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5版)
1
作者 朱明炜 +1 位作者 杨桦 王新颖 《中华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47,共27页
胃肠功能障碍为临床常见病症, 因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异常, 导致营养素、水、电解质等吸收能力下降, 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营养干预。为进一步规范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医学营养治疗, 由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CSPEN)组织国内相关... 胃肠功能障碍为临床常见病症, 因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异常, 导致营养素、水、电解质等吸收能力下降, 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营养干预。为进一步规范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医学营养治疗, 由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CSPEN)组织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 基于目前循证医学证据, 围绕以下主题进行阐述: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医学营养治疗的标准流程、肠内及肠外营养应用时机及方式、特殊疾病状态下的胃肠功能障碍的营养干预方式等, 最终形成29个问题、58条推荐意见, 旨在为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医学营养治疗规范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疾病 成人患者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临床指南
原文传递
中国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状态的多中心调查研究 被引量:54
2
作者 崔红元 朱明炜 +6 位作者 陈伟 石汉平 曹伟新 董碧蓉 许静涌 朱赛楠 韦军民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4-369,共6页
目的前瞻性调查中国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态,评估其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老年营养支持学组组织中国14个大城市30家大医院,对≥65岁的老年住院患者应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和微型营养评定精法(MNA-SF)... 目的前瞻性调查中国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态,评估其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老年营养支持学组组织中国14个大城市30家大医院,对≥65岁的老年住院患者应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和微型营养评定精法(MNA-SF)等方法进行前瞻、多中心和平行的调查,了解中国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态和营养风险,总结临床结局指标,并分析营养状态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老年患者10184例,年龄65~112(74.81±7.01)岁,体质指数(BMI)17.80~35.50(23.32±3.83)kg/m2,利手握力为(16.95±18.42)kg,上臂围为(25.68±3.70)cm,小腿围(32.07±3.89)cm,BMI、握力、小腿围和上臂围随增龄下降明显(F=13.74、97.47、28.31、88.68,均P<0.001);有10182例患者进行了NRS2002评估,其中10.14%(895/10182)为营养不足(BMI≤18.5 kg/m^(2)),46.42%(4726/10182)存在营养风险(NRS2002≥3分),随增龄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发生率均呈明显增加趋势(F=43.41、177.05,均P<0.001);有9755例(95.79%,9755/10182)患者完成了MNA-SF检查,14.67%(1431/9755)存在营养不良、35.04%(3418/9755)有营养不良风险、50.29%(4906/9755)营养正常,随增龄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均明显增加(F=172.79、12.10、152.42,均P<0.05).是否存在营养风险(NRS2002≥3分)与年龄、BMI、死亡率、感染并发症、住院时间和总住院费用均相关(均P<0.05).结论中国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均较高,存在营养风险是导致不良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病人 营养调查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治疗甲状腺囊性结节疗效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3
作者 高侃 李铄 +3 位作者 葛月月 缪刚 何淑蓉 戴维德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48-453,458,共7页
目的 探讨影响聚桂醇硬化治疗甲状腺囊性结节近、远期疗效的因素。资料与方法 连续纳入2017年11月—2020年10月北京医院门诊及病房收治的74例共76个甲状腺囊性结节,均接受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囊液甲状腺球蛋白(Tg)浓度检测和聚桂... 目的 探讨影响聚桂醇硬化治疗甲状腺囊性结节近、远期疗效的因素。资料与方法 连续纳入2017年11月—2020年10月北京医院门诊及病房收治的74例共76个甲状腺囊性结节,均接受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囊液甲状腺球蛋白(Tg)浓度检测和聚桂醇硬化治疗,并于术后3个月和12个月进行超声随访。以囊肿初始体积、囊壁血供情况、病理类型及囊液Tg浓度作为疗效评价指标。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评估结节体积变化,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Tg浓度评估治疗有效性的阈值。结果 治疗后囊肿体积随着随访时间延长呈缩小趋势,不同随访时间结节体积(F=34.58,P<0.001)及体积缩小率(F=161.36,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有效率为81.58%(62/76),术后12个月累积有效率为97.33%(73/75),治愈率为81.33%(61/75)。囊液Tg浓度是术后3个月治疗有效率(OR=0.997,P=0.003)及术后12个月治愈率的影响因素(OR=0.998,P=0.031)。以囊液Tg浓度146.50 ng/ml作为术后3个月有效性截断值,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1,特异度为0.86。结论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注射可有效治疗甲状腺囊性结节,囊液Tg浓度是甲状腺囊性结节硬化治疗近期及远期疗效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聚桂醇 硬化治疗 治疗结果 甲状腺球蛋白 超声检查
