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面向软件工程的情感分析技术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震鹏
姚惠涵
+2 位作者
曹雁彬
刘譞哲
梅宏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18-2230,共13页
情感分析在软件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例如,从代码提交信息中检测开发者的情绪、从程序员问答论坛中识别开发者的观点等.但是,现有的“开箱即用”的情感分析工具无法在软件工程相关的任务中取得可靠的结果.已有研究表明,导致不可...
情感分析在软件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例如,从代码提交信息中检测开发者的情绪、从程序员问答论坛中识别开发者的观点等.但是,现有的“开箱即用”的情感分析工具无法在软件工程相关的任务中取得可靠的结果.已有研究表明,导致不可靠结果的最主要原因是,这些工具无法理解一些单词和短语在软件工程领域中的特定含义.此后,研究者们开始为软件工程领域定制监督学习和远程监督学习方法.为了验证这些方法的效果,研究者们使用软件工程相关的标注数据集来对它们进行数据集内验证,即,将同一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分别用于方法的训练和测试.但是,对软件工程领域的某些情感分析任务来说,尚无标注数据集,且人工标注数据集耗时耗力.在此情况下,一种可选的方法就是使用为了相似任务从同一目标平台上提取的数据集或者使用从其他软件工程平台上提取的数据集.为了验证这两种做法的可行性,需要进一步以平台内设置和跨平台设置来验证现有情感分析方法.平台内设置指的是使用提取自同一平台的不同数据集作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跨平台设置指的是使用提取自不同平台的数据集作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目标旨在数据集内设置、平台内设置、跨平台设置这3种设置下,综合验证现有的为软件工程定制的情感分析方法.最终,实验结果为相关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分析
软件工程
数据集内设置
平台内设置
跨平台设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SpecGraph:基于并发更新的分布式实时图计算模型
被引量:
3
2
作者
景年强
薛继龙
+2 位作者
曲直
杨智
代亚非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55-160,共6页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需要在大规模图结构数据上作分析和计算,面对动态变化的图结构,人们希望能够实时地得到反映最新图结构的计算结果.传统的图处理系统都是面向静态图结构,不能满足动态图结构的实时性要求.已经提出的...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需要在大规模图结构数据上作分析和计算,面对动态变化的图结构,人们希望能够实时地得到反映最新图结构的计算结果.传统的图处理系统都是面向静态图结构,不能满足动态图结构的实时性要求.已经提出的增量图计算模型,其算法适用范围受限,而且都是基于串行执行增量更新,当图结构变化比较迅速时,往往结果的实时性不够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并发更新的图计算模型SpecGraph,它通过解耦合的计算模型、异步执行引擎和基于推测执行的并发更新机制,达到更广的算法适用性和更高的实时性要求.SpecGraph通过解耦合的计算模型,使得顶点状态只依赖于接收到的邻居信息,为增量更新和并发更新提供了透明实现的可能;通过异步计算引擎,使得系统在增量更新时更加灵活,资源占用低,同时保证了并发的可执行性;通过基于推测执行的并发增量更新,SpecGraph能够达到更高的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处理系统
分布式系统
实时计算
并发更新
推测执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环境建模的物联网系统TAP规则生成方法
被引量:
6
3
作者
边寒
陈小红
+1 位作者
金芝
张民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34-952,共19页
用户需求是物联网智能服务的根本驱动力,如IFTTT等很多物联网框架允许用户使用简单的触发-命令编程(TAP)规则进行编程,但它们描述的是设备调度程序,并不是用户服务需求.一些物联网系统提出采用面向目标的需求方法,支持服务目标的分解,...
