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区级医疗卫生机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5
1
作者 刘丽珍 孟耀涵 +6 位作者 曹赫 陈宏标 周小峰 彭伟军 林健 江宇 林启辉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23年第5期51-56,共6页
目的采用德尔菲法构建深圳市龙华区区级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估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和完善应急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文献检索、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制定专家函询问卷,选择16名专家进行两轮的德尔菲... 目的采用德尔菲法构建深圳市龙华区区级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估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和完善应急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文献检索、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制定专家函询问卷,选择16名专家进行两轮的德尔菲问卷调查,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两轮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100.00%和93.75%,协调系数分别为0.229和0.340。专家权威系数为0.850,第2轮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CV)均<0.25,最终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7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44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专家积极性高,权威性与协调性均较好,可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估,为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德尔菲技术 专业能力 评价研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下载PDF
依法依规加强医疗机构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体系和人体器官移植伦理委员会建设
2
作者 霍枫 赵洪涛 翟晓梅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8,共7页
《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和配套文件的实施,为依法依规完善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了更好地宣传、贯彻和落实新《条例》和配套文件,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结合国家人体器官捐... 《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和配套文件的实施,为依法依规完善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了更好地宣传、贯彻和落实新《条例》和配套文件,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结合国家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体系建设和国家脑死亡判定工作发展情况,本文对医疗机构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体系与人体器官捐献系统性多学科协作机制建设,以及人体器官移植伦理委员会需要关注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我国人体器官移植伦理委员会建设等提供参考,促进我国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捐献 器官移植 体系建设 伦理 委员会 多学科协作 法规 质量控制
下载PDF
职业人群心血管疾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3
作者 胡真 王馨 +15 位作者 朱世杰 周好奇 余霞玲 洪从林 李勇 郑聪毅 张德娣 张林峰 陈祚 曹雪 田奕欣 顾润清 邵澜 田野 董永昭 王增武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21期3881-3886,共6页
目的:了解职业人群心血管疾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职工健康素养、改善职工健康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2月—2021年12月在北京市选择两个工厂的1 300名在职职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 目的:了解职业人群心血管疾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职工健康素养、改善职工健康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2月—2021年12月在北京市选择两个工厂的1 300名在职职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心血管疾病防治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以了解职工的健康素养水平。结果:共有1 101名职工参加调查,知识维度题目正确得分率为96.9%,态度维度题目积极得分率为90.2%。女性职工心血管疾病防治健康素养知识维度得分及总得分明显高于男性职工(P<0.001),态度维度得分明显低于男性职工(P<0.001);非吸烟职工心血管疾病防治健康素养知识维度得分及总得分明显高于吸烟职工(P<0.001),态度维度得分明显低于吸烟职工(P<0.001);无心血管病家族史职工健康素养态度维度得分明显高于有心血管病家族史职工(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性别和吸烟是心血管疾病防治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论:职业人群的心血管疾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整体较高,但在疾病基本知识及健康膳食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大健康知识的宣教和传播力度,提高知识维度素养水平,促进健康行为的养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健康素养 职业人群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激励制度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中的伦理分析
