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某高校教职工血脂异常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博 常玲 卢云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14-917,共4页
目的了解目前某校教职工血脂异常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3 521名教职工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体格检查及血脂、血糖测定,计算血脂异常患病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某校21岁以上教职工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为47.7%,男性患病率为52.3%... 目的了解目前某校教职工血脂异常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3 521名教职工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体格检查及血脂、血糖测定,计算血脂异常患病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某校21岁以上教职工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为47.7%,男性患病率为52.3%,女性患病率为41.7%。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男性发病率增加最显著的年龄段在40~49岁,女性在50~59岁之间。从血脂异常类型的构成情况看,男性主要表现为混合型占46.0%,女性主要表现为高总胆固醇血症占52.1%。血脂异常也常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合并存在,以与肥胖、高血压的聚集尤为突出。血脂异常相关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类型的血脂异常其影响因素不同。结论某校教职工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已高达47.7%,应加强对血脂异常高危人群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现状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北京某高校教职工血脂异常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博 常玲 卢云涛 《空军医学杂志》 2012年第4期199-201,204,共4页
目的了解目前我校教职工血脂异常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3487名教职工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体格检查及血脂、血糖测定,计算血脂异常患病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我校教职工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为48.21%,男性患病率为54.3%,女性患... 目的了解目前我校教职工血脂异常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3487名教职工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体格检查及血脂、血糖测定,计算血脂异常患病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我校教职工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为48.21%,男性患病率为54.3%,女性患病率为45.7%。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男性发生率增高的年龄段在30~40岁,女性在50~60岁之间。血脂谱的异常主要表现为男性以混合型为主,女性以高总胆固醇血症为主。血脂异常也常常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合并存在,以与肥胖、高血压的聚集尤为突出。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性别、年龄、超重肥胖、饮酒、脂肪肝及高血糖是血脂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我校教职工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已高达48.21%,应加强对血脂异常高危人群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人体弓弦力学理论探讨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栗晓东 刘红军 +2 位作者 迟文 刘雅美 孔令伟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9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患者采取以人体弓弦力学理论为基础的针刀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北京交通大学医院中医科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法治疗,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患者采取以人体弓弦力学理论为基础的针刀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北京交通大学医院中医科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刀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膝关节相关指标、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膝关节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步行能力低于对照组,压痛值、膝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针刺疗法比较,以人体弓弦力学理论为基础的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疼痛感,其膝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等均有明显改善,临床上可借鉴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弓弦力学理论 针刀 膝骨关节炎 疼痛 关节功能
下载PDF
骨膜压揉法对前斜角肌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4
作者 栗晓东 刘红军 +2 位作者 邱文风 迟文 孔令伟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8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骨膜压揉法对前斜角肌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北京交通大学医院收治的86例前斜角肌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摸球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骨... 目的:探讨骨膜压揉法对前斜角肌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北京交通大学医院收治的86例前斜角肌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摸球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骨膜压揉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上肢肌力、颈椎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0);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肢肌力≥Ⅲ级者占比高于对照组,上肢肌力≤Ⅱ级者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斜角肌综合征患者采用骨膜压揉法能够增强疗效,减轻疼痛程度,改善患者上肢肌力水平和颈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膜压揉法 前斜角肌综合征 疼痛程度 颈椎功能
下载PDF