用户需求是物联网智能服务的根本驱动力,如IFTTT等很多物联网框架允许用户使用简单的触发-命令编程(TAP)规则进行编程,但它们描述的是设备调度程序,并不是用户服务需求.一些物联网系统提出采用面向目标的需求方法,支持服务目标的分解,但很难保证物联网不同服务间的一致性和服务部署的完整性.为了支持正确的"用户编程"并保证用户服务需求的一致性与完整性,提出了基于环境建模的TAP规则自动生成方法,在用户提供的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根据环境模型自动推导出所需的系统行为,以检测系统行为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并最终自动生成TAP规则,实现从用户服务需求到物联网设备调度的自动生成.构建了物联网应用场景的环境本体以建模环境,并定义了基于环境本体的服务需求的描述方法.另外,针对方法的准确性、效率、性能以及构建环境本体的时间开销,在智能家居场景上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准确性、效率和性能均超过可用阈值,且在需求达到一定数量后,构建环境本体花费的时间可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系统
用户服务需求
需求一致性
需求完整性
环境建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基于分层适应逻辑的自适应系统实现框架
被引量:
3
4
作者
李念语
陈正胤
+1 位作者
刘坤
焦文品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57-1977,共21页
自适应系统由于其能够自主地适应具有非确定性的部署环境,并持续地保持用户的满意度,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目前仍然存在未解决的挑战,例如如何在新的部署环境下,或者在开放且复杂的环境下,使得系统仍然能满足自适应性.因此,为自适应...
自适应系统由于其能够自主地适应具有非确定性的部署环境,并持续地保持用户的满意度,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目前仍然存在未解决的挑战,例如如何在新的部署环境下,或者在开放且复杂的环境下,使得系统仍然能满足自适应性.因此,为自适应系统的设计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模型,受归因理论启发,该模型被设计成内归因和外归因两层结构.内归因层决定了内因如何影响自适应行为,这一层与部署环境解耦,可以独立设计且可以复用在不同的部署环境中.外归因层映射了外因与内因的关系,这一层在不同的部署环境中可以被替换.基于两层结构的实现框架,具有设计且实现自适应系统的适用性,以及内因层适应逻辑的可复用性,通过两个案例,一个是被广泛使用的电子商务网络应用,一个是需要躲避障碍物且避免滑倒和翻转的机器人系统,来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软件系统
归因理论
可复用性
环境非确定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机器学习赋能的软件自适应性综述
被引量:
9
5
作者
张明悦
金芝
+1 位作者
赵海燕
罗懿行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404-2431,共28页
软件系统自适应提供了应对动态变化的环境和不确定的需求的技术方案.在已有的软件系统自适应性的相关研究中,有一类工作将软件系统自适应性转换为回归、分类、聚类、决策等问题,并利用强化学习、神经网络/深度学习、贝叶斯决策理论和概...
软件系统自适应提供了应对动态变化的环境和不确定的需求的技术方案.在已有的软件系统自适应性的相关研究中,有一类工作将软件系统自适应性转换为回归、分类、聚类、决策等问题,并利用强化学习、神经网络/深度学习、贝叶斯决策理论和概率图模型、规则学习等机器学习算法进行问题建模与求解,并以此构造软件系统自适应机制.将其称为机器学习赋能的软件自适应性.通过系统化的文献调研,综述了该研究方向的前沿工作:首先介绍基本概念,然后分别从机器学习、软件自适应的视角对当前工作进行分类;按机器学习算法、软件对外交互、软件对内控制、自适应过程、自适应任务和学习能力的对应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软件系统
软件自适应性
机器学习
需求不确定性
环境动态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多种规则的课程元数据自动抽取
被引量:
7
6
作者
杨宇
张铭
周宝曜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4-96,共3页
在线课程组织和管理系统就是为了使学习更加便利而提供的一个教育资源的集成平台。作为系统中重要环节的元数据抽取模块,需要对半结构化网页能够达到较好的抽取精确性,并具有处理结构松散文档的能力。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按照指定规则...
