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产学研结合下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体系建设研究--以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为例 |
沈燕平
周华春
|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
2020 |
9
|
|
2
|
临时党支部在大学生公寓管理中的作用研究——以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为例 |
马帅
孙文博
|
《北京教育(德育)》
|
2019 |
3
|
|
3
|
新形势下第二学士学位招生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北京交通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为例 |
陶丹
常卓
陈梦丽
张芸
闫秀旗
|
《科教导刊》
|
2023 |
0 |
|
4
|
北京交通大学:流媒体服务系统解决方案 |
于樊鹏
郜帅
张思东
贾卓生
|
《中国教育网络》
|
2006 |
1
|
|
5
|
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工程教育改革刍议 |
赵军辉
黄德昌
展爱云
聂逸文
高新诚
|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
2019 |
6
|
|
6
|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2022年第5期专栏征稿主题:轨道交通先进移动信息通信技术与应用 |
艾渤
|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
2021 |
0 |
|
7
|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2023年第5期专栏征稿主题:轨道交通先进移动信息通信技术与应用(二) |
艾渤
|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
2022 |
2
|
|
8
|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2022年第5期专栏征稿主题:轨道交通先进移动信息通信技术与应用 |
艾渤
|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
2021 |
0 |
|
9
|
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研究 |
杨天宇
|
《软件》
|
2020 |
2
|
|
10
|
专业认证背景下电子信息类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文韬
|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3
|
|
11
|
新工科背景下突出“三化”内涵的信息工程专业培方案实践 |
陶丹
陈后金
李艳凤
熊菲
李居朋
|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2024 |
1
|
|
12
|
基于OBE理念的电子信息类课程改革与实践——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
陶丹
胡健
黄琳琳
陈后金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8 |
28
|
|
13
|
北京城轨交通信息交换平台的研究 |
张振江
刘云
|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
2006 |
4
|
|
14
|
抓好专业内涵建设 提升电子信息类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
陶丹
陈后金
戴胜华
艾渤
唐涛
|
《科教导刊》
|
2023 |
2
|
|
15
|
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在电子信息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应用——以“北化Xilinx学习社区”为例 |
何宾
陶丹
|
《高等理科教育》
|
2012 |
2
|
|
16
|
电子信息类课程的学习接受过程和教学设计分析研究 |
衣法臻
郑伟
|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
2009 |
0 |
|
17
|
面向轨道交通的多小区协作分布式非正交传输 |
唐霈
孙宵芳
马瑞雪
|
《无线电工程》
|
2025 |
0 |
|
18
|
电子信息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
刘宾生
胡健
熊磊
袁磊
|
《教育教学论坛》
|
2020 |
10
|
|
19
|
面向城际铁路直通运行的区域轨道交通电子地图数据管理方案 |
黄苏苏
李刚
李克
杜萌
|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20
|
电子信息类专业大类培养模式探索 |
刘宾生
陈梦丽
刘颖
|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
2020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