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6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喝牛奶到底有益还是有害?——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于康教授驳斥“牛奶有害论”
1
作者 紫东 于小冬 于康 《健康大视野(医药卫生)》 2007年第10期96-101,共6页
"牛奶含有丰富的营养,常喝牛奶有益健康"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常识,但是时下一种流行的"牛奶有害论"却闹得人们心里发慌。难道坚持多年的看法是错的?喝牛奶到底好不好呢?针对这个问题,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主任于小... "牛奶含有丰富的营养,常喝牛奶有益健康"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常识,但是时下一种流行的"牛奶有害论"却闹得人们心里发慌。难道坚持多年的看法是错的?喝牛奶到底好不好呢?针对这个问题,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主任于小冬教授主持召开新闻发布会,请知名营养学家、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于康副教授做了题为"尊重科学,依据证据,合理应用牛奶有利于健康"的主题报告,有力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协和医院 营养科 牛奶 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 临床 有益健康 新闻发布会 营养学家
下载PDF
妊娠期营养研究与临床实践
2
作者 刘燕萍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4期421-421,共1页
妊娠期营养既是一个公共营养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也需孕产保健行业参与其中,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研究内容涉及到围孕期营养素评价、管理,也涉及到妊娠相关营养代谢性疾病的处理,是妊娠结局改善的有效保障。本期专题包括2篇关于微量元... 妊娠期营养既是一个公共营养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也需孕产保健行业参与其中,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研究内容涉及到围孕期营养素评价、管理,也涉及到妊娠相关营养代谢性疾病的处理,是妊娠结局改善的有效保障。本期专题包括2篇关于微量元素与妊娠的综述和1篇关于妊娠糖尿病营养干预的多中心研究报告,从中得窥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现况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公共营养 多中心研究 临床实践 营养干预 孕产保健 妊娠结局 交叉学科
下载PDF
普通外科病人住院期间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动态变化的多中心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22
3
作者 杨鑫 崔红元 +6 位作者 陈伟 石汉平 唐云 陈鄢津 朱赛楠 朱明炜 韦军民 《肠外与肠内营养》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70-273,279,共5页
目的:调查普通外科病人入院时及出院时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动态变化。方法:在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对5家三甲医院普通外科住院病人进行前瞻性调查;在入院和出院时分别应用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和主观全面营养评定(SGA)对病人进... 目的:调查普通外科病人入院时及出院时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动态变化。方法:在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对5家三甲医院普通外科住院病人进行前瞻性调查;在入院和出院时分别应用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和主观全面营养评定(SGA)对病人进行一次营养状态评估,并收集体质量、BMI、握力、臂围、血清蛋白、血脂等营养相关指标,分析病人营养状态在住院期间的变化情况。结果:共纳入普通外科住院病人1818例,其中良性疾病病人806例,恶性肿瘤病人1012例;出院时NRS 2002筛查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56.71%,显著高于入院时的52.48%(χ^2=6.578,P=0.010);出院时SGA评定轻度以上营养不良发生率为42.01%,也显著高于入院时的31.02%(χ^2=47.256,P<0.001);分层分析发现恶性疾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比例的差异更显著(P<0.001),而良性疾病出院时和入院时的营养状态没有显著改变(P>0.05)。出院时病人体质量、握力、臂围、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均较入院时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普通外科住院病人出院时营养状态劣于入院时,尤其在恶性肿瘤病人中;营养不良是导致不良临床结局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外科 营养风险 营养不良 动态调查 临床结局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医院营养管理专家意见(2020) 被引量:6
4
作者 于康 陈伟 +2 位作者 秦瑛 孙文彦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1期27-32,共6页
为更好地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加强患者营养管理,北京市临床营养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制订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医院营养管理专家意见(2020)》。意见明确提出,应将营养管理、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纳入新型冠状病... 为更好地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加强患者营养管理,北京市临床营养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制订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医院营养管理专家意见(2020)》。意见明确提出,应将营养管理、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诊疗和患者康复的全过程,建立包括营养风险筛查、营养不良诊断、营养支持治疗和营养监测在内的合理规范的营养管理路径,以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免疫状况、生活质量和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食品安全 食品卫生 营养管理
