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脓毒症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
作者 李昕原 吴彩军 +3 位作者 郭楠 姜尚上 付跃峰 韩志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2-377,共6页
脓毒症心肌病是临床上脓毒症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脓毒症心肌病的发生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临床病死率在由脓毒症引起的器官损伤患者中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因此,改善脓毒症患者的心功能障碍和心肌损伤状况,对提高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意... 脓毒症心肌病是临床上脓毒症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脓毒症心肌病的发生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临床病死率在由脓毒症引起的器官损伤患者中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因此,改善脓毒症患者的心功能障碍和心肌损伤状况,对提高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意义极大.现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并加以总结,就近年来脓毒症心肌病在中西医方面的研究及治疗进展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心肌病 研究进展 中西医治疗
下载PDF
脓毒症血分证的理论辨析与临床应用
2
作者 马林沁 刘艺 +2 位作者 张惠 刘峻溪 吴彩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SCD 2024年第6期751-755,共5页
脓毒症以其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给人类健康带来重大威胁,目前对于脓毒症的综合干预方案仍有局限性。特别是当脓毒症进展至脓毒性休克阶段、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危重情况时,则更无有效的特异性治疗手... 脓毒症以其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给人类健康带来重大威胁,目前对于脓毒症的综合干预方案仍有局限性。特别是当脓毒症进展至脓毒性休克阶段、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危重情况时,则更无有效的特异性治疗手段,使脓毒症成为公认的疑难重症。而中医药以其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理论优势,在参与干预及治疗脓毒症方面有特殊的优势。故本团队基于脓毒症中医辨证理论体系及临床经验总结,提出以“脓毒症血分证”的概念概括脓毒症危重阶段的中医证候特点,并从脓毒症血分证的发生机制、基础研究等角度归纳了其现代研究进展,总结其临床主要证候,从概念辨析角度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并概述和讨论本证的有效治则治法、常用中药及成药。值得注意的是,血管内皮损伤在脓毒症血分证的客观发生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凉血活血为核心治则的中医药治疗可能通过血管内皮功能保护产生对本证的治疗效应,并遏制脓毒症进展为休克、MODS、DIC等危重情况的趋势,最终改善脓毒症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希望通过本次思辨和论述能为脓毒症危重阶段中医辨证的早期识别和早期治疗提供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分证 理论探讨 血管内皮损伤
下载PDF
内源性儿茶酚胺在脓毒症中的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菅原蓁 吴彩军 刘艺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8期1113-1117,共5页
脓毒症仍是目前全球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常常意味着预后不良。随着医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对脓毒症的发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内源性儿茶酚胺通常在应激时升高,在脓毒症的发展过程中也发挥了效用,本文旨在研究内源性儿茶酚胺在脓毒症相... 脓毒症仍是目前全球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常常意味着预后不良。随着医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对脓毒症的发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内源性儿茶酚胺通常在应激时升高,在脓毒症的发展过程中也发挥了效用,本文旨在研究内源性儿茶酚胺在脓毒症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已经发现内源性儿茶酚胺与肾上腺危象、应激性心脏病、急性肾损伤、急性肺水肿、肝功能障碍、难治性脓毒性休克等疾病相关。内源性儿茶酚胺不与脓毒症程度呈单一线性关系,但其水平的升高影响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尽管有研究认为其与预后相关,但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内源性儿茶酚胺 重症监护
下载PDF
温下健脾法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大鼠肠道菌群及肠道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锦 郭楠 +1 位作者 徐亚文 刘福生 《中国中医急症》 2019年第6期999-1002,共4页
