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输控制中的确认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彤 郑凯 徐恪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93-2021,共29页
Internet传输层协议需要依赖于确认(ACK)机制提供的反馈信息,实现拥塞控制和可靠传输等功能.以Internet传输协议演化的历史为线索,回顾传输控制领域中的确认机制,并讨论现有确认机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类型-触发条件-信息”三要素... Internet传输层协议需要依赖于确认(ACK)机制提供的反馈信息,实现拥塞控制和可靠传输等功能.以Internet传输协议演化的历史为线索,回顾传输控制领域中的确认机制,并讨论现有确认机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类型-触发条件-信息”三要素,提出按需确认机制及其设计原则,重点分析确认机制和拥塞控制、丢包恢复等传输协议子模块之间的耦合关系;结合设计原则,详细阐述一种可行的按需确认机制实现——TACK机制,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系统的、深入的分析和澄清.最后结合按需确认机制面临的挑战,给出几个有意义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协议 确认机制 拥塞控制 丢包恢复 按需确认
下载PDF
跨技术通信研究
2
作者 郭秀珍 何源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1-205,共15页
随着物联网应用的广泛普及,同一区域尤其是室内环境中,各种各样无线网络协议共存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从而导致信道竞争、信号冲突、吞吐下降等严重的干扰问题.相比于传统被动式的干扰避让、容忍和并发机制,不同无线技术之间主动进行数据... 随着物联网应用的广泛普及,同一区域尤其是室内环境中,各种各样无线网络协议共存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从而导致信道竞争、信号冲突、吞吐下降等严重的干扰问题.相比于传统被动式的干扰避让、容忍和并发机制,不同无线技术之间主动进行数据共享和融合协调才是解决共存问题的关键.跨技术通信方法由此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它能够实现异构设备之间直接的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目前大部分的研究成果是针对具体的2种异构无线设备之间跨技术通信的使能技术,但缺少对跨技术通信方法的思考和总结.因此,在重新梳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跨技术通信方法产生的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现有工作提出的跨技术通信方法,包括基于数据包级别的跨技术通信方法和基于物理层级别的跨技术通信方法,并介绍了跨技术通信的相关应用场景.最后,展望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实现跨网络、跨频率、跨介质的互联互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无线网络 协议 异构共存 跨技术通信
下载PDF
互联网端到端多路径传输跨层优化研究综述 被引量:17
3
作者 江卓 吴茜 +1 位作者 李贺武 吴建平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2-322,共21页
近年来,随着虚拟现实、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用户对网络带宽的需求迅猛增加,使用单一接入技术已经难以满足用户对网络带宽的需求.为了解决用户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和有限的频率资源之间的矛盾,互联网端到端多路径传输技术应... 近年来,随着虚拟现实、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用户对网络带宽的需求迅猛增加,使用单一接入技术已经难以满足用户对网络带宽的需求.为了解决用户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和有限的频率资源之间的矛盾,互联网端到端多路径传输技术应运而生.互联网端到端多路径传输协议,如MPTCP(multipath TCP),目前主要工作于传输层,能够利用终端已经具备的多块网卡(如WiFi网卡和4G网卡)同时进行数据的端到端并发传输,从而提高总的传输带宽和对网络动态性的适应能力.由于每条子流可以通过TCP协议及其优化算法实现端到端的可靠有序传输,因此端到端多路径传输的研究重点在于多条子流之间的智能协同,主要体现在子流选择、数据分配和调度、联合拥塞控制等方面.