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5篇文章
< 1 2 1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厚积而薄发 创新结硕果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科研项目问鼎国家科技进步奖
1
作者 朱霞 吕文发 《城市勘测》 2011年第1期28-28,共1页
2011年1月14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参与完成的"特大异型工程精密测量与重构技术研究及应用"科研项目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该院科技成果有史以来获得的最高奖... 2011年1月14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参与完成的"特大异型工程精密测量与重构技术研究及应用"科研项目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该院科技成果有史以来获得的最高奖励,也是迄今为止全国工程测量界科技成果的最高奖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研究院 科研项目 国家科技进步奖 北京城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责任 勘测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下载PDF
美国探索频道采访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地铁勘察现场
2
作者 朱霞 吕文发 《城市勘测》 2008年第6期93-93,共1页
关键词 北京地铁 工程勘察 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城 设计研究院 采访 频道 美国
下载PDF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建院五十周年论文集
3
作者 朱霞 吕文发 《城市勘测》 2008年第5期151-151,共1页
关键词 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研究院 北京城 论文集 勘测 出版 岩土工程勘察 工程测量
下载PDF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因我发展,我靠企业生存”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4
作者 朱霞 吕文发 《城市勘测》 2011年第3期25-25,共1页
(本刊讯)"我和勘测院共成长"、"一滴水与大海"、"扬帆起航,与企业风雨同行"……这些演讲题目是对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与员工之间唇齿相依、荣辱与共、命运相连关系的最好诠释。4月19日,由公司党委、工会、团委... (本刊讯)"我和勘测院共成长"、"一滴水与大海"、"扬帆起航,与企业风雨同行"……这些演讲题目是对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与员工之间唇齿相依、荣辱与共、命运相连关系的最好诠释。4月19日,由公司党委、工会、团委组织的"企业因我发展,我靠企业生存"主题演讲比赛,在城建勘测院六楼礼堂隆重举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生存 设计研究院 北京城 勘测 责任 比赛
下载PDF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年金工作正式启动
5
作者 王蘅 赵丽凤 朱霞 《城市勘测》 2011年第2期48-48,共1页
(本刊讯)2011年,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从员工切身利益出发,在提升福利待遇、完善薪酬激励体系的基础上,为员工增加了企业年金作为补充养老保险,充分体现了公司领导对员工的关心和爱护。多年来,该公司一直将提高员工收... (本刊讯)2011年,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从员工切身利益出发,在提升福利待遇、完善薪酬激励体系的基础上,为员工增加了企业年金作为补充养老保险,充分体现了公司领导对员工的关心和爱护。多年来,该公司一直将提高员工收入、改善员工生活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想办法动脑筋为员工谋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研究院 北京城 金工 企业 责任 勘测 福利待遇 养老保险
下载PDF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首获第十四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6
作者 颜威 董培鑫 《中国工程咨询》 2017年第6期85-85,共1页
2017年4月14日第十四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城勘院”)参与的北京地铁15号线工程首次获得詹天佑大奖。
关键词 设计研究院 土木工程 詹天佑 北京城 中国 勘测 北京地铁
下载PDF
乘风破浪二十年——访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院长王思锴 被引量:1
7
作者 公海燕 王思锴 《中国测绘》 2020年第9期32-35,共4页
直至上世纪末,我国只有少数一线城市开通地铁。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地铁建设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据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累计有40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线路6730.27千米。勘测是地铁建设中的重... 直至上世纪末,我国只有少数一线城市开通地铁。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地铁建设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据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累计有40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线路6730.27千米。勘测是地铁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创建于1958年的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城勘院"),是全国第一家从事地下铁道勘察、测绘的企业。伴随着我国地铁建设的发展,北京城勘院现已成为我国现代轨道交通领域具有强大竞争实力的大型综合勘测设计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测设计 地铁建设 地下铁道 运营线路 城轨交通 一线城市 现代轨道交通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深基坑岩土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暨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第三届科技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
