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用药规律和作用机制
1
作者 岳佳书 郝千莹 +2 位作者 李园园 郝晓宇 李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068-1078,1083,共12页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用药规律,预测核心药物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检索SinoMed、CNKI、WanFang Data、VIP数据库中关于中药复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文献,构建处方数据库,运用R 4.2.0软件进行药物和性味归经频数统计...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用药规律,预测核心药物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检索SinoMed、CNKI、WanFang Data、VIP数据库中关于中药复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文献,构建处方数据库,运用R 4.2.0软件进行药物和性味归经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得到核心药物。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绘制中药处方-活性化合物分子-核心靶点-pSS调控网络,预测核心药物的潜在作用靶点和通路,并使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核心化合物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能力。结果筛选得到121首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处方,涉及162味中药,前三味高频药物为麦冬、地黄、甘草,使用频次≥10次的30味高频药物以补虚药(补气药、补阴药、补血药)占比最多,其次为清热凉血、活血调经药;性味以甘、苦、寒为主,归经以肝、肺、胃、脾、肾、心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药对组合29个;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得到5个组合。对核心药物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山柰酚、槲皮素、丹参酮ⅡA、甲基麦芽酮A等核心活性成分和5个核心靶点;富集分析提示主要涉及脂质与脂肪酸代谢、动脉粥样硬化通路、NADP结合、双加氧酶活性调节、白细胞跨内皮迁移等生物学过程;分子对接表明化合物配体与蛋白受体间具备良好的结合能力。结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多以气阴两虚为本,燥热、血瘀致病,中药复方以益气养阴润燥、清热凉血活血为主;多个核心化合物成分对应的多个靶点介入氧化、白细胞迁移等生物过程产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用药规律 机制
下载PDF
中医“肾—冲脉—胃”轴的概念提出与临床应用
2
作者 谢洋峰 陈步星 +1 位作者 韩文博 张佳乐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2029-2031,共3页
医学大家张锡纯在诸多疾病的论治中,多从肾—冲脉—胃关系辨治,疗效显著,据此本文提出“肾—冲脉—胃”轴的概念,为临床疾病辨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肾、冲脉、胃之间以冲脉为枢纽相互联系,经气在“肾—冲脉—胃”之间升降出入,从而协... 医学大家张锡纯在诸多疾病的论治中,多从肾—冲脉—胃关系辨治,疗效显著,据此本文提出“肾—冲脉—胃”轴的概念,为临床疾病辨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肾、冲脉、胃之间以冲脉为枢纽相互联系,经气在“肾—冲脉—胃”之间升降出入,从而协调各脏腑功能,构成“肾—冲脉—胃”轴的核心内容,同时“肾—冲脉—胃”经气运行失常,也会导致肾、胃及冲脉功能失常,出现血随冲逆、冲胃气逆、肾胃气逆、肾虚气逆迫肺的病机,临床常表现为倒经、呕吐、呃逆、痰饮、腹胀、胸闷等疾病,因此以“肾—冲脉—胃”为轴进行辨证和选方用药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冲脉—胃 经脉 疾病论治 临床应用 张锡纯
下载PDF
动脉压力波谐波指标与冠心病患者心脏功能的相关性
3
作者 刘妍 李平 +7 位作者 李海田 孙金丽 王帅 韩文博 谢洋峰 王晋中 陈步星 杨阳 《安徽医学》 2025年第4期445-449,共5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脏功能对动脉压力波谐波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2023年3~4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住院的155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心衰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冠心病未合并心衰组(简称非心衰组,26例)和冠心病合并心衰组...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脏功能对动脉压力波谐波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2023年3~4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住院的155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心衰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冠心病未合并心衰组(简称非心衰组,26例)和冠心病合并心衰组(简称心衰组,129例),比较两组患者动脉压力波谐波指标C0~C5差异。采集所有患者心输出量(CO)、左心收缩时间(LVET)、前负荷率(EDFR)、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声心动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左右手动脉压力波信号C0~C5以及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作为研究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动脉压力波谐波C0~C5和无创心排CO、LVET、EDFR及NTproBNP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心衰组较非心衰组左手C1更大,左手C3、C4更小(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LVET越大,双手C0越小,双手C2越大(P<0.05);EDFR越小,右手C1、双手C5越大(P<0.05);NT-proBNP越大,双手C1越大,左手C2、C4及双手C3越小(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动脉压力波双手C0越小,双手C2越大,心肌收缩能力越差;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左手C1增高,左手C3降低;动脉压力波谐波分析法可以反映冠心病患者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压力波 心功能 无创心排 冠心病 谐波
