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汉蒙两族人群MTHFR基因热敏感性多态性分布的比较 被引量:19
1
作者 裴丽君 朱慧萍 +3 位作者 沈婉英 赵如冰 刀京晶 李竹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69-371,共3页
为比较中国蒙汉两族人群MTHFR基因第677位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布情况 ,获得该位点多态性的群体遗传学数据 ,本研究应用PCR扩增技术 ,其扩增产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HinfI消化后进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分析蒙汉族人群中MTHFR基因第67... 为比较中国蒙汉两族人群MTHFR基因第677位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布情况 ,获得该位点多态性的群体遗传学数据 ,本研究应用PCR扩增技术 ,其扩增产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HinfI消化后进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分析蒙汉族人群中MTHFR基因第677位核苷酸基因型 (野生型、杂合型和突变纯合型 )的分布频率。结果表明 ,蒙族人群基因型构成以野生型为主 ,占45.6 % ,突变杂合型占39.2 % ,突变纯合型仅占15.2 % ,汉族人群基因型构成以突变杂合型为主 ,占55.7 % ,野生型仅占17.9 % ,突变纯合型占26.4 % ,明显高于蒙族人群。经 χ2 检验 ,两组基因型构成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01) ;蒙族人群MTHFR677T等位基因频率为34.8 %,经u检验显著低于汉族人群 (54.2 % )的频率。据此认为 ,中国蒙族人群MTHFR热敏感性基因突变频率显著低于汉族人群 ,提示该基因多态性分布在中国不同民族人群中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感性 多态性 汉族 蒙族 MTHFR基因 PCR
下载PDF
中国血压偏高青少年的地区分布特点和体格发育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季成叶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01-402,共2页
目的:根据140,621名7-18岁男女生资料,分析血压偏高青少年地区分布特点和体格发育影响因素。方法:血压偏高划分若干类型,作指标间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结果:检出率地区差异大,华北、东北多,西南最少。偏相关分析... 目的:根据140,621名7-18岁男女生资料,分析血压偏高青少年地区分布特点和体格发育影响因素。方法:血压偏高划分若干类型,作指标间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结果:检出率地区差异大,华北、东北多,西南最少。偏相关分析证实是BMI指数对SBP偏高的正性影响最大。结论:早期预防高血压应尽快列为学校卫生工作重点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差异 体格因素 青少年 预防 高血压
下载PDF
中国学龄初期儿童血压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季成叶 《中国优生优育(1990-2002上半年)》 1996年第4期145-147,151,共4页
本研究为分析我国学龄初儿童血压偏高的发生率、地区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抽选了29个省会市7~8岁男女学童23434人,作人群流行病学分析。按血压百分位数的P_(95)筛检出 8.5%的收缩压和4.0%的舒张压偏高儿童。检出率华北最高,华东最低... 本研究为分析我国学龄初儿童血压偏高的发生率、地区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抽选了29个省会市7~8岁男女学童23434人,作人群流行病学分析。按血压百分位数的P_(95)筛检出 8.5%的收缩压和4.0%的舒张压偏高儿童。检出率华北最高,华东最低。相关分析和组间方差分析提示体重、身高和BMI指数与儿童血压间有显著正相关。提示高血压一级预防应从学龄初儿童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偏高 儿童 学龄 流行病学研究 初期 一级预防 流行病学分析 正相关 检出 筛检
原文传递
同型半胱氨酸诱发鸡胚神经管畸形及叶酸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4
4
作者 李勇 李竹 +2 位作者 陈星 齐佩文 汤健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72-376,共5页