然而,底层链路的动态变化使得传输层所估计的链路参数无法及时地反映当前链路的状态,异构物理网络接口具有不同的资源分配特点,不同子流在网络层存在部分传输路径重合问题,上层应用的数据包在截止时间、重要性、失真率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都将给端到端多路径传输中子流之间的智能协同带来影响.因此,仅仅依靠传统的传输层信息无法有效发挥多路径传输的优势,需要在传输层对其他层次的相关参数进行有效利用.为此,近年来有关研究着手利用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的相关信息,通过跨层联合优化来有效地提升多路径传输的优势.比较了近年来利用跨层信息进行多路径传输优化的研究,分析了各层的功能特点及其与多路径传输的关系,并在最后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到端多路径传输 跨层优化 链路状态感知 路由选择 SDN 视频传输 节能
下载PDF
面向用户需求的区域能源互联网价值形态研究框架及应用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郭健 曹军威 +4 位作者 杨洋 陆超 张东霞 刘敦楠 华昊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93-504,共12页
以用户能源需求类型为导向,自底向上构建区域能源需求结构。首先,按照普惠用能、成本敏感性、质量敏感性、激励响应性和政策保障驱动性对用户用能行为进行了分类分析。根据供应价值链理论,从价值要素分析、价值载体设计、价值实现机制... 以用户能源需求类型为导向,自底向上构建区域能源需求结构。首先,按照普惠用能、成本敏感性、质量敏感性、激励响应性和政策保障驱动性对用户用能行为进行了分类分析。根据供应价值链理论,从价值要素分析、价值载体设计、价值实现机制三方面构建了区域能源互联网价值形态研究框架,分析提炼涉及区域能源互联网价值形态研究的科学理论问题及关键技术。最后借鉴系统性思维方法论,建立"阶段-属性-价值"三维评价体系,在泛在连接、互动融合、智能化服务等不同发展阶段讨论了区域能源互联网价值应用场景,为能源云基础设施建设与连通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需求 区域能源互联网 价值形态 能源云
原文传递
Apache TsFile中的短时间序列分组压缩及合并方法
5
作者 刘星宇 宋韶旭 +1 位作者 黄向东 王建民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961,共21页
时间序列数据在工业制造、气象、电力、车辆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促进了时间序列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数据库系统向云端迁移,端边云协同的架构也愈发常见,所需要处理的数据规模愈加庞大.在端边云协同、海量序列等场景中,... 时间序列数据在工业制造、气象、电力、车辆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促进了时间序列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数据库系统向云端迁移,端边云协同的架构也愈发常见,所需要处理的数据规模愈加庞大.在端边云协同、海量序列等场景中,由于同步周期短、数据刷盘频繁等原因,会产生大量的短时间序列,给数据库系统带来新的挑战.有效的数据管理与压缩方法能显著提高存储性能,使得数据库系统足以胜任存储海量序列的重任.Apache TsFile是一个专为时序场景设计的列式存储文件格式,在Apache IoTDB等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阐述了Apache TsFile中应对大量短时间序列场景所使用的分组压缩及合并方法,特别是面向工业物联网等序列数量庞大的应用场景.该分组压缩方法充分考虑了短时间序列场景中的数据特征,通过对设备分组的方法提高元数据利用率,降低文件索引大小,减少短时间序列并显著提高压缩效果.经过真实世界数据集的验证,分组方法在压缩效果、读取、写入、文件合并等多个方面均有显著提升,能更好地管理短时间序列场景下的Ts File文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压缩 时间序列数据 数据库 工业物联网
下载PDF
内存事务中并发控制协议研究综述 被引量:1
6
作者 姜天洋 张广艳 李之悦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21-736,共16页
事务为数据库等系统的上层应用提供了强大的保证.NoSQL数据库通过弱化对事务的支持来获得更高的扩展性,却难以满足OLTP等应用的事务性需求.之后提出的NewSQL数据库架构回归了高一致性的事务支持,并兼顾了海量数据的高效管理.因此,NewSQ... 事务为数据库等系统的上层应用提供了强大的保证.NoSQL数据库通过弱化对事务的支持来获得更高的扩展性,却难以满足OLTP等应用的事务性需求.之后提出的NewSQL数据库架构回归了高一致性的事务支持,并兼顾了海量数据的高效管理.因此,NewSQL数据库逐步将事务执行所需的数据从硬盘迁移到内存中以提升事务执行的效率.但是,已有内存事务的并发控制协议与新兴的存储、网络设备并不适配.从处理策略、版本控制、冲突解决3个维度对近10年来的内存事务中并发控制协议进行了分类阐述,进而从性能、扩展性、持久性3个方面比较了有代表性的并发控制协议.之后总结了4个改进内存事务并发控制协议的技术思路:消除事务扩展瓶颈,利用新硬件加速事务处理,降低事务中止概率,高效保证事务持久性.最后指出了内存事务并发控制协议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存事务 并发控制 分布式系统 远程直接内存访问 持久性内存