在线课程组织和管理系统就是为了使学习更加便利而提供的一个教育资源的集成平台。作为系统中重要环节的元数据抽取模块,需要对半结构化网页能够达到较好的抽取精确性,并具有处理结构松散文档的能力。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按照指定规则自动抽取的元数据方法。该方法能够按照多优先级规则匹配网页元数据,并按照两步抽取的方法进行精细化处理。针对不同的问题域使用不同规则抽取,不需对程序进行特定修改。实验证明,这种方法能够很好地处理半结构化网页,F测度达到85%以上,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数据抽取
正则表达式
信息精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软件工程的情感分析技术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震鹏
姚惠涵
曹雁彬
刘譞哲
梅宏
机构
高可信软件
技术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出处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18-2230,共13页
基金
北大百度基金(2020BD007)。
文摘
情感分析在软件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例如,从代码提交信息中检测开发者的情绪、从程序员问答论坛中识别开发者的观点等.但是,现有的“开箱即用”的情感分析工具无法在软件工程相关的任务中取得可靠的结果.已有研究表明,导致不可靠结果的最主要原因是,这些工具无法理解一些单词和短语在软件工程领域中的特定含义.此后,研究者们开始为软件工程领域定制监督学习和远程监督学习方法.为了验证这些方法的效果,研究者们使用软件工程相关的标注数据集来对它们进行数据集内验证,即,将同一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分别用于方法的训练和测试.但是,对软件工程领域的某些情感分析任务来说,尚无标注数据集,且人工标注数据集耗时耗力.在此情况下,一种可选的方法就是使用为了相似任务从同一目标平台上提取的数据集或者使用从其他软件工程平台上提取的数据集.为了验证这两种做法的可行性,需要进一步以平台内设置和跨平台设置来验证现有情感分析方法.平台内设置指的是使用提取自同一平台的不同数据集作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跨平台设置指的是使用提取自不同平台的数据集作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目标旨在数据集内设置、平台内设置、跨平台设置这3种设置下,综合验证现有的为软件工程定制的情感分析方法.最终,实验结果为相关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启示.
关键词
情感分析
软件工程
数据集内设置
平台内设置
跨平台设置
Keywords
sentiment analysis
software engineering
within-dataset setting
within-platform setting
cross-platform setting
分类号
TP31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pecGraph:基于并发更新的分布式实时图计算模型
被引量:
3
2
作者
景年强
薛继龙
曲直
杨智
代亚非
机构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出处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55-160,共6页
文摘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需要在大规模图结构数据上作分析和计算,面对动态变化的图结构,人们希望能够实时地得到反映最新图结构的计算结果.传统的图处理系统都是面向静态图结构,不能满足动态图结构的实时性要求.已经提出的增量图计算模型,其算法适用范围受限,而且都是基于串行执行增量更新,当图结构变化比较迅速时,往往结果的实时性不够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并发更新的图计算模型SpecGraph,它通过解耦合的计算模型、异步执行引擎和基于推测执行的并发更新机制,达到更广的算法适用性和更高的实时性要求.SpecGraph通过解耦合的计算模型,使得顶点状态只依赖于接收到的邻居信息,为增量更新和并发更新提供了透明实现的可能;通过异步计算引擎,使得系统在增量更新时更加灵活,资源占用低,同时保证了并发的可执行性;通过基于推测执行的并发增量更新,SpecGraph能够达到更高的实时性要求.
关键词
图处理系统
分布式系统
实时计算
并发更新
推测执行
Keywords
graph processing system
distributed system
real-time computing
concurrent update
speculative execution
分类号
TP391.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环境建模的物联网系统TAP规则生成方法
被引量:
6
3
作者
边寒
陈小红
金芝
张民
机构
上海市高可信
计算
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
大学
)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高可信软件
技术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
)
出处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34-952,共1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620106007,61751210,6187214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B2101300)
上海市科技计划(20ZR1416000)。
文摘
用户需求是物联网智能服务的根本驱动力,如IFTTT等很多物联网框架允许用户使用简单的触发-命令编程(TAP)规则进行编程,但它们描述的是设备调度程序,并不是用户服务需求.一些物联网系统提出采用面向目标的需求方法,支持服务目标的分解,但很难保证物联网不同服务间的一致性和服务部署的完整性.为了支持正确的"用户编程"并保证用户服务需求的一致性与完整性,提出了基于环境建模的TAP规则自动生成方法,在用户提供的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根据环境模型自动推导出所需的系统行为,以检测系统行为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并最终自动生成TAP规则,实现从用户服务需求到物联网设备调度的自动生成.构建了物联网应用场景的环境本体以建模环境,并定义了基于环境本体的服务需求的描述方法.另外,针对方法的准确性、效率、性能以及构建环境本体的时间开销,在智能家居场景上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准确性、效率和性能均超过可用阈值,且在需求达到一定数量后,构建环境本体花费的时间可忽略不计.
