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住院患者治疗质量控制与分析:来自北京市9家医院的访谈与病历调查
1
作者 卢丽婷 周艳萍 +9 位作者 王湘 李孝远 侯晓荣 朱立东 徐小红 孙桂彬 王子元 张杰石 赵林 巴一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9-405,共7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当前肿瘤住院患者的治疗质量,识别治疗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为完善我国癌症防治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市9家医院作为检查对象,通过专家现场访谈及病历抽查,采用《北京市肿瘤诊疗质控检查表》对... 目的分析北京市当前肿瘤住院患者的治疗质量,识别治疗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为完善我国癌症防治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市9家医院作为检查对象,通过专家现场访谈及病历抽查,采用《北京市肿瘤诊疗质控检查表》对抽检医院2023年1—10月抗肿瘤治疗过程中的硬件、管理、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等方面进行评估,分析肿瘤治疗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在接受检查的9家医院中,仅2家(22.2%)配备层流室,3家(33.3%)建有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制度管理方面,7家(77.8%)抗肿瘤药物处方权限管理规范,8家(88.9%)应急预案完备,5家(55.6%)有肿瘤专科药师。抗肿瘤药物治疗方面,病理诊断支持率(97.6%)、治疗前常规检查完整率(96.3%)、不良反应处理得当率(92.7%)、出院小结(95.1%)和入院病史记录(91.5%)完整率较高。治疗前TNM分期准确率(70.7%)及后续疗效评价完整率(76.9%)尚需加强。肿瘤专科在TNM分期准确率(86.0%比46.9%,P<0.001)及知情同意书完整度(100%比68.8%,P<0.001)、药物适应证评价完整率(96.0%比78.1%,P=0.025)、入院病史记录完整率(98.0%比81.3%,P=0.008)、药物剂量合理率(96.0%比75.0%,P=0.005)、药物输注时间合理率(100%比62.5%,P<0.001)和药物输注顺序合理率(100%比87.5%,P=0.010)方面均明显优于非肿瘤专科。放射治疗方面,整体质量较高,但后续疗效评价恰当率仅为39.3%,需进一步加强。手术治疗方面,术前病理诊断支持率(78.1%)、TNM分期准确率(37.5%)均较低,存在术前评估不全及多学科讨论缺失问题。结论我国肿瘤治疗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建议未来通过规范肿瘤分期评估流程、加强对非肿瘤专业科室的准入考核、推动多学科诊疗模式实施、建立多部门联合管理模式,对肿瘤诊疗质量相关指标进行严密监测,以促进肿瘤诊疗质量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诊疗 质量控制 质量改进 规范化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放疗科的应对策略与思考
2
作者 孙显松 侯晓荣 +5 位作者 刘晓明 周兵 柴爽 胡克 邱杰 张福泉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1期9-12,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肿瘤患者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放疗作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疫情期间成为重要的替代或延缓手术的治疗手段。北京协和医院放疗科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制定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肿瘤患者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放疗作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疫情期间成为重要的替代或延缓手术的治疗手段。北京协和医院放疗科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制定严密而科学的防控管理体系,保证了放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对防控管理相关策略进行总结与思考,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开展放疗工作提供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放射治疗 流行病 感染控制
下载PDF
中国医学物理学科的建设与探索专家共识 被引量:1
3
作者 殷芳芳 杨振宇 +51 位作者 蔡璟 柏森 陈敏斌 陈明 陈牧 戴安伟 单国平 邓小武 葛云 耿建华 耿立升 胡春洪 胡鹏 胡伟刚 黄晓延 蒋承峰 金献测 黎田 李左峰 刘蔓居 卢晓明 倪昕晔 潘玉藤 秦颂兵 秦文健 邱杰 全红 沈定刚 王大江 王辉东 王建良 王理 王石 王为 温宁 吴锦昌 杨益东 姚毅 尹勇 于金明 俞家华 张红志 张雷 张艺宝 赵维 赵旭娜 郑志鸿 周超 周光明 周凌宏 卓维海 朱玉春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397-403,共7页