下载PDF
鲁卫星基于血脉理论论治老年冠心病经验
4
作者 蔡海英 章新根 鲁卫星 《医药前沿》 2025年第6期85-87,共3页
本文总结鲁卫星教授应用血脉理论论治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经验。血脉理论形成了心-血-脉的整体系统,心在血脉理论中处于主导的地位,而心的功能发挥依赖于心之血脉的通畅。冠心病就是因为血脉系统中心脏的血脉出... 本文总结鲁卫星教授应用血脉理论论治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经验。血脉理论形成了心-血-脉的整体系统,心在血脉理论中处于主导的地位,而心的功能发挥依赖于心之血脉的通畅。冠心病就是因为血脉系统中心脏的血脉出了问题而引起的。鲁教授认为冠心病的病因病机是本虚标实,核心病机为心之血脉瘀滞,病位在心之血脉。治疗时聚焦心之血脉,益气养血是血脉辨治的核心,疏通血脉是本病的基本治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脉理论 冠心病 老年人 名医经验 鲁卫星
下载PDF
老年患者血浆氧化三甲胺水平与颈动脉斑块负荷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熊筱伟 穆利英 +4 位作者 付强 徐晓薇 胡宏宇 陈威 陈步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68-570,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血浆氧化三甲胺(TMAO)水平与颈动脉斑块负荷的关系。方法入选2013年1月~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就诊的可疑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79例,根据颈动脉斑块是否形成富脂质坏死脂核(LRNC)分为无LRNC组23例和...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血浆氧化三甲胺(TMAO)水平与颈动脉斑块负荷的关系。方法入选2013年1月~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就诊的可疑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79例,根据颈动脉斑块是否形成富脂质坏死脂核(LRNC)分为无LRNC组23例和LRNC组56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血浆TMAO水平,进行MRI检查,计算颈动脉斑块的LRNC大小和总管壁体积(TWV),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无LRNC组比较,LRNC组血浆TMAO水平明显升高[(7.00±6.29)μmol/L vs(3.29±1.99)μmol/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和高脂血症以及合并疾病等因素后,血浆TMAO水平依然是LRNC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所有患者血浆TMAO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TWV呈正相关(r=0.295,P<0.05);LRNC组患者血浆TMAO水平与LRNC大小呈正相关(r=0.576,P<0.01)。结论老年患者血浆TMAO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LRNC形成及大小密切相关,且与TWV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颈总动脉 血脂异常 氧化三甲胺
下载PDF
中医如何治疗心力衰竭
6
作者 鲁卫星 《家庭中医药》 2014年第1期22-24,共3页
心衰是西医的病名,全称是心力衰竭,是指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功能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换句话说,心脏是我们身体的血液中心,它本来有能力把有营养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再把全身各处利用过的血运... 心衰是西医的病名,全称是心力衰竭,是指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功能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换句话说,心脏是我们身体的血液中心,它本来有能力把有营养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再把全身各处利用过的血运回来。如果心脏病了,它不再能够把血送出去,或者收回来,那就可以说“心衰”了。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病的最终阶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已经到了不得不治的地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治疗 中医 心脏结构 血液中心 功能性疾病 功能受损 心室充盈
下载PDF
