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血化瘀方药抗大鼠肝纤维化的光镜及组织化学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曹献英 贲长恩 +4 位作者 于世瀛 杨美娟 赵丽云 赵福建 姜学连 《解剖科学进展》 1997年第3期34-34,共1页
活血化瘀方药抗大鼠肝纤维化的光镜及组织化学的实验观察曹献英*贲长恩于世瀛杨美娟赵丽云赵福建姜学连(北京中医药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内蒙古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本实验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损伤组、预防组和治疗组。... 活血化瘀方药抗大鼠肝纤维化的光镜及组织化学的实验观察曹献英*贲长恩于世瀛杨美娟赵丽云赵福建姜学连(北京中医药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内蒙古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本实验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损伤组、预防组和治疗组。用猪血清诱发大鼠肝纤维化,应用柴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活血化瘀方药 组织化学 实验观察 组织胚胎学 大鼠 北京中医药大学 酶组织化学 硫胺素焦磷酸酶 纤维组织增生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增强Bel7402中IκBα表达和抑制细胞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43
2
作者 戴书静 王继峰 +2 位作者 莫日根 郭顺根 牛建昭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 从核转录因子 NF- κB和其抑制分子 IκBα的相互作用揭示去甲斑蝥素的抗肿瘤作用机理 ,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用人肝癌细胞株 (Bel740 2 ) ,常规培养 ,分为细胞对照组及去甲斑蝥素不同浓度组 ,进行细胞生... 目的 从核转录因子 NF- κB和其抑制分子 IκBα的相互作用揭示去甲斑蝥素的抗肿瘤作用机理 ,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用人肝癌细胞株 (Bel740 2 ) ,常规培养 ,分为细胞对照组及去甲斑蝥素不同浓度组 ,进行细胞生长曲线测定、细胞集落形成实验及 MTT实验 ;同时对细胞进行 Giem sa染色、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一抗分别为 anti- p6 5、anti- IκBα)。Western blot检测 IκBα的表达。 结果 生长曲线测定 ,细胞集落形成实验及 MTT实验结果表明 ,去甲斑蝥素对人肝癌细胞株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免疫细胞化学及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 :去甲斑蝥素可增强细胞内 IκBα的表达 ,并抑制 NF- κB的表达与活性。 结论 去甲斑蝥素有良好的抗肿瘤效应 ,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其能增强核转录因子 NF- κB的抑制分子 IκBα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NCTD NF-KB ⅠkBα 核转录因子 细胞增殖 肿瘤
原文传递
柴胡皂甙对肝细胞增殖及基质合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5
3
作者 陈爽 贲长恩 +3 位作者 杨美娟 于世瀛 赵丽云 赵福建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21-25,共5页
目的研究柴胡皂甙对原代培养肝细胞(HC)增殖及合成细胞外基质(ECM)的作用,为进一步阐明柴胡皂甙防治肝损伤和抗肝纤维化的机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电镜观察、免疫细胞化学及图像分析仪检测HC内Ⅰ、Ⅲ、Ⅳ型胶原和纤维粘连蛋... 目的研究柴胡皂甙对原代培养肝细胞(HC)增殖及合成细胞外基质(ECM)的作用,为进一步阐明柴胡皂甙防治肝损伤和抗肝纤维化的机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电镜观察、免疫细胞化学及图像分析仪检测HC内Ⅰ、Ⅲ、Ⅳ型胶原和纤维粘连蛋白(FN)含量,流式细胞仪测定HC内的DNA含量和3H-脯氨酸掺入量未检测HC内胶原蛋白总量。结果TKCncm各组对细胞损伤得到改善,各实验组HC内3H-脯氨酸掺入量均明显升高,各治疗组HC内DNA含量显著升高,而3H-脯氨酸掺入量均呈现降低趋势。HC内I型胶原含量明显减少,其余各组基质成分含量呈下降趋势。结论柴胡皂甙对肝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表现为与相应实验组HC内DNA含量内呈上升趋势;胶原蛋白总量及Ⅰ、Ⅲ、Ⅳ型胶原和FN含量及其合成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皂甙 肝细胞 细胞外基质 免疫细胞化学
下载PDF
库普弗细胞对原代培养贮脂细胞激活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爽 贲长恩 +5 位作者 杨美娟 赵丽云 于世瀛 郭顺根 吴菁 白锦雯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93-299,共7页
