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胡疏肝散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效果的meta分析
1
作者 邓洪枭 刘岩松 +2 位作者 汪亚娅 司新颖 丁治国 《新医学》 2025年第2期139-147,共9页
目的评价柴胡疏肝散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有关柴胡疏肝散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检索时间范围限... 目的评价柴胡疏肝散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有关柴胡疏肝散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检索时间范围限定从建库至2024年10月,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671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结果显示,柴胡疏肝散能够提高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有效率[相对危险度(RR)(95%CI)=1.21(1.13,1.30)],降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TPO-Ab,标准化均数差(SMD,95%CI)=-1.61(-2.28,-0.94)]、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水平[TgAb,SMD(95%CI)=-1.28(-1.70,-0.86)]、中医证候积分[MD(95%CI)=-6.15(-6.69,-5.61)],改善甲状腺功能[促甲状腺激素(TSH):MD(95%CI)=-0.83(-1.57,-0.09);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MD(95%CI)=0.64(0.12,1.16);游离甲状腺素(FT4):MD(95%CI)=2.31(0.70,3.92)],降低炎症因子白介素23[IL-23,SMD(95%CI)=-1.92(-2.29,-1.54)],且相对于对照组未增加不良反应。结论柴胡疏肝散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有效且安全,但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柴胡疏肝散 中医药 META分析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甲状腺外科发展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丁治国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6期421-428,共8页
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等疾病的主要方式。甲状腺疾病在中医学中被称为“瘿病”,中医以整体观、辨证论治思想通过内治及外治多种途径治疗瘿病,优势独特、效果显著。中西医结合甲状腺外科是在甲状腺手术全流程... 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等疾病的主要方式。甲状腺疾病在中医学中被称为“瘿病”,中医以整体观、辨证论治思想通过内治及外治多种途径治疗瘿病,优势独特、效果显著。中西医结合甲状腺外科是在甲状腺手术全流程管理中倡导中西医结合、多学科协作的理念,实现中西医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本文通过文献回顾的方式梳理、总结了中医药方法在甲状腺疾病围手术期及术后随访诊疗中的应用,分析中西医结合甲状腺外科的发展现状,同时对未来工作进行展望与建议,希望对外科、中医科、麻醉科、护理等多学科临床医护人员、科研工作者、医院管理工作者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瘿病 外科 手术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桥本甲状腺炎^(18)F-FDG代谢显像研究
3
作者 彰金 周通 +4 位作者 祁烁 李颖 王红艳 吴培琳 丁治国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71-776,共6页
目的:分析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18)F-FDG代谢显像的影像特点,研究甲状腺显影情况与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TGAb)滴度间的关系,探讨^(18)F-FDG代谢显像在HT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 目的:分析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18)F-FDG代谢显像的影像特点,研究甲状腺显影情况与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TGAb)滴度间的关系,探讨^(18)F-FDG代谢显像在HT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23年3月行^(18)F-FDG SPECT/CT符合线路代谢显像的患者,筛选HT患者。通过目测法和半定量分析法分析HT^(18)F-FDG代谢显像的特点。目测法分级标准为甲状腺不显影、甲状腺显影低于肝脏、等于肝脏、高于肝脏、明显高于肝脏,分别赋值为0~4。半定量分析方法为计算甲状腺与肝脏区放射性摄取比值(T/L)。采用线性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甲状腺显影情况与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TGAb)滴度间的相关性。结果:共24例HT患者纳入本研究,男4例,女20例,年龄(63.50±12.93)岁,甲状腺功能减退1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1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3例。24例HT患者中2例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伴颈部多发淋巴结转移,余22例HT患者中,除1例表现为甲状腺一叶局灶性显影外,其余21例均表现为甲状腺双叶弥漫显影。24例HT T/L值与TSH水平呈弱正相关(r=0.411,P<0.05)。甲状腺功能减退组T/L值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35,P<0.05)。根据TPOAb、TGAb滴度进行分层分析,TPOAb滴度<300 kU/L、300~<600 kU/L、≥600 kU/L三组T/L值依次为1.13(1.02,1.63)、1.40(1.10,1.48)、3.01(2.86,4.22),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H=9.788,P<0.05),两两组间比较,TPOAb滴度≥600 kU/L组T/L值高于0~<300 kU/L组(Bonferroni校正后P<0.05),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onferroni校正后P>0.05)。TGAb滴度<200 kU/L、200~<500 kU/L、≥500 kU/L三组T/L值依次为1.03(1.00,1.08)、1.60(1.32,2.97)、2.01(1.09,2.91),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H=8.223,P<0.05),两两组间比较,TGAb滴度<200 kU/L组T/L值小于200~<500 kU/L组(Bonferroni校正后P<0.05),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onferroni校正后P>0.05)。结论:^(18)F-FDG代谢显像甲状腺弥漫显影时需排除HT和甲状腺功能减退,^(18)F-FDG代谢显像在HT发病中晚期及HT合并甲状腺癌的诊疗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病 氟脱氧葡萄糖F18 放射性核素显像
下载PDF
远处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生化进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4
作者 彰金 孙迪 +6 位作者 王昊 石聪 赵翊含 潘逸缙 慕转转 丁治国 林岩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4546-4553,共8页