8
作者 陈晶 吕文发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I0008-I0008,共1页
2017年5月23日,“城市轨道交通深基坑岩土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暨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简称勘测院)第三届科技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会议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北京市科委法规处领导张燕宾,北京城建集团总... 2017年5月23日,“城市轨道交通深基坑岩土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暨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简称勘测院)第三届科技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会议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北京市科委法规处领导张燕宾,北京城建集团总工程师张晋勋,城建设计发展集团总工程师、设计大师杨秀仁,北京建筑大学原校长朱光教授等20余位领导、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出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城建集团 城市轨道交通 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科委 重点实验室 揭牌仪式 岩土工程 深基坑
下载PDF
正断层错动作用下浅埋地铁隧道受力分析方法及抗断设计研究
9
作者 郭文远 李世民 +5 位作者 王志岗 高涛 陶连金 谢霖 刘建功 刘华南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2-261,297,共11页
震害调查研究表明穿越活动断裂带隧道的破坏是极其严重的。以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区间隧道穿越交城断裂带为工程依托,通过Pasternak双参数地基模型建立力学分析模型并推导了正断层错动下地下管线纵向响应解析解,然后采用ABA... 震害调查研究表明穿越活动断裂带隧道的破坏是极其严重的。以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区间隧道穿越交城断裂带为工程依托,通过Pasternak双参数地基模型建立力学分析模型并推导了正断层错动下地下管线纵向响应解析解,然后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三维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解析解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吻合度较好,证明了解析解的正确性。最后,在设定的重点设防区域内采用节段衬砌+柔性接头组合形式,对比分析节段长度、接头纵向位置和柔性接头宽度对隧道结构整体减灾效果影响。结果表明:正断层错动下地下管线纵向响应的解析解计算结果可为重点设防区域的确定提供参考。采用节段衬砌+柔性接头组合形式可有效降低隧道结构的破坏程度和范围。正断层错动作用时,节段长度越短隧道结构破坏范围越小,柔性接头宽度的增加会降低隧道结构的破坏程度和范围,破坏区域集中在节段衬砌结构的端头部位。采用对缝模式设置柔性接头时可最大程度发挥接头的变形吸能作用,其减灾效果最优。研究可为穿越活动断裂带隧道工程采用节段+柔性接头组合形式的抗断设计和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活动断裂带 解析解 铰接隧道 数值模拟 抗断设计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低碳建筑设计应用——以北京大兴“双碳”创新基地为例
10
作者 王争鸣 徐水周 胡鹏飞 《建筑与装饰》 2025年第4期1-3,共3页
“十四五”是我国碳达峰的窗口期。同时,建筑领域也是我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三大领域之一,具有巨大的碳减排潜力和市场发展潜力。促进建筑产业快速向低碳、绿色方向转型,探索平台化、定制化、网络化、规模化、全球化的新型运营模式,是... “十四五”是我国碳达峰的窗口期。同时,建筑领域也是我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三大领域之一,具有巨大的碳减排潜力和市场发展潜力。促进建筑产业快速向低碳、绿色方向转型,探索平台化、定制化、网络化、规模化、全球化的新型运营模式,是建筑业为“双碳”目标作出贡献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以北京大兴“双碳”创新基地为例,论述了双碳目标下低碳建筑的设计应用,并总结了绿色建筑实施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低碳建筑 设计应用
下载PDF
基于新能源电站设计标准化研究的探讨
11
作者 付强 张梅洁 《中国标准化》 2025年第6期128-132,共5页
在新能源电站建设加速且呈现新趋势的现状背景下,本文分析了目前新能源电站设计标准化研究面临的问题,指出了设计标准化研究必要性及研究策略,阐述了企业设计标准化研究成果,提出通过设计标准化研究建立“技术标准+典型方案+可行性研究... 在新能源电站建设加速且呈现新趋势的现状背景下,本文分析了目前新能源电站设计标准化研究面临的问题,指出了设计标准化研究必要性及研究策略,阐述了企业设计标准化研究成果,提出通过设计标准化研究建立“技术标准+典型方案+可行性研究设计导则”三层结构。随着新能源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设计标准化研究成果将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助力企业长期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标准化 新能源电站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水利工程中数字孪生虚拟实体轻量化研究
