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传播学建设新起点
1
作者 魏超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5,共5页
回望传播学被引入中国的过程,可以看出,中国特色传播学建设正面临一个新起点。从认知起点看,国内传播学研究者很早就认识到必须建设中国特色传播学,但实际建设情况不容乐观;从实践起点看,五千年的传播现象和传播思想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回望传播学被引入中国的过程,可以看出,中国特色传播学建设正面临一个新起点。从认知起点看,国内传播学研究者很早就认识到必须建设中国特色传播学,但实际建设情况不容乐观;从实践起点看,五千年的传播现象和传播思想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显著的学术价值;从逻辑起点看,可以在“信息共享”这一核心概念上构建中国特色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 中国特色 自主知识体系 信息共享
下载PDF
DOI标准提升我国学术期刊传播效能研究
2
作者 陶云云 张志林 刘华坤 《新闻传播科学》 2024年第1期65-71,共7页
DOI标准在学术期刊建设有重要作用,探析DOI对于学术期刊传播效能提升的关键、制约因素以及实施策略,能够为我国DOI的推广应用提供建设性意见。DOI提升学术期刊传播效能的关键在于,保障学术文献知识产权、构建学术资源的共享链接、提升... DOI标准在学术期刊建设有重要作用,探析DOI对于学术期刊传播效能提升的关键、制约因素以及实施策略,能够为我国DOI的推广应用提供建设性意见。DOI提升学术期刊传播效能的关键在于,保障学术文献知识产权、构建学术资源的共享链接、提升学术文献的网络显示度、提高学术期刊出版的时效性。建议通过制定强制性参考文献著录DOI规范、提高编辑人员对DOI的认识、提升DOI的解析功能、建立中国DOI系统等途径,从而提升我国DOI推广应用传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I 学术期刊 传播效能提升 实现途径
下载PDF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中的中国形象传播效果研究——基于YouTube用户评论的内容分析
3
作者 王珮寅 吴逸婷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第7期29-34,共6页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超大型的全球媒介事件,在当今世界“西强中弱”的传播格局中,对外彰显我国国家形象,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污名化中国所形成的刻板印象和文化偏见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超大型的全球媒介事件,在当今世界“西强中弱”的传播格局中,对外彰显我国国家形象,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污名化中国所形成的刻板印象和文化偏见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正是建构中国形象的绝佳时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编排精致,体现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运动之美,用全新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文化自信、底蕴深厚的中国,促进海外受众对中国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得到了海外受众的高度认可与赞扬。文章以媒介仪式观为理论框架,对YouTube上用户对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评论做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传播效果良好,海外受众认可度高,中国形象得到了良好建构。我国媒体应总结成功经验,以便未来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好中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 冬奥会 冬残奥会 YOUTUBE 用户评论 内容分析
下载PDF
迈向计算传播学:大数据驱动下传播学研究的新范式
4
作者 徐逸凡 《科技传播》 2023年第16期77-82,共6页
庞大的数据集和先进的技术催生了“混合”的数据分析方法 ,引发了传播学从“计量”到“计算”的范式转型。计算传播学崛起,背后却潜藏着数据公平性、有效性、可靠性、安全性和设施完善性问题,未来必须关注计算传播学研究的理论意识、方... 庞大的数据集和先进的技术催生了“混合”的数据分析方法 ,引发了传播学从“计量”到“计算”的范式转型。计算传播学崛起,背后却潜藏着数据公平性、有效性、可靠性、安全性和设施完善性问题,未来必须关注计算传播学研究的理论意识、方法意识、数据意识、问题意识和伦理意识,并逐步建立起该领域的科学意识和价值规范,进而更好地推动传播学范式的转型革新与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传播学 范式转变 大数据 社会计算 数字化
下载PDF
从北京冬奥会媒介技术应用看传播形态演进趋势
5
作者 李岭涛 尹素伟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 2023年第3期187-197,共11页
作为科技感十足的一届奥运会,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向世界集中展示、验证了技术与传播形态演进的成果。本文通过参与式观察,深入分析了北京冬奥会的媒介技术应用实践,发现追求现场真实—生理真实—心理真实是传播形态演进的新规律;强调... 作为科技感十足的一届奥运会,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向世界集中展示、验证了技术与传播形态演进的成果。本文通过参与式观察,深入分析了北京冬奥会的媒介技术应用实践,发现追求现场真实—生理真实—心理真实是传播形态演进的新规律;强调以受众需求为基础的技术决定作用是传播形态演进的再认识;虚拟世界与现实融合是传播形态演进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冬奥会 媒介技术应用 传播形态 演进
下载PDF
联合国“一带一路”新闻的话语实践分析
6
作者 周婷 孟昭瑞 《传媒》 2024年第7期91-93,共3页