下载PDF
轻量级链式验证的网络传输层安全性增强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冯学伟 徐恪 +3 位作者 李琦 杨宇翔 朱敏 付松涛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03-2521,共19页
传输层是网络协议栈的关键组成部分,负责为不同主机间的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服务.已有的传输层协议如TCP等为用户提供了基本的差错控制和确认应答等安全保护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不同主机间应用程序收发报文的一致性.但现有的传输... 传输层是网络协议栈的关键组成部分,负责为不同主机间的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服务.已有的传输层协议如TCP等为用户提供了基本的差错控制和确认应答等安全保护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不同主机间应用程序收发报文的一致性.但现有的传输层安全保护机制存在严重的缺陷,如TCP报文的序列号容易被猜测推理,报文校验和的计算依赖于有漏洞的补码求和算法等.这导致现有的传输层安全机制并不能保证报文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从而允许一个远程的攻击者伪造出一个报文,注入到目标网络流中,对目标网络流形成污染或攻击.针对传输层的攻击发生在网络协议栈的基础层次,可以旁路掉上层应用的安全保护机制,对网络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的危害.深入研究近年来针对网络协议栈的各种攻击和相关安全漏洞,提出一种基于轻量级链式验证的传输层安全性增强方法LightCTL.所提方法基于哈希验证的方式,使TCP连接双方能够对传输层报文形成彼此可验证的共识,避免攻击者或中间人窃取和伪造敏感信息,从而解决网络协议栈面临的典型安全威胁,包括基于序列号推理的TCP连接重置攻击、TCP劫持攻击、SYN洪泛攻击、中间人攻击、报文重放攻击等.LightCTL不需要修改中间网络设备如路由器等的协议栈,只需对终端协议栈中的校验和相关部分进行修改,因此方法易于部署,同时显著提升了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网络传输层 链式验证 恶意报文注入
下载PDF
Apache IoTDB中的多模态数据编码压缩
8
作者 贺文迪 夏天睿 +2 位作者 宋韶旭 黄向东 王建民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3-1193,共21页
时间序列数据在工业制造、气象、船舶、电力、车辆、金融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促进了时间序列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蓬勃发展.面对愈加庞大的数据规模和多样的数据模态,高效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方式十分关键,而数据的编码压缩愈发成为一个具... 时间序列数据在工业制造、气象、船舶、电力、车辆、金融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促进了时间序列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蓬勃发展.面对愈加庞大的数据规模和多样的数据模态,高效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方式十分关键,而数据的编码压缩愈发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问题.现有的编码方法和相关系统未能充分考虑不同模态的数据特点,或者未把一些时序数据的处理方法应用于数据编码问题中.全面阐述了ApacheIoTDB时序数据库系统中的多模态数据编码压缩方法及其系统实现,特别是面向工业物联网等应用场景.该编码方法较为全面地考虑包括时间戳数据、数值数据、布尔值数据、频域数据、文本数据等多个不同模态的数据,充分挖掘和利用各自模态数据的特点,特别是包括时间戳模态中时间戳序列间隔近似的特点等,进行有针对性的编码方案设计.同时,将实际应用场景中可能出现的数据质量问题因素纳入编码算法的考量中.在多个数据集上的编码算法层面和系统层面的实验评估和分析,验证了该编码压缩方法及其系统实现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编码 时间序列数据 数据库 工业物联网 多模态
下载PDF
面向聚合查询的Apache IoTDB物理元数据管理 被引量:9
