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龙片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章新奇 刘淑俊 +2 位作者 梁云燕 刘鑫铎 王代树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4-24,共1页
目的:为探讨扶正复方中药白龙片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癌症的效应及机理。方法:以白龙片配合化疗治疗41例中晚期肿瘤患者,并与单纯化疗22例作对照,观察两组化疗完成率、细胞免疫功能等。结果:治疗组化疗完成率(92.6%,38... 目的:为探讨扶正复方中药白龙片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癌症的效应及机理。方法:以白龙片配合化疗治疗41例中晚期肿瘤患者,并与单纯化疗22例作对照,观察两组化疗完成率、细胞免疫功能等。结果:治疗组化疗完成率(92.6%,38/41例)高于对照组(77.2%,17/22例, P< 0.05),而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治疗组患者 CD_3和 CD_4/CD_8比值升高,说明白龙片对 T细胞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结论:白龙片对化疗有减毒增效作用,其调节细胞免疫功能可能是其取得疗效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龙片 T淋巴细胞 肿瘤 药物疗法 中晚期
下载PDF
白龙片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章新奇 王代树 +4 位作者 刘淑俊 穆育新 王士贤 韩海岭 梁云燕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观察白龙片对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对用白龙片治疗34例恶性肿瘤患者按实体瘤疗效标准进行疗效分析,评定其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及免疫功能的变化,并通过动物实验和细胞生物学实验观察其在体外对人淋... 目的:观察白龙片对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对用白龙片治疗34例恶性肿瘤患者按实体瘤疗效标准进行疗效分析,评定其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及免疫功能的变化,并通过动物实验和细胞生物学实验观察其在体外对人淋巴细胞、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人胃癌细胞等的作用。结果:临床观察34例患者缓解率为118%,缓稳率为823%;生存质量改善,机体免疫力增强,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实验研究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白龙片有明显的诱导活化人淋巴细胞杀伤靶细胞作用,促T淋巴细胞增殖,激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明显抑制人胃癌细胞的体外生长(P<001,P<005)。结论:白龙片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有肯定疗效。其抗癌作用与免疫功能增强、T淋巴细胞增殖、巨噬细胞激活等细胞生物学机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龙片 恶性肿瘤 人胃癌细胞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尿吡啶酚和脱氧吡啶酚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邸立军 刘淑俊 +2 位作者 宛凤玲 朱步东 聂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521-523,共3页
目的 :评价尿吡啶酚和脱氧吡啶酚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2 6例限局性恶性肿瘤、35例进展期肿瘤骨转移阴性和 34例骨转移阳性的尿吡啶酚和脱氧吡啶酚水平。结果 :进展期肿瘤尿吡啶酚和脱氧吡啶酚水... 目的 :评价尿吡啶酚和脱氧吡啶酚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2 6例限局性恶性肿瘤、35例进展期肿瘤骨转移阴性和 34例骨转移阳性的尿吡啶酚和脱氧吡啶酚水平。结果 :进展期肿瘤尿吡啶酚和脱氧吡啶酚水平明显高于限局性肿瘤 (P <0 .0 5 ) ;进展期肿瘤骨转移阳性尿吡啶酚和脱氧吡啶酚水平又明显高于骨转移阴性 (P <0 .0 5 )。结论 :尿吡啶酚和脱氧吡啶酚可以在评价进展期肿瘤骨转移和骨吸收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吡啶酚 脱吡啶酚 骨转移癌 恶性肿瘤 骨转移
下载PDF
26例肿瘤患者放射免疫显像的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林保和 杨志 +4 位作者 张梅颖 牟阿平 许小宝 韩燕 董志伟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6-116,共1页
