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37篇文章
< 1 2 1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全育人”视域下研究生党支部“党建导师制”探索研究——以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为例
1
作者 任峰 张晓东 侯蒙京 《世纪桥》 2024年第7期44-46,共3页
研究生党支部是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党联系广大研究生的纽带桥梁。研究生导师参与研究生党建工作面临一些问题,以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为例,探索了“三全育人”视域下研究生党支部“党建导师制”的实践路径,为... 研究生党支部是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党联系广大研究生的纽带桥梁。研究生导师参与研究生党建工作面临一些问题,以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为例,探索了“三全育人”视域下研究生党支部“党建导师制”的实践路径,为导师参与研究生党建工作提供了思路。导师参与研究生党建工作,能够加强研究生党支部建设,有效发挥党支部政治功能、激发研究生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对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研究生导师 研究生党建
下载PDF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学生课外科技引领研究与实践——以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三维建模大赛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馥娴 王俊琪 王学铭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44期143-144,共2页
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一直是大学生发展和培养的重要课题。通过多样化的课外科技引领活动,促进一二课堂融合,能够有效推动创新型大学生的培养工作。文章以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三维建模大赛为例,积极探索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一直是大学生发展和培养的重要课题。通过多样化的课外科技引领活动,促进一二课堂融合,能够有效推动创新型大学生的培养工作。文章以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三维建模大赛为例,积极探索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发展,为高校课外科技引领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学生培养 学科竞赛
下载PDF
北京化工大学CAE中心数值仿真工程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钱才富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9-134,共6页
介绍了北京化工大学计算机辅助机械工程研究中心应用计算机辅助机械工程(CAE)技术对一些重要工程设备或装置进行数值模拟和安全评定的案例,包括大型真空容器、聚丙烯环管反应器、超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洞体、大型直立设备组合结构、核... 介绍了北京化工大学计算机辅助机械工程研究中心应用计算机辅助机械工程(CAE)技术对一些重要工程设备或装置进行数值模拟和安全评定的案例,包括大型真空容器、聚丙烯环管反应器、超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洞体、大型直立设备组合结构、核电一级冷凝器以及大型火电机组回热系统高压加热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工程(CAE) 数值模拟 机械设备 安全评定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工程训练课程思政实践探索研究——以北京化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为例
4
作者 申子嫣 李方俊 +1 位作者 于洪杰 杨卫民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第5期72-75,共4页
工程训练在高校本科育人体系中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开展工程训练课程思政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承担着“三全育人”的重要任务。以北京化工大学为例,从学校政策出发,梳理工程训练中心现有资源,探索开展工程训练课程思政的创新途径... 工程训练在高校本科育人体系中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开展工程训练课程思政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承担着“三全育人”的重要任务。以北京化工大学为例,从学校政策出发,梳理工程训练中心现有资源,探索开展工程训练课程思政的创新途径,旨在为今后工程训练课程思政的开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训练 课程思政 实践探索
下载PDF
数智技术赋能的工程制图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5
作者 郑娆 谭晶 +3 位作者 李双喜 王瑞雪 张杨 安瑛 《化工高等教育》 2025年第1期61-66,77,共7页
工程制图课程是工科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数智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针对传统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资源有限和实践环节缺失等问题,教学团队将大数据及增强现实等数智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开展了混合式教学改革,... 工程制图课程是工科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数智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针对传统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资源有限和实践环节缺失等问题,教学团队将大数据及增强现实等数智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开展了混合式教学改革,通过构建BOPPPS混合教学模式、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以及实施基于数据驱动的教学分析与评价,打造了体验式教学环境,实现了师、生、机的深度交互,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制图 数智赋能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面向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生课程数字化教学改革——以高聚物加工流变学课程为例
6
作者 何红 于洪杰 +1 位作者 李好义 王建 《化工高等教育》 2024年第3期57-61,共5页
