疗及中医护理,可为患者尽早恢复生命体征的平稳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后 昏迷患者 中医护理 临床治疗
下载PDF
额颞顶脑梗死中医证候特征、中药用药特点及其神经认知学特征研究
9
作者 雷筱菁 徐敏杰 +5 位作者 谭中建 黄佳钦 张家成 陈健 包炜玮 常静玲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881-888,共8页
目的研究额颞顶脑梗死中医证候特征、中药用药特点及神经认知学特征,为此类患者辨证用药、预后评估等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病历资料428例,其中额颞顶脑梗死172... 目的研究额颞顶脑梗死中医证候特征、中药用药特点及神经认知学特征,为此类患者辨证用药、预后评估等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病历资料428例,其中额颞顶脑梗死172例、非额颞顶脑梗死256例。利用因子、聚类分析方法对额颞顶脑梗死中医证候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挖掘其中药用药特点;对比额颞顶脑梗死与非额颞顶脑梗死认知损伤情况,观察额颞顶脑梗死神经认知学特征。结果归纳得到额颞顶脑梗死中医证候4类,分别为脾肾气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虚痰阻证、气虚血瘀证;挖掘其常用中药组合6类,功效以平肝潜阳、补益肝肾、益气活血通络、滋补阴液、化痰健脾、化痰活血、疏肝理气为主;额颞顶脑梗死较非额颞顶脑梗死认知损伤发生率更高,语言功能、执行功能、视空间功能损伤发生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额颞顶脑梗死脾肾气虚更为显著;中药用药强调脾肾肝同调,兼顾理气祛痰散瘀之法;神经认知学表现以语言功能、执行功能、视空间功能损伤为甚,可为其临床诊疗提供客观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额叶 颞叶 顶叶 中医证候 中药 神经认知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某市三级甲等中医医院阿尔茨海默病门诊费用及医改前后变化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其鑫 程薇 +3 位作者 倪敬年 赵璇 时晶 田金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期44-48,共5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记忆门诊阿尔茨海默病费用负担情况,并对医改前后的变化进行评估。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8月北京市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主要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统计单次就诊的西药费、中成药费... 目的调查北京市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记忆门诊阿尔茨海默病费用负担情况,并对医改前后的变化进行评估。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8月北京市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主要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统计单次就诊的西药费、中成药费、中草药费、检查费等疾病相关直接医疗费用情况,并进行医改前后费用情况对比分析。采用定量描述、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单次就诊平均费用为1644.30元,其中西药费681.52元,中药费851.49元,药费总占比93.81%,医改前后患者的次均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改前1666.39元,医改后1584.74元,P> 0.05),仅西药费、中草药费、颗粒剂费、自费药、诊疗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预计患者年门诊直接医疗费用25181元。结论北京市三级甲等中医医院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年门诊直接医疗费用医改前后,总次均费用无明显差异。医改降低了北京医保患者的西药费用,对自费医疗患者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直接医疗费用 医改 药占比
下载PDF
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安慰剂选择与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芳 李焕芹 +1 位作者 曹克刚 李彬 《北京中医药》 2020年第8期846-850,共5页
以安慰剂为对照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是临床试验中评价干预措施疗效的金标准。通过对中医药现代临床研究中安慰剂应用现状进行总结,发现目前存在安慰剂制备过程描述不足、安慰剂成分不明、安慰剂的质量评价与报告缺乏统一标准以及安慰针... 以安慰剂为对照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是临床试验中评价干预措施疗效的金标准。通过对中医药现代临床研究中安慰剂应用现状进行总结,发现目前存在安慰剂制备过程描述不足、安慰剂成分不明、安慰剂的质量评价与报告缺乏统一标准以及安慰针刺对照的评价标准不一等问题,建议在未来的临床研究中进一步规范安慰剂的使用,以期为今后的RCT设计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临床研究 安慰剂对照 极低剂量
原文传递
血脂异常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施治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任蓉(综述) 杜雅薇 冉隆开(审校) 《疑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228-1232,共5页
血脂异常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血脂异常会增加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血脂异常在中医中无明确病名,“膏”“脂”“油”“膏脂”“油脂”及“油膏”等概念与其类似,作为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膏脂生成、输布发生异常时则... 血脂异常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血脂异常会增加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血脂异常在中医中无明确病名,“膏”“脂”“油”“膏脂”“油脂”及“油膏”等概念与其类似,作为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膏脂生成、输布发生异常时则会滋生疾病,引发“眩晕”“胸痹”“痰浊”“血瘀”等症,危害患者生命安全。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过逸少劳为血脂异常的主要致病因素,脾胃湿热、肝肾失调、痰瘀互结是其基本病机,也是病变进展的关键环节。中医对血脂异常的防治主要从整体观念出发,强调人体内部的平衡和调节,采用“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通过健脾祛湿、疏肝补肾、化痰祛瘀等途径来改善血脂异常症状。文章就血脂异常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施治进行文献综述,旨在为今后深入研究本病的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病因病机 中医药 辨证施治
下载PDF
缺血性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及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证候要素分析
