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气井绒囊流体活塞技术不降压压井工艺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治 魏攀峰 +3 位作者 吕建 卢冰 牛智民 樊晶晶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0-96,共7页
较之于机械手段,采用流体手段压井具有工艺简单、安全性高、成本可控等优势,已逐渐成为气井修井作业常用的压井手段,但目前对其尚缺乏系统的施工工艺技术研究。为此,在分析总结国内修井作业中压井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绒囊流体... 较之于机械手段,采用流体手段压井具有工艺简单、安全性高、成本可控等优势,已逐渐成为气井修井作业常用的压井手段,但目前对其尚缺乏系统的施工工艺技术研究。为此,在分析总结国内修井作业中压井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绒囊流体活塞技术不降压压井修井作业的技术思路,开展了气井绒囊流体用量计算、泵入方式选择、泵入流程设计以及返排方式选择等方面的研究,并结合现场应用实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根据平衡井筒气泡最大浮力所需内部结构力,计算出绒囊流体活塞的高度和低剪切速率下的黏度,据此确定现场配制流体的性能;(2)根据平衡地层压力要求计算井筒内静液柱压力所需绒囊流体体积,并附加3~5 MPa的安全压力值;(3)作业时,泵入液柱高度为500 m的清水前置液,润湿管柱、井壁以提高泵入效率,并与绒囊流体形成低黏度、低内部结构力混浆段提高返排效率;(4)根据气井管柱连通状态及管柱承压能力选择正反循环泵入方式;(5)修井结束后,根据气井地层能量衰竭程度选择直接气举或破胶气举返排实现复产。现场应用于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的3口气井,其中2口井连续气举作业2~3 d,气井产量便恢复至作业前等产量点。结论认为,该项工艺较好地解决了常规降压过程导致安全性差、产能浪费等问题,缩短了气井压井作业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修井 压井 不降压 绒囊流体活塞技术 储层伤害 井下作业 产量恢复
下载PDF
完整作业信息辅助中江-蓬莱气区筇竹寺组地层漏失治理
2
作者 何旭晟 杨若愚 +3 位作者 赵洋 董全 吴坷 潘孝青 《当代化工研究》 2025年第1期121-123,共3页
中江-蓬莱气区筇竹寺组地层中现有堵漏手段处理消耗工时偏高。为此,利用从现场资料提取地质工程参数138项,计算全部因素对漏速的影响特征系数并筛选主控因素12项。室内测试地层裂缝尺度0.008~0.13 mm时,6项钻井液性能主控因素对漏速的... 中江-蓬莱气区筇竹寺组地层中现有堵漏手段处理消耗工时偏高。为此,利用从现场资料提取地质工程参数138项,计算全部因素对漏速的影响特征系数并筛选主控因素12项。室内测试地层裂缝尺度0.008~0.13 mm时,6项钻井液性能主控因素对漏速的贡献系数与矿场计算值一致。指导引入粒径0.001~0.01 mm纳米活性颗粒,现场2井次一次堵漏成功率80%,单次漏失处理消耗工时下降68.60%。研究表明,完整作业信息法能够提高复杂地层堵漏手段匹配准确性,提高现场堵漏施工效率,提高措施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深层 防漏堵漏 裂缝 纳米颗粒
下载PDF
衰竭气藏储气库绒囊修井液暂堵技术评价与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沈云波 于晓明 +3 位作者 刘锋 张家富 李兵 魏攀峰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2-114,128,共4页