276例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证候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玉旋 李平 +4 位作者 梁昌昌 王新慧 曾勤 陈楠 余仁欢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2期3229-3234,3241,共7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就诊患者的基本信息、实验室指标、中医症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就诊患者的基本信息、实验室指标、中医症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IMN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76例IMN中医证型中纯虚证19.57%,纯实证10.87%,虚实夹杂证69.57%。虚证分布为:脾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肺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实证分布为:湿热证>湿瘀互结>水湿证>血瘀证。病程>2年肝肾阴虚证明显高于病程<2年(26.39%对比12.07%),体质量超重湿瘀互结证明显高于正常(41.96%对比19.23%);血浆白蛋白<30 g/L脾肾气虚证(55.15%对比34.55%)、血瘀证(31.40%对比17.82%)均较血浆白蛋白>30 g/L明显偏高;使用糖皮质激素观察组肝肾阴虚证(27.27%对比13.09%)、肺肾气虚证(20.00%对比7.33%)均较未使用糖皮质激素组明显偏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MN中医证候复杂,以虚实夹杂证居多。其基本病机为脾肾两虚,在此基础上常有水、湿、热、痰、瘀、湿瘀互结等病理产物。病程、体质量、血浆白蛋白、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均为影响IMN中医证型分布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横断面研究 脾肾两虚 湿瘀互结 病程 体质量 血浆白蛋白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血浆氧化三甲胺水平与体质量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熊筱伟 徐晓薇 +4 位作者 郭彩霞 穆利英 胡宏宇 陈威 陈步星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1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中氧化三甲胺(TMAO)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北京天坛医院心内科可疑冠心病(CHD)患者86例。利用稳定同位素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患者血浆TMAO水平,并计算患者的BMI,根据BMI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血浆中氧化三甲胺(TMAO)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北京天坛医院心内科可疑冠心病(CHD)患者86例。利用稳定同位素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患者血浆TMAO水平,并计算患者的BMI,根据BMI将患者分为体重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双变量Correlate分析血浆TMAO水平与BMI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BMI组间血浆TMAO水平的差异。结果血浆TMAO水平和机体BMI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404,P<0.001);与BMI正常组相比,超重组、肥胖组(7.47±6.23)μmol/L vs.(3.28±2.44)μmol/L,(10.64±6.96)μmol/L vs.(3.28±2.44)μmol/L具有较高的血浆TMAO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TMAO的水平与机体BMI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三甲胺 体质量指数 肥胖 冠心病
下载PDF
基于Web of Science对2013-2022年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玉旋 姬新珂 +1 位作者 王新慧 李平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2099-2105,I0009,共8页
目的基于Web of Science对心肌梗死(miocardial infarction,MI)后心律失常研究的科学成果进行可视化分析,明确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与前沿。方法在1 d内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13-2022年有关MI和心律失常研究的文献,利... 目的基于Web of Science对心肌梗死(miocardial infarction,MI)后心律失常研究的科学成果进行可视化分析,明确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与前沿。方法在1 d内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13-2022年有关MI和心律失常研究的文献,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 6.2.R4进行国家、机构共现分析、期刊、文献共被引分析和关键词共现、聚类、突现分析。结果共纳入5505篇论文;在过去的十年里,MI后心律失常研究的发文量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共有98个国家参与研究,美国是最高产的国家(1838篇),也是与其他国家合作最密切的国家。哈佛大学的论文贡献最多(261篇),共被引次数最多的期刊是Circulation(4564次),201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制定的《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猝死的预防管理指南》是共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130次)。除“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外,高频关键词有“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死亡率、心源性猝死、风险、心力衰竭”等,“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是中介中心性最高的关键词,“再灌注”是爆发性最强的关键词。结论近十年,MI后心律失常领域研究热度持续上升,研究热点是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和心源性猝死的预防,再灌注治疗和再灌注心律失常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研究热点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
