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6
篇文章
<
1
2
…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药有效成分族辨识信息技术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燕玲
王耘
+1 位作者
史新元
乔延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5期94-97,共4页
中药有效成分族是指作用于同一靶点、具有相同作用机理的中药有效成分之总称。整合信息学、化学、生物学等多学科技术的中药有效成分族辨识信息技术是揭示中药物质基础的方法和技术之一。本文从中药化学成分数据库的构建、中药有效成分...
中药有效成分族是指作用于同一靶点、具有相同作用机理的中药有效成分之总称。整合信息学、化学、生物学等多学科技术的中药有效成分族辨识信息技术是揭示中药物质基础的方法和技术之一。本文从中药化学成分数据库的构建、中药有效成分族的辨识与验证三个环节探讨了中药有效成分族辨识信息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成分族辨识
药效团
有效性指数
ACE受体抑制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逆向工程的虚拟中药材构建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陶欧
艾路
乔延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5期134-137,共4页
目的:利用逆向建模技术探讨虚拟中药材的构建方法。方法:基于逆向建模思想,利用三维扫描仪获取中药材表面的空间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整合,得到中药材的几何造型;结合图像处理技术,获取药材表面纹理图像,将纹理图像映射于几何造型,...
目的:利用逆向建模技术探讨虚拟中药材的构建方法。方法:基于逆向建模思想,利用三维扫描仪获取中药材表面的空间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整合,得到中药材的几何造型;结合图像处理技术,获取药材表面纹理图像,将纹理图像映射于几何造型,从而实现虚拟中药材的构建。结果:利用逆向建模技术构建了白术、泽泻、草乌等20多种根茎类药材的实体三维模型。结论:逆向建模技术直观、简便,可用于虚拟中药材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建模
虚拟中药材
中药现代化
图像处理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药功效-药性组合关联关系研究
被引量:
28
3
作者
顾浩
王耘
+1 位作者
肖斌
乔延江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68-1571,共4页
针对功效——中药药性组合的关联性问题,采用单味药作为研究载体,在明确单味药所发挥功效的基础上,通过整理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关于单味药药性与功效的数据记载,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算法,从单味药层面,得到各功...
针对功效——中药药性组合的关联性问题,采用单味药作为研究载体,在明确单味药所发挥功效的基础上,通过整理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关于单味药药性与功效的数据记载,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算法,从单味药层面,得到各功效所对应的药性组合,获得相同功效的药味在药性组合层面的共性规律。基于已知的经验知识,对上述共性规律进行分析验证。此研究以"功效-药性组合"为主线开展中药药性、功效系统性研究,全面阐述中药药性、功效的关联性,对解析中药方剂的药性组合配伍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性组合
功效
关联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药药性与功效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27
4
作者
肖斌
王耘
乔延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索中药药性与功效之间的相关性,揭示其内在规律。方法在整理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中药药性与功效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药性与功效的内在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单性能的研究难以完全表征药物的作用,...
目的探索中药药性与功效之间的相关性,揭示其内在规律。方法在整理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中药药性与功效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药性与功效的内在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单性能的研究难以完全表征药物的作用,需将四气、五味、归经等性能视为整体进行研究,方能突显药性与功效之间的内在联系。结论通过对药典中药性与功效数据的整理与关联规则分析,明确了每种性能所对应的主要功效,为组方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性
功效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饮片切面图像纹理特征参数的中药辨识模型研究
被引量:
21
5
作者
陶欧
林兆洲
+2 位作者
张宪宝
王耘
乔延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558-2562,共5页
目的:建立基于切面图像纹理特征参数的辨识模型,探讨中药饮片自动识别的可行性。方法:基于中药饮片切面图像的灰度共生矩阵和灰度梯度共生矩阵,选取18种中药材不同样本图像的26个纹理特征参数,分别建立训练集和测试集。利用最小协方差...
目的:建立基于切面图像纹理特征参数的辨识模型,探讨中药饮片自动识别的可行性。方法:基于中药饮片切面图像的灰度共生矩阵和灰度梯度共生矩阵,选取18种中药材不同样本图像的26个纹理特征参数,分别建立训练集和测试集。利用最小协方差行列式MCD方法对训练集进行离群值剔除处理。采用朴素贝叶斯及BP神经网络2种建模方法和十折交叉验证,建立18种中药材的判别模型。结果:在提取的26个纹理特征参数的基础上,利用MCD方法剔除训练集的离群值后,用BP神经网络建立的判别模型判正率达到90%,说明效能良好。结论:将建立的辨识模型用于中药饮片的自动识别具有可行性,为中药直观鉴别的定量化、科学化以及客观化提供了一套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纹理特征参数
分类模型
最小协方差行列式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药渣粒径对中药提取过程在线检测取样系统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
5
6
作者
隋丞琳
林兆洲
+4 位作者
吴志生
徐冰
李洋
史新元
乔延江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99-1904,共6页
以栀子提取液为研究载体,采用离线方式采集经不同孔径滤网过滤后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并以高效液相测定值为参考值,采用偏最小二乘算法建立栀子苷定量校正模型,探讨基于中药提取过程的在线检测旁路预处理系统可靠性及预处理系统中滤器孔径...