目的观察温下健脾法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大鼠肠道菌群及肠道免疫的影响。方法24只SPF级SD雄性大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复制大鼠脓毒症模型成功后随机均分为模型对照组、中药组,并以10只SD大鼠行假手术作为正常对照组。术后各组大鼠均禁... 目的观察温下健脾法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大鼠肠道菌群及肠道免疫的影响。方法24只SPF级SD雄性大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复制大鼠脓毒症模型成功后随机均分为模型对照组、中药组,并以10只SD大鼠行假手术作为正常对照组。术后各组大鼠均禁食不禁水饲养。中药组大鼠在术前及术后24h给予大黄附子汤加味中药(4mg/g,2次/24h)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灭菌注射用水灌胃。造模成功24h后观察各组大鼠死亡率,留取存活大鼠留取粪便、血清及肠道组织,采用16SrD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变化。采用ELISA方法检测肠道黏膜sIgA及血清D-乳酸的水平。结果脓毒症大鼠死亡率在中药组(16.7%)小于模型组(33.33%)(P<0.05)。在肠道菌群物种丰度方面,Bacteroidetes表达水平在模型对照组(24.36±7.15)<正常对照组(45.20±6.05)<中药组(49.69±7.98)(P<0.05)。D-乳酸水平在正常对照组(7.90±0.69)pg/mL<中药组(9.20±0.56)μg/mL<模型组(12.16±0.75)μg/mL(P<0.05),模型组大鼠肠道sIgA表达水平(11.57±0.31)μg/mL低于中药组(21.25±7.41)μg/mL和正常对照组(26.27±2.05)μg/mL(P<0.05)。结论温下健脾法可调节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肠道菌群及肠道免疫异常,从而发挥治疗脓毒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温下健脾法 胃肠功能障碍 肠道菌群 肠道免疫 大鼠
下载PDF
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中医证型特点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通 徐红日 +9 位作者 王成祥 程淼 王红平 马洪皓 李莹 闫如玉 曹鸿云 于会勇 马冬梅 李雅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11期2124-2128,共5页
目的探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76例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住院患者,其中存活组38例,死亡组38例。观察两组患者年龄分布、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临床指... 目的探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76例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住院患者,其中存活组38例,死亡组38例。观察两组患者年龄分布、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临床指标[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Heutrophil percentage,NE%)、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人血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观察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与转归相关性及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76例患者在75岁及以上年龄段人数最多,患者中医证型以痰热壅肺证43例(56.58%)、气阴两虚证19例(25.00%)多见,痰热壅肺证多预后较好,气阴两虚证预后多较差,患者证型和转归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5岁、冠心病病史、留置尿管、深静脉置管、WBC、NE、Alb、胃肠功能障碍评分与患者预后有一定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OR=9.088,95%CI(2.082,39.678)]、深静脉置管[OR=14.505,95%CI(4.038,52.101)]、胃肠功能障碍评分高[OR=2.027,95%CI(1.046,3.929)]是与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以痰热壅肺证、气阴两虚证多见,痰热壅肺证多预后较好,气阴两虚证预后多较差;年龄≥75岁、深静脉置管、胃肠功能障碍评分高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 中医证型 预后 危险因素 相关性
下载PDF
危重症患者低T3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莉 吴彩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5-169,共5页
低T3综合征(low triiodothyronine syndrome,LT3S)是非甲状腺疾病引起的伴有低三碘甲腺原氨酸(T3)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T3水平下降,而促甲状腺激素(TSH)在正常范围,无甲状腺功能低下表现。危重症患者多伴随低T3综合征,本文对危重症患者... 低T3综合征(low triiodothyronine syndrome,LT3S)是非甲状腺疾病引起的伴有低三碘甲腺原氨酸(T3)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T3水平下降,而促甲状腺激素(TSH)在正常范围,无甲状腺功能低下表现。危重症患者多伴随低T3综合征,本文对危重症患者低T3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意义、治疗进展等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T3综合征(LT3S) 危重症 发病机制 治疗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脓毒症免疫功能紊乱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邓亚萍 梁思灵 王兰 《现代中医临床》 2019年第5期6-9,共4页
