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82篇文章
< 1 2 1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校史名人育人价值及实现路径探究——以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为例
1
作者 潘显钟 《北京教育(德育)》 2024年第4期84-86,96,共4页
高校校史名人是高校校园文化及发展过程中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是一张闪耀的名片。高校校史名人具有传承红色基因、激发情感共鸣、增强团结凝聚的育人价值。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探索研究以应尚才教授为代表的校史名人,通过... 高校校史名人是高校校园文化及发展过程中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是一张闪耀的名片。高校校史名人具有传承红色基因、激发情感共鸣、增强团结凝聚的育人价值。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探索研究以应尚才教授为代表的校史名人,通过事迹挖掘、文化传播、实践推广等路径实现育人价值。探讨与学科专业发展、教风学风建设、时代主题内涵相融合,有效发挥高校校史名人立德树人功能的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校史名人 应尚才 育人价值 立德树人
原文传递
城市轨道交通车地一体化智能感知网总体结构设计与探讨
2
作者 朱宝全 陈伟建 +3 位作者 张岩鹏 赵敏龙 王增伟 张玉梅 《中国设备工程》 2025年第5期45-47,共3页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是城市化和公共交通需求增长的产物,亦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迅速发展,将这些前沿技术与传统轨道交通深度结合,推动其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是时代发展需求的必然...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是城市化和公共交通需求增长的产物,亦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迅速发展,将这些前沿技术与传统轨道交通深度结合,推动其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是时代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目前,轨道交通领域的监测系统用于车辆监控、线路设施检测、运行环境和客流监测,但技术标准和数据格式的不统一导致了信息孤岛效应,监测数据中的知识价值未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决策效率无法提高。因此,本文通过设计城市轨道交通车地一体化智能感知网来解决系统集成问题,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和深度挖掘,转化为辅助智能决策的知识产出,从而提升中小运量市域铁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感知系统 智能感知网 系统集成 智慧城市发展
下载PDF
基于最短路径的复杂机械产品装配过程质量控制点公差带在线优化方法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明周 赵志彪 +3 位作者 凌先姣 蒋增强 王小巧 凌琳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3-177,共5页
为提高复杂机械产品的装配精度和装配质量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最短路径的复杂机械产品装配过程质量控制点公差带在线优化方法。对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点公差带进行细粒度划分;从装配精度角度出发,引入田口工序能力指数构建质量损失—公... 为提高复杂机械产品的装配精度和装配质量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最短路径的复杂机械产品装配过程质量控制点公差带在线优化方法。对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点公差带进行细粒度划分;从装配精度角度出发,引入田口工序能力指数构建质量损失—公差函数;综合考虑装配过程中两种作业(基本作业和辅助作业)类型的时间调整损失,建立装配时间调整费用—公差函数;在上述两函数的基础上,通过加权聚类建立装配损失—公差函数模型,以描述质量控制点的总损失与公差的关系;构建基于最短路径的公差带在线优化模型,将装配损失—公差函数作为权函数,以最小损失为目标进行搜索,实现对后续质量控制点公差带的在线优化。以某型发动机缸盖螺栓拧紧过程为应用实例,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质量 装配损失—公差函数 最短路径 公差带在线优化
下载PDF
ZL50装载机自动换挡电子控制单元的开发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溧 耿聪 +1 位作者 杜晓明 陈慧岩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4-126,共3页
开发了ZL50装载机液力传动变速箱自动换挡操纵系统及其电子控制单元(ECU)。针对装载机作业过程中换挡操纵的复杂性,该系统采用了人机协同配合的多模式换挡控制方式;完成了控制软件设计、硬件电路及可靠性设计,并对研制的自动换挡操纵系... 开发了ZL50装载机液力传动变速箱自动换挡操纵系统及其电子控制单元(ECU)。针对装载机作业过程中换挡操纵的复杂性,该系统采用了人机协同配合的多模式换挡控制方式;完成了控制软件设计、硬件电路及可靠性设计,并对研制的自动换挡操纵系统进行了台架试验和环境试验,验证了系统功能的实用性和工作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自动换挡操纵系统可按驾驶员选择的控制方式工作,实现自动选挡功能及换挡过程的平稳性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机械 装载机 试验研究 自动换挡 电子控制单元