4
作者 冯龙飞 翟晓梅 《器官移植》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4,共7页
器官移植在重建健康、挽救生命的卓越成效表明了其重大价值所在,其中器官捐献是促进我国器官移植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器官移植取得了重大进展,器官捐献率也逐年上升。尽管如此,我国依然面临捐献器官数量不足的严峻事实... 器官移植在重建健康、挽救生命的卓越成效表明了其重大价值所在,其中器官捐献是促进我国器官移植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器官移植取得了重大进展,器官捐献率也逐年上升。尽管如此,我国依然面临捐献器官数量不足的严峻事实,破解这个难题需要医学科学技术和公共卫生政策进一步完善。根据国际经验,实施一定的激励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捐献率,但是激励制度本身隐藏的伦理特性似乎与器官捐献事业中的利他精神有着根本性的冲突。因此,本文从激励的性质、器官捐献与激励制度以及激励制度的伦理论证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官捐献和移植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捐献 器官移植 激励制度 伦理论证 经济激励 非经济激励 利他精神 丧葬费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随机对照试验的结局指标分析
5
作者 杜毅达 李成福 +7 位作者 何春颖 陈芷妍 陈文洁 詹敏 扈潇华 李雨桐 孙林娟 郑晓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6期1011-1015,共5页
目的:评价目前中医药治疗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的现状,为未来核心指标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base)、重庆维普(VIP)、PubMed、EMbase和the Cochrane Library等6个数据库,... 目的:评价目前中医药治疗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的现状,为未来核心指标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base)、重庆维普(VIP)、PubMed、EMbase和the Cochrane Library等6个数据库,同时追踪已检出文献的参考文献,收集中医药治疗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预先设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描述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的使用情况。结果:纳入的23篇文献共使用了26个疗效指标,居前5位的疗效指标依次为: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18篇(78.3%)、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14篇(60.9%)、中医证候积分量表14篇(60.9%)、日常生活和社会能力评估(ADL)量表10篇(43.5%)、临床疗效6篇(26.1%)。78%的研究访视时间在3个月之内。结论:中医药治疗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在结局指标的选择、测量和报告方面存在较大异质性。建议进行核心指标集的研究,完善随机对照试验疗效指标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 中医药 随机对照试验 结局指标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初期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基于多中心的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22
6
作者 王浩 司明玉 +9 位作者 苏小游 黄依漫 肖伟军 王文军 顾晓芬 马莉 李静 张韶凯 任泽舫 乔友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39,共10页
目的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大学生人群经历疫情冲击及疫情防控隔离措施后的心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基于问卷星平台,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方法分别对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北、西南、东北地区的大学生人群进行滚雪... 目的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大学生人群经历疫情冲击及疫情防控隔离措施后的心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基于问卷星平台,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方法分别对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北、西南、东北地区的大学生人群进行滚雪球抽样和方便抽样,采用社会领悟支持评定量表(PSS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精简版(DASS-21)和事件影响量表(IES-6)调查参与者的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得分情况与抑郁、焦虑、压力症状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率,记录其人口学特征和本次疫情相关经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抑郁、焦虑、压力症状和PTSD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3641份有效大学生调查问卷,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初期,总计535名(14.69%)出现负性情绪(含抑郁、焦虑、压力等症状),402名(11.04%)出现抑郁症状,381名(10.49%)出现焦虑症状,171名(4.90%)出现压力症状;1245名(34.19%)出现PTSD。