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厌氧氨氧化处理煤气化废水环境与经济影响评价
1
作者 田淑雯 高心雨 +3 位作者 蔡伟伟 姚宏 杨岸明 田盛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5,共9页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法,选择某煤气化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评估对比改造后厌氧氨氧化工艺(CANON)与改造前多级AO工艺的碳排放、环境影响与经济效益。结果表明,CANON单元的碳排放量与环境影响分别为AO单元的40.02%与42.2%。敏感性分...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法,选择某煤气化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评估对比改造后厌氧氨氧化工艺(CANON)与改造前多级AO工艺的碳排放、环境影响与经济效益。结果表明,CANON单元的碳排放量与环境影响分别为AO单元的40.02%与42.2%。敏感性分析表明,在煤炭、风能、太阳能3种发电类型的对比中,风能发电对全球变暖潜势(GWP)类别贡献最小,相较于煤炭燃烧可减少约20%的GWP贡献;电耗变化对酸化潜势(AP)类别影响最大,药耗变化对臭氧层破坏潜势(ODP)类别影响最大。经济分析结果表明,改造后系统处理成本平均可节约6.47元/m^(3),碳减排效益为487.20元/d,且可通过出售厌氧氨氧化菌泥获得9300元/d的潜在经济效益。由此可见,CANON工艺环境与经济综合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废水 生命周期评价 生物脱氮 碳足迹 环境影响
下载PDF
铁路车站光伏储能系统设计及生命周期环境经济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石锦扬 张金英 +4 位作者 周岩梅 马丁捷 赵一帆 李雅琪 刘北胜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3-50,共8页
为探究光伏储能系统节能、减排及降本潜力,开展铁路车站太阳能光伏储能系统设计,构建全生命周期环境经济核算方法模型。以铁路车站为例,设计屋顶式光伏储能系统,核算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当量为2.62×10^(3)t CO_(2)e,仅为国家电网发电... 为探究光伏储能系统节能、减排及降本潜力,开展铁路车站太阳能光伏储能系统设计,构建全生命周期环境经济核算方法模型。以铁路车站为例,设计屋顶式光伏储能系统,核算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当量为2.62×10^(3)t CO_(2)e,仅为国家电网发电和可再生能源占比较高的地方电网发电碳排放当量的10%和37%;光伏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大气污染物不产生PM2.5排放,SO_(2)和NOx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4.58 t和3.66 t,远低于国家电网;光伏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经济成本也最低,仅为地方电网和国家电网供电电费的20%和25%。相比于国家电网和区域电网供电方式,光伏储能供电的碳排放回收期分别为2.5年和9.3年,显著低于光伏组件使用年限25年,具有优越的环境与经济效益,为铁路车站运营供电方式选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车站 光伏储能系统 碳排放 环境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北京白河流域不同空间尺度下水质对土地利用的响应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夏明珠 薛万来 +5 位作者 黄俊雄 李文忠 李垒 刘可暄 李久义 田秀君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4-775,共12页
为探究水质对土地利用的响应关系,以北京市山区典型季节性河流−白河流域14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22年汛期(7月)和非汛期(10月)水质数据及“国土三调”土地利用数据,采用Mann-Witney U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RDA)等统... 为探究水质对土地利用的响应关系,以北京市山区典型季节性河流−白河流域14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22年汛期(7月)和非汛期(10月)水质数据及“国土三调”土地利用数据,采用Mann-Witney U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RDA)等统计分析方法,研究2种不同空间尺度(子流域和有水沟道带状缓冲区)下土地利用结构对pH、NH_(4)^(+)-N、TP、NO_(3)^(−)-N、TN、CODMn水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在两种空间尺度下均以林地、园地、建设用地为主,林地占比最大,在1000 m带状缓冲区和子流域尺度下分别占78.36%和84.87%.