讲好中国故事是我国国际传播工作的要求和理念。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对于推进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极具战略意义。本文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丰富了联合国议题和话语体系,但联合国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也反... 讲好中国故事是我国国际传播工作的要求和理念。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对于推进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极具战略意义。本文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丰富了联合国议题和话语体系,但联合国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也反映出其对中国理念的认知渐进过程和差异性解读,未来还需进一步打磨中国概念对联合国和国际社会传播的话语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一带一路 联合国 话语实践
下载PDF
B站鬼畜视频传播特性研究
7
作者 李肖潇 《新闻传播科学》 2024年第1期193-200,共8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移动终端的发展,作为新兴亚文化代表的B站鬼畜视频也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随着鬼畜视频的本土化发展,也出现了存在潜在的网络暴力、缺乏管理制约等问题。本文以鬼畜视频从小众亚文化向大众化发展为主线,通过问卷...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移动终端的发展,作为新兴亚文化代表的B站鬼畜视频也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随着鬼畜视频的本土化发展,也出现了存在潜在的网络暴力、缺乏管理制约等问题。本文以鬼畜视频从小众亚文化向大众化发展为主线,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重点研究在这一过程中,鬼畜视频的小中亚文化特征及其本身所具有的传播特点,并以此为依据揭示B站鬼畜视频发展至今面临的问题,并从中得出有关鬼畜视频的价值反思,以蔡徐坤篮球视频为例,做更深一步的探讨,从而挖掘鬼畜视频的品牌营销价值,引导其在将来的发展中更加健康向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畜视频 亚文化 传播特性 品牌价值
下载PDF
青年亚文化背景下主旋律影视作品的传播研究
8
作者 贾稳桥 《新闻传播科学》 2024年第1期72-78,共7页
近年来,尤其是每年的国庆黄金档时期,各种彰显民族精神、回应时代关切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的影视剧在传统媒体时代,都会通过广播、电视、影院等渠道传播。这类影视作品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 近年来,尤其是每年的国庆黄金档时期,各种彰显民族精神、回应时代关切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的影视剧在传统媒体时代,都会通过广播、电视、影院等渠道传播。这类影视作品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网络技术相当发达的新媒体时代,作为主要的信息生产、传播者的青少年,更是能够利用网络接收主流媒体传播的主旋律作品信息,他们也能够利用相当发达的新媒体工具,在以B站为主的新媒体平台上发布自己制作的内容,而这种传播方式,无疑是打破主流媒体平台和新媒体平台壁垒的一个有效方法,在赋予受众更多主动性的背景下,促进信息的二次传播,更能大力弘扬主旋律文化,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旋律影视作品 青年亚文化 参与式创作 哔哩哔哩平台
下载PDF
来华留学生宣传中国高校视频的传播效果研究
9
作者 郑东和 孟艳芳 陈垣鑫 《新闻传播》 2024年第7期21-23,共3页
随着来华留学人数的增多,在华留学生在海外媒体上制作并传播其在华高校学习期间的日常与感悟渐具规模,这些内容不仅深受海外受众喜爱,还成为即将来华留学的海外学生了解中国的窗口。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以15部来华留学生制作的题为“中... 随着来华留学人数的增多,在华留学生在海外媒体上制作并传播其在华高校学习期间的日常与感悟渐具规模,这些内容不仅深受海外受众喜爱,还成为即将来华留学的海外学生了解中国的窗口。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以15部来华留学生制作的题为“中国大学的一天”的视频博客及下方的300条用户评论为研究样本,以框架理论为指导,对博客内容进行分析,从而探讨视频内容的展现倾向以及这些内容在海外受众中传播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博主在视频中主要倾向展示的内容有中国高校、中国建筑物、中国科技、生活方式以及人物内容;视频内容的丰富程度和博主汉语水平展现的流利程度与海外受众喜爱该博客的程度呈正相关;海外受众感知支持与主播之间的互动频率与其来华留学意愿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华留学生 留学生视频博客 框架理论 内容分析
下载PDF
抖音平台美食类短视频的传播现象探析
10
作者 肖云仂 《数码影像时代》 2024年第3期0106-0108,共3页
原文传递
1918—1927年读书会组织的马克思主义阅读传播实践
11
作者 常昕 陈伟超 《出版发行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2-98,55,共8页