自我报告负性情绪及PTSD发生风险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于抑郁症状的发生,男大学生是女大学生的0.755倍(P=0.037);对于抑郁、压力症状的发生,医学类专业学生是文史类专业学生的1.497、1.494倍(P=0.003;P=0.045);家庭支持是大学生出现抑郁、焦虑、压力症状和PTSD的保护因素(AOR=0.918,P<0.001;AOR=0.913,P<0.001;AOR=0.899,P<0.001;AOR=0.971,P=0.021)。结论大学生人群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比较敏感,负性情绪发生率明显高于疫情发生前,尤其多见于女性。建议信息媒体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呼吁社会与学校加强对大学生人群原生家庭的关注与关心;政府配套精神卫生服务协同作用于大学生群体,培养塑造乐观性格,培育健康身心,降低人群负性情绪与PTSD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性情绪 创伤后应激障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相关因素
下载PDF
1975-2020年青海省居民糖尿病死亡趋势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徐莉立 段锐 +6 位作者 沙琼玥 许志华 范宁 郭云晴 范晓 冯录召 周敏茹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3年第8期629-634,共6页
目的分析青海省1975-2020年居民糖尿病死亡特征与变化趋势。方法利用青海省1975、2006、2015和2020年四次死因回顾性调查数据,按地区、性别、年龄分别计算糖尿病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早死概率等指标。分别... 目的分析青海省1975-2020年居民糖尿病死亡特征与变化趋势。方法利用青海省1975、2006、2015和2020年四次死因回顾性调查数据,按地区、性别、年龄分别计算糖尿病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早死概率等指标。分别用χ^(2)检验和t检验进行率以及变化趋势的比较。结果青海省1975-2020年糖尿病死亡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由0.10%上升到2.55%(AAPC=7.64%,P<0.05),糖尿病粗死亡率从0.84/10万上升至15.66/10万(AAPC=6.77%,P<0.05),标化死亡率由1.74/10万上升到20.44/10万(AAPC=5.78%,P<0.05),糖尿病早死概率从0.05%上升至0.41%。女性死亡人数构成比和标化死亡率AAPC分别为8.28%和6.01%,均较男性上升明显(AAPC分别为7.10%和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年龄分布看,糖尿病死亡率从40岁组开始上升,除1975年外,其余年份死亡率均随年龄增长而逐年升高,80岁以上达峰值。不同地区糖尿病标化死亡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牧区的上升趋势明显高于城市和农村地区,由0.93/10万上升到16.21/10万,不同年份城市、农村、牧区糖尿病标化死亡率AAPC分别为4.55%、5.06%和6.86%。结论青海省糖尿病死亡仍呈现上升趋势,牧区高于农村、城市,女性死亡增长较快,应持续实施全民健康干预措施,重点关注牧区、农村地区和女性居民,有效降低糖尿病死亡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死亡率 变化趋势
下载PDF
皮肌炎107例患者肌电图与临床特征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周娅丽 胥璟 +4 位作者 杨静 曹文婷 袁李梅 杨继春 邓丹琪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44-647,共4页
目的:分析皮肌炎(DM)患者肌电图(EMG)的表现和临床特征,为DM患者的临床诊治和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20年10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EMG检查并被确诊为DM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根据EMG结果分为EMG正常组和... 目的:分析皮肌炎(DM)患者肌电图(EMG)的表现和临床特征,为DM患者的临床诊治和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20年10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EMG检查并被确诊为DM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根据EMG结果分为EMG正常组和EMG异常组,对两组临床资料、EMG特点、实验室检查及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收集107例DM患者,EMG正常组18例,EMG异常组89例,其中肌源性损害者74例,近端肌肉受累者55例。EMG正常组住院天数比EMG异常组更长,发病年龄更大,且EMG正常组间质性肺疾病的发生率高于EMG异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其他发病情况、皮损特点、肌肉症状及肿瘤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MG正常组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清IgA水平均高于EMG异常组(P<0.05);EMG异常组红细胞沉降率(ESR)高于EMG正常组(P<0.05)。两组患者激素使用情况及用量、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情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MG异常组的DM患者多为四肢近端的肌源性损害,且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的发生率更低。同时,EMG异常组的DM患者ESR更高,ESR可能作为评估患者病情的一个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肌电图 回顾性分析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概念及内涵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辰 姚建红 杨维中 《旗帜》 2021年第5期16-17,共2页