关键词
物联网系统
用户服务需求
需求一致性
需求完整性
环境建模
Keywords
Internet of Things
user service requirement
requirements consistency
requirements completeness
environment modeling
分类号
TP31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基于分层适应逻辑的自适应系统实现框架
被引量:
3
4
作者
李念语
陈正胤
刘坤
焦文品
机构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高可信软件
技术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
)
出处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57-1977,共21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2016YFB000105,2015CB3522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620106007)。
文摘
自适应系统由于其能够自主地适应具有非确定性的部署环境,并持续地保持用户的满意度,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目前仍然存在未解决的挑战,例如如何在新的部署环境下,或者在开放且复杂的环境下,使得系统仍然能满足自适应性.因此,为自适应系统的设计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模型,受归因理论启发,该模型被设计成内归因和外归因两层结构.内归因层决定了内因如何影响自适应行为,这一层与部署环境解耦,可以独立设计且可以复用在不同的部署环境中.外归因层映射了外因与内因的关系,这一层在不同的部署环境中可以被替换.基于两层结构的实现框架,具有设计且实现自适应系统的适用性,以及内因层适应逻辑的可复用性,通过两个案例,一个是被广泛使用的电子商务网络应用,一个是需要躲避障碍物且避免滑倒和翻转的机器人系统,来进行评估.
关键词
自适应软件系统
归因理论
可复用性
环境非确定性
Keywords
self-adaptive software
attribution theory
reusability
uncertainty of environment
分类号
TP31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器学习赋能的软件自适应性综述
被引量:
9
5
作者
张明悦
金芝
赵海燕
罗懿行
机构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高可信软件
技术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
)
出处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404-2431,共2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620106007,61751210)。
文摘
软件系统自适应提供了应对动态变化的环境和不确定的需求的技术方案.在已有的软件系统自适应性的相关研究中,有一类工作将软件系统自适应性转换为回归、分类、聚类、决策等问题,并利用强化学习、神经网络/深度学习、贝叶斯决策理论和概率图模型、规则学习等机器学习算法进行问题建模与求解,并以此构造软件系统自适应机制.将其称为机器学习赋能的软件自适应性.通过系统化的文献调研,综述了该研究方向的前沿工作:首先介绍基本概念,然后分别从机器学习、软件自适应的视角对当前工作进行分类;按机器学习算法、软件对外交互、软件对内控制、自适应过程、自适应任务和学习能力的对应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
自适应软件系统
软件自适应性
机器学习
需求不确定性
环境动态性
Keywords
self-adaptive software system
software self-adaptation
machine learning
requirement uncertainty
environment dynamic
分类号
TP31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多种规则的课程元数据自动抽取
被引量:
7
6
作者
杨宇
张铭
周宝曜
机构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惠普中国实验室
出处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4-96,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络计算环境综合试验平台”(编号90412010)
惠普大学合作基金“在线课程的组织与管理”项目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60573166)
广东省网络重点实验室基金的支持
文摘
在线课程组织和管理系统就是为了使学习更加便利而提供的一个教育资源的集成平台。作为系统中重要环节的元数据抽取模块,需要对半结构化网页能够达到较好的抽取精确性,并具有处理结构松散文档的能力。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按照指定规则自动抽取的元数据方法。该方法能够按照多优先级规则匹配网页元数据,并按照两步抽取的方法进行精细化处理。针对不同的问题域使用不同规则抽取,不需对程序进行特定修改。实验证明,这种方法能够很好地处理半结构化网页,F测度达到85%以上,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元数据抽取
正则表达式
信息精化
Keywords
Metadata extraction, Regular expression, Information refinement
分类号
TP391.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G42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面向软件工程的情感分析技术研究
陈震鹏
姚惠涵
曹雁彬
刘譞哲
梅宏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SpecGraph:基于并发更新的分布式实时图计算模型
景年强
薛继龙
曲直
杨智
代亚非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环境建模的物联网系统TAP规则生成方法
边寒
陈小红
金芝
张民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一种基于分层适应逻辑的自适应系统实现框架
李念语
陈正胤
刘坤
焦文品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机器学习赋能的软件自适应性综述
张明悦
金芝
赵海燕
罗懿行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多种规则的课程元数据自动抽取
杨宇
张铭
周宝曜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