以栀子提取液为研究载体,采用离线方式采集经不同孔径滤网过滤后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并以高效液相测定值为参考值,采用偏最小二乘算法建立栀子苷定量校正模型,探讨基于中药提取过程的在线检测旁路预处理系统可靠性及预处理系统中滤器孔径大小对所建立定量校正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液经筛分滤过后样品与原提取液样品经配对t检验,验证同一样品经过滤后所含栀子苷浓度无显著性差异,可以代表原液样品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证明旁路预处理系统可用于在线检测的可行性。经300目标准筛过滤后的样品以原始光谱建立的定量模型预测能力最好(校正集的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0.1962,预测均方差RMSEP=0.1867,系统偏差Bias=0.0256)。通过实践明确取样系统的可行性,合理选择预处理系统滤器孔径,能够有效改善并提高所建模型预测能力,解决中药提取在线过程分析应用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近红外光谱
提取过程
在线检测
取样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药性组合的中药性效规律研究框架
被引量:
29
7
作者
王耘
张燕玲
+1 位作者
史新元
乔延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98-1802,共5页
针对药性科学内涵与性效规律研究,本文提出药性组合与功效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以具有某类传统功用的中药为研究对象,以药性组合为切入点,通过药性组合间的研究结果对比,在整体层次上发现传统功用与药性组合的客观规律,在单味药层次上明...
针对药性科学内涵与性效规律研究,本文提出药性组合与功效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以具有某类传统功用的中药为研究对象,以药性组合为切入点,通过药性组合间的研究结果对比,在整体层次上发现传统功用与药性组合的客观规律,在单味药层次上明确药性的药效特点与代谢特征,在分子水平层次上揭示药性的物质基础、作用靶点及其效应的组织分布,从而建立中药"证候-功效-药性"系统网络,阐释药性理论的科学内涵与应用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与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性组合
性效规律
合理用药
中药新药创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药药性组合及其与功效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28
8
作者
肖斌
王耘
+4 位作者
郭维嘉
李萌
尤章林
周英新
乔延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年第6期902-908,共7页
中药药性是中药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研究主要局限于单一药性或两类药性(气、味)的研究,难以全面反映基于中药药性的用药规律。为此,本文提出气、味、归经药性组合与功效关系的研究,通过对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性及...
中药药性是中药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研究主要局限于单一药性或两类药性(气、味)的研究,难以全面反映基于中药药性的用药规律。为此,本文提出气、味、归经药性组合与功效关系的研究,通过对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性及其功效数据的统计,得到235种药性组合,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药性组合与功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关联分析,明确了每种药性组合的主要功效。研究结果表明,药性组合有助于多角度、多层次地揭示中药的作用规律,丰富和发展中药药性理论,为中药新药的研制和中医药临床疗效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性组合
药性
功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中药饮片横切面图像纹理特征参数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7
9
作者
陶欧
张百霞
+2 位作者
张燕玲
王耘
乔延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550-2557,共8页
目的:比较横切面图像纹理特征参数在相同和不同品种中药饮片中的异同。方法:基于灰度共生矩阵和灰度梯度共生矩阵提取相同和不同种中药饮片的26个纹理特征参数,绘制纹理特征参数变化曲线图,并比较26个纹理特征参数在相同和不同种中药饮...
目的:比较横切面图像纹理特征参数在相同和不同品种中药饮片中的异同。方法:基于灰度共生矩阵和灰度梯度共生矩阵提取相同和不同种中药饮片的26个纹理特征参数,绘制纹理特征参数变化曲线图,并比较26个纹理特征参数在相同和不同种中药饮片中的异同。结果:基于灰度共生矩阵和灰度梯度矩阵提取的中药饮片纹理特征参数,在相同和不同种中药饮片中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结论:该方法可以将纹理特征用科学、定量的形式表示,为基于纹理特征参数的中药饮片自动辨识模型的建立奠定基础,但是提取的纹理特征参数依然存在不稳定性,提示我们寻找更好的能表现细节的纹理特征参数,进一步完善中药饮片横切面纹理特征的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中药饮片
纹理特征参数
灰度共生矩阵
灰度梯度矩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脉搏波的中医体质自动辨识系统研究初探
被引量:
8
10
作者
张毅
王宏宇
+3 位作者
吕朝磊
张倩
贾聪敏
王耘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10期1687-1691,共5页
目的:探索光电容积脉搏波频域分析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的可行性,建立简单可靠的气虚体质判定模型。方法:对招募到的志愿者应用《中医体质分类和判定标准》体质量表评估体质状态;通过传感器采集脉搏波信号,并进行功率谱分析提取频谱特征信息...
目的:探索光电容积脉搏波频域分析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的可行性,建立简单可靠的气虚体质判定模型。方法:对招募到的志愿者应用《中医体质分类和判定标准》体质量表评估体质状态;通过传感器采集脉搏波信号,并进行功率谱分析提取频谱特征信息;利用数据挖掘8种分类算法建立气虚体质判定模型。结果:脉搏波谐波峰值:气虚组>非气虚组;随机森林算法时模型最优,10折交叉验证测试的准确性达到80.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24,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结论:应用光电容积脉搏波频域分析进行气虚体质辨识的方法是可行的,可为构建中医体质自动辨识系统提供前期基础,为亚健康人群在家庭保健中进行体质辨识提供简便快速的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虚体质
体质辨识
光电容积脉搏波
频域分析
数据挖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中药有效成分族辨识的血府逐瘀汤配伍研究
被引量:
6
11
作者
张燕玲
黄明峰
+2 位作者
王元明
高静
乔延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93-1797,共5页
本文利用中药有效成分族辨识技术,针对血府逐瘀汤中668个化学成分进行了活性辨识,命中化合物达到213个、命中靶标为20个。采用Cytoscape软件建立药物-靶点相互作用网络模型,并探讨其多成分-多靶点-多疾病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血府逐...
