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抗呼吸道流感病毒感染实验研究概况 被引量:13
1
作者 胡旭 邱全瑛 姜良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80-182,共3页
关键词 流感病毒 呼吸道感染 中医药疗法 实验研究 中药有效成分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_1及其肠内菌代谢产物Rh_1对小鼠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0
2
作者 王毅 蒋艳 +1 位作者 王本祥 邱全瑛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927-929,共3页
目的 初探人参皂苷Rg1 及其肠内菌代谢产物Rh1 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Rh1 与Rg1 分别处理脾T细胞 ,B细胞及腹腔巨噬细胞 (Mφ) ;MTT比色法测T和B细胞增殖能力 ;中性红比色法测Mφ的吞噬功能 ;Griess法测Mφ释放NO的水平。... 目的 初探人参皂苷Rg1 及其肠内菌代谢产物Rh1 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Rh1 与Rg1 分别处理脾T细胞 ,B细胞及腹腔巨噬细胞 (Mφ) ;MTT比色法测T和B细胞增殖能力 ;中性红比色法测Mφ的吞噬功能 ;Griess法测Mφ释放NO的水平。 结果 Rh1 能促进脾细胞增殖、下调ConA诱导的T细胞增殖 ;Rh1 与Rg1 对LPS诱导的B细胞增殖均无明显作用 ;Rg1 和Rh1 能提高Mφ的吞噬能力和促进NO的释放。 结论 Rg1 及其代谢产物Rh1 可共同作用于T细胞和Mφ而产生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H1 人参皂苷RG1 免疫细胞 免疫功能 T细胞 B细胞 巨噬细胞 MTT比色法
下载PDF
清解宁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任钧国 郝钰 +2 位作者 邱全瑛 何秀娟 娄金丽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30-32,共3页
目的 :研究清解宁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绵羊红细胞 (SRBC)免疫小鼠 ,分别用小鼠脚掌厚度测量法观察迟发性超敏反应 (DTH)、溶血分光光度法观察体外抗体形成细胞数 (PFC)、微量血凝法观察溶血素、MTT法观察脾T、B淋巴细胞的增... 目的 :研究清解宁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绵羊红细胞 (SRBC)免疫小鼠 ,分别用小鼠脚掌厚度测量法观察迟发性超敏反应 (DTH)、溶血分光光度法观察体外抗体形成细胞数 (PFC)、微量血凝法观察溶血素、MTT法观察脾T、B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 ,腹腔MΦ吞噬中性红比色法观察腹腔MΦ吞噬中性红的能力。结果 :清解宁能明显抑制SRBC免疫小鼠的DTH、PFC、溶血素、脾T、B淋巴细胞的增殖以及腹腔MΦ吞噬中性红的能力。结论 :清解宁对SRBC免疫小鼠的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解宁 迟发性超敏反应 溶血素 淋巴细胞增殖 抗体形成细胞
下载PDF
清解宁对SRBC免疫小鼠细胞因子抑制作用的研究
4
作者 任钧国 邱全瑛 +2 位作者 郝钰 娄金丽 何秀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 :研究清解宁对绵羊红细胞 (SRBC)免疫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用SRBC免疫小鼠 ,以巨噬细胞NO-2 释放法检测IFN γ水平 ,胸腺细胞法检测IL 1水平 ,丝裂原激活的淋巴母细胞法检测IL 2水平 ,观察清解宁对小鼠IL 1、IFN γ、IL 2... 目的 :研究清解宁对绵羊红细胞 (SRBC)免疫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用SRBC免疫小鼠 ,以巨噬细胞NO-2 释放法检测IFN γ水平 ,胸腺细胞法检测IL 1水平 ,丝裂原激活的淋巴母细胞法检测IL 2水平 ,观察清解宁对小鼠IL 1、IFN γ、IL 2的影响。结果 :清解宁能明显抑制免疫小鼠IL 1、IFN γ、IL 2的分泌。结论 :清解宁免疫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免疫细胞分泌IL 1、IFN γ、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解宁 细胞因子 IL-1 IFN-Γ IL-2 小鼠
下载PDF
麝香酮抑制血管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黏附及其表面ICAM-1、VCAM-1和CD44表达 被引量:25
5
作者 何秀娟 李萍 +3 位作者 邱全瑛 盛巡 王芳 娄金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8-150,155,共4页
