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军区空军机关门诊部开展卫生防病工作措施探讨
1
作者 徐洁 杜国福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5期1717-1717,共1页
通过综合分析某军区空军司令部门诊部卫生防病工作的现状和特殊性,总结出部队机关门诊部开展日常卫生防病的5点做法,并针对目前的工作现状提出改进工作的几点体会,旨在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有保障途径,提高日常卫生防病质量,达到促进官兵... 通过综合分析某军区空军司令部门诊部卫生防病工作的现状和特殊性,总结出部队机关门诊部开展日常卫生防病的5点做法,并针对目前的工作现状提出改进工作的几点体会,旨在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有保障途径,提高日常卫生防病质量,达到促进官兵健康,巩固和增强部队战斗力的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防病 工作特点 做法与体会
下载PDF
某机关门诊部传染病监测与职业防护措施
2
作者 徐洁 杜国福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80-280,共1页
为了解某机关门诊部传染病疫情分布和发展动态,更有效地预防院内传染病暴发流行,提出有针对性的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措施,我们对该部2007-2011年传染病监测信息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就此探讨切实可行的预防职业暴露的措施。1对象与方法 (1... 为了解某机关门诊部传染病疫情分布和发展动态,更有效地预防院内传染病暴发流行,提出有针对性的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措施,我们对该部2007-2011年传染病监测信息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就此探讨切实可行的预防职业暴露的措施。1对象与方法 (1)对象:2007年1月-2011年12月所有在该门诊部临床科室被确诊为传染病的初诊患者。(2)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职业防护 防护措施
下载PDF
环氧合酶2与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英辉 盛剑秋 +3 位作者 耿洪刚 武子涛 李爱琴 李世荣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81-1185,共5页
背景与目的: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结直肠癌中有较高的表达,长期使用COX-2抑制剂可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等消化道肿瘤的发病危险性。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是细胞异常增殖的重要标志物。... 背景与目的: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结直肠癌中有较高的表达,长期使用COX-2抑制剂可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等消化道肿瘤的发病危险性。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是细胞异常增殖的重要标志物。本研究检测了COX-2及PCNA蛋白在正常结直肠肠黏膜、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腺瘤和FAP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OX-2在FAP肿瘤发生过程中的意义,以及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对2004年11月至2007年7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经肠镜跟踪检查的11个FAP家系中,收集腺瘤组织36例,癌组织32例,以健康查体者结肠镜活检的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34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检测COX-2、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COX-2在正常结直肠黏膜、FAP腺瘤和癌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34)、80.6%(29/36)、93.8%(30/32),PCNA指数分别为17.79±7.49、34.47±10.57、71.75±9.22。与正常结直肠黏膜比较,FAP腺瘤和癌组织中COX-2、PCNA表达均升高(P<0.01)。PCNA表达在FAP癌组织中显著高于FAP腺瘤(P<0.01)。FAP腺瘤中PCNA表达在COX-2阳性者显著高于COX-2阴性者(P<0.01)。结论:正常结直肠黏膜、FAP腺瘤、FAP癌组织中COX-2、PCNA表达呈逐步升高趋势,COX-2在FAP腺瘤的形成、结直肠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OX-2、PCNA的检测对研究结直肠肿瘤癌前病变及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环氧合酶2 增殖细胞核抗原 细胞增殖
下载PDF
血栓性疾病抗栓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4
作者 刘莅欣 胡桃红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3年第5期15-17,共3页
血栓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组循环系统疾病,其特征是血栓形成后阻塞局部血流或者脱落成栓子堵塞下游血流,从而造成器官组织缺血、坏死。血栓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抗栓、溶栓、介入疗法及手术治疗,其中抗栓治疗包括抗血小板和... 血栓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组循环系统疾病,其特征是血栓形成后阻塞局部血流或者脱落成栓子堵塞下游血流,从而造成器官组织缺血、坏死。血栓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抗栓、溶栓、介入疗法及手术治疗,其中抗栓治疗包括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它作为血栓性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基石备受关注。不同类型的血栓性疾病要采用不同的抗栓治疗方案,并且兼顾出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疾病 抗栓治疗 循环系统疾病 局部血流 心血管疾病 人类健康 血栓形成 组织缺血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评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莅欣 陈永旭 常康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4年第9期30-31,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血栓弹力图评价ACS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ACS患者分为阿司匹林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通过检测血栓弹力图比较两组血小板聚集功能及阿司匹林抑制率。结果用药1个月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栓弹力图,两组最大血块强度(... 目的通过检测血栓弹力图评价ACS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ACS患者分为阿司匹林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通过检测血栓弹力图比较两组血小板聚集功能及阿司匹林抑制率。结果用药1个月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栓弹力图,两组最大血块强度(MA)分别为(59.07±6.13)、(51.29±4.13);阿司匹林抑制率(AA%)分别为(68.32±6.53)%、(77.03±8.12)%;两组MA值、AA%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检测血栓弹力图表明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用能起到更强的抗血小板作用,可降低血小板聚集活性,减少血栓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血栓弹力图 抗血小板治疗