26例肿瘤患者放射免疫显像的初步临床应用林保和杨志张梅颖牟阿平许小宝韩燕董志伟放射免疫显像(RI)可用于肿瘤治疗前的分期以及复发、转移灶的探测。本研究初步探讨99mTc标记抗肿瘤单抗3H11和C50RII检出恶性肿瘤... 26例肿瘤患者放射免疫显像的初步临床应用林保和杨志张梅颖牟阿平许小宝韩燕董志伟放射免疫显像(RI)可用于肿瘤治疗前的分期以及复发、转移灶的探测。本研究初步探讨99mTc标记抗肿瘤单抗3H11和C50RII检出恶性肿瘤的能力。材料与方法1试剂和仪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锝99M 放射免疫显像 诊断
下载PDF
尿吡啶酚和脱氧吡啶酚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临床意义
5
作者 邸立军 刘淑俊 +3 位作者 宛凤玲 朱步东 聂军 张红梅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0年第2期71-72,共2页
目的 评价尿吡啶酚和脱氧吡啶酚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 2 6例局限性恶性肿瘤、3 5例进展期肿瘤骨转移阴性和 3 4例骨转移阳性的尿吡啶酚和脱氧吡啶酚水平。结果 进展期肿瘤尿吡啶酚和脱氧吡啶酚... 目的 评价尿吡啶酚和脱氧吡啶酚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 2 6例局限性恶性肿瘤、3 5例进展期肿瘤骨转移阴性和 3 4例骨转移阳性的尿吡啶酚和脱氧吡啶酚水平。结果 进展期肿瘤尿吡啶酚和脱氧吡啶酚水平明显高于限局性肿瘤 (P <0 .0 5 ) ;进展期肿瘤骨转移阳性尿吡啶酚和脱氧吡啶酚水平又明显高于骨转移阴性 (P <0 .0 5 )。结论 尿吡啶酚和脱氧吡啶酚在评价进展期肿瘤骨转移和骨吸收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酚 脱氧吡啶酚 骨转移
下载PDF
临床肿瘤研究的新手段——^(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6
作者 黄俊星 王吉欣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70-74,共5页
在体内对肿瘤组织进行代谢的研究一直是令人瞩目的课题。^(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的出现使其成为可能。本文通过对^(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机理的阐述,并就其在肿瘤的诊断、疗效的判断及随诊等方面的临床应用... 在体内对肿瘤组织进行代谢的研究一直是令人瞩目的课题。^(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的出现使其成为可能。本文通过对^(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机理的阐述,并就其在肿瘤的诊断、疗效的判断及随诊等方面的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综述。该技术的出现必将极大地推动临床肿瘤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脱氧葡萄糖 PET
下载PDF
芬太尼透皮贴剂用于癌症止痛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30
7
作者 徐国柱 段砺瑕 +7 位作者 蔡志基 谢广茹 刘淑俊 罗健 许德凤 鲍继桂 王杰军 周小寒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7期487-490,共4页
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对晚期癌症伴重度疼痛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自身对照及开放试验设计,对照药选用缓释吗啡片,二种药物均采用滴定法给药原则,至24h无疼痛或基本不痛为止。多瑞吉q... 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对晚期癌症伴重度疼痛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自身对照及开放试验设计,对照药选用缓释吗啡片,二种药物均采用滴定法给药原则,至24h无疼痛或基本不痛为止。多瑞吉q72h一贴,缓释吗啡q12h一次。评价指标为疼痛强度、疼痛缓解率、生活质量等。结果:多瑞吉可使患者的疼痛强度降低到3.0以下,中度疼痛缓解率达到100%,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不良反应略低,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多瑞吉可有效地控制上述疼痛,不良反应较低,患者接受程度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透皮贴剂 多瑞吉 癌症止痛
下载PDF
121例双原发癌临床分析 被引量:50
8
作者 郝纯毅 王怡 黄信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507-510,共4页
