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6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大学新生适应教育的新模式——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婧梅 李相豸 王晗 《科教文汇》 2014年第2期34-35,共2页
适应问题是大学新生普遍遇到的问题,影响新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等各个方面,因此,新生适应能力培养成为大一学生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一年以来对新生教育的实践经验总结,提炼出"一个中心,四个抓手,五位一体"大学新生... 适应问题是大学新生普遍遇到的问题,影响新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等各个方面,因此,新生适应能力培养成为大一学生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一年以来对新生教育的实践经验总结,提炼出"一个中心,四个抓手,五位一体"大学新生适应教育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新生 适应教育 新模式
下载PDF
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状况调查研究——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洁 王晗 甘长来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49期43-44,共2页
调查表明,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已成为普遍现象,但对新媒体的使用效率有待提高;新媒体使教育者的权威性受到挑战,新媒体成为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与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和特... 调查表明,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已成为普遍现象,但对新媒体的使用效率有待提高;新媒体使教育者的权威性受到挑战,新媒体成为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与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和特点相结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新媒体 现状
下载PDF
高校学生党支部理论学习现状调查研究——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例
3
作者 赵洁 包立辉 张培硕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28期350-351,共2页
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理论学习是加强基层党组织教育管理的必然要求,学生党支部理论学习应当求真务实;应当不断充实学习内容,丰富学习形式,达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学习效果;应当加强理论学习机制保障和监督指导,建设常态化学习型党支部。
关键词 高校学生党支部 理论学习 现状
下载PDF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电工电子实习课程创新实践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沛 白雪峰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3年第11期86-88,共3页
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产出为导向,建立持续有效的质量改进机制,改革创新电工电子实习教学模式。强化工程训练环节,面向工程实际,关注先进制造技术,把思政内容、PBL教学模式融入课程教学。通过工程实例的训练,... 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产出为导向,建立持续有效的质量改进机制,改革创新电工电子实习教学模式。强化工程训练环节,面向工程实际,关注先进制造技术,把思政内容、PBL教学模式融入课程教学。通过工程实例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素养和探索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电工电子实习 教学改革 PBL教学模式
下载PDF
以大学生科技创新为视角 探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 被引量:1
5
作者 吕丽峰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25期264-265,共2页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科技性、创新性、参与性、合作性、示范性、辐射性、引领性、影响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推动着大学生集体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强化着大学生道德规范教育,完善了大学生素质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涵的...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科技性、创新性、参与性、合作性、示范性、辐射性、引领性、影响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推动着大学生集体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强化着大学生道德规范教育,完善了大学生素质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涵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科技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内涵
下载PDF
机械控制工程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6
作者 陈秀梅 黄民 +2 位作者 彭宝营 刘忠和 许博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第10期77-80,共4页