本文利用中药有效成分族辨识技术,针对血府逐瘀汤中668个化学成分进行了活性辨识,命中化合物达到213个、命中靶标为20个。采用Cytoscape软件建立药物-靶点相互作用网络模型,并探讨其多成分-多靶点-多疾病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血府逐瘀汤活性成分可调控ACE、AngII、TNFα、COX2、5-LOX等靶点,涉及炎症和心血管受体,与高血压、心绞痛等多种疾病相关,揭示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可能的作用机理,并提示其可能具有新功效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成分族辨识
血府逐瘀汤
方剂配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药功能靶点的研究
被引量:
10
12
作者
肖斌
王耘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1190-1194,共5页
化学成分-靶点作用关系是在分子层面对中药作用机制的阐释,没能有效结合中医对"人"是功能性认识的特点,同时也难以体现中药整体作用的特色。本文在借鉴西药作用靶点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中药功能靶点的研究。通过对2005版《中华...
化学成分-靶点作用关系是在分子层面对中药作用机制的阐释,没能有效结合中医对"人"是功能性认识的特点,同时也难以体现中药整体作用的特色。本文在借鉴西药作用靶点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中药功能靶点的研究。通过对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中所有中药功效术语的整理,得到135个功能靶点。以功能靶点与作用方式作为网络的节点,两者之间的关系作为边构建了中药功能靶点作用网络,并结合四君子汤、麻黄汤对功能靶点及其作用网络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本文对中药功能靶点的研究,紧密结合了中药整体作用的特点,有助于在整体层面阐释中药的作用机制,为中药方剂配伍理论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中药复方的设计与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功能靶点
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完整中药饮片的横切面图像纹理特征参数研究
被引量:
3
13
作者
陶欧
张百霞
+2 位作者
张燕玲
王耘
乔延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544-2549,共6页
目的:探讨中药饮片完整性对横切面图像纹理特征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纹理特征各异的槟榔、大黄、白术3种中药饮片,采用矩形切和扇形切从完整饮片中等比例的截选部分作为样本,基于灰度共生矩阵和灰度梯度矩阵提取26个横切面图像纹理特...
目的:探讨中药饮片完整性对横切面图像纹理特征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纹理特征各异的槟榔、大黄、白术3种中药饮片,采用矩形切和扇形切从完整饮片中等比例的截选部分作为样本,基于灰度共生矩阵和灰度梯度矩阵提取26个横切面图像纹理特征参数,比较部分饮片与完整饮片、矩形切与扇形切之间特征参数的异同。结果:对于具有放射状或环纹的槟榔和大黄,扇形切的部分饮片与完整饮片的纹理特征参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矩形切的部分饮片与完整饮片的一致性较差;对于具有不规则纹理特征的白术,矩形切的部分饮片与完整饮片的纹理特征参数大致相同。结论:不完整的中药饮片能否代表完整饮片的纹理特征参数,既和饮片自身的纹理特点有关,又与不完整饮片的形状有关。本研究为图像采集时中药饮片的选取提供了依据,为获取准确的纹理特征参数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完整性
灰度共生矩阵
灰度梯度矩阵
纹理特征参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红外模式识别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13
14
作者
吴功煌
史新元
乔延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年第2期265-270,共6页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新兴检测技术。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近红外模式识别建模过程中常用的光谱预处理和波长选择方法、建模方法,详细介绍了近红外模式识别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情况,并对此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展望。
关键词
模式识别
近红外
化学计量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中药有效成分族的方剂物质基础研究
被引量:
4
15
作者
张燕玲
王耘
+1 位作者
艾路
乔延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5期98-100,共3页
本文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剂、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HMG-CoAR)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
本文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剂、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HMG-CoAR)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受体拮抗剂三维药效团为辨识模型,以三维数据库柔性搜索技术为辨识算法,发现了18首活血化瘀方剂及其所含20味中药可能具有的ACE、AngⅡ、PAF和HMG-COAR受体活性的物质基础。结果表明,中药有效成分族的研究将为从分子层次上揭示方剂物质基础提供方法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成分族辨识
活血化瘀
数据库搜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药效团技术在中药药效成分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16
作者
王星
张燕玲
乔延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79-1785,共7页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一直是中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随着药效团虚拟筛选技术在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优化与药物分子设计等方面应用的成熟,该技术在现代中药研究中的应用也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对药效团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中药有...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一直是中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随着药效团虚拟筛选技术在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优化与药物分子设计等方面应用的成熟,该技术在现代中药研究中的应用也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对药效团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中药有效成分辨识、靶标搜寻、中药对代谢酶作用及中药药性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目前存在问题、对策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效团
中药有效成分辨识
靶标搜寻
应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药有效成分族群辨识研究概况
被引量:
2
17
作者
张燕玲
王耘
乔延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15-1619,共5页
中药有效成分族群辨识研究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临床疗效为指引,在充分整合中医药学、生物学、化学和信息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技术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高效、快速地发现活性较强的单一有效成分,揭示中药多组分及多靶点的作用机理和...
中药有效成分族群辨识研究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临床疗效为指引,在充分整合中医药学、生物学、化学和信息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技术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高效、快速地发现活性较强的单一有效成分,揭示中药多组分及多靶点的作用机理和整体疗效。现阶段的中药有效成分族群辨识技术主要包括了亲和色谱层析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本文对该技术的研究背景和常用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有效成分族群辨识
亲和色谱
生物芯片
信息
药效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实体语法系统的中药方剂有效成分群辨识方法研究
被引量:
2
18
作者
罗计
王耘
乔延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2-488,共7页
目的:阐明中药方剂的化学成分作用机理及其与治疗目标之间的关系,从多种成分中发现有效成分群性。方法:以中药方剂及其治疗的某一疾病为研究对象,以实体语法系统为理论框架,构建中药方剂有效成分群辨识的实体语法系统,推断其化学成分对...