下载PDF
老年人营养不良多学科决策模式中国专家共识(2023) 被引量:18
5
作者 马丽娜 吉彤 +10 位作者 李海龙 陈旭娇 张新军 冯辉 吴心音 陈彪 张存泰 于普林 陈琼 李耘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433-445,共13页
老年人营养不良作为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患病率高,且易被忽视。各种内部和外部风险因素,例如年龄、共病、多重用药、社会经济因素和生活方式等都会影响老年人的营养状况。营养不良会导致很多不良结局,如肌少症、衰弱、跌倒、骨折、失... 老年人营养不良作为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患病率高,且易被忽视。各种内部和外部风险因素,例如年龄、共病、多重用药、社会经济因素和生活方式等都会影响老年人的营养状况。营养不良会导致很多不良结局,如肌少症、衰弱、跌倒、骨折、失能和死亡等,造成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目前,国内外各指南推荐对营养不良老年人采用多学科综合管理,但缺乏具体的、可实施的方案和标准。该共识综合了国内外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及本领域专家的诊治经验,提出了老年人营养不良多学科决策模式,旨在临床实践中对老年人进行更加规范化的综合营养管理,促进健康老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 学科间信息交流 决策支持技术 老年人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营养膳食指导》临床应用解读 被引量:37
6
作者 陈伟 《北京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181-182,共2页
2020年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暴发并迅速蔓延。根据目前所报道的新冠肺炎患者的病理生理表现,很多重症患者存在严重的炎症反应,甚至炎症风暴,肺脏、心脏、肾脏等多种器官功能障碍,分解代谢显著。在已... 2020年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暴发并迅速蔓延。根据目前所报道的新冠肺炎患者的病理生理表现,很多重症患者存在严重的炎症反应,甚至炎症风暴,肺脏、心脏、肾脏等多种器官功能障碍,分解代谢显著。在已经发表的临床研究报告中,可以看到一些基础状况差、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1]和多重慢性病及肥胖症患者在感染后病情更加危重、预后更加不良、死亡风险更高。由于新冠肺炎患者数量激增,重症患者众多且尚缺乏特效治疗药物,除了心、肺器官支持外,针对患者一般情况支持就成为整体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就包含营养支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研究报告 肥胖症患者 肺炎患者 器官功能障碍 免疫力低下 死亡风险 重症患者 特效治疗药物
原文传递
关于加强临床营养教育的若干建议 被引量:18
7
作者 李增宁 许红霞 +13 位作者 任雨薇 杜红珍 贾平平 陈伟 秦侃 余震 陈莲珍 汪敏 姚庆华 张片红 吕全军 王昆华 石汉平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0年第1期27-31,共5页
临床营养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综合学科,已经成为临床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临床营养教育是依靠临床营养学这门课程,为培养更加专业的临床营养学人才开展的一门新的教育课程.目前我国的临床营养学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医学院校对临床营养学课... 临床营养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综合学科,已经成为临床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临床营养教育是依靠临床营养学这门课程,为培养更加专业的临床营养学人才开展的一门新的教育课程.目前我国的临床营养学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医学院校对临床营养学课程重视不够,在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建设方面均无法满足社会需求.通过借鉴国外营养教育制度,并结合国内临床营养人才需求现状,应注意不同专业的医学生在日后工作对临床营养的需求,逐渐开展临床营养学必修课教学,加强营养在临床应用的实践教学;并完善毕业后教育体系,对所有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增加要求到临床营养科轮转培训且不少于1个月,对非临床医学的营养师要求到临床科室轮转至少2个月.提高进修临床医师继续教育及培训营养支持治疗的认识.临床营养专业的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仍需我们不断完善理论体系,积极践行学科理论和知识,满足我国临床营养的人才需求,使社会认识到临床营养对促进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营养学 营养教育 教育改革
下载PDF
盘点2019年糖尿病治疗的临床营养实践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肖新华 李融融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随着糖尿病诊治水平的显著提高,营养治疗的实践理念、临床指南及研究关切也在不断进步和更新.本文总结2019年糖尿病整体管理的临床营养实践及研究进展.美国糖尿病学会在不断更新《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的同时也在强调和更新血糖管... 目的随着糖尿病诊治水平的显著提高,营养治疗的实践理念、临床指南及研究关切也在不断进步和更新.本文总结2019年糖尿病整体管理的临床营养实践及研究进展.美国糖尿病学会在不断更新《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的同时也在强调和更新血糖管理的合理营养干预.营养研究方面,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及体重管理作为相对低成本、高获益的干预手段在糖尿病治疗的意义不断被强调,此外,时间生物学、表观遗传学等也越来越多应用于糖尿病营养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营养 研究 进展
