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交技术治疗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守军 陈伟丹 +5 位作者 张瑛 张浩 王德 花中东 李文雷 胡盛寿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73-276,共4页
目的总结杂交技术经胸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的即刻疗效及近、中期随访结果。方法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采用超声引导经胸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膜性闭锁30例,年龄1天~48个月,... 目的总结杂交技术经胸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的即刻疗效及近、中期随访结果。方法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采用超声引导经胸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膜性闭锁30例,年龄1天~48个月,平均(4.59±3.21)个月。胸骨正中切口,右室流出道距离肺动脉瓣环下约2cm缝荷包线,然后置入导丝。在超声引导下置入穿刺鞘管。确认穿刺针对准膜性闭锁的瓣膜后,在钢丝引导下放入球囊扩张管进行扩张,超声提示肺动脉瓣开放满意。〈3个月病婴行改良Blalock—Taussig(B—T)体肺分流术,并同期行动脉导管结扎术。〉3个月病婴行球囊扩张术后,如血氧饱和度改善明显,不常规行改良B—T分流术,并保留动脉导管开放,如血氧饱和度改善不明显,则考虑行改良B—T分流术,结扎或保留动脉导管。〉5个月病儿行球囊扩张后血氧饱和度改善不满意,且重度右心发育不良,则选择双向Glenn术。结果30例行球囊扩张均取得成功,同期行动脉导管结扎术25例,改良B—T分流术8例,双向Glenn术2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1例术后因低氧血症,术后第3天行动脉导管结扎术和改良B—T分流术;余者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顺利出院。术后随访1.5~62.0个月,平均(18.7±17.2)个月。血氧饱和度由术前0.73±0.08上升至0.94±0.04,心功能Ⅰ级。院外死亡5例,25例生长发育良好。结论杂交技术经胸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成形术是一种治疗新生儿及婴幼儿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膜性闭锁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瓣闭锁 心脏外科手术 婴儿.新生 婴儿 杂交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