背景晚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尤其是远处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DM-PTC)的病情变化主要从甲状腺球蛋白(Tg)等血清学指标和CT等影像学两方面进行监测。由于CT等影像学手段本身的局限性如辐射、价格昂贵及转移病灶分布的复杂性,实体瘤疗... 背景晚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尤其是远处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DM-PTC)的病情变化主要从甲状腺球蛋白(Tg)等血清学指标和CT等影像学两方面进行监测。由于CT等影像学手段本身的局限性如辐射、价格昂贵及转移病灶分布的复杂性,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RECIST 1.1)常无法及时捕捉DM-PTC患者的病情变化,而整合了时间维度的Tg倍增时间(TgDT)已显示其在灵敏监测PTC疾病变化中的作用。目的以TgDT为结局变量,探索DM-PTC的生化进展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2023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就诊的61例DM-PTC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门诊病历系统收集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并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基因突变检测内容包括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突变、端粒酶反转录酶(TERT)突变、转染重排(RET)融合、大鼠肉瘤病毒(RAS)突变。末次^(131)I治疗后4个月到1年时间内行外周血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及淋巴细胞检测。计算TgDT,以TgDT 3年为界,将研究对象分为<3年组(n=16)和≥3年组(n=45)。末次^(131)I治疗后4个月到1年时间内,计算TgDT的初次Tg时间点的T细胞亚群、NK细胞百分比及淋巴细胞绝对值被定义为淋巴细胞亚群的初始值,计算TgDT的末次Tg时间点的T细胞亚群、NK细胞百分比及淋巴细胞绝对值被定义为淋巴细胞亚群的末次值,淋巴细胞亚群随时间纵向变化情况以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率表示,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率=(末次值-初始值)/初始值×100%。比较两组淋巴细胞亚群初始值及变化率的差异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向后回归分析探究DM-PTC生化进展的影响因素。结果≥3年组确诊年龄、末次^(131)I治疗前局部手术次数、碘难治(RAIR)、TERT突变、BRAF与TERT共同突变比例低于<3年组,RET融合比例高于<3年组(P<0.05)。≥3年组CD_(3)^(+)T细胞百分比、CD_(8)^(+)T细胞百分比高于<3年组,NK细胞百分比、CD4/CD8低于<3年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_(8)^(+)T细胞百分比降低(OR=0.879,95%CI=0.792~0.975)、BRAF与TERT共同突变(OR=7.044,95%CI=1.368~36.265)是DM-PTC生化进展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低CD_(8)^(+)T细胞比例的免疫状态、BRAF与TERT共同突变等多种因素可影响DM-PTC的生化进展,淋巴细胞亚群及多基因联合检测对于DM-PTC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远处转移 生化进展 甲状腺球蛋白倍增时间 T淋巴细胞亚群 基因突变
下载PDF
桥本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毒症人群临床症状及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葛亚雪 丁治国 +3 位作者 陈晓珩 李会龙 祁烁 户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630-2638,共9页
背景中国传统医学对桥本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毒症的发生、发展和诊疗已经有了系统的认识,但是目前关于本病人群中医临床症状和证型分布情况研究甚少,国家行业标准中亦缺乏关于本病的证型分布及证候诊断标准的描述。目的运用因子分析联合... 背景中国传统医学对桥本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毒症的发生、发展和诊疗已经有了系统的认识,但是目前关于本病人群中医临床症状和证型分布情况研究甚少,国家行业标准中亦缺乏关于本病的证型分布及证候诊断标准的描述。目的运用因子分析联合聚类分析探讨桥本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毒症人群临床症状及证型分布规律,为临床辨证提供依据,促进桥本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毒症证候标准化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城院区、通州院区、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甲状腺病科门诊符合诊断标准的171例桥本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毒症患者,使用《桥本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毒症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对症状/体征、舌、脉等四诊信息进行采集,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桥本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毒症的症状及证型分布规律。结果171例桥本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毒症患者中男17例、女154例,平均年龄(39.98±13.30)岁,其中20~60岁患者占87.72%。症状分布方面出现频率较高的症状有神疲乏力、心慌心悸、烦躁或急躁易怒,体征有颈前肿大、手指震颤,频率较高的舌象有舌红、舌瘦薄和舌有齿痕,苔质为苔白和苔薄,脉象是脉弦、脉数。收集调查表的82个四诊条目因子分析,提取出2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0.562%,筛选出具有意义的症状62项。利用因子分析得到的25个公因子结果作为变量对其进行R型系统聚类分析,共得到5类证候分型,分别是:肝郁痰凝证、阴虚火旺证、脾肾阳虚证、肝郁气滞证、气阴两虚证。结论桥本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毒症的基本中医证候可分为肝郁痰凝证、阴虚火旺证、脾肾阳虚证、肝郁气滞证、气阴两虚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病 桥本甲状腺炎 桥本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毒症 中医证候 分布规律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彰金 丁治国 +4 位作者 祁烁 李颖 李伟强 张媛媛 周通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3期4125-4129,共5页
背景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住院期间死亡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_(3))检测值多明显高于生物参考区间上限。既往关于甲状腺激素对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预测的研究,特别是rT_(3)预测价值的研究较少。探索对心力衰竭... 背景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住院期间死亡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_(3))检测值多明显高于生物参考区间上限。既往关于甲状腺激素对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预测的研究,特别是rT_(3)预测价值的研究较少。探索对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死亡有预测价值的指标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与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年4月—2022年4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住院治疗的197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所有研究对象入院24 h内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_(3))、总甲状腺素(TT_(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促甲状腺激素(TSH)、rT_(3)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根据研究对象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n=18)和非死亡组(n=179)。