下载PDF
综合营养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瑞 柒铭铭 +5 位作者 杨微涛 黄健 肖锦艳 李一春 王永红 刘燕萍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4期434-439,共6页
目的 探讨综合营养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糖脂代谢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2021年5月~2021年7月共121名在全国6个分中心医院产科建档的妊娠24~28周的GDM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n=74)和对照组(n=47)。干预组接受综合营... 目的 探讨综合营养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糖脂代谢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2021年5月~2021年7月共121名在全国6个分中心医院产科建档的妊娠24~28周的GDM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n=74)和对照组(n=47)。干预组接受综合营养管理,包括至少6次门诊干预、个体化营养管理及妊娠期糖尿病半日规范化门诊宣教,并持续使用动态血糖监测仪和指血血糖监测仪监测血糖,每4周进行糖化白蛋白和尿常规检测,记录体质量、体成分、饮食运动实施、胎儿发育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照组接受常规营养指导。比较两组孕37周的血糖相关指标、分娩前的体质量增加和部分脂类代谢指标、妊娠结局以及产后42 d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孕妇的产前空腹血糖(P=0.006)、餐后2 h静脉血浆葡萄糖(P=0.009)、血酮(P=0.044)水平显著降低。两组间体质量增加值与体质量达标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干预组孕妇的产后2h OGTT试验结果小于对照组(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和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对于新生儿来说,干预组的巨大儿(P=0.042)、剖宫产(P=0.048)的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其他不良妊娠结局在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强化综合营养管理能够更好地控制孕妇血糖水平,改善GDM妇女的孕产妇和新生儿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综合营养管理 妊娠结局
下载PDF
打破不科学素食的营养误区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康 《健康向导》 2019年第3期34-35,共2页
世界卫生组织曾说'红肉致癌',于是很多人认为吃素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肉应该少吃,甚至不吃。但事实上,不科学吃素并不利于健康,甚至可能致癌。不科学吃素有哪些危害造成营养不均衡缺乏优质蛋白:优质蛋白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它广... 世界卫生组织曾说'红肉致癌',于是很多人认为吃素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肉应该少吃,甚至不吃。但事实上,不科学吃素并不利于健康,甚至可能致癌。不科学吃素有哪些危害造成营养不均衡缺乏优质蛋白:优质蛋白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它广泛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如肉、鱼、蛋、奶等。植物中只有豆类含有优质蛋白,如果素食者豆类摄入不够,就很容易缺乏优质蛋白。缺乏铁等矿物质:植物性食品中虽然也有富含铁元素的食材,但蔬菜中铁的吸收率远低于肉类,大多数蔬菜的铁吸收率只有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食者 胆固醇含量 动物性食品 维生素 不科学
下载PDF
营养不良患者再喂养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聪聪 李佳倩 +3 位作者 赵明曦 兰元梅 陈天超 冯悦颖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9期37-40,共4页
目的分析营养不良患者再喂养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3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04例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再喂养综合征发生情况分为再喂养综合征组(35例)与非再喂养综合征组(69例)。采用单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营养不良患者再喂养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3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04例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再喂养综合征发生情况分为再喂养综合征组(35例)与非再喂养综合征组(69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营养不良患者再喂养综合征的影响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两组性别、喂养前胃肠减压、喂养前使用胰岛素、喂养前使用抑酸剂、喂养前使用利尿剂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年龄、体重指数、营养风险评估量表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NRS 2002)、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营养液类型、肠内营养液温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多因素分析,年龄≥55岁、体重指数≥20.5 kg/m^(2)、NRS 2002评分6~7分、APACHEⅡ评分≥20分、使用短肽型营养液、肠内营养液温度36~38℃是营养不良患者再喂养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08、2.230、2.277、2.277、2.140、2.358,P均<0.05)。结论年龄≥55岁、体重指数≥20.5 kg/m^(2)、NRS 2002评分6~7分、APACHEⅡ评分≥20分、使用短肽型营养液、肠内营养液温度36~38℃是营养不良患者再喂养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在患者临床干预中需加强患者喂养情况的监测,加强喂养护理和营养支持,加强相关影响因素的控制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 再喂养综合征 危险因素 营养支持