脓毒症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其生理病理过程非常复杂,免疫功能紊乱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多种免疫调节剂被证明能够改善免疫功能,但仍缺乏大样本临床研究为其治疗效果提供证据支持。中西医结合改善脓毒症免疫功能紊乱为脓... 脓毒症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其生理病理过程非常复杂,免疫功能紊乱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多种免疫调节剂被证明能够改善免疫功能,但仍缺乏大样本临床研究为其治疗效果提供证据支持。中西医结合改善脓毒症免疫功能紊乱为脓毒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清热解毒法、活血化瘀法、扶正固本法、通里攻下法4种治法治疗脓毒症。多项临床及基础研究证实中医药辅助治疗脓毒症能够从多个环节有效改善脓毒症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免疫功能紊乱 中医药
原文传递
姜良铎教授从状态辨治阿片类药物中毒合并脓毒症患者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佳琪 马林沁 +2 位作者 吴彩军 姜良铎 菅原蓁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6-98,共3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于2018年12月9日收治1例脓毒症患者。该患者为长期服用毒品者,即阿片类药物中毒者,患者近6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喘憋、汗出,不欲饮食,未予重视及诊治;近10 d来,胸闷喘憋、纳差加重,伴呼吸困难、周身乏力、...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于2018年12月9日收治1例脓毒症患者。该患者为长期服用毒品者,即阿片类药物中毒者,患者近6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喘憋、汗出,不欲饮食,未予重视及诊治;近10 d来,胸闷喘憋、纳差加重,伴呼吸困难、周身乏力、头晕恶心,以“胸闷喘憋6个月,加重10 d”入院,诊断为阿片类药物中毒后脓毒症。入院4 h后患者出现心搏骤停,给予胸外按压、除颤、血管活性药物等措施后抢救成功。后姜良铎教授结合患者当前症状和体征,给予抗感染、化痰平喘、改善脑循环、清热解毒、回阳救逆、豁痰开窍治疗,并基于中医状态学说辨证论治,给予中药进行治疗。经治疗患者症状改善,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这为今后此类患者的救治提供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辨治 阿片类药物 脓毒症 复苏
下载PDF
基于卫气营血辨证探讨脓毒症并发DIC早期识别与预防 被引量:6
9
作者 任阳 晏振东 吴彩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2年第4期353-357,共5页
脓毒症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全身凝血的激活,以及内皮功能障碍引起的纤溶相对抑制,从而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高。然而临床上对于脓毒症并发DIC尚无特效疗法,诊断亦因无法及时监测凝血功能变化具有相对滞后的... 脓毒症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全身凝血的激活,以及内皮功能障碍引起的纤溶相对抑制,从而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高。然而临床上对于脓毒症并发DIC尚无特效疗法,诊断亦因无法及时监测凝血功能变化具有相对滞后的缺点。中医学具有辨证论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特点,研究发现卫气营血辨证的传变过程与脓毒症患者由轻到重的病情发展联系密切。因此,本文拟在中医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采集中医四诊信息及实验室相关指标,早期识别脓毒症并发DIC所处阶段,从肝论治脓毒症,以期为脓毒症提供新的治疗方向,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卫气营血辨证 预后
下载PDF
从吕仁和“陈气蕴毒化热”理论探讨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莉 晏军 +1 位作者 王世东 吴彩军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8期1458-1461,共4页
本文根据吕仁和教授对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中医理论分析和阐释,从吕老师提出的“陈气蕴毒化热”理论角度解释分析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病因、病机、演变规律以及治理原则和用药,对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以后对糖尿病急性并发... 本文根据吕仁和教授对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中医理论分析和阐释,从吕老师提出的“陈气蕴毒化热”理论角度解释分析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病因、病机、演变规律以及治理原则和用药,对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以后对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进一步治疗、研究提出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临床及科研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气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吕仁和 蕴毒化热 兰草 治之以兰 病因病机
下载PDF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探讨肺肠同治调节脓毒症免疫功能紊乱
11
作者 刘艺 姬泉雅 吴彩军 《中国医师杂志》 2025年第2期184-188,共5页
脓毒症病死率高,病理机制非常复杂,免疫功能紊乱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肺和肠道在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互相影响,定居于二者黏膜表面的微生物群与免疫功能紧密联系,为肺肠同治调节脓毒症免疫功能紊乱、降低脓毒症病死率和改善长期预... 脓毒症病死率高,病理机制非常复杂,免疫功能紊乱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肺和肠道在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互相影响,定居于二者黏膜表面的微生物群与免疫功能紧密联系,为肺肠同治调节脓毒症免疫功能紊乱、降低脓毒症病死率和改善长期预后提供了理论和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免疫功能 肠道