目的:探讨多原发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以期提高对多原发癌的认识及治疗水平。方法:对北京肿瘤医院1973 ~1995 年间收治的121 例双原发癌病例之发病和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占同期收治病例数的0.8... 目的:探讨多原发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以期提高对多原发癌的认识及治疗水平。方法:对北京肿瘤医院1973 ~1995 年间收治的121 例双原发癌病例之发病和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占同期收治病例数的0.8% ,其中男性32 例,男女比例为1 :2 .8。首次发病的中位年龄为48 岁( 范围24 ~77 岁)。50 岁以下及男性患者的发病间期较长,但均无统计学意义。首次发病的年龄与二次发病间期长短无显著相关性。两次发病的年龄均主要集中于40 ~60 岁年龄段,而多数患者(约70 %) 的第二次癌发生于首次发病的80 个月以内,约半数(50.4 % ) 发生于5 年以内。发病间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发病间期越短,预后越差( P< 0 .01)。结论:双原发癌的治疗和预后不同于复发与转移癌,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发性肿瘤 发病间期 预后 临床分析
下载PDF
鼻腔原发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运涛 勇威本 +3 位作者 卫燕 李吉友 郑文 朱军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825-827,共3页
分析鼻腔原发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on Hodgkin'slymphoma,NHL)的临床特征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1982年至1999年本院38例原发于鼻腔及鼻窦的NHL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结果 :38例患者按照AnArbor分期 ,Ⅰ期14例 ,Ⅱ期11... 分析鼻腔原发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on Hodgkin'slymphoma,NHL)的临床特征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1982年至1999年本院38例原发于鼻腔及鼻窦的NHL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结果 :38例患者按照AnArbor分期 ,Ⅰ期14例 ,Ⅱ期11例 ,Ⅲ期7例 ,Ⅳ期6例 ,就诊主要症状为鼻塞、流涕和鼻衄等 ,11例 (29 % )伴有发热、盗汗或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38例患者淋巴瘤细胞为小细胞至大细胞性等多种类型 ,病变内常见坏死改变 ,25例进行免疫表型分析 ,全部为T细胞性。除6例早期患者单独放疗、7例化疗外 ,其余25例采用放化疗综合治疗。全组预期5年生存率65 % ,早期局限病变 (Ⅰ、Ⅱ期组 )79 45 % ,晚期病变 (Ⅲ、Ⅳ期组 )为0 ,两组生存率差别显著(χ2=15 57,P<0 001)。结论 :临床分期为鼻腔原发NHL的主要预后因素 ,早期局限病变疗效较好 ;晚期病变发展迅速 ,常规治疗预后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诊断 预后 鼻腔肿瘤
下载PDF
70例肺癌疗前MDR1P—糖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叙仪 蔡鹏 +2 位作者 张力键 王萍 董芳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805-810,共6页
70例肺癌疗前新鲜标本,采用特异识别簇单克隆抗体C219,检测MDR1P-糖蛋白(MDR1P-glycoprotein,MDR1P-gp)表达与疗效、预后关系。结果示:MDR1P-gp(+)率34%(24/70);低分化鳞、腺癌与中及高分化型MDR1P-gp(+)各为52%... 70例肺癌疗前新鲜标本,采用特异识别簇单克隆抗体C219,检测MDR1P-糖蛋白(MDR1P-glycoprotein,MDR1P-gp)表达与疗效、预后关系。结果示:MDR1P-gp(+)率34%(24/70);低分化鳞、腺癌与中及高分化型MDR1P-gp(+)各为52%(13/25)及21%(6/29),差别显著(P<0.05,x2=4.4802);表达(+)~者占96%(23/24),仅4.2%(1/24)(P=1×109)。表达程度与晚期无关;6例原发瘤与复发转移瘤间仅1例MDR1P-gp表达相符;32例接受化疗,MDR1P-gp与治疗符合率94%(30/32):MDR1P-gp(+)与治疗符合率75%,(-)则为61%(P>0.05)。SCLC与治疗符合率100%(9/9),NSCLC为48%(12/23)(P=0.01),提示(MDR1P-gp表达可能能反映SCLC疗效;中数生存期(MSD)MDR1P-gp(+)及(-)各为6.5月与13月(P=0.001)Kaplan-Meier曲线及Log-Randtest(P<0.01x2=7.085)均提示MDR1P-gp(-)者有明显生存期优势。现存5例,(+)组1例22+月,(-)组4例,48+月3例,37+月1例。