本共识围绕医学物理学科的教育现状、专业方向建设、课程设计、实习要求及研究生毕业标准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医学物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以应对社会对健康与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及医疗设备国产化的挑战。目前,中国医学物理教育面临教育途径... 本共识围绕医学物理学科的教育现状、专业方向建设、课程设计、实习要求及研究生毕业标准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医学物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以应对社会对健康与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及医疗设备国产化的挑战。目前,中国医学物理教育面临教育途径多样性、课程设计差异性、师资短缺等问题,在此,讨论了整合国际经验,构建全面、规范化的医学物理学科体系的策略,体系涵盖放射治疗物理、医学影像物理、核医学物理、放射防护物理、放射生物物理及放射工程物理等方向,并强调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以提高诊疗的准确性和效率。此外,还探讨了医学物理研究生教育的改进,包括师资和教学环境建设、专业课程设置等;还需建立教学质量评估机构,确保教育内容与国际标准一致,反馈学生和雇主的需求。本共识提倡全面提升医学物理学科的规模和影响力,提升教育质量和专业水平,实现教育的精细化和精英化,并加强国内外合作,以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支撑“健康中国2030”政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物理 学科建设 教育体系 临床应用 国际合作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新型妇科后装施源器自动重建系统研发
4
作者 张文君 于浪 +3 位作者 张杰 杨波 罗春丽 邱杰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4期7-12,27,共7页
目的:开发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施源器自动重建系统,以实现CT引导妇科近距离治疗中Fletcher施源器高效准确地自动重建。方法:施源器自动重建系统分为两个部分:应用2.5D的DpnUNet分割CT图像上的施源器掩膜;通过三维连通区域算法以及骨骼提... 目的:开发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施源器自动重建系统,以实现CT引导妇科近距离治疗中Fletcher施源器高效准确地自动重建。方法:施源器自动重建系统分为两个部分:应用2.5D的DpnUNet分割CT图像上的施源器掩膜;通过三维连通区域算法以及骨骼提取算法获取数字化的施源器管道中心线。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妇科近距离放射治疗的68例患者资料,将其中10例患者CT计划作为测试集,将58例患者CT计划采用十折交叉验证方法用于训练,对开发的施源器自动重建系统结果与手动重建结果进行几何一致性比较,并通过三维后装逆向优化计划设计获取剂量学指标高风险临床靶体积(HR-CTV)、90%和98%靶区体积剂量(D_(90)、D_(98)),膀胱、直肠、乙状结肠和小肠的接受最大照射剂量的2 cc体积内的最小剂量(D_(2cc)),探究自动重建系统的临床可用性。结果:在10例测试集患者数据中,自动重建与手动重建的宫腔管以及左右穹窿管中心线顶端平均距离分别为0.335、0.361和0.362 mm,中心线之间的平均豪斯多夫距离(HD)分别为0.398、0.367和0.324 mm;保持驻留位置和驻留时间一致的情况下,两种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差异均<2%,具有很高的几何一致性以及临床价值。结论:施源器自动重建系统能够实现高精度的Fletcher施源器的全自动重建,降低潜在的人为错误概率,并提升临床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近距离治疗 妇科施源器
下载PDF
HyperArc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颅内肿瘤分次内及分次间摆位误差分析
5
作者 李楠 于浪 +4 位作者 孙显松 曲慧颖 王忆君 杨波 连欣 《中国医学装备》 2025年第2期15-19,共5页
目的:基于超弧(HyperArc)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技术,利用六维自由床联合双面膜固定方式治疗颅内肿瘤,分析其分次内及分次间的摆位误差,为该技术的临床精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3月至7月北京协和医院进行放疗的13例颅内... 目的:基于超弧(HyperArc)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技术,利用六维自由床联合双面膜固定方式治疗颅内肿瘤,分析其分次内及分次间的摆位误差,为该技术的临床精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3月至7月北京协和医院进行放疗的13例颅内肿瘤患者,均采用HyperArc SRT技术进行治疗。对治疗中分次内及分次间采集的锥形束CT(CBCT)验证图像进行分析,分析左右(x)、头脚(y)和腹背(z)方向的3个平移方向和旋转方向的摆位误差。设每次初始摆位误差为A组、经六维自由床修正摆位误差后的剩余误差为B组,治疗结束后的误差为C组。B组和C组差异均为分次内变化。根据边界(Margin)外放公式,利用分次内摆位误差计算所需的外放边界范围。