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1
作者 张钧泯 何忠伟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179-183,共5页
走好“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的乡村融合一体化发展之路,是事关城市现代化水平高不高、实力强不强、结构优不优的关键所在。推进三产融合,促进乡村产业协调发展,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 走好“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的乡村融合一体化发展之路,是事关城市现代化水平高不高、实力强不强、结构优不优的关键所在。推进三产融合,促进乡村产业协调发展,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介绍了北京市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并对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和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进行了研究,从而提出推动北京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对策,以期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产业融合 发展模式 北京市
下载PDF
北京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影响农民增收研究
2
作者 关若瑶 何忠伟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8-92,共5页
【目的】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北京市农民收入可持续增收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新视角与思路。【方法】以北京市生态保护补偿政策为切入点,通过总结归纳法提出生态保护补偿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结果... 【目的】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北京市农民收入可持续增收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新视角与思路。【方法】以北京市生态保护补偿政策为切入点,通过总结归纳法提出生态保护补偿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北京市存在生态保护补偿模式单一、现行生态补偿标准存在缺陷、利益相关者参与缺失,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需完善的问题;北京市生态保护补偿政策从直接和间接两个层面影响农民增收。【结论】提出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构建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快生态产业升级,提升利益相关者参与度;强化市场调节,促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增收 生态补偿 政策 北京
下载PDF
北京市居民食品类林下经济产品消费行为研究
3
作者 牛宇涵 黄雷 《农业展望》 2023年第6期119-126,共8页
林下经济是依托森林、林地、森林生态环境,遵循可持续经营原则,以开展复合经营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友好型经济,在此模式下生产的食品类林下经济产品涉及林业种植、林下养殖、产品采集加工3个方面。发展林下经济、推广林下经济产品是高效利... 林下经济是依托森林、林地、森林生态环境,遵循可持续经营原则,以开展复合经营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友好型经济,在此模式下生产的食品类林下经济产品涉及林业种植、林下养殖、产品采集加工3个方面。发展林下经济、推广林下经济产品是高效利用林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的客观需要,是推进乡村振兴、兴绿富民的重要举措。基于消费者行为相关理论分析北京市居民食品类林下经济产品消费行为,重点探讨影响食品类林下经济产品消费行为的因素,并运用因子分析构建有序多分类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食品安全与健康关注是目前北京市居民对食品类林下经济产品最主要的消费动机;消费环境和消费感受是目前北京市居民对食品类林下经济产品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产品认知与溢价支付是目前北京市居民对食品类林下经济产品最主要的短板。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林下经济产品 消费行为 LOGIT模型 北京
下载PDF
北京市奶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及路径优化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杜乾 何忠伟 刘芳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04-309,共6页
随着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畜牧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北京奶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本文利用熵权法评价模型从质量效益、经营发展、社会发展、绿色发展4个维度对北京奶业发展进行量化评价,并就北京奶业未来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提出了优化... 随着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畜牧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北京奶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本文利用熵权法评价模型从质量效益、经营发展、社会发展、绿色发展4个维度对北京奶业发展进行量化评价,并就北京奶业未来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提出了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业发展 质量评价 熵权法 路径优化
下载PDF
北京蔬菜生产“三率”测算分析
5
作者 李心璇 何忠伟 《农业展望》 2024年第7期81-88,共8页
通过测算分析北京市7种蔬菜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简称“三率”)现状,分析各类蔬菜生产和资源利用情况,与全国大中城市平均水平相比较,得到北京市蔬菜生产优势品种和需要发展品种。研究表明:优势蔬菜为设施番茄,相对优势... 通过测算分析北京市7种蔬菜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简称“三率”)现状,分析各类蔬菜生产和资源利用情况,与全国大中城市平均水平相比较,得到北京市蔬菜生产优势品种和需要发展品种。研究表明:优势蔬菜为设施番茄,相对优势蔬菜有两种,分别是露地茄子和设施茄子,待发展蔬菜有4种,分别为设施菜椒、露地大白菜、设施黄瓜、露地黄瓜,其中设施番茄种植水平较高,露地茄子和设施茄子有相对种植优势,设施黄瓜在产量提升层面有一定潜力;对比设施蔬菜和露地蔬菜“三率”发现,除农膜利用率外,设施蔬菜“三率”均显著高于露地蔬菜;与全国大中城市相比,农膜利用率大部分低于全国大中城市平均水平。基于此,从提高复种指数、加强技术培训、推动绿色生产等3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北京蔬菜生产“三率”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生产 土地产出率 劳动生产率 农业资源利用率 测算 北京市