衰竭气藏储气库注采井注气期地层压力低,井筒与地层间漏失压差较大且动态变化,修井液漏失严重,同时,注采井周期性生产特征要求作业后地层中气体双向流动能力快速恢复。室内评价绒囊修井液以0.5 m L/min流速连续注入施加回压0.5 MPa的高0... 衰竭气藏储气库注采井注气期地层压力低,井筒与地层间漏失压差较大且动态变化,修井液漏失严重,同时,注采井周期性生产特征要求作业后地层中气体双向流动能力快速恢复。室内评价绒囊修井液以0.5 m L/min流速连续注入施加回压0.5 MPa的高0.1 mm、0.5 mm、0.8 mm,宽38 mm、长60 mm贯穿型裂缝后,连续65~70 min出口不见液,至90~120 min后驱压达20 MPa。控制裂缝出口回压从0.5 MPa升至2.5 MPa,模拟地层压力升高,三种高度裂缝累计补液量0.05~0.07 m L,两端压差增幅小于0.04 MPa。三种高度裂缝中绒囊修井液返排后反向渗透率恢复率95.32%~97.29%,正向渗透率恢复率93.09%~96.30%。长庆储气库井S2X、G2Y井分别注入绒囊修井液105 m^3、165 m^3后泵压升至3~5 MPa,压井成功。修井21 d、35 d期间累计补充绒囊修井液35 m^3、60m^3,控制平均漏速低于0.25 m^3/h、0.50 m^3/h。作业结束后地层中修井液返排率达94%,后续注气量与采气量均恢复作业前水平。结果表明,绒囊修井液进入地层形成暂堵结构半径越长,暂堵地层强度越大,无人为干预时结构自然降解直至彻底解封以保护储层双向气体流动能力,期间通过补充修井液稳定或延长封堵半径可恢复承压强度,实现衰竭气藏储气库注采井动态暂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竭气藏 储气库 修井 压井 封堵 绒囊修井液
下载PDF
无固相绒囊流体混合固相纤维的重复压裂暂堵技术 被引量:6
4
作者 许洪星 魏攀峰 +3 位作者 王祖文 张冕 杨明正 樊晶晶 《非常规油气》 2018年第4期75-79,共5页
加入固相纤维提高封堵承压能力和起效速度是绒囊暂堵剂发展的新尝试。室内以0.1%、0.5%、1.0%浓度将纤维加入密度0.86g/cm3、表观黏度52.5mPa·s、动塑比1.06Pa/(mPa·s)的绒囊流体形成混合暂堵剂,相对绒囊暂堵剂密度变化小于0.... 加入固相纤维提高封堵承压能力和起效速度是绒囊暂堵剂发展的新尝试。室内以0.1%、0.5%、1.0%浓度将纤维加入密度0.86g/cm3、表观黏度52.5mPa·s、动塑比1.06Pa/(mPa·s)的绒囊流体形成混合暂堵剂,相对绒囊暂堵剂密度变化小于0.01g/cm3、表观黏度变化小于0.50mPa·s、动塑比变化小于0.02Pa/(mPa·s),两者兼容良好。试验评价3种浓度混合暂堵剂在0.50mL/min下连续注入高2 mm、宽30 mm、长600 mm贯穿型裂缝60 min后驱压升至25.14 MPa、26.02 MPa、26.45 MPa,相对纤维单剂提高4.18 MPa、5.06 MPa、5.49 MPa,相对绒囊单剂提高0.29 MPa、1.17 MPa、1.60 MPa。驱压升至20 MPa用时48min、45min、42min,相对纤维单剂下降1min、4min、7min,相对绒囊单剂下降11 min、14 min、17 min。50℃下浓度1.50%绒囊破胶液加入混合暂堵剂15min后密度升至0.98~0.99g/cm3、表观黏度小于4.0~5.0mPa·s、动塑比0.25~0.30Pa/(mPa·s),破胶顺利。现场致密砂岩天然气井SDX井以0.2%加量比混合纤维与绒囊暂堵剂,泵入135m3压裂液造缝后连续注入40m3混合暂堵剂提高裂缝承压能力6.20 MPa,跟进75m3压裂液二次造缝,日产气量达8×104 m3/d,相对邻井提高15%。结果表明,无固相绒囊流体混合纤维后可进一步提高封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 重复压裂 绒囊流体 纤维 承压 暂堵
下载PDF
鄂尔多斯下古碳酸盐岩气井绒囊修井液稳气控水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锋 张晓飞 +3 位作者 胡维首 王思凡 任晓宇 蔡楠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00-404,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碳酸盐岩气井投产后地层压力系数降低,修井时地层气体上窜与井筒流体漏失多发,需封堵地层实现安全作业;部分地层产水损害产气能力,同时具有控水需求。利用封堵性绒囊修井液携带可增大气、水流动阻力差的表面活性剂进入...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碳酸盐岩气井投产后地层压力系数降低,修井时地层气体上窜与井筒流体漏失多发,需封堵地层实现安全作业;部分地层产水损害产气能力,同时具有控水需求。