结果:在六维自由床修正联合双面膜固定方式下,共进行59次头部的HyperArc SRT,在A、B和C组六维方向的平均误差比较中,A组x、y方向的误差分别为(0.119±0.039)、(-0.133±0.047)cm,与B组的误差(0.004±0.002)、(0.018±0.005)cm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90、-3.224,P<0.05),其余方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旋转方向的俯仰(RX)方向误差为(0.033±0.021)°,与C组的(0.122±0.0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6,P<0.05),其余方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颅内肿瘤计划设计外放边界中,x、y和z方向分别为0.6、0.9和0.4 mm。结论:在HyperArc SRT技术进行颅内肿瘤放疗中,采用六维自由床联合双面膜治疗方式,能够显著缩小边界外放,在保证对肿瘤体积(GTV)精确照射的同时,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体积和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位误差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 六维自由床 颅内肿瘤
下载PDF
169例骨转移放疗后近期止痛效果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侯晓荣 张福泉 +4 位作者 孙帅 何家琳 胡克 沈捷 连欣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分析放疗对骨转移疼痛的近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169例的放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放疗方案分为三组:常规分割组:每次1.8-2Gy,每周5次,总量30~60Gy;中分割组:每次3Gy,每周3次,总量30~42Gy;低分... 目的:分析放疗对骨转移疼痛的近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169例的放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放疗方案分为三组:常规分割组:每次1.8-2Gy,每周5次,总量30~60Gy;中分割组:每次3Gy,每周3次,总量30~42Gy;低分割组:每次4Gy,每周2次,总剂量20~28Gy。结果:疼痛缓解率CR、PR、MR、NR分别为8%、84%、3.5%、4.5%,总有效率(CR+PR)为92%。不同放疗方案组的疼痛缓解有效率及不同病灶部位的疼痛缓解有效率之间无显著差别。结论:放射治疗骨转移疼痛的疗效明确,可作为骨转移癌首选的治疗方式。一些精确放疗技术也可考虑应用于肿瘤的姑息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移 放射治疗 疼痛缓解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对儿童原发颅内生殖细胞肿瘤52例的临床诊治及随诊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乐嘉 赵雪臻 +4 位作者 肖娟 朱慧娟 姚勇 连欣 钟定荣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178-183,共6页
目的总结经病理明确诊断的儿童原发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并探讨化疗联合低剂量放疗的临床疗效及转归。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12月-2015年12月通过内分泌、儿科、病理科、神外科、检验科、病理科多科协作模式确诊的1~18岁原... 目的总结经病理明确诊断的儿童原发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并探讨化疗联合低剂量放疗的临床疗效及转归。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12月-2015年12月通过内分泌、儿科、病理科、神外科、检验科、病理科多科协作模式确诊的1~18岁原发颅内生殖细胞肿瘤5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化疗联合低剂量放疗的31例患儿评估疗效,并做初步随诊。结果患儿因尿崩症、生长迟缓、闭经、性早熟等症状首诊于内分泌科或儿科。65%(34/52)的患儿在脑外科行神经内镜下活检/切除术,15%(8/52)行立体定向脑活检术。实验室检查发现60%(27/45)患儿血清βHCG水平正常,13%(6/45)脑脊液βHCG正常。病理检查提示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生殖细胞瘤,占87%(45/52),其中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占10%(5/52)。按病理类型分组,预后不良组2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预后中等组(P<0.01)。化疗+低剂量放疗后,总有效率达92%,全部患儿无智力障碍、严重神经认知障碍等并发症。结论当血清βHCG水平正常,而临床怀疑颅内生殖细胞瘤时,建议经神经内镜微创活检,以早期明确诊断及病理类型。儿童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预后与病理类型有关。基于病理类型的预后分类,可更好地对患儿的转归进行分层,以利于治疗方案的确定和预后的评估。化疗+低剂量放疗的方案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明显改善了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患儿生活质量和神经认知功能。多学科合作模式对于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治更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生殖细胞肿瘤 肿瘤标志物 儿童 病理