下载PDF
平衡针疗法治疗偏头痛50例 被引量:14
6
作者 董峰 方朝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年第1期62-63,共2页
目的观察平衡针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50例偏头痛患者采用平衡针疗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患者血流变学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结果50例患者经治疗后,治愈38例,显效10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偏头痛患... 目的观察平衡针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50例偏头痛患者采用平衡针疗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患者血流变学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结果50例患者经治疗后,治愈38例,显效10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偏头痛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平衡针疗法是一种新兴的特色疗法,该疗法具有取穴少、见效快等特点,可有效地治疗偏头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针 偏头痛 血流变
下载PDF
黄芪的临床应用进展及其不良反应 被引量:11
7
作者 熊红丽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80-182,共3页
目的 :介绍豆科植物黄芪在临床的应用进展及不良反应。方法 :检索国内外有关该方面的文献资料 ,并进行汇总、综述。结果 :黄芪对心血管、泌尿、消化等系统疾病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对癌症的治疗亦有积极作用。与其他中药制剂相比 ,其不... 目的 :介绍豆科植物黄芪在临床的应用进展及不良反应。方法 :检索国内外有关该方面的文献资料 ,并进行汇总、综述。结果 :黄芪对心血管、泌尿、消化等系统疾病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对癌症的治疗亦有积极作用。与其他中药制剂相比 ,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药理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PCI术后口服三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刘莅欣 胡桃红 +3 位作者 丁力平 高国杰 刘胜林 靳志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7期493-496,共4页
目的评价PCI术后口服西洛他唑、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三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筛选成功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75例)和试验组(75例)。对照组至少于术后当日开始接受标准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两联... 目的评价PCI术后口服西洛他唑、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三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筛选成功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75例)和试验组(75例)。对照组至少于术后当日开始接受标准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两联抗血小板治疗,试验组亦至少于术后当日开始接受西洛他唑、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三联抗血小板治疗。记录患者术后6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及出血情况,采用血栓弹力图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药物抑制率。结果对照组、试验组术后6个月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7%(5/75)和4.0%(3/75),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7);出血率分别为10.6%(8/75)和14。67%(11/7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461);两组术后6个月再次检测血栓弹力图,试验组结果更为理想,其MA值较对照组偏低,AA%、ADP%较对照组偏高,两组MA值、AA%、AD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PCI术后口服西洛他唑、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三联抗血小板治疗不增加出血事件且可降低血小板聚集活性,提示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可能有助于降低血栓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 血栓弹力图 西洛他唑
下载PDF
驻京某部军队干部心脑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暴露与控制情况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兆国 郭维民 +3 位作者 崔文魁 刘亚军 张英辉 卢凤莲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08年第3期192-194,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驻京某部军队干部心脑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变化规律及控制状况,为心脑血管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用国际标准化的心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某部机关及所属干休所35岁以上干部进行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调查分析驻京某部军队干部心脑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变化规律及控制状况,为心脑血管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用国际标准化的心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某部机关及所属干休所35岁以上干部进行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结合本年度干部体检结果,对干部心脑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暴露与控制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吸烟、过度饮酒、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超重或肥胖、心脏病史等主要危险因素的暴露率分别为31.33%、26.94%、42.61%、31.08%、44.98%、27.19%、54.39%、42.98%、43.48%,多个危险因素在同一个体的聚集现象非常突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过量饮酒的控制率分别为67.97%、50.23%、67.28%、36.00%、44.19%。