下载PDF
北京生态沟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与路径
6
作者 王蕾 何忠伟 《农业展望》 2024年第8期108-114,共7页
探索北京生态沟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践行,也是提高生态沟域发展水平及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针对北京生态沟域生态产品分布情况将其分为公共性生态产品和经营性生态产品;从两类... 探索北京生态沟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践行,也是提高生态沟域发展水平及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针对北京生态沟域生态产品分布情况将其分为公共性生态产品和经营性生态产品;从两类生态产品中提出4种主要实践模式,并总结出生态沟域目前具有代表性的4种实践案例。最后,依据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提出价值实现的路径:利用“数字化赋能”提高生态农产品品质,提升沟域产品市场竞争力;实施“循环集约型模式”发展绿色产业,守住沟域生态资源基底;挖掘“沟域特色文化”发展生态旅游,提高生态旅游内核力;推进“多元化生态补偿”保障生态产品供给,共护沟域绿水青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沟域 生态产品 实现路径 北京
下载PDF
北京市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7
作者 刘思桐 刘翌暄 刘笑冰 《江苏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28-34,共7页
森林旅游已成为北京市林业产业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对北京市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以期推进北京市森林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利用频度分析法构建北京市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将... 森林旅游已成为北京市林业产业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对北京市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以期推进北京市森林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利用频度分析法构建北京市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作为目标层,森林旅游资源环境、经济以及社会3大子系统作为准则层,子系统下共包涵要素评价层9个,并从中选取25个指标,根据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等级,通过综合评价模型对北京市森林旅游整体和各子系统的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2013—2022年北京市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等级从低度水平提高到了中高水平,从各子系统发展水平来看,资源环境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依据北京市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森林旅游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论 森林旅游 可持续发展 评价 北京市
下载PDF
森林游憩满意度评价研究——以北京市29处森林公园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翌暄 张彤 刘笑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3期115-120,123,共7页
游憩者满意度关系到北京市森林公园未来生态资源的利用效益与效率。以北京市29个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拟对森林游憩者进行实证调查,在分析游憩者满意度的基础上,对调研样本进行t值检验,采用IPA方法和李克特五级量表,对26个因子的行前重... 游憩者满意度关系到北京市森林公园未来生态资源的利用效益与效率。以北京市29个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拟对森林游憩者进行实证调查,在分析游憩者满意度的基础上,对调研样本进行t值检验,采用IPA方法和李克特五级量表,对26个因子的行前重要性和实际体验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森林公园游憩者满意度均值为3.99,属于一般满意。森林公园质量环境较高,但仍有改善空间。根据对26个质量指标的四象限划分结果,针对性提出提升北京市森林公园游憩者满意度的具体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游憩 满意度 IPA方法 森林公园 北京市
下载PDF
北京北部山区造林工程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9
作者 陆也萍 刘翌暄 刘笑冰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87-92,共6页
【目的】为了使造林工程带来的良性成果能够平稳推进,评估其效率有利于长期保护首都生态环境,提升绩效水平,实现北京市北部山区造林的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的包容性发展目标。【方法】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和Malmquist指数从纵向横... 【目的】为了使造林工程带来的良性成果能够平稳推进,评估其效率有利于长期保护首都生态环境,提升绩效水平,实现北京市北部山区造林的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的包容性发展目标。【方法】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和Malmquist指数从纵向横向两种不同研究层面评价北部山区2008—2020年造林工程投入产出效率。【结果】纵向分析,北京北部(延庆区、昌平区、怀柔区以及密云区)山区整体造林技术效率为0.735,造林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横向分析,北京北部山区造林工程投产效率为0.685,低于北京山区的平均水平,造林工程缺乏区域平衡;从动态视角来看,北京北部山区造林工程技术进步效率波动较大,技术进步水平有待提高。【结论】北京北部山区造林工程可以通过高质量扩大绿色规模,融贯森林生态功能;适当加大资本投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造林抚育管护,确保绿化造林成果来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山区 造林工程 投入产出 效率