下载PDF
新型“环形”机架加速器在宫颈癌术后盆腔放疗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杨波 汪之群 +7 位作者 李文博 王忆君 张新 吴柱凤 周宗凯 胡克 张福泉 邱杰 《中国医疗设备》 2021年第4期24-29,共6页
目的研究使用瓦里安Halcyon直线加速器对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方法随机选择28例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对其进行CT模拟定位、靶区及危及器官勾画,并设计3~4个全弧的容积调强计划,对剂量分布、调强验证、摆位误差、穿射剂量等结... 目的研究使用瓦里安Halcyon直线加速器对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方法随机选择28例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对其进行CT模拟定位、靶区及危及器官勾画,并设计3~4个全弧的容积调强计划,对剂量分布、调强验证、摆位误差、穿射剂量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8例计划均满足临床治疗标准。靶区适形度、剂量跌落及均匀性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992、3.911、1.064;独立核查3Dγ通过率平均值为99.386%;Portal Dosimetry面剂量2%/2 mm 3Dγ通过率平均值为97.120%;Arccheck面剂量2%/2 mm、3%/3 mm通过率平均值分别为95.560%、99.180%;点剂量平均偏差-0.117%;合成野穿射剂量一致性平均值97.308%。结论Halcyon 1.0新型“环形”机架加速器在宫颈癌术后盆腔放疗中能获得较优的剂量分布和较快的执行效率,基于电子射野影像系统的分次间剂量检测能有效发现治疗过程中体重及内部器官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lcyon直线加速器 宫颈癌 质量保证 容积调强 穿射剂量
下载PDF
两种放疗技术治疗难治性瘢痕疙瘩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孙帅 于浪 +2 位作者 王贝 吴钦宏 张福泉 《中国医疗设备》 2020年第7期49-53,共5页
目的本文比较了6 MeV电子线和铱192(192Ir)高剂量率(High Dose Rate,HDR)表面敷贴近距离放疗两种技术治疗难治性瘢痕疙瘩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在头颈部仿真模体和固体水模体上,标注出常见难治性瘢痕疙瘩位置(下颌区瘢痕切口及长度大于25 c... 目的本文比较了6 MeV电子线和铱192(192Ir)高剂量率(High Dose Rate,HDR)表面敷贴近距离放疗两种技术治疗难治性瘢痕疙瘩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在头颈部仿真模体和固体水模体上,标注出常见难治性瘢痕疙瘩位置(下颌区瘢痕切口及长度大于25 cm的瘢痕切口),在表面敷贴与不敷贴Flap管状施源器两种情况下,进行CT扫描,获得4套CT图像,之后应用计划系统模拟6 MeV电子线外照射及192Ir HDR表面敷贴近距离放疗两种技术的剂量分布。结果表面敷贴近距离治疗,在剂量学上优势明显:更集中照射需要照射的区域;减少对周围健康皮肤的辐射;凹凸不平的表面,仍能保持参考平面的剂量分布一致;较长切口,外照射需要分野照射的病例中,采用近距离治疗避免分野处剂量衔接不佳等问题。结论瘢痕表面敷贴近距离治疗,在治疗较长及表面不平的难治性瘢痕时,与电子线外照射比较,剂量优势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放疗 外照射 近距离治疗 剂量学比较
下载PDF
Tomotherapy HDA型螺旋断层调强放疗设备剂量传输方式的质控标准建立 被引量:2
10
作者 庞廷田 于浪 +5 位作者 杨波 刘峡 刘楠 李文博 董婷婷 邱杰 《中国医疗设备》 2022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通过对本单位新装Tomotherapy HDA的两种调强传输方式的剂量验证结果进行测量分析,确定质控结果的合理范围,为质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依照AAPM TG119要求对其提供的病例制作调强治疗计划,每种病例根据传输方式、铅门大小和运动方式... 目的通过对本单位新装Tomotherapy HDA的两种调强传输方式的剂量验证结果进行测量分析,确定质控结果的合理范围,为质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依照AAPM TG119要求对其提供的病例制作调强治疗计划,每种病例根据传输方式、铅门大小和运动方式分别制作计划,共95例调强计划,分别测量点剂量100例,面剂量45例,分析实际测量结果,并分别计算不同调强传输类型计划的置信区间。结果 Tomo-Helical传输模式靶区点剂量测量置信区间为±2.43%,危及器官点剂量验证置信区间为±1.46%。Tomo-Direct模式靶区点剂量验证置信区间为±2.72%,危及器官点剂量验证置信区间为±2.66%。面剂量验证结果为:Tomo-Helical模式通过率≥97.9%,Tomo-Direct通过率≥96.9%。结论本研究对本单位新安装的Tomotherapy HDA新型螺旋断层调强治疗进行测试,所测参数置信区间均在报告推荐范围之内,为新的螺旋断层调强技术和日后调强治疗计划的质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断层调强放射治疗 调强计划验证 Gamma分析 置信区间