为了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进行工科专业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现知识内容的无缝衔接,以机械控制工程课程为例进行探讨。通过对课程的知识内容重新梳理,辅以在任务驱动下的实践教学活动的达成方法,对课程思政元素进行挖掘,旨在实现... 为了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进行工科专业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现知识内容的无缝衔接,以机械控制工程课程为例进行探讨。通过对课程的知识内容重新梳理,辅以在任务驱动下的实践教学活动的达成方法,对课程思政元素进行挖掘,旨在实现课堂教学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立体化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控制工程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下载PDF
机械类专业工程材料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7
作者 王鹏家 常城 +1 位作者 刘国庆 尹晓珊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3年第1期160-162,共3页
为解决工程材料课程“重视理论、弱化实践”的问题,将合理的实验引入实践教学之中。以钛合金牌号TC4(名义成分Ti-6Al-4V)的制备为例,在工程材料课程中材料的设计、制备、组织试样的获得及硬度测试等环节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将理论学习与... 为解决工程材料课程“重视理论、弱化实践”的问题,将合理的实验引入实践教学之中。以钛合金牌号TC4(名义成分Ti-6Al-4V)的制备为例,在工程材料课程中材料的设计、制备、组织试样的获得及硬度测试等环节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将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实践应用表明,该模式对工程材料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材料 实践教学 TC4制备 硬度测试
下载PDF
空间柔性机械臂建模、控制以及轨迹规划研究综述
8
作者 孙巍伟 代锟 马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60,共27页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国航空航天技术日益突进,逐渐走向世界前列。但由于空间环境情况的复杂多变以及柔性臂本身固有的物理属性,常会导致末端执行器发生振动或未按规定路径运动等一系列问题。在简述国内外空间柔性机械臂发展现状的...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国航空航天技术日益突进,逐渐走向世界前列。但由于空间环境情况的复杂多变以及柔性臂本身固有的物理属性,常会导致末端执行器发生振动或未按规定路径运动等一系列问题。在简述国内外空间柔性机械臂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空间柔性机械臂建模、控制方法以及轨迹规划3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并详细调研了相关内容在不同工况下适用的设计方法及其优缺点,以及部分专家学者对该方法的具体应用情况。最后结合上述分析内容,提出了柔性空间机械臂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柔性机械臂 建模 控制方法 轨迹规划
下载PDF
基于ROS的服务机器人实训课程虚拟仿真教学研究
9
作者 刘相权 秦宇飞 《高教学刊》 2024年第5期73-77,共5页
针对目前服务机器人实训课程教学存在的设备成本高、学生操作机会不足等问题,该文提出基于ROS的仿真实训课程教学方案。依托真实系统和仿真实训室,构建基于ROS的服务机器人建模与运动仿真、建图与导航仿真、平面视觉检测仿真、三维视觉... 针对目前服务机器人实训课程教学存在的设备成本高、学生操作机会不足等问题,该文提出基于ROS的仿真实训课程教学方案。依托真实系统和仿真实训室,构建基于ROS的服务机器人建模与运动仿真、建图与导航仿真、平面视觉检测仿真、三维视觉检测仿真、物品自动抓取综合应用仿真5个实训项目,详述每个项目的实施要点,实现虚实结合的实训模式。经过实践证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不仅提高实训教学效率,同时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机器人 虚拟仿真 建图与导航 视觉检测 实验教学
下载PDF
切入场景下基于碰撞风险聚类的改进车速预测方法
10
作者 马彬 周世亚 +2 位作者 姜文龙 史立峰 赵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6,共10页
切入工况的高精度车速预测是保证自动驾驶切入安全的关键依据。为提高自动驾驶汽车切入工况安全,开展了基于车车耦合风险聚类的切入场景自车速度高精度预测方法的研究。首先,依据实验所得自然驾驶数据进行车辆切入切出片段提取,使用K-me... 切入工况的高精度车速预测是保证自动驾驶切入安全的关键依据。为提高自动驾驶汽车切入工况安全,开展了基于车车耦合风险聚类的切入场景自车速度高精度预测方法的研究。首先,依据实验所得自然驾驶数据进行车辆切入切出片段提取,使用K-means方法依据碰撞风险与加速度关联特征进行聚类分析。其次,基于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对切入切出工况车车交互状态进行在线识别,对切入危险工况进行实时预测。最后,提出基于自回归综合移动平均(ARIMA)模型的改进车速预测方法,结合在线识别结果进行车速在线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碰撞风险聚类的改进ARIMA车速预测方法对提高切入安全效果明显,较传统的预测方法车辆的碰撞风险降低了10%~20%。研究结果表明,ARIMA模型的改进车速预测方法对提高自动驾驶车切入安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速预测 碰撞风险 K-MEANS聚类 支持向量机 ARIMA模型
下载PDF
“融—传”结合的研究生课程思政研究——以智能网联汽车为例
11
作者 马彬 刘振博 童亮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4年第6期120-123,共4页
研究生课程思政是进行研究生思政教育的重要环节。融合高校校训文化特征及课程内容开展相应的课程思政教育,对提高研究生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进行校训核心思政元素整理及归纳总结;其次,挖掘智能网联汽车课程教学内容思政元... 研究生课程思政是进行研究生思政教育的重要环节。融合高校校训文化特征及课程内容开展相应的课程思政教育,对提高研究生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进行校训核心思政元素整理及归纳总结;其次,挖掘智能网联汽车课程教学内容思政元素,将教学内容、校规校训和思政元素相融合;最后,开发“融—传”结合的理论教学模式,实现研究生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过程高效传送。研究结果对高校结合自身条件实现研究生课程思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智能网联汽车 校训文化
下载PDF
功率电子器件中金属材料回收技术综述与展望
12