为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通过课程教学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从而培养行业所需的高层次人才迫在眉睫,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高聚物加工流变学是一门化工学科特色鲜明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抽象、理论性强,且... 为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通过课程教学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从而培养行业所需的高层次人才迫在眉睫,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高聚物加工流变学是一门化工学科特色鲜明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抽象、理论性强,且涉及多门学科的知识。课程教学团队结合科研和工程实际开展案例式教学和专题式教学,以增强学生对学科前沿的了解;建设了多种形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采用学习过程评价方式,鼓励学生深入学习和思考。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推进了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模式 流变学 数字化 卓越人才培养
下载PDF
嵌入“图以致用”理念的工程制图教学改革
7
作者 谭晶 郑娆 +2 位作者 李好义 石鑫 安瑛 《化工高等教育》 2024年第5期70-76,共7页
工程制图课程是非机械类工科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其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思维。传统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灌输和终结性评价,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课程团队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 工程制图课程是非机械类工科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其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思维。传统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灌输和终结性评价,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课程团队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嵌入“图以致用”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实施了赛教与科教双融合的项目式教学,为培养具有卓越工程能力的高级复合型工程人才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制图 教学改革 实践
下载PDF
工程图学课程的数字化转型实践探索
8
作者 孙靖尧 杨静 《化工高等教育》 2024年第5期40-46,共7页
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工程图学课程正迎来数字化转型的重大机遇。文章聚焦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数据分析与反馈三个维度,探索工程图学课程的数字化转型。具体措施包括:引入前沿数字化技术,整合数字化教学内容;丰富数... 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工程图学课程正迎来数字化转型的重大机遇。文章聚焦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数据分析与反馈三个维度,探索工程图学课程的数字化转型。具体措施包括:引入前沿数字化技术,整合数字化教学内容;丰富数字化资源,创新数字化教学组织模式;引入数字化评估工具,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精准干预和全面评价。实践表明,工程图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显著提升,为同类课程深入开展数字化转型实践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图学 数字化转型 课程内容 教学模式 数据分析与反馈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机电类专业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的形象化教学改革探讨
9
作者 冯坤 于洪杰 汪晓男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1期114-117,121,共5页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是机电类专业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内容以理论阐述为主,对于工科学生的数学基础要求较高,授课难度较大。长期以来,该课程被视为是与高等数学一样的数学类课程,在教学上以纯数学理论推导、习题演算等方式为主,...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是机电类专业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内容以理论阐述为主,对于工科学生的数学基础要求较高,授课难度较大。长期以来,该课程被视为是与高等数学一样的数学类课程,在教学上以纯数学理论推导、习题演算等方式为主,导致存在教学方式高度抽象、工科学生缺少形象化思维训练的痼疾。在新工科背景下,尝试在课程中利用Mathematica,Maple等数学软件和LabVIEW等工业软件设计形象化演示实例,将交互式计算实例引入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将工程思维和数学思维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形象化教学 机电类 新工科
下载PDF
“工程制图”课程思政一体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瑞雪 孔祥号 +2 位作者 郑娆 薛爽 崔维娜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2期9-12,共4页
“工程制图”作为高等工科课程的专业基础课程,需要通过巧妙设计融合思政案例以发挥其协同育人作用。在分析“工程制图”课程特点的基础上,表明在“工程制图”课程中设计思政案例的必要性,针对“工程制图”课程具体章节,详细介绍在教学... “工程制图”作为高等工科课程的专业基础课程,需要通过巧妙设计融合思政案例以发挥其协同育人作用。在分析“工程制图”课程特点的基础上,表明在“工程制图”课程中设计思政案例的必要性,针对“工程制图”课程具体章节,详细介绍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方法。依据课程内容有效融入民族文化、航天精神、创新精神、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等思政元素,以国家战略为背景,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协同育人作用,为工科类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制图 课程思政 思政案例
下载PDF