原文传递
中医药对耐药菌的认知理论与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彩军 刘艺 +1 位作者 晏军 刘清泉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29-934,共6页
自1928年抗生素被发现以来,一直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起到关键作用,但是随着人类和动物卫生领域的滥用,抗生素耐药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AMR)愈发严重,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何逆转细菌耐药性的产生,阻止耐药... 自1928年抗生素被发现以来,一直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起到关键作用,但是随着人类和动物卫生领域的滥用,抗生素耐药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AMR)愈发严重,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何逆转细菌耐药性的产生,阻止耐药菌的传播,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菌 认知理论 中医药 抗生素耐药性 公共卫生问题 感染性疾病 细菌耐药性 卫生领域
原文传递
关注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改善急危重症预后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兰 吴彩军 李莉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3年第6期491-496,共6页
急危重症目前仍是全球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病情凶险,预后极差。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reactive protein to albumin ratio,CAR)近年来被发现在急危重症领域有突出价值。本文就近十年CAR在急危重症领域的相关文献以病理生理学机制为... 急危重症目前仍是全球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病情凶险,预后极差。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reactive protein to albumin ratio,CAR)近年来被发现在急危重症领域有突出价值。本文就近十年CAR在急危重症领域的相关文献以病理生理学机制为切入点,在阐述既往研究的基础上,梳理CAR在急危重症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着重对脓毒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预后进行对比阐述,明确优势与不足,以期为临床工作者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监测提供新的临床思路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CRP) 白蛋白 急危重症 预后 脓毒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
下载PDF
中医医院急诊科在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地位与思考 被引量:22
14
作者 吴彩军 马林沁 +1 位作者 李京向 汤玲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1年第8期922-925,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医院急诊科防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ARIs)的功能地位,进一步提高中医医院急诊科ARIs的防控能力。方法结合中医医院急诊科特点,从严格遵守ARIs防控工作流程、划分不同风险等级工作区域、严控医护交叉感染、提供预防中药汤剂、... 目的探讨中医医院急诊科防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ARIs)的功能地位,进一步提高中医医院急诊科ARIs的防控能力。方法结合中医医院急诊科特点,从严格遵守ARIs防控工作流程、划分不同风险等级工作区域、严控医护交叉感染、提供预防中药汤剂、重视心理调摄、根据实践反复优化流程、强化防疫理念等角度优化管理。结果本院急诊科在ARIs防控实践过程中,除了严格遵照国家颁布的相关防控方案以及诊疗方案以外,还根据科室自身的特点,从空间、人员以及服务等方面制定出了更加适合本院和我科的疫情防控具体实施措施。结论中医医院急诊科防控ARIs需结合科室自身特点,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方案的完善与优化,希望笔者的经验能为其它中医医院急诊科制定适合自家医院的ARIs防控体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防控 中医医院 急诊科
下载PDF
老年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中医证素分布及预后分析
15
作者 南富耀 吴彩军 +4 位作者 刘峻溪 纪翔 菅原蓁 李兰 毕玮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9期1113-1120,共8页