利用封堵性绒囊修井液携带可增大气、水流动阻力差的表面活性剂进入低压气层,将传统伤害控制转换为地层稳气控水。实验压制直径38 mm、长30~100 cm的填砂管模拟下古碳酸盐岩地层,测定注入绒囊修井液至出口返出时驱压4.59~16.18 MPa,重复注入清水驱压增幅7.04~18.22 MPa,与绒囊修井液充填半径成正比。4种长度填砂管中注入破胶剂加速返排后,相同驱压注入氮气180 min后渗透率恢复率较地层水高2.02%~6.07%,且恢复率差值与充填半径成正比。现场4口气井地层中绒囊修井液充填半径2.12 m升至8.97 m,地层承压强度从17 MPa升至21 MPa,作业前后90 d内日产水降幅与日产气降幅的差值由18.68%升至62.90%。结果表明,下古碳酸盐岩气层中绒囊修井液暂堵强度与控水效果均与流体充填半径成正比,可实现修井暂堵与稳气控水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天然气 碳酸盐岩 修井 暂堵 控水 绒囊流体
下载PDF
煤层气215.9mm井眼水平井绒囊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14
6
作者 孙法佩 张杰 +2 位作者 李剑 李翔 郑烜 《中国煤层气》 2012年第2期18-21,共4页
EJ2井是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的一口煤层气水平生产井,目的煤层为顶部深度1047.33m、底界深度1056.5m的二叠系山西组5#煤,采用Ф215.9mm钻头,Ф139.7mm套管完井。大井眼、水平井存在携岩困难、井壁失稳等技术难点。采用重晶石加重绒囊... EJ2井是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的一口煤层气水平生产井,目的煤层为顶部深度1047.33m、底界深度1056.5m的二叠系山西组5#煤,采用Ф215.9mm钻头,Ф139.7mm套管完井。大井眼、水平井存在携岩困难、井壁失稳等技术难点。采用重晶石加重绒囊钻井液,密度1.15g/cm3,塑性粘度20MPa.s,切力11Pa,6天完钻1961.98m设计井段。因连通未成功,上提至1765.94m侧钻至1961.45mm,与EJV井对接成功,完钻井深1981.45m。水平段钻井周期8天,平均机械钻速5.1m/h。测井顺利,下入Ф139.7mm套管至井深1962m顺利,固井质量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水平井 绒囊钻井液 固井
下载PDF
绒囊流体活塞修井技术作业井再创H_2S含量记录
7
作者 魏攀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1-101,共1页
2016年4月,绒囊流体活塞修井技术在四川盆地普光气田试用,成功完成高含硫井X405井修井作业,将该项技术成功应用气井地层H2S含量的记录提升至18 000 mg/L。这是继磨溪气田无硫气井应用成功后,第一次在该气田应用于高含硫气井。
关键词 H2S 普光气田 气藏压力 磨溪气田 井下管柱 修井 气窜 压井 封井 作业井
下载PDF
新型绒囊缝高控制技术实验研究及应用
8
作者 杨生文 魏攀峰 《天津化工》 CAS 2022年第5期54-57,共4页
水力压裂裂缝经常需要对缝高进行控制,目前有合适的技术产品可供选择,避免沟通水层和减少支撑剂产生无效支撑。本文通过对绒囊成分进行优化,实现绒囊缝高控制产品对裂缝缝高的控制。室内研究主要通过绒囊暂堵剂的上浮、破胶实验,证明了... 水力压裂裂缝经常需要对缝高进行控制,目前有合适的技术产品可供选择,避免沟通水层和减少支撑剂产生无效支撑。本文通过对绒囊成分进行优化,实现绒囊缝高控制产品对裂缝缝高的控制。室内研究主要通过绒囊暂堵剂的上浮、破胶实验,证明了密度为0.8g/cm^(3)的绒囊在常规压裂液中能够实现快速上浮暂堵、抑制缝高纵向延伸,并且可提高绒囊抗压差,可自然降解,对储层伤害较低。现场实验结果表明,施工压力提高了4.7MPa,曲线呈现压裂缝高受限状态,压后未出水。研究和现场实验可知,绒囊缝高控制技术具有深入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囊 上缝高控制 人工隔层 致密气压裂
下载PDF
油气储层用化学封堵材料性能室内评价方法发展方向 被引量:5
9
