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2种糖尿病大鼠模型的证候特点。方法:80mg/kg链脲佐菌素(strep to zocin,STZ)腹腔注射或高脂饮食辅以35mg/kg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每周观察大鼠的宏观指征,定期检测大鼠的抓力、体温,8周后处死检测血糖、血...目的:比较2种糖尿病大鼠模型的证候特点。方法:80mg/kg链脲佐菌素(strep to zocin,STZ)腹腔注射或高脂饮食辅以35mg/kg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每周观察大鼠的宏观指征,定期检测大鼠的抓力、体温,8周后处死检测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血常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 thyronine,FT3)等指标,分析2种糖尿病大鼠模型证候特点的异同。结果:大剂量STZ造模大鼠表现为爪色青紫,唇色青紫,肢体冰凉;而且体温降低,抓力降低,FT3降低。高脂饮食造模大鼠表现为大便黏滞,耳有瘀点,尾巴湿润;而且抓力降低,血液黏稠。结论:大剂量STZ造模大鼠的证候可能符合阳虚血瘀的特点,高脂饮食造模大鼠的证候可能符合痰瘀互阻的特点。展开更多
目的:对药物利培酮进行微生物转化研究,并对主要转化产物进行检识和结构鉴定,预测其微生物转化途径。方法:构建利培酮微生物转化模型,采用LC-MSn方法检测原药及其转化物;通过比较菌液样品和空白样品的正离子色谱图寻找转化产物,根据其...目的:对药物利培酮进行微生物转化研究,并对主要转化产物进行检识和结构鉴定,预测其微生物转化途径。方法:构建利培酮微生物转化模型,采用LC-MSn方法检测原药及其转化物;通过比较菌液样品和空白样品的正离子色谱图寻找转化产物,根据其多级质谱图,确定转化产物的分子结构,进而预测利培酮微生物转化途径。结果:从不同培养时间利培酮微生物转化液中鉴定出4个转化产物,除产物9-OH利培酮外,其余3个转化产物可能都是新的利培酮代谢产物。结论:利培酮在Cunninghamella blakesleeana AS 3.153中被转化为多种产物,利用LC-MSn可以快速检查和鉴定。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比较2种糖尿病大鼠模型的证候特点。方法:80mg/kg链脲佐菌素(strep to zocin,STZ)腹腔注射或高脂饮食辅以35mg/kg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每周观察大鼠的宏观指征,定期检测大鼠的抓力、体温,8周后处死检测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血常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 thyronine,FT3)等指标,分析2种糖尿病大鼠模型证候特点的异同。结果:大剂量STZ造模大鼠表现为爪色青紫,唇色青紫,肢体冰凉;而且体温降低,抓力降低,FT3降低。高脂饮食造模大鼠表现为大便黏滞,耳有瘀点,尾巴湿润;而且抓力降低,血液黏稠。结论:大剂量STZ造模大鼠的证候可能符合阳虚血瘀的特点,高脂饮食造模大鼠的证候可能符合痰瘀互阻的特点。
文摘目的:对药物利培酮进行微生物转化研究,并对主要转化产物进行检识和结构鉴定,预测其微生物转化途径。方法:构建利培酮微生物转化模型,采用LC-MSn方法检测原药及其转化物;通过比较菌液样品和空白样品的正离子色谱图寻找转化产物,根据其多级质谱图,确定转化产物的分子结构,进而预测利培酮微生物转化途径。结果:从不同培养时间利培酮微生物转化液中鉴定出4个转化产物,除产物9-OH利培酮外,其余3个转化产物可能都是新的利培酮代谢产物。结论:利培酮在Cunninghamella blakesleeana AS 3.153中被转化为多种产物,利用LC-MSn可以快速检查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