下载PDF
城轨交通中直线感应牵引电机的效率最优控制 被引量:10
5
作者 吕刚 孙守光 马云双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0-495,共6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中直线感应牵引电机效率较低问题,从控制角度研究电机的效率最优控制策略。建立直线感应牵引电机的数学模型,考虑边缘效应的影响将推力与磁通进行解耦,在分析法向力组成与特性的基础上,得出以初级电流为变量的数学表达...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中直线感应牵引电机效率较低问题,从控制角度研究电机的效率最优控制策略。建立直线感应牵引电机的数学模型,考虑边缘效应的影响将推力与磁通进行解耦,在分析法向力组成与特性的基础上,得出以初级电流为变量的数学表达式,结合最优化理论,考虑多个优化目标建立损耗最小函数,实现在满足水平推力的条件下对电机铜耗与法向力造成损耗的最优控制。仿真研究对比了采用普通矢量控制与本文所提方案的运行状况。仿真结果表明,直线感应牵引电机行程中恒速区段时间越长,损耗减少得越大,效率提高得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机 直线感应牵引电机 推力 边缘效应 法向力 最优控制
下载PDF
轻型柔顺机械臂结构设计与控制 被引量:3
6
作者 赵洪福 张秀丽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3-119,共7页
为了使机械臂具有较好的位置跟随性和人机交互时的安全性,设计了一款3DOF的轻型柔顺机械臂.采用碳纤维材料实现轻量化,设计了串联弹性驱动器(SEA)实现机械臂结构的柔顺性.建立了3DOF轻型柔顺机械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并求解了工作空... 为了使机械臂具有较好的位置跟随性和人机交互时的安全性,设计了一款3DOF的轻型柔顺机械臂.采用碳纤维材料实现轻量化,设计了串联弹性驱动器(SEA)实现机械臂结构的柔顺性.建立了3DOF轻型柔顺机械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并求解了工作空间;设计机械臂的位置控制实验,通过MTI位姿传感器来获取机械臂末端位姿,提出了MTI位置误差修正的方法.实验表明:当机械臂处于自由状态时,通过对比机械臂各关节和MTI末端位置的跟随性能,得知1,2,3各关节的位置跟随误差分别为7%,5%,2%,末端X,Y,Z3个方向的最大位置误差分别为19.25%,14.43%,6.4%,证明该机械臂末端具有较好的位置跟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柔顺机械臂 结构设计 串联弹性驱动器 位置跟随性
下载PDF
多措并举建设高水平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被引量:2
7
作者 房海蓉 洪建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2-114,155,共4页
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以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为特色,通过资源有效整合、教学科研紧密结合、学校企业密切联合,建设了立足校内、拓展校外、内外结合的实践平台,构建了多层次、... 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以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为特色,通过资源有效整合、教学科研紧密结合、学校企业密切联合,建设了立足校内、拓展校外、内外结合的实践平台,构建了多层次、多模块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形成了多样化的学生科研训练模式和实验中心开放运行管理机制,为机电大类相关专业高水平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心建设内容 实践能力 机械工程
下载PDF
智慧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发展趋势综述 被引量:4
8
作者 余祖俊 唐涛 +2 位作者 李开成 宿帅 朱力强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进一步结合现代感知、控制、通信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慧化,是未来高速铁路发展的前沿方向。分析目前高速铁路运营中仍存在异物侵限造成安全事故、突发事件导致列车延误、运力与运量不匹配等... 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进一步结合现代感知、控制、通信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慧化,是未来高速铁路发展的前沿方向。分析目前高速铁路运营中仍存在异物侵限造成安全事故、突发事件导致列车延误、运力与运量不匹配等问题,提出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智慧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手段,是保持和提升我国高速铁路技术整体竞争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新时期的智慧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系统以实现列车(群)全天候全无人自主追踪运行控制为目标,主要包括移动闭塞、列车运行净空感知、列车状态智能监测、列车自主追踪、智能调度指挥、车-地动态自组网通信等关键技术。结合新一代使能技术,研究高速铁路运行控制智能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对我国智慧高速铁路的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高速铁路 运行控制 平稳追踪控制 智能感知 车-地自组网