为了揭示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否能导致胚胎发生神经管畸形(NTDs)和可能的致畸机制及验证叶酸和VB12的干预效果,本研究应用鸡胚致畸试验、扫描电镜观察、尼罗兰盐活体染色、原位DNA片段末... 为了揭示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否能导致胚胎发生神经管畸形(NTDs)和可能的致畸机制及验证叶酸和VB12的干预效果,本研究应用鸡胚致畸试验、扫描电镜观察、尼罗兰盐活体染色、原位DNA片段末端标记、甲基绿—派若宁染色显示核酸法、叶酸和B12干预实验等方法检测了用HCY(0~16μmol/胚胎)的不同胚龄胚胎1274只。结果显示HCY对神经胚形成期和器官形成期的胚胎均有显著的致畸性并呈剂量-反应关系(P<0.0001),鸡胚发生NTDs的主要表现是露脑,裂脑和脊柱裂。首次发现HCY能诱发神经系统细胞凋亡过度,其部位与NTDs发生部位相吻合。HCY能抑制卵黄囊血管分化;损伤羊膜组织及细胞超微结构,如微绒毛变短,胞膜上出现空洞样变等。注射5μg叶酸明显拮抗HCY(8μmol/胚胎)的致畸性,NTDs发生率由43.5%降至0(P<0.05);注射1μgVB12不能明显保护胚胎(P>0.05)。本研究结果说明HCY能诱导胚胎发生NTDs;细胞凋亡在NTDs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叶酸能有效地预防NT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神经管畸形 胚胎 细胞凋亡 叶酸
下载PDF
甲基汞对大鼠早期胚胎致畸作用的分子机理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勇 张天宝 +1 位作者 王丽娜 李竹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06-308,共3页
为探讨氯化甲基汞(methylmercurychloride,MMC)致畸作用的分子机理,本实验应用非放射性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等方法研究了MMC对9.5天龄大鼠胚胎5种基因及编码产物的影响。结果显示:染MM... 为探讨氯化甲基汞(methylmercurychloride,MMC)致畸作用的分子机理,本实验应用非放射性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等方法研究了MMC对9.5天龄大鼠胚胎5种基因及编码产物的影响。结果显示:染MMC各组(0、0.2、0.4、0.8、1.6和3.2mg/kg)均未见母鼠有明显的中毒症状和死亡。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胚胎形态总得分逐渐降低,畸胎率和发育迟缓率不断增高,最高分别达34%和76%;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OS)mRNA及其编码蛋白和HSP70mRNA表达明显增强,NTmRNA及其编码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均呈明显剂量—反应关系。此外,MMC还抑制TGFβmRNA的表达,但对Bcl-2mRNA及其编码蛋白表达的影响不明显。基于胚胎形态、基因和蛋白质表达的结果大体一致,相互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汞 致畸机理 胚胎 基因 蛋白质 分子机理
下载PDF
父母MTHFR基因型对后代发生神经管畸形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朱慧萍 李竹 +2 位作者 刀京晶 赵欣荣 赵如冰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85-287,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父母双方MTHFR基因型与其后代发生神经管畸形风险性的关系。采用成组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案,用纸片法采集病例和对照外周血标本,用PCR-RFLP方法确定基因型(C677T)。结果显示,分别比较两组父亲或母亲基因型频率时,... 本研究旨在探讨父母双方MTHFR基因型与其后代发生神经管畸形风险性的关系。采用成组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案,用纸片法采集病例和对照外周血标本,用PCR-RFLP方法确定基因型(C677T)。结果显示,分别比较两组父亲或母亲基因型频率时,差别不显著;将父母基因型联合起来分析则发现,病例组父母等位突变基因频率(T)高于对照组父母,提示后代是纯合突变(TT)概率越大,发生NTD的风险性也越大。结论是,父母双方的基因型对后代发生NTD的风险性有同等重要的作用,父母双方传递给胎儿的一对突变等位基因(T/T)是NTD发生的风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HFR 神经管畸形 基因型 风险性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凋亡细胞细胞膜和线粒体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3
7
作者 管增伟 王盛兰 +5 位作者 李勇 杨业鹏 袁兰 杨建如 马士良 王起恩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3-86,共4页