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立足更精准更有效地防,推动预防关口前移,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评估... 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立足更精准更有效地防,推动预防关口前移,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评估、研判、决策机制,创新医防协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 医药卫生界 全国政协 公共卫生 关口前移 协同机制 决策机制 概念及内涵
原文传递
新冠疫情期间国外献血者招募策略的探讨及启示 被引量:4
10
作者 潘一铭 朱明 +2 位作者 赵沛喆 赵银婷 刘忠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447-451,共5页
目的探讨新冠疫情期间血液供应紧缺形势下的献血者招募策略。方法应用心理学计划行为理论及行为的阶段变化模型,对新冠疫情期间献血者招募策略进行理论分析;调研全球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国家或地区(美国、日本、韩国、欧盟)在此期间献血者... 目的探讨新冠疫情期间血液供应紧缺形势下的献血者招募策略。方法应用心理学计划行为理论及行为的阶段变化模型,对新冠疫情期间献血者招募策略进行理论分析;调研全球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国家或地区(美国、日本、韩国、欧盟)在此期间献血者招募实践策略;综合理论分析结果与实践现状,提出相关参考策略。结果通过理论分析可知,在新冠疫情期间献血者招募中,态度、主观规范、道德规范起重要作用,但献血自我效能和促进献血行为是两个关键要素。通过调研可知,在增强并维持态度、主观规范、道德规范等被同一策略共同影响的要素方面,各国多延续之前政策或更新招募创意。在增强并维持献血自我效能关键要素方面,则做出了更多人力物力支持。结论新冠疫情期间,增强并维持献血自我效能和促进献血行为是有效改善血液供应紧张的关键要素,相应构建的献血者招募策略对我国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献血者招募 计划行为理论 行为的阶段变化模型 全球 COVID-19
原文传递
总体活动受限指数在中国老年人群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纹菱 蔡玥 江宇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93-998,共6页
目的通过对比其他健康测量指标,验证总体活动受限指数(global activity limitation indicator,GALI)衡量中国老年人群活动受限的能力,为推广GALI指标在我国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hinese longitudinal ... 目的通过对比其他健康测量指标,验证总体活动受限指数(global activity limitation indicator,GALI)衡量中国老年人群活动受限的能力,为推广GALI指标在我国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CLHLS)2018年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和预测模型分析GALI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工具性日常活动能力(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IADL)、躯体功能测量量表(physical performance test,PPT)之间的关联,探索GALI与抑郁症状间的关联。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GALI活动受限与报告ADL受限(OR=13.355,95%CI:12.471~14.311)、IADL受限(OR=5.321,95%CI:5.085~5.567)和PPT躯体功能障碍(OR=4.073,95%CI:3.905~4.249)均相关(均P<0.001)。有抑郁症状的人群更可能报告GALI活动受限(OR=2.311,95%CI:2.211~2.416,P<0.001)。结论GALI是测量中国老年人群一般身体活动受限状况的有效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反映抑郁症状的影响,在我国健康测量和监测指标体系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活动受限指数 健康预期寿命 健康测量 指标适用性
原文传递
成年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重度屈膝畸形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12
作者 焦绍锋 秦泗河 +3 位作者 王振军 臧建成 王执宇 石磊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1年第6期474-479,共6页
背景:屈膝畸形是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最常见的一种下肢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行走功能,鲜见其治疗方法以及临床评价的相关文献。目的:探讨以Ilizarov技术为主的复合手术方法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成年期重度屈膝畸形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背景:屈膝畸形是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最常见的一种下肢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行走功能,鲜见其治疗方法以及临床评价的相关文献。目的:探讨以Ilizarov技术为主的复合手术方法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成年期重度屈膝畸形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7年2月采用以Ilizarov技术为主的复合手术方法治疗33例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成年期重度屈膝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7例,女16例;年龄26~53岁,平均(32.3±5.4)岁;左下肢7例,右下肢16例,双下肢10例;屈膝畸形角度40°~90°,平均52.4°±8.5°。术前步态:重度手压腿行走2例,扶单拐行走22例,扶双拐行走5例,不能站立仅能在地上爬行(蹲行)4例。采用髂胫束松解、股二头肌腱延长,腓总神经松解,股骨髁上截骨,残留屈膝畸形Ilizarov牵伸的复合手术方法治疗。术后1周调整外固定器,缓慢推拉牵伸杆矫正残余的屈膝畸形至伸膝0°位。