下载PDF
四足机器人腾空跳跃的轨迹优化与控制方法
9
作者 张秀丽 赵浩宇 +1 位作者 吴佳宁 许鹏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170,共10页
针对四足机器人难以跨越大尺寸障碍物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仿生腾空跳跃的轨迹优化控制方法 .首先,对马里努阿犬的越障运动进行测试和仿生学分析,得到腾空跳跃的参考轨迹.其次,根据摩擦锥、轨迹平滑、运动学和动力学等约束条件,基于轨迹优... 针对四足机器人难以跨越大尺寸障碍物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仿生腾空跳跃的轨迹优化控制方法 .首先,对马里努阿犬的越障运动进行测试和仿生学分析,得到腾空跳跃的参考轨迹.其次,根据摩擦锥、轨迹平滑、运动学和动力学等约束条件,基于轨迹优化的方法对仿生参考轨迹进行离线优化,生成四足机器人的期望跳跃轨迹,得到跳跃所需的足端位置、关节力矩和关节角度序列.再次,设计分阶段的跳跃控制器,采用关节和质心PD(Proportional Derivative)的组合控制策略,实现对期望跳跃轨迹的跟踪,采用变刚度虚拟模型控制实现对落地姿态的调整和足底力的缓冲.最后,在Webots仿真环境中完成了1 m高度的自由落地和跳跃0.75 m高度桌子的仿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仿生轨迹优化与控制算法能够使四足机器人跳跃大尺寸障碍物并且具有平稳落地的效果,对于提高四足机器人的高性能运动能力以及拓展其应用环境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足机器人 仿生学 轨迹优化 跳跃 虚拟模型控制
下载PDF
电流变液研究及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李小阳 杜彦良 +2 位作者 徐华 孙宝臣 金秀梅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06年第4期5-9,共5页
电流变技术是目前国内外智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电流变液的性能特点决定了它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综合论述了电流变液体的研究概况,重点论述了其基本机理、材料组成和基本性能,展望电流变液体的应用前景,提出了电流变液发展中存在... 电流变技术是目前国内外智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电流变液的性能特点决定了它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综合论述了电流变液体的研究概况,重点论述了其基本机理、材料组成和基本性能,展望电流变液体的应用前景,提出了电流变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变液体(ER) 智能材料 交通工程
下载PDF
具有柔性驱动关节的串并混联仿生机械臂
11
作者 张秀丽 孙国康 +2 位作者 周洪淼 刘颖 李伟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4-161,共8页
现有协作机器人多采用串联刚性结构,与人的共融性较差,限制了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为解决协作机器人在柔顺性和环境适应性上的不足,首先,基于人体手臂肌肉柔性并联驱动机理,设计一种6自由度串并混联机械臂SoftArm-6,由臂部3个串联自由度和... 现有协作机器人多采用串联刚性结构,与人的共融性较差,限制了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为解决协作机器人在柔顺性和环境适应性上的不足,首先,基于人体手臂肌肉柔性并联驱动机理,设计一种6自由度串并混联机械臂SoftArm-6,由臂部3个串联自由度和腕部3个并联自由度组成,采用电机串联弹性驱动器(Series Elastic Actuator,SEA)构成柔性驱动关节,通过建立机械臂的运动学模型,基于机构等效原理实现串并混联机械臂的位姿解耦.其次,基于Kinect人体运动捕捉的在线轨迹示教方法,针对驱动关节中SEA柔性环节带来的位置精度降低、易抖动等问题,设计基于虚位移原理的前馈重力补偿算法.最后,针对SoftArm-6样机设计轨迹跟随、示教抓取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SoftArm-6在轨迹跟随任务中的偏差小于1.5%,抓取成功率达98%,显著提升了操作精度和环境适应性.该设计为协作机器人在复杂、不确定环境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并混联机构 柔性关节 运动控制 重力补偿
下载PDF
高校机械工程类专业创新教育的探索
12
作者 聂蒙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16年第12期00293-00293,共1页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高校创新教育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一个重要支撑。而对于这一类新型人才的培养,重点时期在大学时代,所以高校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基于高校虽然是重要的培养,但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探讨了高校机...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高校创新教育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一个重要支撑。而对于这一类新型人才的培养,重点时期在大学时代,所以高校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基于高校虽然是重要的培养,但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探讨了高校机械工程类专业创新教育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工程 高校创新教育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电驱动机械变速器换挡控制器的硬件设计与测试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凯 陈科山 +3 位作者 万里冰 田丰 陈红旭 李为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24,共8页