作者 刘爱炜 贾强 +5 位作者 王乙舒 胡广文 籍晓亮 郝娟娟 吴玉锋 郭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3-528,共26页
在碳中和目标下,可再生能源发电、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技术的推广极大地加快了高功率密度、高工作频率电子器件的应用,其中,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退役高峰,将会使其下游零部件之一的功率电子器件迎来报废高峰。功率电子器件中的基板材... 在碳中和目标下,可再生能源发电、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技术的推广极大地加快了高功率密度、高工作频率电子器件的应用,其中,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退役高峰,将会使其下游零部件之一的功率电子器件迎来报废高峰。功率电子器件中的基板材料、金属化层以及连接材料中金属资源种类丰富,具有极高的回收利用价值。本文面向碳中和情景,聚焦典型功率电子器件功能、结构、组成特性,基于现有金属资源化技术进行详细讨论并展望,重点梳理了Si基芯片材料、贱金属(Cu、Ni、Sn等)和贵金属(Au、Ag等)的回收技术,总结了针对功率电子器件的整体回收流程,为未来功率电子器件大规模退役及金属回收提供技术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电子器件回收 资源利用 冶金过程 贵金属富集 有价金属分离 芯片材料回收
下载PDF
建设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突出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 被引量:25
13
作者 黄民 李启光 +2 位作者 孙江宏 郑军 郝静如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19,共4页
面向普通高校机械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基于大工程理念,开展北京市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教学改革,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新体系。以能力培育为重点,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以突出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和... 面向普通高校机械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基于大工程理念,开展北京市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教学改革,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新体系。以能力培育为重点,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以突出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原则,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内容的工程性、实用性和综合性,积极引导并大力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毕业设计模式改革与创新,加强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拓展了人才培养模式,丰富了人才培养内涵,显著提升了普通高校机械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工程 示范中心 应用型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复合储能式装载机能量控制优化与仿真
14
作者 白宇 林慕义 +1 位作者 陈勇 刘振博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51,共11页
针对工程车辆在机群作业下的能量管理问题,以复合储能式装载机为研究对象,利用Recurdyn-Edem联合仿真建立连续作业环境获取工况数据;分别以V型工况及集群作业下装载机单次循环工况油耗最少为目标,设计了基于等效油耗最小策略与规则相结... 针对工程车辆在机群作业下的能量管理问题,以复合储能式装载机为研究对象,利用Recurdyn-Edem联合仿真建立连续作业环境获取工况数据;分别以V型工况及集群作业下装载机单次循环工况油耗最少为目标,设计了基于等效油耗最小策略与规则相结合的控制策略,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全局工况的燃油经济性,使用遗传算法对等效油耗最小关键参数进行寻优,最后带入整车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V型工况与集群作业工况下,该控制策略相较于自适应神经模糊控制,燃油经济性分别提升了3.23%和4.26%;通过dSPACE进行硬件在环试验,试验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进而验证了优化结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储能 等效油耗最小策略 遗传算法 硬件在环
下载PDF
机械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6
15
作者 黄民 米洁 +1 位作者 王红军 李启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9-183,共5页
紧紧把握时代对人才规格的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从专业内涵、知识结构、培养模式等方面不断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进行建设和改革。以"大工程理念"为引领,改革传统实践教学和工程教育,广开资源、延伸时空... 紧紧把握时代对人才规格的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从专业内涵、知识结构、培养模式等方面不断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进行建设和改革。以"大工程理念"为引领,改革传统实践教学和工程教育,广开资源、延伸时空、拓展内涵,构建了"一条主线、三个层次、五个平台"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创建了全过程、全方位的大环境。将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以激发兴趣为切入点,大力开展学生科技创新及竞赛活动,探索引导学生主动实践、自主学习的实践教学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专业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改革 工程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下载PDF
变负载直驱力矩电机位置误差预测模型研究
16