作者 常启帆 郑力会 +3 位作者 宇文昔涵 黄小伟 朱方辉 李曜轩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目前油气井储层封堵材料室内评价多以承压能力和储层保护能力为主,并以其作为入井依据。但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只满足作业需求的某一项或几项指标,无法投入现场试用或应用,导致需要重复检测、评价,造成投入应用时间长,成功率低。从1... 目前油气井储层封堵材料室内评价多以承压能力和储层保护能力为主,并以其作为入井依据。但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只满足作业需求的某一项或几项指标,无法投入现场试用或应用,导致需要重复检测、评价,造成投入应用时间长,成功率低。从1000余篇国内外油气井安全性、储层保护和环境保护等相关主题词的文献中,发现封得住、稳得起、流得出、过得关和用得起等5项投入应用的性能指标需要检测,并以此为依据将检测方法分为5类。引入大数据思想分析应用成功率与测试指标数量的关系、投入应用时间与测试指标数量的关系发现,评价5类指标比评价单一指标的材料应用成功率最多高62%。5类评价方法项全部完成增加室内工作时间但投入应用的时间最多可节约77%。结果表明,封堵材料应用前评价5类指标,解决了封堵材料投入应用的时间长、效率低难题,不仅为储层封堵材料投入现场应用提供评价指标和检测方法,还为其他井筒作业材料提供了可借鉴的评价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 工程技术 封堵 材料 大数据 储层伤害 环保 安全
下载PDF
地质-工程-材料参数融合提高低压气井单井作业一次成功率
10
作者 朱方辉 郑力会 +3 位作者 王宪文 王治国 魏攀峰 陶秀娟 《石油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7-680,共14页
(目的意义)低压气井在很低的压力下依然高产。长庆下古气井地层压力系数0.4左右,仍然具备经济产量。修井过程中的漏失控制是保证气井稳产高产的关键。(方法过程)搜集长庆油田下古低压气井50余口,80多项地质、工程、材料特征参数,抽取17... (目的意义)低压气井在很低的压力下依然高产。长庆下古气井地层压力系数0.4左右,仍然具备经济产量。修井过程中的漏失控制是保证气井稳产高产的关键。(方法过程)搜集长庆油田下古低压气井50余口,80多项地质、工程、材料特征参数,抽取17项原生数据,引入大数据评价思想,得到多因素条件下不同因素权重系数,指导低压下古气井漏失主控因素条件下匹配的封堵材料性能,构建了绒囊流体、绒囊流体复配等3种压井液体系。从50组配方中优选5套配方,评价7~30 d承压能力和自降解能力的变化。(结果现象)7 d后承压能力随着材料自降解衰减幅度为1.96%~4.10%,30d后承压能力随着材料自降解衰减降幅范围为18.36%~23.23%,30 d后渗透率恢复值95%左右,现场试验G37-A井、G31-B井等3口下古低压气井因更换管柱实施暂堵压井作业,3口井承压能力分别是23.93、19.89和26.53 MPa,清水漏速均低于2 m^(3)/h。(结论建议)利用地质、工程、材料特征信息结合大数据思想优化思想能够有效提高单井封堵效率,也为钻井、完井等其他漏失井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井 智能 封堵 大数据 绒囊 碳酸盐岩 低压气井 漏失
下载PDF
地质工程原生数据预测深层小尺度裂缝性地层漏失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旭晟 周井红 +3 位作者 管桐 代红 魏攀峰 潘孝青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4,共12页