目的:从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的角度探讨麝香对创伤愈合的作用基础。方法:以TNF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模型,应用MTT法、虎红法、荧光免疫组化法研究麝香酮对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与HUVEC黏附及HUVE... 目的:从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的角度探讨麝香对创伤愈合的作用基础。方法:以TNF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模型,应用MTT法、虎红法、荧光免疫组化法研究麝香酮对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与HUVEC黏附及HUVEC表面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TNF处理HUVEC12小时,能明显增强PMN与HUVEC黏附(P〈0.01),并能明显促进HUVEC表面ICAM-1、VCAM-1和CIM4表达(P〈0.05)。75~150ml麝香酮作用于TNF活化的HU-VEC,明显抑制PMN与HUVEC黏附(P〈0.01),仅150μg/ml时降低HUVEC表面ICAM-1表达(P〈0.05),37.5μg/ml和150μg/ml时减少其表面VCAM.1表达(P〈0.05),75-150μg/ml时抑制其表面CD44表达(P〈0.05或P〈0.01)。结论:麝香酮通过降低HUVEC表面ICAM-1、VCAM-1和CD44表达而抑制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可能是麝香促进慢性创面愈合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酮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中性粒细胞 黏附分子 创伤愈合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与Rh1对树突状细胞表达HLA-DR、CD25、CD44、CD54、CD11c及E-selectin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毅 郝钰 +1 位作者 邱全瑛 黄启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6-48,52,共4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和Rh1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表面分子CD25、HLA-DR、CD44、ICAM-1、CD11c及E-selectin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Rg1和Rh1分别加入成熟DC中,刺激一定时间后,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并用图像分析法分析结果。...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和Rh1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表面分子CD25、HLA-DR、CD44、ICAM-1、CD11c及E-selectin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Rg1和Rh1分别加入成熟DC中,刺激一定时间后,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并用图像分析法分析结果。结果除E-selectin外,Rg1和Rh1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HLA-DR、CD25、CD11c、CD44和ICAM-1的表达。结论Rg1、Rh1可增强DC表面促进T细胞活化的第一、二类信号系统分子的表达,提高其抗原递呈能力,并促进DC-T细胞簇的形成而活化初始T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人参皂苷 CD25 HLA-DR CD44 ICAM-1
下载PDF
几种外用中药成份对离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何秀娟 李萍 +2 位作者 邱全瑛 盛巡 王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32-835,共4页
目的 :体外观察几种常用外用中药有关成分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 ,初步探讨其对创伤愈合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观察中药人参皂苷Rg1、Rh1、黄芪多糖、鹿茸多肽、川芎嗪、麝香酮、桂皮醛和乳香水提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目的 :体外观察几种常用外用中药有关成分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 ,初步探讨其对创伤愈合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观察中药人参皂苷Rg1、Rh1、黄芪多糖、鹿茸多肽、川芎嗪、麝香酮、桂皮醛和乳香水提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增殖的影响。结果 :9 75mg/L - 2 5g/L的黄芪多糖对HUVEC未表现出增殖促进作用 ;1 94mg/L - 0 5g/L的人参皂苷Rh1促进HUVEC的增殖 (P <0 0 5或P <0 0 1) ,31mg/L的人参皂苷Rg1抑制细胞增殖 (P <0 0 5 ) ;1mg/L - 0 5g/L的鹿茸多肽明显促进HUVEC的增殖 ,以 10mg/L作用最明显 (P <0 0 1) ,桂皮醛 2g/L时促进HUVEC的增殖 (P <0 0 5 ) ;1g/L的麝香酮明显抑制HUVEC的增殖 (P <0 0 1) ;0 5kg/L -2 5kg/L(生药 )乳香水提物明显抑制HUVEC的增殖 (P <0 0 1) ,抑制增殖率为 35 5 6 % - 5 5 5 6 %。川芎嗪 0 12 5g/L- 0 5g/L明显抑制HUVEC的增殖 (P <0 0 1)。结论 :益气温阳药物人参 (Rh1)、鹿茸 (鹿茸多肽 )、肉桂 (桂皮醛 )促进HUVEC增殖 ;通络活血药物麝香 (麝香酮 )、乳香 (乳香水提物 )、川芎 (川芎嗪 )抑制HUVEC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静脉 内皮细胞 细胞增殖 中草药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Rh1对树突状细胞刺激T细胞增殖及LPAK抗肿瘤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毅 郝钰 +2 位作者 邱全瑛 郭丽姝 任钧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48-252,共5页