目的:观察库普弗细胞在贮脂细胞激活中的促进转化、促增殖及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的效应;方法:采用库弗细胞和贮脂细胞分离培养,流式细胞仪测定DNA含量,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对贮脂细胞中Ⅰ、Ⅲ、Ⅳ型胶原和纤维粘连蛋白进行定量分... 目的:观察库普弗细胞在贮脂细胞激活中的促进转化、促增殖及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的效应;方法:采用库弗细胞和贮脂细胞分离培养,流式细胞仪测定DNA含量,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对贮脂细胞中Ⅰ、Ⅲ、Ⅳ型胶原和纤维粘连蛋白进行定量分析,液闪法检测贮脂细胞中^3H-脯氨酸参入量;结果:(1)分离培养的贮脂细胞完全符合该细胞的各种特征;(2)贮脂细胞是肝纤维化中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的重要细胞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普弗细胞 肝细胞 贮脂细胞 肝疾病 肝纤维化
下载PDF
人参抑制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牛建昭 魏育林 +1 位作者 曹炜 金恩源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70-275,共6页
用大肠杆菌脂多糖(LPS)所致小鼠胸腺细胞凋亡模型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研究不同浓度高丽人参水提取物体内对小鼠胸腺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只小鼠腹腔注射10~20mg人参水提取物可防止LP... 用大肠杆菌脂多糖(LPS)所致小鼠胸腺细胞凋亡模型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研究不同浓度高丽人参水提取物体内对小鼠胸腺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只小鼠腹腔注射10~20mg人参水提取物可防止LPS所致小鼠体重及胸腺减重,提高胸腺细胞存活力,抑制胸腺细胞DNA降解和促凋亡蛋白Bax的过量表达,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在蛋白水平上初步解释了人参抑制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胸腺细胞 大肠杆菌脂多糖 人参
原文传递
肝纤维化启动期大鼠血清对肝星形细胞TGF-β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蒙一纯 丁霞 +2 位作者 贲长恩 郭顺根 王泰玲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7-260,I012,共5页
目的 研究大鼠血清与肝星形细胞表达 TGF- β1的关系 ,为临床的早期诊断和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 制备正常大鼠血清、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和益气活血复方药物血清 ,培养肝星形细胞(HSC)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量分... 目的 研究大鼠血清与肝星形细胞表达 TGF- β1的关系 ,为临床的早期诊断和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 制备正常大鼠血清、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和益气活血复方药物血清 ,培养肝星形细胞(HSC)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量分析其 TGF- β1的表达。 结果  (1)造模 3周时大鼠血清使培养的 HSC中 TGF- β1表达显著增强 ,正常鼠血清、造模 5周和 7周 (即纤维化形成后 )血清没有此作用 ;(2 )添加益气活血药物血清可使造模 3周鼠血清刺激 HSC高水平表达的 TGF- β1作用消失。 结论  (1)造模 3周鼠血清中含有强烈的刺激 HSC激活的物质 ;(2 )活血化淤方剂的作用靶点是血液中的活性物质 ,通过拮抗血液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形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肝纤维化
原文传递
卵巢切除对大鼠子宫雌激素受体亚型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薛晓鸥 牛建昭 +3 位作者 王继峰 魏育林 杨美娟 金哲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6-219,共4页