1918—1927年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读书会对马克思主义引入并改变当时中国社会思想进程和政治文化深具价值。在爬梳读书会实践的历史背景和演进历程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借由读书会开展的政治交往和文化实践... 1918—1927年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读书会对马克思主义引入并改变当时中国社会思想进程和政治文化深具价值。在爬梳读书会实践的历史背景和演进历程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借由读书会开展的政治交往和文化实践是一次次创造“空间媒介”的过程,同时读书会还具备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具身传播仪式载体的功能。作为当时中国政治进程的组成部分,读书会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纳入社会政治文化,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出版物与进步报刊的阅读接受,形成了以大众阅读进行思想教育和政治动员的经验,对当前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书会 马克思主义阅读 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 大众阅读 空间媒介
下载PDF
北京冬奥:文化传承与全球传播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军 康培培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07-109,共3页
如何在认识和弘扬北京冬奥精神中继承挖掘和利用北京冬奥文化资源是值得探讨的现实问题。北京冬奥会创造了新的媒介符号,体现了深层次的文化自信,已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对北京冬奥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充分说明中华文化资源优... 如何在认识和弘扬北京冬奥精神中继承挖掘和利用北京冬奥文化资源是值得探讨的现实问题。北京冬奥会创造了新的媒介符号,体现了深层次的文化自信,已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对北京冬奥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充分说明中华文化资源优势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加强顶层设计、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数字经济,是进一步传承北京冬奥会文化资源、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北京冬奥会 中国故事 文明交流互鉴
下载PDF
县级融媒体中心新闻记者队伍建设与新优势塑造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千桂 《传媒》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33,共4页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新闻记者队伍建设面临着客观困难和主观问题,采用常规的思路或方法难以从根源上解决人才队伍建设问题,需要创新驱动、塑造新优势。在互联网主战场和田间地头新赛道,县级融媒体中心是最贴近大众的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产...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新闻记者队伍建设面临着客观困难和主观问题,采用常规的思路或方法难以从根源上解决人才队伍建设问题,需要创新驱动、塑造新优势。在互联网主战场和田间地头新赛道,县级融媒体中心是最贴近大众的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的组织机构,其新闻记者队伍“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本文在深挖策略深度、审视战略高度的基础上给出了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人才队伍建设 自我革命 雁阵格局
下载PDF
非遗短视频仪式传播的表征及思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耿蕊 皮景婷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8-112,共5页
技术的迭代推动着非遗传播方式的变革,特别是短视频行业的迅猛发展为非遗传播提供了全新契机。非遗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态,是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积极探索。非遗短视频的互文文本、多群体话语、多叙事方式以及交互沉浸体... 技术的迭代推动着非遗传播方式的变革,特别是短视频行业的迅猛发展为非遗传播提供了全新契机。非遗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态,是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积极探索。非遗短视频的互文文本、多群体话语、多叙事方式以及交互沉浸体验等特点是非遗短视频建构仪式传播的基础。本文基于罗森布尔的仪式传播理论,从仪式符号、仪式空间、仪式行为三方面分析非遗短视频仪式传播的表征,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其仪式共享及意指实践。非遗短视频虽然有爆款出圈,但随着媒介深度融合发展,如何在主流话语与娱乐话语的接合、多模态符号与跨媒介叙事的融合、线上主题与线下活动的结合、实体在场与虚拟在线的配合等方面进一步巩固和创新非遗短视频的仪式传播还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短视频 仪式建构 参与共享 文化认同
原文传递
8K在体育传播中的创新、困境及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兰帅辉 尹素伟 《传媒》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44,46,共4页
随着8K技术成为当前视频技术的发展前沿和视听媒介的发展方向,视频的非结构化信息存储和传播功能优势越发突出。本研究以北京冬奥会为个案,分析8K技术在体育传播领域中的应用与技术创新,讨论其在推广应用中存在的困境;分析其对媒介传播... 随着8K技术成为当前视频技术的发展前沿和视听媒介的发展方向,视频的非结构化信息存储和传播功能优势越发突出。本研究以北京冬奥会为个案,分析8K技术在体育传播领域中的应用与技术创新,讨论其在推广应用中存在的困境;分析其对媒介传播形态中具身传播、媒介格局变化、延伸畸形、意识形态偏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K技术 体育传播 传播创新 推广困境 传播形态
下载PDF
故宫御猫IP人格化传播策略研究
16