采用自行设计的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成年期重度屈膝畸形评价表进行评价。结果:33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0~133个月,平均(56.5±11.1)个月;36个下肢屈膝畸形矫正至0~7°,7个下肢屈膝畸形残留6°~15°,截骨处全部愈合。同期实施髋部、足踝部手术者畸形获得矫正。腓总神经一过性麻痹2例。所有患者都并发了不同程度的屈膝功能障碍,其中屈膝障碍20°~40°22例,40°~50°6例,50°~60°5例。应用自行制定的评价表,优19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87.9%。结论:应用以Ilizarov技术为主的复合手术方法矫正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成年期重度屈膝畸形,可有效改善下肢形态与行走功能,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是可供选择的一种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手术 ILIZAROV技术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重度畸形 屈膝畸形
下载PDF
距骨穿针在Ilizarov技术矫正成人重度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畸形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岳孝太 张真 +6 位作者 王伟世 丁国建 陶晓伟 王凤军 师富贵 臧建成 秦泗河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1年第6期528-532,共5页
背景:Ilizarov技术治疗成人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疗效确切,已成为公认的治疗方法,目前的文献对Ilizarov技术的应用原则、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的研究较多,但对Ilizarov外固定器应用的技术细节探讨较少。目的:总结距骨穿针在Ilizarov技术矫正... 背景:Ilizarov技术治疗成人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疗效确切,已成为公认的治疗方法,目前的文献对Ilizarov技术的应用原则、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的研究较多,但对Ilizarov外固定器应用的技术细节探讨较少。目的:总结距骨穿针在Ilizarov技术矫正成人重度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畸形中的适应证和管理方法,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22例(28足)成人重度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12例;年龄18~55岁,平均(35.5±10.2)岁;左足10例,右足6例,双足6例。28足均为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畸形,按秦氏马蹄内翻足畸形分度方法:Ⅱ度22足,Ⅲ度6足。在截骨基础上,应用Ilizarov技术牵伸矫正,距骨穿螺纹针,遵照"先矫正足内收、内翻畸形,再矫正跖屈畸形"的顺序矫正,定期调整距骨针的连接,直至畸形矫正。采用AOFAS足踝评分和秦泗河肢体残疾矫正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22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36个月,平均(18.5±7.8)个月。所有畸形均获得矫正,足底负重行走,跛行步态较术前明显改变。2例(2足)足跟部发生针道感染,经换药和拔出克氏针后治愈。无局部皮肤坏死、肢端感觉麻木等并发症发生。3例畸形调整过程中发生胫距关节前脱位,改变外固定器构型后复位矫正。AOFAS足踝评分从术前平均(55.5±4.5)分提高至术后平均(81.5±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秦泗河肢体残疾矫正评价标准进行评价,优17足、良7足、可4足,优良率为85.7%。结论:在Ilizarov技术矫正成人重度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畸形中,距骨穿针并适时调整,可有效预防距骨偏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骨穿针 ILIZAROV技术 马蹄内翻足 距骨偏移
下载PDF
Ilizarov技术在埃及的应用与发展
14
作者 Gamal Ahmed Hosny 臧建成(译)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1年第6期558-562,共5页
在埃及骨科学会以及下设Ilizarov技术研究与应用学会(ASAMI)的积极推动下,Ilizarov技术和方法在埃及及周边地区迅速推广,已广泛应用于开放性骨折、粉碎性骨折、关节内骨折、陈旧骨折、骨不连、畸形愈合及各种创伤后遗症等,使很多常规方... 在埃及骨科学会以及下设Ilizarov技术研究与应用学会(ASAMI)的积极推动下,Ilizarov技术和方法在埃及及周边地区迅速推广,已广泛应用于开放性骨折、粉碎性骨折、关节内骨折、陈旧骨折、骨不连、畸形愈合及各种创伤后遗症等,使很多常规方法需要截肢的重度畸形患者改变了治疗策略。经过近40年的发展,Ilizarov技术在埃及已成为诸多疑难骨科问题的主要解决方法,使发展中国家成千上万贫困患者的生活得以改变。Gamal Ahmed Hosny教授担任国际ASAMI主席期间,埃及ASAMI在开罗承办了第六届世界ASAMI大会,推动了Ilizarov技术领域的国际交流。一年一度的开罗国际肢体畸形矫正大会已被公认为全世界讲授畸形分析和矫正原则最重要的课程之一。2021年,正值Ilizarov教授诞辰100周年,Gamal Ahmed Hosny教授受秦泗河教授邀请,就Ilizarov技术在埃及的应用和发展概况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技术 埃及 Ilizarov技术研究与应用学会 畸形矫正 肢体重建
下载PDF
关于召开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职业与环境健康分会2024年学术交流会的通知(第二轮)
15