目的:阐明中药方剂的化学成分作用机理及其与治疗目标之间的关系,从多种成分中发现有效成分群性。方法:以中药方剂及其治疗的某一疾病为研究对象,以实体语法系统为理论框架,构建中药方剂有效成分群辨识的实体语法系统,推断其化学成分对疾病的作用,并以此确定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成分群。结果:本文从治疗Ⅰ型糖尿病的方剂"白虎汤合消渴方"中识别出16个作用于Ⅰ型糖尿病网络中12个蛋白的化学成分,其中9个化学成分对Ⅰ型糖尿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作为有效成分群的候选对象。结论:本法能够用于辨识中药方剂的有效成分群,揭示中药方剂的分子作用机制,并为中药方剂的有效成分研究提供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语法系统
中药方剂
有效成分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肠道菌群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4
19
作者
田学梅
王慧
+2 位作者
梁浩
刘淑明
王耘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395-400,共6页
目的:通过χ^(2)检验以及肠道菌群与不同中医体质的关系模型的构建,以证明肠道菌群与不同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基于问卷调查对114名受试者进行体质分类,同时收集各受试者粪便,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获得肠道菌群种水平层面相对丰度的...
目的:通过χ^(2)检验以及肠道菌群与不同中医体质的关系模型的构建,以证明肠道菌群与不同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基于问卷调查对114名受试者进行体质分类,同时收集各受试者粪便,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获得肠道菌群种水平层面相对丰度的定性数据,通过χ^(2)检验筛选出与不同中医体质关系密切的肠道差异菌群。基于基尼系数筛选出特征菌种并分别用朴素贝叶斯(NB)、K近邻(IBK)、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5种算法进行肠道菌群与中医体质关系模型构建。结果:在P<0.05χ^(2)检验水平上,不同的肠道菌群与9种体质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显差异。基于基尼系数构建二者的关系模型,除气虚质外,其余体质都能构建关系模型,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在0.7以上。结论:基于肠道菌群与不同中医体质构建的模型是合理可靠的,说明不同肠道菌群与9种中医体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中医体质
16S
rRNA
χ^(2)检验
基尼系数
差异菌群
模型构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确定度评估在中药近红外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
16
20
作者
薛忠
徐冰
+4 位作者
刘倩
史新元
李建宇
吴志生
乔延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57-2661,共5页
采集六一散混合过程中样品近红外光谱,建立甘草酸含量近红外(NIR)偏最小二乘(PLS)定量模型。结果校正集相关系数rcal=0.998 5,RMSEC=0.044 0mg·g-1,预测集rval=0.947 4,RMSEP=0.124mg·g-1,表明近红外光谱法可作为六一散混合...
采集六一散混合过程中样品近红外光谱,建立甘草酸含量近红外(NIR)偏最小二乘(PLS)定量模型。结果校正集相关系数rcal=0.998 5,RMSEC=0.044 0mg·g-1,预测集rval=0.947 4,RMSEP=0.124mg·g-1,表明近红外光谱法可作为六一散混合过程中甘草酸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在定量模型建立的基础上,设计验证试验,采用由Liao等提出的基于蒙特卡罗仿真的方法,估计β-容度-γ-置信容许区间,并计算NIR定量分析不确定度,绘制不确定度轮廓。结果表明甘草酸含量高于1.56mg·g-1时,测量不确定度在可接受范围(λ=±20%)内,表明所建不确定度评估方法可有效评价不同浓度水平下的甘草酸含量NIR定量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为其他中药NIR定量分析方法的不确定度评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六一散
偏最小二乘
不确定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药有效成分族辨识信息技术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燕玲
王耘
史新元
乔延江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5期94-97,共4页
基金
科技部国家"973"计划(2005CB523401):组分配伍与饮片配伍的相关性研究
负责人:郑虎占
+3 种基金
科技部国家"973"计划(2006CB504703):寒热药性的内在规律及共同属性研究
负责人:乔延江
北京市自然基金(7052038):基于药效团的活血化瘀中药筛选方法学研究
负责人:乔延江。
文摘
中药有效成分族是指作用于同一靶点、具有相同作用机理的中药有效成分之总称。整合信息学、化学、生物学等多学科技术的中药有效成分族辨识信息技术是揭示中药物质基础的方法和技术之一。本文从中药化学成分数据库的构建、中药有效成分族的辨识与验证三个环节探讨了中药有效成分族辨识信息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关键词
有效成分族辨识
药效团
有效性指数
ACE受体抑制剂
Keywords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of Active Clusters(ITAC), Pharmacophore, Validity Index,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ACE) inhibitor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R197.324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逆向工程的虚拟中药材构建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陶欧
艾路
乔延江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5期134-137,共4页
基金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JD100260652):清热解毒中药有效成分发现的方法学研究
负责人:乔延江。
文摘
目的:利用逆向建模技术探讨虚拟中药材的构建方法。方法:基于逆向建模思想,利用三维扫描仪获取中药材表面的空间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整合,得到中药材的几何造型;结合图像处理技术,获取药材表面纹理图像,将纹理图像映射于几何造型,从而实现虚拟中药材的构建。结果:利用逆向建模技术构建了白术、泽泻、草乌等20多种根茎类药材的实体三维模型。结论:逆向建模技术直观、简便,可用于虚拟中药材的构建。
关键词
逆向建模
虚拟中药材
中药现代化
图像处理技术
Keywords
Reverse Modeling, Virtu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分类号
R2-03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药功效-药性组合关联关系研究
被引量:
28
3
作者
顾浩
王耘
肖斌
乔延江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68-1571,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973946)
文摘
针对功效——中药药性组合的关联性问题,采用单味药作为研究载体,在明确单味药所发挥功效的基础上,通过整理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关于单味药药性与功效的数据记载,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算法,从单味药层面,得到各功效所对应的药性组合,获得相同功效的药味在药性组合层面的共性规律。基于已知的经验知识,对上述共性规律进行分析验证。此研究以"功效-药性组合"为主线开展中药药性、功效系统性研究,全面阐述中药药性、功效的关联性,对解析中药方剂的药性组合配伍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药性组合
功效
关联关系
Keywords
Chinese herbal nature combination
Chinese herbal nature
Function
分类号
R285.1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药药性与功效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27
4
作者
肖斌
王耘