9
作者 赵东明 邱圆辉 +3 位作者 康瑞 宋韶旭 黄向东 王建民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27-1048,共22页
时间序列数据在能源、制造、金融、气候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聚合查询是相关分析场景中常见的查询需求,快速获取海量数据的概要信息,对于提高数据分析工作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存储元数据加速聚合查询是一种有效的提升聚合查询执行效... 时间序列数据在能源、制造、金融、气候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聚合查询是相关分析场景中常见的查询需求,快速获取海量数据的概要信息,对于提高数据分析工作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存储元数据加速聚合查询是一种有效的提升聚合查询执行效率的手段,但现有的时间序列数据库都使用时间窗口切分数据,需要对数据进行实时排序和分区,难以适应物联网场景下高并发、大吞吐量的数据写入特点.因此,提出了一种面向聚合查询的ApacheIoTDB物理元数据管理方案.该方案按照数据文件的物理存储特性切分数据,并结合同步计算和异步计算策略,优先保证数据的写入性能.针对时间序列数据中普遍存在的乱序数据,将时间范围重叠的一组文件抽象为乱序文件组并提供元数据,聚合查询会被重写为3个结合物理元数据和原始数据的子查询高效执行.多个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了该方案对聚合查询执行效率的提升效果以及不同计算策略对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聚合 聚合查询 查询重写 物理元数据管理 时间序列数据库
下载PDF
物联网大数据场景下的分布式哈希表适用条件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安彦哲 朱妤晴 王建民 《计算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79-1695,共17页
针对“新基建”带来的物联网大数据管理真实应用场景中的挑战,本文对当前最优实践所用的大规模数据管理系统的核心——分布式哈希表(Distributed Hash Table,DHT),第一次基于极高写入负载和数据流量两个要素,进行了适用条件的理论推导分... 针对“新基建”带来的物联网大数据管理真实应用场景中的挑战,本文对当前最优实践所用的大规模数据管理系统的核心——分布式哈希表(Distributed Hash Table,DHT),第一次基于极高写入负载和数据流量两个要素,进行了适用条件的理论推导分析.面向存储空间、带宽和时间三方面的限制关系,从理论上分析了写入负载和联网带宽对DHT负载再均衡条件的影响,并推导出DHT负载再均衡设计仅适用于一定规模的物联网数据管理场景,而不适用于大规模物联网数据管理的结论.利用了基于DHT的业界常用系统Cassandra的物联网数据负载实验以及系统级模拟器的大量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推导结果的有效性.基于理论结果对真实案例进行了应用分析,表明本文的理论结果可用于分析解决当前基于DHT系统支撑物联网数据负载出现的问题,并可用于分析和指导物联网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数据管理 分布式哈希表 负载均衡 时序数据 时序数据库
下载PDF
多区间速度约束下的时序数据清洗方法 被引量:17
11
作者 高菲 宋韶旭 王建民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89-711,共23页
为进一步优化推广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数据管理与分析的基础,数据质量问题日益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通常情况下,数据采集及记录仪的物理故障或技术缺陷等会导致收集到的数据存在一定的错误,而异常错误会对后续的数据分析以及... 为进一步优化推广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数据管理与分析的基础,数据质量问题日益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通常情况下,数据采集及记录仪的物理故障或技术缺陷等会导致收集到的数据存在一定的错误,而异常错误会对后续的数据分析以及人工智能过程产生不可小视的影响,因此在数据应用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相应的数据清洗修复.现存的平滑修复方法会导致大量原本正确的数据点过度修复为异常值,而基于约束的顺序依赖方法以及SCREEN方法等也因为约束条件较为单薄而无法对复杂的数据情况进行精确修复.基于最小修复原则,进一步提出了多区间速度约束下的时间序列数据修复方法,并采用动态规划方法来求解最优修复路径.具体来说,提出了多个速度区间来对时序数据进行约束,并根据多速度约束对各数据点形成一系列修复候选点,进而基于动态规划方法从中选取最优修复解.