下载PDF
中国成人患者微营养素临床应用指南(2024版)
4
作者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 朱明炜 +1 位作者 杨桦 陈伟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CAS 2024年第3期161-182,共22页
微营养素包括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是人体代谢中不可或缺的营养素。临床上多数需要营养治疗的患者,因多种原因存在不同程度的微营养素缺乏,导致疾病进展并影响临床结局。为进一步规范医学营养治疗中的微营养素的应用,由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 微营养素包括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是人体代谢中不可或缺的营养素。临床上多数需要营养治疗的患者,因多种原因存在不同程度的微营养素缺乏,导致疾病进展并影响临床结局。为进一步规范医学营养治疗中的微营养素的应用,由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组织国内近百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基于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围绕微营养素的作用和应用剂量,针对临床常见疾病状态如重症、手术、烧伤、炎性肠病、短肠综合征、恶性肿瘤、慢性肝(肾)疾病、老年共病、减重营养管理和慢性感染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使用情况等,最终提出13个问题、30条推荐意见,旨在为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的临床规范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疗法 微营养素 维生素 微量元素 成人患者 临床指南
原文传递
细胞核形态评分联合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对术前甲状腺细针穿刺不确定性滤泡上皮病变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何淑蓉 刘龙腾 +5 位作者 陈荣明 汪梦鸽 胡松涛 缪刚 陈岚 刘东戈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96-701,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核形态评分联合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用于甲状腺细胞病理学Bethesda报告系统(TBSRTC)分类中不确定类别(Ⅲ~Ⅴ级)病变诊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2年4月北京医院病理科共118例有组织病... 目的:探讨细胞核形态评分联合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用于甲状腺细胞病理学Bethesda报告系统(TBSRTC)分类中不确定类别(Ⅲ~Ⅴ级)病变诊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2年4月北京医院病理科共118例有组织病理学随访结果,术前穿刺细胞学诊断为TBSRTCⅢ、Ⅳ及Ⅴ级的甲状腺滤泡上皮病变。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及涂片退染cyclin D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简化的细胞核形态评分及cyclin D1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最佳临界值。通过交叉列联表评价各指标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ROC曲线分析评价简化核形态评分联合cyclin D1的诊断准确性。结果:核沟、核内包涵体及核淡染更易出现于恶性/低危甲状腺结节(P=0.001,0.012,0.001)。简化的核形态评分的阳性阈值设定为2分,诊断甲状腺恶性/低危肿瘤的灵敏度高,其PPV为93.6%,NPV为87.5%,灵敏度为99.0%,特异度为50.0%。cyclin D1核染色阳性阈值设定为10%,诊断甲状腺恶性/低危肿瘤的PPV为100%,NPV为53.8%,灵敏度为88.5%,特异度为100%。联合核形态评分与cyclin D1免疫细胞化学,诊断甲状腺恶性/低危肿瘤的灵敏度为93.3%,PPV为100%,而特异度和NPV都保持在高水平(100%和66.7%)。与单独使用上述检测方法相比,核形态评分联合cyclin D1免疫细胞化学,辅助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甲状腺恶性/低危肿瘤的准确性提高至94.1%。结论:对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不确定的病例,结合简化核形态评分及cyclin D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可以提高细胞学在诊断甲状腺恶性/低危肿瘤中的准确性。这一辅助手段为细胞病理学医师提供了一个简单、准确和方便的诊断方法,同时减少了外科不必要的甲状腺切除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穿刺术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承宇 陈丽如 朱明炜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3期161-166,共6页
重症患者的肠屏障功能损害可导致细菌和毒素移位,是肠源性感染乃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重要因素。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可滋养肠道,养肠固菌,有效地维护肠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为机体提供部分代谢底物,从而获得临床受... 重症患者的肠屏障功能损害可导致细菌和毒素移位,是肠源性感染乃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重要因素。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可滋养肠道,养肠固菌,有效地维护肠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为机体提供部分代谢底物,从而获得临床受益。重症急性胰腺炎、严重烧伤、严重创伤性脑损伤、腹部大手术等重症患者已有循证证据支持EEN,尚未控制的休克及严重低氧血症和酸中毒患者应延迟使用EEN。重症患者的EEN可口服或鼻胃管饲,启动时推荐不含膳食纤维的整蛋白型制剂,持续性经泵输入可提高EEN胃肠道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疾病 早期肠内营养 肠屏障功能 肠源性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