作者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42-742,共1页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职业与环境健康分会(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Committee of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ealth Industry and Enterprise Management,OEHC NAHIEM)拟组织召开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职业与环境...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职业与环境健康分会(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Committee of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ealth Industry and Enterprise Management,OEHC NAHIEM)拟组织召开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职业与环境健康分会2024年学术交流会,大会将以"加强职业健康研究和实践:弥合鸿沟!(Enhancing Occupational Health Research and Practices:Closing the Gaps!)"为主题,邀请职业与环境健康领域的知名学者、相关社团专家、各职业病防治机构代表、各行业协会代表、各用人单位代表及广大职业卫生工作者发表主题演讲,并召开全体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协会 用人单位 主题演讲
原文传递
中国老年人群轻度认知障碍影响因素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一方 张海鑫 +3 位作者 杨继春 曲翌敏 江宇 李晋磊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340-1348,共9页
目的对中国老年人群轻度认知障碍(MCI)的影响因素进行荟萃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共6个中英文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22年3月13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中国老年人群MCI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采用... 目的对中国老年人群轻度认知障碍(MCI)的影响因素进行荟萃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共6个中英文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22年3月13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中国老年人群MCI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采用Stata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合并的RR值及其95%CI,检验异质性,评估发表偏倚。结果共检索到文献2450篇,最终纳入文献49篇,包括5篇队列研究和44篇病例对照研究。荟萃分析显示,男性(RR=0.778,95%CI:0.696~0.870,I^(2)=73.1)、受教育年限>6年(RR=0.428,95%CI:0.374~0.490,I^(2)=86.9)、经常进行锻炼(RR=0.496,95%CI:0.421~0.585,I^(2)=81.5)是MCI的保护因素;而年龄≥70岁(RR=2.431,95%CI:2.086~2.833,I^(2)=79.3)、有痴呆家族史(RR=3.228,95%CI:2.140~4.867,I^(2)=0.0)、吸烟(RR=1.214,95%CI:1.098~1.342,I^(2)=78.8)、饮酒(RR=1.165,95%CI:1.047~1.297,I^(2)=68.2)、独居(RR=2.816,95%CI:2.123~3.736,I^(2)=42.0)、失眠(RR=1.402,95%CI:1.093~1.799,I^(2)=41.3)、超重/肥胖(RR=1.431,95%CI:1.207~1.696,I^(2)=75.9)、高血压(RR=1.731,95%CI:1.589~1.886,I^(2)=67.1)、高血脂(RR=1.722,95%CI:1.541~1.924,I^(2)=63.9)、糖尿病(RR=1.495,95%CI:1.341~1.666,I^(2)=71.6)、心血管疾病(RR=1.671,95%CI:1.446~1.932,I^(2)=74.6)、脑血管疾病(RR=2.309,95%CI:2.040~2.613,I^(2)=76.3)是MCI的危险因素。结论男性、受教育程度、锻炼是MCI的保护因素,而高龄、痴呆家族史、吸烟、饮酒、独居、失眠、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是MCI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轻度认知障碍 影响因素 荟萃分析
原文传递
全球卫生治理面临的困境、原因及应对: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实施计划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白安颖 张钹 +1 位作者 江宇 乔友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3-487,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是建立人群免疫屏障、实现疫情全球卫生治理的关键公共品,WHO、全球疫苗免疫联盟和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于2020年创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旨在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是建立人群免疫屏障、实现疫情全球卫生治理的关键公共品,WHO、全球疫苗免疫联盟和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于2020年创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旨在让世界各国,尤其是中、低收入国家也能公平接种疫苗。尽管COVAX通过协调全球供应链加速了疫苗的研发,COVAX的有效实施面临着筹资、执行和民众认知等多方面的现实困境,暴露了全球卫生治理中的诸多问题。本文以COVAX为例,对全球卫生治理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探讨背后的成因,为全球治理的中国参与提出可行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实施计划 全球卫生治理 疫苗
原文传递