12
作者 孙少楠 董国玉 +1 位作者 焦红波 李博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8-174,共7页
近年来,数字孪生技术在水利领域正在快速发展。其中,数字孪生数据底板存储着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中的信息,存在数据量庞大、管理复杂、更新成本增加等问题。同时,以WebGL为核心引擎渲染加载的应用层数字孪生平台受网络带宽和计算机性能... 近年来,数字孪生技术在水利领域正在快速发展。其中,数字孪生数据底板存储着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中的信息,存在数据量庞大、管理复杂、更新成本增加等问题。同时,以WebGL为核心引擎渲染加载的应用层数字孪生平台受网络带宽和计算机性能的限制,面临着轻量化处理的挑战。针对数字孪生虚拟实体维度中的几何模型数据,利用改进QEM(Quadric Error Metrics,二次误差测度)算法和Low-Poly算法进行轻量化处理,选取水轮机导水机构作为案例,研究在满足数字孪生业务需求下的最优简化程度。结果表明:轻量化的处理是必要的;轻量化处理后的模型文件大小大幅度减小;在满足数字孪生精细度等级4个精度等级的简化程度的上限分别为原始数据、40%左右、70%左右、98%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水利工程 轻量化 QEM
下载PDF
综合管廊安全运行隐患的第三方排查机制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13
作者 余永明 《安全》 2024年第7期31-37,共7页
为提升综合管廊运营安全,建立有效的隐患排查和灾害防控机制,本文提出在管廊运维企业建立健全安全体系基础上,由相关政府部门组织,引入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开展隐患排查抽检工作的机制;同时通过实践和专家经验,形成第三方排查工作实施... 为提升综合管廊运营安全,建立有效的隐患排查和灾害防控机制,本文提出在管廊运维企业建立健全安全体系基础上,由相关政府部门组织,引入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开展隐患排查抽检工作的机制;同时通过实践和专家经验,形成第三方排查工作实施路径和排查的主要工作内容。第三方排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资料调研、实地调查和安全检测3部分。第三方排查机制不仅能够督促企业自律,倒逼企业自查,有效识别潜在风险,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还能够推动综合管廊安全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管廊 风险识别 第三方机制 隐患排查 运行安全
下载PDF
勘测设计企业“工程投资公司”业态创新深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兵兵 乔月宾 +2 位作者 刘小龙 崔捷 彭烁君 《电力勘测设计》 2018年第2期24-29,共6页
本研究是在2015年完成的"国内勘测设计企业业态创新调研"课题的基础上,对"工程投资公司"的业态创新进行了深化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工程项目投资、企业股权投资、PPP,以及相关建议,对于追求业务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 本研究是在2015年完成的"国内勘测设计企业业态创新调研"课题的基础上,对"工程投资公司"的业态创新进行了深化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工程项目投资、企业股权投资、PPP,以及相关建议,对于追求业务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电力勘测设计企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态创新 工程投资公司 工程项目投资 企业股权投资 PPP
下载PDF
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引水调压室布置及结构设计
15
作者 余健 刘蕊 姜晓航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2025年第1期46-50,共5页
通过对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引水调压室的设置条件、水力计算及结构设计的分析研究,确定了本工程需设置带上室的阻抗式结构型式的引水调压室;同时对调压室底部隧洞、竖井及上室的正常运行工况及检修工况进行计算,结果满足工程设计的可靠性要... 通过对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引水调压室的设置条件、水力计算及结构设计的分析研究,确定了本工程需设置带上室的阻抗式结构型式的引水调压室;同时对调压室底部隧洞、竖井及上室的正常运行工况及检修工况进行计算,结果满足工程设计的可靠性要求,保证了调压室结构安全和电站运行安全,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工程实例和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调压室 布置型式 结构设计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型分析的平原水库防渗方案比选研究
16
作者 陈晴 马晓君 +1 位作者 任朋 葛鹏 《水利技术监督》 2025年第6期113-116,共4页
为提高平原水库蓄水能力,需要对其防渗方案进行合理设计。文章以官路水库工程建设为例,从多角度分析水库存在渗漏的原因,并拟定相应防渗方案。通过防渗方案的技术经济比选,综合确定防渗方案,有效实现工程安全可靠、投资造价低的目标,为... 为提高平原水库蓄水能力,需要对其防渗方案进行合理设计。文章以官路水库工程建设为例,从多角度分析水库存在渗漏的原因,并拟定相应防渗方案。通过防渗方案的技术经济比选,综合确定防渗方案,有效实现工程安全可靠、投资造价低的目标,为类似工程建设选取防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水库 渗漏分析 防渗方案
下载PDF
大型泄洪冲沙闸弧形工作闸门的水动力特性及抗振措施研究
17
作者 严根华 李新燕 +1 位作者 侍贤瑞 董家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5年第1期1-6,40,共7页