下载PDF
外照射放疗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止痛治疗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侯晓荣 张福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恶性肿瘤骨转移 治疗作用 外照射 止痛 放疗 缓解疼痛 肿瘤合并症 姑息治疗
下载PDF
CODE方案密集周化疗和多学科综合治疗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龙芸 王树兰 +5 位作者 王孟昭 张福泉 张志庸 刘艳霞 陈艳 李俊蓉 《癌症进展》 2013年第2期106-115,共10页
目的探讨CODE方案密集周化疗及多学科综合治疗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疗效及生存预后因素。方法 1995年3月至2005年12月入组SCLC患者118例,其中男性86例(72.9%),女性32例(27.1%),中位年龄55岁,局限期(LD)30例(25.4%)... 目的探讨CODE方案密集周化疗及多学科综合治疗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疗效及生存预后因素。方法 1995年3月至2005年12月入组SCLC患者118例,其中男性86例(72.9%),女性32例(27.1%),中位年龄55岁,局限期(LD)30例(25.4%),广泛期(ED)88例(74.6%),所有患者均有病理或细胞学诊断。周化疗药物包括顺铂、长春新碱、阿霉素及依托泊苷,主要通过增加给药频率增加药物剂量强度,总疗程为9周。CODE方案疗效达CR或PR即可接受胸部放疗(RT),放疗后患者KPS>60,再行维持治疗(MCT)。11例患者于CODE前或后进行了手术。对CODE及综合治疗均按实体瘤疗效评定。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COX多因素回归比例风险模型进行了生存预后因素分析。结果对110例患者进行了CODE疗效评定,其中CR 17例(15.5%),PR 79例(71.8%),PD 5例(4.5%),不良反应轻微。主要治疗模式是CODE+RT+MCT,总计83例(70%)。105例(89%)患者对CODE+多学科治疗有效,CR 29例(25%),PR76例(64%)。118例SCLC患者的中位生存期(MST)为21个月(95%CI:17.5~24.6),ED为17个月(95%CI:12.4~21.6),LD 38个月(95%CI:12.2~63.8),P=0.000。ED、LD 1年生存率分别为70.5%和93.3%(P=0.022),5年生存率为12.5%和40%(P=0.003)。单因素及COX多因素分析显示疗效、治疗模式及疾病分期与患者生存密切相关。结论 SCLC患者经CODE及多学科综合治疗生存明显延长。CODE方案是SCLC重要的内科治疗,且耐受性好。早期的SCLC可选择外科治疗。维持治疗的临床研究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化学疗法 放射治疗 综合治疗
下载PDF
术前应用FOLFOX方案联合放疗治疗中低位直肠癌35例报告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斌 肖毅 +3 位作者 林国乐 张福泉 胡克 邱辉忠 《癌症进展》 2009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FOLFOX4方案化疗联合放疗治疗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本院2006年3月以来35例术前应用FOLFOX4方案联合放疗进行新辅助治疗的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低位前切除术20例,腹...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FOLFOX4方案化疗联合放疗治疗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本院2006年3月以来35例术前应用FOLFOX4方案联合放疗进行新辅助治疗的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低位前切除术20例,腹会阴联合切除15例,保肛率为57.1%(20/35)。30例患者(85.7%)新辅助治疗后排便困难、便次增多、便血等症状得以改善。肿瘤完全消退5例,肿瘤部分缓解26例,病情稳定4例,治疗有效率为88.6%(31/35)。病理完全缓解率为14.3%;肿瘤分期降低25例,降期率为71.4%。结论FOLFOX4术前化疗方案应用于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安全有效,可达到大部分患者术前肿瘤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药物疗法 放射疗法 新辅助治疗
下载PDF
胰腺癌放疗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江华 张福泉 赵玉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5年第3期129-131,共3页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放射疗法
下载PDF