北京地区葎草花粉致敏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马婷婷 王朝霞 +5 位作者 贺宁 陈艳蕾 兰天飞 王洪田 王也 王学艳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44,50,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葎草花粉致敏的人群分布特点及致敏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门诊诊断为变应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及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患者8380例。采用葎草变应原试剂行皮肤点刺试验(SPT),比较葎草花粉致敏人群分布,分...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葎草花粉致敏的人群分布特点及致敏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门诊诊断为变应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及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患者8380例。采用葎草变应原试剂行皮肤点刺试验(SPT),比较葎草花粉致敏人群分布,分析葎草花粉的主要致敏特征。结果:葎草花粉SPT总阳性率达49.59%,其中10~14岁致敏性最高(71.98%),且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于10岁患儿SPT阳性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50岁以上患者SPT阳性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减低。葎草花粉SPT强阳性患者占41.43%,与SP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一葎草致敏较少(23.87%),多合并多种花粉致敏(76.13%),且常合并灰藜花粉致敏(92.81%)。结论:北京地区变应性鼻炎或哮喘患者葎草花粉致敏率较高,尤以10~14岁年龄段致敏率最高。提示葎草花粉是变应性鼻炎、哮喘的主要致敏原,且葎草花粉致敏多趋向于多重致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哮喘 葎草 花粉 皮肤点刺试验
原文传递
北京地区豚草花粉致敏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索爽 马婷婷 +2 位作者 王洪田 王也 王学艳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80-386,共7页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和(或)过敏性哮喘患者豚草花粉致敏特点,为豚草花粉致敏患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于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科门诊AR和(或)哮喘的患者,采用豚...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和(或)过敏性哮喘患者豚草花粉致敏特点,为豚草花粉致敏患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于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科门诊AR和(或)哮喘的患者,采用豚草花粉过敏原试剂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和呼吸道疾病患者中豚草花粉致敏情况,观察豚草花粉致敏的人群分布特征。采用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9727例患者,豚草花粉SPT总阳性率达45.50%(4426/9727),其中13~17岁阳性率最高(65.54%);AR合并哮喘患者豚草花粉SPT阳性率最高(49.79%),其次为AR(46.46%),单一过敏性哮喘患者最低(19.42%)。豚草花粉致敏和非豚草花粉致敏2组患者均为女性多于男性(P<0.05),30~39岁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AR组豚草花粉致敏高于非豚草花粉致敏(98.49%vs 94.76%,P<0.05)。豚草花粉SPT阳性患者合并其他夏秋花粉过敏原中,排名前3位的是灰藜花粉、葎草花粉和大籽蒿花粉,阳性率分别为90.42%、89.63%和85.40%。豚草合并其他花粉致敏者占99.57%(4407/4426)。无论是单一豚草花粉或合并其他花粉致敏的患者均以AR为主,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97%vs 98.50%,P>0.05)。结论:北京地区豚草花粉致敏性较高,单一豚草致敏少见,常合并多重花粉致敏,且以AR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过敏性哮喘 豚草 皮肤点刺试验 交叉反应
原文传递
建立和完善我国医疗机构成人预防接种服务体系专家共识 被引量:2
20
作者 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疫苗与健康分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旅行卫生专业委员会 +3 位作者 冯录召 李燕明 陈恩富 彭志行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93-1500,共8页
《"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以实现全民健康。然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传染病的双重负担将对公众健康带来负面影响。老年人群因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 《"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以实现全民健康。然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传染病的双重负担将对公众健康带来负面影响。老年人群因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链球菌等导致高住院率,甚至死亡。同时,我国成年人慢性疾病和共病患病率持续增加,这些高危人群罹患感染性疾病可能引起并发症并导致严重临床结局。接种疫苗被认为是预防传染病最具成本效益的措施,在显著降低个人疾病负担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控制人群中疫情传播的风险。目前,中国成人预防接种服务体系依然不健全,难以充分发挥疫苗全生命期健康保护的作用。因此,为提高成人预防接种服务水平和全人群疫苗接种率,本文基于文献回顾和专家研讨,分析当前成人预防接种服务的现状及挑战,提出在医疗机构构建和完善成人预防接种服务体系的建议,为卫生健康和疾病预防控制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 免疫预防 预防接种服务 医疗机构 医防融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