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相关指标对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预测价值,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并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指标的AUC。结果死亡组年龄、rT_(3)高于非死亡组,FT_(3)、TT_(3)、TSH低于非死亡组(P<0.05)。非死亡组患者中66例甲状腺功能正常,87例低T_(3)综合征,15例单独FT_(4)高,3例单独TT_(4)高,5例TT_(4)、FT_(4)均高,1例单独TT_(4)低,1例单独TT_(3)高,1例单独FT_(3)高;死亡组患者中1例甲状腺功能正常,14例低T_(3)综合征,3例单独FT_(4)高。两组患者低T_(3)综合征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T_(3)是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影响因素[OR=5.245,95%CI(2.283,12.050),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rT_(3)预测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AUC为0.914[95%CI(0.865,0.962)],大于年龄(Z=3.137,P=0.002)、FT_(3)(Z=2.389,P=0.017)、TT_(3)(Z=2.123,P=0.034)、TSH(Z=3.056,P=0.002)。结论低T_(3)综合征可能是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血清rT_(3)对于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的预后判断具有较高价值,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低T3综合征 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甲状腺激素 预后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清肝散结消瘿方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心爱 丁治国 +6 位作者 耿文倩 袁姣姣 吴艳珂 钱嘉惠 户蕊 陈智 李哲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22期3097-3103,共7页
目的探讨清肝散结消瘿方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3年5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 目的探讨清肝散结消瘿方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3年5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甲状腺病科门诊的CLT合并甲减患者89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并招募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健康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限碘饮食,对照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口服,治疗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联合清肝散结消瘿方口服,2组均干预8周。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相关自身抗体滴度水平、甲状腺功能[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中医证候积分、甲状腺病证候群评分、下肢局部水肿评分及中医证候疗效、安全性,检测健康组受试者和观察组中30例患者(随机选取)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2(IL-1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滴度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FT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甲状腺病证候群评分、下肢局部水肿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观察组30例患者血清IL-2、IL-12、MCP-1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均<0.05),治疗后血清IL-2、IL-12、MCP-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36%(38/44)vs 35.56%(16/45),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清肝散结消瘿方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CLT合并甲减能够明显降低甲状腺抗体滴度水平,可明显改善甲状腺功能和临床症状和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清肝散结消瘿方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TPOAb滴度下降的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杨泽佩 胡凯文 +10 位作者 李靖华 陈晓珩 彰金 商建伟 李哲 李会龙 李璐 户蕊 祁烁 张涛静 丁治国 《北京中医药》 2025年第4期466-471,共6页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研究分析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TPOAb滴度下降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8年6月―2021年9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甲状腺病科就诊的1269例TPOAb阳性的HT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病历资料,采用单因素Logistics...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研究分析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TPOAb滴度下降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8年6月―2021年9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甲状腺病科就诊的1269例TPOAb阳性的HT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病历资料,采用单因素Logistics、多因素Logistics、LASSO回归分析,探讨HT患者TPOAb滴度明显下降优势人群与年龄、性别、甲状腺功能状态、中药服用时间等14项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Logistics回归结果显示,抗体滴度明显下降优势人群的影响因素:与女性[OR=2.430,95%CI(1.403,4.463),P<0.05]、TRAb阳性[OR=1.676,95%CI(1.056,2.643),P<0.05]、中药中暴露[OR=1.795,95%CI(1.205,2.726),P<0.05]、中药高暴露[OR=3.839,95%CI(2.534,5.926),P<0.05]均呈正相关;与30~50岁[OR=0.648,95%CI(0.470,0.896),P<0.05]、>50岁[OR=0.343,95%CI(0.224,0.520),P<0.05]均呈负相关。同时LASSO结果显示,甲状腺功能状态可能是抗体滴度明显下降优势人群的影响因素(β=0.031)。结论HT患者TPOAb滴度明显下降优势人群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年龄、TRAb、甲状腺功能状态和中药服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桥本甲状腺炎 清肝健脾法 影响因素 真实世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