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洲球螋的检疫
1
作者 刘若思 徐淼锋 +1 位作者 梁新苗 钟勇 《生物安全学报》 2018年第1期73-76,共4页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美国进境旅客携带的石榴中检出欧洲球螋。了解欧洲球螋的基本特性,能为相关部门对其检疫鉴定提供参考依据。对欧洲球螋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查阅和整理,详细介绍了欧洲球螋的分类地位、分布、形态特征及近似种等信息...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美国进境旅客携带的石榴中检出欧洲球螋。了解欧洲球螋的基本特性,能为相关部门对其检疫鉴定提供参考依据。对欧洲球螋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查阅和整理,详细介绍了欧洲球螋的分类地位、分布、形态特征及近似种等信息,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对球螋属的截获情况,讨论了欧洲球螋的检疫意义。认为欧洲球螋在我国无分布且具有一定的入侵风险,口岸应对该虫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球螋 外来有害生物 形态特征 检疫
下载PDF
我国口岸截获芒果象属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分析
2
作者 伊祎 陈艳 +2 位作者 张丽杰 刘若思 廖芳 《生物安全学报》 2017年第3期204-208,共5页
【目的】芒果象属昆虫是我国禁止进境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广泛分布于非洲、北美洲和东南亚,寄主为芒果。其生活隐蔽,羽化孔未出现时看不出危害状,危害率可达30%~80%,严重影响芒果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来,我国口岸截获的芒果象甲的数量... 【目的】芒果象属昆虫是我国禁止进境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广泛分布于非洲、北美洲和东南亚,寄主为芒果。其生活隐蔽,羽化孔未出现时看不出危害状,危害率可达30%~80%,严重影响芒果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来,我国口岸截获的芒果象甲的数量日益增多,表明该类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我国的风险越来越大。【方法】运用Microsoft Excel工作表对2003—2015年全国口岸截获芒果象属有害生物的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15年全国口岸共截获芒果象4156批次,22个直属局有截获记录。其中,截获芒果果核象甲3028批次,数量最多,占截获芒果象总批次的72.86%;芒果果实象甲和芒果果肉象甲相对较少,分别为837和291批次。截获芒果象的来源国主要为非洲和东南亚芒果象疫情分布国家和地区,且主要自进境旅客随身携带物中检出。【结论】我国口岸应加大对芒果象的检疫力度,保护我国农林业生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岸截获 芒果象属 疫情分析
下载PDF
试析食源性疾病微生物检验与控制 被引量:2
3
作者 姚瑶 李秋阳 《现代食品》 2018年第10期110-112,共3页
早在远古时期,人类就已经认识到很多疾病是通过饮食传入人体,最后导致人患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在当代,如何有效对食品中致病微生物进行控制,从而减少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一直是世界医学的一个难题。本文以2017年北京市疾... 早在远古时期,人类就已经认识到很多疾病是通过饮食传入人体,最后导致人患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在当代,如何有效对食品中致病微生物进行控制,从而减少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一直是世界医学的一个难题。本文以2017年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查出的48例食源性疾病患者标本微生物检验为例,在研究病原微生物分布情况同时,结合检测系统的建设、检验技术的研发以及食品安全全程管控,提出降低由食品中致病微生物引发食源性疾病的有效策略,以确保食品安全、人类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微生物检验 食品安全
下载PDF
QuEChERS净化技术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筛查食用贝类中的3种原多甲藻酸贝类毒素 被引量:14
4
作者 韩深 王珮玥 +3 位作者 刘萤 古瑾 吕美玲 王金花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39-945,共7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技术,建立了贻贝、牡蛎、蚌类、扇贝等食用贝类及其制品中3种天然形式的原多甲藻酸(azaspiracid-1.azaspiracid-2,azaspiracid-3)贝类毒素的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水(85:15.v/...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技术,建立了贻贝、牡蛎、蚌类、扇贝等食用贝类及其制品中3种天然形式的原多甲藻酸(azaspiracid-1.azaspiracid-2,azaspiracid-3)贝类毒素的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水(85:15.v/v)混合液均质提取.应用QuEChERS技术净化,以0.2μm做孔滤膜过滤,在乙腈-水(含5mmol/L醋酸铵和0.1%甲酸)体系下进行梯度洗脱,并在ZORBAX Eclipse Plus C18柱(100mm×2.1mm,1.8μm)上实观3种贝类毒素的基线分离.