影像引导大分割放疗在转移性甲状腺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沈晶 乔彩霞 +2 位作者 胡克 侯晓荣 张福泉 《肿瘤影像学》 2022年第5期491-497,共7页
目的:分析影像引导的大分割外照射放射治疗(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EBRT)在转移性甲状腺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并分析2008年1月—2021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接受大分割(2.5~8.0 Gy/f)... 目的:分析影像引导的大分割外照射放射治疗(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EBRT)在转移性甲状腺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并分析2008年1月—2021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接受大分割(2.5~8.0 Gy/f)EBRT的甲状腺癌患者。接受大分割EBRT,均采用影像引导的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技术。剂量(24~66)Gy/(6~25)次,2.5~8.0 Gy/次。应用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估临床症状缓解效果,按照实体瘤临床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RECIST)1.1版对可测量病灶进行评估,应用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CTCAE)4.0版评估不良反应。Kaplan-Meier方法计算无局部复发生存(local recurrence-free survival,LPFS)、无疾病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及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Cox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63例转移性甲状腺癌患者接受了EBRT治疗。中位随访时间49个月,2年、5年的LRFS分别为55.0%和42.5%,2年、5年的PFS分别为70.0%和37.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学类型、转移灶数目是影响患者5年PFS的因素(P<0.05)。35例骨转移患者获得临床症状缓解:治疗后1个月有效率为75.0%(18/24),治疗后3~6个月有效率为91.67%(22/24)。28例可测量病灶:治疗后2~6个月,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7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7例,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者10例,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者4例,评估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85.71%,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50.0%。全组无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影像引导大分割EBRT,对于转移性甲状腺癌患者,有很好的临床症状缓解率,局部病灶控制率高,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预期有生存获益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外照射放射治疗 大分割 局部控制率
下载PDF
宫颈癌放疗患者性生活质量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甄宏楠 田园 +7 位作者 沈晶 马佳彬 王文惠 管慧 苗政 张园 胡克 张福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1-505,共5页
目的调查宫颈癌放疗患者性生活质量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以2013年12月至2018年12月诊治的205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标量表对患者性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状况、职业等... 目的调查宫颈癌放疗患者性生活质量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以2013年12月至2018年12月诊治的205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标量表对患者性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状况、职业等)和治疗资料(临床分期、治疗方式等)。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及Kruskal-Wallis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各因素对宫颈癌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宫颈癌放疗患者普遍存在性生活障碍,总分5.5(3.6,16.3)分,各子量表得分分别为性欲望1.20(0,1.80)分、性唤醒0.90(0,1.80)分、阴道润滑0.30(0,3.30)分、性高潮0(0,2.80)分、满意度2.40(1.60,3.60)分、性交痛0(0,2.80)分。