基于大型泄洪闸规模、孔口尺寸和下泄流量大,由此带来的闸下消能、闸门水动力作用荷载更加复杂,闸门结构的抗振能力也相对减弱,结构的流激振动问题也更加突出,已经成为影响工程运行安全的制约性因素。以某工程泄洪冲沙闸为依托,开展闸... 基于大型泄洪闸规模、孔口尺寸和下泄流量大,由此带来的闸下消能、闸门水动力作用荷载更加复杂,闸门结构的抗振能力也相对减弱,结构的流激振动问题也更加突出,已经成为影响工程运行安全的制约性因素。以某工程泄洪冲沙闸为依托,开展闸门水力学、结构动力特性、水弹性振动特征、抗振优化措施、弧形闸门支臂的动力稳定性等问题系统研究。揭示泄洪闸弧形闸门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结构动力性态及合理运行操作方式等控振减振措施,对确保泄洪闸弧形工作闸门的运行安全提供了可靠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洪冲沙闸 弧形工作闸门 水动力荷载 静动力特性 流激振动 结构抗振优化
下载PDF
北京丰台科丰桥新建雨水管涵施工期周边用地风险评估研究
18
作者 窦一 侯婉清 +4 位作者 徐浩 姜伟玲 孙畅 问瀚之 王晓静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100,106,共6页
极端暴雨事件和排水设施不足极易导致城市雨洪发生,基于周边环境安全评估的大型雨水管涵建设则是城市防御雨洪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北京丰台科丰桥新建雨水管涵工程为对象,引入风险链理论,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MIDAS/GTS数值模拟法,评估... 极端暴雨事件和排水设施不足极易导致城市雨洪发生,基于周边环境安全评估的大型雨水管涵建设则是城市防御雨洪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北京丰台科丰桥新建雨水管涵工程为对象,引入风险链理论,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MIDAS/GTS数值模拟法,评估了该工程施工期周边用地风险。研究表明:(1)该工程施工期周边不同地类风险等级不同,周边土体变形集中在工程外侧0~18 m范围内,其中0~4 m为变形高危区;(2)该工程与城市地下管线相交点周围80 m范围内土体变形呈上隆起趋势,交点0~12 m区域为隆起高危区,需进行重点风险监测预警。综合而言,本文研究结果对于我国同类工程质量监测、施工期周边用地风险防范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管涵 周边环境 施工期 风险评估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自然灾害防治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设计与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程晓亮 杨子儒 +3 位作者 张云 周兴波 邵峥嵘 方建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3-34,共12页
在系统梳理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概念内涵、灾害防治理念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评估技术体系。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与需求,分别构建了定性和定量化评估指标体系,涵盖灾害监测预警、灾害风险防范、灾害应急处置与救... 在系统梳理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概念内涵、灾害防治理念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评估技术体系。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与需求,分别构建了定性和定量化评估指标体系,涵盖灾害监测预警、灾害风险防范、灾害应急处置与救助救援等多个维度指标。通过案例应用,开展了定性与定量化评估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评估指标体系体现了灾前-灾中-灾后多要素、多过程及多部门、多主体的综合特征,突出强调短期的减灾成效和长期的能力提升,可适用于常态化、业务化的评估,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防治 能力评估 指标体系 综合风险管理 定性与定量评估
下载PDF
耦合Graphab-PLUS模型的生态网络动态评估框架——以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
20
作者 李豪 吴明豪 +3 位作者 詹芳芷 李虹烨 张翔 刘志成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5,共11页
【目的】探索适应城市动态发展和政策引导下的城市生态网络评估框架,为生态网络的精准化建设提供发展导向和前瞻布局。【方法】以北京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05年和2020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使用PLUS模型对3种城市发展情景下2035年... 【目的】探索适应城市动态发展和政策引导下的城市生态网络评估框架,为生态网络的精准化建设提供发展导向和前瞻布局。【方法】以北京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05年和2020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使用PLUS模型对3种城市发展情景下2035年的土地利用进行模拟,借助Graphab计算不同情景下生态网络的景观连通性指标,构建生态网络动态评估框架,厘清问题并探讨中心城区的生态建设方向。【结果】(1)在总体规划发展情景下,建设用地的扩张强度得到控制,呈现出分散式发展的趋势,整体绿色空间发展状态向好;城市扩张发展情景下建设用地向周边用地强烈扩张。(2)2005—2020年间,中心城区的连通概率指数(PC)下降了29.1%,城市生态网络有所退化。总体规划发展情景的生态网络状态改善显著,PC涨幅为62.6%;而城市扩张情景加重了生态退化的趋势,PC降幅为38.6%。(3)在个体水平上,连通概率变化指数等级分布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格局。总体规划发展情景下,整体网络结构趋于完整,较高等级要素数量增加;城市扩张发展情景下整体网络结构愈发支离破碎,要素等级退化显著。(4)动态评估框架上,中心城区倾向低基底特征,各区网络特征差异显著。【结论】研究通过耦合Graphab-PLUS模型,探索了城市生态网络的评估方法,构建了“基底–韧性–潜力”的三维度动态评估框架,为明确区域生态发展导向和支撑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提出了中心城区生态网络的优化建议:整体上补足区域生态短板,加强东南片区生态建设;在分区优化方面,优先提升海淀区生态网络的整体功能,着重保护石景山区的生态资源,并注重东西城区网络要素的系统性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网络 景观图论 情景模拟 景观连通性 北京市中心城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