下载PDF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烟雾病术后1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俊男 鲁卫星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336-337,共2页
烟雾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颅底异常血管网为特征的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因其病因不明,目前国内外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通过外科手术实施血运重建是目前颇为有效的治疗手段。本例成人烟雾病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采用中医中药的方法改善术后... 烟雾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颅底异常血管网为特征的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因其病因不明,目前国内外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通过外科手术实施血运重建是目前颇为有效的治疗手段。本例成人烟雾病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采用中医中药的方法改善术后症状,以平肝、活血、健脾、豁痰作为治疗大法,给予天麻钩藤饮加减方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可见,在手术作为烟雾病主要治疗手段的背景下,中医药得益于其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特点优势,在烟雾病这类临床罕见病的治疗领域仍有很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天麻钩藤饮 个案报道
下载PDF
心脉隆注射液联合基础治疗方案治疗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13
11
作者 肖巍 张学斌 +3 位作者 李磊 刘国恩 朱文涛 鲁卫星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探讨心脉隆注射液联合基础治疗方案在临床治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型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的中心区组随机、开放的实际临床试验,将2014年2月-2016年11月期间27家综合性医院收治的LVEF降低型心力衰竭患者... 目的:探讨心脉隆注射液联合基础治疗方案在临床治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型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的中心区组随机、开放的实际临床试验,将2014年2月-2016年11月期间27家综合性医院收治的LVEF降低型心力衰竭患者按1∶3比例分为对照组(n=253)和试验组(n=872),对照组使用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基础治疗上静脉注射至少1个疗程(5 d)的心脉隆注射液。以心功能分级总有效率、LVEF改善值、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量表(MLHFQ)总分改善值和再住院率等效果指标从全社会角度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的3个月心功能分级总有效率分别为61.54%和81.06%,LVEF改善值分别约为3.05%和7.35%,MLHFQ总分改善值分别约为24.39和26.63,再住院率分别为19.43%和10.0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药物经济学结果显示,试验组的LVEF改善值、MLHFQ总分改善值等正向指标的成本-效果比均低于对照组(189.35 vs.243.46,576.38 vs.614.29);再住院率等反向指标的成本-效果比均高于对照组(2 019.61 vs.925.42)。结论:心脉隆注射液联合基础治疗方案治疗LVEF降低型心力衰竭的疗效优于单纯基础治疗方案,成本-效果分析表明该联合用药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脉隆注射液 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 成本-效果 全社会角度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可视化分析心房颤动与电重构研究的热点与趋势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玉旋 史大卓 +2 位作者 高铸烨 姬新珂 李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0期91-96,共6页
目的 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探讨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与电重构研究的热点与趋势。方法 检索2004年1月至2021年12月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有关房颤和电重构研究的文献,利用Cite Space 5.8.R3、VOSviewer 1.6.16绘制国家、机... 目的 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探讨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与电重构研究的热点与趋势。方法 检索2004年1月至2021年12月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有关房颤和电重构研究的文献,利用Cite Space 5.8.R3、VOSviewer 1.6.16绘制国家、机构、作者、关键词可视化图谱。结果 共纳入1 178篇文献,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美国是最高产的国家,蒙特利尔大学是最具影响力的科研机构,Nattle S是发文最多的作者。心房重构、电重构、机制、风险等是该领域的高频和高中介中心性关键词,纤维化是突发强度最强的关键词。结论 房颤与电重构领域的研究热度处于持续上升阶段,主要研究热点是电重构机制、离子通道的变化、房颤的治疗和危险因素的预防,纤维化是未来研究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电重构 研究热点 CITESPACE VOSviewer
