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77篇文章
< 1 2 2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实践与展望 被引量:5
1
作者 黄英华 王利敏 +1 位作者 李敏 梁永宣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6年第4期35-37,共3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有大量古籍,在古籍的防火、防盗、防虫、防高温高湿、防光防尘等方面做出许多工作,同时注意加强古籍保护制度建设,但是在古籍修复及古籍数字化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古籍保护 图书馆 中医高校
下载PDF
中医药临床试验的方法学问题与挑战:循证医学的观点 被引量:50
2
作者 刘建平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1-6,共6页
运用循证医学观点分析了中医药临床试验及其评价的现状,论述了随机、对照、盲法在中医药临床试验及其疗效评价研究中的应用条件,并阐明了在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研究中如何估算样本量、选择结局评价指标及临床试验依从性与意向性治疗分析... 运用循证医学观点分析了中医药临床试验及其评价的现状,论述了随机、对照、盲法在中医药临床试验及其疗效评价研究中的应用条件,并阐明了在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研究中如何估算样本量、选择结局评价指标及临床试验依从性与意向性治疗分析。将循证医学应用于中医药临床试验,有助于提高中医药临床诊疗与研究水平、促进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建立循证的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有利于客观、科学地评价中医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 中国传统 循证医学 临床试验 方法学
下载PDF
中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孙燕 任廷革 +1 位作者 刘晓峰 张帆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第7期57-58,共2页
为了使中医药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适应,本文就高等中医药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师专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揭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规律,促进中医... 为了使中医药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适应,本文就高等中医药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师专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揭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规律,促进中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跃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院校 计算机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转化医学在中医药院校《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青青 邓秀兰 +2 位作者 钟相根 鲁艺 张晓晶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1年第2期140-141,共2页
转化医学提倡实验室与临床研究的双向转化,其宗旨与中医传承吻合,必将在中医药创新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药理学》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与药学的桥梁,同时又是一门实验课程,可以帮助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更好地理解转化医学。... 转化医学提倡实验室与临床研究的双向转化,其宗旨与中医传承吻合,必将在中医药创新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药理学》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与药学的桥梁,同时又是一门实验课程,可以帮助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更好地理解转化医学。文章结合学生培养目标,提出如何利用转化医学和生物医学信息学,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医学 药理学 高等中医药院校 教学
下载PDF
中医学循证思想雏形及借鉴循证医学疗效评价体系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之我见
5
作者 赵润栓 王佳佳 《北京中医药》 2011年第4期284-286,共3页
本文阐述了中医望闻问切学说、中药性味归经功用学说、方剂君臣佐使配伍学说、辨证论治学说中体现的循证思想雏形;通过对比中西医各自对疾病的认识方法,提出中医药走向世界可在尊重传统中医文化的前提下,借鉴循证医学方法建立包括生存... 本文阐述了中医望闻问切学说、中药性味归经功用学说、方剂君臣佐使配伍学说、辨证论治学说中体现的循证思想雏形;通过对比中西医各自对疾病的认识方法,提出中医药走向世界可在尊重传统中医文化的前提下,借鉴循证医学方法建立包括生存质量在内的中医药疗效评价体系,并展望这一思路可以首先在针灸、单味中草药、中成药中间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中医学 评价体系
下载PDF
亚健康中医药干预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被引量:11
6
作者 薛晓琳 王天芳 +5 位作者 张雅静 王佳佳 李冠儒 郑孟姗 赵燕 吴秀艳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201-204,共4页