结论军队干部心脑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暴露率、控制率高于全国成人平均水平。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导的综合干预是心脑血管病防治的基础和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病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高血压病综合治疗模式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兆国 崔文奎 +5 位作者 郭维民 邹晓黎 卢凤莲 孙士源 王广才 李红艳 《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疗保健单位高血压病综合治疗模式。方法将高血压病患者分为综合治疗组和普通治疗组。综合治疗组采取量化饮食、量化运动、心理疏导与降压药物相结合的治疗模式;普通治疗组仅单纯用药物治疗。比较两者在不良生活方式及行... 目的探讨基层医疗保健单位高血压病综合治疗模式。方法将高血压病患者分为综合治疗组和普通治疗组。综合治疗组采取量化饮食、量化运动、心理疏导与降压药物相结合的治疗模式;普通治疗组仅单纯用药物治疗。比较两者在不良生活方式及行为改善、高血压病情控制、医疗费用等方面的变化。结果综合治疗组在膳食结构、运动量、控酒等方面的改善以及血压控制率方面明显优于普通治疗组(P<0.001),相关医疗费用也较普通治疗组低(P<0.05)。结论高血压病综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基层保健单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治疗
下载PDF
新兵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回顾性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11
作者 俞苏蒙 丛相兴 +2 位作者 叶晓波 高彦军 冯莉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652-655,共4页
目的了解过去几年新兵人群中乙型肝炎免疫标志物的流行分布情况,为今后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随机抽取来自北京等7个省市的2002、2003、2005和2006年超低温保存的325... 目的了解过去几年新兵人群中乙型肝炎免疫标志物的流行分布情况,为今后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随机抽取来自北京等7个省市的2002、2003、2005和2006年超低温保存的325份新兵血清标本,进行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系统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HBsAg、HBeAg均为阴性,单一HBsAb阳性率有呈逐年增高趋势;各地区间病毒感染差异较大,山西、河北乙肝病毒感染阴性率较高,分别为77.78%、57.38%;而湖北省HBV感染阳性率最高,达73.02%;单一HB- sAb阳性较大的是山东省和北京市。分别占40.91%、39.54%,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67份乙肝免疫标记物阳性标本有7种组合模式。全部乙肝免疫标记物阴性新兵为48.62%。结论入伍新兵人群中单一HBsAb阳性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各地区间乙肝病毒感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近1/2的新兵易感,未检出保护性抗体。所以,在新兵入伍期间。采取加强检疫、易感者注射乙肝疫苗和健康教育等有效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系统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腰背肌协调性测试的阻力量选择
12
作者 郭燕梅 郑斌芬 +1 位作者 陈蔚 瓮长水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71-97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阻力量选择对腰背肌协调性测试结果可信度的影响。方法由1名测试者在1周内分别对30例青年腰痛男子进行2次腰背肌协调性测试。在每次测试中,受试者随机完成5 kg、10 kg和15 kg 3种阻力量的测试,测试内容包括向心运动平均... 目的探讨不同的阻力量选择对腰背肌协调性测试结果可信度的影响。方法由1名测试者在1周内分别对30例青年腰痛男子进行2次腰背肌协调性测试。在每次测试中,受试者随机完成5 kg、10 kg和15 kg 3种阻力量的测试,测试内容包括向心运动平均值、向心运动偏移值、离心运动平均值和离心运动偏移值4项。应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对3个阻力量组的4项测试结果进行重测信度评价。结果 5 kg阻力量组ICC分别为0.303、0.500、0.358和0.360;10 kg阻力量组ICC分别为0.449、0.382、0.365和0.272;15 kg阻力量组ICC分别为0.453、0.442、0.614和0.411。结论施加15 kg阻力,腰背肌协调性测试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背肌 协调性测试 阻力量
下载PDF
syndecan-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
13
作者 张英辉 耿洪刚 《肝脏》 2014年第8期614-616,共3页
目的研究syndecan-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统计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0例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Syndecan-1表达的阳性率32%(16/50)明显比癌旁组织2%(1/50... 目的研究syndecan-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统计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0例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Syndecan-1表达的阳性率32%(16/50)明显比癌旁组织2%(1/50)高(P<0.05);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Syndecan-1表达和肿瘤直径、Edmondson-Steiner病理分级相关(P<0.05),但和血清AFP水平、肿瘤数目、包膜、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 syndecan-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升高,其受到肿瘤直径、Edmondson-Steiner病理分级的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临床应给予此以充分的重视,为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DECAN-1 肝细胞癌 表达 临床病理因素 相关性
下载PDF
论生活因素与健身防病
14
作者 从相兴 晏伍兵 《中外医疗》 2008年第23期116-117,共2页
健康生活是我们每个人所希望的,然而一切不适当的生活因素均会导致机体代谢活动异常,进而有损于身心健康。特别是在当今因生活因素不当所致的疾病越来越多,因此,提高每个个体对生活因素不当所致疾病的认识,从防范不当生活因素做起,养成... 健康生活是我们每个人所希望的,然而一切不适当的生活因素均会导致机体代谢活动异常,进而有损于身心健康。特别是在当今因生活因素不当所致的疾病越来越多,因此,提高每个个体对生活因素不当所致疾病的认识,从防范不当生活因素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未病先防是关键所在,本文是对如何健康生活健身防病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因素 健身 防病