血清hs-CRP、Hcy联合颈动脉超声参数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付瑶 张媛媛 +4 位作者 聂颖 孔令伟 刘红军 张菡 郭添元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9期2301-2304,2330,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颈动脉超声参数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Gensini评分将9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轻度狭窄组(Gensini评分<20分,n=32)和中重度狭窄组(Gensini...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颈动脉超声参数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Gensini评分将9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轻度狭窄组(Gensini评分<20分,n=32)和中重度狭窄组(Gensini评分≥20分,n=66)。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血清hs-CRP水平、血清Hcy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采用Spearman相关法分析血清hs-CRP水平、血清Hcy水平及颈动脉超声参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s-CRP水平、血清Hcy水平及颈动脉超声参数单独及联合评估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的效能。结果 中重度狭窄组血清hs-CRP水平、血清Hcy水平、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颈动脉IMT高于轻度狭窄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RP水平、血清Hcy水平、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颈动脉IMT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RP水平、血清Hcy水平、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颈动脉IMT单独及其联合评估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7、0.768、0.884、0.783、0.986。结论 血清hs-CRP水平、血清Hcy水平、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颈动脉IMT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上述指标对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且联合评估的预测价值相对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 狭窄 超敏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颈动脉超声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温阳化饮法治疗过敏性咳嗽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延青 孔令伟 张秀娟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7期1027-1029,共3页
过敏性咳嗽为呼吸科常见病,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咳嗽,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种重要疾病。近年来,过敏性咳嗽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增高的趋势。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对中医理论深入的研究,探讨过敏性咳嗽在中医方面的... 过敏性咳嗽为呼吸科常见病,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咳嗽,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种重要疾病。近年来,过敏性咳嗽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增高的趋势。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对中医理论深入的研究,探讨过敏性咳嗽在中医方面的病因、病机及中药在治疗过敏性咳嗽方面的应用,发现其主要病因在于内有寒饮伏痰,病机为在外感六淫或脏腑功能失调时引动寒饮伏痰,导致肺失宣发肃降而致此病反复发作,采用温阳化饮、健脾利湿化痰的治法,方选小青龙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此病,取到很好疗效。切中病机,灵活配伍中药,有利于根治本病,使患者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咳嗽 寒饮伏痰 温阳化饮 小青龙汤合苓桂术甘汤
下载PDF
高校教职工体检人群高血压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博 常玲 卢云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6期3018-3020,共3页
目的调查北京交通大学教职工的高血压患病情况和主要危险因素。方法以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教职工健康体检数据为基础,对1 308例高血压观察对象进行成组病例对照研究,计算我校教职工高血压患病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目的调查北京交通大学教职工的高血压患病情况和主要危险因素。方法以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教职工健康体检数据为基础,对1 308例高血压观察对象进行成组病例对照研究,计算我校教职工高血压患病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我校教职工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我校教职工高血压患病率为34.38%(1 308/3804);高血压患者中男807例,女501例。19~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70~79岁组、80~岁组高血压患者例数分别占高血压总例数的0.84%(11/1 308)、5.43%(71/1308)、14.53%(190/1 308)、22.48%(294/1 308)、17.58%(230/1 308)、33.18%(434/1 308)、5.96%(78/13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质指数(BMI)、腰围、尿酸、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PG)为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而性别和经常体育锻炼是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我校男性教职工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年龄较高者中高血压患者比例明显升高;且年龄、BMI、腰围、尿酸、TG、FPG为我校教职工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针对危险因素进行防治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正常体质量中青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动脉血管弹性功能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伟 常玲 +1 位作者 刘红军 王鲁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10-1112,共3页
目的了解正常体质量中青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的改变及其与血压各指标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动脉功能检测仪对纳入的体质量正常的159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和137例血压正常者同时进行大动脉顺应性(C1)、小动脉顺应性(C2)、血压、血... 目的了解正常体质量中青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的改变及其与血压各指标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动脉功能检测仪对纳入的体质量正常的159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和137例血压正常者同时进行大动脉顺应性(C1)、小动脉顺应性(C2)、血压、血脂、血糖测定,并对血压指标与动脉顺应性进行多变量偏相关性分析。结果(1)高血压组与血压正常组比较C1〔(12.00±1.63)ml/mm Hg×10 vs.(13.50±2.95)ml/mm Hg×10〕、C2〔(5.82±1.70)ml/mm Hg×100 vs.(7.55±2.12)ml/mm Hg×100〕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收缩压、脉压与C1呈负相关(r=-0.488、-0.486,P<0.01),C2与各指标间未显示出相关性,舒张压未显示出与C1、C2的相关性。结论正常体质量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弹性功能明显减低,收缩压、脉压与C1呈负相关,即随着收缩压的增高,C1降低,脉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脉弹性 血压
下载PDF