亚健康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高发生率,使得对亚健康状态有效干预措施的需求日益突显,同时,如何评价中医药对亚健康的干预效果也成为值得探索的问题。亚健康的概念宽泛,包括多种不同的类型,如躯体性亚健康和心理性亚健康等;或者以某... 亚健康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高发生率,使得对亚健康状态有效干预措施的需求日益突显,同时,如何评价中医药对亚健康的干预效果也成为值得探索的问题。亚健康的概念宽泛,包括多种不同的类型,如躯体性亚健康和心理性亚健康等;或者以某一种不适症状表现为主,如疲劳性亚健康和疼痛性亚健康等。亚健康人群表现复杂多样,缺乏明确的实验室判定指标;一些主要症状容易受到情境的影响而产生波动。这些因素增加了亚健康干预效果评价的难度。以典型的亚健康状态类型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在针对常见中医证候类型而设立的中医药干预方案的基础上,以受试者最关注的中间结局指标为选择原则,确定主、次指标,选择多时点评价的多维度、多层次指标评价体系,是较为客观、可行的亚健康中医药干预效果评价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健康 中医学 干预性研究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药学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莫芳芳 马淑然 +3 位作者 王乐鹏 李洪娟 马师雷 高思华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2期977-980,共4页
本文简要综述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证候、经络腧穴、体质和脏象等基本理论研究以及在中医临床疾病诊断和疗效评价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虽然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科研和临床应用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需要注意和改善之... 本文简要综述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证候、经络腧穴、体质和脏象等基本理论研究以及在中医临床疾病诊断和疗效评价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虽然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科研和临床应用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需要注意和改善之处。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特色及优势,不难得出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前景广阔,该技术将很可能成为中医药量化及现代化研究的关键技术手段之一,甚至有可能成为应用于现代中医临床诊疗的"中医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 中医理论 诊断 疗效 针灸 应用
下载PDF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对中医药研究的意义及建模方法新思路 被引量:29
8
作者 崔轶凡 王庆国 《天津中医药》 CAS 2009年第6期446-448,共3页
证候动物模型在中医证候以及中药药理研究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发展水平的滞后已经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的瓶颈;以目前的研究水平来看,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是最适合中医药研究的技术平台,在研究中,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无监督方法,建立疾病的... 证候动物模型在中医证候以及中药药理研究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发展水平的滞后已经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的瓶颈;以目前的研究水平来看,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是最适合中医药研究的技术平台,在研究中,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无监督方法,建立疾病的证候诊断标准,可以保证纳入病例的客观性;以此为标准,从多种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建立方法中选择出与临床最吻合的一种,再通过方证相应("证实")及方证相左("证伪")对动物模型的疗效反证,评价其可靠性,这种建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思路与方法,既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又能够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去证实,将为疾病实验研究及中药临床疗效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候动物模型 病证结合模型 研究意义 建模方法
下载PDF
近5年酒精性肝病中医药治疗组方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赵桐 钟赣生 +2 位作者 陈绍红 柳海艳 刘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3年第12期13-15,共3页
酒精性肝病(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中毒性损害,包括酒精性脂肪肝(AF)、酒精性肝炎(AH)、酒精性肝纤维化(AHF)和肝硬化(AC).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酒人数的增多,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现代医学... 酒精性肝病(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中毒性损害,包括酒精性脂肪肝(AF)、酒精性肝炎(AH)、酒精性肝纤维化(AHF)和肝硬化(AC).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酒人数的增多,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祖国医学中对此虽然没有明确对应的病名,但究其临床表现及发病特点,可以将其归属为"酒癖"、"酒疸"、"酒臌"、"酒胀"、"胁痛"、"酒劳"、"酒中毒"等范畴.而且通过历代医家的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的较为全面的认识,并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文献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中医药治疗 组方用药规律 长期大量饮酒 酒精性肝纤维化 酒精性脂肪肝 中毒性损害 酒精性肝炎
下载PDF
中医药戒毒的理论与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焦莹 李峰 刘洋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65-168,共4页
关键词 中医药戒毒 临床研究 戒断症状 人类安全 毒品滥用 毒品问题 身心健康 家庭幸福
下载PDF
从数据挖掘角度看中医药治疗健忘与痴呆 被引量:20
11
作者 纪荣芳 牛建昭 +3 位作者 许树强 王继峰 李健 崔树娜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6年第6期337-340,共4页