在电动汽车中,电驱动机械变速器(EMT)自动换挡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车辆性能。为了提升电驱动机械变速器的综合性能,要求换挡控制器(TCU)对控制系统的输入信号能实现精确测量,包括变速器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转... 在电动汽车中,电驱动机械变速器(EMT)自动换挡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车辆性能。为了提升电驱动机械变速器的综合性能,要求换挡控制器(TCU)对控制系统的输入信号能实现精确测量,包括变速器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转速和转角信号、接合套位置信号、油门踏板开度信号等,并对换挡执行机构实现精确控制。为达到设计要求,基于英飞凌XC2267M核心处理器,设计了适用于电驱动机械变速器的专用TCU,包括信号采集与调理单元、换挡电机驱动单元等。该专用TCU能对输入信号进行精确测量,并通过对换挡执行机构的精确控制,使接合套位移控制精度达到1 mm。最后通过硬件在环仿真和实车道路测试验证系统性能,为电驱动机械变速器实现快速、平稳的换挡提供了硬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驱动机械变速器 换挡控制器 硬件电路设计 控制模块 性能测试
下载PDF
多关节机械腿的控制系统设计
14
作者 国鑫 张志宇 陈志鸿 《机电工程》 CAS 2011年第7期823-826,共4页
为解决机械腿的变速运动控制问题,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到多关节机械腿的控制当中。开展了基于多关节机械腿的运动控制分析,建立了变速方式和机械腿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可选择的变速控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系统响应时间、运... 为解决机械腿的变速运动控制问题,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到多关节机械腿的控制当中。开展了基于多关节机械腿的运动控制分析,建立了变速方式和机械腿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可选择的变速控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系统响应时间、运行误差等进行了评价。多次试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C2368 多关节机械腿 LABVIEW 变速控制
下载PDF
任务驱动法在机械工程材料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1
15
作者 钟燕春 郭雄 赵英娜 《内燃机与配件》 2021年第16期234-235,共2页
针对应用型本科常开课程《机械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的课程特点、教学现状以及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基础和专业特点,分析“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在实践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来分析和主导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将课... 针对应用型本科常开课程《机械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的课程特点、教学现状以及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基础和专业特点,分析“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在实践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来分析和主导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和和任务相结合,引导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在实例讲解过程中穿插知识点,并鼓励学生多提问、相互协助和自主学习。文中同时对实施过程、相关知识及任务的导入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 任务驱动法 课程 任务
下载PDF
从能力大纲到集成化课程体系设计的CDIO模式——北京交通大学创新教育实验区系列报告之一 被引量:68
16
作者 查建中 徐文胜 +3 位作者 顾学雍 朱晓敏 陆一平 鄂明成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23,共14页
CDIO工程教育模式将工程项目生命全周期引入工程教育中作为教学的环境,并依靠关键利益相关者建立教学大纲(Syllabus)。大纲全面、明确、具体、合理地规定工程职场对于人才能力、素质、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设计集成化的课程体系并制定教... CDIO工程教育模式将工程项目生命全周期引入工程教育中作为教学的环境,并依靠关键利益相关者建立教学大纲(Syllabus)。大纲全面、明确、具体、合理地规定工程职场对于人才能力、素质、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设计集成化的课程体系并制定教学计划是全面落实大纲和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和核心工作。本文以工业工程专业能力大纲的建立和集成化课程体系设计为例,深入探讨说明CDIO这一标准的原理、原则、实施方法和所需注意的问题。本文对于实践CDIO模式的其他专业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IO 能力大纲 课程体系 集成化设计 学生为中心