故MDR1P-gp表达可能有预测预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MDR1P 糖蛋白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99m)Tc-MIBI断层显像用于肺癌p-糖蛋白定性检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林保和 张梅颖 +2 位作者 许小宝 牟阿平 杨志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断层显像用于肺癌p糖蛋白(pGP)定性检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二时相断层显像,以横断面病灶处99mTcMIBI的储留指数(RI)为pGP定性指标,以RI<0为... 目的初步探讨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断层显像用于肺癌p糖蛋白(pGP)定性检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二时相断层显像,以横断面病灶处99mTcMIBI的储留指数(RI)为pGP定性指标,以RI<0为pGP阳性的界值进行pGP定性。按WHO推荐的分级标准将疗效分为完全或部分缓解(CR或PR)及无效(NR)两组,然后将pGP定性结果与疗效进行比较。结果71例Ⅲ~Ⅳ期肺癌患者原发灶中35个病灶为pGP阳性,其中29个疗效为NR,阳性符合率为829%;另36个病灶为pGP阴性,其中疗效为CR(PR)者24例,阴性符合率为667%。与免疫组化法和PCR技术相比,可避免取材受限及pGP非均一表达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CT 糖蛋白 锝99M MIBI 核素显像
下载PDF
超声对肺恶性肿瘤的诊断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敏华 严昆 +4 位作者 张晖 孙秀明 霍苓 廖盛日 金焱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236-240,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对肺恶性肿瘤的诊断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外周型肿瘤81例为A组,中心型肺肿瘤71例为B组,无气肺内弥漫型多发肿瘤28例为C组,分别讨论了不同类型肺恶性肿瘤的声像图表现。结果:A组中腺癌多见,占44%,弱回声占65%,... 目的:探讨超声对肺恶性肿瘤的诊断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外周型肿瘤81例为A组,中心型肺肿瘤71例为B组,无气肺内弥漫型多发肿瘤28例为C组,分别讨论了不同类型肺恶性肿瘤的声像图表现。结果:A组中腺癌多见,占44%,弱回声占65%,肿瘤表面脏胸膜异常占79%,胸膜中断内收可呈“兔耳”征及“V”字形结构,有助于肺癌的检出。B组以鳞癌多见,占39%,声像图可分为三型,其中结节型占51%,肿块型占41%,气管内型占8%。C组28例中,以小细胞肺癌及鳞癌、肺癌的肺内转移多见,43%肿瘤呈给节融合状或葡萄状,57%呈小结节散在分布;对比三种影像诊断方法对C组肿瘤的检出率,可见X线平片为20%,CT为38%,超声为82%,纤维支气管镜检出主病灶为88%。14例超声首诊发现的肿瘤,主要为C组病例及肺外周型小于2cm的转移癌。结论:对X线、CT发现肺周占位、肺内可疑占位或肺不张的病例,行超声检查,有助于提高肺恶性肿瘤的诊断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超声波诊断 声像图
下载PDF
扶正复方治疗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章新奇 刘淑俊 +1 位作者 潘秀英 马惠民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7-28,共2页
采用扶正中药复方治疗59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结果表明:用药前白细胞值低下的41例中,用药后有37例恢复正常,用药前后白细胞值分别为(2.8±0.6)×109/L和(5.9±1.... 采用扶正中药复方治疗59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结果表明:用药前白细胞值低下的41例中,用药后有37例恢复正常,用药前后白细胞值分别为(2.8±0.6)×109/L和(5.9±1.4)×109/L(P<0.01);而用药前白细胞值正常的18例中,有17例用药后测定值仍保持正常水平;将白细胞恢复正常的37例与未用药组的23例比较,其测定值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分别为8.0天和20.6±1.8天(P<0.01)。提示本复方可有效地减轻放、化疗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具有肯定的扶正升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中药 恶性肿瘤 白细胞减少症
下载PDF
肝得健预防肿瘤化疗期肝功能损伤的效应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梅娜 刘叙仪 方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663-665,共3页