下载PDF
高龄女性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娄序笙 庞兴学 陈步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53-1155,共3页
目的探究高龄女性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血管科年龄≥80岁的女性心力衰竭患者292例,根据LVEF分为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 目的探究高龄女性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血管科年龄≥80岁的女性心力衰竭患者292例,根据LVEF分为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组87例HFpEF组205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HFpEF组心房颤动比例、血钾和LVEF明显高于HFrEF组,高脂血症、心肌梗死病史、冠心病血运重建比例及心率明显低于HFrEF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率(95%CI:1.008~1.056,P=0.009)、心肌梗死病史(95%CI:2.718~9.950,P=0.000)、冠心病血运重建(95%CI:1.042~3.648,P=0.037)、高脂血症(95%CI:1.615~6.068,P=0.001)是心力衰竭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肌梗死病史、高脂血症、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心率是高龄女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搏输出量 心力衰竭 高脂血症 心肌梗死 女性
下载PDF
从“脾脉相关”论治心律失常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胤博 洪玉颖 +4 位作者 梁芳 周天琪 秦子镒 马千婷 鲁卫星 《北京中医药》 2023年第7期759-762,共4页
脾生营卫、气化通脉,血脉和依赖于脾胃生化,血脉利依赖于脾胃运化。脾失所化,则脉道失濡,心神失养;脾失所运,则痰瘀内生,心神受扰。治疗心律失常当以脾胃生化和运化为基础,补虚泻实,以复脉律。从“脾脉相关”的角度揭示心律失常的本质,... 脾生营卫、气化通脉,血脉和依赖于脾胃生化,血脉利依赖于脾胃运化。脾失所化,则脉道失濡,心神失养;脾失所运,则痰瘀内生,心神受扰。治疗心律失常当以脾胃生化和运化为基础,补虚泻实,以复脉律。从“脾脉相关”的角度揭示心律失常的本质,体现中医学气血理论特色,为临床辨治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悸 脾脉相关 调和脾脉 医案
原文传递
基于因子分析的205例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证候要素特点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冯伟 白芳芳 +2 位作者 暴雪丽 李海田 李平 《北京中医药》 2023年第4期446-449,共4页
目的 探索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证候要素分布特点和规律。方法 以205例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数据为基础,对其中医四诊信息采用二分类法,运用因子分析探索证候要素及病位靶标的分布特点。结果 冠心病合并焦虑的证候要素主要... 目的 探索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证候要素分布特点和规律。方法 以205例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数据为基础,对其中医四诊信息采用二分类法,运用因子分析探索证候要素及病位靶标的分布特点。结果 冠心病合并焦虑的证候要素主要有气滞(115例,56.09%);阴虚(106例,51.70%);血瘀(104例,50.73%);痰热(101例,49.26%)。冠心病合并焦虑涉及的病位靶标主要有心(151例,73.65%);肝(122例,59.51%);脾(105例,51.21%)。结论 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证候要素有气滞、阴虚、血瘀、痰热;涉及的病位靶标为心、肝、脾,为双心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阐释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 证候要素 分布特点 因子分析
原文传递
益气活血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自汗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琦惠 郭书文 赵海滨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2067-2069,共3页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自汗是PCI术后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以非寐时汗出量多为主要特征。中医学认为,PCI术后自汗的发生与病后体虚有关,气虚血瘀导致阴阳失调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自汗是PCI术后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以非寐时汗出量多为主要特征。中医学认为,PCI术后自汗的发生与病后体虚有关,气虚血瘀导致阴阳失调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自汗的主要病机之一。基于对益气活血药对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康复影响的观察研究,提出以益气活血法为主要治法,应用自拟益气活血方(生黄芪、人参/党参、当归、川芎、三七粉)为基础方,辨证加减治疗以气虚血瘀为主要证素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自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法 益气活血方 急性心肌梗死 PCI术后 自汗
下载PDF
李平教授从阴虚论治心房颤动经验
17
作者 刘玉旋 戴方圆 +2 位作者 姬新珂 郝千莹 李平 《河北中医》 2023年第6期885-888,共4页
