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病毒性肝炎动物模型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倩 刘江宁 秦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2-76,共5页
全世界有近2.4亿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患者,尽管已有HBV疫苗和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产生,但乙肝仍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由于缺乏理想的动物模型,使得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受到局限。本综述按照现有HBV动物模型进行对比分析,... 全世界有近2.4亿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患者,尽管已有HBV疫苗和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产生,但乙肝仍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由于缺乏理想的动物模型,使得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受到局限。本综述按照现有HBV动物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各种模型病原学和病理与病理生理学应用的区别,以期为科研人员在今后的HBV研究中更好的利用相关资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动物模型 病原学 病理与病理生理学
下载PDF
动物实验中的生物安全问题 被引量:14
2
作者 魏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5-78,共4页
实验动物用于病原性研究越来越多,生物安全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有时还会非常严重。近十年来,实验动物相关法规、标准不断完善,加之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进一步提高,为保障动物实验的生物安全,提供了良好的控制要求。但是,目前依然存在一... 实验动物用于病原性研究越来越多,生物安全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有时还会非常严重。近十年来,实验动物相关法规、标准不断完善,加之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进一步提高,为保障动物实验的生物安全,提供了良好的控制要求。但是,目前依然存在一些认识上、操作上和管理上的问题,如实验动物和实验用动物的使用要求、动物大小与饲养设备的安全控制、福利要求与生物安全的取舍侧重等方面。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观点,以期为良好控制动物实验中的生物安全起到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 生物安全
下载PDF
唾液酸黏附素Siglec-1在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克雷 李想 +1 位作者 丛喆 薛婧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9-114,共6页
唾液酸黏附素(Siglec-1或CD169)是表达于组织的巨噬细胞上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类黏附分子。在炎症反应中,Siglec-1可调节MIP-1α/β、MCP-1、MIP-2等细胞因子的分泌,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在病毒感染过程中,Siglec-1可通过介导病原体与巨噬... 唾液酸黏附素(Siglec-1或CD169)是表达于组织的巨噬细胞上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类黏附分子。在炎症反应中,Siglec-1可调节MIP-1α/β、MCP-1、MIP-2等细胞因子的分泌,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在病毒感染过程中,Siglec-1可通过介导病原体与巨噬细胞的的结合,促进病毒感染和吞噬;在对免疫的调节过程中,Siglec-1既可也以抑制IFN-α的过量表达,抑制固有免疫,也可抑制DC细胞活性,降低适应性免疫。本文主要阐述了Siglec-1在病原体感染、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中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GLEC-1 炎症反应 免疫调节 HIV
下载PDF
PPARγ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宋楠 秦川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89-994,共6页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记忆丧失和认知衰退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大脑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有关AD的病因仍然不明确且临床上无有效的防治措施。PPARγ是一种配体激活型转录因子,在AD的病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记忆丧失和认知衰退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大脑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有关AD的病因仍然不明确且临床上无有效的防治措施。PPARγ是一种配体激活型转录因子,在AD的病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作为神经保护作用靶点;同时许多PPARγ的激动剂己经被证明在AD的细胞和动物模型上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文中综述了PPARγ在AD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影响PPARγ活化的因素,特别强调矢车菊素-3-O-葡糖糖苷(Cy3G)在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同时,可能作为神经系统中潜在的PPARγ激动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 PPARΓ激动剂 基因表达调控 神经保护 Cy3G
下载PDF