下载PDF
22752例孕妇膳食营养评价和体成分分析
12
作者 宋敏 王莉莉 +4 位作者 王瑞 吴利龙 刘翠英 白晶 程迪 《青岛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186-190,共5页
目的 分析孕期不同孕周膳食营养摄入及体成分的现状,探讨有无相关性,为孕期个体化管理,改善母婴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20年—2022年来我院营养门诊和管理的22752名孕妇,分为三组:孕早组(<孕14周)4798人、孕中组(孕14~27+6周)... 目的 分析孕期不同孕周膳食营养摄入及体成分的现状,探讨有无相关性,为孕期个体化管理,改善母婴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20年—2022年来我院营养门诊和管理的22752名孕妇,分为三组:孕早组(<孕14周)4798人、孕中组(孕14~27+6周)11496人和孕晚组(孕28~40周)6458人,用24小时膳食回顾法行膳食摄入和营养素分析,比较不同孕周的膳食营养摄入差异;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体成分指标,同时收集其年龄、身高、体重等信息;结果 1.纳入孕妇人数孕中组比例最多占50.53%,其次是孕晚期28.38%,孕早期最少占21.09%;2.随着孕周的增加,体成分各指标都是上升的,其中体脂、体脂百分比、肌肉重、去脂体重随孕周上升显著,而细胞外水、细胞内水、无机盐虽也是上升的,但孕中晚组相对于孕早组上升显著,两组间差异却无统计学意义;3.随着孕周的增加,不同食物的摄入量都是上升的;其中总能量、碳水化合物、水果类的摄入都是随着孕周的增加在增加,且有统计学差异;而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蔬菜类、鱼禽肉蛋类等孕中晚组较孕早组摄入有差异,但孕中晚组之间是没有统计学差异,奶及奶制品摄入三组均没有统计学差异4.体成分各指标与奶及奶制品、大豆坚果类、蔬菜类、鱼肉亲蛋类摄入呈正相关,与谷薯类、水果类摄入呈负相关;结论 1.随着孕周的增加,孕妇体成分各指标和膳食营养摄入是在增加的;2.高水果、低碳水、高蛋白高热量摄入为目前的膳食特点并影响体成分;3.联合营养评价和体成分检测,尽早个体化干预,可能会为改善母婴结局提供临床和流行病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成分 膳食营养 孕期增重 妊娠结局 相关性
下载PDF
风湿免疫科进修医师临床规范化培训模式初探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上珠 李清扬 +4 位作者 李海龙 苏金梅 李梦涛 张文 曾小峰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3期519-522,共4页
目的评估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临床进修医师培训效果,探索风湿免疫科临床进修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方法2021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23名以中级为主的进修医师,参加多场景全面培训体系,包括门诊导师制带教,病房疑难危重症案例式教... 目的评估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临床进修医师培训效果,探索风湿免疫科临床进修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方法2021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23名以中级为主的进修医师,参加多场景全面培训体系,包括门诊导师制带教,病房疑难危重症案例式教学,和进修医师专科讲课,多学科讲座。经过6个月的培训,进修医师完成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医疗、科研、教学形式、进修时间4个方面,设为10道选择题和3道填空题。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经过6个月多场景全面培训体系的培训,进修医师自我评估,较进修前,医疗水平平均提高55.7%,科研能力平均提高50%。诊疗规范提高的平均值为60.9%,诊疗能力提高的平均值为53.5%。疑难病例诊疗水平提高的平均值为53.0%。少见病诊疗水平提高的平均值为50.4%。65.25%认为学习收获最大的是门诊,其次是病房和进修医师讲课。56.5%进修医师认为最佳进修时间为12个月。结论门诊导师制带教,病房疑难病例案例式教学,和进修医师专科讲课,多学科讲座结合的多场景全面培训体系对于培训风湿免疫科进修医师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免疫学 医学继续教育 进修医师 规范化培训 教学方法
下载PDF
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张宁 刘文晶 +5 位作者 康琳 陈伟 刘晓红 朱鸣雷 孙晓红 曲璇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68-471,共4页
目的分析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营养不良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连续入选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治疗的年龄≥65岁T2DM患者,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T2DM患者... 目的分析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营养不良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连续入选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治疗的年龄≥65岁T2DM患者,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T2DM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入选资料完整、年龄≥65岁的T2DM患者420例,其中男性187例(44.5%);年龄65~91岁,中位年龄76岁。所有入选患者中,合并营养不良者150例(35.7%)。与无营养不良的T2DM患者相比,营养不良患者的住院时间更长;营养风险筛查评分、体重指数、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更低;手握力、步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评分明显更低;需要辅助行走、过去1年内有跌倒史的比例更高;空腹血糖及三酰甘油水平较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更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握力(OR=0.945,95%CI:0.914~0.977,P=0.001)、步速(OR=2.888,95%CI:1.110~7.518,P=0.030),IADL(OR=0.757,95%CI:0.655~0.875,P<0.001),以及1年内跌倒史(OR=1.849,95%CI:1.135~3.012,P=0.014)是老年T2DM患者合并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结论住院老年T2DM患者合并营养不良的患病率高。握力和步速减低、低IADL,以及过去1年内有跌倒史是老年T2DM患者合并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营养不良 危险因素 住院病人 老年人