预防或治疗化疗药物对肿瘤病人肝脏损害的问题,为改善化疗期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含之一。本文首次报道了70例(化疗202例次)实体瘤化疗期并用肝得健600mg/次,3次/日,平均服药3周,与55例(化疗231例次)单用化疗者... 预防或治疗化疗药物对肿瘤病人肝脏损害的问题,为改善化疗期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含之一。本文首次报道了70例(化疗202例次)实体瘤化疗期并用肝得健600mg/次,3次/日,平均服药3周,与55例(化疗231例次)单用化疗者比较。肝功能损害率各为16.8%(34/202)和44.2%(102/231)(P<0.00001,χ2=36.0889)。WHOⅢ/Ⅳ度肝功损害各为2.5%(5/202)与13.9%(32/231),(P<0.0001,χ2=16.3830);4周后肝功尚未恢复各为2.97%(6/202)与17.74%(41/231)(P<0.0001,χ2=22.82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药物疗法 肝得健 肝功能损伤 预防
下载PDF
110例肺癌疗前MRP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詹茂程 刘叙仪 +1 位作者 李吉友 蒋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732-735,共4页
目的:检测110 例疗前肺癌标本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RP) 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结果:MRP 总检出率63 .6 % (70/110) ,SCLC、NSCLC 分别为46 .7 % (7/8) 和65 .3 ... 目的:检测110 例疗前肺癌标本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RP) 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结果:MRP 总检出率63 .6 % (70/110) ,SCLC、NSCLC 分别为46 .7 % (7/8) 和65 .3 % (62/95) 。尽管鳞癌MRP 的表达(72 .4 % ) 略高于腺癌(58 .3 % ) , 但MRP 的表达与病理类型、TNM 分期及鳞癌、腺癌的分化程度无关。90 例接受化疗,73 例NSCLC 中MRP( - ) 者及MRP( + ~+ + ) 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8 .9 个月和12 .6 个月,Log - Rank test 及Kaplan - Meier 生存曲线均示MRP( - ) 者较MRP( + ~+ + ) 者有生存期优势( P< 0 .02) ;34 例鳞癌中,MRP( - )者生存率明显高于MRP( + ~+ + ) 者。但MRP 表达与腺癌预后无关。结论:MRP 可能为鳞癌的负性预后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预后 鳞癌 MRP
下载PDF
青年乳腺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0
16
作者 张京泰 黄信孚 高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835-837,共3页
1970年2月~1992年11月,共收治青年女性原发乳腺癌(年龄<30岁)90例,占同期病人的4.46%,其中84例在我院外科行手术治疗。非青年对照组599例。用Kaplan-Meier估计和Log-rank检验及Breslow检验对四个有显著影响的预后因素(临床... 1970年2月~1992年11月,共收治青年女性原发乳腺癌(年龄<30岁)90例,占同期病人的4.46%,其中84例在我院外科行手术治疗。非青年对照组599例。用Kaplan-Meier估计和Log-rank检验及Breslow检验对四个有显著影响的预后因素(临床分期、淋巴结情况、组织学类型、肿物大小)进行单因素分析和调整分析,结果表明青年乳腺癌死亡申显著高于非青年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乳腺肿瘤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连黛胶囊抗胃癌的药理特性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蔚文 李茹柳 +14 位作者 张礼康 吕有勇 王建华 谭宇蕙 徐勤 叶富强 陈冠林 马伟 周本杰 郭淑杰 杨传标 徐颂芬 潘怀耿 詹峰 柯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z1期34-,共1页