该方法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扫描,采用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3种原多甲藻酸在1-100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5;3种贝类毒素的定量限(S/N=10)均为1.0μg/kg;在10、20和50μg/kg3个加标水平的添加回收率在71%~108%之间,日内和日间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10%(n=6).应用该方法对国内外多个地区的贝 类产品进行了筛查测定,发现部分样品的测定结果为阳性。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例,快捷,适用于食用贝类及其制品中3种原多甲藻酸贝类毒素的分析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QUECHERS 原多甲藻酸 贝类毒素 食用贝类
下载PDF
核酸恒温扩增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5
作者 汪琳 罗英 +2 位作者 周琦 赖平安 柏亚铎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1年第2期296-302,共7页
核酸恒温扩增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及相关诸多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我们对核酸恒温扩增技术的最新进展作一简要综述,包括环介导恒温扩增、链替代扩增、依赖核酸序列的扩增、滚环扩增、切口酶核酸恒温扩增、依赖解旋酶的恒温扩增、转... 核酸恒温扩增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及相关诸多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我们对核酸恒温扩增技术的最新进展作一简要综述,包括环介导恒温扩增、链替代扩增、依赖核酸序列的扩增、滚环扩增、切口酶核酸恒温扩增、依赖解旋酶的恒温扩增、转录依赖的扩增、杂交捕获法、转录介导的扩增等的原理、优缺点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恒温扩增 环介导恒温扩增 链替代扩增 依赖核酸序列的扩增 滚环扩增
下载PDF
2008~2017年间北京进出口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付溥博 张西萌 +4 位作者 马丹 徐蕾蕊 魏海燕 魏咏新 曾静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14期3835-3840,共6页
目的了解北京进出口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耐药情况。方法对2008~2017年间北京进出口水产品中分离出的320株副溶血性弧菌应用药敏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21种常用抗生素药敏测试。结果 89.1%的实验菌株同... 目的了解北京进出口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耐药情况。方法对2008~2017年间北京进出口水产品中分离出的320株副溶血性弧菌应用药敏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21种常用抗生素药敏测试。结果 89.1%的实验菌株同时对氨苄西林耐药,而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庆大霉素、多粘菌素B、亚胺培南全部敏感;分别有高达94.7%和82.1%的菌株对红霉素和链霉素表现为中介。结论实验菌株存在大量中介耐药和异质性耐药的情况,应进一步加强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性的监测工作,以期指导临床和水产养殖中抗生素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水产品 耐药性
原文传递
2004—2012年北京出入境口岸食品及饲料中沙门菌血清分型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莉 韩笑 +6 位作者 王紫薇 汪琦 赵晓娟 陈鑫 杨丽莉 魏咏新 曾静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7年第5期534-538,共5页
目的掌握2004—2012年北京出入境口岸食品和饲料中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方法对65株分离自2004—2012年北京出入境口岸食品及饲料中的沙门菌以及13株中国医学细菌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MCC)的参比菌株,共78株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鉴定。结果 6... 目的掌握2004—2012年北京出入境口岸食品和饲料中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方法对65株分离自2004—2012年北京出入境口岸食品及饲料中的沙门菌以及13株中国医学细菌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MCC)的参比菌株,共78株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鉴定。结果 65株沙门菌分离株中有4株沙门菌未能鉴定血清群,其他61株沙门菌分属于9个群,38个血清型,其中B群和C1群较多,分别占29.2%(19/65)和26.2%(17/65)。分离出7株阿贡纳沙门菌,占分离株的10.8%(7/65);2株肠炎沙门菌,占分离株的3.1%(2/65)。本实验室首次分离出1株斯特拉福德沙门菌。结论北京出入境口岸食品及饲料中的沙门菌血清群及血清型众多且分布广泛,开展沙门菌血清型监测,为预防北京市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血清分型 斯特拉福德沙门菌 出入境口岸 食品 食源性致病菌 北京
