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角化棘皮瘤与鳞状细胞癌增殖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涂平 马圣清 郭英年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83-284,共2页
用PC10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了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角化棘皮瘤(KA)和鳞癌(SCC)中的表达。在KA中,PCNA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基底层和基底上层,而在SCC中,则广泛分布于肿瘤细胞团中。PCNA阳性指数在KA组中为22.3%~40.8%,平均3... 用PC10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了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角化棘皮瘤(KA)和鳞癌(SCC)中的表达。在KA中,PCNA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基底层和基底上层,而在SCC中,则广泛分布于肿瘤细胞团中。PCNA阳性指数在KA组中为22.3%~40.8%,平均32.6%,而在SCC组中则高达41.0%~80.9%,平均63.2%。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两组间个例PCNA阳性指数没有重叠。这种增殖特性的显著差异提示KA和SCC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肿瘤。而PCNA阳性指数可能对鉴别KA和SCC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化棘皮瘤 鳞状细胞癌 增殖细胞核 皮肤肿瘤
下载PDF
抗真菌药物的敏感试验方法及各种因素对 MIC 值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喻楠 王端礼 李若瑜 《宁夏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31-33,38,共4页
抗真菌药物的敏感试验方法及各种因素对MIC值影响的研究进展喻楠1王端礼2李若瑜2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应用,器官移植、导管技术的发展和肿瘤、糖尿病、免疫抑制病人的增加,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发... 抗真菌药物的敏感试验方法及各种因素对MIC值影响的研究进展喻楠1王端礼2李若瑜2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应用,器官移植、导管技术的发展和肿瘤、糖尿病、免疫抑制病人的增加,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由于新的条件致病性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真菌药物 药敏试验
下载PDF
生殖器上皮HPV感染皮损中p53蛋白过度表达的检测 被引量:5
3
作者 徐兵 涂平 +1 位作者 马圣清 武玲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89-291,共3页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例鲍温样丘疹病和9例尖锐湿疣生殖器上皮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皮损进行了p53蛋白、p21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检测。结果p53阳性率为:鲍温样丘疹病(3/6)、尖锐湿疣(6/...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例鲍温样丘疹病和9例尖锐湿疣生殖器上皮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皮损进行了p53蛋白、p21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检测。结果p53阳性率为:鲍温样丘疹病(3/6)、尖锐湿疣(6/9),p53阳性细胞多位于基底层以及棘细胞层的中下层,同时发现受HPV感染的空泡样变性细胞核中有p53蛋白和PCNA的过度表达,说明p53蛋白表达与HPV感染及角朊细胞异常增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瘤病毒 P53基因 鲍温样丘疹病 尖锐湿疣
下载PDF
sCD23促LIF效应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宏 徐德胜 +3 位作者 施群 秦建中 郝正梅 钱玉昆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72-274,共3页
对可溶性CD23(sCD23)的淋巴因子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采用毛细管法对sCD23的白细胞移动抑制因子(LIF)效应观察,发现sCD23对PHA激活的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具有促进LIF效应。据此认为,sCD23可能通过作用于活化后的T细胞而发挥其细胞因... 对可溶性CD23(sCD23)的淋巴因子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采用毛细管法对sCD23的白细胞移动抑制因子(LIF)效应观察,发现sCD23对PHA激活的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具有促进LIF效应。据此认为,sCD23可能通过作用于活化后的T细胞而发挥其细胞因子样作用,促进LIF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D23 LIF效应 淋巴细胞 白细胞
下载PDF
必麦森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涂平 马圣清 +1 位作者 王家璧 虞瑞尧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01-302,共2页
必麦森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涂平马圣清王家璧虞瑞尧寻常痤疮是一种皮肤科常见病。病因复杂,与内分泌、皮脂分泌、毛囊口角化及痤疮丙酸杆菌有关,特别是炎性丘疹和脓疱与痤疮丙酸杆菌关系密切。必麦森(Benzamycin)凝... 必麦森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涂平马圣清王家璧虞瑞尧寻常痤疮是一种皮肤科常见病。病因复杂,与内分泌、皮脂分泌、毛囊口角化及痤疮丙酸杆菌有关,特别是炎性丘疹和脓疱与痤疮丙酸杆菌关系密切。必麦森(Benzamycin)凝胶是(中美)山东德美克制药公司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痤疮 痤疮 药物疗法 必麦森凝胶
原文传递
中波紫外线照射对人角朊细胞表达Ro/SSA抗原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徐子刚 张建中 +1 位作者 秦俭 马圣清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15-317,共3页
为了探讨紫外线诱发和加重皮肤红斑狼疮的机理,利用体外培养的人角朊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UVB照射对角朊细胞表达Ro/SSA抗原的影响。结果表明:角朊细胞在接受不同剂量UVB(50mJ/cm2,100mJ/cm2... 为了探讨紫外线诱发和加重皮肤红斑狼疮的机理,利用体外培养的人角朊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UVB照射对角朊细胞表达Ro/SSA抗原的影响。结果表明:角朊细胞在接受不同剂量UVB(50mJ/cm2,100mJ/cm2,200mJ/cm2)照射后细胞膜出现Ro/SSA抗原表达,并与UVB剂量有相关性,200mJ/cm2的UVB照射可使10.7%的角朊细胞膜表达Ro/SSA抗原。角朊细胞若先与10-5mol/L17-β-雌二醇孵育48小时再接受UVB照射(200mJ/cm2),结果较单纯接受相同剂量UVB照射的角朊细胞更易表达Ro/SSA抗原,提示UVB和雌激素对角朊细胞表达Ro/SSA抗原有协同作用。基于上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 角朊细胞 症状
原文传递
微量法检测念珠菌对三唑类药物敏感性与交叉耐药性 被引量:27
7
作者 张晓冬 李若瑜 +1 位作者 王文莉 王端礼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CSCD 1998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应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微量法测定酵母菌最低抑菌浓度(MIC),并检验其重复性和准确性,观察氟康唑耐药株对伊曲康唑是否存在交叉耐药性。方法参照NCCLS推荐的药敏试验方案微量稀释法(199... 目的应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微量法测定酵母菌最低抑菌浓度(MIC),并检验其重复性和准确性,观察氟康唑耐药株对伊曲康唑是否存在交叉耐药性。方法参照NCCLS推荐的药敏试验方案微量稀释法(1995年版),检测25株氟康唑耐药性白念珠菌及48株临床分离株对氟康唑及伊曲康唑的敏感性。结果25株氟康唑耐药白念珠菌中只有3株菌对伊曲康唑耐药(MIC值≥4μg/ml),占13.04%,只有少数菌对伊曲康唑存在交叉耐药。48株临床分离白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MIC值呈正态分布,有46株对伊曲康唑的MIC值介于0.0075~4μg/ml,其半数抑菌浓度(IC50)为0.125μg/ml,有43株对氟康唑的MIC值介于0.25~16μg/ml,其IC50为2μg/ml。结论NCCLS微量稀释法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少数氟康唑耐药株对伊曲康唑有交叉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 抗真菌药物 三唑类 药敏试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