乔延江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31-33,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394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504703)
文摘
目的探索中药药性与功效之间的相关性,揭示其内在规律。方法在整理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中药药性与功效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药性与功效的内在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单性能的研究难以完全表征药物的作用,需将四气、五味、归经等性能视为整体进行研究,方能突显药性与功效之间的内在联系。结论通过对药典中药性与功效数据的整理与关联规则分析,明确了每种性能所对应的主要功效,为组方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药性
功效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Keywords
Chinese herbal nature
function
data mining
association rules
分类号
R285.1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饮片切面图像纹理特征参数的中药辨识模型研究
被引量:
21
5
作者
陶欧
林兆洲
张宪宝
王耘
乔延江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558-256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基金项目(81102800):基于辩状论质思想的中药质量性状评价数学模型研究
负责人:陶欧
+1 种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项目(NCET-11-0605):中药信息融合与利用
负责人:王耘
文摘
目的:建立基于切面图像纹理特征参数的辨识模型,探讨中药饮片自动识别的可行性。方法:基于中药饮片切面图像的灰度共生矩阵和灰度梯度共生矩阵,选取18种中药材不同样本图像的26个纹理特征参数,分别建立训练集和测试集。利用最小协方差行列式MCD方法对训练集进行离群值剔除处理。采用朴素贝叶斯及BP神经网络2种建模方法和十折交叉验证,建立18种中药材的判别模型。结果:在提取的26个纹理特征参数的基础上,利用MCD方法剔除训练集的离群值后,用BP神经网络建立的判别模型判正率达到90%,说明效能良好。结论:将建立的辨识模型用于中药饮片的自动识别具有可行性,为中药直观鉴别的定量化、科学化以及客观化提供了一套新的技术手段。
关键词
中药饮片
纹理特征参数
分类模型
最小协方差行列式
BP神经网络
Keyword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parameters of texture feature
classification model
minimum covariance determinant
BP neural network
分类号
R282.5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药渣粒径对中药提取过程在线检测取样系统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
5
6
作者
隋丞琳
林兆洲
吴志生
徐冰
李洋
史新元
乔延江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99-1904,共6页
基金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No.2010ZX09502-002)资助
文摘
以栀子提取液为研究载体,采用离线方式采集经不同孔径滤网过滤后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并以高效液相测定值为参考值,采用偏最小二乘算法建立栀子苷定量校正模型,探讨基于中药提取过程的在线检测旁路预处理系统可靠性及预处理系统中滤器孔径大小对所建立定量校正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液经筛分滤过后样品与原提取液样品经配对t检验,验证同一样品经过滤后所含栀子苷浓度无显著性差异,可以代表原液样品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证明旁路预处理系统可用于在线检测的可行性。经300目标准筛过滤后的样品以原始光谱建立的定量模型预测能力最好(校正集的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0.1962,预测均方差RMSEP=0.1867,系统偏差Bias=0.0256)。通过实践明确取样系统的可行性,合理选择预处理系统滤器孔径,能够有效改善并提高所建模型预测能力,解决中药提取在线过程分析应用技术难题。
关键词
中药
近红外光谱
提取过程
在线检测
取样系统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Extraction process
On-line measurement
Sampling system
分类号
TQ460.72 [医药卫生—药物分析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药性组合的中药性效规律研究框架
被引量:
29
7
作者
王耘
张燕玲
史新元
乔延江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98-180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3946):基于三阴三阳系统的药性组合模式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负责人:王耘
+5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73568):基于三阴三阳的经方药对语法系统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负责人:王耘
科学技术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I51B01):中药有效成分群辨识技术研究
负责人:张宏桂
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支持项目(2011-CXTD-11):中药信息工程科研创新团队
负责人:乔延江
文摘
针对药性科学内涵与性效规律研究,本文提出药性组合与功效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以具有某类传统功用的中药为研究对象,以药性组合为切入点,通过药性组合间的研究结果对比,在整体层次上发现传统功用与药性组合的客观规律,在单味药层次上明确药性的药效特点与代谢特征,在分子水平层次上揭示药性的物质基础、作用靶点及其效应的组织分布,从而建立中药"证候-功效-药性"系统网络,阐释药性理论的科学内涵与应用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与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药性组合
性效规律
合理用药
中药新药创制
Keywords
Medicine nature combination, nature-effect relationship, rational application, R&D of Chinese medicine
分类号
R285.1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药药性组合及其与功效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28
8
作者
肖斌
王耘
郭维嘉
李萌
尤章林
周英新
乔延江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年第6期902-90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3946):基于三阴三阳系统的药性组合模式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负责人:王耘
文摘
中药药性是中药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研究主要局限于单一药性或两类药性(气、味)的研究,难以全面反映基于中药药性的用药规律。为此,本文提出气、味、归经药性组合与功效关系的研究,通过对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性及其功效数据的统计,得到235种药性组合,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药性组合与功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关联分析,明确了每种药性组合的主要功效。研究结果表明,药性组合有助于多角度、多层次地揭示中药的作用规律,丰富和发展中药药性理论,为中药新药的研制和中医药临床疗效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药性组合
药性
功效
Keywords
Chinese herbal nature combination
Chinese herbal nature
Function
分类号
R285.1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中药饮片横切面图像纹理特征参数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7
9
作者
陶欧
张百霞
张燕玲
王耘