目的分析老年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及中医证素、脓毒症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与短期死亡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2022年5月1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 目的分析老年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及中医证素、脓毒症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与短期死亡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2022年5月1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及ICU诊断并接受治疗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疾病类型分为脓毒症组38例、脓毒性休克组20例,收集2组患者基本信息、中医证素,以及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按生存状态分别统计2组患者入组28 d的存活与死亡状况。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患者中医证素分布规律,Logistic回归分析中医证素、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与死亡预后的关系。结果脓毒症患者中医证素主要集中在阴虚、肺、痰、气虚、血瘀、热、阳虚,脓毒性休克患者中医证素主要集中在阴虚、肺、阳虚、气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脓毒症组中医证素肝[OR(95%CI)为0.080(0.011,0.578),P=0.012]、经络[OR(95%CI)为0.088(0.011,0.718),P=0.024]及SOFA评分[OR(95%CI)为0.524(0.310,0.886),P=0.016]、APACHEⅡ评分[OR(95%CI)为0.426(0.186,0.977),P=0.044]是患者死亡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脓毒性休克组中医证素痰[OR(95%CI)为0.014(0.001,0.267),P=0.005]、经络[OR(95%CI)为0.041(0.003,0.618),P=0.021]、阳虚[OR(95%CI)为0.028(0.002,0.427),P=0.010]及SOFA评分[OR(95%CI)为0.543(0.310,0.950),P=0.032]、APACHEⅡ评分[OR(95%CI)为0.633(0.408,0.985),P=0.042]是患者死亡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脓毒症患者中医证素以虚实夹杂为主,脓毒性休克患者以虚性证素为主;气虚、阴虚贯穿疾病发展始终;中医证素经络、高SOFA评分、高APACHEⅡ评分的老年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可能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中医证素 28 d死亡风险 脓毒症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
原文传递
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中医证素及证候特点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郝丹丹 徐红日 +5 位作者 李雅莉 张路遥 马洪皓 刘通 刘凤仪 杨丽娟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759-1766,共8页
目的探讨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的中医证素及证候分布特点,为中医辨证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例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住院患者病原学、中医证候特征等临床资料信息,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患者中... 目的探讨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的中医证素及证候分布特点,为中医辨证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例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住院患者病原学、中医证候特征等临床资料信息,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患者中医证素及证候特点。结果证素分布上,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患者主要证素为肺与痰。与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患者相比,产ESBLs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患者病位证素心神、经络与病性证素闭、气不固的出现频率相对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的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患者相比,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患者证素心神、闭的出现频率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候表现上,产ESBLs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与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以咳嗽、吐痰、痰黏难咯、舌黯红、苔黄腻、脉细滑为主。结论证素心神、闭与产ESBLs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和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相关性较高。高龄老年群体更容易罹患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其证候表现进一步印证老年肺炎正气亏虚、热毒炽盛、痰瘀互结之基本病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杆菌 肺炎 耐药 证素 病位 病性 证候 中医
下载PDF