年龄(P=0.010)、放疗结束时间(P=0.008)、婚姻状况(P=0.020)、家庭状况(P=0.010)及职业(P=0.024)是影响宫颈癌放疗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因素。结论宫颈癌放疗患者性生活质量受多重因素影响,应选择性地对患者进行治疗、心理、放疗后性生活等方面的指导,改善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性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放疗 性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对科普信息需求度调查及信息质量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甄宏楠 苗政 +5 位作者 连欣 胡克 沈晶 马佳彬 管慧 张福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8-395,共8页
目的调查宫颈癌患者对科普信息的需求度,评估中文网络宫颈癌科普信息质量及其阅读难度。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宫颈癌患者对医学科普信息的需求度。采用Discern评分系统,对百度和搜狗检索出来的宫颈癌科普文章进行评分。建立中文阅读难... 目的调查宫颈癌患者对科普信息的需求度,评估中文网络宫颈癌科普信息质量及其阅读难度。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宫颈癌患者对医学科普信息的需求度。采用Discern评分系统,对百度和搜狗检索出来的宫颈癌科普文章进行评分。建立中文阅读难度分析模型,分析文章阅读难易程度。结果53.6%的受调查人群至少每周搜索网络科普信息,其主要目标阅读内容是疾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症状、治疗的选择、治疗的不良反应和预后;96.4%受调查者认为网络科普信息可靠。纳入样本库的104条检索结果中,13条(12.5%)符合纳入标准,91条(87.5%)未入选,包括重复内容32条(30.8%),非文字网页6条(5.8%),字数较少(小于300)18条(17.3%),广告7条(6.7%),新闻3条(2.9%),论坛贴吧22条(21.2%),学术论文3条(2.9%)。根据Discern评分系统,两位专业医师对13篇纳入文章的出版物可靠性(r=0.728,P<0.001)、治疗相关信息质量(r=0.431,P<0.001)和综合评分(r=0.559,P<0.001)评估一致,且总体评分的平均分为3分。可靠性评估中平均分小于3分的对应问题是:出版物的内容来源、信息如何产生、赞助方和引用细节以及尚未明确部分。治疗信息评估中,各项评分的平均分均小于3分。阅读难度分析结果显示,13篇文章中,研究生论文水平(5级)4篇,本科论文水平(4级)4篇,高中教材水平(3级)0篇,高于义务教育水平(≥3级)共计8篇(61.5%);义务教育水平(≤2级)仅5篇(38.5%)。结论绝大多数受调查的宫颈癌患者会通过网络搜索临床诊疗信息并相信其可靠性。中文搜索引擎对高质量医学科普文章的检出率较低。现有的高质量医学科普文章较少,阅读难度较大,需要专科医师撰写更多易读的高质量文章进行科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网络科普信息 信息质量 阅读难度分析
下载PDF
影响宫颈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甄宏楠 田园 +4 位作者 沈晶 马佳彬 王文惠 管慧 张福泉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9年第11期1618-1622,共5页
目的调查宫颈癌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12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205例宫颈癌患者。采用宫颈癌生活质量评估量表(FACT-CxV4. 0)中文版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同时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包括年... 目的调查宫颈癌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12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205例宫颈癌患者。采用宫颈癌生活质量评估量表(FACT-CxV4. 0)中文版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同时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状况和职业等;治疗资料包括临床分期和治疗方式等,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及Kruskal-Wallis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各因素对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纳入研究的宫颈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109(93,123)分,其中生理状况为18(15,21)分;社会/家庭状况为20(17,23)分;情感状况为18(16,20)分;功能状况为16(11,21)分;附加关注为37(32,42)分。年龄(P<0. 05)、放疗是否结束(P<0. 01)、家庭状况(P<0. 01)和婚姻状况(P<0. 01)是影响宫颈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结论宫颈癌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应积极处理放疗相关并发症,加强患者教育及康复指导,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放疗 生活质量分析