为验证上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采用一个人工数据集、两个真实数据集以及一个带有真实错误的数据集在不同的异常率及数据量下对上述方法进行实验.由实验结果可知:相较于其他现存的修复方法,该方法在修复结果及时间开销方面均有着较好的表现.进一步,对多个数据集通过聚类及分类精确率的验证来表明数据质量问题对后续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方法可以提升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结果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多区间速度约束 数据清洗 动态规划
下载PDF
ReChorus:综合高效易扩展的轻量级推荐算法框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晨阳 任一 +3 位作者 马为之 张敏 刘奕群 马少平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30-1438,共9页
近年来,各种各样的推荐算法层出不穷,特别是深度学习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推荐系统的研究.然而,各个推荐算法在实现细节、评价方式、数据集处理等方面存在众多差异,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对推荐领域的可复现性产生担忧.为了帮助缓解上述问... 近年来,各种各样的推荐算法层出不穷,特别是深度学习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推荐系统的研究.然而,各个推荐算法在实现细节、评价方式、数据集处理等方面存在众多差异,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对推荐领域的可复现性产生担忧.为了帮助缓解上述问题,基于PyTorch实现了一个综合、高效、易扩展的轻量级推荐算法框架ReChorus,意为构建一个推荐算法的“合唱团”.ReChorus框架中实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推荐算法,类别涵盖常规推荐、序列推荐、引入知识图谱的推荐、引入时间动态性的推荐等;同时,对于一些常见的数据集也提供统一的预处理范式.相比其他推荐系统库,ReChorus在保证综合高效的基础上尽可能做到了轻量实用,同时具有较高的可扩展性,尤其以方便学术研究为导向,非常容易上手实现新的模型.不同的推荐算法在ReChorus框架中能够在相同的实验设定下进行训练和评测,从而实现推荐算法间的有效对比.该项目目前已在GitHub发布:https://github.com/THUwangcy/ReChor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系统 深度学习 可复现性 推荐算法框架 软件工具包
下载PDF
基于超级参数调整的网络表示学习算法性能公平比较框架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梦影 孙振宇 +1 位作者 朱妤晴 包云岗 《计算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97-917,共21页
网络结构数据在现今生活中广泛存在,但由于数据结构稀疏、规模较大等特性,难以直接利用现有的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网络表示学习算法的出现,通过将高维数据映射到低维向量空间,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网络表示学习算法中存在大量超... 网络结构数据在现今生活中广泛存在,但由于数据结构稀疏、规模较大等特性,难以直接利用现有的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网络表示学习算法的出现,通过将高维数据映射到低维向量空间,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网络表示学习算法中存在大量超级参数,参数的选择与数据分析任务密切相关且对算法性能有明显影响,如何针对数据分析任务,通用地对多种网络表示学习算法进行超级参数调整,以获取不同算法的最优性能,实现算法间性能的公平比较,从而选择出最优者对数据进行分析,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对算法进行超级参数调整通常需要花费较长时间,且由于网络结构数据规模通常较大,还会有内存占用过高问题的存在,因此如何能够在有资源限制(时间、内存占用)的条件下进行超级参数调整,是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基于上述两个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超级参数调整的网络表示学习算法性能公平比较框架JITNREv,能够在有资源限制的条件下通用对多种网络表示学习算法进行超级参数调整,通过获取不同算法针对相同数据分析任务的性能最优值,实现算法之间的性能公平比较.