②水质指标存在时空差异,汛期NH_(4)^(+)-N、TN平均浓度较低,非汛期NO_(3)^(−)-N、CODMn平均浓度较低;TP、NO_(3)^(−)-N属强变异类型,空间差异显著.③土地利用类型对河流水质有显著影响,汛期较非汛期影响大.建设用地和园地面积占比与各水质指标均呈显著正相关,草地面积占比与除TP浓度外的其余4项水质指标均呈显著负相关.④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有水沟道带状1000 m缓冲区土地利用结构是对白河流域水质影响的最佳缓冲区尺度,且汛期土地利用结构对水质解释率整体高于非汛期.建议应加强对有水沟道1000 m缓冲区范围内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调整,将有助于提升密云水库上游白河流域的水生态环境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水质 尺度效应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华北平原地区HCFC-142b排放清单建立及环境影响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大宇 吴婧 +3 位作者 王彤 刘泽华 胡冬梅 彭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47-2852,共6页
选择华北平原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该区域2000~2060年HCFC-142b排放清单,探讨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并对不同行业开展了排放结果的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2000~2019年HCFC-142b累计排放量为34.0kt.其中,江苏、山东和河... 选择华北平原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该区域2000~2060年HCFC-142b排放清单,探讨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并对不同行业开展了排放结果的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2000~2019年HCFC-142b累计排放量为34.0kt.其中,江苏、山东和河南是排放量最大省份,累计排放量分别为595.1t、267.6t和196.5t.XPS泡沫排放最大,其次是ICR行业,两个行业对排放结果最敏感的因子分别是初始排放因子和设备废弃率.排放预测显示,在《蒙特利尔议定书》管控下,该地区2020~2060年的累计减排潜力为151.9kt(9.9kt CFC-11-eq;350.9mt CO_(2)-eq).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类消耗 全球变暖 华北平原地区 排放清单 减排潜力
下载PDF
强调动手能力训练的在线实验课程设计与思考--以“环境微生物与实验”全英文课程为例
5
作者 蔡伟伟 李冬梅 +2 位作者 贾方旭 李新洋 姚宏 《工业微生物》 CAS 2024年第1期191-193,共3页
在线上远程实验教学中融合动手能力训练是至关重要的。文章基于北京交通大学威海国际校区的全英文课程“环境微生物与实验”,通过在线课堂讲授理论知识、合理设计教学实验,让学生能够在家进行实验操作。此外,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在线实验... 在线上远程实验教学中融合动手能力训练是至关重要的。文章基于北京交通大学威海国际校区的全英文课程“环境微生物与实验”,通过在线课堂讲授理论知识、合理设计教学实验,让学生能够在家进行实验操作。此外,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在线实验案例的设计、具体实施情况及学生的反馈,为如何在线远程开展实验课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该思路满足在线远程教学过程中实验课程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训要求,为进一步推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微生物与实验课程 案例 实验教学
下载PDF
基于LCA的压裂返排液膜集成工艺碳足迹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
6
作者 徐冰 张倩 +5 位作者 吴欢欢 邵光艺 田淑雯 柴文明 张鸣 姚宏 《化工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105-7114,共10页