中江-蓬莱气区筇竹寺组地层是典型的深层裂缝性地层,钻前漏点垂深、具体漏速等不清楚,现有堵漏手段匹配性差,漏失处理消耗工时偏高。为此,利用从现场录井、测井、钻井等历史数据中提取地质工程可以测量的信息138项,计算全部因素对漏速... 中江-蓬莱气区筇竹寺组地层是典型的深层裂缝性地层,钻前漏点垂深、具体漏速等不清楚,现有堵漏手段匹配性差,漏失处理消耗工时偏高。为此,利用从现场录井、测井、钻井等历史数据中提取地质工程可以测量的信息138项,计算全部因素对漏速的影响特征系数,采用削元法筛选漏失主控因素16项。室内模拟地层裂缝尺度0.008~0.130 mm时,测试6项钻井液性能主控因素对漏速的影响特征系数范围与矿场计算特征系数范围一致,该裂缝尺度超过岩心观察范围,分析存在裂缝摩滑效应。优选粒径0.001~0.010 mm纳米活性颗粒,室内测试密度2.24 g/cm3水基钻井液加质量分数0.1%~0.8%的颗粒时,宽0.008 mm裂缝内钻井液漏失摩阻提高了0.01~0.16 MPa;桥堵体系中加入质量分数0.1%~0.5%纳米活性颗粒后,宽0.008~0.140 mm裂缝承压提高至7.2~10.9 MPa,改善堵漏效果可行。现场开展2井次漏点预测,实际漏点预测率80%,预测垂深偏差不大于31 m,相对传统方法提升明显。2井次中累积完成5次堵漏,一次堵漏成功率80%,单次漏失处理消耗工时28.25~39.15 h,均值32.39 h,相对已作业井下降68.60%。结果表明,地质工程原生数据预测深部小尺度裂缝性地层漏失特征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非常规油气 深层 工程技术 剥茧算法 防漏堵漏 裂缝 纳米颗粒
下载PDF
流量替代渗透率评价破碎性储层工作流体伤害程度 被引量:28
12
作者 郑力会 刘皓 +3 位作者 曾浩 吴通 张文昌 王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4-80,共7页
若地层岩石整体强度偏低,在力学环境改变后岩石易破碎成不规则破裂体,则储存油气资源的此类破碎地层被称为破碎性储层。由于破碎性储层在纵向上存在着较强的非均质性,通过测试单个柱塞岩样在工作流体伤害前后的渗透率变化难以体现工作... 若地层岩石整体强度偏低,在力学环境改变后岩石易破碎成不规则破裂体,则储存油气资源的此类破碎地层被称为破碎性储层。由于破碎性储层在纵向上存在着较强的非均质性,通过测试单个柱塞岩样在工作流体伤害前后的渗透率变化难以体现工作流体对储层的整体伤害程度。为此,利用达西定律先从理论上探讨用流量替代渗透率定量表征储层伤害程度的可行性,再开展单层开采、双层及三层并采的流量测试实验,评价工作流体对单层、多层储层的整体伤害程度,并将流量损害率与渗透率损害率进行对比以求证流量替代渗透率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单层开采时,流量损害率与渗透率损害率基本一致,渗透率损害率是流量损害率的一种特殊形式;②双层及三层并采时,单层各自稳定流量损害率与渗透率损害率接近,且流量损害率可以定量表征并采储层的整体伤害程度,而渗透率损害率则无法定量表证;③稳定流量损害率较累积流量损害率更接近渗透率损害率。结论认为,测定稳定流量可以替代测定渗透率评价工作流体对破碎性储层的伤害程度,从而为优选工程技术与评价工作流体的适应性提供了方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性储集层 煤岩 致密砂岩 碳酸盐岩 储层伤害 流量 渗透率 联探并采
下载PDF
联探并采: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持续发展自我救赎之路 被引量:41
13
作者 郑力会 魏攀峰 +4 位作者 张峥 聂帅帅 楼宣庆 崔可心 付毓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6-140,共15页
非常规油气资源要实施大规模工程措施才能获得经济产量,但增加作业成本导致勘探开发利润微薄,加之安全环保要求日益严苛、油气价格低位徘徊,对投资者的信心造成了不小的打击,迫切需要用非常规的思维来指导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活动... 非常规油气资源要实施大规模工程措施才能获得经济产量,但增加作业成本导致勘探开发利润微薄,加之安全环保要求日益严苛、油气价格低位徘徊,对投资者的信心造成了不小的打击,迫切需要用非常规的思维来指导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活动。为此构想:集成适合多种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研究方法和作业技术,实现多种资源信息一并分析、多种资源作业一同施工、多种资源产出一起采集,把通常认为同井开采多种资源相互干扰降低单井产量的顾虑变成相互利用提高单井产量的动力,即多种油气资源联合勘探、一并开发,简称为联探并采。