下载PDF
80例肝癌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
15
作者 张英辉 闫伟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1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肝癌的主要发病原因及其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80例肝癌患者的性别、年龄、首发症状、主要病因以及病毒标志物等进行研究。结果80例患者中,男女患病比例为2.2∶1,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60~70岁,首发症状... 目的:探讨肝癌的主要发病原因及其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80例肝癌患者的性别、年龄、首发症状、主要病因以及病毒标志物等进行研究。结果80例患者中,男女患病比例为2.2∶1,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60~70岁,首发症状主要以胁痛、食欲下降为主,主要发病因素多为乙肝病毒感染(67.5%),其次为脂肪肝(18.8%)。其中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癌患者中,HBeAg阳性者占59.3%,HBeAg阴性者占40.7%,HBV DNA载量≥104拷贝/毫升占77.8%。结论男性、年龄>55周岁的患者是肝癌的多发人群,乙肝病毒感染是其主要致病因素,HBV DNA载量多在104拷贝/毫升以上,此外,患者多伴有阵发性胁痛及食欲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病因 临床特征
下载PDF
积极心理学干预对上消化道溃疡患者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壁砖 郑斌芬 肖波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97-99,103,共4页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干预对上消化道溃疡患者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2例上消化道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以消化内科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积极心理学干预。观察2周。于干预前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干预对上消化道溃疡患者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2例上消化道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以消化内科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积极心理学干预。观察2周。于干预前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简单应对方式量表评定生存质量、情绪状态及应对方式。结果干预前两组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积极应对维度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消极应对维度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溃疡患者予以积极心理学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改变其应对方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溃疡 心身疾病 心理干预 积极心理学 生存质量 情绪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 焦虑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下载PDF
军队干部心血管病预防策略与干预模式探讨 被引量:5
17
作者 戚红 康英 吴兆国 《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13-114,共2页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预防
下载PDF
纤维喉镜检查对咽异感症诊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何攸 谭祖林 《空军总医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05-106,共2页
关键词 喉镜检查/方法 咽疾病/诊断
下载PDF
Stickler综合症合并PVR的诊断及手术治疗(附一例报告)
19
作者 郭立斌 叶俊杰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B09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Stickler综合症合并PVR的诊断、手术治疗和术后疗效。方法:临床诊断Stickler综合症患者,右眼视力:0.01;眼压:21.7mmHg;KP(+),灰白;房闪(++);浮游体(++);晶体皮质及后囊膜下混浊;玻璃体有增殖,视网... 目的:探讨Stickler综合症合并PVR的诊断、手术治疗和术后疗效。方法:临床诊断Stickler综合症患者,右眼视力:0.01;眼压:21.7mmHg;KP(+),灰白;房闪(++);浮游体(++);晶体皮质及后囊膜下混浊;玻璃体有增殖,视网膜漏斗状脱离,视盘看不见。B超示:右眼视网膜全脱,玻璃体混浊。局麻下行右眼巩膜外环扎+玻璃体切割+晶体切除+剥膜术+视网膜切开+虹膜周切+气/液交换+眼内光凝+硅油填充术。术后80天,在赤道前陈旧破孔的边缘又出现一清晰的新孔,行激光封孔术。结果:术后4个月,患者右眼裸眼视力提高至0.3,术后9个月,裸眼视力提高至0.4,视网膜全部复位。结论:玻璃体先天性异常是诊断Stickler综合症的前提条件。而正确的诊断,及时、合理的治疗是使Stickier综合症患者获得良好视力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ickler综合症 玻璃体先天性异常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割 视网膜光凝
下载PDF
分析腹部消化器官病变部位与两类腹痛部位的关系
20
作者 马丹 朱晓瑞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1期608-609,共2页
目的分析腹部消化器官病变发生部位与腹膜疼痛部位及内脏疼痛部位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4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4例腹部消化器官病变患者,统计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资料中腹膜疼痛部位及内脏疼痛部位与消化器官病变部位... 目的分析腹部消化器官病变发生部位与腹膜疼痛部位及内脏疼痛部位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4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4例腹部消化器官病变患者,统计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资料中腹膜疼痛部位及内脏疼痛部位与消化器官病变部位之间的关系。结果上腹疼痛的37例患者中32例为前肠节段病变、脐周疼痛的20例患者中11例为中肠节段病变、下腹疼痛的11例患者中9例为后肠节段病变,内脏疼痛部位与原肠节段病变在呈现平面正相关关系,rs=0.91,P<0.01;腹膜疼痛部位主要发生于腹上区、右季肋区、脐区、右髂区、腹下区5个部位,其中腹上区、右季肋区、脐区及右髂区疼痛均对应相应部位的病变,腹下区疼痛基本与相应部位病变相对应,k=0.95,P<0.01。结论内脏疼痛部位与原肠节段病变在呈现平面正相关关系,腹膜疼痛部位与内脏器官病变部位基本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消化器官 病变部位 腹痛部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