原文传递
非洲马瘟病毒VP7和NS2双重荧光RT-PCR检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高志强 张鹤晓 +6 位作者 乔彩霞 蒲静 张伟 谷强 刘环 张利峰 马贵平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3年第4期34-38,共5页
利用DNAMAN软件对非洲马瘟病毒不同基因型代表株的序列进行分析,选择其高度保守的VP7和NS2基因设计合成引物和探针。人工分别合成包含有扩增区域的VP7和NS2核苷酸片段进行双向(T7和SP6)体外转录制备双链RNA(dsRNA)。使用制备的dsRNA在... 利用DNAMAN软件对非洲马瘟病毒不同基因型代表株的序列进行分析,选择其高度保守的VP7和NS2基因设计合成引物和探针。人工分别合成包含有扩增区域的VP7和NS2核苷酸片段进行双向(T7和SP6)体外转录制备双链RNA(dsRNA)。使用制备的dsRNA在对荧光定量RT-PCR的反应条件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非洲马瘟病毒检测的双重通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技术。应用建立的方法对非洲马瘟病毒核酸,马流感病毒核酸,马流产沙门氏菌核酸,马链球菌兽疫亚种核酸,东、西部马脑脊髓炎病毒核酸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检测技术可以有效检测非洲马瘟病毒核酸,而对其它病原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证实本技术的特异性强、可靠性好。对已知拷贝数的dsRNA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灵敏度可达1.0×102拷贝/反应,相比于基于凝胶电泳常规RT-PCR方法,其灵敏度高10倍;而且双基因的检测设计思路更能保证病毒核酸的有效检测,防止漏检。在对248份临床样品的检测中,进一步证实了该方法快速、灵敏且重复性好,可满足非洲马瘟病毒快速诊断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马瘟病毒 VP7和NS2 双重通用荧光RT-PCR
下载PDF
转基因水稻外源蛋白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黄国平 汪琳 陈克平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0-416,共7页
随着转基因水稻研究及其向产业化的发展,检测转基因水稻中存在的外源蛋白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阐述了目前检测转基因水稻外源蛋白(EPTR)采用的技术手段,并列举了一些可能用于EPTR检测的潜在蛋白检测技术,初步分析了EPTR检测技术需要... 随着转基因水稻研究及其向产业化的发展,检测转基因水稻中存在的外源蛋白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阐述了目前检测转基因水稻外源蛋白(EPTR)采用的技术手段,并列举了一些可能用于EPTR检测的潜在蛋白检测技术,初步分析了EPTR检测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预测了EPTR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外源蛋白 检测技术
下载PDF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在食源性沙门氏菌分子分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向莹 高静 +5 位作者 畅晓晖 石嵩 张惠媛 李小林 谢雪钦 张捷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19期5044-5049,共6页
目的建立基于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PCR-DGGE)技术的沙门氏菌分型方法。方法以5株代表性沙门氏菌为供试菌,用引物对GC-rpoB1/ropB3R扩增获得目的片段后,经变性凝胶电泳... 目的建立基于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PCR-DGGE)技术的沙门氏菌分型方法。方法以5株代表性沙门氏菌为供试菌,用引物对GC-rpoB1/ropB3R扩增获得目的片段后,经变性凝胶电泳分离获得谱图,量化分析谱带多样性及均一性,依据菌株谱图量化相似性构建聚类分析图,分析该技术用于沙门氏菌分型的可行性。结果 5个供试菌的PCR-DGGE谱图差异大,其中以标准菌株肠炎沙门氏菌(ATCC9184)的多样性及丰富度最高,标准菌株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最低;就谱带相似性而言,分离自鸭腿样品的2株沙门氏菌的相似性最高,戴斯系数高达85.7%,而分属于不同血清型的两个标准菌株则相似度指数为0%;基于谱带相似性建立的聚类树可将供试菌株很好地分为不同簇。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基于PCR-DGGE技术的沙门氏菌分型方法准确度和分辨力均较理想,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食源性沙门氏菌 分子分型
原文传递