下载PDF
基于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TG119报告的TaiChi加速器质量控制体系建立研究
19
作者 庞廷田 王涛 +7 位作者 雷琪琪 杨波 汪之群 张杰 陈胤竹 李世豪 昝鹏 邱杰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6期1-5,11,共6页
目的:依据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AAPM)TG119号报告测试方法和项目对TaiChi加速器在RayStation治疗计划系统(简称RayStation系统)中的建模数据模型进行测试评估。方法:在治疗计划系统中按AAPM TG119号报告要求设计模拟多靶区、前列腺靶... 目的:依据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AAPM)TG119号报告测试方法和项目对TaiChi加速器在RayStation治疗计划系统(简称RayStation系统)中的建模数据模型进行测试评估。方法:在治疗计划系统中按AAPM TG119号报告要求设计模拟多靶区、前列腺靶区、头颈靶区、容易型C形靶区计划和困难型C形靶区计划等不同临床情况测试病例的调强放射治疗(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测量两种计划中点剂量和面积量偏差,并将测试结果与AAPM TG119报告中推荐的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使用IBA CC13电离室和ArcCHECK矩阵电离室分别对点剂量和面剂量进行验证,评估标准为3%/3mm的γ通过率。采用置信度评判测量剂量与计算剂量的一致性。结果:测试病例计划剂量目标、点剂量偏差及面剂量分布准确性均满足报告要求:测试病例IMRT和VMAT计划的靶区高剂量点平均剂量偏差分别为(0.39±1.02)%和(1.27±0.64)%,置信度分别为2.39%和2.52%。IMRT和VMAT计划的危及器官(OAR)低剂量点平均剂量偏差分别为(0.53±1.73)%和(0.88±1.11)%,置信度分别为3.92%和3.06%。IMRT和VMAT计划3%/3mm标准下的平均γ通过率分别为(99.52±0.366)%和(99.86±0.136)%,置信度分别为1.196%和0.406%。结论:TaiChi加速器性能和Raystation系统6MV FFF模型拟合精度满足AAPM TG119号报告标准,依据此测试结果建立后续设备和患者质控的标准,并为后续加速器性能的改进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医学物理家协会(AAPM)TG119报告 加速器 调强放射治疗(IMRT)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
下载PDF
阴道多通道柱状施源器旋转的剂量学影响研究
20
作者 张文君 于浪 +5 位作者 杨波 张杰 罗春丽 祝起禛 杨景茹 邱杰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期34-39,45,共7页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癌术后阴道内照射中多通道柱状施源器旋转误差的剂量学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8例行子宫内膜癌术患者,回顾性分析采用阴道多通道柱状施源器治疗的患者计划,保持与临床计划相同驻留模式,分别...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癌术后阴道内照射中多通道柱状施源器旋转误差的剂量学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8例行子宫内膜癌术患者,回顾性分析采用阴道多通道柱状施源器治疗的患者计划,保持与临床计划相同驻留模式,分别顺时针旋转22.5°和45.0°,模拟临床分次间施源器置入存在旋转误差的状态,分析两种旋转幅度下靶区和危及器官(OAR)的剂量学变化。结果:当施源器旋转22.5°时与临床计划相比,90%靶区体积接受的最小剂量(D_(90))降低了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6,P<0.05),膀胱、直肠接受最大照射剂量的2cc体积内的最小剂量(D_(2cc))分别增加2.35%和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2.40,P<0.05);当施源器旋转45°时与临床计划相比,靶区D_(90)降低了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7,P<0.05),膀胱、直肠D_(2cc)分别增加6.50%和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2、-6.9,P<0.05);施源器旋转22.5°和45.0°后计划中乙状结肠和小肠的受量与原计划差异较小,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通道柱状施源器在阴道内照射中可提供个体化的剂量分布,但在患者实施分次治疗时,需关注施源器的置入状态,避免与初始计划中施源器位置产生角度差异影响靶区及OAR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近距离治疗 多通道柱状施源器 三维治疗计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