13
作者 张超男 宋连英 +3 位作者 唐梅栗 樊铭 王淑媛 杨承芝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51-156,共6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白质高信号(WMH)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WMH与认知障碍的关系及认知障碍患者的证候要素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住院的WMH患者130例,根据Fazekas量表评分分为轻度组26... [目的]探讨缺血性白质高信号(WMH)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WMH与认知障碍的关系及认知障碍患者的证候要素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住院的WMH患者130例,根据Fazekas量表评分分为轻度组26例、中度组39例和重度组65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WMH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WMH与认知障碍、认知障碍与证候要素的相关性。[结果]中、重度组的年龄、2型糖尿病比例明显高于轻度组,重度组的陈旧性脑梗死比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比例和认知异常比例明显高于轻度组,重度组的颈动脉硬化伴斑块比例明显高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重度组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明显低于轻、中度组,重度组的画钟试验(CDT)评分明显低于轻度组,重度组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校正混杂因素后,年龄(OR=1.105,95%CI:1.042~1.171,P=0.001)、陈旧性脑梗死(OR=6.567,95%CI:2.428~17.76,P<0.00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OR=8.514,95%CI:2.625~27.617,P<0.001)和气虚程度(OR=1.12,95%CI:1.007~1.245,P=0.036)是WMH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Spearman秩相关结果显示,WMH严重程度与认知异常比例呈正相关(rs=0.304,P<0.001),合并认知异常的WMH总分、脑室旁白质高信号(PVH)和深部白质高信号(DWMH)评分分别与MMSE(rs=-0.358,rs=-0.388,rs=-0.301)、MoCA(rs=-0.397,rs=-0.323,rs=-0.401)评分呈负相关(P<0.05),WMH总分与ADL评分呈正相关(rs=0.24,P<0.05),DWMH评分与CDT评分呈负相关(rs=-0.247,P<0.05);认知异常比例与气虚比例呈正相关(rs=0.265,P<0.05);认知异常者的MoCA评分与气虚评分呈负相关(rs=-0.257,P<0.05)。[结论]年龄、陈旧性脑梗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气虚程度是WMH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WMH程度越重认知障碍风险越高、认知损害程度越重;气虚是WMH相关认知障碍的重要证候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白质高信号 独立危险因素 认知功能障碍 证候要素 相关性
下载PDF
脑病科“一证一品”临床护士业务学习创新与实践
14
作者 付景娜 田润溪 +3 位作者 李杰 杨俊行 胡哲 郑莉萍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1年第7期61-64,共4页
“一证一品”医护一体查房模式、“一帮一计划”、视频录制查房模式等多元化新型培训模式能有效地激励和促进护理人员业务学习的积极性,全方位提升专科护士的综合素养和技能操作水平。科室基于循证理念的“一证一品”项目,在临床护士业... “一证一品”医护一体查房模式、“一帮一计划”、视频录制查房模式等多元化新型培训模式能有效地激励和促进护理人员业务学习的积极性,全方位提升专科护士的综合素养和技能操作水平。科室基于循证理念的“一证一品”项目,在临床护士业务学习中大胆创新与实践,充分调动护士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旨在深化专科护理内涵建设,提升中医护理服务质量,使患者获得专业化、同质化的护理服务,从而体现护士的职业价值,推进中医特色护理服务,努力形成中医专科护理服务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病科 业务学习 健康宣教 专科护理 创新实践
下载PDF
交叉电项针治疗急性脑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障碍验案1例
15
作者 孟育飞 窦金娟 +1 位作者 杨贺 郭晓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4期67-70,共4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所致的假性球麻痹为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吞咽障碍为其常见的表现,轻症患者进食饮水呛咳,容易误吸,从而导致卒中相关性肺炎,或因进食饮水不足导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一系列并发症,重症患者需长期留置胃管,降低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所致的假性球麻痹为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吞咽障碍为其常见的表现,轻症患者进食饮水呛咳,容易误吸,从而导致卒中相关性肺炎,或因进食饮水不足导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一系列并发症,重症患者需长期留置胃管,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既往相关针刺及康复治疗研究报道较多,在临床上取得了一些效果,但采用交叉电项针方式联合康复治疗来改善这类患者的吞咽功能的报道为数不多。作者在临床上利用交叉电项针联合康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合并假性球麻痹导致吞咽障碍的1例患者,明显改善了其吞咽功能,使其在短期住院期间顺利拔除胃管、恢复了经口进食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了患者的信心。现写为个案报道,以期为今后临床医师治疗这类患者提供临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假性球麻痹 吞咽障碍 交叉电项针
下载PDF
补肝汤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
16
作者 李世强 万继峰 +2 位作者 果海姣 刘文丽 白腾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期90-94,共5页