主要依据是油气资源赋存状况决定了联探并采的必然性,技术发展奠定了联探并采的可行性,目前的能源环境决定了联探并采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结论认为,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但上述构想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其实施效果表现为投入相对减少、产量相对增加、企业利润增加、投资者信心提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提高、能源供给状况得以改善,对企业和国家均利大于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资源 联合勘探 一并开发 煤层气 致密砂岩气 页岩气 致密油 经济性 成本 效益
下载PDF
绒囊钻井液控制煤层气储层伤害室内研究 被引量:58
14
作者 郑力会 孟尚志 +1 位作者 曹园 李中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9-442,共4页
室内用成核剂、成膜剂、成层剂和定位剂配制密度为0.85 g/cm3的绒囊钻井液,研究其对煤层的封堵及保护效果。用内蒙古煤研磨成不同目数煤粉,分别模拟大、中、小漏失通道做煤屑充填封堵实验,回压0.5 MPa,KCl清水钻井液加压0.5 MPa全部漏失... 室内用成核剂、成膜剂、成层剂和定位剂配制密度为0.85 g/cm3的绒囊钻井液,研究其对煤层的封堵及保护效果。用内蒙古煤研磨成不同目数煤粉,分别模拟大、中、小漏失通道做煤屑充填封堵实验,回压0.5 MPa,KCl清水钻井液加压0.5 MPa全部漏失,绒囊钻井液加压5 MPa无漏失。利用内蒙古煤钻取煤柱塞做煤柱塞封堵实验,KCl清水钻井液随压力增加漏失速率增大,绒囊钻井液加压6.00 MPa无漏失。KCl清水钻井液污染后煤柱塞渗透率恢复值小于66%;绒囊钻井液污染煤柱塞,切片1.0 cm后渗透率恢复值大于96%。绒囊钻井液能够封堵煤层,有效减小对煤层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囊 钻井液 煤层气 控制储层伤害
下载PDF
吉X井煤层气绒囊钻井液实践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德桂 何玉云 +3 位作者 卜渊 毕延森 张毅 罗红兵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3-95,共3页
吉X井二开井段530.00~616.00 m为高压水层,780.00~860.00 m井段有80 m砾石层,目的层山西组地层压力系数0.55~1.00,太原组0.67~1.03,不同压力系数共存同一裸眼。采用膨润土钻井液、聚合物钻井液,钻穿高压水层。但聚合物钻井液在密度... 吉X井二开井段530.00~616.00 m为高压水层,780.00~860.00 m井段有80 m砾石层,目的层山西组地层压力系数0.55~1.00,太原组0.67~1.03,不同压力系数共存同一裸眼。采用膨润土钻井液、聚合物钻井液,钻穿高压水层。但聚合物钻井液在密度1.2~1.5 g/cm^3、滴流状态时,仍无法解决砾石层的井壁失稳和岩屑携带问题。钻至井深925.00 m后,通井距井底70 m无法到底。后改用绒囊钻井液技术,用重晶石加重,密度1.03 g/cm^3,漏斗黏度90 s,12 h清洗70 m沉砂;密度1.07 g/cm^3,漏斗黏度70 s,顺利钻进到1278 m完钻,下套管和固井顺利。绒囊钻井液技术有效地提高了低压目的层承压能力,解决了不同压力系统共存同一裸眼的工程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绒囊 钻井液 实践
下载PDF
煤层气工作流体储层伤害评价方法的适宜性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郑力会 李秀云 +3 位作者 苏关东 赵炜 巩旭光 陶秀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8-39,共12页