CD45分子在HIV-1病毒感染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克雷 薛婧 魏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2-85,91,共5页
CD45分子是具有磷酸酶活性的跨膜蛋白,在免疫细胞中发挥重要作用。CD45分子对抗原受体信号转导是必需的,并具有调节细胞凋亡的作用,其功能紊乱会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恶性肿瘤等。CD45分子的结构及其功能与HIV感染之间的关系... CD45分子是具有磷酸酶活性的跨膜蛋白,在免疫细胞中发挥重要作用。CD45分子对抗原受体信号转导是必需的,并具有调节细胞凋亡的作用,其功能紊乱会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恶性肿瘤等。CD45分子的结构及其功能与HIV感染之间的关系是艾滋病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就CD45分子在HIV感染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5 HIV 免疫细胞
下载PDF
HIV/SIV入侵血脑屏障的分子机制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黄丹 丛喆 +3 位作者 徐珮 金光 高锡强 魏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1-85,共5页
HIV/SIV侵入中枢神经系统(CNS),造成严重的神经病理学改变,引发艾滋病相关的神经认知性障碍(HAND)。尽管有效地使用了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ND在慢性感染者中的发病率仍然很高。通常认为,HIV/SIV在感染早期即可通过感染脑毛细血管内... HIV/SIV侵入中枢神经系统(CNS),造成严重的神经病理学改变,引发艾滋病相关的神经认知性障碍(HAND)。尽管有效地使用了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ND在慢性感染者中的发病率仍然很高。通常认为,HIV/SIV在感染早期即可通过感染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或破坏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穿透血脑屏障进入CNS,但其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有几种比较公认的假说,包括病毒直接入侵假说、单核/巨噬细胞入侵假说、T细胞诱导假说和液相入胞假说。本文将就HIV/SIV入侵血脑屏障的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ECs 血脑屏障 趋化因子受体
下载PDF
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对APP^(swe)/PS1^(ΔE9)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宋楠 张玲 +3 位作者 陈巍 张倩 韩云林 秦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23,共9页
目的探讨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Cy3G)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7月龄APP^(swe)/PS1^(ΔE9)(PAP)的AD模型小鼠随机分为AD模型组(PAP)、Cy3G治疗组(PAPCy,5mg/kg/d)及同窝阴性对照组(n PAP);另外选择相同月龄的正... 目的探讨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Cy3G)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7月龄APP^(swe)/PS1^(ΔE9)(PAP)的AD模型小鼠随机分为AD模型组(PAP)、Cy3G治疗组(PAPCy,5mg/kg/d)及同窝阴性对照组(n PAP);另外选择相同月龄的正常野生型C57BL/6J小鼠分别作为空白对照组(WT)和Cy3G干预组(WTCy,5mg/kg/d);每组12只,雌雄各半。Cy3G灌胃8周后,用MicroPET/CT检测脑葡萄糖代谢率;血生化方法检测小鼠肝肾功能及脂代谢相关指标;取全脑称重并计算脏器系数,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透射电镜观察海马中老年斑沉积情况;Western-blot分析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和蛋白激酶B(AKT)的表达情况。结果MicroPET/CT结果显示,与WT组相比,PAP组小鼠脑^(18)F-FDG的摄取率显著降低(P<0.05),尤其在额叶和海马区降低尤为明显;与PAP组相比,PAPCy组小鼠额叶和海马区的^(18)F-FDG的摄取率显著升高(P<0.05)。血生化结果显示,与WT组相比,PAP组小鼠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显著升高(P<0.05),脂代谢指标相对正常;与PAP组相比,PAPCy组血清LDH水平显著降低(P<0.05)。脑组织HE染色未发现异常,但是在脑系数比较中,与WT组相比,PAP组小鼠脑系数显著降低(P<0.05);与PAP组相比,PAPCy组小鼠大脑的脑系数显著升高(P<0.05)。透射电镜下观察发现,WT组、WTCy组及nPAP组海马中未见有老年斑沉积,PAP组小鼠海马可观察到有老年斑沉积,而PAPCy组小鼠海马中老年斑沉积有所减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WT组相比,PAP组JNK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AKT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PAP组相比,PAPCy组JNK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AKT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Cy3G可以有效改善AD模型小鼠脑葡萄糖代谢障碍,但对脂代谢调节并不显著,同时还能抑制大脑海马中老年斑的沉积。提示,Cy3G可能是通过JNK/AKT通路调节胰岛素抵抗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 葡脂代谢
下载PDF