页岩气从水力压裂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压裂返排液具有污染物种类复杂、总溶解性固体和重金属浓度高等特点。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促使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亟需低碳减排转型。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节能减排关键低碳技术之一,可减少工业领域90... 页岩气从水力压裂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压裂返排液具有污染物种类复杂、总溶解性固体和重金属浓度高等特点。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促使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亟需低碳减排转型。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节能减排关键低碳技术之一,可减少工业领域90%的能耗。本研究基于“预处理-管式超滤-纳滤-电渗析-反渗透-机械蒸汽再压缩”膜集成工艺处理压裂返排液,采用全生命周期评价对其物耗、能耗、碳足迹及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集成处理工艺的碳足迹为86.7kg CO_(2)eq;对于温室效应影响类别,预处理、管式超滤膜、机械蒸汽再压缩的碳足迹贡献为90.7%,其原因是预处理阶段所投加的大量药剂以及管式超滤膜和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高频率运行所消耗的大量电能。针对温室效应指标及其他典型指标,其影响因素敏感性大小为:电力>碳酸钠药剂>氢氧化钠药剂,因此管式超滤膜和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的合理高效运行可节约电力损耗,保证该系统的低碳高效运行。本研究明确了预处理、管式超滤、机械蒸汽再压缩单元是压裂返排液处理工艺应重点关注的减污降碳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返排液 废水 环境 生命周期评价 碳足迹
下载PDF
基于生态环境探讨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措施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晗璐 王晶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5-46,共2页
为了有效缓解我国面临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问题,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提出了发展节水产业、解决地下水储备、探索“三农”用水管理改革创新以及节水激励政策等可行性措施,从而有效缓解水资源矛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 为了有效缓解我国面临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问题,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提出了发展节水产业、解决地下水储备、探索“三农”用水管理改革创新以及节水激励政策等可行性措施,从而有效缓解水资源矛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水资源 矛盾 措施
下载PDF
低碳约束下石化污水污染物溯源分析与过程减排
8
作者 唐安中 邸雪梅 陈佳明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7-202,共6页
在“双碳”目标下,创造性提出将石化企业工业用水、污水排放、污水收集与输送、污水处理与回用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综合考虑生产装置排污特点、污染物的产生及排放路径,构建污水系统污染物溯源追踪平台,精准分析各污染物的排放及污染物... 在“双碳”目标下,创造性提出将石化企业工业用水、污水排放、污水收集与输送、污水处理与回用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综合考虑生产装置排污特点、污染物的产生及排放路径,构建污水系统污染物溯源追踪平台,精准分析各污染物的排放及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污染源定位,实施源头优化与过程减排,并以某石化企业为例,展示该平台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结果表明,应用污染物溯源分析和过程减排技术,可实现对污水排放情况的在线监测、运行分析、污染源溯源及源头削减,有效降低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水量与污染物浓度,为污水处理厂优化运行和节能降碳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污水处理 溯源分析 过程减排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处理高氨氮废水的运行效能及碳排放分析
9
作者 邓凯丽 邢薇 +2 位作者 曹恩凯 姚宏 田盛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9-175,共7页