目前,被普遍接受的煤层气工作流体储层伤害评价指标是渗透率变化值,其常用的渗透率测试方法多达6种,尚未见到采用实际测量方法对比研究6种测试方法适用性的成果报道。为此,在实验室内采用恒压法、恒流量法、岩屑脉冲衰减法、柱塞脉冲衰... 目前,被普遍接受的煤层气工作流体储层伤害评价指标是渗透率变化值,其常用的渗透率测试方法多达6种,尚未见到采用实际测量方法对比研究6种测试方法适用性的成果报道。为此,在实验室内采用恒压法、恒流量法、岩屑脉冲衰减法、柱塞脉冲衰减法、压力振荡法和核磁共振法等6种方法,随机选取3组沁水盆地15号煤平行样品,对其在钻井液和压裂液伤害前后的渗透率进行测定,计算储层伤害前后的渗透率平均值和绝对储层伤害、相对储层伤害数据,进而采用简单排序法、一阶减元等序统计算法和测试原理分析法处理分析上述数据,通过绝对储层伤害和相对储层伤害排位的稳定性筛选适用的测试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恒压法和恒流量法实测的绝对储层伤害结果偏大,岩屑脉冲衰减法、柱塞脉冲衰减法和压力振荡法实测的结果偏小,核磁共振法实测的结果居中;(2) 6种方法实测的相对储层伤害分布无明显规律;(3)在煤层气储层伤害评价时,渗透率测试方法优先选择顺序为:岩屑脉冲衰减法>恒流量法>核磁共振法>柱塞脉冲衰减法=压力振荡法=恒压法,这是由各种方法的测试机理所决定的。结论认为:(1)岩屑脉冲衰减法最适合用于测试煤层气储层基质的伤害程度,恒流量法最适合测量整体的伤害程度;(2)煤层气工作流体储层渗透率伤害程度室内评价适宜并行使用岩屑脉冲衰减法和恒流量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储层伤害 渗透率 评价方法 适用性 钻井液 压裂液 算法 沁水盆地15号煤
下载PDF
近坍塌压力的防塌钻井流体樊庄煤层气井实践 被引量:4
17
作者 闫立飞 申瑞臣 +4 位作者 袁光杰 李博文 魏攀峰 夏炎 赵子豪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44-150,共7页
樊庄区块15号煤层坍塌压力较高,如何实现井筒近坍塌压力同时保证井壁稳定是保证安全高效钻井的关键。室内抑制性实验,发现绒囊钻井流体比表面积为0.02 m2/g、线性膨胀率仅为1.63%、泥页岩回收率达90.2%,抑制性能明显强于其他实验流体。... 樊庄区块15号煤层坍塌压力较高,如何实现井筒近坍塌压力同时保证井壁稳定是保证安全高效钻井的关键。室内抑制性实验,发现绒囊钻井流体比表面积为0.02 m2/g、线性膨胀率仅为1.63%、泥页岩回收率达90.2%,抑制性能明显强于其他实验流体。承压能力实验表明绒囊钻井流体承压能力较强,在驱压70 MPa下煤芯柱塞仍未漏失。现场应用两口井验证在近坍塌压力情况下井壁稳定并施工安全。U型井樊试X2Y井三开使用清水钻进出现大量掉块,替入绒囊钻井流体后井壁稳定。钻进过程中钻井液密度0.86~1.10 g/cm3,塑性黏度7~15 MPa·s,动切力4.60~12.26 Pa,动塑比0.57~0.88 Pa/(MPa·s)。顺利与直井连通,完钻。多分支井沁平X-Y-3H井使用钻井液密度0.93~1.21 g/cm3,塑性黏度7~17 MPa·s,动切力4.00~10.22 Pa,动塑比0.39~0.70 Pa/(MPa·s),无大范围掉块、坍塌等现象发生,煤层钻遇率达到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近坍塌压力 防塌 绒囊钻井液
下载PDF
绒囊钻井液处理煤层气钻井上漏下塌地层的施工工艺 被引量:16
18
作者 魏攀峰 臧勇 +4 位作者 陈现军 于晓明 张晋文 杨明正 樊晶晶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5-102,共8页
煤层气钻井经常钻遇上漏下塌地层,通常采用调换或调整钻井液来防塌控漏,但常常会因目的不一致而难以奏效。为此,针对不同层段漏失与坍塌控制主要需求,通过室内实验优化不同钻井液性能范围及指导配方,配制封堵性能由弱到强5种配方的绒囊... 煤层气钻井经常钻遇上漏下塌地层,通常采用调换或调整钻井液来防塌控漏,但常常会因目的不一致而难以奏效。为此,针对不同层段漏失与坍塌控制主要需求,通过室内实验优化不同钻井液性能范围及指导配方,配制封堵性能由弱到强5种配方的绒囊钻井液封堵0.1 mm、1.0 mm、2.0 mm宽的裂缝,有针对性地形成了现场新浆配制、老浆维护等工艺,并在多个区域现场完成了超过5井次的绒囊钻井液工艺应用。实验评价结果表明:(1)以封堵相同宽度裂缝至驱压20 MPa的升压周期表征体系封堵性能强弱,优选出随钻控漏、随钻堵漏、静止堵漏3套钻井液配方;(2)以饱和煤柱塞后单轴抗拉强度、三轴抗压强度增幅表征防塌性能强弱,优化出坍塌风险分别为低、中、高煤层适用的钻井液配方;(3)根据钻井液消耗速度优化新浆补充速度,以排量、表观黏度降幅及实验得到提升表观黏度等指标确定优化老浆维护工艺所需的处理剂用量;(4)现场应用效果表明,钻井流体在对付漏失、坍塌地层前,调整好性能,是取得成功的关键。结论认为,通过调节绒囊流体不同的配方可以实现煤层气井内封堵控制漏失、坍塌,该工艺为煤层以及类似破碎性地层稳定井壁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破碎性地层 井壁稳定 钻井液 绒囊 封堵 漏失 坍塌 施工工艺