作者 梁辰 陈勤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29-33,共5页
猫与故宫渊源深远,适逢“猫经济”浪潮,故宫御猫IP成为故宫文化传播的闪亮名片。以心理学的认知联结主义模型为依据,可理解故宫御猫人格化IP的创生与传播路径:御猫历史勾连民族文化情结,倾注现代精神,赋予猫咪“人格化”属性。在情感共... 猫与故宫渊源深远,适逢“猫经济”浪潮,故宫御猫IP成为故宫文化传播的闪亮名片。以心理学的认知联结主义模型为依据,可理解故宫御猫人格化IP的创生与传播路径:御猫历史勾连民族文化情结,倾注现代精神,赋予猫咪“人格化”属性。在情感共鸣的核心作用下,其传播路径从以往的产品属性传播转向产品背后的文化传播,让高雅文化走入现代日常。同时探寻其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助力同类IP打造良性人格化传播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萌宠文化 故宫IP 人格化传播
下载PDF
《上新了·故宫》传播逻辑分析:文化传播目标与受众需求的合流
17
作者 付楠 王秋红 +1 位作者 翟凡夕 宋嘉庚 《文化与传播》 2023年第1期32-37,共6页
文化类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通过年轻化的叙事表达,在知名演员、艺术家助演、拟人符号、科技赋能的形式下,勾勒出新颖的表现形态。在“潮流破圈”的文化框架中,构建了一套“节目线索+用户体验+文创消费”的复合型元素相互作用... 文化类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通过年轻化的叙事表达,在知名演员、艺术家助演、拟人符号、科技赋能的形式下,勾勒出新颖的表现形态。在“潮流破圈”的文化框架中,构建了一套“节目线索+用户体验+文创消费”的复合型元素相互作用的综艺新形式。在故宫这个大IP中寻求文化类综艺节目历史文化与受众需求的结合点,围绕故宫历史文化进行文创开发,不仅可以体现文化价值、促进文化消费,还是历史文化与受众消费市场的完美结合,可以更好地引导受众文化消费,理解历史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艺节目 历史文化 受众需求 《上新了·故宫》
下载PDF
“慢直播+短视频”的新闻报道创新探究——以央视频APP系列慢直播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金玉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第9期86-88,共3页
移动端技术的普及与成熟推动了短视频发展的热潮。短视频新闻报道具有以点见面、由小见大的独特优势,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内容把关和监管保障,大量同质化的内容让受众产生视觉疲劳和心理抵触。而慢直播无剪辑、原生态地呈现事件发展,能够... 移动端技术的普及与成熟推动了短视频发展的热潮。短视频新闻报道具有以点见面、由小见大的独特优势,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内容把关和监管保障,大量同质化的内容让受众产生视觉疲劳和心理抵触。而慢直播无剪辑、原生态地呈现事件发展,能够有效消解短视频的叙事局限。央视频作为5G新媒体平台,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推出的“疫情24小时”系列慢直播和“大象到哪了”慢直播均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深化了慢直播实践的服务与探索,实现了新闻报道的创新发展。基于此,在建成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当下,二者结合是媒体融合的新范式、新方向,有利于实现报道传播、舆论引导、社会效益的多赢局面。文章结合央视频APP系列慢直播的实例,分析当下“慢直播+短视频”的实际报道现状,梳理慢直播作为新闻报道的优势所在,对“慢直播+短视频”新闻报道中出现的泛娱乐化传播消解新闻内核、加剧舆论风险、可报道情景有限等问题进行反思,提出媒体纵深融合背景下“慢直播+短视频”取长补短,实现长期有效发展的传播策略——平衡报道尺度,注重内容输出;重视舆情引导,强化“把关人”职能;“慢直播+”拓宽报道情景——以期丰富新闻报道形式,实现多角度的新闻叙事,呈现更好的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技术 央视频 慢直播 新闻报道 报道创新
下载PDF
慢直播:一种打破时空界限和营造在场感的传播形态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珮寅 《视听》 2023年第7期137-140,共4页
作为近年来一种新兴的直播方式和新媒体时代的新样态,慢直播迅速兴起并“走红”。它打破了时空界限,营造在场感,有良好的传播效果。慢直播在创新新闻生产、增强用户体验和展现社会文化等方面有独特应用,有助于构建民族情感共同体,但也... 作为近年来一种新兴的直播方式和新媒体时代的新样态,慢直播迅速兴起并“走红”。它打破了时空界限,营造在场感,有良好的传播效果。慢直播在创新新闻生产、增强用户体验和展现社会文化等方面有独特应用,有助于构建民族情感共同体,但也要防止过度娱乐,并警惕隐私泄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直播 在场 传播形态
下载PDF
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推广歌曲《一起向未来》的传播策略
20
作者 熊润山 赵宁宁 赵晟楠 《视听》 2022年第10期166-168,共3页
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向世界展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一次伟大实践。口号推广歌曲《一起向未来》发布后,通过媒体多方联动,在线上和线下形成官方媒体发布、主流媒体宣传和社会群众响应的三大立体传播矩阵。其传播过程蕴含“线... 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向世界展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一次伟大实践。口号推广歌曲《一起向未来》发布后,通过媒体多方联动,在线上和线下形成官方媒体发布、主流媒体宣传和社会群众响应的三大立体传播矩阵。其传播过程蕴含“线上+线下”构建传播矩阵、“明星+百姓”连接共同情感、“国内+国外”实现破圈升级等多种传播策略,能够为总结2022年北京冬奥会宣传推广经验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冬奥会 《一起向未来》 主题口号 传播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