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物微生物》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
1
作者 向双云 孙健 +2 位作者 张凡建 刘莉 周珍辉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11期130-135,共6页
[目的]为在《动物微生物》课堂更加有效地开展课程思政,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高度融合。[方法]《动物微生物》课程根据行业需求、学院办学宗旨、课程特点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要求,制定课程思政目标;组... [目的]为在《动物微生物》课堂更加有效地开展课程思政,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高度融合。[方法]《动物微生物》课程根据行业需求、学院办学宗旨、课程特点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要求,制定课程思政目标;组建由校内老、中、青专任教师、企业实践指导教师、行业专家及思政课教师组成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开展“岗课赛证思”四融五体教学模式,进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思政育人;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政融入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后进行多元化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动物微生物》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显著成果,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9%,教学团队原创开发了“岗课赛证思”在线精品课程数字资源;学生近3年在全国技能大赛、“青创北京”“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多次获奖。[结论]《动物微生物》课程思政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高度融合,提升了育人效果,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微生物 课程思政 岗课赛证思 知识传授 能力培养 价值引领
下载PDF
堆型艾美耳球虫裂殖子外分泌蛋白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2
作者 葛玉杰 王黎霞 +6 位作者 王诗琪 石梦云 陈玲玲 王梦琦 于慧 张建军 安健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85,共5页
为了研究堆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acervulina)裂殖子的外分泌蛋白对马-达氏牛肾(MDBK)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本试验建立Transwell小室间接共培养体系,即将E.acervulina裂殖子与MDBK细胞共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共培养1.5、3和6 h M... 为了研究堆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acervulina)裂殖子的外分泌蛋白对马-达氏牛肾(MDBK)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本试验建立Transwell小室间接共培养体系,即将E.acervulina裂殖子与MDBK细胞共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共培养1.5、3和6 h MDBK细胞的凋亡情况,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对共培养6 h后的细胞上清液中的成分进行鉴定。结果显示,1.5、3和6 h共培养组MDBK细胞的总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92±0.19)%、(8.13±0.32)%和(11.57±0.37)%,与对照组相比,总细胞凋亡率均极显著降低(P<0.01)。LC-MS/MS分析共鉴定到65个E.acervulina的外分泌蛋白,包括热休克蛋白、微线蛋白、能量代谢酶分子、蛋白磷酸酶分子和未知功能蛋白等。结果表明,E.acervulina裂殖子外分泌蛋白可抑制MDBK细胞凋亡,具体哪种蛋白在抑制细胞凋亡中发挥作用有待后续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型艾美耳球虫 裂殖子 MDBK细胞 凋亡抑制 外分泌蛋白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中药复方对马蹄叶炎的作用机制
3
作者 秦少杰 王超 +7 位作者 巩志国 赵佳敏 刘鑫煜 于琢雅 白云洁 于嘉辉 王志 毛伟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为了探究红花、当归、没药和黄芪组成的中药复方在马蹄叶炎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检索该中药复方的化学成分及马蹄叶炎的相关靶点基因,在得到该中药复方防治马蹄叶炎的交集靶点基因后,对靶点基因进行G... 为了探究红花、当归、没药和黄芪组成的中药复方在马蹄叶炎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检索该中药复方的化学成分及马蹄叶炎的相关靶点基因,在得到该中药复方防治马蹄叶炎的交集靶点基因后,对靶点基因进行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对药物和靶点进行蛋白分子对接,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结果表明:从该中药复方中筛选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包括毛莨黄素、红花素、鞣花酸、花葵素、谷甾醇等,这些药物活性成分主要作用靶点有600个。马蹄叶炎的相关靶点基因170个,得到31个交集靶点基因。PPI网络结果表明,EGFR、TNF、ERBB2和STAT1等基因可能为药物治疗马蹄叶炎的核心靶点基因。KEGG通路富集结果表明,MAPK,PI3K-Akt和TNF等信号通路可能为该复方治疗马蹄叶炎的信号通路;GO富集结果表明,靶点主要涉及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STAT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正调控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该中药复方中异鼠李素和异黄烷酮可与关键靶点TNF具有良好的连接活性。上述结果表明,该中药复方可对EGFR、TNF、AKT1、MAPK3、IL-2、ERBB2和STAT1的调控作用,可能通过调控MAPK、PI3K-Akt和TNF等信号通路激活,从而发挥对马蹄叶炎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中药复方 马蹄叶炎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