产教研融入的机电信息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探索
11
作者 宋浏阳 王华庆 +1 位作者 于洪杰 马艳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4期0022-0025,共4页
教研融合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旨在实现产业与教育、科研的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工科教育创新。本文结合机电信息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现状,针对目前人才培养环节中存在的实践教学环节与产业实... 教研融合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旨在实现产业与教育、科研的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工科教育创新。本文结合机电信息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现状,针对目前人才培养环节中存在的实践教学环节与产业实际脱节、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不深缺乏现场经验等问题,提出了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方面的改进思路和方法,并通过追踪反馈方式对培养方案进行评估与修正。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机电信息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电子工程 产教研融合 交叉学科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关于数智赋能背景下课程建设的思考——以工程热力学为例
12
作者 陈学 罗彦 卢涛 《化工高等教育》 2024年第5期28-33,64,共7页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爆发式发展,数智赋能高等教育的步伐正在加快,这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工程热力学课程为例,围绕领域知识模型、教学模型、学生模型和交互模型四个方面,探讨了融合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课程建设的...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爆发式发展,数智赋能高等教育的步伐正在加快,这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工程热力学课程为例,围绕领域知识模型、教学模型、学生模型和交互模型四个方面,探讨了融合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课程建设的主要任务,以及虚拟现实和计算流体力学发展所带来的新的教学方法,还针对潜在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赋能 工程热力学 人工智能 课程建设
下载PDF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企业实习新探索——以卓越工程师班“低碳智慧换热站”实训为例
13
作者 陈学 陈立芳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21期144-147,共4页
针对当前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实习环节存在的不足,教学团队基于高新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密切合作,面向产教融合的综合实践课程,探索了一种新型的综合企业实习模式。该模式借助企业提供的真实生产环境,通过递进式的两步实训,让学生能够围... 针对当前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实习环节存在的不足,教学团队基于高新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密切合作,面向产教融合的综合实践课程,探索了一种新型的综合企业实习模式。该模式借助企业提供的真实生产环境,通过递进式的两步实训,让学生能够围绕一个具体的设备系统,巩固其所延伸的多学科知识体系,并落实到实际生产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以“低碳智慧换热站”设计实训为例,阐述了此类综合设计实训的教学方案和思路,剖析了其在落实理论联系实际、贯通多门学科等方面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实习 综合实训 换热器设计 测控编程 卓越工程师
下载PDF
面向过程评价的“工程热力学”教学设计和方法探索
14
作者 陈学 罗彦 卢涛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46期81-84,共4页
“工程热力学”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的核心课程,具有内容广、公式多、概念抽象等特点。在“工程热力学”课程的教学中采用过程评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让教师更... “工程热力学”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的核心课程,具有内容广、公式多、概念抽象等特点。在“工程热力学”课程的教学中采用过程评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让教师更准确把握学生状态,灵活运用教学方式。从课堂参与度和测验方式两个维度的评价切入本课程的过程评价体系,探讨了适合本课程的评价方式,并分享了适合该评价方式的教学设计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力学 过程评价 教学改革 课程考核
下载PDF
基于HFACS模型的化工企业事故隐患统计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鹏 高康 +1 位作者 刁旭 窦站 《化工安全与环境》 2024年第11期28-33,共6页
以S省327家化工企业排查出的6578项事故隐患为样本,首先将企业按照行业类别进行分类,统计各个行业内企业所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数量的均值,发现医药制造类企业所涉及的事故隐患较多,约为31.5项。随后,将企业按照成立时间进行分类,发现事故... 以S省327家化工企业排查出的6578项事故隐患为样本,首先将企业按照行业类别进行分类,统计各个行业内企业所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数量的均值,发现医药制造类企业所涉及的事故隐患较多,约为31.5项。随后,将企业按照成立时间进行分类,发现事故隐患的均值随着企业成立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在2007—2009年间成立的企业所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均值达到高峰,约为30.9项。其次,利用改进的HFACS模型按照事故隐患类别对样本进行分类统计,发现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的监督以及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在总数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分别达到27.73%、18.04%和17.65%。最后,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该研究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企业 事故隐患 HFACS(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 统计分析