河北省某工业厂区废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18 000 m~3,接纳的废水主要以发酵废水为主,呈现高氨氮、低碳氮比的特征。二级生物处理初建成时使用传统AO工艺处理,为适应减污降碳要求,该厂进行了部分厌氧氨氧化改造,研究报道了改造后长期运行... 河北省某工业厂区废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18 000 m~3,接纳的废水主要以发酵废水为主,呈现高氨氮、低碳氮比的特征。二级生物处理初建成时使用传统AO工艺处理,为适应减污降碳要求,该厂进行了部分厌氧氨氧化改造,研究报道了改造后长期运行的跟踪监测数据并进行碳排放分析。结果表明:改造后的废水处理厂处理效果稳定,COD、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22%、92.79%和98.64%,主要污染物指标均满足相关排放标准;全程自养脱氮(CANON)单元TN去除负荷达到0.377 kg/(m^(3)·d);相同TN去除条件下,采用CANON工艺比AO工艺减少了35.99%的电力消耗,减少100%的污泥产生,碳排放减少42.36%,运行成本节约42.5%,表明厌氧氨氧化可成功应用于高氨氮废水领域,为高氨氮工业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氨氮工业废水 厌氧氨氧化 脱氮负荷 碳排放
下载PDF
改性活性炭电极用于电厂生活污水后脱氮及减碳的研究
10
作者 杨畅畅 于海琴 +3 位作者 冯瑞琦 韩溪童 孙贺 范思辰 《水处理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1,119,共6页
受传统氨氮处理工艺限制,电厂生活污水常出现氨氮难达标问题,从而需要投入大量外加碳源,这一过程会造成碳排放和处理成本的增加。本研究使用NaOH改性活性炭电极,应用在传统生活污水生物处理(AAO)之后进一步去除氨氮(后脱氮),此过程中不... 受传统氨氮处理工艺限制,电厂生活污水常出现氨氮难达标问题,从而需要投入大量外加碳源,这一过程会造成碳排放和处理成本的增加。本研究使用NaOH改性活性炭电极,应用在传统生活污水生物处理(AAO)之后进一步去除氨氮(后脱氮),此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外加碳源、除磷药剂以及深度脱氮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优操作条件:电压1.2 V、进水流量37 mL/min、初始氨氮质量浓度6.138 mg/L下,改性后氨氮去除率达到64.31%;TN、TP、电导率去除率达到45.38%、62.08%和89.38%;CDI的加入使得传统生物处理过程无需外加碳源和除磷药剂即可达到出水标准,成本下降了0.4元/m^(3),出水作为电厂回用水可节省2 000元取水费用;对吸附过程进行碳排放核算,在电厂生活污水日处理量为450 m3/d的情况下,CDI装置的加入平均每天可以减少738.25 kgCO_(2)的排放,具有良好的减碳效益。此外,该技术可推广应用于居民小区等建筑做回用水,每天可节省256元污水处理费用,并且具有同样的碳减排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 CDI 后脱氮 电吸附 碳减排
原文传递
水中β受体阻滞剂类心血管药物污染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倩 李青云 +3 位作者 何灿 王梦玉 李久义 张忠国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6,共9页
随着心血管药物使用量的逐年上升,各种环境介质中已普遍检测到心血管药物的存在。由于其生物累积性与潜在毒性,如何有效控制水中心血管类药物污染物及评估其生态风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文章以β受体阻滞剂为典型心血管药物,主要阐述其... 随着心血管药物使用量的逐年上升,各种环境介质中已普遍检测到心血管药物的存在。由于其生物累积性与潜在毒性,如何有效控制水中心血管类药物污染物及评估其生态风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文章以β受体阻滞剂为典型心血管药物,主要阐述其在环境中的分布、迁移、转化和生态毒性,目前已在各类环境样品中检测到多达12种β受体阻滞剂,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废水和地表水,地下水中的研究较少。文章总结了其污染控制技术,提出重点研究方向:(1)加强不同环境基质中的监测、深入调查其在中国不同地区的环境分布状况;(2)深入研究β受体阻滞剂的代谢途径、代谢物及其生态效应,以及混合药物的协同生物学效应,以期为水中心血管药物的治理和风险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阻滞剂 阿替洛尔 生态毒性 心血管药物
原文传递
多元固废生态混凝土基本性能及抗冻性能研究
12
作者 丁泰安 任福民 +1 位作者 刘君实 户广旗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8-152,共5页
赤泥是制铝业产生固废之一,因缺乏处理手段,只能大量堆积.采用赤泥粉末、再生砖粉做水泥掺合料,制备大孔生态混凝土,考察不同掺量下对混凝土力学和抗冻性能的影响规律.测量冻融循环下指标变化,采用XRD和SEM对混凝土浆体和界面处形貌进... 赤泥是制铝业产生固废之一,因缺乏处理手段,只能大量堆积.采用赤泥粉末、再生砖粉做水泥掺合料,制备大孔生态混凝土,考察不同掺量下对混凝土力学和抗冻性能的影响规律.测量冻融循环下指标变化,采用XRD和SEM对混凝土浆体和界面处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仅在水泥中掺入赤泥时,冻融损伤主要来源界面劣化.赤泥粉末可以优化浆体的微观孔隙.同砖粉复掺时,界面处凝胶更加致密.验证了赤泥应用于混凝土可行性,增加赤泥的一种消纳途径,加快水泥行业低碳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再生砖粉 胶凝材料 生态混凝土 冻融劣化
下载PDF
拼装湿地循环处理对城市水体水质改善的效果
13