目的 :观察人参皂苷Rg1,Rh1对树突状细胞 (DC)刺激T细胞增殖及其对IL 2与PHA激活的杀伤细胞 (DC LPAK)对人乳头瘤细胞及L92 9细胞杀伤作用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鉴定DC ,用MTT法检测Rg1及Rh1对D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用中性... 目的 :观察人参皂苷Rg1,Rh1对树突状细胞 (DC)刺激T细胞增殖及其对IL 2与PHA激活的杀伤细胞 (DC LPAK)对人乳头瘤细胞及L92 9细胞杀伤作用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鉴定DC ,用MTT法检测Rg1及Rh1对D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用中性红摄入比色法观察DC LPAK的杀伤活性。结果 :T :DC为 10 :1及 2 5 :1时 ,仅Rg110 0 μg ml能促进T细胞增殖 (P <0 0 5 ) ,而Rh110 0 μg ml则抑制T细胞增殖 (P <0 0 1) ,同剂量的Rg1及Rh1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0 0 1) ;T :DC为 10 :1时 ,Rh110 μg ml抑制T细胞增殖 ,而在T :DC为 2 5 :1时则表现为促增殖作用 (P <0 0 5 )。T :DC为 5 0 :1时 ,各加药组对T细胞增殖均无作用。Rg1及Rh1均能促进DC LPAK对乳头瘤细胞的杀伤能力 ;在对L92 9杀伤实验中 ,效靶比为 5 :1时 ,Rg1各剂量均能显著促进DC LPAK的杀伤活性 (P <0 0 1~ 0 0 5 ) ,而Rh1仅中剂量能提高DC LPAK的杀伤活力 (P <0 0 5 )。结论 :Rg1可增强DC刺激T细胞增殖及DC LPAK杀伤肿瘤的细胞能力。Rh1的作用则与其剂量范围及细胞比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L Rh1 树突状细胞刺激T细胞增殖 肿瘤细胞
下载PDF
外用中药有效成分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何秀娟 李萍 邱全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570-1570,共1页
关键词 外用中药 有效成分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增殖 皮肤创伤 创伤愈合
下载PDF
宣肺解毒颗粒剂对FM_1株感染小鼠肺指数及病毒血凝滴度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史利卿 邱全瑛 +4 位作者 吕燕宁 王娟娟 郝钰 栾永红 贾翎 《中国中医急症》 1998年第6期272-274,共3页
本实验以流感病毒FMl株24LDs。病毒量感染小鼠致病毒性肺炎,并以不同药物予以治疗,于感染病毒第4天后观察各组肺指数及流感病毒血凝滴度,结果显示:宣肺解毒颗粒剂能够显著降低肺指数,小剂量宣肺解毒颗粒剂能够显著降低血凝滴度;... 本实验以流感病毒FMl株24LDs。病毒量感染小鼠致病毒性肺炎,并以不同药物予以治疗,于感染病毒第4天后观察各组肺指数及流感病毒血凝滴度,结果显示:宣肺解毒颗粒剂能够显著降低肺指数,小剂量宣肺解毒颗粒剂能够显著降低血凝滴度;与病毒吐比较,在降低肺指数作用上无显著差异,但在降低血凝滴度上效果不及病毒吐。说明本方在感染动物体内有抑制病毒增殖和减轻病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肺解毒颗粒剂 病毒性肺炎 肺指数 血凝滴度
下载PDF
八珍汤对^(60)Co照射小鼠骨髓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祝红焰 谭允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八珍汤对60Co照射小鼠骨髓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利用60Coγ射线400rad一次性全身照射造成小鼠骨髓损伤和免疫低下,观察受照后第七天小鼠骨髓细胞增殖能力、相关细胞因子产生能力以及体内给药八珍汤小、中、大3个剂... 目的:探讨八珍汤对60Co照射小鼠骨髓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利用60Coγ射线400rad一次性全身照射造成小鼠骨髓损伤和免疫低下,观察受照后第七天小鼠骨髓细胞增殖能力、相关细胞因子产生能力以及体内给药八珍汤小、中、大3个剂量〔小剂量:4.6g/(kg·日);中剂量:9.2g/(kg·日),大剂量:18.4g/(kg·日)〕后以上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受照后第7天骨髓细胞增殖能力较正常下降了15.5%,腹腔巨噬细胞产生IL1、脾细胞产生IL2的能力均下降(P<0.05),脾细胞产生IL3的能力未受影响。体内给药,与造模对照组比较,八珍汤大、中剂量明显提高受照小鼠骨髓细胞增殖能力(P<0.001),两剂量组间无明显差异;八珍汤大、小剂量提高IL1的产量(P<0.05);大、中、小3个剂量均可使受照小鼠脾细胞分泌IL2的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P<0.01),3个剂量组间无显著差异;小剂量八珍汤可使造模小鼠细胞产生IL3能力提高10%(P<0.01)。结论:八珍汤具有提高受照小鼠骨髓细胞增殖能力及相关细胞因子产生能力,为八珍汤用于治疗造血及免疫缺陷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珍汤 骨髓细胞 小鼠 细胞增殖 钴60