下载PDF
聚乙烯超细纤维非织造工艺研究进展
16
作者 张莉彦 殷荣政 +5 位作者 谭晶 侯钦正 李长金 杨涛 杨卫民 李好义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105,共6页
为深入了解化工产品聚乙烯超细纤维制备现状,从纤维细度出发,对国内外聚乙烯超细纤维非织造工艺进行综述分析。梳理了凝胶纺丝、闪蒸相分离、静电纺丝、熔喷4条路线的成丝机理、细化方法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凝胶纺丝中溶胀、溶解行... 为深入了解化工产品聚乙烯超细纤维制备现状,从纤维细度出发,对国内外聚乙烯超细纤维非织造工艺进行综述分析。梳理了凝胶纺丝、闪蒸相分离、静电纺丝、熔喷4条路线的成丝机理、细化方法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凝胶纺丝中溶胀、溶解行为及高品质凝胶液与超倍拉伸的关联;探讨了闪蒸相分离中的相态变化、超临界CO_(2)“绿色制造”方法;针对聚乙烯非极性、分子量大、黏度高的物性,归纳了使用溶剂、添加导电粒子的溶液电纺以及通过共混小分子极性物质、提高降解温度升温降黏、增设环境温度延长鞭动时间来细化纤维的熔体电纺;分析了工艺参数对共混熔喷后开纤剥离多组分纤维的影响。最后指出使用超临界绿色流体、无卤素环境友好型溶剂等绿色制备方式为未来热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纤维 聚乙烯 相分离 熔喷 静电纺丝
下载PDF
凝胶微分静电纺制备HDPE/白油超细纤维膜
17
作者 安瑛 于晓宇 +4 位作者 李骜原 尹宏远 靳耀 黄浩东 李好义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8,87,共7页
高密度聚乙烯(HDPE)/白油超细纤维膜是高性能纯HDPE纤维膜制备的重要前置工序。为研究HDPE/白油超细纤维膜的高效制备工艺,利用自制熔体微分静电纺丝装置分别研究了气动抽风气压、收集辊子转速及微分喷头温度等参数变化对纤维膜微观形... 高密度聚乙烯(HDPE)/白油超细纤维膜是高性能纯HDPE纤维膜制备的重要前置工序。为研究HDPE/白油超细纤维膜的高效制备工艺,利用自制熔体微分静电纺丝装置分别研究了气动抽风气压、收集辊子转速及微分喷头温度等参数变化对纤维膜微观形貌及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工艺参数在一定范围内均对平均直径以及纤维膜力学性能存在影响。其中,当气动抽风机气压为0.6 MPa、收集辊的转速为1000 r/min、微分喷头温度为210℃时,HDPE/白油超细纤维膜的平均直径为4.64μm,其拉伸强度可达6.22 MPa、断裂伸长率为249%,与初始组别相比,分别提升了3.4及1.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静电纺丝 高密度聚乙烯 纤维直径分布 力学性能 超细纤维
原文传递
变工况下静压氦隔离密封的密封性能分析
18
作者 郑娆 胡鼎国 +3 位作者 刘志远 宋子锋 张江腾 李双喜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687,共11页
涡轮泵隔离密封系统对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密封系统的设计必须确保其具备耐高速、长寿命以及强抗外部激振能力。针对双波纹管氦隔离密封在运转工况下,因转速、压力出现变化导致密封泄漏而引起的密封... 涡轮泵隔离密封系统对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密封系统的设计必须确保其具备耐高速、长寿命以及强抗外部激振能力。针对双波纹管氦隔离密封在运转工况下,因转速、压力出现变化导致密封泄漏而引起的密封失效问题,建立了密封面间气膜仿真分析模型及动静环变形模型,分析了转速及隔离介质压力变化对动态开启特性的影响以及运转工况下密封端面的变形程度,并通过实验测量了密封在不同转速和隔离介质压力下的泄漏量。研究结果表明:双波纹管静压氦隔离密封的开启不依赖转速,泄漏量几乎不随转速发生变化,转速发生变化时仍具有稳定的密封性能;随着隔离介质压力的提高,气膜刚度整体上呈增大的趋势,但在0.5~0.6MPa时存在趋于平稳的趋势,表明隔离密封气膜刚度不会无限制地增大,存在刚度极限;密封能够通过膜压、膜厚与波纹管间的相互协调作用自适应调节静环轴向位置来建立新的平衡;在隔离介质压力变化时,稳压槽内压力与隔离介质压力变化趋势一致,密封能够迅速响应压力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泵 静压隔离密封 泄漏量 压力变化 密封性能
下载PDF
高速涡轮泵动静压混合式气体隔离密封扰动性能
19
作者 李双喜 刘安 +2 位作者 刘志远 张江腾 李世聪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1-323,共13页
隔离密封对高速涡轮泵燃料密封极为重要,但其在工作时存在供气压力波动、外界振动强烈等问题,会严重影响密封性能。对动静压隔离密封气膜扰动工况,基于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建立了动态变化扰动分析模型,采用Fluent动网格技术和MATLAB求解... 隔离密封对高速涡轮泵燃料密封极为重要,但其在工作时存在供气压力波动、外界振动强烈等问题,会严重影响密封性能。对动静压隔离密封气膜扰动工况,基于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建立了动态变化扰动分析模型,采用Fluent动网格技术和MATLAB求解端面气膜扰动刚度及扰动阻尼,对比静压式与动静压混合式气体隔离密封的扰动性能,讨论气膜厚度、工作压力及扰动幅值等参数对扰动性能的影响,得到其变化规律,并试验验证了动静压密封的抗扰动性能。结果表明:扰动频率的增加使得扰动刚度整体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扰动阻尼随扰动频率的增加迅速降低,在10~100 Hz时逐渐趋于平稳。供气压力与扰动刚度、扰动阻尼呈正相关。工作转速增大,扰动刚度在低频段增大、在中高频段减小,扰动阻尼全频减小。扰动幅值增大,扰动刚度在中低频段几乎不变、在高频段减小,扰动阻尼略有增大。工作膜厚与扰动刚度、扰动阻尼呈负相关。动静压式混合密封有效提升了密封装置中低频下的稳定性能,避免了密封处于低压、低转速时抗扰动能力不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密封 气体 动静压 扰动刚度 扰动阻尼
下载PDF
基于梯级教学管理的测试类课程教学方法
20
作者 崔玲丽 刘东东 +1 位作者 刘桐桐 王华庆 《教育教学论坛》 2025年第11期133-136,共4页
梯级教学管理是以行动学习法为基础,在“传感与测试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逐渐总结形成的一种现代教学实践和创新方法。梯级教学管理采用“以本科生需求为导向,研究生二年级为主力,研究生一年级为助力,教师为控制力”的模式,在课堂教学... 梯级教学管理是以行动学习法为基础,在“传感与测试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逐渐总结形成的一种现代教学实践和创新方法。梯级教学管理采用“以本科生需求为导向,研究生二年级为主力,研究生一年级为助力,教师为控制力”的模式,在课堂教学、作业辅导、实验和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合理的资源配置与优化,这一方法全面提升了本科生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也促进了研究生助教的成长与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教学管理 行动学习法 课程实践 学生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