目的:对中医治疗健忘或痴呆的中药方剂进行用药规律分析。方法:以痴呆或健忘为关健词,从中国方剂数据库中收集数据。除描述性分析外,采用购物篮分析来探讨药物配伍。购物篮分析部分采用SAS9.1forWindows中的EnterpriseMiner模块为挖掘... 目的:对中医治疗健忘或痴呆的中药方剂进行用药规律分析。方法:以痴呆或健忘为关健词,从中国方剂数据库中收集数据。除描述性分析外,采用购物篮分析来探讨药物配伍。购物篮分析部分采用SAS9.1forWindows中的EnterpriseMiner模块为挖掘工具。结果:中医治疗痴呆的药物共23类,其中占最多的是补虚药,共有50种,其次为其它类(47次)、清热药(25次)、解表药(18次)及收敛固涩药(14次)。用药频次前三位为补虚药(669次,29%)、安神药(340次,14.8%)和清热药(238次,10.3%)。补虚药的核心药物为人参、当归及熟地;安神药的核心药物为远志、酸枣仁及朱砂;清热药的核心药物为甘草、生地及黄连。二味药购物篮分析表得出,交易数最大的前七种关联规则为:茯苓==>远志;茯神==>远志;茯苓==>人参;石菖蒲==>远志;熟地==>远志;酸枣仁==>远志;酸枣仁==>人参。结论:根据用药频次统计及数据挖掘发现中医治疗健忘或痴呆,其基本思路是从心不藏神来论治,中医认为此等病症病理上属本虚标实,故尤重补虚药、安神药、清热药之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健忘 痴呆 中药方剂
下载PDF
中医药在应激研究中的近况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竹风 汪宝军 +2 位作者 岳广欣 陈家旭 马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71-1673,共3页
从现代应激理论入手,结合中医的脏象理论和七情学说,进一步探讨中医对应激反应的调节机制的认识,不仅有利于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的研究发展,而且对于许多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应激 中医 应激模型
原文传递
精液不液化症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于然 朱春燕 +3 位作者 马杰 袁伟畅 段桦 郭健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8期1276-1279,1283,共5页
精液不液化是导致男性不育症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据不完全统计,不育患者中近70%者精液不能正常液化。对于这一部分患者目前的确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治疗,中医可以在这一领域加以探索。临床总体可以分为外感毒邪、肾气亏虚、湿热下注、痰瘀... 精液不液化是导致男性不育症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据不完全统计,不育患者中近70%者精液不能正常液化。对于这一部分患者目前的确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治疗,中医可以在这一领域加以探索。临床总体可以分为外感毒邪、肾气亏虚、湿热下注、痰瘀互阻、阴虚火旺等证型。中医治疗核心思想仍然应该遵循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辨证往往较辨病更有疗效,大量临床观察表明根据这5型进行辨证论治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液不液化症 中医药 进展
下载PDF
关于日本医学院校现代汉方医学教育的调查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丹溪 田丁 +4 位作者 孟昊 禹田 王骊斓 梁嵘 翟双庆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307-2312,共6页
目的:了解日本医学院校开设汉方医学课程的目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授课方式,以及教科书的使用情况。方法:从80所日本医学院校的官方网站获得网络资料,向各学校发出咨询信函进行信访。结果:日本政府要求医学院... 目的:了解日本医学院校开设汉方医学课程的目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授课方式,以及教科书的使用情况。方法:从80所日本医学院校的官方网站获得网络资料,向各学校发出咨询信函进行信访。结果:日本政府要求医学院校开设汉方医学课程,目的在于让医学生接受传统医学的整体观念,指导医学生重新认识汉方医学并正确应用汉方药。医科学生与药科学生的汉方医学课程的设置有所不同,各院校使用的汉方医学教科书亦无统一规划,但共性为重视教授汉方医学的基本理论,重视东、西方医学结合,重视汉方医学的实践教学。结论:日本汉方医学教育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呈现出重视传统医学理论及注重与西医相结合的特征,并有不少关于教学规范与进一步发展的声音,值得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医学院校 汉方医学 教育
下载PDF
证候动物模型对中医药研究的意义及方法学探讨 被引量:11
15
作者 崔轶凡 王庆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2期2525-2527,共3页
证候动物模型在中医证候以及中药药理研究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发展水平的滞后已经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的瓶颈。以目前的研究水平来看,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是最适合中医药研究的技术平台。病证结合动物型既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又必须能够... 证候动物模型在中医证候以及中药药理研究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发展水平的滞后已经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的瓶颈。以目前的研究水平来看,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是最适合中医药研究的技术平台。病证结合动物型既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又必须能够以科学的实验方法去证实。在研究中认为,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无监督方法,建立疾病的证候诊断标准,可以保证纳入病例的客观性。以此为标准,从多种证候模型建立方法中选择出与临床最吻合的一种。再通过方证相应("证实")及方证相左("证伪")对动物模型的疗效反证,评价其可靠性。这是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的新思路与新方法,并为提高临床疗效及疾病实验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候动物模型 病证结合模型 研究意义 建立方法
原文传递