乔延江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550-255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基金项目(81102800):基于辩状论质思想的中药质量性状评价数学模型研究
负责人:陶欧
+1 种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项目(NCET-11-0605):中药信息融合与利用
负责人:王耘
文摘
目的:比较横切面图像纹理特征参数在相同和不同品种中药饮片中的异同。方法:基于灰度共生矩阵和灰度梯度共生矩阵提取相同和不同种中药饮片的26个纹理特征参数,绘制纹理特征参数变化曲线图,并比较26个纹理特征参数在相同和不同种中药饮片中的异同。结果:基于灰度共生矩阵和灰度梯度矩阵提取的中药饮片纹理特征参数,在相同和不同种中药饮片中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结论:该方法可以将纹理特征用科学、定量的形式表示,为基于纹理特征参数的中药饮片自动辨识模型的建立奠定基础,但是提取的纹理特征参数依然存在不稳定性,提示我们寻找更好的能表现细节的纹理特征参数,进一步完善中药饮片横切面纹理特征的提取方法。
关键词
不同中药饮片
纹理特征参数
灰度共生矩阵
灰度梯度矩阵
Keywords
Different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parameters of texture feature
gray-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
grayscale gradient matrix
分类号
R282.5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脉搏波的中医体质自动辨识系统研究初探
被引量:
8
10
作者
张毅
王宏宇
吕朝磊
张倩
贾聪敏
王耘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10期1687-169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373985):药性组合三联密码子的作用规律及其应用研究
负责人:王耘
文摘
目的:探索光电容积脉搏波频域分析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的可行性,建立简单可靠的气虚体质判定模型。方法:对招募到的志愿者应用《中医体质分类和判定标准》体质量表评估体质状态;通过传感器采集脉搏波信号,并进行功率谱分析提取频谱特征信息;利用数据挖掘8种分类算法建立气虚体质判定模型。结果:脉搏波谐波峰值:气虚组>非气虚组;随机森林算法时模型最优,10折交叉验证测试的准确性达到80.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24,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结论:应用光电容积脉搏波频域分析进行气虚体质辨识的方法是可行的,可为构建中医体质自动辨识系统提供前期基础,为亚健康人群在家庭保健中进行体质辨识提供简便快速的辅助工具。
关键词
气虚体质
体质辨识
光电容积脉搏波
频域分析
数据挖掘
Keywords
Qi-insufficiency constitution, constitution identification, photoplethysmography, f'requency domain analysis,data mining
分类号
R24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中药有效成分族辨识的血府逐瘀汤配伍研究
被引量:
6
11
作者
张燕玲
黄明峰
王元明
高静
乔延江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
市"
中药
基础与新药
研究
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93-1797,共5页
基金
科学技术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I51B01):中药有效成分族辨识研究
负责人:张宏桂
+5 种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81173522):点线面三维模拟活血化瘀中药防治冠心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负责人:张燕玲
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课题(2011-JDJS-12):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负责人:张燕玲
科学技术部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ZX09401-028):基于源头创新的中药孵化基地建设
负责人:刘安
文摘
本文利用中药有效成分族辨识技术,针对血府逐瘀汤中668个化学成分进行了活性辨识,命中化合物达到213个、命中靶标为20个。采用Cytoscape软件建立药物-靶点相互作用网络模型,并探讨其多成分-多靶点-多疾病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血府逐瘀汤活性成分可调控ACE、AngII、TNFα、COX2、5-LOX等靶点,涉及炎症和心血管受体,与高血压、心绞痛等多种疾病相关,揭示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可能的作用机理,并提示其可能具有新功效的研究前景。
关键词
有效成分族辨识
血府逐瘀汤
方剂配伍
Keywords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of Active Clusters (ITAC), Xue-Fu-Zhu-Yu-Tang, prescription compatibility
分类号
R289.5 [医药卫生—方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药功能靶点的研究
被引量:
10
12
作者
肖斌
王耘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1190-119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973946)
文摘
化学成分-靶点作用关系是在分子层面对中药作用机制的阐释,没能有效结合中医对"人"是功能性认识的特点,同时也难以体现中药整体作用的特色。本文在借鉴西药作用靶点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中药功能靶点的研究。通过对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中所有中药功效术语的整理,得到135个功能靶点。以功能靶点与作用方式作为网络的节点,两者之间的关系作为边构建了中药功能靶点作用网络,并结合四君子汤、麻黄汤对功能靶点及其作用网络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本文对中药功能靶点的研究,紧密结合了中药整体作用的特点,有助于在整体层面阐释中药的作用机制,为中药方剂配伍理论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中药复方的设计与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中药
功能靶点
机制
Keyword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functional target
mechanisms
分类号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完整中药饮片的横切面图像纹理特征参数研究
被引量:
3
13
作者
陶欧
张百霞
张燕玲
王耘
乔延江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544-254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基金项目(81102800):基于辩状论质思想的中药质量性状评价数学模型研究
负责人:陶欧
+1 种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项目(NCET-11-0605):中药信息融合与利用
负责人:王耘
文摘
目的:探讨中药饮片完整性对横切面图像纹理特征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纹理特征各异的槟榔、大黄、白术3种中药饮片,采用矩形切和扇形切从完整饮片中等比例的截选部分作为样本,基于灰度共生矩阵和灰度梯度矩阵提取26个横切面图像纹理特征参数,比较部分饮片与完整饮片、矩形切与扇形切之间特征参数的异同。结果:对于具有放射状或环纹的槟榔和大黄,扇形切的部分饮片与完整饮片的纹理特征参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矩形切的部分饮片与完整饮片的一致性较差;对于具有不规则纹理特征的白术,矩形切的部分饮片与完整饮片的纹理特征参数大致相同。结论:不完整的中药饮片能否代表完整饮片的纹理特征参数,既和饮片自身的纹理特点有关,又与不完整饮片的形状有关。本研究为图像采集时中药饮片的选取提供了依据,为获取准确的纹理特征参数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
中药饮片完整性
灰度共生矩阵
灰度梯度矩阵
纹理特征参数
Keywords
Integrality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gray-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
grayscale gradient matrix
parameters of texture feature
分类号