应用拓扑异构酶抑制剂VP-16及化学毒物叠氮钠分别诱导HL-60细胞凋亡及坏死,在0、2、4、8、16及24h各时间点,应用Hoechst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及透射电镜对核形态进行观察,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二乙酸荧光素(FDA)、罗丹明123(Rh123)和碘化... 应用拓扑异构酶抑制剂VP-16及化学毒物叠氮钠分别诱导HL-60细胞凋亡及坏死,在0、2、4、8、16及24h各时间点,应用Hoechst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及透射电镜对核形态进行观察,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二乙酸荧光素(FDA)、罗丹明123(Rh123)和碘化丙啶(PI)荧光强度的变化,观察细胞凋亡及坏死过程中细胞膜通透性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HL-60细胞在VP-16处理4h时核形态开始变化,有核浓缩的细胞比例在8h达高峰,然后下降;核碎裂细胞的比例在24h达高峰,约占80%,表明核浓缩发生在核碎裂之前。线粒体跨膜电位在8h后渐渐降低,16h可见明显降低。坏死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在4h降低50%,细胞膜通透性也在8h之后出现变化。随处理的时间延长,FDA荧光强度进一步降低,对PI的摄取渐渐升高。结果提示,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膜通透性逐渐增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这两个指标能反映细胞凋亡及其程度,结合对细胞核形态观察,能更准确、可靠地反映细胞凋亡的发展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流式细胞术 细胞膜 线粒体
下载PDF
转HCY-2基因对鸡胚神经管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勇 李竹 +4 位作者 陈星 孟昭亨 刀京晶 刘虹 赵智榕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50-352,共3页
为探讨新基因HCY-2与神经管畸形表型的关系及明确其是否具有基因毒性作用,应用脂质体介导基因转移技术将构建的含有全长HCY-2 cDNA(2014bp)的真核表达载体转入新生鸡受精卵,培养3.5天后观察其对神经管闭合... 为探讨新基因HCY-2与神经管畸形表型的关系及明确其是否具有基因毒性作用,应用脂质体介导基因转移技术将构建的含有全长HCY-2 cDNA(2014bp)的真核表达载体转入新生鸡受精卵,培养3.5天后观察其对神经管闭合时期胚胎的整体分子生物学效应,利用Western 印迹和免疫组化等技术研究在整体环境下HCY-2蛋白的表达和分布情况。结果显示转HCY-2基因(5~20μg)可诱导早期鸡胚发生神经管畸变,而空载质粒组胚胎发育正常;Western 印迹和免疫组化分析发现有HCY-2蛋白大量表达,主要分布于胚脑组织中,显著高于空载质粒对照组;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转HCY-2基因后,胚脑细胞超微结构受损和出现呈弥散分布的凋亡细胞。结论是HCY-2基因对神经管闭合时期的胚胎神经系统发育具有明显基因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Y-2基因 神经管畸形 胚胎 发育 鸡胚
下载PDF
胱硫脒β合酶基因多态性与神经管畸形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赵如冰 朱慧萍 +1 位作者 刀京晶 李竹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0-51,共2页
为确定神经管畸形发生是否与某些基因突变有关,利用扩增阻碍突变系统(am plificationrefractory m utation system ,ARMS)法对40例神经管畸形(NTDs)儿母亲和36例正常儿母亲的胱硫脒β合酶(cystathionine beta-synthase,CBS)的2个常见突... 为确定神经管畸形发生是否与某些基因突变有关,利用扩增阻碍突变系统(am plificationrefractory m utation system ,ARMS)法对40例神经管畸形(NTDs)儿母亲和36例正常儿母亲的胱硫脒β合酶(cystathionine beta-synthase,CBS)的2个常见突变位点(第919位及第833位)核苷酸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NTDs组和对照组G919A的纯合突变率分别为35% 和33% ,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 0.05);T833C的纯合突变率分别为20% 和8% ,二者差异亦无显著性(P> 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管畸形 同型半胱氨酸 胱硫脒β合酶
下载PDF
双胎与脑性瘫痪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建蒙 李松 +7 位作者 林庆 赵平 赵风临 洪世欣 郑俊池 季成叶 呼和牧人 李竹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881-883,共3页