作者 朱成 姚创宏 +3 位作者 许元敏 王哲 吴昊远 李久义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8-175,共8页
近年来,降雨径流造成城市水体有机物和氨氮浓度超标的微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影响城市人居与生态环境,亟需开发绿色高效的原位处理技术以满足微污染城市水体水质改善需求。选取城市雨水提升泵站前池为处理水体,在水体内原位设置由动力模块... 近年来,降雨径流造成城市水体有机物和氨氮浓度超标的微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影响城市人居与生态环境,亟需开发绿色高效的原位处理技术以满足微污染城市水体水质改善需求。选取城市雨水提升泵站前池为处理水体,在水体内原位设置由动力模块和高效模块组成的循环拼装湿地,通过泵站前池水体循环处理方式,去除水体污染物和提升水体自净能力;通过对拼装湿地不同模块运行水质参数〔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浊度〕的连续监测及水体不同区域耗氧速率和氨氮消除速率测定,探究拼装湿地循环处理对城市微污染水体水质改善的影响。结果表明:1)拼装湿地能够稳定去除约85%的COD和87%的氨氮,水体COD和氨氮浓度分别稳定在2~3和0.2~0.3 mg/L;2)拼装湿地循环处理作用下,泵站前池水体的耗氧速率提升3~10倍,氨氮去除速率提升2~3倍;3)拼装湿地填料表面形成了具有高效脱氮除碳功能的微生物种群,保证了拼装湿地良好的污染物去除性能。拼装湿地循环处理方式不仅借助设备本身的过滤、植物吸收和微生物降解等过程去除污染物,还通过强化气液传质、提升溶解氧水平和提高生化反应速率等方式提升了所处理水体的自净能力。拼装湿地循环处理技术在净化城市河湖水体、改善水体微生态等方面具有推广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拼装湿地 泵站前池 氨氮 有机物 耗氧速率 微污染 城市水体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环境工程“四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14
作者 姚宏 侯璐 +2 位作者 李新洋 鲁垠涛 王爱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4期146-148,共3页
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共中央经过深思熟虑而做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的承诺。高校作为提供科技支持和输送人才的重要阵地,环境工程专业作为紧扣主旨的重要专业,均起着培养专业领域创新型人才和探索人才培养路径的重... 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共中央经过深思熟虑而做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的承诺。高校作为提供科技支持和输送人才的重要阵地,环境工程专业作为紧扣主旨的重要专业,均起着培养专业领域创新型人才和探索人才培养路径的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碳达峰、碳中和背景,在环境工程学科基础上,针对国内外碳达峰、碳中和领域发展现状及需求,提出构建“本研贯通、学科融通、产学相通、国际互通”的“四通”人才教育教学模式,为培养碳达峰、碳中和创新人才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环境工程 “四通”人才 创新
下载PDF
校园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方法研究及案例应用——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郝思雅 吴婧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2年第3期89-93,共5页
校园作为特殊的一类社区,其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日益受到关注,但我国仍鲜有针对高校校园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相关研究,且相关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改进。文章参考《IPCC2006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建立了一套适合北京高校的校园温室气体清单... 校园作为特殊的一类社区,其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日益受到关注,但我国仍鲜有针对高校校园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相关研究,且相关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改进。文章参考《IPCC2006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建立了一套适合北京高校的校园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开发设计了清单编制工具,并以某北京高校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华北电力大学校园温室气体总排放总量为41909.35 tCO_(2)eq,清除汇为41.56 tCO_(2)eq,净排放量为41867.80 tCO_(2)eq,人均排放量为2.13 tCO_(2)eq。从排放源类型角度看,间接排放源中的外购电力占比72.71%;直接排放源次之,包括餐饮、供暖供热水和机动车;其他排放源排放量占比例为6.27%,涵盖空调制冷剂所排放的温室气体。该方法和工具为北京高校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也可为其他地区校园温室气体排放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排放清单 高校校园 二氧化碳 氢氟碳化物 甲烷