目的研究补肝汤联合多巴丝肼片对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5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一科门诊及病房120例肝胃不和的帕金森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西药组、中药组、联合组,各40例。西药组给... 目的研究补肝汤联合多巴丝肼片对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5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一科门诊及病房120例肝胃不和的帕金森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西药组、中药组、联合组,各40例。西药组给予多巴丝肼片口服,中药组给予补肝汤口服,联合组同时服用多巴丝肼片和补肝汤,治疗8周。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比较三组39项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分、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比较三组中医症候疗效;观察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整体比较:西药组与联合组及中药组与联合组PDQ-39、UPDRS评分组间、时间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治疗4、8周,三组PDQ-39、UPDR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治疗4、8周,联合组PDQ-39评分低于西药组和中药组(P<0.05)。治疗4周时,联合组UPDRS评分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P<0.05);治疗8周时,联合组UPDRS评分低于西药组和中药组(P<0.05)。整体比较:西药组与联合组及中药组与联合组IL-6、TNF-α水平组间、时间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治疗4、8周,三组IL-6、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治疗4、8周,联合组IL-6、TNF-α水平低于西药组和中药组(P<0.05)。联合组中医症候临床疗效优于西药组、中药组(P<0.05)。中药组未发生不良反应,西药组与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肝汤联合多巴丝肼片对帕金森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作为临床治疗帕金森病的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肝汤 多巴丝肼片 帕金森病 疗效
下载PDF
帕金森病100例中医证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婷 田金洲 +7 位作者 秦斌 樊东升 刘建平 刘娜 费宇彤 李雨濛 靳昭晖 时晶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9期1109-1112,共4页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中医证候特征,为中医辨证治疗帕金森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帕金森病患者100例为帕金森病组,东直门医院体检健康人群60例为对照组,采...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中医证候特征,为中医辨证治疗帕金森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帕金森病患者100例为帕金森病组,东直门医院体检健康人群60例为对照组,采用中医证候诊断量表诊断中医证候,采用赫雅分级评价疾病严重程度,通过两组中医证候比较,分析帕金森病中医证候特征,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帕金森病中医证候与赫雅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1)帕金森病组髓减证、肝风证、气虚证、内热证、阴虚证、阳亢证出现频率和证候积分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其中髓减证出现频率最高,占68%,肝风证次之,占57%。(2)髓减证与赫雅分级呈正相关(r=0.233,P=0.020)。结论帕金森病主要中医证候是髓减证、肝风证;气虚证、内热证、阴虚证、阳亢证也是帕金森病常见证候;髓减证与疾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中医药 髓减证 肝风证
下载PDF
脑卒中后呃逆中医治疗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国超 张根明 +2 位作者 陈璐 姜思竹 秦钰 《吉林中医药》 2015年第12期1291-1294,共4页
目的呃逆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通过归纳、总结中医治疗脑卒中后呃逆的方法及疗效的相关文献,反映这一研究的最新进展水平。方法总结中医各种疗法(中药、耳穴埋豆、穴位贴敷、穴位注射、针刺疗法、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呃逆的方法及... 目的呃逆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通过归纳、总结中医治疗脑卒中后呃逆的方法及疗效的相关文献,反映这一研究的最新进展水平。方法总结中医各种疗法(中药、耳穴埋豆、穴位贴敷、穴位注射、针刺疗法、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呃逆的方法及疗效。结果中医治疗脑卒中后呃逆的临床方法多样,疗效显著。结论中医治疗脑卒中后呃逆临床疗效良好,但如何配合各种疗法疗效更优及疗效评价标准的统一等研究尚有待深入,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中医治疗脑卒中后呃逆的优势和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呃逆 中医治疗 综述
下载PDF
从脑肾相关理论探讨中风病急性期临床治疗的思路 被引量:21
19
作者 唐璐 张明慧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7期1500-1503,共4页
中风病是一种高发病率的疾病,中医在中风病急性期的治疗优势明显,目前的中医药治疗中风病急性期多以祛邪为主,作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学科理论及现代对中风病的临床实验研究,提出中风病急性期补肾护脑的治疗思路,在祛邪的治疗基础上,加... 中风病是一种高发病率的疾病,中医在中风病急性期的治疗优势明显,目前的中医药治疗中风病急性期多以祛邪为主,作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学科理论及现代对中风病的临床实验研究,提出中风病急性期补肾护脑的治疗思路,在祛邪的治疗基础上,加入补肾方药,顾护脑髓,以改善预后,降低中风病的复发率与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病 急性期 补肾 脑肾相关
下载PDF
益气活血逐瘀法治疗脑小血管病的理论探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长英 周莉 +3 位作者 董兴鲁 刘博文 于姚 张根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期134-136,共3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小血管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及难点。以中医理论为依据,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探讨脑小血管病的发病机制,提出气虚血瘀为脑小血管病的基本病机之一,阐述益气活血逐瘀法为脑小血管病病情波动期的主...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小血管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及难点。以中医理论为依据,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探讨脑小血管病的发病机制,提出气虚血瘀为脑小血管病的基本病机之一,阐述益气活血逐瘀法为脑小血管病病情波动期的主要治法,认为根据疾病特点及其病因病机进行动态管理能及时截断病情进展,减少脑内病灶的产生,防止神经功能受损。益气扶正与活血逐瘀并举,标本兼顾,为脑小血管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气虚血瘀 益气活血逐瘀 络病 病因病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