下载PDF
我国土地托管问题研究综述与展望
10
作者 张强强 周振邦 邵战林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64,共12页
梳理我国土地托管问题研究现状和热点,探究其研究前沿与主题,明确土地托管研究方向对推进农地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规模经营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以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为研究手段,基于2000—2023年CNKI土地托管领域核心期刊,绘制土地... 梳理我国土地托管问题研究现状和热点,探究其研究前沿与主题,明确土地托管研究方向对推进农地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规模经营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以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为研究手段,基于2000—2023年CNKI土地托管领域核心期刊,绘制土地托管研究领域核心关键词、关键词共现、时间轴等知识图谱,对热点研究领域以及研究主线、研究脉络进行归纳。结果表明,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土地托管以来,土地托管相关研究发文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当前土地托管研究聚焦于“土地托管”“土地流转”“粮食生产”“现代农业”“规模经营”等相关热点领域,围绕五条研究主线展开。土地托管研究脉络可以分为萌芽阶段(1996—2003年)、发展阶段(2003—2013年)、规范阶段(2014年至今)。未来需要加强对土地托管的对比研究,关注对不同土地托管模式的分析以及重视对土地托管参与主体行为决策逻辑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托管 农地经营 农业现代化 粮食生产
下载PDF
大北农种业产学研一体化案例研究
11
作者 陈云超 何忠伟 《中国种业》 2024年第8期1-5,共5页
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和现代化的基石,其产业发展对于国家而言具有战略性和基础性的重要地位。产学研合作是提升种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以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北农)为例,深入剖析了其种业产学研合作的内在机制。... 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和现代化的基石,其产业发展对于国家而言具有战略性和基础性的重要地位。产学研合作是提升种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以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北农)为例,深入剖析了其种业产学研合作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大北农种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在于其充分利用了基础优势、充分激发了要素活力,并充分发挥了平台的积极作用。基于大北农的成功经验,总结出种业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需要强化基础研究、建立多元化的合作形式,并发挥政府的引导与推动作用。通过深入分析,期望为种业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并助力国家种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业 产学研 案例研究 大北农
下载PDF
我国生猪收入保险产品设计及定价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聪 刘芳 何忠伟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63-370,共8页
农业收入保险能够同时对产量风险和价格风险进行防范。生猪养殖行业作为我国畜牧业的主体行业,极易受到各种灾害的侵袭,从而造成产量和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因此生猪收入保险具有一定的潜在需求。本文选取全国2000—2020年生猪单产和价... 农业收入保险能够同时对产量风险和价格风险进行防范。生猪养殖行业作为我国畜牧业的主体行业,极易受到各种灾害的侵袭,从而造成产量和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因此生猪收入保险具有一定的潜在需求。本文选取全国2000—2020年生猪单产和价格数据,并对产量指标进行换算,利用Copula方法连接生猪价格与单产分布建立联合分布函数,通过蒙特卡洛方法进行养殖户预期收入模拟,依据保险费率公式对保障水平在70%~100%的生猪收入保险费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在70%~100%的保障水平下,生猪收入保险费率在0.74%~7.98%。最后,根据当前我国生猪养殖及生猪保险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信息监测平台、建立风险分散体系、设置差异化财政补贴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收入保险 机制优化 保险精算 COPULA函数
下载PDF
中国畜牧养殖机械补贴政策演变及优化建议
13
作者 张佳莉 何忠伟 +1 位作者 李博媛 刘芳 《农业展望》 2024年第7期17-24,共8页
畜牧养殖机械补贴政策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畜牧业机械化、规模化程度的提高,提升畜牧业生产能力,也将助力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本研究通过分析畜牧养殖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情况和实施成效,发现在畜牧养殖机械... 畜牧养殖机械补贴政策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畜牧业机械化、规模化程度的提高,提升畜牧业生产能力,也将助力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本研究通过分析畜牧养殖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情况和实施成效,发现在畜牧养殖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方面制约畜牧业机械化水平发展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部分中央政策内容落实性差、部分地区政策未结合实际、畜牧养殖机械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提出扩大配套设施补贴范围、实施差异化补贴政策、扩大机械化程度较低养殖业的补贴机具范围、加强科技创新与应用、提高配套金融贷款服务等提高畜牧养殖机械补贴政策实施效果的政策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畜牧业机械化 畜牧养殖机械 设备补贴政策 农业机械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