基于近红外免疫层析技术食源性诺如病毒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捷 王琳 +5 位作者 霍江莲 杨向莹 畅晓晖 李小林 张园 陈广全 《黑龙江医学》 2017年第7期691-694,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检测食源性GⅡ型诺如病毒的近红外免疫层析法。方法采用低噪声激发式荧光染料标记鼠抗诺如病毒单克隆抗体,将诺如病毒多克隆抗体和羊抗鸡Ig Y多克隆抗体喷涂于硝酸纤维膜上分别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制备靶向于诺...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检测食源性GⅡ型诺如病毒的近红外免疫层析法。方法采用低噪声激发式荧光染料标记鼠抗诺如病毒单克隆抗体,将诺如病毒多克隆抗体和羊抗鸡Ig Y多克隆抗体喷涂于硝酸纤维膜上分别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制备靶向于诺如病毒衣壳蛋白的免疫层析试纸条,研制检测诺如病毒的近红外免疫层析试纸条。结果采用便携式低噪声激发式荧光扫描仪分别扫描质控线和检测线,以检测线荧光强度检测值实现样本的定性检测,在45 min内即可完成检测。该试纸条与肠道病毒EV71、腺病毒、轮状病毒、甲肝病毒均无交叉反应。结论 GⅡ型诺如病毒的近红外免疫层析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较高的灵敏度。通过效果评价试验发现,与荧光RT-PCR、胶体金法相比较,所建立的近红外荧光法检测时间最短,检测限低于胶体金法。因此,近红外免疫层析法可用于食品中GⅡ型诺如病毒的高效检测,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快速检测 近红外免疫层析 灵敏性 特异性
下载PDF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串联质谱技术检测鸡肉中6种抗球虫药物 被引量:18
12
作者 木合他拜尔 严华 +6 位作者 徐姗 冯楠 郝杰 朱尘琪 郭爽 张朝晖 韩南银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99-1204,共6页
建立了鸡肉中二硝托胺、尼卡巴嗪、地克珠利、妥曲珠利、莫能菌素及盐霉素6种抗球虫药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串联质谱多残留检测方法。经QuEChERS样品净化,首先使用含有1%(v/v)三氯乙酸的乙腈-水(3∶7,v/v)溶液提取样品中的被测... 建立了鸡肉中二硝托胺、尼卡巴嗪、地克珠利、妥曲珠利、莫能菌素及盐霉素6种抗球虫药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串联质谱多残留检测方法。经QuEChERS样品净化,首先使用含有1%(v/v)三氯乙酸的乙腈-水(3∶7,v/v)溶液提取样品中的被测物,再加入氯化钠,使用50 mg/mL N-丙基乙二胺(PSA)+50 mg/mL中性氧化铝(Alumina-N)的混合分散固相萃取(dispersive solid phase extraction,DSPE)粉末净化提取,过0.22μm滤膜后以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串联质谱检测。选择Waters Acquity UPLCBEH C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甲醇-5 mmol/L醋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使用正、负离子同时扫描模式,基质外标法定量。研究表明,6种目标化合物的线性范围为:二硝托胺,1.0~30.0μg/L;尼卡巴嗪,0.2~6.0μg/L;地克珠利、妥曲珠利,2.0~60.0μg/L;莫能菌素、盐霉素,4.0~120.0μg/L。空白样品中添加低、中、高3个水平的混合标准溶液,回收率在67.7%~126.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10.4%。6种抗球虫药物的定量限分别为:二硝托胺,2.50μg/kg;尼卡巴嗪,0.50μg/kg;地克珠利、妥曲珠利,5.00μg/kg;莫能菌素、盐霉素,20.00μg/kg。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且能够满足日常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串联质谱 抗球虫药 鸡肉
下载PDF
免疫层析技术在食源性病原菌检测中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娟 郭铮蕾 +7 位作者 畅晓晖 杨向莹 许美玲 尚士进 饶红 张锡全 陈广全 张捷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3503-3509,共7页
免疫层析技术是一种建立在层析技术和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反应基础上的免疫检测技术。近年来国内外食源性疾病频繁爆发,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因此建立一种快速、简便且适用于食源性病原菌的检测方法在预防和诊断食源性疾病中具有重大... 免疫层析技术是一种建立在层析技术和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反应基础上的免疫检测技术。近年来国内外食源性疾病频繁爆发,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因此建立一种快速、简便且适用于食源性病原菌的检测方法在预防和诊断食源性疾病中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免疫层析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及检测速度快等特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的检测中。本文综述了6种免疫标记材料在检测不同种类病原菌方面的应用,并对其检测特点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病原菌 快速检测 免疫层析技术
原文传递
农作物中抗生素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齐鹤鸣 严华 +2 位作者 张雷 张朝晖 崔凤云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5期5098-5103,共6页