该框架具有4个松耦合且可扩展的组件,组件间仅通过数据流进行交互,并在闭环结构中完成样本的测试优化,满足了框架的通用性.JITNREv基于拉丁超立方采样对超级参数进行采样;根据“当前最优值附近,有更大概率出现更优值”的假设对采样范围进行剪枝;针对超大规模数据集,提出了图粗化方式在保留数据结构的基础上压缩数据规模,满足了资源限制条件下对超级参数进行调整的要求.框架还融合了网络表示学习算法常用的评测数据集、评测指标和数据分析应用,实现了框架的易用性.实验证明JITNREv框架能够在资源限制条件下稳定提高算法性能,例如,针对GCN算法的节点分类任务相比默认参数设置,JITNREv框架能够将性能提升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表示学习 网络嵌入 图卷积网络 自动化机器学习 超级参数调整
下载PDF
时间序列对称模式挖掘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盼盼 宋韶旭 王建民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68-984,共17页
随着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蓬勃发展,由此产生了以时间序列为代表的大量工业大数据.时间序列中蕴含着很多有价值的模式,其中,对称模式在各类时间序列中广泛存在.挖掘对称模式对于行为分析、轨迹跟踪、异常检测等领域... 随着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蓬勃发展,由此产生了以时间序列为代表的大量工业大数据.时间序列中蕴含着很多有价值的模式,其中,对称模式在各类时间序列中广泛存在.挖掘对称模式对于行为分析、轨迹跟踪、异常检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时间序列的数据量往往高达几十甚至上百GB.使用直接的嵌套查询算法挖掘对称模式可能花费数月乃至数年的时间,而索引、下界和三角不等式等典型加速技术最多只能产生一两个数量级的加速.因此,基于动态时间规整算法的启发,提出了一种能够在O(w×|T|)的时间复杂度内挖掘出时间序列所有对称模式的方法.具体来说,给定对称模式长度约束,基于区间动态规划算法计算出对称子序列,进而依据贪心策略选择数量最多且不重叠的对称模式.此外,还研究了在时间序列数据流挖掘对称模式的算法,并根据窗口内数据的特征动态调节窗口大小,保证了对称模式数据的完整性.采用1个人工数据集、3个真实数据集在不同数据量下对上述方法进行实验.由实验结果可知,与其他对称模式挖掘方法相比,该方法在模式挖掘结果及时间开销方面均有较好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对称模式 距离度量 动态规划
下载PDF
采用最大修改字节重定向写入策略的相变存储器延寿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鹏 汪东升 王海霞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733-2743,共11页
现代存储系统一般是由多个存储芯片通过并列数据线、共享地址线的方式构成的.因此,在多片相变存储芯片并联构成的内存系统中,如果多个芯片间的磨损存在较大差异,那么该系统的寿命将会因短板效应而受到影响.模拟实验和数据分析均确认了... 现代存储系统一般是由多个存储芯片通过并列数据线、共享地址线的方式构成的.因此,在多片相变存储芯片并联构成的内存系统中,如果多个芯片间的磨损存在较大差异,那么该系统的寿命将会因短板效应而受到影响.模拟实验和数据分析均确认了这一问题在实际系统中的存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混合内存设计,用于延长相变内存的寿命.该方法引入了一种动态识别机制,可以在每次写入时识别遭受最多磨损的相变存储芯片,并将该芯片未来的写入转移到另一个长寿命的存储芯片中.这一措施可以减少对相变存储芯片的总写入量,并缩小相变存储芯片间的写入量差别.实验表明:使用RMB设计的内存系统的寿命最多可达无任何寿命延长方法时的7.9倍,可达使用经典方法PRES的5.1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存储器 片间磨损局部性 写减少算法 磨损均衡算法 混合内存
下载PDF
基于XGB-Transformer模型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被引量:17
16
作者 董家富 万雄 +4 位作者 王岩 叶瑞丽 熊志杰 范海威 薛一波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23年第1期9-18,共10页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作为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能够指导电力公司制定经济合理的生产调度计划。由于电力负荷数据的时序特性和非线性特性,准确作出电力负荷预测具有很大的挑战。当下深度学习不断发展,其在复杂非线性关系建模和处理时序信息...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作为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能够指导电力公司制定经济合理的生产调度计划。