原文传递
制动装置推出刚度对轨道交通车辆振动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刘寅虎 唐永明 +3 位作者 杨震寰 高浩 李文豪 曹云丽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53,共5页
[目的]电机械制动是采用电机控制丝杆驱动,实现推杆的推出动作使闸瓦与车轮接触,完成制动力传递与摩擦制动的一种制动方式。需要研究这种新型制动方式对轨道交通车辆振动性能的影响。[方法]介绍了电机械制动器和空气制动器的基本结构组... [目的]电机械制动是采用电机控制丝杆驱动,实现推杆的推出动作使闸瓦与车轮接触,完成制动力传递与摩擦制动的一种制动方式。需要研究这种新型制动方式对轨道交通车辆振动性能的影响。[方法]介绍了电机械制动器和空气制动器的基本结构组成,并对两种制动器进行了推出刚度测试和线路振动试验测试,分析了制动器推出刚度对车辆颤振的影响。[结果及结论]刚度测试发现,因电机械制动器采用了电机驱动方式,未采用空气制动器的气孔活塞,故电机械制动器的推出刚度在常工作区内远大于空气制动器且存在非线性特征。在制动器装车后的线路试验中发现,与装用空气制动器相比,装用具有大推出刚度的电机械制动器会加剧车辆的制动颤振现象,其关键部件的振动加速度也会增大。综合各项研究结果,建议降低电机械制动器的推出刚度,保证车辆实现平稳安全的制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车辆 振动性能 推出刚度 振动传递
下载PDF
阀控缸系统线性矩阵不等式凸优化算法鲁棒模型预测控制
18
作者 蔡会 延皓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1-188,共8页
针对阀控缸系统力跟踪控制过程中受到位置干扰,导致控制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凸优化算法的鲁棒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将一般模型预测控制的最小化性能指标转化为求解满足线性矩阵不等式组的最优化问题,对其进行... 针对阀控缸系统力跟踪控制过程中受到位置干扰,导致控制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凸优化算法的鲁棒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将一般模型预测控制的最小化性能指标转化为求解满足线性矩阵不等式组的最优化问题,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考虑输入输出受约束的离散时变不确定性系统,讨论该控制策略对系统参数不确定性的鲁棒性以及对系统外扰动的抑制能力。结果表明,在不同频率位置干扰信号作用下,该控制策略比一般模型预测控制具有更好的跟踪效果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控对称缸系统 鲁棒模型预测控制 力跟踪控制 线性矩阵不等式
下载PDF
低周疲劳的结构应变法在铁路货车上的工程应用
19
作者 邵文东 赵尚超 +3 位作者 李强 裴宪军 马巧艳 李向伟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20,I0009,I0010,共10页
为了开展铁路货车车体焊接结构的低周疲劳寿命预测,详细推导了理想弹塑性结构应变计算理论,基于计算理论进行了程序设计,并通过焊接接头试验进行了验证.进一步开展了平面应变焊接接头模型的仿真计算结果和结构应变法计算结果的对比,探... 为了开展铁路货车车体焊接结构的低周疲劳寿命预测,详细推导了理想弹塑性结构应变计算理论,基于计算理论进行了程序设计,并通过焊接接头试验进行了验证.进一步开展了平面应变焊接接头模型的仿真计算结果和结构应变法计算结果的对比,探讨结构应变法的使用条件.最后,将虚拟台架与结构应力变结合开展了快捷货车的低周疲劳寿命分析的工程应用.结果表明:提出的低周疲劳的结构应变方法及其计算程序,当结构应力与屈服强度的差值在150 MPa以内时,理想弹塑性结构应变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一致,能够解决铁路货车低周疲劳寿命预测问题;当结构应力与屈服强度差值超过150 MPa后,随着结构应力的增加,误差也增加.该文的研究为低周疲劳的结构应变法工程推广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货车 低周疲劳 结构应变法 虚拟试验台
下载PDF
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数字化安装关键技术 被引量:4
20
作者 许建国 刘杰 +3 位作者 孟祥奎 李育冰 王恒 王敬渊 《电气化铁道》 2024年第1期8-12,21,共6页
为梳理总结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数字化安装关键技术研究成果,研发基于有限元技术的腕臂与整体吊弦精确计算平台、无轨工况下接触网支柱定位与跨距/腕臂吊弦计算用数据精确测量技术、接触网腕臂预配与整体吊弦预制自动化生产线及安装专用... 为梳理总结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数字化安装关键技术研究成果,研发基于有限元技术的腕臂与整体吊弦精确计算平台、无轨工况下接触网支柱定位与跨距/腕臂吊弦计算用数据精确测量技术、接触网腕臂预配与整体吊弦预制自动化生产线及安装专用数字工器具、轨行车载接触网系统关键结构几何尺寸检测与智能分析系统。研究成果改变传统计算、人工安装、反复调整的作业方式,为推动中国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智能建造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 智能建造 工厂化预配 BIM 机器视觉 北斗定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