下载PDF
外用中药珠香散体外抑菌作用和对细胞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萍 盛巡 +2 位作者 黄启福 郝钰 邱全瑛 《北京中医》 2004年第5期310-312,共3页
目的 研究外用中药珠香散体外抑菌作用和对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 抑菌实验采用杯碟法和试管法 ;细胞迁移实验采用小鼠NIH3 T3 成纤维细胞的细胞伤口模型 ,分别观察珠香散中各组成成分及复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绿脓杆菌... 目的 研究外用中药珠香散体外抑菌作用和对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 抑菌实验采用杯碟法和试管法 ;细胞迁移实验采用小鼠NIH3 T3 成纤维细胞的细胞伤口模型 ,分别观察珠香散中各组成成分及复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酿脓球菌、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的抑菌作用。另外 ,珠香散中各组成成分在不同条件下对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 珠香散中乳香水提取物对以上细菌均无抗菌作用 ;其醇提取物在 0 .0 31g/mL及 0 .0 0 1g/mL分别对表皮葡萄球菌和酿脓球菌有一定的抗菌作用。琥珀水提取物在高浓度下 (0 .375g/mL)对表皮葡萄球菌有抗菌作用 ;其醇提取物在 0 .0 16g/mL对表皮葡萄球菌和酿脓球菌有抗菌作用。人工麝香水提取物在 0 .12 5g/mL对表皮葡萄球菌有抗菌作用 ;其醇提取物在 0 .0 0 2g/mL及 0 .0 31g/mL分别对酿脓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抗菌作用。珍珠粉水提物和醇提物对以上 7种菌都无抑制作用。珠香散复方水提取物在 0 .0 31g/mL及 0 .12 5g/mL分别对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抗菌作用 ;醇提取物在 0 .0 0 2g/mL及 0 .0 31g/mL分别对酿脓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有抗菌作用。细胞迁移结果显示 :在高血清培养条件下无论在细胞伤口 6h和培养 2 2h ,药物组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葡萄球菌 细胞迁移 抗菌作用 醇提取物 水提取物 外用中药 对照组 条件 结论 培养
下载PDF
肝郁脾虚因素刺激对DEN诱发肝癌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彭桂英 顾立刚 +3 位作者 王庆国 王济 李瑞生 王秀茜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4-37,共4页
观察肝郁脾虚因素刺激对二乙基亚硝胺 (DEN)诱发大鼠实验性肝癌的发生及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以及用疏肝健脾方药对该模型的防治作用。大鼠经肝郁脾虚因素刺激和DEN 70mg/kg灌胃 ,每周 1次 ,连续 8周后停用DEN ,预防和治疗组给予疏肝... 观察肝郁脾虚因素刺激对二乙基亚硝胺 (DEN)诱发大鼠实验性肝癌的发生及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以及用疏肝健脾方药对该模型的防治作用。大鼠经肝郁脾虚因素刺激和DEN 70mg/kg灌胃 ,每周 1次 ,连续 8周后停用DEN ,预防和治疗组给予疏肝健脾方药 2mL/只灌胃 (1 5g/kg)。大鼠分别在实验第 9、14、19周取脾测定T淋巴细胞增殖和产生IFN γ和IL 2的能力。结果显示 :大鼠经肝郁脾虚因素刺激和DEN作用下 ,与单纯DEN诱发肝癌大鼠比较 ,T淋巴细胞增殖和产生IFN γ和IL 2能力的显著降低 (P值分别 <0 0 5 ) ;然而 ,经疏肝健脾方药防治后大鼠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产生IL 2、IFN γ的能力恢复明显。说明应用疏肝健脾方药能显著改善肝郁脾虚因素刺激对DEN诱发肝癌大鼠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郁脾虚 DEN 诱发 肝癌 大鼠 免疫功能 T淋巴细胞 疏肝健脾方
原文传递
八珍汤对辐射损伤小鼠免疫及造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祝红焰 吴珺 谭允育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0-44,共5页