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肝病 被引量:10
16
作者 钟赣生 苗彦妮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9年第5期41-44,共4页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中医药治疗 酒精性肝纤维化 酒精性脂肪肝 酒精性肝硬化 酒精性肝炎 肝脏损害 摄入过量
下载PDF
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实验动物学教学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丕文 刘启福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71-972,共2页
目的实验动物在中医药相关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实验动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操作技术是中医药院校科研型研究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教学中选取了适当的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目的实验动物在中医药相关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实验动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操作技术是中医药院校科研型研究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教学中选取了适当的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特别强调训练和培养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点设计并实施动物实验研究的能力。在课程建设中,我们还不断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研究生 实验动物学 教学
下载PDF
中医药进社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艳阳 李峰 +3 位作者 毛萌 白世敬 韩晨霞 刘晶 《河北中医》 2013年第6期959-960,共2页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中积累和创造的财富,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继承中医药事业,积极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系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家正在加大力度推进中医...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中积累和创造的财富,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继承中医药事业,积极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系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家正在加大力度推进中医药进入社区,推进中医药进入百姓家,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正朝着这一方向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卫生保健提供 中草药
下载PDF
慢性胃炎中医药研究文献的数据分析及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敬华 封毅 罗良涛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2期1490-1492,1495,共4页
目的:评价我国关于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的质量。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纳入凡文中有"随机"字样或"随机分组""随机对照"的慢性胃炎为目标疾病的研究,... 目的:评价我国关于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的质量。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纳入凡文中有"随机"字样或"随机分组""随机对照"的慢性胃炎为目标疾病的研究,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检索年限从1999年至2008年。结果:共检索出1088篇文献,其中排除非随机对照文献12篇,将1076篇文献纳入分析。1)仅有119篇文献说明了分配序列产生的方法,而其中分配序列产生方法恰当的有64篇;2)文献中说明分配的隐藏方法的仅3篇文献,在这3篇文献中分配被充分隐藏的仅2篇;3)对干预措施实施盲法的文章有4篇,而对分配的干预措施盲法足够的有2篇;4)5篇文献报告了未完成的病例数,仅1篇文献进行了意向治疗分析;5)选择性结果的文献为351篇,725篇文献无选择性结果报告;6)没有使研究处于风险的其他问题的文献共22篇。结论:目前,我国慢性胃炎的中医药临床研究中,高质量的RCT文献量较少,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RCT还没有真正的应用于中医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文献质量评价 中医药
下载PDF
“五节育人系统”:中医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新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2
20
作者 傅骞 田润平 +5 位作者 陈家位 尹然 张小勇 谭曦 于河 谷晓红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3期212-214,共3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在多年的人文教育实践中,打破了原有以第一课堂为主的人文教育形式,总结形成了以艺术节、体育节、文化节、生活节、学术节为主体的第二课堂人文素质教育模式,通过对人文素质教育内涵的探讨及对制约因素的分析,创造性提出... 北京中医药大学在多年的人文教育实践中,打破了原有以第一课堂为主的人文教育形式,总结形成了以艺术节、体育节、文化节、生活节、学术节为主体的第二课堂人文素质教育模式,通过对人文素质教育内涵的探讨及对制约因素的分析,创造性提出了针对中医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新模式"五节育人系统"。并从教育目标与中医五行思维的角度阐述了其理论基础,介绍了学校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情况。该人文教育模式值得继续深入研究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院校 人文素质教育 五节育人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