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现代医学治疗多采用抗心律失常药或射频消融术,但以上疗法常可导致房颤复发或出现其他新的心律失常,部分患者疗效不理想,是临床治疗的难点之一。李平教授基于朱丹溪“阴常不足”理论... 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现代医学治疗多采用抗心律失常药或射频消融术,但以上疗法常可导致房颤复发或出现其他新的心律失常,部分患者疗效不理想,是临床治疗的难点之一。李平教授基于朱丹溪“阴常不足”理论及个人临床经验,认为房颤的根本病机是心阴不足、心血耗伤,并在此基础上演变为阴虚阳亢、阴虚风动血瘀、阴虚痰火扰神证。在临证中,养阴生津、养血定悸是治疗房颤的基础,治疗阴虚阳亢证以滋阴为主,潜阳为辅,治疗阴虚风动血瘀证时善用虫药搜风通络,治疗阴虚痰火扰神证时独创连夏宁心方,辨证施治,疗效颇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名医经验 中医疗法
下载PDF
15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马卉 屈双擎 +7 位作者 王丽新 李凌 钟牧晴 陶甜甜 宋欣丽 苏兆铎 段行武 李建红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860-4862,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慢性荨麻疹发病与中医体质学的相关性,为慢性荨麻疹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15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由2名中医专业医师对其进行体质类型判定及体质相关因素调查。结果:9种体质类型中,慢性荨麻疹患者以阳虚质最... 目的:初步探讨慢性荨麻疹发病与中医体质学的相关性,为慢性荨麻疹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15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由2名中医专业医师对其进行体质类型判定及体质相关因素调查。结果:9种体质类型中,慢性荨麻疹患者以阳虚质最为多见,各型的分布比率依次为:阳虚质28.7%,特禀质17.3%,气虚质10.0%,气郁质9.3%,阴虚质8.7%,平和质8.7%,湿热质8.0%,血瘀质5.3%,痰湿质4.0%;体质类型的分布在性别、年龄、饮食偏嗜、性格、体型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吸烟、饮酒、睡眠习惯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偏颇体质主要以阳虚质、特禀质、气虚质为主;慢性荨麻疹患者体质类型的分布与性别、年龄、饮食偏嗜、性格、体型相关,与吸烟、饮酒、睡眠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中医体质 体质因素
原文传递
《寒冬至,心衰患者如何安稳过冬》答网友问(部分)
19
作者 刘欣 《家庭用药》 2025年第3期95-95,共1页
心慌但心率不快,是啥问题:我最近总是感觉心跳很快,实际测出来为90次/分,仿佛胸口有东西压着,这是心脏有问题吗?有这种可能性。实际上我们没有办法通过自身的感觉来判断疾病的轻重。如果您是冠心病患者,当您的血管堵塞时,可能表现出心... 心慌但心率不快,是啥问题:我最近总是感觉心跳很快,实际测出来为90次/分,仿佛胸口有东西压着,这是心脏有问题吗?有这种可能性。实际上我们没有办法通过自身的感觉来判断疾病的轻重。如果您是冠心病患者,当您的血管堵塞时,可能表现出心悸、胸闷、胸痛,或只是表现为憋气,症状可能不一,甚至有的心脏病患者可能猝死前都没有任何症状。单纯的心慌并不能反映疾病的轻重或具体是哪种疾病,需要专业判断。因此,还是建议您去医院检查一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堵塞 冠心病患者 胸痛 猝死 心衰患者 心脏病患者 憋气
原文传递
颐脑解郁方对脑卒中大鼠模型边缘系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冬梅 唐启盛 +3 位作者 赵瑞珍 李小黎 王戈 杨歆科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88-992,共5页
目的观察脑卒中大鼠边缘系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r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演变趋势及颐脑解郁方对其干预作用。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经Open-Field行为学评分后,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多发脑梗塞(m... 目的观察脑卒中大鼠边缘系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r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演变趋势及颐脑解郁方对其干预作用。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经Open-Field行为学评分后,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多发脑梗塞(multiple cerebral infarction,MCI)组、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组、中药组、西药组,其中正常组6只,假手术组7只,余每组各10只。正常组常规饲养。假手术组经颈外动脉推注0.3 mL生理盐水,并灌胃蒸馏水。其余各组均采用同种系微栓子体外注入法,由颈外动脉推注等剂量同种异体血栓栓子;PSD组术后7日予21日慢性不可预知的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加孤养复制PSD模型;中药组及西药组在MCI模型制备后,分别予颐脑解郁方、尼莫地平干预4周。于干预第1、2、4周进行动态观察边缘系统(海马、下丘脑、杏仁核)BDNF变化及中药干预效果。结果 BDN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同期比较,MCI组2、4周海马、下丘脑及杏仁核BDNF表达降低(P〈0.01,P〈0.05),PSD组1-4周各部位BDNF表达降低(P〈0.01)。与MCI组同期比较,PSD组1-4周各部位BDNF表达降低(P〈0.01)。与PSD组同期比较,中药组1-4周各部位BDNF表达升高(P〈0.01)。结论脑卒中大鼠存在BDNF改变,颐脑解郁方能减慢此过程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卒中后抑郁 边缘系统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颐脑解郁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