目的 通过对去卵巢大鼠雌激素受体亚型在子宫表达的观察 ,研究卵巢切除对大鼠子宫影响的机制。 方法 选择成年Wistar大鼠 30只 ,10只为正常组 ,10只为假手术组 ,10只为模型组 (去卵巢组 )。 6周后处死大鼠 ,分离摘取子宫 ,常规石蜡... 目的 通过对去卵巢大鼠雌激素受体亚型在子宫表达的观察 ,研究卵巢切除对大鼠子宫影响的机制。 方法 选择成年Wistar大鼠 30只 ,10只为正常组 ,10只为假手术组 ,10只为模型组 (去卵巢组 )。 6周后处死大鼠 ,分离摘取子宫 ,常规石蜡包埋、切片 ,分别进行ERα、ERβ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  1 ERα在正常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子宫的上皮细胞、间质细胞及肌细胞核均有表达 ,其中以腺上皮细胞表达最强。图像分析表明 ,模型组腺上皮ERα表达较其他 2组弱。 2 ERβ在去卵巢子宫中未见明显表达 ,只在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子宫腺上皮细胞核中表达 ,且较ERα表达弱。 结论 卵巢切除后明显影响大鼠子宫ERα、ERβ的表达 ,尤其对ERβ的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切除 大鼠 子宫雌激素受体亚型 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原文传递
大黄素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元 郭顺根 +2 位作者 吴宇泽 庞奕晖 戚红丹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78-381,共4页
关键词 大黄素 肝纤维化
下载PDF
丹参对离体培养纤维化后肝细胞的细胞化学定量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于世瀛 贲长恩 +2 位作者 杨美娟 赵丽云 白锦雯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6期27-29,共3页
应用形成学,细胞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观察丹参对离体培养纤维化后肝细胞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丹参有恢复肝细胞结构,使肝细胞内MAO.SDH.G-6-P.ATPase和5-N等酶活性增强,稳定细胞膜,使培养上清液中GPT.GOT和LDH含量减少,Ca^(2+)含量... 应用形成学,细胞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观察丹参对离体培养纤维化后肝细胞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丹参有恢复肝细胞结构,使肝细胞内MAO.SDH.G-6-P.ATPase和5-N等酶活性增强,稳定细胞膜,使培养上清液中GPT.GOT和LDH含量减少,Ca^(2+)含量增加,说明丹参可通过保护肝细胞,使受损的肝细胞结构恢复,增强细胞内酶活性和膜结构稳定性,起到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中药 肝纤维化 细胞化学 药理学
下载PDF
活血化瘀方药抗肝纤维化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曹献英 贲长恩 +1 位作者 于世瀛 杨美娟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方药对肝纤维化形态结构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 ,实验分正常对照、病理模型对照、预防和治疗 4组。结果 :损伤组出现肝细胞变性、坏死。细胞质疏松 ,结构模糊 ,线粒体肿胀 ,嵴消失 ,粗...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方药对肝纤维化形态结构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 ,实验分正常对照、病理模型对照、预防和治疗 4组。结果 :损伤组出现肝细胞变性、坏死。细胞质疏松 ,结构模糊 ,线粒体肿胀 ,嵴消失 ,粗面内质网池扩张 ,脱颗粒 ,细胞核固缩。贮脂细胞活化、增殖。胶原纤维大量增生。应用药物防治后 ,肝细胞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增生 ,贮脂细胞和胶原纤维数量明显减少。结论 :活血化瘀中药组方有明显保护肝细胞、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图像分析 形态学 中医药治疗 活血化瘀方 大鼠
下载PDF
芍药甙对离体培养纤维化后肝细胞的定量细胞化学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于世赢 贲长恩 +2 位作者 白锦雯 杨美娟 赵丽云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56-360,441,共6页
本文应用形态学,细胞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对纤维化后肝细胞SDH,MAO,G-6-P等进行定量测定以观察芍药甙对上述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芍药甙有恢复肝细胞结构,使肝细胞内SDH等5种酶活性增强的效果,说明芍药甙可通... 本文应用形态学,细胞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对纤维化后肝细胞SDH,MAO,G-6-P等进行定量测定以观察芍药甙对上述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芍药甙有恢复肝细胞结构,使肝细胞内SDH等5种酶活性增强的效果,说明芍药甙可通过保护肝细胞,使受损的肝细胞结构恢复,增强细胞内酶活性,起到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甙 肝纤维化 细胞培养 细胞化学 图象分析
下载PDF
细胞坏死和凋亡(Apoptosis)DNA状态的比较 被引量:5
12