下载PDF
多储层产量伤害物理模拟系统及其在煤系气合采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郑力会 陶秀娟 +3 位作者 魏攀峰 吴通 刘皓 曹章敬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501-2509,共9页
煤系层薄叠置,压裂作业客观上无法规避合采。作业者主观上希望合采解决单一产层、单井产量低的难题。但是,导致这一难题的内外部因素十分复杂。传统方法中无法使用渗透率定量评价合采储层损害程度,因此,提出用合采产量评价储层伤害的思... 煤系层薄叠置,压裂作业客观上无法规避合采。作业者主观上希望合采解决单一产层、单井产量低的难题。但是,导致这一难题的内外部因素十分复杂。传统方法中无法使用渗透率定量评价合采储层损害程度,因此,提出用合采产量评价储层伤害的思路。引入以“等当气井产量”为测试基准的多储层产量伤害物理模拟系统,在储层压力温度下测试煤系气开采过程中任意层位、开采方式的产量和压力。应用表明:①合采产层组合中任一储层伤害前后的气体流量伤害程度均可以很好地符合渗透率伤害程度,由此提出储层伤害流量法替代渗透率法评价合采产量伤害,解决了以往煤系气合采时产层长度和过流面积无法选择而无法获得渗透率的难题;②以合采测试的流量压力为边界条件,数值模拟不同产层天然气在井筒内混合后的流动状态,从能量角度建立了煤系气合采时地层与井筒中熵产计算模型,发现气体混合能量损耗致使煤系气产量降低,提出了“气体混合伤害”的产量伤害新类型;③利用该系统模拟评价地层压力恒定条件下工作液伤害前后气井流量变化率,优选出了适合临兴区块煤系气合采的钻完井流体。研究结果显示,多储层产量伤害物理模拟系统能够较为系统地支撑煤系天然气开采过程储层敏感类型和程度分析、机理研究以及工作流体优选,为煤系气合采技术优化及增产措施制定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拟 煤系 天然气 合采 储层伤害 非均质 封储
下载PDF
延平1水平井煤层气绒囊钻井液实践 被引量:9
20
作者 匡立新 郑烜 +1 位作者 袁明进 胡江浜 《天然气与石油》 2012年第4期39-42,100,共4页
延平1井是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延川南区块东部平台区的第一口煤层气水平排采井,目的层为山西组2#煤层。一开采用膨润土钻井液,完钻井深140 m,下入Φ244.5 mm套管139 m;二开采用聚合物钻井液,完钻井深1 031 m,下入Φ177.8 mm套管1 030 m;三... 延平1井是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延川南区块东部平台区的第一口煤层气水平排采井,目的层为山西组2#煤层。一开采用膨润土钻井液,完钻井深140 m,下入Φ244.5 mm套管139 m;二开采用聚合物钻井液,完钻井深1 031 m,下入Φ177.8 mm套管1 030 m;三开采用绒囊钻井液以提高机械钻速、稳定井壁。煤层气绒囊钻井液由成核剂、成膜剂、囊层剂、绒毛剂等专用处理剂组成,添加KCl提高抑制性。钻井液密度1.05~1.11 g/cm3,切力2.5~8 Pa,动塑比0.35~0.85 Pa/mPa.s。10 d完成设计井深1 729.59 m,完钻井深1 732 m,顺利下入Φ114.3 mm筛管至井深1 725.4 m。三开段平均机械钻速5.09 m/h,72 h不循环井壁稳定,不影响井下信号传输,一次性与延平1-V井对接成功。完钻后通井划眼2次,后对储层段静置破胶48 h后,用清水顶替破胶液,破胶液粘度接近清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囊钻井液 煤层气 水平井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