R282.5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红外模式识别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13
14
作者
吴功煌
史新元
乔延江
机构
首都医科
大学
中医药
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年第2期265-270,共6页
基金
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资助课题(D02050040111):乳块消片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体系的研究与建立
负责人:乔延江
文摘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新兴检测技术。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近红外模式识别建模过程中常用的光谱预处理和波长选择方法、建模方法,详细介绍了近红外模式识别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情况,并对此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展望。
关键词
模式识别
近红外
化学计量学
Keywords
Pattern recognition, NIR, Chemometrics
分类号
R193.3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中药有效成分族的方剂物质基础研究
被引量:
4
15
作者
张燕玲
王耘
艾路
乔延江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5期98-100,共3页
基金
科技部国家"973"计划(2005CB523401):组分配伍与饮片配伍的相关性研究
负责人:郑虎占
+3 种基金
科技部国家"973"计划(2006CB504703):寒热药性的内在规律及共同属性研
负责人:乔延江
北京市自然基金(7052038):基于药效团的活血化瘀中药筛选方法学研究
负责人:乔延江。
文摘
本文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剂、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HMG-CoAR)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受体拮抗剂三维药效团为辨识模型,以三维数据库柔性搜索技术为辨识算法,发现了18首活血化瘀方剂及其所含20味中药可能具有的ACE、AngⅡ、PAF和HMG-COAR受体活性的物质基础。结果表明,中药有效成分族的研究将为从分子层次上揭示方剂物质基础提供方法学支撑。
关键词
有效成分族辨识
活血化瘀
数据库搜寻
Keywords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of Active Clusters (ITAC),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Database Searching
分类号
R289.5 [医药卫生—方剂学]
R2-03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药效团技术在中药药效成分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16
作者
王星
张燕玲
乔延江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
"
中药
基础与新药
研究
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79-1785,共7页
基金
科学技术部国家支撑计划项目(2008BAI51B01):中药有效成分群辨识技术研究
负责人:张宏桂
+5 种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81173522):点线面三维模拟活血化瘀中药防治冠心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负责人:张燕玲
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课题(2011-CXTD-11):中药信息工程
负责人:乔延江
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课题(2011-JDJS-12):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负责人:张燕玲
文摘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一直是中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随着药效团虚拟筛选技术在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优化与药物分子设计等方面应用的成熟,该技术在现代中药研究中的应用也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对药效团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中药有效成分辨识、靶标搜寻、中药对代谢酶作用及中药药性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目前存在问题、对策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关键词
药效团
中药有效成分辨识
靶标搜寻
应用
Keywords
Pharmacophore, identification of active clusters in Chinese medicine, target searching, application
分类号
R28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药有效成分族群辨识研究概况
被引量:
2
17
作者
张燕玲
王耘
乔延江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15-1619,共5页
基金
科学技术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I51B01):中药有效成分群辨识研究
负责人:张宏桂
+1 种基金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092213120006):基于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的清热解毒中药有效成分信息辨识研究
负责人:张燕玲
文摘
中药有效成分族群辨识研究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临床疗效为指引,在充分整合中医药学、生物学、化学和信息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技术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高效、快速地发现活性较强的单一有效成分,揭示中药多组分及多靶点的作用机理和整体疗效。现阶段的中药有效成分族群辨识技术主要包括了亲和色谱层析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本文对该技术的研究背景和常用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中药有效成分族群辨识
亲和色谱
生物芯片
信息
药效团
Keywords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of Active Cluster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biochip
informatics
pharmacophore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实体语法系统的中药方剂有效成分群辨识方法研究
被引量:
2
18
作者
罗计
王耘
乔延江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2-48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30973946):基于三阴三阳系统的药性组合模式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81173568):基于三阴三阳的经方药对语法系统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4 种基金
负责人:王耘
科学技术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I51B01):中药有效成分群辨识技术研究
负责人:张宏桂
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支持项目(2011-CXTD-11):中药信息工程研究
负责人:乔延江
文摘
目的:阐明中药方剂的化学成分作用机理及其与治疗目标之间的关系,从多种成分中发现有效成分群性。方法:以中药方剂及其治疗的某一疾病为研究对象,以实体语法系统为理论框架,构建中药方剂有效成分群辨识的实体语法系统,推断其化学成分对疾病的作用,并以此确定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成分群。结果:本文从治疗Ⅰ型糖尿病的方剂"白虎汤合消渴方"中识别出16个作用于Ⅰ型糖尿病网络中12个蛋白的化学成分,其中9个化学成分对Ⅰ型糖尿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作为有效成分群的候选对象。结论:本法能够用于辨识中药方剂的有效成分群,揭示中药方剂的分子作用机制,并为中药方剂的有效成分研究提供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
