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超声医学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勇 何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I0002-I0003,共2页
超声医学是集医学、声学和计算机科学于一体的学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超声医学在多普勒超声、三维超声、声学造影、弹性成像、介入超声及超声治疗等方面取得了进步,并且凭借无创、便捷和高效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多器官的临床诊断... 超声医学是集医学、声学和计算机科学于一体的学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超声医学在多普勒超声、三维超声、声学造影、弹性成像、介入超声及超声治疗等方面取得了进步,并且凭借无创、便捷和高效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多器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目前已形成一门成熟的影像学科。我国的超声医学起源于1958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周永昌等与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姚锦钟共同研制了我国第一台超声诊断仪,首次将A型超声用于疾病诊断,受到国家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是超声医学得以发展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成像 超声医学 声学造影 介入超声 超声诊断仪 计算机科学 超声仪器 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原发甲状腺淋巴瘤的超声诊断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隽颖 王勇 +3 位作者 邹霜梅 崔宁宜 韩洁 张蕊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7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的超声影像特征及其相应的病理学表现。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并复阅病灶病理及免疫组化染色切片,对照分析29例(男3例,女26例,年龄50~83岁,中位年龄67岁)不同病理类型PTL的超声影像表现及病理特征...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的超声影像特征及其相应的病理学表现。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并复阅病灶病理及免疫组化染色切片,对照分析29例(男3例,女26例,年龄50~83岁,中位年龄67岁)不同病理类型PTL的超声影像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 29例PTL中15例甲状腺双侧叶均受累,13例单侧叶受累,1例峡部受累。超声表现为9例呈单纯弥漫型改变,12例呈甲状腺弥漫性病变背景下合并多发低回声结节型改变,7例呈肿块型改变,1例呈甲状腺双侧叶多发低回声结节。29例PTL中有21例(72.4%)伴周围颈部区域淋巴结肿大。不同病理类型的PTL对应不同的超声表现类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超声影像多表现为弥漫型(3/4);混合型淋巴瘤均表现为弥漫型伴多发结节型(7/7);弥漫大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超声影像表现多样,其中弥漫型5例,弥漫型伴多发结节4例,肿块型7例;富于T细胞/组织细胞的大B细胞淋巴瘤表现为弥漫型(1/1)。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PTL具有一定特征性的超声影像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 超声检查 病理学
下载PDF
甲状腺转移瘤超声表现 被引量:4
3
作者 刘隽颖 王勇 +2 位作者 崔宁宜 韩洁 张蕊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7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移瘤的超声影像特征。方法对11例甲状腺转移瘤病人[男8例,女3例;年龄49~73岁,平均年龄(62.3±6.3)岁]的临床、病理及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超声影像特征,并进行超声分型。结果 11例甲状腺转移瘤病人中6例单...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移瘤的超声影像特征。方法对11例甲状腺转移瘤病人[男8例,女3例;年龄49~73岁,平均年龄(62.3±6.3)岁]的临床、病理及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超声影像特征,并进行超声分型。结果 11例甲状腺转移瘤病人中6例单侧甲状腺受累,5例双侧甲状腺均受累。11例病例中5例呈单结节型(来源于肺2例,食管、肾脏、直肠各1例),最大径3.0~5.6 cm(平均3.9 cm);4例呈多结节型(来源于食管、肾脏、直肠、舌各1例),最大径1.5~3.8 cm(平均2.5 cm);2例呈弥漫性病变型(来源于肺、乳腺各1例)。实性结节或肿块病灶超声表现为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无晕环,内回声不均,无囊变、钙化,丰富血流信号,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弥漫性病变超声均表现为双侧甲状腺弥漫性体积增大,回声减低不均,内探及丰富血流信号,伴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论甲状腺转移瘤具有一定的超声影像特征,结合病史有助于甲状腺转移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转移瘤 超声
下载PDF
射频消融在肝细胞肝癌临床治疗中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雨康 牛丽娟 王勇 《癌症进展》 2017年第1期15-17,21,共4页
射频消融在治疗肝癌方面取得显著疗效,并成为肿瘤直径小的肝癌的一线治疗方法和肝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浅述射频消融的基本原理、适应证及禁忌证,通过回顾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对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及几种常用的局部消融治... 射频消融在治疗肝癌方面取得显著疗效,并成为肿瘤直径小的肝癌的一线治疗方法和肝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浅述射频消融的基本原理、适应证及禁忌证,通过回顾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对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及几种常用的局部消融治疗方法进行对比等来评述肝细胞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肝细胞肝癌 局部消融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