作者 牛建昭 魏育林 曹炜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非放射性缺口翻译标记法(nicktranslation,NT)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erminaldeoxynucleotidyltransferase,TdT)标记法研究细胞凋亡(apopt...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非放射性缺口翻译标记法(nicktranslation,NT)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erminaldeoxynucleotidyltransferase,TdT)标记法研究细胞凋亡(apoptosis)和坏死时细胞总DNA的DNA断裂(DNAstrandbreaks,DSB)状态。细胞凋亡标本取自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10mg/100g体重)的大鼠胸腺;坏死标本采用CCl_4(100μ1/100g体重)的大鼠肝脏。结果表明:经激素处理的胸腺组织DNA在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清晰、规则的“梯子”状(ladder)带纹,而CCl_4处理后的肝脏组织DNA则呈现不规则的带纹。缺口翻译标记时,凋亡和坏死组织的DNA显色无差别,但TdT末端标记时,坏死组织的DNA显色较凋亡组织的DNA显色速度快,着色深。以上结果提示:1.细胞凋亡和坏死时均存在DSB,但DSB类型不同。2.凋亡时DNA降解成寡聚核小体而出现规则的“ladder”,坏死时DNA降解成长短不等的片段。3.TdT末端标记法显示,细胞凋亡DSB显色特性不同于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细胞坏死 缺口翻译标记 DNA断裂 大鼠
原文传递
细胞凋亡(Apoptosis)研究概况 被引量:19
13
作者 曹炜 牛建昭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43-445,共3页
细胞凋亡(Apoptosis)研究概况曹炜,牛建昭(北京中医药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北京100029)细胞凋亡(apoptosis)是一种细胞生理性死亡形式,在活体组织中的单个细胞可以通过Apoptosis消亡,不致... 细胞凋亡(Apoptosis)研究概况曹炜,牛建昭(北京中医药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北京100029)细胞凋亡(apoptosis)是一种细胞生理性死亡形式,在活体组织中的单个细胞可以通过Apoptosis消亡,不致引起周围细胞的损伤。Apopt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细胞生理
原文传递
核转录因子kappa B 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戴书静 牛建昭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92-193,共2页
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分化的过程是受一系列基因表达而调控的,转录因子则对基因表达起着开或关的作用(单独作用或与其他蛋白联合作用。)核转录因子(nucleartran-scriptionfactor)是一类蛋白质,它们具... 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分化的过程是受一系列基因表达而调控的,转录因子则对基因表达起着开或关的作用(单独作用或与其他蛋白联合作用。)核转录因子(nucleartran-scriptionfactor)是一类蛋白质,它们具有和某些基因上启动子(prom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转录因子 NF-KB 研究
原文传递
PC和KC在贮脂细胞激活过程中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爽 贲长恩 +3 位作者 赵丽云 杨美娟 于世瀛 赵福建 《解剖科学进展》 CAS 1998年第2期147-152,共6页
近年来,对人和实验性肝纤维化发病机理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于贮脂细胞(FSC)的病理学改变,而有关正常或不完全损伤肝实质细胞(PC)在FSC激活过程中的作用少见报道。本文对正常和CCl4损伤大鼠PC进行分离培养,观察PC... 近年来,对人和实验性肝纤维化发病机理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于贮脂细胞(FSC)的病理学改变,而有关正常或不完全损伤肝实质细胞(PC)在FSC激活过程中的作用少见报道。本文对正常和CCl4损伤大鼠PC进行分离培养,观察PC和库普弗细胞(KC)在FSC激活过程中的协同作用。采用PC、KC和FSC分离培养,用流式细胞仪测定DNA含量,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对FSC中Ⅱ、Ⅲ、Ⅳ型胶原和FN进行定量分析,液闪法检测FSC中3H-脯氨酸掺入量。来自正常或CCl4损伤大鼠PC条件培养基(PCncm、PCtcm)对原代培养FSC的增殖具有较强的刺激效应,FSC内3H-脯氨酸掺入量呈现时间和剂量相关性地升高,DNA含量在时间和剂量上也呈正相关的增加。单独用PCncm或PCncm+PCtcm合用时,FSC表现出明显地转化特征,而FSC内Ⅰ、Ⅲ、Ⅳ型胶原和纤维粘连蛋白(FN)均显著升高。PC和KC对FSC的激活具有协同效应,并呈现时空相关性,对FSC内ECM合成的协同效应与增加细胞总量及增加单个FSC合成ECM的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普弗细胞 贮脂细胞 激活 肝实质细胞
下载PDF