下载PDF
地下停车场内挥发性有机物变化特征、来源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估:以北京市某一地下停车场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柴建伟 牛月圆 +5 位作者 闫雨龙 段小琳 张翔宇 邢怡然 郑旭 彭林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92-2303,共12页
采集北京市某一地下停车场内环境空气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MSD/FID)测定了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组成,分析其浓度特征、组分特征和影响因素,运用特征物种比值法和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模型(PMF)解析VOCs来源,采用健... 采集北京市某一地下停车场内环境空气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MSD/FID)测定了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组成,分析其浓度特征、组分特征和影响因素,运用特征物种比值法和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模型(PMF)解析VOCs来源,采用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定量评估部分VOCs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地下停车场内VOCs平均浓度为514.16μg·m^(−3),其中烷烃占比最大(43.76%),其次是芳香烃(28.89%)、烯烃(10.97%).影响停车场内VOCs浓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机动车运行工况、机动车进出车次及扩散条件.冷启动工况、较多的出入车次和不利的扩散条件会导致VOCs浓度显著上升.苯/乙苯和苯/甲基叔丁基醚(MTBE)的均值分别为1.5和0.8,表明机动车尾气和汽油挥发是地下停车场内VOCs的主要来源.PMF解析结果表明地下停车场内VOCs的首要来源为机动车尾气源(44.58%),汽油挥发源和汽车内饰挥发源分别贡献24.56%和9.18%.其中,汽油挥发源在08:00—10:00时段贡献最大,机动车尾气源在16:00—18:00时段贡献最大.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在日常暴露和职业暴露条件下苯、乙苯和MTBE的致癌风险均在16:00—18:00时段达到最大值,而在职业暴露下苯和乙苯的致癌风险均高于安全阈值.本研究定量解析了地下停车场内VOCs的来源,可为停车场污染评估和人员健康风险的防控提供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停车场 挥发性有机物 变化特征 来源解析 健康风险.
原文传递
工业园区碳排放多因素分解及其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东朋 王梦玉 +2 位作者 李俊杰 李青云 李久义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49,155,共5页
综述分析了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范围和基于一维或二维脱钩模型的工业园区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脱钩关系,并讨论了基于LMDI分解方法和Tapio脱钩模型构建的脱钩效应模型中各因素对脱钩关系的影响程度,为工业园区碳排放清单确立、脱钩程度分析... 综述分析了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范围和基于一维或二维脱钩模型的工业园区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脱钩关系,并讨论了基于LMDI分解方法和Tapio脱钩模型构建的脱钩效应模型中各因素对脱钩关系的影响程度,为工业园区碳排放清单确立、脱钩程度分析、驱动因素识别和综合评估等方面提供参考。在此基础上,建议工业园区应合理制定碳排放清单,多维度考量碳排放驱动因素,构建更为全面的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 碳排放 脱钩关系 LMDI分解
下载PDF
铁碳自养反硝化高效去除厌氧氨氧化出水硝酸盐氮效能分析
18
作者 邢薇 李龙生 +3 位作者 高道清 张泽玺 周光鑫 姚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400-4406,共7页