由于电力负荷数据的时序特性和非线性特性,准确作出电力负荷预测具有很大的挑战。当下深度学习不断发展,其在复杂非线性关系建模和处理时序信息等方面表现突出。文章提出一种融合XGBoost和改进Transformer模型的新型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XGB-Transformer。该方法考虑时间周期和气象因素对电力负荷的影响,利用基于XGBoost的特征选择方法进行数据规约,利用改进后的Transformer模型来学习序列内部规律和序列间的长距离依赖关系,以提高预测准确性与效率。该方法在真实的电力系统负荷数据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XGB-Transformer方法在准确率和效率2个方面均优于传统方法和其他深度学习方法,证明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负荷预测 深度学习 XGBoost TRANSFORMER
下载PDF
基于“声纹+”的无监督可信身份认证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慧 王钰 +2 位作者 成舸 向银杉 郑方 《信息安全研究》 2020年第7期615-621,共7页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自助终端、无人商店等新业态的兴起,线上网络空间或线下自助空间的无监督身份认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需要进行无监督身份认证的场景呈指数级增加.目前,生物特征识别成为用户...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自助终端、无人商店等新业态的兴起,线上网络空间或线下自助空间的无监督身份认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需要进行无监督身份认证的场景呈指数级增加.目前,生物特征识别成为用户自我证明的最主要手段,然而部分生物特征一旦泄露,遭到非法利用或非本人意愿情况下"被认证",将严重损害用户自身利益.因此,针对无监督情形下的可信身份认证进行了深度分析,提出了无监督身份认证的五性要求,综合比较了各类生物特征的认证特点及其短板,分析了声纹识别技术运用于无监督可信身份认证的优势,以及基于"声纹+"多维度技术融合用于"从实人到实意"的可信身份认证未来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监督身份认证 五性要求 生物特征识别 声纹识别 “声纹+”技术 可信身份认证
下载PDF
工业物联网数据管理中的系统负载均衡最优化问题及其求解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凌哲 朱妤晴 +2 位作者 安彦哲 訾源 王建民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43-2367,共25页
工业物联网数据管理与数字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相关,是支撑提取工业大数据价值的基础.由于工业物联网数据源于设备,工业物联网数据管理系统面临着数据量、数据到达速度、负载多样性等更严峻的大数据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工业物联网... 工业物联网数据管理与数字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相关,是支撑提取工业大数据价值的基础.由于工业物联网数据源于设备,工业物联网数据管理系统面临着数据量、数据到达速度、负载多样性等更严峻的大数据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工业物联网数据管理系统必须进行负载均衡,以充分利用可扩展的计算资源、提升系统性能.现有的负载均衡方法未能充分利用工业物联网数据典型的时序特性,无法应对工业物联网数据管理的上述挑战.本文针对工业物联网数据的时序特性,以读写差异化均衡为约束,建模了负载均衡最优化问题,以匹配工业物联网数据的读写分离特性;提出了负载均衡方案TsLBOpt,集成了简化系统架构的非侵入式负载统计与估算方法,利用分片细分与自适应复制以扩充解空间的整数规划最优化求解方法,以及基于贪心策略最小化数据迁移代价的数据重分布方法.TsLBOpt在清华大学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的开源时序数据管理系统IginX中进行了实现,并基于多容器构建的集群系统开展了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TsLBOpt相比常用的哈希方法、经典的启发式热数据迁移法、前沿工作DynaHash分别可提升系统整体性能至2倍、10倍、4倍以上,且可有效应用于资源异构、组件异构的异构集群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物联网 物联网数据管理 负载均衡 性能最优化 时序数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