下载PDF
2014-2023年中国肠外营养处方中电解质补充的文献分析
15
作者 陈莲珍 范琳琳 +2 位作者 江华 朱明炜 陈伟 《北京医学》 2024年第11期925-930,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处方中电解质的补充情况。方法以“肠外营养”“静脉营养”“处方分析”“合理用药”“医嘱分析”为关键词,检索2014-2023年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发表的有关PN处方的相关文献,对纳入文献... 目的了解我国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处方中电解质的补充情况。方法以“肠外营养”“静脉营养”“处方分析”“合理用药”“医嘱分析”为关键词,检索2014-2023年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发表的有关PN处方的相关文献,对纳入文献中电解质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99篇(成人85篇、新生儿14篇),涉及处方839026份(成人810870份、新生儿28219份)。99篇文献中,86篇文献(成人72篇、新生儿14篇)明确PN处方中补充了电解质,涉及处方750874份(89.49%)。72篇成人PN相关文献中,16篇文献明确了PN中阳离子制剂品种补充情况,其中10篇(62.5%)文献同时补充4种阳离子;810807份成人PN处方中722655份(89.13%)补充了电解质,其中6261份(0.87%)处方的电解质补充存在稳定性超量;70篇(97.22%)文献未定期监测电解质补充情况。14篇新生儿PN处方相关文献中,仅7.1%(1/14)文献同时补充4种阳离子;28219份新生儿PN处方(100%)均补充电解质,其中516份(1.83%)处方存在稳定性超量。结论我国PN处方中电解质规范使用的比例偏低,表现为PN处方未添加电解质、或电解质补充超量,电解质制剂选择不规范等。建议规范PN处方中电解质补充,并定期监测电解质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支持治疗 肠外营养 电解质 合理用药 处方
原文传递
帕金森综合征患者营养不良与吞咽困难相关
16
作者 王瑞 付锦 +3 位作者 李蕊 张玉萍 王含 刘燕萍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9期1274-1278,共5页
目的明确参与多学科联合会诊(MDT)的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营养问题特征、营养状况与吞咽困难之间的相关性,并比较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与EAT-10量表两种吞咽困难评估方法对营养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11月至2023年1... 目的明确参与多学科联合会诊(MDT)的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营养问题特征、营养状况与吞咽困难之间的相关性,并比较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与EAT-10量表两种吞咽困难评估方法对营养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11月至2023年1月参与北京协和医院MDT的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使用EAT-10量表评分与VFSS吞咽困难评分,分别评价主观和客观吞咽困难;使用老年人营养风险指数(GNRI)、白蛋白、前白蛋白、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及颞肌厚度等营养指标评价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共30例研究对象符合纳入标准,年龄45~82(66.1±9.0)岁。使用GNRI进行综合营养状况评价,有6例(20%)存在营养不良风险。VFSS吞咽困难评分和EAT-10评分预测营养不良的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6(0.497~0.975)和0.927(0.827~1.000)。EAT-10评分与GNRI(r=-0.524,P<0.01)、BMI(r=-0.618,P<0.001)、前白蛋白(r=-0.616,P<0.001)存在相关;而VFSS吞咽困难评分仅与BMI(r=-0.446,P<0.05)和前白蛋白(r=-0.387,P<0.05)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需要MDT的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往往存在多种微量营养素失衡。与吞咽困难的客观评估相比,患者吞咽困难的主观感受对其营养状况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综合征 多学科联合会诊 营养状况 吞咽困难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相关
17
作者 王瑞 张玉萍 +4 位作者 李蕊 李运龙 李元 张园 刘燕萍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5期664-670,共7页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变异度(GV)对妊娠期高血压的影响,并探讨描述血糖变异度不同指标之间的差异,评估不同指标的预测价值,提出管理方案。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27例GDM孕妇。在诊断为GDM后进行连续血糖监测(CGM)、血压测量并...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变异度(GV)对妊娠期高血压的影响,并探讨描述血糖变异度不同指标之间的差异,评估不同指标的预测价值,提出管理方案。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27例GDM孕妇。在诊断为GDM后进行连续血糖监测(CGM)、血压测量并记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血糖变异性指数使用自动化计算程序EasyGV 9.0进行计算。