为了明确双胎儿童的脑性瘫痪患病率及其与脑性瘫痪的关联性,于1997 年5 ~7 月在江苏南部7 个市对0 ~6 岁儿童进行了现况普查。结果表明双胎儿脑瘫患病率为974 ‰(95 % 可信限,615 % ~1333 % ) ,... 为了明确双胎儿童的脑性瘫痪患病率及其与脑性瘫痪的关联性,于1997 年5 ~7 月在江苏南部7 个市对0 ~6 岁儿童进行了现况普查。结果表明双胎儿脑瘫患病率为974 ‰(95 % 可信限,615 % ~1333 % ) ,是单胎儿的64 倍(95 % 可信限,44 ~93) 。如果按出生体重的实际测量进行分组,则低出生体重双胎儿的脑瘫患病率低于相同出生体重组别的单胎儿,而正常出生体重双胎儿的脑瘫患病率却高于相应的单胎儿;根据标准正态离差进行分组,则双胎儿脑瘫患病率在所有出生体重组均高于单胎儿,并随着出生体重的增加双胎儿的脑瘫患病危险性有增大之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双胞胎 儿童 出生体重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与血小板活化因子对中性粒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管增伟 李勇 +3 位作者 王盛兰 杨建如 马仕良 袁兰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31-133,共3页
应用血浆 Percoll梯度分离技术分离健康供血者的中性粒细胞 (PMN)并以 2× 10 7PMN/ml培养2 4h,实验分白细胞介素 6 (IL- 6 )、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单独处理组。 PAF受体拮抗剂 BN5 2 0 2 1预处理后再以 PAF、IL - 6分别处理组。... 应用血浆 Percoll梯度分离技术分离健康供血者的中性粒细胞 (PMN)并以 2× 10 7PMN/ml培养2 4h,实验分白细胞介素 6 (IL- 6 )、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单独处理组。 PAF受体拮抗剂 BN5 2 0 2 1预处理后再以 PAF、IL - 6分别处理组。吖啶橙和溴乙啶染色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记数进行细胞凋亡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IL- 6和 PAF均有抑制 PMN凋亡的作用。PAF受体拮抗剂 BN5 2 0 2 1能消除 IL- 6和PAF抑制 PMN凋亡的作用。提示 IL - 6抑制 PMN凋亡的机制可能是通过 PAF而实现的。从而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IL- 6和 PAF介导的损伤后炎症反应及继发性器官功能衰竭可能与抑制中性粒细胞凋亡加剧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血小板活化因子 中性粒细胞 炎症
下载PDF
纸血片标本叶酸检测方法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郝玲 陈星 +3 位作者 齐佩文 刀京晶 唐仪 李竹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纸血片标本用于叶酸营养状况评价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本研究对纸血片标本叶酸微生物学检测方法中叶酸洗脱效率、重复性、贮存条件等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纸血片标本叶酸稳定性较好,4℃下贮存3周约有10%叶酸失活;室温下... 目的:纸血片标本用于叶酸营养状况评价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本研究对纸血片标本叶酸微生物学检测方法中叶酸洗脱效率、重复性、贮存条件等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纸血片标本叶酸稳定性较好,4℃下贮存3周约有10%叶酸失活;室温下贮存4周叶酸保存率仍在60%以上,避光贮存可降低叶酸损失率;反复冻融对叶酸无明显影响;该检测方法重复性好,批内及批间差异分别<5%,<9%。74名健康非孕妇女叶酸检测结果与放免法红细胞叶酸检测结果呈正相关(r=0.79,P<0.001)。结论:该方法较适用于人群叶酸营养状况的描述性研究及叶酸增补剂服药依从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血片 血红蛋白 叶酸检测 叶酸缺乏 诊断
下载PDF
孕早期精神受刺激对出生儿单纯性先心病发病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泽峰 李竹 +4 位作者 季成叶 赵平 洪世欣 李万镇 马郁文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07-308,共2页
利用浙江省13个市县0~2岁儿童先心病普查发现的单纯型先心病病例,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调查了351对先心病患儿和正常对照的父母孕期前后有关暴露情况。单因素及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母亲孕早期精神受刺... 利用浙江省13个市县0~2岁儿童先心病普查发现的单纯型先心病病例,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调查了351对先心病患儿和正常对照的父母孕期前后有关暴露情况。单因素及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母亲孕早期精神受刺激可能增加先心病发病危险。