通过工艺连续运行研究、铁沉淀形态转化和微生物种群结构分析,考察铁碳自养反硝化工艺对厌氧氨氧化出水硝酸盐氮的去除效能,揭示铁碳载体与生物膜耦合的理论机制.结果表明:铁碳自养反硝化工艺可实现硝酸盐氮的高效去除.在水力停留时间(H... 通过工艺连续运行研究、铁沉淀形态转化和微生物种群结构分析,考察铁碳自养反硝化工艺对厌氧氨氧化出水硝酸盐氮的去除效能,揭示铁碳载体与生物膜耦合的理论机制.结果表明:铁碳自养反硝化工艺可实现硝酸盐氮的高效去除.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6.6h时,厌氧氨氧化出水的总氮(TN)去除率可达(90.0±4.7)%;在HRT为13.3h时,厌氧氨氧化出水的TN去除率为(82.2±1.4)%.在运行阶段Ⅰ,Fe_(3)O_(4)是生物膜中的主要铁沉淀类型,而在阶段Ⅲ,生物膜中Fe_(3)O_(4)减少,密度更小的FeOOH型铁沉淀有所增加.铁碳自养反硝化工艺运行过程中,在接种污泥中占优势的兼养反硝化菌脱氯单胞菌(Dechloromonas)比例显著降低,而自养反硝化菌和铁转化细菌得到富集,热单胞菌属(Thermomonas)的相对丰度由第43d的0.70%提升至第120d的4.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碳载体 生物膜 自养反硝化 铁沉淀 微生物种群
下载PDF
铁路桥梁建设泥浆废水处理-机制砂生产组合工艺碳排放核算及综合评估
19
作者 周岩梅 赵一帆 +7 位作者 郭逸涵 史建国 强燕 郑美娜 王锦 丁国玉 吕向茹 张洁瑜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桥梁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泥浆废水由于高悬浮物(SS)和高pH值较难处理达标,钻孔桩基产生的钻渣可用来生产砂石骨料,但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本研究设计了8种近零排放泥浆废水处理与砂石骨料生产组合工艺,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构建组合工艺碳排放... 桥梁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泥浆废水由于高悬浮物(SS)和高pH值较难处理达标,钻孔桩基产生的钻渣可用来生产砂石骨料,但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本研究设计了8种近零排放泥浆废水处理与砂石骨料生产组合工艺,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构建组合工艺碳排放核算模型和综合评估方法。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化学混凝-pH值调节-棒磨机制砂生产组合工艺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最大,为2 974.29 tCO_(2e),机械分离-立轴式冲击破碎机制砂生产组合工艺碳排放量最小,约为1 038.75 tCO_(2e)。应用熵权-优劣解距离法(熵权-TOPSIS法)综合评估8种组合工艺,发现机械分离-pH值调节-棒磨机制砂生产组合工艺与最优工艺贴近度最高。该研究结果支持铁路桥梁建造泥浆废水处理和钻渣综合利用组合工艺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浆废水 机制砂 生命周期 碳排放 综合评估
下载PDF
两种铁改性水热炭对土壤中铬固化效能及其形态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汲镔桀 王洪波 +4 位作者 李梅 李晓辰 高心雨 白毛毛 徐冠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47-1058,共12页
本实验采用机械球磨法分别制备零价铁(ZVI)、黄铁矿负载水热炭,通过土壤提取实验和土柱淋溶实验,对比添加不同材料后土壤中铬(Cr)含量的变化,分析淋溶液中Cr累积释放规律及Cr在土柱中的纵向迁移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材料相比,施加ZV... 本实验采用机械球磨法分别制备零价铁(ZVI)、黄铁矿负载水热炭,通过土壤提取实验和土柱淋溶实验,对比添加不同材料后土壤中铬(Cr)含量的变化,分析淋溶液中Cr累积释放规律及Cr在土柱中的纵向迁移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材料相比,施加ZVI改性水热炭(ZBC)和黄铁矿改性水热炭(HBC)对土壤中Cr均有优秀的固化效果.在低投加量(5 g·kg^(-1))下ZBC、HBC使土壤浸出液中总铬浓度分别降低35.8%、39.6%,而土壤中有效铁含量涨幅均小于0.1%,解决了使用ZVI和黄铁矿引起的土壤铁含量过度增加的问题.在土柱淋溶实验中,施加ZBC、HBC后淋溶液总铬含量较CK(未加改性水热炭的对照组)分别下降27.3%、39.3%;土柱下部未污染土壤总铬含量分别降低31.4%、56.3%,Cr(Ⅵ)浓度分别降低51.7%、44.4%.结合表征可得,土壤中的Cr可被ZBC、HBC吸附,水热炭负载的Fe可将Cr(Ⅵ)还原成Cr(Ⅲ)并附着在土壤中,HBC中的FeS_(2)有效参与了对Cr(Ⅵ)的还原.总的来看,HBC对土壤中Cr的固化效果更好,可为水热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应用提供思路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土壤修复 水热炭 零价铁 黄铁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