利用 60 Coγ射线 4Gy一次性全身照射造成小鼠骨髓损伤和免疫低下 ,观察体内给药八珍汤(BD)小、中、大 3个剂量后以上功能的恢复情况。实验结果表明 :受照后 ,骨髓中形成CFU -GM集落下降至正常水平的 12 3% ,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NK... 利用 60 Coγ射线 4Gy一次性全身照射造成小鼠骨髓损伤和免疫低下 ,观察体内给药八珍汤(BD)小、中、大 3个剂量后以上功能的恢复情况。实验结果表明 :受照后 ,骨髓中形成CFU -GM集落下降至正常水平的 12 3% ,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NK细胞杀伤活性和TNF、IFN产量明显降低 ,脾脏中CD3+ 、CD4 + 、CD8+ T淋巴细胞 (% )、CD4 + /CD8+ 比值 ,外周血中CD3+ 、CD4 + T淋巴细胞 (% )、CD4 + /CD8+ 比值较正常组升高 ;中、大剂量八珍汤使受照小鼠骨髓CFU-GM集落形成提高至正常的 38%~ 4 1% ;八珍汤 3个剂量组均使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恢复至正常水平 ,且呈剂量依赖性增加 ;中剂量八珍汤可使照后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提高 ,但还未恢复至正常 ,小、大剂量八珍汤对其NK细胞杀伤活性有抑制作用 ;中剂量八珍汤可降低脾脏中CD3+ 、CD4 + 、CD8+ T淋巴细胞 (% ) ,CD8+ T淋巴细胞百分数恢复至正常 ;小剂量八珍汤降低脾脏中CD3+ 、CD4 + T淋巴细胞百分数 ;脾脏中CD4 + /CD8+ 比值只有八珍汤大剂量降低明显 ,但未恢复至正常 ;3个剂量组八珍汤均使IFN的产量恢复并超过正常水平。结果提示 :八珍汤通过保护免疫器官免受损伤 ,提高淋巴细胞功能及其细胞因子分泌功能 ,来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珍汤 免疫 造血功能 辐射损伤 动物实验 中药
原文传递
长期“束缚”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发肝癌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济 顾立刚 +2 位作者 彭桂英 李瑞生 王庆国 《上海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3-345,348,共4页
为观察束缚应激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发的化学性肝癌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①正常对照组;②化学性肝癌组:以二乙基亚硝胺70 mg/kg灌胃,每周1次,连续8周;③束缚应激组:用绷带束缚大鼠四肢,并将其每只单独装入特制鼠笼限... 为观察束缚应激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发的化学性肝癌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①正常对照组;②化学性肝癌组:以二乙基亚硝胺70 mg/kg灌胃,每周1次,连续8周;③束缚应激组:用绷带束缚大鼠四肢,并将其每只单独装入特制鼠笼限制活动8 h/d,连续18周;④肝癌加应激组:在给二乙基亚硝胺灌胃的同时进行束缚,方法同前。选取第9周、第14周和第19周三个时间点分批处死大鼠,测定各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脾T细胞产生IFN-γ的能力。结果显示与单纯化学性肝癌组比较,叠加束缚应激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脾T细胞产生IFN-γ的能力在各时间点均显著降低(P值分别<0.01和<0.05),并且随着束缚时间延长和癌症进展其免疫功能逐渐下降。束缚应激组和化学性肝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上述两项指标在各时间点也均有显著降低(P<0.01),并且以早期阶段(0-9周)下降最为显著。说明束缚应激能加重抑制二乙基亚硝胺诱发的化学性肝癌大鼠的细胞免疫功能,这可能是其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缚应激 化学性肝癌 巨噬细胞 IFN-Γ
原文传递
白首乌甙对DEN诱发实验性肝癌大鼠肝细胞DNA含量和生长周期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贾翎 顾立刚 +2 位作者 赵建晴 王月琦 王庆国 《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3-6,共4页
用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发生实验性肝癌,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自首乌甙对该模型大鼠肝细胞DNA含量和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治疗组大鼠与模型组比较,肝细胞内2倍体细胞明显增多,多倍体细胞明显减少;大鼠肝细胞处于G_0/G_1期... 用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发生实验性肝癌,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自首乌甙对该模型大鼠肝细胞DNA含量和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治疗组大鼠与模型组比较,肝细胞内2倍体细胞明显增多,多倍体细胞明显减少;大鼠肝细胞处于G_0/G_1期的细胞显著增多,处于S期的细胞显著减少,说明白首乌甙可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合成,阻止肿瘤细胞分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白首乌甙 二乙基亚硝胺 抗肿瘤 实验性肝癌 细胞周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