结果提示:为减少先心病发病危险,孕早期应合理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心情愉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精神刺激 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氯化甲基汞激发程序性细胞死亡与胚胎神经系统发育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勇 潘漪清 朱惠刚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用TdT介导脱氧核苷酸切口末端标记(TUNEL)、尼罗兰活体染色、扫描和透射电镜及体内致畸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氯化甲基汞(一次性腹腔注射剂量范围是0~3.2mg/kg)能否使神经胚形成期大鼠胚胎发生细胞凋亡亦称程序性细胞... 用TdT介导脱氧核苷酸切口末端标记(TUNEL)、尼罗兰活体染色、扫描和透射电镜及体内致畸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氯化甲基汞(一次性腹腔注射剂量范围是0~3.2mg/kg)能否使神经胚形成期大鼠胚胎发生细胞凋亡亦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CD)及其PCD对胚胎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甲基汞剂量的不断增高,胚胎脑组织PCD检测阳性率亦显著增加,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电镜下发现胚胎脑上皮细胞表面微绒毛数量减少和变短,细胞膜上出现大小不一的空洞样变,细胞器正常形态亦发生病理性改变,例如出现凋亡小体;甲基汞诱发脑发育异常的主要表现是神经管未闭。研究结果提示PCD是甲基汞导致胚胎脑部畸形发生的重要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甲基汞 程序性细胞死亡 胚胎神经系统 发育异常
下载PDF
609例城乡育龄妇女人工流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刘民 梁万年 +4 位作者 张孔来 苏水英 杨文琴 陈庆英 姜春姐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47-448,共2页
对 60 9例城乡育龄妇女的人工流产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 ,60 .5 9%的城乡育龄妇女有人工流产史 18 3 9%的妇女有婚前人工流产史。人流次数最多的 7次 ,婚前人流次数最多达 7次。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发现 ,妇女妊娠次数、生育次数、... 对 60 9例城乡育龄妇女的人工流产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 ,60 .5 9%的城乡育龄妇女有人工流产史 18 3 9%的妇女有婚前人工流产史。人流次数最多的 7次 ,婚前人流次数最多达 7次。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发现 ,妇女妊娠次数、生育次数、丈夫的年龄、妇女结婚时的年龄、性伴数等是影响妇女人工流产的主要危险因素。研究提示 ,加强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知识教育 ,减少婚前性行为和意外妊娠的发生率 ,降低人工流产率对保护妇女生殖健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妇女 人工流产 影响因素 现况研究
下载PDF
砷对大鼠肢芽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勇 朱惠刚 孔佩艳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61-163,共3页
为了进一步阐明三氧化二砷的发育毒性,本研究应用Flint等人建立的胚胎肢芽细胞微团培养法,探讨了不同浓度砷对体外培养的SD大鼠胚胎肢芽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砷对大鼠肢芽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均有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 为了进一步阐明三氧化二砷的发育毒性,本研究应用Flint等人建立的胚胎肢芽细胞微团培养法,探讨了不同浓度砷对体外培养的SD大鼠胚胎肢芽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砷对大鼠肢芽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均有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砷对肢芽细胞的50%增殖抑制浓度(IP50)和50%分化抑制浓度(ID50)分别为0.70mg/L和0.21mg/L;IP50/ID50值为3.3,揭示砷对大鼠肢芽细胞分化的影响要远大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根据Renault等人推荐的体外致畸判断标准,砷属于强致畸物。实验结果提示砷对大鼠肢芽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可能并非其细胞毒性作用所致,这是砷致畸作用的重要基础之一。此外还初步探讨了大鼠肢芽细胞异常分化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芽细胞 微团培养 分化 三氯化二砷 致畸性
下载PDF
定位转HCY-2基因诱发鸡胚神经管畸形的时间-效应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勇 李竹 +5 位作者 张晨晖 陈星 孟昭亨 刘虹 赵智榕 李松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21-224,共4页
