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结构方程的消费者鸡肉消费信心研究——以北京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曹暕 李华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年第2期59-62,67,共5页
肉鸡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肉类生产和消费品,肉鸡产业也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随着各种食品安全事件,消费者鸡肉消费处于低迷期。增长消费者消费信心是整个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利用消费者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 肉鸡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肉类生产和消费品,肉鸡产业也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随着各种食品安全事件,消费者鸡肉消费处于低迷期。增长消费者消费信心是整个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利用消费者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分析发现,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对养殖户的信任程度、焦虑特质、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以及年龄、性别、收入和有无孩子等个人特征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消费信心 结构方程
下载PDF
北京市林业产业关联和结构升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宇佳 刘笑冰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8-224,共7页
在北京市投入产出表和北京市林业统计年鉴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投入产出分析中的产业关联指标和产业结构超前系数、Moore结构变化值法,分析北京市林业产业结构特点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北京市三大产业与林业产业的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第... 在北京市投入产出表和北京市林业统计年鉴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投入产出分析中的产业关联指标和产业结构超前系数、Moore结构变化值法,分析北京市林业产业结构特点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北京市三大产业与林业产业的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北京市林业产业停留在粗放型的发展阶段,属于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 2007—2016年,北京市林业三大产业发生较大的结构性变化,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并逐渐趋于稳定。针对北京市林业产业的结构优化与可持续性发展,首先应当继续推动第一产业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发展林下经济;其次要积极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更有必要加大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促使北京市林业产业结构由"一、三、二"向"三、一、二"转变;最后要打造森林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增强林业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 产业结构超前系数法 Moore结构变化值 林业产业结构 产业关联
下载PDF
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北京通州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韩旭 陈娆 杨为民 《农业展望》 2019年第12期53-56,67,共5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在农业发展中,土地流转是重点问题。改革前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并且还带来了土地细碎化、增加生产成本和阻碍农业科技推广等问题...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在农业发展中,土地流转是重点问题。改革前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并且还带来了土地细碎化、增加生产成本和阻碍农业科技推广等问题。另外,农村土地流转"三权分置"后,经常出现有关土地产出、土地流转期限和土地流转形式等问题,因此要尽快解决土地流转问题。以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为例,对张家湾镇的土地流转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剖析,结合张家湾镇农民的意愿,从农民、村委会和政府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三权分置 制度保障 政府监管
下载PDF
农业科技创新融资需求问题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4
作者 白艳娟 卜振兴 《经济研究参考》 2021年第7期44-59,共16页
科技创新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农业科技发展需要农村金融支撑,农村金融的发展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科技发展,两者有机结合,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在对农业不同发展阶段资金需求的分析的基础... 科技创新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农业科技发展需要农村金融支撑,农村金融的发展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科技发展,两者有机结合,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在对农业不同发展阶段资金需求的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和归纳了农业科技创新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对于破解农业科技发展中存在的融资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业科技创新 融资需求 金融创新
下载PDF
京津冀合作水源保护林生态效益补偿分摊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黄雷 何忠伟 陈建成 《科技和产业》 2018年第9期19-23,共5页
以京津冀合作水源保护林生态效益补偿分摊问题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京津冀合作水源保护林生态效益补偿的背景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水源保护林生态效益补偿分摊的必要性,构建了京津冀合作水源保护林生态效益补偿分摊核算指标体系,并对京津冀... 以京津冀合作水源保护林生态效益补偿分摊问题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京津冀合作水源保护林生态效益补偿的背景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水源保护林生态效益补偿分摊的必要性,构建了京津冀合作水源保护林生态效益补偿分摊核算指标体系,并对京津冀合作背景下的京冀合作水源保护林项目一期工程中的潮白河水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京冀合作水源保护林的生态效益具有外溢效益,即受水区存在正外部性,应由受水区和水源区共同分摊。可以计算出受水区向水源区进行生态效益补偿时其补偿标准的上限。受水区和水源区对京冀合作水源保护林项目的生态补偿分摊系数应是动态变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保护林 京津冀 生态效益补偿 分摊系数
下载PDF
基于审核评估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6
作者 刘笑冰 李宇佳 刘芳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41期169-170,共2页
文章以北京农学院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为例,论述了在审核评估背景下,创新专业实践教学方式、评估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必要性和策略,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
关键词 审核评估 经济管理 专业实践教学 改革与实践
下载PDF
OBE理念下的都市农林高校经管类课程教学设计与优化
7
作者 刘笑冰 余亚亮 刘芳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3期159-161,共3页
在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发展过程中,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设置较早,为我国农村和农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为我国农村农业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从目前都市农林高校经管类专业的招生和就业情况来看,形势并不乐观。该文分析了都市农... 在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发展过程中,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设置较早,为我国农村和农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为我国农村农业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从目前都市农林高校经管类专业的招生和就业情况来看,形势并不乐观。该文分析了都市农林高校经管类人才模式存在的问题,论述了OBE人才培养理念,提出了基于OBE理念的教学新模式,主要包括:以学生的最终成果为教学导向、将教师的教学方式灵活化、让学生走进教学过程等,以期提高农林经管类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农林高校 OBE理念 人才培养体系 优化调整
下载PDF
福建省林业产业集聚与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关系 被引量:16
8
作者 余亚亮 刘笑冰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37-544,共8页
基于2003—2018年福建省林业三次产业产值数据,运用VAR模型分析福建省林业各产业内部集聚与林业各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福建省林业第一产业在发展前期会促进产业向集聚的方向发展,到发展中期对产业聚集会有较小的抑制作用;第... 基于2003—2018年福建省林业三次产业产值数据,运用VAR模型分析福建省林业各产业内部集聚与林业各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福建省林业第一产业在发展前期会促进产业向集聚的方向发展,到发展中期对产业聚集会有较小的抑制作用;第二产业在发展前期会促进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到发展中后期第二产业促进作用减小;林业产业的集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因此,应当促进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从而推动林业产业结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集聚 林业产业结构 VAR模型 脉冲响应 方差分解
下载PDF
基于灰色理论的江西省林业产业结构动态关联分析和预测 被引量:5
9
作者 余亚亮 余勇亮 刘笑冰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143-148,共6页
以江西省2008~2019年林业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运用矢量夹角模型分析了江西省林业产业结构变动稳定程度;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江西省林业三次产业及其内部产业的关联度,分析了江西省林业产业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GM(1,1)模型对江... 以江西省2008~2019年林业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运用矢量夹角模型分析了江西省林业产业结构变动稳定程度;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江西省林业三次产业及其内部产业的关联度,分析了江西省林业产业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GM(1,1)模型对江西省林业三次产业的产值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2013~2014年林业产业结构稳定程度变化较大,从2015年开始林业产业结构开始趋于稳定化和合理化;林业三次产业以林业第二产业为主导,关联度排名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在未来10年中,江西省将始终以林业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产业形式也将从“二、一、三”转变为“二、三、一”的产业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夹角模型 林业产业 灰色关联度 GM(1 1)模型 产业结构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高等农林院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现状与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余亚亮 向针 刘笑冰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0期152-154,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给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战略机遇,也给高等农林院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任务,人才兴旺则是产业兴旺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因此,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大量掌握农业先进科学技术... 乡村振兴战略给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战略机遇,也给高等农林院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任务,人才兴旺则是产业兴旺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因此,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大量掌握农业先进科学技术,熟悉农业产业,勇于创新,敢于善于创业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该文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下高等农林院校本科教育的内在要求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进行梳理,分析了目前高等农林院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基于乡村振兴的农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优化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林院校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