随着养殖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抗生素作为疾病预防与治疗药物、生长促进剂、饲料添加剂等被广泛用于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业中,进而进入水环境和土壤环境,被农作物根系吸收进入茎、叶中并在植物体内富集,从而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近... 随着养殖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抗生素作为疾病预防与治疗药物、生长促进剂、饲料添加剂等被广泛用于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业中,进而进入水环境和土壤环境,被农作物根系吸收进入茎、叶中并在植物体内富集,从而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近年来研究者对农作物中抗生素的研究逐渐增多.目前对农作物中兽用抗生素残留的前处理技术主要包括QuEChERs方法和固相萃取法,检测技术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酶联免疫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准确度,可同时快速测定多个目标物,更适合农作物中兽用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本文对环境中抗生素的来源、农作物中抗生素污染的现状、抗生素残留检测的提取、净化方法以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农作物 检测技术
原文传递
北京口岸奥运前后进境植物检疫截获疫情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边勇 汪万春 +3 位作者 李建光 周琦 杨杰 江丽辉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7-81,共5页
2005~2010年间,恰值北京奥运会前后,在这一期间北京口岸植物检疫共检出有害生物4 298种次,其中以2005年最多,达到1 261种次、其次为2007年880种次和2009年724种次,而2008年奥运年出现最低点为441种次。有害生物来源涉及64个国家和地区... 2005~2010年间,恰值北京奥运会前后,在这一期间北京口岸植物检疫共检出有害生物4 298种次,其中以2005年最多,达到1 261种次、其次为2007年880种次和2009年724种次,而2008年奥运年出现最低点为441种次。有害生物来源涉及6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最多,达到776种次,其次为荷兰为373种次。涉及不合格植物及产品259种次,其中苗木中不合格批次最多的竹芋达到100批次,占到总不合格数的3.27%,此外凤梨和百合不合格批次也较多,分别达到87批和67批。而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频次最多的是芒果果核象,达到73次,其次为辣椒果实蝇、苹果蠹蛾分别达到33、32次。本文通过对2005~2010年间北京口岸检疫截获疫情的汇总、分析,为同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奥运会 有害生物 疫情分析
原文传递
离子色谱-质谱测定碳酸饮料中的亚氯酸盐、氯酸盐和高氯酸盐 被引量:25
16
作者 高峰 刘岩 +3 位作者 孔维恒 程喜明 李晶 张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61-264,共4页
建立一种测定碳酸饮料中亚氯酸盐、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离子色谱.质谱联用方法。选用高容量、强亲水性的阴离子交换柱IonPacAS19(2.0mm×250mm)进行分离,以KOH溶液为淋洗液,采用梯度淋洗。淋洗液经过抑制器抑制后直接进入质谱... 建立一种测定碳酸饮料中亚氯酸盐、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离子色谱.质谱联用方法。选用高容量、强亲水性的阴离子交换柱IonPacAS19(2.0mm×250mm)进行分离,以KOH溶液为淋洗液,采用梯度淋洗。淋洗液经过抑制器抑制后直接进入质谱(ESI.MS),负离子模式进行检测。碳酸饮料中的亚氯酸盐、氯酸盐、高氯酸盐在质量浓度1-200n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r≥0.997),定量限(RSN〉10)分别为1.5、1.0、0.6μg/L。将该方法用于碳酸饮料中亚氯酸盐、氯酸盐、高氯酸盐的分析,并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79%~104%之间,亚氯酸盐、氯酸盐、高氯酸盐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0.54%-4.49%之间。该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灵敏、适用于碳酸饮料中亚氯酸盐、氯酸盐、高氯酸盐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质谱 碳酸饮料 亚氯酸盐 氯酸盐 高氯酸盐
下载PDF
UHPLC-LTQ Orbitrap MS测定鸡肉组织中5种糖皮质激素残留 被引量:20
17
作者 严华 云环 +6 位作者 刘鑫 崔凤云 李建辉 高洋洋 张杉 丁双阳 张朝晖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09-914,共6页
建立了鸡肉组织中地塞米松、泼尼松、氢化可的松、甲基氢化泼尼松、曲安那德5种糖皮质激素的QuEChERS前处理方法以及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HPLC-LTQ Orbitrap MS)检测方法。对QuECh-ERS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乙酸乙酯为... 建立了鸡肉组织中地塞米松、泼尼松、氢化可的松、甲基氢化泼尼松、曲安那德5种糖皮质激素的QuEChERS前处理方法以及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HPLC-LTQ Orbitrap MS)检测方法。对QuECh-ERS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乙二胺-N-丙基(PSA)为净化吸附剂,可达到最佳提取和净化效果。采用Waters AQUITY UPLC HSS T3(2.1 mm×150 mm,1.8μm)色谱柱进行分离,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250μL/min。