厄贝沙坦与福辛普利降压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红军 高娅丽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9期667-668,共2页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与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服用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28例服用福辛普利治疗,4周后根据血压决定维持原剂量或加用苯磺酸氨氯地平;...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与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服用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28例服用福辛普利治疗,4周后根据血压决定维持原剂量或加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总疗程8周。结果厄贝沙坦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2.8%,福辛普利组总有效率为89.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对照组为17.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近期疗效明显,效果持久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适合基层医院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厄贝沙坦 福辛普利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血脂变化特征及他汀类药物干预效果
10
作者 王伟 刘红军 邱文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6期1092-1093,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血脂变化特征及他汀类药物干预效果。【方法]2007年12月至2009年6月来本院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行颈动脉超声、血脂检查。颈动脉斑块患者予以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1次口服,6个月后复...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血脂变化特征及他汀类药物干预效果。【方法]2007年12月至2009年6月来本院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行颈动脉超声、血脂检查。颈动脉斑块患者予以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1次口服,6个月后复查血脂、颈动脉超声。【结果】颈动脉斑块者103例。斑块组的血LDL-C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P〈0.01)。宽块组治疗后,TC、LDL-C有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各种类型斑块较前均有明显减小(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的血脂变化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为显著特征,他汀类药对缩小斑块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并发症 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症 颈动脉 脂类/血液 降血脂药
下载PDF
某高校退休职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夏蓉晖 聂颖 +4 位作者 赵绵松 邱文风 卢云涛 孔令伟 孙亚慧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年第12期1422-1425,共4页
目的探讨某高校退休职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6月于北京交通大学医院参加常规体检的785例该校离退休教职工,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腰椎(L1-4)、股骨颈、Ward三角区、大转子... 目的探讨某高校退休职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6月于北京交通大学医院参加常规体检的785例该校离退休教职工,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腰椎(L1-4)、股骨颈、Ward三角区、大转子区的骨密度,并进行标准的问卷调查及实验室常规检测,根据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情况分为HP组和非HP组,HP组共263例,非HP组共522例,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和骨质疏松情况,分析HP感染不同合并症骨质疏松情况,分析HP感染与骨质疏松相关性。结果 HP感染人群与非HP感染人群在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和体重指数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HP感染人群中吸烟、饮酒、血糖和血脂异常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HP感染人群;HP组骨质疏松患病率为20.53%,骨量减少占比为51.33%,非HP组骨质疏松患病率为14.37%,骨量减少占比为35.82%,HP组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非HP组(P<0.05),HP感染与骨质疏松呈明显相关性(r=0.692,P<0.05)。HP合并脑卒中组与HP合并高血压组中骨质疏松所占比例高于HP合并糖尿病组和HP合并冠心病组(P<0.05)。结论高校退休职工HP感染与骨质疏松存在明显相关性,HP感染人群中骨质疏松患病率明显增加,且需重点关注HP感染人群中有吸烟、饮酒及合并脑卒中和高血压人群的骨密度,制订相关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骨质疏松 感染 相关性
下载PDF
北京市某高校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接种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海红 刘春梅 童颖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58-559,共2页
2009年一场由新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疫情在墨西哥暴发,并迅速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蔓延[1].它引起的临床症状与季节性流感相似,但传染性强于季节性流感病毒,极易在学校、社区暴发流行.研究表明,流感疫苗接种是预防... 2009年一场由新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疫情在墨西哥暴发,并迅速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蔓延[1].它引起的临床症状与季节性流感相似,但传染性强于季节性流感病毒,极易在学校、社区暴发流行.研究表明,流感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流感最有效的方法[2].本研究分析接种疫苗和未接种的两组学生在历时25 d流感疫情暴发阶段患病情况,旨在了解甲型H1N1流感疫苗对易感人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 接种效果 甲型 北京市 流感疫情 高校 流感病毒 暴发流行
原文传递
北京某高校正常高值血压和高血压的现状及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博 卢云涛 +2 位作者 常玲 孙伟娜 刘红军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3589-3592,共4页
目的了解某高校教职工正常高值血压和高血压的患病现状和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某高校4081名教职工为研究对象,统计正常高值血压和高血压的患病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评估不同血压水平部分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情况。结果 21岁以上教职工正常高... 目的了解某高校教职工正常高值血压和高血压的患病现状和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某高校4081名教职工为研究对象,统计正常高值血压和高血压的患病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评估不同血压水平部分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情况。结果 21岁以上教职工正常高值血压和高血压的粗患病率分别为32.6%和41.8%,标化率分别为30.38%和38.39%;正常高值血压的男性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女性在45岁之前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以后逐渐降低;高血压的男、女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均呈现增高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男性、超重肥胖、腹型肥胖、高TC是正常高值血压和高血压的共同危险因素。结论教职工正常高值血压和高血压的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加强对正常高值血压的关注是早期防治高血压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高值血压 高血压 现状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某高校教职工体质指数与脂肪肝的现况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红军 王伟 +1 位作者 许白桦 付少红 《中华全科医学》 2013年第6期850-851,共2页