目的观察连黛胶囊防治胃癌的药理活性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MNNG诱发胃癌大鼠进行药理实验,基因蛋白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分子药理采用甲基绿-派诺宁染色、吖啶橙染色、原位末端标记、琼脂凝胶电泳、免疫组化、MTT、流式细胞仪分析、... 目的观察连黛胶囊防治胃癌的药理活性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MNNG诱发胃癌大鼠进行药理实验,基因蛋白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分子药理采用甲基绿-派诺宁染色、吖啶橙染色、原位末端标记、琼脂凝胶电泳、免疫组化、MTT、流式细胞仪分析、615近交系小鼠皮下成瘤等方法进行,药理基因差异条带检测采用mRNA差异显示法,临床观察随机单盲设计结果试药灌胃使大鼠胃癌发生率明显降低,使p21ras和c-erbB2表达阴性(对照组阳性).试药血清可抑制MGC-803细胞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盐酸小檗碱(试药的主要有效成分)可使SGC-7901和MGC-803细胞软琼脂集落形成率降低,增殖抑制及移植成瘤率降低;能抑制MGC-803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使bcl-2弱阳性表达;能抑制BGC-823细胞生长,并出现基因差异显示条带.临床观察31例胃肠癌患者,服药1mo能改善证候,提高生存质量,提高NK细胞和CD3水平.结论连黛胶囊具有防治胃癌的功效,作用机制与抑制癌基因蛋白过表达和诱导癌细胞凋亡有关,有药理作用靶基因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药物疗法 清热解毒剂 黄连/药理学 青黛/药理学 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 抑制 肿瘤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镍钛合金支架对肿瘤放射治疗可能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马大海 杨仁杰 +4 位作者 李五岭 李剑宇 程金生 罗素明 沈龙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330-332,共3页
目的:评价镍钛合金支架对放射治疗中吸收剂量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分别利用标准水模、正常动物和肿瘤模型对镍钛合金支架置入前后的吸收剂量变化进行测量。结果:水模试验中,在照射剂量为0.8Gy和20Gy时,支架后方剂量减... 目的:评价镍钛合金支架对放射治疗中吸收剂量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分别利用标准水模、正常动物和肿瘤模型对镍钛合金支架置入前后的吸收剂量变化进行测量。结果:水模试验中,在照射剂量为0.8Gy和20Gy时,支架后方剂量减少,前方和侧方剂量均增加,但变化值非常微小。支架置入正常动物气管后,气管后方剂量减少,前方和侧方剂量增加不明显。肿瘤模型实验中,支架未引起生长延迟曲线的明显变化。结论:放射治疗中镍钛合金支架引起的剂量变化非常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放射疗法 镍钛合金支架
下载PDF
^(99m)Tc-平阳霉素肺癌显像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俊星 张艳华 +5 位作者 张梅颖 刘叙仪 唐谨 林保和 王吉欣 方健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4-35,共2页
了探求非创伤性评价肺部病变的方法,对32例肺部疾患患者应用(99m)~Tc-平阳霉素(PYM)行平面显像。结果发现良恶性病变对(99m)~Tc-PYM 的摄取时相显著不同,储留指数(RI)可反映该差异。对恶性病灶,以 RIx^--s作为诊断标准,结果优于肉眼观察... 了探求非创伤性评价肺部病变的方法,对32例肺部疾患患者应用(99m)~Tc-平阳霉素(PYM)行平面显像。结果发现良恶性病变对(99m)~Tc-PYM 的摄取时相显著不同,储留指数(RI)可反映该差异。对恶性病灶,以 RIx^--s作为诊断标准,结果优于肉眼观察,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可达92%、100%及93%;RI 在肺癌不同组织学类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非小细胞肺癌低分化者与高中分化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99m)~Tc-PYM 显像为一有前途的肺癌诊断方法,且能反映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放射性核素诊断 锝99M 平阳霉素
下载PDF
除毒河豚肝油抗肿瘤抗转移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长青 马惠民 +1 位作者 张珊文 张淑慧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550-551,共2页
除毒河豚肝油抗肿瘤抗转移作用的实验研究刘长青,马惠民,张珊文,张淑慧除毒河豚肝油(fuguliveroilwithouttetrodotoxin)是以河豚鱼的肝脏为原料,提取其脂质成分制成的药物。河豚药用在许多中医古... 除毒河豚肝油抗肿瘤抗转移作用的实验研究刘长青,马惠民,张珊文,张淑慧除毒河豚肝油(fuguliveroilwithouttetrodotoxin)是以河豚鱼的肝脏为原料,提取其脂质成分制成的药物。河豚药用在许多中医古籍中都有记载。近年的动物实验已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 抗转移 河豚 鱼肝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