通过LTQ Orbitrap MS质谱检测器进行检测,以保留时间和精确质量数进行定性,母离子的峰面积进行定量。5种糖皮质激素的线性范围为1~100μg/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在5、10、20μg/kg 3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87.5%~119.7%,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2.0%~11.0%。5种糖皮质激素的检出限(LODs)为0.49~0.78μg/kg,定量下限(LOQs)为1.62~2.57μg/kg。该方法稳定、可靠,可满足鸡肉中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残留的检测与确证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糖皮质激素 鸡肉组织 QuEChERS前处理方法 UHPLC-LTQ ORBITRAP MS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食用藻类植物中碘含量 被引量:22
18
作者 郑聪 王金花 +2 位作者 高峰 付光亮 冯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02-205,共4页
建立测定海带、裙带菜、发菜、海苔、紫菜、石莼等食用藻类植物中碘含量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样品用质量分数25%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溶液在密闭玻璃瓶中于90℃条件下提取3h,取上清液稀释上机,以碲作为内标,经ICP-MS测... 建立测定海带、裙带菜、发菜、海苔、紫菜、石莼等食用藻类植物中碘含量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样品用质量分数25%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溶液在密闭玻璃瓶中于90℃条件下提取3h,取上清液稀释上机,以碲作为内标,经ICP-MS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500μg/L,相关系数为r=0.9999。对裙带菜做添加回收实验,回收率在80%~120%之间,RSD小于5%,方法检出限为0.50mg/kg。本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快速,适用于食用藻类植物中碘含量的批量化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藻类植物 四甲基氢氧化铵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萄酒中山梨酸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9
19
作者 官咏仪 邱志超 +5 位作者 宋阳 陈毓芳 王金花 李小林 邹志飞 林海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31-235,共5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萄酒中山梨酸含量的数学模型,全面分析不确定度来源并进行评估计算。影响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因素主要有标准曲线配制所使用量具的校准及样品测试过程中重复性实验两项。葡萄酒中山梨酸含量测定结果可表示为(70....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萄酒中山梨酸含量的数学模型,全面分析不确定度来源并进行评估计算。影响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因素主要有标准曲线配制所使用量具的校准及样品测试过程中重复性实验两项。葡萄酒中山梨酸含量测定结果可表示为(70.4±2.7)mg/kg,包含因子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葡萄酒 山梨酸 不确定度
下载PDF
几种红葡萄酿酒过程中花色苷组成与CIELab参数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梁娜娜 韩深 +3 位作者 何非 刘萤 王珮玥 王金花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1期48-55,共8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河北昌黎产区几个酿酒葡萄品种及其品系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的花色苷组成和含量,利用CIELab法分析了葡萄酒颜色参数及变化,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挖掘二者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同一...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河北昌黎产区几个酿酒葡萄品种及其品系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的花色苷组成和含量,利用CIELab法分析了葡萄酒颜色参数及变化,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挖掘二者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同一品种不同品系葡萄酿造的葡萄酒之间花色苷种类相同,二甲花翠素类花色苷的含量远高于其他四类花色苷;不同类型花色苷影响不同的CIELab颜色参数,花色苷的B环修饰与红绿颜色参数a*显著正相关,花色苷的酰基化修饰与黄蓝颜色参数b*显著负相关,聚合花色苷与亮度L*显著负相关。红葡萄酒中花色苷的含量随酿造过程逐渐下降,且在主成分图上分布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发酵 花色苷 颜色 液相色谱-质谱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