目的研究某高校教职工体检人群体质指数(BMI)与脂肪肝之间的关系。方法某年北京交通大学医院接受常规体检的2848人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年龄段分为7组,对检出的脂肪肝与体质指数进行分析。结果 2848例教职工共检出脂肪肝946例,占33.2%;... 目的研究某高校教职工体检人群体质指数(BMI)与脂肪肝之间的关系。方法某年北京交通大学医院接受常规体检的2848人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年龄段分为7组,对检出的脂肪肝与体质指数进行分析。结果 2848例教职工共检出脂肪肝946例,占33.2%;其中男性526例,占36.6%;女性420例,占29.8%。教职工人群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高达46.0%,其中男性占58.7%,女性占33.2%,且BMI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到60~69岁年龄组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超重和肥胖人群脂肪肝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P<0.01)。结论体质指数与脂肪肝密切相关,控制体重是防止脂肪肝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指数 脂肪肝 高校
下载PDF
高胰岛素血症对血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伟 常玲 +1 位作者 刘红军 王鲁雁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45-647,共3页
目的探讨高胰岛素血症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2006年对2713名教职工体检时查FIns、TC、TG、HDL-C、LDL-C、FPG、2hPG。抽取高胰岛素血症者100例,并随机抽取FIns正常者13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高胰岛素组的TG显... 目的探讨高胰岛素血症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2006年对2713名教职工体检时查FIns、TC、TG、HDL-C、LDL-C、FPG、2hPG。抽取高胰岛素血症者100例,并随机抽取FIns正常者13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高胰岛素组的TG显著高于胰岛素正常组,HDL-C显著低于胰岛素正常组(P均<0.01),而TC、LDL-C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除外糖代谢异常者后,得到相同结果。相关性分析显示,FIns与TG呈显著正相关(r=0.213,P<0.01),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r=-0.143,P<0.01)。结论高胰岛素血症可导致脂代谢异常,其与TG的相关性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胰岛素血症 脂代谢异常 甘油三酯
原文传递
正常体质量中青年轻中度高血压人群脉搏波传导速度变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伟 刘红军 +1 位作者 赵春丽 姚慧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5年第11期1620-1622,共3页
目的:分析正常体质量中青年轻中度高血压人群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变化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间的相关性,探讨影响大动脉弹性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 Complior(Colson,France)自动脉搏波速度测定仪测定296例中青年教师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 目的:分析正常体质量中青年轻中度高血压人群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变化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间的相关性,探讨影响大动脉弹性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 Complior(Colson,France)自动脉搏波速度测定仪测定296例中青年教师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并同时进行血压、血脂、血糖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1)高血压组与血压正常组比较 cfPWV 明显增高(P <0.01);(2)cfPWV 与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呈正相关(r =0.401、0.467、0.289、0.278,P =0.001、0.000、0.020);在控制了年龄、腹围、BMI 等变量后,cfPWV 与收缩压、舒张压、压差间仍呈正相关(r =0.417、0.297、0.315,P =0.001、0.018、0.01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收缩压与 cfPWV 相关性最强(t =3.945、3.481,P =0.000、0.001)。结论中青年高血压人群的大动脉弹性功能明显减退,收缩压、年龄与 cfPWV 相关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脉搏波传导速度 血压
原文传递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和颈动脉狭窄程度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0
17
作者 付瑶 张媛媛 +3 位作者 聂颖 孔令伟 刘红军 聂曦明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9期951-954,共4页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颈动脉狭窄程度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74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期体检者72例为对照组。2组均行颈动脉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记录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斑块性...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颈动脉狭窄程度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74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期体检者72例为对照组。2组均行颈动脉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记录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斑块性质及颈动脉狭窄程度;绘制ROC曲线,评估软斑块、混合回声斑块及内-中膜厚度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脑梗死的效能。结果 观察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0.95±0.24)mm]大于对照组[(0.79±0.21)mm](t=4.282,P<0.001),颈动脉内-中膜增厚(32.43%)、斑块(90.54%)、软斑块(25.68%)、混合回声斑块(17.57%)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16.67%、59.72%、11.11%、5.56%)(P<0.05);2组强回声斑块、等回声斑块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32.43%)、中(17.57%)、重度狭窄(9.46%)及血管闭塞(5.41%)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18.06%、8.33%、1.39%、0)(P<0.05)。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以0.92 mm为最佳截断值,预测脑梗死发生的AUC为0.835(95%CI:0.746~0.870,P<0.001),灵敏度为91.89%,特异度为91.67%;有软斑块、混合回声斑块预测脑梗死发生的AUC分别为0.776(95%CI:0.745~0.841,P<0.001)、0.792(95%CI:0.726~0.853,P<0.001),灵敏度分别为74.72%、91.67%,特异度分别为74.32%、82.43%;三者联合检测预测脑梗死发生的AUC为0.879(95%CI:0.795~0.953,P<0.001)。结论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软斑块、混合回声斑块检出率高,三者联合检测预测脑梗死发生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超声 超声造影 颈动脉斑块性质 狭窄程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