作者 徐祐民 陈秀梅 +1 位作者 彭宝营 王鹏家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1,83,共4页
为提高直驱力矩电机在变外载荷工况下的位置精度,使用基于狼群算法(WPA)优化支持向量回归(SVR)神经网络,建立直驱力矩电机位置误差预测模型。搭建试验台,将磁粉制动器与力矩电机用联轴器连接,利用磁粉制动器对直驱力矩电机施加变化外载... 为提高直驱力矩电机在变外载荷工况下的位置精度,使用基于狼群算法(WPA)优化支持向量回归(SVR)神经网络,建立直驱力矩电机位置误差预测模型。搭建试验台,将磁粉制动器与力矩电机用联轴器连接,利用磁粉制动器对直驱力矩电机施加变化外载荷。以可变外载荷数据和直驱力矩电机运行时电流数据作为输入,以直驱力矩电机位置误差作为输出。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WPA—SVR预测模型精度高于SVR预测模型,能够有效预测直驱力矩电机变负载下位置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负载 位置误差 直驱力矩电机 狼群算法 支持向量回归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并联机床位姿误差分析与补偿研究
17
作者 孟阳阳 陈秀梅 +1 位作者 彭宝营 张美格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2,共5页
为了解决并联机床位姿误差补偿这一难题,以六自由度并联机床为研究对象,基于并联机床的运动学逆解建立了位姿误差模型,得到了并联机床驱动杆杆长误差和铰链点位置误差与并联机床动平台位姿误差的关系。铰链点位置误差可以通过调整杆长... 为了解决并联机床位姿误差补偿这一难题,以六自由度并联机床为研究对象,基于并联机床的运动学逆解建立了位姿误差模型,得到了并联机床驱动杆杆长误差和铰链点位置误差与并联机床动平台位姿误差的关系。铰链点位置误差可以通过调整杆长来弥补,由于驱动杆杆长误差难以测量,所以基于BP神经网络设计了一种改进的修正系统输入法对并联机床动平台的位姿误差进行补偿。仿真结果表明,经过补偿后的位姿误差明显小于补偿前的位姿误差,验证了并联机床位姿误差分析与补偿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床 误差分析 BP神经网络 修正系统输入法 补偿
下载PDF
运动学误差模型变体下的机械臂标定精度研究
18
作者 蒋周翔 苏瑞 +4 位作者 秦鹏举 蒙月晨 龙忠杰 宋宝 唐小琦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44,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机械臂运动学标定精度,研究不同D-H建模方式下运动学误差辨识精度的差异,为运动学误差准确建模提供理论依据。围绕SD-H和MD-H运动学误差模型的各种变体形式,量化对比各模型变体的性态水平和线性化误差,并分析二者对运动学... 为进一步提高机械臂运动学标定精度,研究不同D-H建模方式下运动学误差辨识精度的差异,为运动学误差准确建模提供理论依据。围绕SD-H和MD-H运动学误差模型的各种变体形式,量化对比各模型变体的性态水平和线性化误差,并分析二者对运动学标定精度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x-z-y欧拉变换会破坏MD-H运动学误差模型最小性,不适用于运动学标定;其余满秩MD-H模型性态水平优于SD-H模型两个数量级;MD-H建模时引入的线性化误差与SD-H数量级等同;在模型性态水平和线性化误差综合作用下,较强测量噪声环境中的SD-H模型运动学标定精度(0.1%~39.3%)优于MD-H模型(0.1%~71.2%);角度类与位置类的运动学参数误差的辨识精度差异显著。研究成果为机械臂标定的精确建模以及误差类型与辨识方法的合理匹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标定 SD-H模型 MD-H模型 欧拉角 可辨识性
下载PDF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31
19
作者 杨莉 郝育新 刘令涛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86-790,共5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教育部为切实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举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提出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新的教育思想。针对"工...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教育部为切实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举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提出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新的教育思想。针对"工程制图"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且基于专业认证的要求,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探讨如何建立符合专业认证标准的教学模式,促进《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专业认证 工程制图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空间灰度重心推进的线结构光中心提取
20
作者 卜民众 吴国新 +2 位作者 黄金鹏 左云波 刘秀丽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50,共7页
利用线结构光对工件进行三维测量时,快速、准确提取激光光条中心是测量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提出一种基于空间灰度重心推进的激光中心提取方法。该方法基于激光条纹空间灰度重心向前推进,结合八邻域判定法进行光条空间区域的选取,接着... 利用线结构光对工件进行三维测量时,快速、准确提取激光光条中心是测量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提出一种基于空间灰度重心推进的激光中心提取方法。该方法基于激光条纹空间灰度重心向前推进,结合八邻域判定法进行光条空间区域的选取,接着对选取的区域进行新的空间灰度重心坐标提取;在完成整幅图像提取后,采取3σ准则剔除异常中心点,最终获得激光中心坐标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对不同类型条纹的适用性强,提取效果稳定。提取中心均方根误差为0.492pixel,相较于提取精度最优的Steger改进算法提升了9.8%,提取速度提高了5倍;相较于处理速度最优的内部推进算法,在保持提取速度基础上,提取精度提升了24.1%。同时,所提算法极大增强了对欠曝光光条图像的处理能力,有效降低了环境对线结构光测量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线结构光 空间灰度重心 3σ准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