HIV-1病毒与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彭卓颖 薛婧 魏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7-81,共5页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mcytoid dendritic cells,pDCs)是一类可以产生大量Ⅰ型干扰素(interferonα,IFN-α)的固有免疫细胞。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急性感染期,pDCs通过分泌IFN-α抑制病毒复制并激活...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mcytoid dendritic cells,pDCs)是一类可以产生大量Ⅰ型干扰素(interferonα,IFN-α)的固有免疫细胞。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急性感染期,pDCs通过分泌IFN-α抑制病毒复制并激活适应性免疫应答。在HIV慢性感染期,pDCs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发挥免疫抑制的作用,不断破坏淋巴细胞,从而造成免疫系统崩溃,促进疾病进程。本文将就HIV-1与pDCs之间的相互作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Ⅰ型干扰素
下载PDF
Galectin家族成员对HIV-1感染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永芳 彭卓颖 +3 位作者 李想 丛喆 薛婧 魏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5-71,共7页
目的通过研究galectin-2、galectin-4、galectin-7、galectin-8、galectin-9对HIV-1感染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为清除HIV-1感染巨噬细胞类型的病毒储存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不同浓度galectin家族成员诱导THP-1细胞凋亡,探索galectins的... 目的通过研究galectin-2、galectin-4、galectin-7、galectin-8、galectin-9对HIV-1感染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为清除HIV-1感染巨噬细胞类型的病毒储存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不同浓度galectin家族成员诱导THP-1细胞凋亡,探索galectins的适宜浓度,利用PMA将单核细胞(THP-1)刺激分化成为巨噬细胞(THP-1-Mφ),然后用制备的HIV-1病毒感染巨噬细胞,最后选用适宜浓度的galectin-2、galectin-4、galectin-7、galectin-8和galectin-9分别处理未感染与HIV-1感染的巨噬细胞并检测其凋亡情况。结果针对巨噬细胞(THP-1-Mφ),未添加galectin家族成员的对照组巨噬细胞(THP-1-Mφ)凋亡率为(4.39±0.74)%,5μmol/L galectin-2、5μmol/L galectin-4、7.5μmol/L galectin-7、3μmol/L galectin-8、1μmol/L galectin-9分别诱导巨噬细胞(THP-1-Mφ)的凋亡率为(4.78±0.41)%、(7.21±1.46)%、(3.78±1.03)%、(5.88±2.08)%、(8.10±4.13)%,各galectin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针对HIV-1感染的巨噬细胞(HIV-1-THP-1-Mφ),未添加galectin家族成员的对照组HIV-1感染巨噬细胞(HIV-1-THP-1-Mφ)凋亡率为(12.69±1.16)%;5μmol/L galectin-2、5μmol/L galectin-4、7.5μmol/L galectin-7、3μmol/L galectin-8、1μmol/L galectin-9诱导HIV-1感染的巨噬细胞(HIV-1-THP-1-Mφ)凋亡率分别为(11.69±0.90)%、(17.45±1.30)%、(32.01±1.30)%、(15.77±1.21)%、(19.27±2.13)%,galectin-7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 Galectin-7不会引起未感染的巨噬细胞发生凋亡,却能特异性诱导HIV-1感染的巨噬细胞发生大量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凝集素家族 HIV-1 巨噬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MK-801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10
作者 李祥磊 张玲 +1 位作者 秦川 孙秀萍 《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杂志》 2018年第1期53-59,共7页
目的:研究地卓西平(dizocilpine,MK-801)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MK-801组(n=10)和对照组(n=10),两组分别注射MK-801(0.1mg/kg)和等容量生理盐水30 min后,进行Morris水迷宫、Barnes迷宫和条件恐... 目的:研究地卓西平(dizocilpine,MK-801)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MK-801组(n=10)和对照组(n=10),两组分别注射MK-801(0.1mg/kg)和等容量生理盐水30 min后,进行Morris水迷宫、Barnes迷宫和条件恐惧行为学实验,检测MK-801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定位航行期,MK-801组潜伏期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K-801组第二天至第四天游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索期MK-801组穿台次数和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少于对照组,潜伏期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1)。Barnes迷宫实验学习阶段MK-801组小鼠寻找目标洞的潜伏期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测试阶段MK-801组进入目标区频次和停留时间少于对照组,潜伏期长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5);条件恐惧实验训练期MK-801组小鼠僵直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线索性条件恐惧实验中MK-801组僵直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K-801可损伤小鼠空间参考记忆和条件性恐惧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K-801 空间参考记忆 条件性恐惧记忆 小鼠 行为学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