大肠杆菌脂多糖和氢化考的松诱导胸腺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炜 魏育林 +1 位作者 牛建昭 金恩源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64-269,共6页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电镜等方法研究大肠杆菌脂多糖(LPS)和氢化考的松所致的小鼠胸腺细胞凋亡,以建立适于实验的细胞凋亡模型,并确定了凋亡模型的最佳用药剂量和时相。实验结果表明,LPS和氢化考的松均可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发生...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电镜等方法研究大肠杆菌脂多糖(LPS)和氢化考的松所致的小鼠胸腺细胞凋亡,以建立适于实验的细胞凋亡模型,并确定了凋亡模型的最佳用药剂量和时相。实验结果表明,LPS和氢化考的松均可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发生凋亡,LPS腹腔注射量为25μg/只时造模较为适宜,造模最佳时相为腹腔注射18h,氢化考的松模型经测定其最佳时相为肌肉注射24h。两种凋亡模型比较,LPS模型造模时间短(仅需18h),简便易行,是一种较好的研究细胞凋亡的实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胸腺 大肠杆菌脂多糖 氢化考的松
原文传递
小鼠Lewis肺癌胸膜转移模型建立 被引量:1
17
作者 杜秀平 河福金 +1 位作者 程志强 牛建昭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8-448,共1页
关键词 肿瘤转移 医学实验 肺肿瘤 小鼠Lewis肺癌胸膜转移模型
原文传递
用原位缺口翻译法比较两种细胞死亡的DNA状态 被引量:11
18
作者 牛建昭 小路武彦 中根一穗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98-402,T012,13,共7页
用原位缺口翻译法(INT)比较了细胞凋亡和坏死所伴随的DNA断裂(DSB)类型。INT实验条件为:取大鼠小肠制备冰冻切片,乙醇/醋酸固定,加20μmol/Lbiotin-11-dUTP、0.2IU/LDNA聚合酶Ⅰ,... 用原位缺口翻译法(INT)比较了细胞凋亡和坏死所伴随的DNA断裂(DSB)类型。INT实验条件为:取大鼠小肠制备冰冻切片,乙醇/醋酸固定,加20μmol/Lbiotin-11-dUTP、0.2IU/LDNA聚合酶Ⅰ,于37℃中孵育3h。正常大鼠小肠绒毛顶端上皮细胞可迅速被染色;而位于肠绒毛基底部的S期上皮细胞则不着色,仅在用蛋白酶K处理后才着色。细胞凋亡标本取自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10mg/100g体重)的大鼠胸腺;细胞坏死用CCl4(100μl/100g体重)处理的大鼠肝脏。结果表明,经激素处理的胸腺皮质细胞核只有在蛋白酶K处理后才被染色,而CCl4处理后的肝细胞核不必用蛋白酶K消化就能直接显色。说明细胞凋亡的DSB显色特性不同于细胞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原位缺口翻译 DNA
原文传递
肝血窦壁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河福金 王健 牛建昭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1年第2期156-159,191,共5页
肝窦壁细胞是肝脏的非实质细胞 ,对于肝脏的生理和病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肝窦壁细胞的形态、功能及其与肝脏的病理生理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概述 ,并就肝窦壁细胞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关键词 肝窦壁细胞 肝脏疾病 病理学 肝损伤
下载PDF
d-儿茶精抗肝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路雪雅 张颖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采用抗坏血酸和硫酸亚铁诱导肝细胞凋亡的实验模型,研究d-儿茶精对其肝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的组织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等方法。结果经d 儿茶精作用的模型肝细胞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图... 目的采用抗坏血酸和硫酸亚铁诱导肝细胞凋亡的实验模型,研究d-儿茶精对其肝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的组织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等方法。结果经d 儿茶精作用的模型肝细胞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谱有显著性变化,DNA分子的“梯状”图谱明显消失,其消失程度与d-儿茶精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有关,浓度愈大消失愈明显。从形态学上观察到肝细胞核体积比单纯诱导组的稍大,核膜较清楚,染色体的裂解明显改善。流式细胞仪显示DNA直方图上G1峰左侧的凋亡峰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儿茶精 肝细胞凋亡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 形态学观察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