本文旨在研究定位转新基因(HCY-2)与神经管畸形发生的时间-效应关系及可能的作用机理。采用脂质体介导基因转移技术将已构建的含有全长HCY-2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定位转入不同发育时期的鸡胚(Hamburger-Ha... 本文旨在研究定位转新基因(HCY-2)与神经管畸形发生的时间-效应关系及可能的作用机理。采用脂质体介导基因转移技术将已构建的含有全长HCY-2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定位转入不同发育时期的鸡胚(Hamburger-Hamilton1、6和12期),培养后再用RT-PCR、免疫组化、扫描和透射电镜及光镜等技术探讨HCY-2基因在4天龄鸡胚中的表达、分布和致畸作用。结果在3个不同时期定位导入HCY-2基因后,均可诱导胚胎发生神经管畸形,以1天龄头侧微注射的胚胎最为敏感,神经管畸形发生率高达35.3%,呈明显时间-效应关系,其表现型是:脑膨出、无脑、脊柱裂和小头。转基因组胚胎能够表达HCY-2mRNA和相应编码蛋白,主要分布于胚胎脑组织中。扫描和透射电镜下发现HCY-2基因能损伤细胞表面和内部的超微结构;在畸形部位还观察到大量的凋亡细胞。结论是,HYC-2基因可能是一种新的基因毒性因子,它在胚胎早期神经管畸形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C-2基因 神经管畸形 胚胎 时间-效应关系
下载PDF
儿童接触低水平铅与智能发育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万珍 李竹 +3 位作者 王振刚 王耐芬 赵秀琴 陈雅芬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9-140,共2页
为探讨接触低水平铅是否对儿童智能发育产生影响,根据血铅值将儿童分为低血铅组(血铅<10μg/dl)和高血铅组(血铅≥10μg/dl),比较两组之间婴幼儿智能发育和学龄前儿童智力测验结果是否有差异。结果高血铅组儿童的P... 为探讨接触低水平铅是否对儿童智能发育产生影响,根据血铅值将儿童分为低血铅组(血铅<10μg/dl)和高血铅组(血铅≥10μg/dl),比较两组之间婴幼儿智能发育和学龄前儿童智力测验结果是否有差异。结果高血铅组儿童的PDI、VIQ、PIQ和FIQ高于低血铅组。单因素分析提示血铅与CDCC量表中的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以及WPPSI量表中的语言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和总智商(FIQ)存在负相关关系,r分别为-0.1458,-0.3330,-0.2316,-0.3133;高血铅组高于低血铅组。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铅值与智能发育无相关关系,表明铅可能是阻碍儿童智能发育的一个危险因素。但当血铅水平不太高时(血铅值不高于25μg/dl)的相关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铅 智能发育 儿童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对大鼠胚胎中脑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虹 李勇 +3 位作者 叶鸿瑁 赵智榕 陈星 李松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3-45,共3页
为深入揭示同型半胱氨酸(hom ocysteine,HCY)的致畸性及作用机理,应用大鼠胚胎中脑细胞微团培养法探讨了HCY(0~10m m ol/L)对胚胎中脑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剂量的增加,HCY对胚胎中脑细胞分化具有促进和抑制双相作用,半... 为深入揭示同型半胱氨酸(hom ocysteine,HCY)的致畸性及作用机理,应用大鼠胚胎中脑细胞微团培养法探讨了HCY(0~10m m ol/L)对胚胎中脑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剂量的增加,HCY对胚胎中脑细胞分化具有促进和抑制双相作用,半数抑制分化浓度(IC50 )为4.3m m ol/L,当加入肝微粒体S9时,IC50减至2.3m m ol/L;在实验剂量范围内,HCY对中脑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上述结果说明HCY 对大鼠胚胎中脑细胞分化的影响明显高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中脑细胞 胚胎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下载PDF
半胱氨酸蛋白酶与细胞凋亡 被引量:16
20
作者 管增伟 王盛兰 李勇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80-282,共3页
研究发现 ,有些细胞毒化疗药物通过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而诱导癌细胞凋亡。目前 ,通过调节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活性促使癌细胞凋亡是肿瘤治疗研究中一个值得探索的领域。
关键词 半胱氨酸蛋白酶 细胞凋亡 肿瘤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