结果在GDM患者中,孕期较高的血糖变异度与血压的升高显著相关。出院诊断中2例(1.6%)患者被诊断为子痫前期,9(7.1%)例患者被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低于目标范围时间(TBR)%水平与孕29~32周的舒张压、分娩时的舒张压、收缩压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与两次产检间收缩压变化率存在负相关。血糖变异度指标中CONGA(OR:3.648;95%CI:1.046,12.721;P=0.042)是妊娠期高血压的独立影响因素,当CONGA高于4.856时,GDM患者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增加。结论血糖变异度是GDM妇女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风险的GDM患者来说,应当尽可能保持血糖合理、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连续血糖监测 葡萄糖变异性 先兆子痫 妊娠期高血压
下载PDF
3885例中国社区老年人营养风险的多中心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16
18
作者 康军仁 邱月 +2 位作者 李海龙 时小东 陈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7-641,共5页
目的评估中国社区老年人营养风险情况,为社区老年人营养不良干预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样本,采用营养筛查量表(NSI)调查营养风险状况,以年龄、性别、城乡、地区和收入作为分层因素,... 目的评估中国社区老年人营养风险情况,为社区老年人营养不良干预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样本,采用营养筛查量表(NSI)调查营养风险状况,以年龄、性别、城乡、地区和收入作为分层因素,对老年人营养风险状况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60岁及以上居民的有效样本数为3885人,男性1894人(48. 8%),女性1991人(51. 2%); 60~69岁者占56. 2%,70~79岁者占28. 8%,80岁以上者占15. 0%;城市人口1665人(42. 9%),东部地区1592人(41. 0%),中部地区1211人(31. 2%),西部地区1082人(27. 8%)。高度营养风险的人群占比为48. 4%,女性(50. 7%)高于男性(46. 0%),80岁及以上年龄段(53. 0%)高于其他年龄段,城市(41. 7%)低于农村(53. 9%),东部地区较高(52. 9%)。城乡(χ~2=69. 4,P=0. 000)、地区(χ~2=72. 0,P=0. 000)、性别(χ~2=15. 7,P=0. 000)、不同年龄阶段(χ~2=33. 7,P=0. 000)、不同收入(χ~2=304. 9,P=0. 000)、不同居住类型安排(χ~2=128. 1,P=0. 000)之间老年人的营养风险状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老年人存在高营养风险,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老年人 营养风险 营养筛查量表
下载PDF
基于加速术后康复的胸外科手术预康复管理专家共识(2022) 被引量:53
19
作者 刘子嘉 张路 +8 位作者 刘洪生 仓静 王天龙 闵苏 陈丽霞 陈伟 李单青 黄宇光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胸外科手术预康复管理专家共识”工作小组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3期387-401,共15页
预康复管理是加速术后康复的重要内容和启动环节。胸外科手术前多模式预康复可提高患者的围术期功能状态、改善手术预后的临床意义已得到广泛认可。但胸外科预康复的具体实施流程与内容尚缺乏指导规范,临床应用中也存在一定困惑。《基... 预康复管理是加速术后康复的重要内容和启动环节。胸外科手术前多模式预康复可提高患者的围术期功能状态、改善手术预后的临床意义已得到广泛认可。但胸外科预康复的具体实施流程与内容尚缺乏指导规范,临床应用中也存在一定困惑。《基于加速术后康复的胸外科手术预康复管理专家共识(2022)》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及多次专家讨论结果,在胸外科预康复适用范围、推荐应用时间、预康复前综合评估、具体实施内容及管理流程5个方面达成了初步共识,将为临床工作提供有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康复 加速术后康复 胸外科手术 专家共识
下载PDF
第二次置入PICC患者导管并发症发生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孙文彦 任赛 +4 位作者 刘玮楠 李真 李佳倩 李春燕 霍晓鹏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2-336,共5页
目的:调查第二次置入PICC患者导管并发症发生现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为预防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4年3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进行第二次置入PICC的3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 目的:调查第二次置入PICC患者导管并发症发生现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为预防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4年3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进行第二次置入PICC的3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置管相关信息及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98例(28.2%)的第二次置管患者在导管留置期间发生并发症。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ICC类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期间置入PICC导管及吸烟史是导管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第二次置入PICC患者导管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应关注此类人群,置管前充分评估患者情况,选择适宜的PICC导管,置管后加强维护与健康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第二次置管 并发症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