实体语法系统
中药方剂
有效成分群
Keywords
Entity grammar system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
effective component group
分类号
R289.1 [医药卫生—方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肠道菌群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4
19
作者
田学梅
王慧
梁浩
刘淑明
王耘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395-40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973485)。
文摘
目的:通过χ^(2)检验以及肠道菌群与不同中医体质的关系模型的构建,以证明肠道菌群与不同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基于问卷调查对114名受试者进行体质分类,同时收集各受试者粪便,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获得肠道菌群种水平层面相对丰度的定性数据,通过χ^(2)检验筛选出与不同中医体质关系密切的肠道差异菌群。基于基尼系数筛选出特征菌种并分别用朴素贝叶斯(NB)、K近邻(IBK)、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5种算法进行肠道菌群与中医体质关系模型构建。结果:在P<0.05χ^(2)检验水平上,不同的肠道菌群与9种体质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显差异。基于基尼系数构建二者的关系模型,除气虚质外,其余体质都能构建关系模型,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在0.7以上。结论:基于肠道菌群与不同中医体质构建的模型是合理可靠的,说明不同肠道菌群与9种中医体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肠道菌群
中医体质
16S
rRNA
χ^(2)检验
基尼系数
差异菌群
模型构建
Keywords
Intestinal flor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16S rRNA
chi-square test
Gini coefficient
Differential flora
Model building
分类号
R229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确定度评估在中药近红外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
16
20
作者
薛忠
徐冰
刘倩
史新元
李建宇
吴志生
乔延江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
中药
制药与新药开发关键技术
工程
研究
中心
出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57-2661,共5页
基金
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选题项目(2014-QNJSZX011
532/0100604279)
+2 种基金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中药基础与新药研究实验室
2014)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信息工程"创新研究团队(500102/0100605158)资助
文摘
采集六一散混合过程中样品近红外光谱,建立甘草酸含量近红外(NIR)偏最小二乘(PLS)定量模型。结果校正集相关系数rcal=0.998 5,RMSEC=0.044 0mg·g-1,预测集rval=0.947 4,RMSEP=0.124mg·g-1,表明近红外光谱法可作为六一散混合过程中甘草酸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在定量模型建立的基础上,设计验证试验,采用由Liao等提出的基于蒙特卡罗仿真的方法,估计β-容度-γ-置信容许区间,并计算NIR定量分析不确定度,绘制不确定度轮廓。结果表明甘草酸含量高于1.56mg·g-1时,测量不确定度在可接受范围(λ=±20%)内,表明所建不确定度评估方法可有效评价不同浓度水平下的甘草酸含量NIR定量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为其他中药NIR定量分析方法的不确定度评估提供借鉴。
关键词
近红外
六一散
偏最小二乘
不确定度
Keywords
Near infrared(NIR)
Liuyi San
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
Uncertainty
分类号
O657.33 [理学—分析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药有效成分族辨识信息技术研究
张燕玲
王耘
史新元
乔延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逆向工程的虚拟中药材构建研究
陶欧
艾路
乔延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药功效-药性组合关联关系研究
顾浩
王耘
肖斌
乔延江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药药性与功效的关系研究
肖斌
王耘
乔延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
2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饮片切面图像纹理特征参数的中药辨识模型研究
陶欧
林兆洲
张宪宝
王耘
乔延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
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药渣粒径对中药提取过程在线检测取样系统影响的模拟研究
隋丞琳
林兆洲
吴志生
徐冰
李洋
史新元
乔延江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药性组合的中药性效规律研究框架
王耘
张燕玲
史新元
乔延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
2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中药药性组合及其与功效的关系研究
肖斌
王耘
郭维嘉
李萌
尤章林
周英新
乔延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
2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不同中药饮片横切面图像纹理特征参数的比较研究
陶欧
张百霞
张燕玲
王耘
乔延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基于脉搏波的中医体质自动辨识系统研究初探
张毅
王宏宇
吕朝磊
张倩
贾聪敏
王耘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基于中药有效成分族辨识的血府逐瘀汤配伍研究
张燕玲
黄明峰
王元明
高静
乔延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中药功能靶点的研究
肖斌
王耘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0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不完整中药饮片的横切面图像纹理特征参数研究
陶欧
张百霞
张燕玲
王耘
乔延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近红外模式识别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吴功煌
史新元
乔延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基于中药有效成分族的方剂物质基础研究
张燕玲
王耘
艾路
乔延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药效团技术在中药药效成分研究中的应用
王星
张燕玲
乔延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中药有效成分族群辨识研究概况
张燕玲
王耘
乔延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基于实体语法系统的中药方剂有效成分群辨识方法研究
罗计
王耘
乔延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肠道菌群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
田学梅
王慧
梁浩
刘淑明
王耘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不确定度评估在中药近红外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薛忠
徐冰
刘倩
史新元
李建宇
吴志生
乔延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7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