“提壶揭盖”中西融通 用中医思维方式解决临床问题——附3例胸腔积液病例报告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艳鹏 张海燕 +2 位作者 马林沁 南富耀 吴彩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8-620,共3页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常会遇到运用片面的医学知识难以解释或处理的临床现象或问题,由此使我们联想到“中西医结合”方法,即采用中医学和西医学理论和方法各取其长、互补其短,从而解决实际问题。本文介绍3例胸腔积液和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常会遇到运用片面的医学知识难以解释或处理的临床现象或问题,由此使我们联想到“中西医结合”方法,即采用中医学和西医学理论和方法各取其长、互补其短,从而解决实际问题。本文介绍3例胸腔积液和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因采用常规保守治疗方法(给予足量利尿剂)效果不佳,遂间断给予胸膜腔穿刺抽取胸水,引流胸水的同时可见尿量增加,水肿消退,呼吸困难等症状亦得到缓解。该文分别从中医和西医角度分析并阐述其机制,在寻找理论契合点的同时,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壶揭盖 中西医结合 肺肾关系 理论探讨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治疗肺部耐药菌感染的用药规律探析
18
作者 贺晋芳 薛晓明 +3 位作者 张亚楠 李金桐 宋洁 晏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684-1690,1695,共8页
目的 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现代文献中肺部耐药菌感染的方药信息进行数据挖掘,为中药治疗肺部耐药菌感染提供诊疗思路。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筛选中药治疗肺部耐药菌感染的临床文献。... 目的 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现代文献中肺部耐药菌感染的方药信息进行数据挖掘,为中药治疗肺部耐药菌感染提供诊疗思路。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筛选中药治疗肺部耐药菌感染的临床文献。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处方信息数据库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软件中的相关模块对纳入中药进行频次、性味归经、相关性、关联度和聚类等方面进行挖掘分析。结果 共提取出71首中药治疗肺部耐药菌感染的经验药方,涉及中药152味,常用药物为茯苓、半夏、甘草、黄芩、黄芪、陈皮、白术、瓜蒌、当归等;药物功效以补虚药、清热药、化痰止咳药为主;常用药物的四气以寒性为主,温性次之;常用药物的五味中甘味、苦味最多;常用药物主入肺经、脾经、胃经;常用药对以半夏、陈皮、茯苓、白术、黄芩、黄芪相互配伍为主;聚类分析得到潜在核心组合10个,新处方5首。结论 中药治疗肺部耐药菌感染以补虚、清热、化痰为主,标本兼顾,在此基础上加入针对外邪、瘀血、水饮等致病因素的中药,灵活施治。后续可根据聚类分析得到的核心组合和新方进行临床和实验探索,为肺部耐药菌感染的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菌感染 肺炎 数据挖掘 中药:组方规律 用药特点
下载PDF
基于“风为百病之长”论治有内伤基础的外感病
19
作者 李兰 李莉 +1 位作者 吴彩军 姜良铎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12期1413-1415,共3页
外感病为感受外邪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外感病常因患病人群内伤基础的不同而表现出显著的个体差异,临床症状多不典型,证候复杂,难以把握病机。姜良铎教授根据临床实践提出“外感病的内伤基础”理论,认为外感病对患者内伤病有无影响取决... 外感病为感受外邪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外感病常因患病人群内伤基础的不同而表现出显著的个体差异,临床症状多不典型,证候复杂,难以把握病机。姜良铎教授根据临床实践提出“外感病的内伤基础”理论,认为外感病对患者内伤病有无影响取决于病种和患者当时的状态,“风为百病之长”,素有内伤基础人群易受外风侵袭形成外感病,且易生内风。治疗上,应辨明外感病的内伤状态,一方面应祛邪解表,多合用风药解表;另一方面,要通过调理三焦元气通畅、排毒解毒、调理五脏功能失衡以纠正机体内伤状态,内伤日久者可配伍虫类药物搜风通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病 内伤 风为百病之长
原文传递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与重症COVID-19患者中医卫气营血证型的相关性
20
作者 李兰 吴彩军 +4 位作者 马林沁 菅原蓁 苏家卉 刘峻溪 赵艺源子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与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的中医卫气营血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63例重症COVID-19患者,包括重型50例,危重型1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与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的中医卫气营血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63例重症COVID-19患者,包括重型50例,危重型1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卫气营血辨证纳入气分证21例、营分证20例、血分证22例,比较不同卫气营血证型患者CRP、ALB水平及CAR的差异,Spearman检验CRP、ALB、CAR与中医卫气营血证型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测CRP、ALB、CAR对中医卫气营血证型的诊断效能。结果不同卫气营血证型的三组患者在西医临床分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合并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营分组、血分组CAR均高于气分组(均P<0.05),血分组CRP高于气分组(P<0.05),营分组、血分组ALB低于气分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RP、ALB、CAR对气分证、血分证有良好诊断价值(P<0.05),诊断气分证的临界值分别为48.57 mg/L、34.20 g/L、2.97,诊断血分证的临界值分别为28.30 mg/L、26.60 g/L、5.96。结论CAR与重症COVID-19患者卫气营血证型存在相关性,其水平变化符合卫气营血演变规律,CAR≤2.97有助于诊断气分证,CAR>5.96有助于诊断血分证,CAR或可成为重症COVID-19患者与中医卫气营血证型相关的一项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C反应蛋白质 血清白蛋白 卫气营血辨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